2019-2020年省级说课比赛一等奖:基本实验说课-以“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为例挖掘细节
【核心素养】2019-2020年说课一等奖: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热能说课
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 Nhomakorabea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化学实验体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并学会基本实验操作 和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2、通过微观分析能量变化的过程,学会如何判断吸热和放热反应, 并能准确的列举一些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能结合文字、图片 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获取有意义 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主动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想 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知识改变生活,增强学生的学 习兴趣。
E 2molH+2molCl
吸热
放热
1molH2+1molCl2 △E 2molHCl
3、物质能量高低与化学键键能大小间的关系如何?
分析能量变化的实质
知 识 类 比 , 建 立 能 量 贮 存 和 释 放 的 形 象 认 知
探究暖宝宝的工作原理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收集资料,设定方案
暖宝宝为什么 会持久发热?
作用:既是对初中所学从燃 料燃烧过程中体验能量变化 的拓展,又为选修模块中,将 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 角度系统的深入的学习化学 反应与能量奠定基础,从而 使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呈 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
教材内容
(一)主要内容
(二)呈现方式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初中化学中有关燃烧条件及燃烧 现象,并了解化学反应中有能量的变化。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化学反应中 能量变化的实 质
从本质上(微观 结构角度)理解 化学反应中能量 的变化
《燃烧条件的探究》 说课稿
《燃烧条件的探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燃烧条件的探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燃烧条件的探究”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实验。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之前所学氧气性质等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也为后续学习燃料的合理利用和燃烧的控制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燃烧的概念和条件,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和安全意识。
教材在编排上,先介绍了燃烧的现象和常见的燃料,引发学生对燃烧本质的思考,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得出燃烧的条件。
这种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编排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氧气的性质和一些燃烧的现象,对燃烧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燃烧的条件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实验,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燃烧的概念,知道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2)能够根据燃烧的条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燃烧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对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2)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燃烧的条件。
(2)实验探究燃烧条件的过程。
2、教学难点(1)探究实验的设计和控制变量的方法。
(2)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燃烧的本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中的燃烧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其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说课稿(全国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我将从以下几点展开说课:一、说教材《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内容,是对燃烧与灭火知识的复习和提升;是课标中明确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做的8个基本实验之一,属于探究性实验;重在使学生初步体会“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等实验方法在研究“多因素作用于同一事物的问题”时的作用与实施策略。
二、说学情在《燃烧与灭火》的学习时通过对比(见图1)实验探讨过燃烧的条件,学生已准确地掌握了物质燃烧的条件。
通过教材实验7-1(见图2)的燃烧条件再验证,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应用对比实验研究燃烧的条件。
通过对课本中“燃烧条件的实验”进行评价和改进(见图3),学生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图1 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对比实验图2 教材实验7-1图3 教材实验7-1改进装置但在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比实验的思路、树立“化学即生活,生活即化学”的观念、认识自我、改进自我、发展自我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需要引导,才能实现能力水平的有序发展。
三、说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立了如下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2)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与他人合作设计实验方案,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比实验;(2)通过实施量化评价,形成认识自我、改进自我、发展自我的良好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利用生活用品设计实验初步养成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2)通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养成从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现象的好习惯。
四、说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利用生活用品设计实验验证燃烧条件,落实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比实验的思路,形成“化学即生活,生活即化学”的观念。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说课课件(全国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模型应用
模型修改
模型完善
04 丨 教 学 亮 点
1
模型导入
STEP
领悟模型认知
模型应用 模型完善
实物模型 思想模型
模型重构
寻找影响因素 控制其他因素 改变研究因素
设计方案验证
燃烧的三个条件
04 丨 教 学 亮 点
2 体验科学探究
STEP
设计方案 完善方案
提出 问题
猜想与 假设
制订 计划
进行 实验
体验科学探究
(教育部,2011;Lederman,2014)
3
培养创新意识
(周耀烈,2008;Hu,2002)
4 5
树立社会责任
(教育部,2017;OECD,2009)
践行多元评价
(高凌飚,2009;Flawell,1976)
04 丨 教 学 亮 点
1 领悟模型认知
实物模型 思想模型
STEP
模型解构
收集 证据
解释与 结论
反思与 评价
表达与 交流
(见附件1)
04 丨 教 学 亮 点
2 体验科学探究 验 证 燃 烧 需 要 可 燃 物
STEP
设计方案 完善方案
验证燃烧需 要温度达到 着火点
04 丨 教 学 亮 点
3 培养创新意识
装置创新 方法创新 理念创新
STEP
原料易得 成本低廉 变废为宝
04 丨 教 学 亮 点
课前
出示任务 QQ交流
STEP
翻转课堂 课中
点拨引导 评价提升
设计方案
完善方案
学生实验
分享交流
多元评价
丨课堂实拍
丨课堂实拍
丨课堂实拍
初中八年级-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省赛一等奖
学生活动三:燃烧条件的探究黑龙江虎林市实验中学丛丽丽教材分析: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燃烧的条件是人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第七单元实验活动内容,是学生八个基础实验中的第三个实验。
本课是对课题一燃烧条件的深入探究,同时为学生学习能量变化奠定基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好奇心较强,对探究实验比较感兴趣,喜欢自己动手操作。
但是学生通常只是按照课本要求盲目地做实验,缺乏选择性和创新能力,因此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注重学生的选择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给每组提供多种药品、仪器,让他们有选择的权利,有创新的余地,而且选用的实验用品来自学生身边,学生做起来得心应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的实验原理,能依据实验目的评价“探究燃烧需达到着火点”的实验方案;能依据仪器和药品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2.在探究燃烧条件的过程中,学会梳理研究变量和控制变量,理解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烧不坏的手帕”的实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学会梳理变量,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升科学素养。
2.在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证据推理、批判质疑、实证意识和勇于探究的实验能力。
3.通过评价他人实验方案并对实验进行改进,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理性思维及善于反思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体会合作、交流、沟通的人际交往形式,通过实验,学会进行实验反思。
2.在探究燃烧条件的活动中,提升实证的意识,树立严谨求实的求知态度。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燃烧的条件。
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教学难点:1、应用控制变量方法设计、评价实验方案教学方法:实验探索、交流讨论。
仪器药品:演示实验:蒸发皿、玻璃棒、高锰酸钾、浓硫酸、酒精灯。
分组实验:酒精灯、火柴、三脚架、乒乓球碎片、滤纸片、70%的酒精溶液、水、烧杯、坩埚钳。
燃烧条件的探究说课稿(全国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全文优选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燃烧条件的探究》说课稿一、使用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一二、实验器材改进的水槽改进的短试管锥形瓶分液漏斗升降台双孔胶塞洗气导管磨口长试管活塞气球球形干燥管二氧化锰过氧化氢白磷红磷三、实验创新要点教材中给出的装置如图1所示图1不足:1、白磷在铜片上燃烧产生大量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环境,损害师生健康。
故教材要求在通风橱中进行,无法在课堂呈现,限制了学生实验的参与度。
2、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热,会引燃铜片上的红磷,影响实验结论的分析。
3、热水中的白磷易融化成小液滴不好固定,容易被气体吹走,在水面燃烧,污染空气。
4、反应的过程不可控制。
创新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图2 图3实验创新点:(1)用长方形水槽代替圆形水槽,便于观察。
(2)粘在水槽内壁的改进后的短试管向内烧至1/2处,可以使得白磷不易冲出水面,且产生的白烟(五氧化二磷)被水槽中的水吸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3)将白磷和红磷分置于两根长试管中,避免了白磷燃烧引燃红磷。
(4)气球可以调节气压,尾气处理装置既可以表征气流,又可以处理尾气,避免污染物飘散到空气中,损害师生健康。
(5)通过改变水槽中的水温来改变温度,通过活塞调节氧气含量,可控的火焰实验现象明显,对比清晰,绿色环保,便于推广。
既可以验证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灭火只需改变其一,又可以逐一控制变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出设计对比实验的思维方法。
(6)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既可以开展教师演示实验,又可以用于学生探究分析实验。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本实验的原理是利用白磷和红磷以及水中的白磷形成对比,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控制燃烧的三个条件。
燃烧是一个多变量实验,该实验操作不难,难的就是多变量情况下对于单一变量的分析和控制。
针对教材传统装置设计的问题所在进行改进,我的设计思路如下:(1)课堂呈现:装置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演示实验或者学生探究分析试验。
(2)装置改进:磨口长试管和改进的短试管取代传统的铜片,可以形成清晰的对比,不会形成干扰,且实验一体化。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实验活动 燃烧的条件-说课一等奖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实验目的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3帮助学生养成严谨、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燃烧条件;2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初步学习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探究实验,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对照实验进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
实验用品烧杯、镊子(2个)、坩埚钳2把、酒精灯、三角架、薄铜片、酒精、蒸馏水、棉花、乒乓球碎片、滤纸碎片、蜡烛(2支)、火柴、废液缸、石棉网、剪刀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视频和图片!复习提问:问题1 什么是燃烧问题2 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实验活动:自主设计实验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问题与交流:问题1上述探究性实验一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现象你能解释原因吗问题2如果将探究性实验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换成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整理器材:指导学生整理好实验器材药品。
当堂训练:1、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A B C D2、为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到蘸酒精的棉花燃烧,另一个不燃烧,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 ;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 。
(2)将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_。
(3)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烧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初中八年级-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说课一等奖
教材分析与处理
教学目的
知识与
技能
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过程与
方法
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习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化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验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预测能力。
明确实验中控制的量,加强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建构体系
通过实验实验我们探究了燃烧的三个条件,请同学们利用建构体系进行归纳总结燃烧的条件。
方案二:分别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
方案三:将玻璃棒和小木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方案四:
【引导】同学们的讨论方案都非常棒,请每一小组选择自己设计的一个方案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交流你们小组的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板书】可燃物
【思考】蘸水和酒精的棉花,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现象你能解释原因吗
青铜峡市第三中学初三化学学科教案
课题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型
新课
时间
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
性质:本课题的内容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二级主题“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的知识范畴。
地位:本节课是对燃烧与灭火知识的复习和提升,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内容。
2020-2021年说课大赛全国一等奖:基本实验说课-以“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为例挖掘细节
×
√
√
课上活动:二、能力提升
1.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燃烧产物
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有毒,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小明同学
设计了图乙两个对比实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实验事实:
①不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课上活动:一、知识梳理
关注细节!
课上活动:一、知识梳理
关注细节!
课上活动:一、知识梳理
关注细节!
课上活动:一、知识梳理
关注细节!
课上活动:一、知识梳理
关注细节!
课上活动:一、知识梳理
关注细节!
课上活动:二、能力提升
影响反应是否 发生的因素
A
B
C
怎样确定A
因素是影响
√
√
√
反应是否发
生的必要因 素?
1.实验的现象是 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的结论是
注意描述药品的位置
2.燃烧的条件:(1)
(2)
(3)
3.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证据是
4.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或超过着火点知识梳理
关注细节! 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操作过程图,
引导学生寻找实验中容易忽略的细节问 题,全方位复习好实验。
【核心素养】
2020-2021年说课大赛一等奖
【创新说课】
2020-2021年全国决赛获奖作品
【杯赛巡展】
2020-2021年说课经典现场重现
【原创领军】
2020-2021年说课风采独领风骚
北京版 九年级化学
基本实验复习
以“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为例
基本实验的复习要点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7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一等奖示范课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练一练
4. “水火相容”魔术中,白磷为什么能在热
水中燃烧?
大试管
80℃
80℃
着火点 约40℃
在水中能燃烧吗?
为什么在伸入大 试管后燃烧了?
因大试管中装有氧气。
结论: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结论:燃烧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
同时含有 缺一不可
氧气
温度达到 着火点
问题与交流:
1、探究一中实验2,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 时间过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如何看 这一问题?
2、如果把实验室4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 片换成木屑和煤粉实验,会有什么现象 发生?(提示: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的 着火点低 )
课堂小结
燃烧的条件 1.需要可燃物 2.与氧气充足接触 3.温度达成着火点
(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至着火点下
(其中之一)
练一练
1.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
的目的在于( C )
A.减少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练一练
2.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
易继续燃烧,其因素是( A)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练一练
3.为什么魔术中的普通手帕没有燃烧?
浓度45%的酒精 (其中55%为水)
因酒精燃烧使水受热蒸发吸热,使温度达不到 手帕的着火点。
实验探究1
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 灯、三角架、薄铜片、酒精、棉花、乒 乓球、滤纸、蜡烛。 实验:分别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
现象:棉花蘸酒精的能够燃烧,
《燃烧的条件》说课课件
内燃机使用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进行燃烧,产生的爆炸推动活塞运动,进而产生动力。
内燃机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燃料电池
燃烧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应用
垃圾焚烧可以减少垃圾的体积,同时热量可用来发电或供热。
燃烧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垃圾焚烧
通过控制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比例,实现清洁的燃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数据分析与结论
05
燃烧的应用
03
发电
燃烧燃料产生的能量可用于发电,为工厂、家庭和城市提供电力。
燃烧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01
加热和熔化金属
燃烧燃料产生的热量可用于熔化金属,以便进行铸造、锻造、焊接等工艺。
02
生产化学物质
许多化学物质需要通过燃烧反应制备,例如,合成氨、硫酸等。
燃气轮机使用燃烧产生的热能来驱动涡轮机,进而转化为机械能。
燃烧产生的光能可以用于照明和信号指示等。
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用于加热物体或驱动机械做功。
燃烧产生的化学能可以用于推动化学反应进行,如火箭发射等。
03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是指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并释放出大量热量的物质。常见的可燃物包括木材、煤炭、石油等。
助燃剂
是指能够促进可燃物燃烧的物质,通常为氧气或氧化剂。
实验操作与数据记录
分析酒精灯点燃后,火焰颜色和热量表明酒精燃烧产生高温。纸张点燃后,迅速燃烧表明纸张具有易燃性,燃烧产生热量和烟尘。蜡烛点燃后,缓慢燃烧表明蜡烛具有较低的易燃性,产生光和热。结论可燃物在空气中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时会产生燃烧现象。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燃烧特性和燃烧产物。燃烧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问题。
《燃烧和灭火》说课稿(省级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实验右边有个表格,建议大家用对勾和叉子的形式把实验实验背后的对比思想表示出来呢?并分析其中的对比因素。
关注学生预测教材实验的实验现象,并找到实验中对比因素。
关注学生能否自行画出表格中的对勾和叉子。
模型认知
实验探究
环节三:利用给定装置和药品进行设计对比实验并动手操作
学生能够回顾整个实验,对比实验现象
发展学生元认知能力
证据推理
板书设计
移除可燃物
降温
隔绝氧气
1.具有可燃物
2.温度达到着火点
3.与氧气接触
控制一个
三者都满足
燃烧和灭火
实验效果评价
在滤纸上燃烧铁粉和炭粒的实验中,铁粉可以燃烧,炭粒也有不明显的燃烧现象,最好找寻表面积小且个头大的炭,最好比我在视频中的炭再大一些,炭的燃烧需要持续加热,只用滤纸的火焰不能使炭燃烧,持续给炭加热炭燃烧,该实验为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指出两条路径,即比较不同物质的燃烧、比较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燃烧。铁粉燃烧类似烟花,学生比较喜欢。
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和表达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过程,初步建立对比实验的表格模型
2)在给定装置和药品情况下,通过设计并操作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应用对比试验思想。
3)通过增大燃烧剧烈程度的学习,学会合理利用火,趋利避害,增强社会责任感
2.评价目标
1)通过提问已学燃烧的现象,诊断学生能否说出可燃物燃烧的三个条件
在具支试管中加热炭块,由于试管空间比较少且密闭,空间内的氧气很快就会被消耗完,看不到任何燃烧现象,需要加热一段时间,大概30s,再通入氧气,炭剧烈燃烧,证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2024年一等奖燃烧与灭火说课稿课件
2024年一等奖燃烧与灭火说课稿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化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及方法、火险的预防与处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燃烧的条件,了解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2. 学习并掌握灭火的原理及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难点: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灭火方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火柴、蜡烛、酒精灯、实验器材(烧杯、镊子、火盆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火灾现场图片,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引起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重视。
2. 知识讲解:a. 燃烧的条件:讲解并举例说明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
b. 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介绍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光和热,以及新物质的。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燃烧与灭火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两道燃烧与灭火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燃烧与灭火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燃烧的条件a. 可燃物b. 氧气c. 温度达到着火点2. 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3. 灭火的原理及方法a. 消除可燃物b. 隔绝氧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燃烧的条件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b. 分析灭火原理,举例说明常见灭火方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燃烧与灭火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但在实验环节,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实验安全。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火灾报警器的原理,探索如何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与有效性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燃烧与灭火的教学难点与重点在于燃烧的条件、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以及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江西省《初中化学》教学大赛说课-主题:-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及方法--一等奖课件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认识事物两面性,用辨证的观点看事物 2.学着利用事物存在的规律控制事物的发展方向,造福人类; 3.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 学精神。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资料整合
1.燃烧的条和 灭火的原理 2.利用燃烧件 和灭火原解释 日常现象
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假设 实验探究 分析总结 课堂小结
设计 实验
温馨提示: 1、酒精是可燃物而水不可燃 2、碳酸钠和盐酸可以生成二氧化碳 3、煤子比小木条的着火点高
2019/3/13
步骤
1 同时加热蘸 有酒精和水 的棉球片刻 点燃固定在 烧杯里的蜡 烛,然后加 入碳酸钠和 盐酸
现象
原因
结论 燃烧需要 可燃物
温度达到可 燃物的着火 点
缺一不可
2019/3/13
火三角
总结
课前预设:
学生在对比红磷和白磷的现象时,有可能认为红磷 没燃烧是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而不是因为温度没 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预案
从水中取出装红磷的试管, 擦干外壁的水, 在酒精灯上点燃,说明红磷具有可燃性。
2019/3/13
火烧赤壁:
燃烧
可燃物与氧气 发生的一种发 光、放热的剧 烈的氧化反应
点燃
导入 猜想
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
氧气可燃物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假设 实验探究 分析总结 课堂小结
物质燃烧可能 需要的条件是
猜想假设
1、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 3、点燃(达到着火点)
2019/3/13
教学过程
对比一:对比 白磷A、石子 对比二:对比 白磷A和红磷
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7探究燃烧的条件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课件
拓展设问
(4)对照铜片上白磷和热水中白磷,能够取得可燃物燃烧需要条件
之一是
。
(5)写出铜片上白磷燃烧现象:
,反应化学方
程式为
。
(6)该试验主要利用了铜片有良好
性,燃着白磷熄灭后,
去掉铜片上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
(填化学式)。
(7)要使烧杯底部白磷燃烧起来,需要将
经过
导管通入白磷处。
答案:(4)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5)产生大量白烟 4P+5O2 (6)导热 CuO
2P2O5
(7)氧气(或空气)
第6页
试验 探究燃烧条件
第1页
1.探究燃烧条件
实验操 作
实验现 象
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②铜片上的红 磷没有燃烧;③热水中的白磷也没有 燃烧
热水中本来不燃烧的 白磷燃烧了
实验分 析
①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红 磷的着火点为 240 ℃左右,而铜片 上的白磷燃烧,是因为其着火点只有 40 ℃左右;②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 烧,是因为在热水中没有足量的氧气
第3页
例题(·辽宁营口中考)李老师在《燃烧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 中试验,如图所表示,在铜片上罩上烧杯,请回答:
(1)罩上烧杯作用是
。
(2)能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到达可燃物着火点试验现象
是
。
(3)热水作用是 。
第4页
答案:(1)预防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2)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3)升高温度和隔绝空气 解析:(1)因为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所以,罩上烧 杯作用是预防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2)铜片上白磷 能燃烧,而红磷不能燃烧,说明了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到达着火点。 (3)热水能提供热量,且能使水中白磷与空气隔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
基本实验复习
以“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为例
基本实验的复习要点
1.认清基本实验的地位。 2.八个基本实验是重中之重。
(1)粗盐提纯 (2)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3)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5)燃烧条件的探究 (6)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课上活动:二、能力提升
2.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证据是 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或超过着火点的证据是
课上活动:二、能力提升
3.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过程: ①通入N2 ,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 显现象; 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 ,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 燃烧。 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 是 ;能说明温度达到着火点的实验 。
课上活动:一、知识梳理
关注细节! 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操作过程图,
引导学生寻找实验中容易忽略的细节问 题,全方位复习好实验。
课上活动:一、知识梳理
关注细节!
课上活动:一、知识梳理关注细节!
课上活动:一、知识梳理
关注细节!
课上活动:一、知识梳理
关注细节!
课上活动:一、知识梳理
课上活动:三、习题突破
课上活动:三、习题突破
课上活动:三、习题突破
Thank you
关注细节!
课上活动:二、能力提升
影响反应是否 发生的因素
A
√
B
√
C
√ √
怎样确定A 因素是影响 反应是否发 生的必要因 素?
×
√
课上活动:二、能力提升
1.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燃烧产物 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有毒,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小明同学 设计了图乙两个对比实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实验事实: ①不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 实是(填序号) ;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 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 。
(不用精美,但是细节要尽量全面。)
课上活动:一、知识梳理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课前作业,总结学生自行 整理的关于此实验的常见问题。(先问后点名)
1.实验的现象是 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的结论是 2.燃烧的条件:(1)
注意描述药品的位置
(2)
(3)
3.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证据是
4.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或超过着火点的证据是 5.热水的作用是 6.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基于学生实际情况,抓细节,找不足。
反应原理、操作原理、装置原理
4.从基础知识梳理提升到原理分析,最后一定落 实到解决题目。 全书实验
学生课前活动
1.自主复习“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
2.假设你是出卷老师,关于该实验,你能提出 哪些问题呢?
(越多越好,写的好的同学有加分。)
3.请用画图的方式,将实验的步骤过程描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