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生命-生命》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1、语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命生命》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
正确书写“鼓动、跃动、欲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刻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2、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小时候,在小院的墙角丢下几颗葵花子,不料过了一些日子,竟然长出两棵葵花秧苗,我不禁惊叹起向日葵那顽强的生命力,相信同学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能列举一些吗?生交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从这些生命现象中感悟到了什么?二、预习探究预习提纲1、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抢读生字,读的'好的学生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3、自主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考考你1、看拼音写词语:yùwàng zhuózhuàng chén wěn()()()Zhèn hàn duǎn zàn zhēn xī()()()2、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听诊(zhěn zhēn)器糟蹋(tātà)动弹(tán dàn)外壳(kéqiào)3、按课文原意填空:虽然生命_________,但是,我们却可以让_________的生命体现出_________的价值。
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__________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________________。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创新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创新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创新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人类探索宇宙生命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合作意识及运用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科学严谨的叙述与分析,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你了解地球之外离我们比较近的星体吗你知道关于火星的情况吗2.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科学家认为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争论了一百多年。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个谜已经揭开了。
本课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宇宙生命之谜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默读课文,看到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三、深入阅读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找抓住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讲。
)2.讨论交流明确:(1)宇宙是无限的。
(2)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3)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4)太阳系中唯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5)通过对火星的考察,发现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6)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至今还是个谜。
3.你对课文中讲到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为什么(1)朗读相关的课文并说明理由。
预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理由:从分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上说,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这四点的星球: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
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
因为这四点是人类和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而宇宙之大,还有我们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会有保证这四个条件的星球。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15 夏天里的成长》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15夏天里的成长【教材分析】《夏天里的成长》向我们展示了天气炎热、生物活跃、色彩鲜艳、乐趣无限的夏日景物特点,是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来讲的。
这是一篇说理性小散文,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在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中心句引领全文,结尾点明中心,收束全文。
启迪我们:“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本文选编到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知道要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3.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指导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叙述的中心。
一、谈话导入,揭示文题。
导入()分钟1.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以“夏天”为话题,说一说自己在夏天里2.我们的课题是“夏天里的成长”,想象一下谁会在夏天感兴趣的事情。
借机导里成长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1:课题】入新课,让学生兴味盎3.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来共同体会“在夏天里成长。
”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让学生用自己喜句子。
读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读完欢的方式学习字词,既后汇报:你读懂了什么?4.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又可以为学习课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做好引导和必要的点文扫除障碍。
拨,以学生的发言为主。
学生的发言和读书,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是课文内容的复述。
汇报结束后,对出现的错误,应引导学生展开评价,在评价中进一步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7.让学生以读书的方式来汇报识字的情况,及时引导学生扩词、造句,并理解字词的意思。
【出示课件2:词语解释】通过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为下一活生生:有生命力,充满生机。
8.重点指导写好“藓”“蔗”“谚”“瀑”五个字,掌握节课突破本课的难点“蔗”字的笔顺。
【出示课件3:“蔗”字田字格课件】(文章是怎样围绕中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心来写的)做铺垫。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下语文《19生命 生命》公开课教案
四下《19、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分析】《生命生命》是四年级下册第五组“感受生命的美好”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文章作者杏林子通过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三个事例“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引发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文章结尾直抒胸臆“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获得更加光彩有力”,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小中见大,平中悟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沉思,是本册教材中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能力、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课文。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但是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本文前,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从而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弹”,掌握“震撼、欲望、糟蹋、骚扰、茁壮、有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准备】1、课件。
2、搜集有关生命的名言。
3、收集有关像杏林子一样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的名人资料。
【设计理念】1、抓住语文本色,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本课力求达到在赏析语言中感悟生命内涵,在感悟生命中习得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语文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优质公开课课件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 一次站起来。
——张海迪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都只 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怎样度过 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 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 生命和全部精力,都以献给了世界上最 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 争。”
温 馨 提 示 ︓
分句读、想画面读,把自己对生命 的理解和感悟融入神态、动作、声 音中,读出香瓜子、瓜苗对生命的 珍爱。
学 小组创造性地朗读 习 任 课文第3自然段。 务 ︓ 组长组织,组员运用补白读、
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 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 苗。那瓜苗显得那么___,那么 ___,那么___!那小小的种 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 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 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 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 只活了几天,它也___ 。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 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 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 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 多事例也能让我们感 受到生命的力量,能 举几个例子吗?
生命是 珍惜、热爱、不屈、阳 光、坚强、永不放弃、执着追 求……
对每个人来说,生命都只 有一次。学了这篇课文,你对生 命一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请 你用诗意的语言,写下你自己对 生命的感悟吧。
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 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 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 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 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 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 自己负责。
部编版小学语文《生命 生命》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习
目
标
1.通过对比阅读,理解课文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生命的感悟这种写作结构特点;
2.通过阅读文中三个事例,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3.学习仿写《生命生命》的事例片段,理解并学会运用动作和环境等细节描写。
课
前
课前预习三部曲:
(1)语文书(①读课文至少三遍 ②圈画生字新词 ③提出2-3个有价值的问题)
1.出示:“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1)令“我”震撼的是什么?(心脏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
(2)创设情境,感受心脏跳动:
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用手摸着你的心,静静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你感受到什么呢?(心跳)你想说些什么?用文中的话说说。(出示:“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④请同学们齐读这段文字,要释放出你的感情来读。(第二遍读)即使没有泥土和阳光,即使只能活几天,它也要让这几天焕发光彩,这就是生命,生命!生命就是——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⑤图片链接,渲染情感
(出示显现顽强生命力的图片)看完这三幅图片,你想说什么?请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我看到了——,我感悟到了——
师:是啊,这些植物用不屈的生命力告诉我们,(课件出示)这就是生命,生命,生命就是——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课
前
课前预习三部曲:
(1)语文书(①读课文至少三遍 ②圈画生字新词 ③提出2-3个有价值的问题)
(2)词语手册(①读词义及积少成多词语至少三遍 ②尝试完成举一反三)
(3)黄冈小状元(①熟读反义词、近义词 ②了解多音字组词)
(4)完成试学单
学习
环节
学 习 预 案
最新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宇宙生命之谜》优质课教案设计
最新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优质课教案设计宇宙生命之谜【教学目标】1.会写“谜、尚、氧”等14个生字,会写“发达、理论、类似”等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3.掌握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1.掌握科普文的阅读方法;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情况及成果。
2.感受说明文的特点,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1.搜集关于宇宙的天文知识。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宇宙图片或小视频,交流感受,进入本课学习。
过渡:同学们,在你的脑海里,宇宙是什么样子的?你是否幻想过去太空遨游,去其他星球做客?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宇宙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浩瀚的宇宙激发了人们无限的想象力。
但是宇宙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有关它的谜也太多太多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个连科学家也解不开的谜,看我们是否能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呢?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1)提出问题: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讨论。
(2)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自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1)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需注意的字音:“尚”是翘舌音,“燥、磁、素”是平舌音,“氧、倾”是后鼻音。
需注意的字形:辨字(燥—躁—澡—操)(2)理解词义:学生分组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注意阅读课文导语与侧栏点评,确定阅读重点,思考问题。
(1)请学生在图中的圈内填上合适的词语,训练整理信息的能力。
(2)自读自悟。
标上段序,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举手发言。
尝试。
示例:①从神话引入,提出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阅读教学要树立文体意识——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生命生命【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围绕“热爱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并学习一些品词析句的方法,体会含义较深的词句。
《生命生命》是本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作者杏林子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列举了三个事例: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这几件小事,从动物、植物、人类自身这三个角度,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文章表达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整篇课文境界高远,积极向上,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小中见大,平中悟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沉思,对生命的渴望,是本册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生命生命》这篇优美散文是对生命存在的诗意表达,由于作者感情丰富,充满激情,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互动交流,在交流中表达独特的感受,升华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生命生命》内涵深刻,很有张力,值得品读的细节很多,要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语句,通过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句子,巩固品词析句的方法,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生命,生命》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含义,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
3. 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与特点2. 生命的价值与意义3. 尊重生命的重要性4. 保护生命的措施5. 生命的传承与延续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含义,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态度。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如何保护生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特点、价值等内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分享自己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关于生命的故事,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理解。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生命的定义与特点:讲解生命的定义,阐述生命的特点,如生长、繁殖、适应环境等。
3. 探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如关爱他人、实现自我价值等,并讨论生命的意义。
4. 学习尊重生命:讲解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分析不尊重生命的现象,引导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
5. 保护生命的措施:讲解保护生命的方法,如保护动植物、关注环保等,并分析实际案例。
6. 生命的传承与延续:讲解生命的传承方式,如生育、教育等,并讨论生命的延续意义。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命的宝贵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思考题,让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9. 板书设计:生命的定义与特点生长繁殖适应环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关爱他人实现自我价值贡献社会尊重生命的重要性保护动植物关注环保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保护生命的措施实例分析生命的传承与延续生育教育六、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成果与不足。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及内容。
3. 反思板书设计,优化字体、颜色、布局等方面。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学设计《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不同学习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不同学习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很多时候,我们遥望茫茫的星空,看着圆圆的月亮,会产生无穷的遐想: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天宫在哪里呢?外星人是什么样子的?你们一定还有更多的问题吧?同桌相互说一说好吗?2.茫茫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在不可计数的星球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了解的知识。
一篇科普文章《宇宙生命之谜》。
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齐读二、明确目标。
1.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不同学习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
(重点)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难点)三、了解文体科普文章一般用轻松、活泼的笔调,解说某一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
有科技的技术性、内容的生动性、题材的广泛性、篇幅的简短性。
四、自读感知。
(一)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课文围绕哪句话写?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理清课文层次。
(二)读书检测过渡:同学们读的很认真,文中有一组词语老师来检测一下。
1、读一读谜团尚未厌氧菌倾角揭开斑点干燥沙漠磁场抵御因素海盗号培养2、想一想通过读书,知道课文围绕哪句话写了吗?3、理一理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给课文分段。
①(1自然段)提出问题: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教师资格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教案《生命生命》
教师资格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教案《生命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命的珍贵和生命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1)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分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互动探讨和细节描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命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命的珍贵以及生命的多样性。
2.难点:通过教材中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课本《生命生命》。
2.多媒体教具:投影仪。
四、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一些生物的图片。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描述这些生物的不同特征。
Step 2:新课学习(20分钟)1.阅读课文《生命生命》。
2.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生物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3.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人类是哺乳动物,那么,除了人类,还有哪些哺乳动物?(2)兔子为什么属于哺乳动物?(3)除了哺乳动物,还有哪些生物?(4)课文中提到“缺胳膊少腿”的生物是什么?它为什么能生存?Step 3:拓展活动(20分钟)1.认识更多的生物: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生物的图片,学生观察,并说出所看到的生物的名称和一些特征。
2.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生物进行深入研究。
3.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通过PPT等形式来展示他们所选择的生物,并介绍其特征和生活习性。
Step 4:课堂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生命是如此宝贵?我们应该怎么保护生命?2.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总结。
五、板书设计生命生命生命的珍贵生命的多样性教师评价:这节课的教案设计比较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生命的珍贵以及生命的多样性,同时培养学生的保护生物的意识。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分组合作等方式,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性。
教师在整节课中的引导也比较到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11《宇宙生命之谜》优质课教案
11 宇宙生命之谜【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课文从古代神话讲起,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接着概括地说明,从理论上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有生命的星球;然后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先研究了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再根据这些条件对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然后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又让宇宙飞船在火星登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测试);最后说明,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因此,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谜。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理解,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目标】1.会写“谜、尚”等14个字,会写“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
2.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谜、尚”等14个字,会写“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
2.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尝试有目的地阅读。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温习,导入新课1.回顾策略。
作家杨绛先生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上节课,我们到《竹节人》里串了门儿,关于“有目的地阅读”,你有哪些收获呢?(板书:有目的地阅读)2.揭示课文题目。
让我们带着上节课的收获,一起到《宇宙生命之谜》里去串门儿,继续学习“有目的地阅读”,一起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由单元篇章页杨绛先生说的话,自然导入策略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的学习。
七年级上册语文《生命生命》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生命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
1.3掌握课文的基本结构,学会分析课文。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3.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
1.3掌握课文的基本结构。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2.2感悟生命的价值。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课题《生命生命》,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1.2学生分享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学生自主勾画生字词,查阅字典、词典理解词语含义。
3.课堂讨论3.1教师提问:课文写了哪几个关于生命的故事?4.分析课文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飞蛾求生这个故事,体会生命的顽强。
4.2学生分析瓜苗生长这个故事,感受生命的力量。
4.3学生分析静听心跳这个故事,理解生命的宝贵。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巩固生字词。
1.2学生分享对生命的感悟。
2.深入分析课文2.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生命的价值。
2.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3.拓展延伸3.1教师出示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学生进行背诵。
3.2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生命的感人故事。
4.2学生发表自己对生命的看法。
5.作业布置5.1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一篇关于生命的作文。
5.2学生预习下一课《短文两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深入分析课文,让学生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良好。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宇宙生命之谜》第2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宇宙生命之谜》第2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教学目标1.借助旁批,圈画关键词,提取信息,梳理、交流阅读方法。
2.掌握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回顾课文课件出示:地球和宇宙关系图示。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学到了不少关于宇宙的知识,大开眼界,跳出了我们的常识圈——认为地球非常非常大,而忘了宇宙的存在,其实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一个非常小的星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其他星球看一看。
二、选择问题,自主阅读1.默读课后思考题的第二题,任选一个问题。
2.带着疑问再次浏览这篇文章,找到和疑问相关的内容。
3.细读相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解决疑问。
三、汇报交流,相机指导汇报问题1: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1.圈画关键词。
(1)过渡:通过找关键词句,我们知道第3自然段介绍了天体上有生命存在的四个必备条件。
这一段对解决疑问很重要,我们仔细读一读。
(2)细读第3自然段,结合旁批提示,圈画出天体上有生命存在的四个必备条件。
(3)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适合生存的温度,-50~150 ℃◇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足够的光和热2.借助旁批,提取关键信息。
(1)过渡:也就是说只要有星球符合以上必备条件,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
让我们接着往下读第4自然段,看看其他星球是否具备这些条件。
(2)结合旁批提示默读第4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完成“行星信息卡”。
(3)过渡:排除了以上行星,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4)默读第5~8自然段,结合旁批提示提取关键信息,填写“火星”名片。
“火星”名片和地球相似之处,(5)综合信息,解决疑问(除地球外,目前,其他星球上没有生命存在)。
汇报问题2: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1.浏览全文,聚焦第5~8自然段(和火星有关的段落)。
2.默读第5~8自然段,圈出关键句和关键词。
3.自由读第7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填写对照表。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生命教学设计:探索生命的奥秘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2.认识生命的组成要素,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3.掌握生命起源的理论;4.了解常见的生命现象,如呼吸、消化和生长等;5.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生命的定义和特点;2.生命的组成要素;3.生命起源理论;4.常见的生命现象。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结合案例分析;2.小组合作探究;3.实验和观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命的定义和特点1.教师介绍生命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2.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并看图了解不同生物的特点和生命活动;3.小组合作,学生自由讨论生命的定义和特点,并展示他们的观点;4.整理学生的回答,总结生命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课时:生命的组成要素1.教师通过图像展示生命的组成要素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并解释它们的作用;2.学生小组合作,自由讨论生命的组成要素,并用图解的方式展示;3.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样本,辨认不同类型的细胞,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4.整理学生的回答和观察结果,总结生命的组成要素。
第三课时:生命起源理论1.教师讲解生命起源的理论,包括进化论和原生生命论,并与学生讨论两种理论的不同观点;2.学生小组合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命起源理论,并用文字或图片形式解释自己的选择;3.学生观察实验室中培养的原生生物样本,并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4.整理学生的回答和观察结果,总结生命起源的理论。
第四课时:常见的生命现象1.教师介绍常见的生命现象,如呼吸、消化和生长等,并给学生列出相关问题;2.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个生命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3.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4.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与其他小组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的表现;2.检查学生整理的回答和观察结果;3.评估学生在实验和观察中的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4.评价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保护意识的培养。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宇宙生命之谜》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宇宙生命之谜》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谜、尚”等14个字,会写“起源、昼夜”等22个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
3.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宇宙图片或小视频,交流感受,进入本课学习。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1)提出问题: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讨论。
(2)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二、交流预习,提问检查1.同桌交换“预习卡”,互相检查生字的读写。
2.同桌互看,对方提出的课堂探究能不能解决。
3.选择一两位同学的问题在全班交流。
预设:本课有许多科技词汇不太好理解,要在课前安排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如“核酸、厌氧菌、磁场、有机分子”等,课堂上简单交流一下,读通即可,不需深入讲解。
三、根据提示,找关键信息1.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来看看旁批给了什么提示。
2.默读课文第二处旁批,理解旁批的意思。
(1)提问:从这处旁批中你读懂了什么?(阅读时注意找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2)追问:怎么找关键句呢?有些段落也可能没有关键句,怎么办?(3)交流指导。
预设:关键句一般在开头或结尾;没有关键句的,找一个个并列的关键词或根据内容概括。
3.默读第2~9自然段,用“____”画出各段的关键句或关键词。
4.交流指导。
学生交流,教师提示学生结合每一个批注,找到需要的关键词或句子,并适时填表。
预设:段落,关键词句2,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3,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
4,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5,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6,探测器对火星的观测推翻了人们的猜测。
7,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8,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公开课教案第【1】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是一篇科普作品,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至今未解的宇宙之谜。
本单元训练重点是“有目的的阅读”,教学本课,主要是借助课文旁边的批注,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会用精读、跳读、细读、浏览等方法,来阅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根据批注提示,分组学习、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
在辩论交流中,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有关银河系、太阳系、火星、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2.制作有银河系、太阳系、火星的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1.阅读《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了解与宇宙之谜相关的知识。
2.查找宇宙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赏,引入新课1.导入:(出示星球图)同学们,浩瀚的宇宙一望无际,它往往给予人们神秘的色彩,面对广阔,美丽而又深邃的宇宙空间,奇妙的宇宙中有什么吸引人的秘密呢?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宇宙生命之谜》一课,走进这神秘的宇宙。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1.出示课文配乐朗读的音频,学生看书听读课文。
2.出示自读要求,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学习字词。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生命之谜尚未找到厌氧菌倾角揭开斑点干燥沙漠磁场抵御因素海盗培养(2)指名读词语,强调个别字的读音:“尚”是翘舌音;“倾”是后鼻音,读qīnɡ;“揭”读jiē;“磁场”的“磁”读cí;“干燥”的“燥”读zào;“因素”的素读sù。
【2024版】优质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优质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通用10篇)优质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优质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质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①朗读课文,把握主旨。
②积累词语。
③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台湾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设计一、整体感悟①导人新课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
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
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无独有偶,台湾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②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生命生命》七年级语文优质课教案
《生命生命》七年级语文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生命生命》的主题思想,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题,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生命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握语气、节奏。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理解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等。
学生举例说明这些词语和句式在课文中的作用。
5.体会作者情感教师提问: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写作训练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请以“生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你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7.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8.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生命生命》的主题思想,掌握了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写作训练,学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思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更加尊重和热爱生命。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通过板书列出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如:“blinkofaneye”、“珍惜”、“不可轻视”等,并引导学生分析其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回扣课题。
小结:环境恶劣,困难重重,但瓜苗仍然不屈向上,茁壮生长,这就是——(生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三)学习“心脏跳动”事例
过渡:小小的生灵为了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呀!更何况我们人类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个事例,想想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震惊
1.出示:“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朗读。这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体现了无限的价值。让我们带着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再读这句话。
4.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让有限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呢生结合实际谈体会。
5.小结学法:我们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了这个句子的含义。通过同学的交流,相信同学们一定不会白白浪费、糟蹋自己的生命,一定会好好珍惜生命,我们都将活得──光彩有力。我把最后一段变成了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表达出我们对生命的热爱、珍惜。
(二)合作学习“瓜子生长”事例
,
过渡:平均寿命只有短短九天的飞蛾,竟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那普通的香瓜子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1.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要求:(1)运用刚才的方法,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写写自己的体会。(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句1:“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
(4)请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指名读);想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2.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1)“糟蹋”是什么意思(浪费、不珍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在“白白地糟蹋”自己的生命(生说现象)
(2)怎样叫“好好使用生命”呢联系课文内容来说说。
执教
学科册数
单元/课时
内容
《生命 生命》
:
上课时间
教
材
解
读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b.从“仅仅”呢(生活的时间更短)
#
c.“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体会体会。(引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7天,它会冲破—(生接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5天,它要冲破—(生接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2天,它也一定能冲破—(生接读)
d.此刻,“即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赞美、敬佩、崇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过渡:生命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细细感悟。
1.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边读边想:课文关于“生命”讲了哪几个事例
2.检查反馈 (1)刚才同学们读课文真认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a.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③发现写作的结构是:具体事例+对生命的感悟。板书:事例+感悟
学习第二个事例,关注环境描写。
①师:与命运抗争的不仅有动物,还有植物。请看课文第二个事例,这次请男生来齐读。
②请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我看到了 的瓜苗;我感悟到生命 。
③请用笔圈画出描写瓜苗生长的环境的句子。
师小结:这段描写中,突出了环境描写,使瓜苗的生长显得更加艰辛,但同时也更突出了它的顽强生命力。这就是典型的事例材料。
骚扰 欲望 震撼 糟蹋 有限 动弹 听诊器 不屈向上 茁壮生长
鼓动 跃动 冲破 坚硬 沉稳短暂 珍惜
b.多音字“弹”。(dàn、tán)
。
(2)课文讲了几个事例呢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请学生将三个事例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板书:飞蛾求生、香瓜子生长、静听心跳
(3)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把一段话读短,短到能用几个字来概括,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阅读本领。
二、品析课文中的三个事例,点出写作特点。
学习第一个事例,发现习作密码。
1.师(出示第一个事例):请女生齐读这一段,记住读出感情。(齐读)
2.评析第一自然段,通过读,理解文本。
①齐读后,提问学生:我看到了一只 的飞蛾。从哪里看出来
②现在,请你们带着感动,一起读吧!请全体齐读。
)
与许多强大的生灵相比,飞蛾是渺小的,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求生欲望却是震撼人心的。这就是——(课件出示)生命生命!生命是——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2)词语手册(①读词义及积少成多词语至少三遍 ②尝试完成举一反三)
(3)黄冈小状元(①熟读反义词、近义词 ②了解多音字组词)
(4)完成试学单
&
学习
环节
学 习 预 案
课前复备
#
课
·
中
*
;
一、名言导入(课件出示给同学们带来两则关于生命的名言)
|
1.齐读、背诵。
2.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生命生命》(生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杏林子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三个故事得到了生命的感悟,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这三个故事中。
三、精读课文,感悟生命
(一)自读“飞蛾求生”事例
1.请同学们自由读“ 飞蛾求生 ”部分,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思考:你感悟到了什么可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2.学生反馈,体会情感。
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学
习
目
标
1.通过对比阅读,理解课文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生命的感悟这种写作结构特点;
2.通过阅读文中三个事例,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
3.学习仿写《生命生命》的事例片段,理解并学会运用动作和环境等细节描写。
课
前
课前预习三部曲:
(1)语文书(①读课文至少三遍 ②圈画生字新词 ③提出2-3个有价值的问题)
~
(1)令“我”震撼的是什么(心脏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
(2)创设情境,感受心脏跳动:
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用手摸着你的心,静静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你感受到什么呢(心跳)你想说些什么用文中的话说说。(出示:“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把这句话告诉大家(高兴、自豪、激动……)
。
④请同学们齐读这段文字,要释放出你的感情来读。(第二遍读)即使没有泥土和阳光,即使只能活几天,它也要让这几天焕发光彩,这就是生命,生命!生命就是——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⑤图片链接,渲染情感
(出示显现顽强生命力的图片)看完这三幅图片,你想说什么请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我看到了——,我感悟到了——
师:是啊,这些植物用不屈的生命力告诉我们,(课件出示)这就是生命,生命,生命就是——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4.小结:是的,生命是有限的,珍贵的,我们要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最后,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珍视、对生命的热爱,再次呼唤(生接)《生命生命》。
?
)
~
<
,
课
后
1.摘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再体会体会。
2.把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
3.课外阅读:杏林子《和命运较量》,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板
学
@
习
目
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4)想象说话:此时此刻,你就是这只握在作者手里的飞蛾,你会怎么想
(5)指导朗读。
a.(承接上面)师引读,学生齐读。
b.刚才我们从关键词中读懂了内容,体会到了飞蛾求生的欲望。标点也是无声的语言,从这三个感叹号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谁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回扣课题。小结:是啊,作者被这个小生灵顽强的求生欲所震撼,这就是──(生读课题)生命、生命。
(5)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6)是呀,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要向杏林子学习,必须对自己负责。这就是——生命生命
四、感悟生命,升华情感
'
过渡: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杏林子写下了了这样一段话。
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1)学生读句子,说原因。
(2)从哪些词语感受香瓜子生命力的强(掉、竟然、冒出)
(3)竟然是什么意思(没有想到的、出乎意料、不可思议的奇迹、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命力的顽强)
¥
(4)为什么作者不用“生”或“长”,要用“冒”(“冒”字体现瓜苗顽强的生命力。)
(5)指导朗读。多么顽强的香瓜子呀!谁来读
}
五、回归课题,拓展升华
1.读到这里,同学们一定对生命有了许多的感悟,现在请拿起你的笔,写下生命的感言吧!出示:生命是______________。
2.抒写生命感言,交流汇报。(板书:珍爱生命)
3.作者用两个“生命”作题目,她在告诉我们什么(生命宝贵,要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生命短暂,要珍惜生命,使自己的一生活得光彩有力。)
句2:“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