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钢岔管设计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岔管壁厚度按下面二式的最大值拟定
R—该节钢管最大内半径(m);K1—系数,K1=1.0~1.1;
c—锈蚀系数,c=1~2mm
[σ]1、[σ]2—材料用于岔管时的容许应力(Pa),此处钢材为A3钢,(见表13-1,340Page,《手册》); a—该节钢管半锥顶角(度); φ—焊缝系数;
K2—边缘应力集中系数,(见图13-13,Page357,《手册》); 《引水系统施工图(安顺关脚水电站工程)》 一、 钢岔管管壁厚度δ(mm)的拟定
1、按钢管极限强度设计管壁厚度
式中: P—设计内水压力(N/m 2),P=10*1000*H,H=▽H+H1=H1(1+64%),▽H——水击水头;
H1——作用水头,H1=▽校核水位-▽钢管轴线;(13-1)——Page340,《手册》
内加强月牙肋岔管设计
计算目的: 通过计算确定钢管管壁厚度,拟定岔管几何尺寸及展开图计算、月牙肋结构尺寸,岔管抗外压稳定计算。计算资料:《引水发电隧洞设计图》,
设计依据:《小型水电站机电设计手册(金属结构)》,简称《手册》,——水利电力出版社; 《压力钢管》(水工建筑物设计丛书),——电力工业出版社;参考资料:《引水系统部分施工图(凤冈县九道拐水电站工程)》[]
c
φσ理
1
1
1
2、按抗外压稳定设计管壁厚度
E——钢管弹性膜量(N/mm2),
t——管壁厚度(mm),
ν——钢管抗剪切系数,
D——钢管内径(mm),
K——安全系数,
p——钢管承受外压(N/mm2),
考虑到在实际受力情况下,钢管无外水压力,且外面包有砼,并在隧洞进口设有通气孔
所以:Pcr≥Kp;即,钢管抗外压稳定满足要求。 所以,管壁厚δ取为21mm。
3、管壁厚度的确定
综合以上两种管壁计算, 比较管壁厚度δ1,δ2的大小,取大值作为相应管节的壁厚。但考虑钢管实际受力情况复杂 及岔管外压稳定, 所以管壁厚度δ值可取为:
钢岔管壁厚(mm)主钢岔管壁厚(mm)支钢岔管壁厚(mm)
212222
二、 主钢管设计
1、管壁厚度的确定
由于岔管壁厚为21mm,且岔管与钢管主管间有管节过渡,为便于管壁厚度的连续性,所以初取主钢管壁厚δ=22mm,钢材为A3钢。
2、管壳抗外压稳定
(1)、气压差选择——△P=49000Pa,
(2)、抗外压安全系数K=2.0, (3)、钢性环布置及环断面拟定
据《规范》取上两式的较小值作Pcr。
圆管处是否设置钢性环的判别标准式应满足下式:δ≥D/167,((12-23)——Page324,《手册》), 代入数据计算得:δ=22mm>2100/167=13mm。所以,不需设钢性加劲环。(12-26)——Page325,《手册》
(5)、环间管壁的外压稳定计算:
J R —— l h ——环间距,m;
Fh——环计算断面积,m 2;
在计算出Pcr值后,利用K=Pcr/△P≥2.0 ,△P=49000Pa ;
若计算的K≥2则钢性环满足抗外压稳定要求;否则,应加大环断面刚度或调整环间距,而通常以前者更经济。
一般, R T
取主管进口半径的(1.1~1.2)倍,Ri 对主管Ⅰ指进口半径,对主岔管Ⅱ、Ⅲ指出口断面半径,脚标分别为本1、2、3。Ri 在拟定体形和划分管段时定出。由上式能计算基本管节
23: 23=-(23+2+3)
(二 ) R T (mm )
(对主管Ⅰ及主岔管Ⅱ,i=1、2,对支岔管Ⅲ,i=3)
θ12=0, θ13=ω23-(2a 1+a 2+a 3)-θ ,(θ、θ ——腰线转折角)
环间管体在外压的作用下,可发生(图12-21,——Page327,《手册》)所示失稳形式。
环间管体失稳的临界外压力Pcr计算可采用(图12-20,——Page326,《手册》)的曲线查出Pcr值。 按E=2.058E+8(kPa),μ=0.3,r/δ=40~350,
(13-54)——Page358,《手册》
K=Pcr/△P=2200000/49000=44.9≥2,即环间管壁的外压稳定满足要求。
三、 钢岔管岔管体形的几何尺寸
(一 ) 腰线转折角与半锥顶角
由 lh/r=2/2=1,r/δ=2000/20=100,n=6 ,查图12-20,——Page326,《手册》)的曲线,得Pcr=22E+5Pa。
i
i i i T a A a R R sin cos +=
的轴线长Ai 。
(三)基本管节Ⅰ、Ⅱ、Ⅲ沿腰线的节距Sij(mm):
轴线长Ai (mm )计算:
公切球半径R T : R T =1050*1.2=
1260
(四)基本管节Ⅰ、Ⅱ、Ⅲ管轴夹角
)(180********a a ++-°==q w w )(180********a a ++-°==q w w )
(180********a a ++-°==q w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