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

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
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

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一、监理工作流程

二、监理控制要点

1、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各专业隐蔽验收工作必须通过,专业预留预埋必须到位、无遗漏,并填报混凝土浇筑审批令,经监理方认可后,方可进行混凝土分项施工。未经监理验收不得进行施工,否则监理单位可要求施工单位对已施工的部位拆除整改,对私自进行施工的处以5000-10000元罚款。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有值班工长带班,还必须保证每个工种(如水、电、模板、钢筋等)有人值班。

3、标高控制线已放好,并做好明显标志。

4、外架搭设必须高出楼层作业面1.5米以上,并满挂密目网、平网。

5、严禁泵管直接与模板、支架连接,布料机不准直接放在钢筋上。

6、浇筑前模板内垃圾清理干净,对模板洒水湿润,并在砼入模前在墙柱根部浇筑5--10cm同配比砂浆作为垫层,以防烂根。

7、混凝土入模前必须测塌落度并报监理旁站,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8、顶板砼浇筑时钢筋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铺设马道,防止踩踏变形。浇筑时安排专人监管,及时对变形、移位钢筋进行恢复。

9、楼梯施工缝必须留在梯板1/3处,严禁留在梯梁处,同时控制好梯板钢筋保护层厚度。

10、墙、柱根部,后浇带及施工缝两侧混凝土表面必须进行凿毛,要求剔除表面浮浆、漏出石子,并清理干净,保证接茬质量。

11、严格禁止往混凝土里加水,一经发现按2000元/次罚款,责令该车混凝土按降低标号处理,同时清除已浇部位混凝土。

12、混凝土试块留置及养护必须符合规范规定,现场制作试块并报监理旁站。

13、混凝土浇筑:应保证浇筑连续性,且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厚度不宜大于500,应在下层混凝土未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浇筑。

在初凝前、终凝前应进行二次抹面处理,表面抹平。

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要提高一个标号。

14、混凝土振捣:墙柱梁板各部位应振捣密实、均匀,不应漏振、欠振、过振。振动棒前端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0。振动棒应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并快插慢拔均匀振捣,当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塌陷、不在冒气泡、有水泥浆出现时应结束振捣。后浇带及施工缝边角应加密振捣点。

15、混凝土养护:不少于7天,地下室底层和上部结构首层墙柱混凝土带模养护时间不应少于3天,带模养护结束后可继续采用洒水养护。抗渗基础筏板、后浇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16、混凝土缺陷修整:分尺寸偏差缺陷、外观缺陷,一般缺陷、严重缺陷。

出现缺陷时应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对严重缺陷应编制专项方案。

对露筋、蜂窝、麻面、夹渣、疏松、烂根一般缺陷,应凿除不牢固部分,清理干净用1:2水泥砂浆抹平。

对露筋、蜂窝、孔洞、疏松较严重缺陷,应凿除不牢固部分至密实混凝土,清理干净,支设模板,洒水湿润,涂抹界面剂,用高一标号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养护7天。

对故意掩盖缺陷部位,私自修整的,按每处1000元处罚。

17、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前不得上人踏踩,堆放物料、安装模板、支架,不得拆除卫生间吊模,水电预留洞口模板。发现踏踩脚印,按每只100元处罚。,

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监控要点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米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为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二、现代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涉及的主要工程 现代建筑中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有水库水利大坝、桥梁、高层及超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等。 三、大体积混凝土主要的特点 体积大,实体最小尺寸大于1m,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升温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准备 1.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完善,施工方案要有预见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一经批准,大体积混凝土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监控。 2.原材料优选、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 大体积混凝土主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在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要求施工单

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1)原材料优选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施工单位技术和试验部门要提前与商混站取得联系,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有效控制。 (1)水泥:为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产生,选择水化热相对较低的P.S42.5矿渣硅酸盐水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2)粗骨料: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1%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水化热的产生,降低混凝土温升。 (3)细骨料:采用细度模数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的中粗砂,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减少混凝土收缩。 (4)粉煤灰:根据当地实际,可采用ⅱ级粉煤灰。 (5)外加剂:掺加的减水剂及纤维膨胀剂。每批外加剂进场后,由施工单位实验部门同商混站一起对外加剂的品种、包装、重量等指标进行复查,并同生产供应单位一起对外加剂进行取样、送检,确保外加剂质量符合相关要求。施工时要求商混站设专人负责添加外加剂,确保外加剂添加量正确。 2)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了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进行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 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监控 1.1严格审批施工专项方案,抓好施工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提交施工组织专项方案,由监理组织业主、监理、施工三方专题讨论后定稿,正式报总监审查。在正式开盘浇筑混凝土前,监理人员必须检查施工单位在技术上、组织上的落实情况。 1.1.1做好混凝土生产厂家考察,多比较几家以便于优中选优。 1.1.2审查混凝土浇筑分段分层的合理性,以利于热量散发,使温度分布均匀。审查温度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对温度变化进行预测,在预测的同时对温度进行监测。 1.1.3审查施工方案中温度及温度应力计算,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不超过25℃,温度陡降不应超过10℃。因此,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差,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审查测量措施及测温点布置是否合理;同时注意所采用的材料如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是否符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1.1.4核实混凝土的施配结果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1.1.5检查现场机械设备的配置,泵管的布置及阻力计算的合理性。 1.1.6检查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齐全,钢筋分布是否合理。 1.1.7核实近期的气象情况以及供电情况。 1.1.8督促施工单位落实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组织技术

安排,并列值班表。 1.1.9检查抗渗、抗压试模是否齐全。 1.1.10审查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组织是否合理;大体积混凝土分段分层浇筑时间差,控制是否在初凝之前。 1.1.11审查浇筑路线是否合理,施工时必须按照路线予以落实。 1.1.12审查施工中的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措施是否可靠。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是否妥当。 1.2优化混凝土配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对裂缝的控制非常重要,其中配合比设计是关键。工程实践表明,合理的配合比可有效地减少水化热,降低绝热温升,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应提前一个月进行提交。针对本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可按60d强度设计。配合比的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1.2.1材料及外加剂的有关要求 1.2.1.1采用较低水化热和安定性好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所用水泥控制出厂半个月以上,以降低水泥的活性,禁止使用刚出窑的水泥。 1.2.1.2掺粉煤灰。在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峰值,通过做绝热温升试验,优选混凝土配比。粉煤灰要求选用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优质I级灰,并严格控制其烧失量、含硫量符合GBJl46--1990《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目次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 第二节混凝土强度……………………………………………………… 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 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 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 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 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 第一节计量……………………………………………………………… 第二节搅拌……………………………………………………………… 第三节运输……………………………………………………………… 第四节浇筑前的检查…………………………………………………… 第五节浇筑……………………………………………………………… 第六节养护……………………………………………………………… 第一章总则 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要点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要点 基本要求: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和审批以前,应对周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进行考察,明确搅拌站选用技术标准,并对搅拌站进行技术交底。 1编制依据(设计图纸,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规程、图集、法规、质量验收标准、管理手册等,有关的安全规范、标准也应归纳在内) 包括与混凝土有关的设计概况、工程概况,混凝土强度等级、流水段的划分,应附流水段的划分图(分地下、地上、非标准层、标准层)、质量目标等,应突出该分项工程的难点(包括现场难点、技术难点)。 2.1设计概况

±0.00以下平面图一张(可兼作流水段划分图)。 ±0.00以上平面图一张(可兼作流水段划分图)。 2.3施工重难点及其对策(现场重难点和技术重难点) 3施工安排 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3.2.1现场搅拌站 现场搅拌站的平面设计:应表示该站的站地面积、搅拌机型与台数、后台上料的方法;各种原材料的储存位置、数量、各种原材料的计量方法;水电源位置、环保措施、冬施措施等。 现场搅拌站的剖面设计:表达机械架设高度、自动上料设备与泵的架设高度、溜槽的角度。 明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的格式与内容。 3.2.2预拌混凝土 对原材料的要求:确定其品种和规格(砂、石、水泥);外加剂的类型、牌号及技术要求;掺和料的种类和技术要求;配合比的主要参数要求(坍落度、水灰比、砂率) 3.3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应有劳务队伍及主要人员姓名) 3.2.1 管理层(工长)负责人。 3.2.2 劳务层负责人。 3.2.3 工人数量及分工。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搅拌站配合比主要技术参数的要求及试配申请。 4.1.2现场养护室设置要求及设备的准备工作。 4.1.3±0.00以下对碱集料反应的要求。 4.1.4对技术交底的要求。 4.2机具准备 列表说明机具的名称、数量、规格、进场日期。 4.3材料准备 列表说明材料的名称、数量、规格、进场日期。 4.4现场准备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混凝土浇筑的路线,罐车的进出场位置,以及浇筑前对浇筑部位的具体要求等。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1流水段的划分(标准层及非标层分别表示) ±0.00以下,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分段不一致时应分别表示。 ±0.00以上,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分段不一致时应分别表示。 5.2混凝土的拌制 5.2.1原材料计量及其允许偏差(计量设备应定期校验,骨料含水率应及时测定)。 5.2.2搅拌的最短时间。 5.3混凝土的运输 预拌制混凝土搅拌站的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初、终凝时间、坍落度、抗渗以及供应速度等技术要求,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供应方法,现场混凝土水平、垂直运输方式和机具等(应绘制垂直运输泵管、画图加固部位)。 5.3.1运输时间的控制。 5.3.2预拌混凝土运输车台数的选定。 5.3.3现场混凝土输送方式的选择(塔式起重机吊运、泵送与塔式起重机联合使用、泵送) 5.4混凝土浇注 分底板、剪力墙、柱、梁、板、施工缝、后浇带等部位对混凝土的浇筑进行详细描述;混凝土浇筑顺序、间歇时间的控制,分层厚度,振捣要求,施工缝、后浇带的留置与处理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5.4.1一般要求 对模板、钢筋、予埋件的隐予检。 浇注过程中对模板的观察。 5.4.2施工缝在继续浇注前的处理及要求。 5.4.3±0.00以下部分 基础底板:浇注方法、浇注方向、泵管布置图等(此处为简要叙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完整版)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GB50164-2011 2011年4月2日颁布 2012年5月1日执行 前言 ?什么是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拌合物不是最终产品,完成最终产品的是混凝土工程。 ?合格的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处于具体环境的具体工程所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匀质性,并且体积稳度。 ?上述要求首先由原材料来保证,然而高质量的配制如果脱离工艺,仍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决定混凝土最终质量的关键是工艺。 ?混凝土工程已被分离到不同行业(原材料、配制搅拌、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责任者难以确定。产生问题时,必然纠纷不断。 ?混凝土工作者当前只能且必须做的是对脱离工艺的混凝土拌合物负责。 ?管住混凝土工艺的环节是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1、总则 1.0.1 为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促进混凝土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制订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1.0.3混凝土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原材料质量控制 2.1 水泥 2.1.1 水泥的选择: ?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 ?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和水泥 ?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胶砂强度较高,适合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可掺用较多的矿物掺和料来改善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参加混合材较少,有利于配制抗冻混凝土?有预防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采用碱含量不大于0.6%的低碱水泥 ?采用低热水泥有利于限制大体积混凝土由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2.1.2水泥质量控制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 低碱水泥还包括碱含量 中、低热水泥还包括水化热 2.1.3应用方面尚应符合以下规定 1宜采用旋窑或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 2水泥砖的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应得到明示 3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厚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时,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取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浇筑方案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及混凝土供应等情况可以选择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等3种方式。 (2)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采取振捣棒振捣。在混凝土初凝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混凝土因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3)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方法分为保温法和保湿法俩种。为了使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1优先选用低水热化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剂。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在25℃以内)。如降低拌合水温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5可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 6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合适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7设置后浇缝。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少外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8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 B50164—9 2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 第二节混凝土强度 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 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 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 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 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 第一节计量 第二节搅拌 第三节运输 第四节浇筑前的检查 第五节浇筑 第六节养护 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第一章总则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3年5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通知 建标〔1992〕667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有关计委,各计划单列市建委: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2年9月29日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对全国混凝土的质量状况和有关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吸取了行之有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借鉴了国外的有关标准。在先后完成本标准的初稿、征求意见稿及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后,完成送审稿,经审查会审定稿。 本标准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等。 本标准为首次编制,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寄交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建设部 1992年9月 第一章总则 第1.0.1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 第2.1.1条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 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

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混凝土质量是影响混凝土工程和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的一个因素,原材料的质量及其变异、生产工艺条件和各工序所用生产设备性能的变异、检验测试仪器质量的变异,以及操作人员技术素质的变异等等,均对混凝土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为保证混凝土工程和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工程效益,使所生产的混凝土稳定地保持在所要求的质量水平,应对生产全过程各道工序进行控制,下面就工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结合咱们现实情况,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控,供大家参考: 原材料: 1. 水泥:贮存时,必须是同一厂家、同一标号、同一品种的可以放在一个仓里。假如这个仓的水泥不用了,准备放另一种水泥,放之前一定要清仓。每批水泥进厂时,收料人都要向供货人索要出厂质量检验报告单并核对(出厂日期、厂家、批号、品种),核验包装标志是否齐全(袋装),水泥是否错进或混进,有无受潮结块现象。及时抽样。千万注意不要混放,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储存中不得受潮,水泥自出厂三个月后(快硬水泥一个月),需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 2. 砂:尽量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或粗砂,进厂时目测是否合格,主要是看它的含砾量是不是大、含泥量、泥块含量、杂质等,细度模数变化情况。含泥量大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含砾大时混凝土的合易性不好。 3. 碎(卵)石: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中骨料所占的体积在75%以上,它是混凝土最主要的组成材料之一, 骨料不仅构成了结构体的骨架,更重要的是决定着构筑物的力学性能、安全性和耐久性。一般认为骨料的渗透性要比水泥浆体低,而实际上某些骨料的渗透系数与水泥浆体的渗透系数相差不大。当骨料的孔隙率达10%时,其渗透性比水泥浆体还要高得多,选用低渗透骨料用于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是十分必要的。骨料的粒径大小也影响着混凝土的抗渗性,骨料粒径较大时更容易在粘结界面上产生较大裂缝,另外在凝结硬化过程中骨料不收缩,包裹的水泥浆体产生不同收缩,颗粒越大收缩值越大,形成的裂缝也多,必然导致抗渗性的下降,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进厂时首先看它的规格,再看矿粉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再就是看碎石的颗粒形状、针片状、软弱颗粒、杂质等,还

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要点

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要点 1、结构混凝土的材料: 1)、水泥 (1)混凝土所用水泥,应采用符合GB175-92 规定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 当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时,应符合GB1344-92 的规定,在受侵蚀介质作用时,应按图纸要求选用水泥。水泥标号以其软练胶砂强度(MPa)表示时,对于30 号以下的混凝土宜为混凝土标号的1.2~2.2 倍,对于30 号以上的混凝土宜为混凝土标号的1.0~1.5 倍。无论使用何种水泥都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2)每批水泥进场都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货单抄件,说明水泥的生产厂家,水泥的品种、标号、出厂日期与数量,连同厂家的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书,表明这批水泥经过试验分析是符合规范要求的。 (3)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生产日期超过3 个月时,应按JTJ053-94 的有关规定重新取样检验,按监理工程师认可

的复验结果使用。 (4)应对进场的每批水泥均按《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94)规定取样检验,检验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合格水泥不得使用。 (5)水泥运到工地后应尽快使用,水泥由于受潮或其他原因,监理工程师认为变质或不能使用时,应从工地运走。2)、细集料 细集料由天然砂或硬质岩石轧碎而成的人工砂组成,要求质地坚硬、颗料洁净、耐久性好,且不得包含团快、以及粘土、灰尘、盐、碱、壤土、有机物和其它有害物质。如果需要时,砂应经过筛洗以达到上述要求。 (1)砂的分组,见下表: 砂的分组 (2)砂的级配应符合JTJ041-91 砂的分区级配范围所列三个级配区中任何一个级配区所规定的级配范围。表中,级配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 点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在混凝土工程施工20d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完成拟使用的各种标号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并提供包括7d、14d和28d龄期的试验成果资料,报监理站审批。试验中所用的所有材料来源应符合合同文件要求或事先得到监理站批准。 2.混凝土工程开工前20d,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纸、设计通知、技术要求)及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编制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计划,报监理站审批。 3.混凝土工程浇筑使用的原材料(包括钢材、水泥、砂石骨料、止水、外加剂及掺合料等)均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同时施工单位应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检测计划中规定的数量和批量进行抽样检验。所有这些资料必须于施工开始前10d报送监理站审查认可。 4.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工程中使用的水泥,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生产厂家的出厂检验报告和施工单位的复检报告。试验检查项目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水泥标号(水泥强度等级)。 (2)凝结时间。 (3)水泥安定性。 带装水泥贮运时间超过3个月、散装水泥超过6个月,使用前应重新检验。 5.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书或检测报告。使用前应做拉力、冷弯等试验,需要焊接的钢筋应做焊接工艺试验。刚号不明的钢筋,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但不得用于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以另一种钢号或种类的钢筋代替设计文件规定的钢筋时,必须征得设计、监理和项目法人单位的书面同意。 6.对钢筋的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以下要求: (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的污渍、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 第二节混凝土强度 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 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 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 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 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 第一节计量 第二节搅拌 第三节运输 第四节浇筑前的检查 第五节浇筑 第六节养护 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第1.0.3条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 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 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和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的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 三、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 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第1.0.4条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 第2.1.1条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 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 二、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 三、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Ⅰ)稠度 第2.1.2条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应以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表示,坍落度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其检测方法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要点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要点 为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建筑材料的选用、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养护等工艺均应遵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文)及“铁建设〔2007〕140号文、铁建设函〔2007〕1212号文”的有关要求办理。 一、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及防裂措施 1、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2、制定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及防裂措施。 二、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要点 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加强砂、石等原材料检验,严格控制原材料进场质量。 2、规范拌合站建设和管理。建立自动计量拌合站,设备配置、场地布置和工艺流程应满足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所需的用量和质量控制要求。对料场地面进行硬化,做到排水畅通,搭设牢固可靠的防护厂棚,做好材料的防雨、防尘、防晒。拌和站在正式投产前,由建设指挥部组织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共同验收,依据试生产记录和现场软硬件检查情况,形成验收记录并共同签认,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拌合站需设置质量管理部门,配置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拌合站搅拌机操作人员、试验员、材料员和其它特殊工种,必须经岗位知识培训合格且持证上岗。对高性能混凝土生产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监理单位是混凝土拌合站生产过程的监理主体,应派监理人员进行专门监控。 3、从拌合站原材料储存、搅拌工艺控制、搅拌设备防护、混凝土运输、现场灌注时机等方面采取控制温度措施,保证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季节的施工质量。 4、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采用优化设计原则,除满足规定的强度等级、弹性模量、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含气量等技术要求外,同时应满足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碱-骨料反应、抗冻性、抗裂性、护筋性等具体参数指标要求。 5、在混凝土中必须掺加优质矿物掺和料,以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掺加优质粉煤灰。 6、对有特殊防腐蚀要求混凝土,应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防腐剂和缓凝剂,并经专门试验论证后方可实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 点(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在混凝土工程施工20d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完成拟使用的各种标号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并提供包括7d、14d和28d龄期的试验成果资料,报监理站审批。试验中所用的所有材料来源应符合合同文件要求或事先得到监理站批准。 2.混凝土工程开工前20d,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纸、设计通知、技术要求)及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编制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计划,报监理站审批。 3.混凝土工程浇筑使用的原材料(包括钢材、水泥、砂石骨料、止水、外加剂及掺合料等)均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同时施工单位应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检测计划中规定的数量和批量进行抽样检验。所有这些资料必须于施工开始前10d报送监理站审查认可。 4.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工程中使用的水泥,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生产厂家的出厂检验报告和施工单位的复检报告。试验检查项目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水泥标号(水泥强度等级)。 (2)凝结时间。 (3)水泥安定性。 带装水泥贮运时间超过3个月、散装水泥超过6个月,使用前应重新检验。 5.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书或检测报告。使用前应做拉力、冷弯等试验,需要焊接的钢筋应做焊接工艺试验。刚号不明的钢筋,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但不得用于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以另一种钢号或种类的钢筋代替设计文件规定的钢筋时,必须征得设计、监理和项目法人单位的书面同意。 6.对钢筋的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以下要求: (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的污渍、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和表面裂纹,钢筋中心线同直线的偏差不应超过其长度的1%,成盘的钢筋或弯曲的钢筋应矫正后,才能使用。 7.因设计要求或施工的需要,必须在混凝土中掺用减水、缓凝、引气、调稠等外加剂剂其他胶凝材料和掺合料时,其掺量及材料必须符合设计文件或技术规范的规定,并经过试验确定后报监理站批准。 8.混凝土开仓浇筑前,施工单位应对各工序质量进行自检,检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基础面或缝面处理。 (2)钢筋布设。 (3)模板安装。 (4)止水安装及伸缩缝处理。 (5)观测仪器、设备及预埋件安装。 (6)混凝土生产与浇筑准备。 (7)其他必须检查检测的项目。 在开仓前3~10h通知监理工程师对上述内容进行检查确认,并在认证合格后办理混凝土浇筑开仓签证手续。 9.模板安装,必须按混凝土结构物的施工详图测量放样,确保模板的刚度和稳定性,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加强检查与维护,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模板变形走样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直至停止混凝土浇筑。 10.钢筋的接头应尽量采用闪光对头焊接。焊接前,应将施焊范围内的浮锈、漆污、油渍等清除干净。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要点完整版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编 制要点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要点 基本要求: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和审批以前,应对周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进行考察,明确搅拌站选用技术标准,并对搅拌站进行技术交底。 1编制依据(设计图纸,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规程、图集、法规、质量验收标准、管理 包括与混凝土有关的设计概况、工程概况,混凝土强度等级、流水段的划分,应附流水段的划分图(分地下、地上、非标准层、标准层)、质量目标等,应突出该分项工程的难点(包括现场难点、技术难点)。

2.2设计图 ±0.00以下平面图一张(可兼作流水段划分图)。 ±0.00以上平面图一张(可兼作流水段划分图)。 2.3施工重难点及其对策(现场重难点和技术重难点) 3施工安排 3.2.1现场搅拌站 现场搅拌站的平面设计:应表示该站的站地面积、搅拌机型与台数、后台上料的方法;各种原材料的储存位置、数量、各种原材料的计量方法;水电源位置、环保措施、冬施措施等。 现场搅拌站的剖面设计:表达机械架设高度、自动上料设备与泵的架设高度、溜槽的角度。 明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的格式与内容。 3.2.2预拌混凝土 对原材料的要求:确定其品种和规格(砂、石、水泥);外加剂的类型、牌号及技术要求;掺和料的种类和技术要求;配合比的主要参数要求(坍落度、水灰比、砂率) 3.3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应有劳务队伍及主要人员姓名) 3.2.1管理层(工长)负责人。 3.2.2劳务层负责人。 3.2.3工人数量及分工。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搅拌站配合比主要技术参数的要求及试配申请。 4.1.2现场养护室设置要求及设备的准备工作。 4.1.3±0.00以下对碱集料反应的要求。 4.1.4对技术交底的要求。 4.2机具准备 列表说明机具的名称、数量、规格、进场日期。 4.3材料准备 列表说明材料的名称、数量、规格、进场日期。 4.4现场准备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混凝土浇筑的路线,罐车的进出场位置,以及浇筑前对浇筑部位的具体要求等。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1流水段的划分(标准层及非标层分别表示) ±0.00以下,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分段不一致时应分别表示。 ±0.00以上,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分段不一致时应分别表示。 5.2混凝土的拌制 5.2.1原材料计量及其允许偏差(计量设备应定期校验,骨料含水率应及时测定)。 5.2.2搅拌的最短时间。 5.3混凝土的运输

个分项工程浇筑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个分项工程浇筑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对进场的每车混凝土在浇筑前进行塌落度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混凝土塌落度实地检测 2.要求混凝土搅拌站在现场设置技术人员进行和易性的及时调节,严禁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工人加水。 3.要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签订《商品混凝土供货技术合同》,合同中要按照现行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商品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做明确的约定。其目的是确保商混厂家供应的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项目部还要不定期派人去搅拌站抽查,搅拌站各种原材料的质量与检验合格证。 1.混凝土浇灌申请:提前与搅拌站联系好,确定混凝土供应的时间、发车间隔时间、发车数量。浇筑混凝土前,预先与搅拌站办理商品混凝土委托及申请,委托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是否加外加剂以及浇筑时间等。 2.机具和人员:施工用的机具、人员、水电准备充分,同时配备一名电工准备对出故障机械随时检修。 3.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检查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相应偏差值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02)的规定。班组间形成交接检查记录并办理完成隐检、预检手续。 1.基础混凝土施工 1)浇筑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面高度如超过2m,应使用串筒、溜槽下料,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 2)浇筑台阶式基础,应按每一台阶高度内分层一次连续浇筑完成,每层先浇边角,后浇中间,均匀摊铺,振捣密实。每一台阶浇完,台阶部分表面应随即原浆抹平。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3年5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通知 建标〔1992〕667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有关计委,各计划单列市建委: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2年9月29日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对全国混凝土的质量状况和有关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吸取了行之有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借鉴了国外的有关标准。在先后完成本标准的初稿、征求意见稿及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后,完成送审稿,经审查会审定稿。 本标准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等。 本标准为首次编制,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寄交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建设部 1992年9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监理人员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实施的监理细则要点

监理人员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实施的监理细则要点 摘要: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根据监理细则监理人员做好监理工作。本文介绍施工准备,对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为工程监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施工监理混凝土工程监理细则 监理公司在接到一项监理业务后,会组建一个监理项目部,其中总监理工程师是监理公司委派履行监理合同的全权负责人,负责编制监理工作计划细则、组织实施,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而专业监理工程师是监理项目部派驻施工现场的专业负责人,在总监理工程师领导下,对本专业监理工作进行管理。监理员在总监理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作好个人分管范围内一切有关监理工作及总监交办的其它有关工作,下面重点论述一下监理人员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实施的监理细则要点。 1 施工准备 1.1 施工方案审核施工方案应包括: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养护方法等。厚大体积混凝土及冬期施工前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1.2 材料检验 1.2.1 商品混凝土:石子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混凝土坍落度5~23cm。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应符合《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要求。当采用泵送时,混凝土的质量尚应符合《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的规定。①外观检查:无出现分层离析、凝结现象。②书面检验:出厂合格证及其附件(砂、碎石、水泥、粉煤灰、

外加剂、水、氯离子含量、碱总含量等检测报告)。 1.2.2 现场拌制混凝土 1.2.2.1 水泥:强度等级32.5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等,其技术要求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gb175)的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当使用的水泥出现质量问题或出厂时间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需要对水泥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再使用。①外观检查:生产厂家、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许可证标志、包装日期、出厂编号、包装质量(袋装)等。②复验。a检验项目:常规检验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其他检验细度、烧失量、氧化硫含量、碱含量等。b检验数量:对于连续进场的同一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的水泥,袋装200t为一个批次,散装为500t一批,抽样检测时,每批不少于一次。c书面检验:对水泥进行复验时,书面检验的内容包括: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复验报告。 1.2.2.2 砂: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为2.3~3.5,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的规定。①外观检查:品种、粒径、含泥量、无杂物等。②复验。a检验项目:常规检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其他检验密度、害物质含量、坚固性、碱活性检验、含水率等。b检验数量:进场批次组批。用大型的工具(如火车、货船或汽车)运输至现场的,每一批的验收为400m3或600t;通过拖拉机等小型工具运输的,每一批的验收为200m3或300t。数量不足的按同一批验收。c书面检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 第二节混凝土强度 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 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 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 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 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 第一节计量 第二节搅拌 第三节运输 第四节浇筑前的检查 第五节浇筑 第六节养护 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第一章总则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3年5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通知 建标〔1992〕667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有关计委,各计划单列市建委: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2年9月29日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对全国混凝土的质量状况和有关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吸取了行之有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借鉴了国外的有关标准。在先后完成本标准的初稿、征求意见稿及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后,完成送审稿,经审查会审定稿。 本标准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等。 本标准为首次编制,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寄交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建设部 1992年9月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第1.0.3条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和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的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 三、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结构断面最小尺寸为1~3m,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型大、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体积较大又就地浇筑、成型、养护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应注意事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的规定。 (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浇筑方案可以选择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方式,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时,亦可多点同时浇筑。 (2)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 1)混凝土应采取振捣棒振捣。 2)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3)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1)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 2)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剂涂层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4)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 宜采取以保温、保湿养护为主体,抗放兼施为主导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温度剧烈变化,使混凝土浇筑体早期塑性收缩和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增大,使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温度-收缩应力剧烈变化,而导致混凝土浇筑体或构件发生裂缝。因此,应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设计、设计构造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混凝土后期强度利用、混凝土材料选择、配比的设计、制备、运输、施工,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以及在混凝土浇筑硬化过程中浇筑体内温度及温度应力的监测和应急预案的制定等技术环节,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1)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升温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温控指标符合下列规定: ①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②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