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蜜蜂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蜜蜂》说课材料
说课人:刘盛玲
说教材
《蜜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
课文以第一人称方式写了法布尔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文章首先介绍了问题的产生,即“听人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它被抛弃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
接着用了较长的篇幅介绍他在女儿的配合下进行了蜜蜂能否辨认方向的试验。
最后得出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说教学理念
教学本文紧扣本单元“留心观察,善于发现”这一专题,一方面采取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弄清作者为什么做试验,试验是怎么做的,最后结论是什么,同时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研究作风;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文本的教育功能,让学生知道,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多动脑思考,每个人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说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1、反复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得出什么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法布尔的留心观察和善于思考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积累好词佳句。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得出什么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难点是体会法布尔的留心观察和善于思考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说教法、说学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参与式教学法,阅读感悟指导法,讨论探究法。
学生们通过不同方式的阅读,互相合作交流,观看多媒体课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说教学过程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复习导入共设计了两个知识点: 1、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设计主要重视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共设计了3个小环节
1、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
2、同学们,我们校园里有一朵花,它的花瓣与众不同,是五颜六色的。
听到这件事后,你想说什么?或做什么呢?
3、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这部分设计是因为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文本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但也常常是三年级孩子的一个难点。
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听说”一词的含义,我在此环节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在联系实际的深刻体会中感悟“听说”所蕴含的法布尔求实的作风。
三、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共设计了8个小环节。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用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
【设计意图】这部分设计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
而在默读中边读边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2、抽生汇报他所做的事,能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连接词。
再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吧!【设计意图】这部分设计是因为对于较复杂的内容,交给学生用一定的句式组织语言,把语言的实践与内容的感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练习说话,为学生在写作中能有序组织语言打下了基础。
3、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然
后全班汇报。
(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
【设计意图】这部分设计是因为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之一。
也是充分体现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的段落。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的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可以让学生在生与生(转载于:小蜜蜂说课稿)、师与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中,逐步学会阅读。
4、读到这里如果你是法布尔你觉得蜜蜂会飞回来吗?
5、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6、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激动)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
【设计意图】抓住朗读训练点,充分地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在读中感悟人物内心。
7、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为什么?【设计意图】这部分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体会法布尔对科学的严谨。
8、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飞回来了,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了吗?还有三只蜜蜂去哪了呢?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在学生多元化的解读中,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四、反复朗读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改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部分设计是因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个结论并没有在文章中直接呈现,此时,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改读,及在教师引导下的一句三读,使学生从中得到了感的迁移,情的激发,智的启迪。
从而体察作者透过文字传递的感情。
五、学习最后一段。
1、除此之外,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
(齐读最后一段)
2、根据学生的提问,着重理解“本能”的意思。
并举例说明。
3、自由读读资料袋里的内容,里面说的蜜蜂会跳舞,它们就是这样认路的吗?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呢?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本课正好适合对学生创造潜能开发、科学态度和方法熏陶的培养,因此,紧扣末尾这一结论,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再生疑,促使学生去主动发现、自主地探究。
六、拓展延伸:
出示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希的研究成果。
如果同学们对蜜蜂的知识感兴趣,可以去查查资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设计意图】资料的适时补充,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距离孩子年代久远的事实,从而更好地感悟法布尔求实严谨的科学作风。
七、作业布置:
1、造句:
尽管……但……不是……而是……
2、留心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也来写写它吧!
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三点:一、完成了教学目标,把握住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注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加强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写作能力的指
导。
三、尝试用参与式教学,注重了学生合作、思考、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不足之处是:一、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尤其在板书的设计上还需多下功夫。
二、教学环节的过渡上还不够娴熟,需以后多锻炼。
三、在引导学生探究方面要更多的把机会让给学生,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没有留给学生在课堂上动笔练习的时间。
当我提出“假如你是法布尔,你放飞了蜜蜂后你会想些什么?”“飞回来了十七只蜜蜂,其余的三只去哪儿了呢?”一个开放型的问题却引发了学生那么多的独特思考,这让我既意外又欣喜。
我真实的感受到了:只有放飞学生的个性,才能使课堂灵动起来。
更值得我思考的是,对于这一类教师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我们又该如何妥善处理才能使它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服务于我们的学生呢?
以上说的不对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篇二:小蜜蜂说课稿
水城县钟山小学2014年春季学期同课异构
《小蜜蜂》
说
课
稿
黄继永
2014年5月10日
水城县钟山小学2014年春季学期同课异构
《小蜜蜂》说课稿
今天我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科书第4册第二单元《小蜜蜂》一课说说我的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
一、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2/4拍,f大调。
这首歌仅用五个音写成,共有三个乐句组成。
歌曲旋律多为级进和三度音程的小跳,活泼、轻快、节奏简单、有规律。
歌曲生动刻画出小蜜蜂为采蜜而繁忙飞舞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打2/4拍节奏。
用优美的音色形象的演唱和表现歌曲《小蜜蜂》。
2、技能目标: 采用聆听、模仿的形式学习歌曲。
通过理解、引导、分析、表现歌曲,学习小蜜蜂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视唱简谱,提高学生识谱能力。
4、价值观目标:学唱表现歌曲,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二、设计意图和理念:《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主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
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注意了:
1、体现课改理念,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教师首先注意尊重学生——这一欣赏主体对音乐的独特体验,然后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音乐形象与音乐要素之间的关系,使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和获得进步的过程。
2、突出学科特点,着眼于学生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
音乐课既要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又要达到促进其发展的目的。
3、由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使用的电脑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坚持以学生主动练习学习方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将音乐欣赏与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合在一起,将音乐技能的培养与学生的学习信心、合作意识、创造意识等培养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对音乐整体感知能力、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说教法
1、听唱法:听老师弹旋律,学生哼唱曲调,给学生以完整、准确的音乐形象。
2、提问启示法:提问上,注重启发性,给予学生更多想象与说的空间,不束缚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有话好说,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情景导入: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物叫声,由学生说出动物的名字,学生带着问题聆听音乐《蜜蜂》,之后讨论交流。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蜜蜂相关知识介绍:嗡嗡声不是蜜蜂叫声,是蜜蜂翅膀与空气摩擦发出的声音,因为蜜蜂没分钟拍打翅膀200-400次。
让我们学学小蜜蜂啪嗒翅膀飞一飞。
(边唱嗡嗡嗡边飞),教师总结出学生们回答的小动物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会飞。
然后从速度出发,引出将要欣赏的音乐《蜜蜂》。
从“你喜欢小蜜蜂吗?你会唱小蜜蜂吗?”入手,请一学生唱一唱他所知道的小蜜蜂的歌曲,从而引出今天所要学唱的歌曲《小蜜蜂》。
(2)学习视唱简谱,并练习2/4拍节奏
为了让大家能更多地了解我们可爱的小蜜蜂辛勤劳动的场面,大家认真倾听歌曲,并根据歌谱提问:同学们喜欢这首歌曲吗?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打《小蜜蜂》这首歌曲的节奏,并说明2/4拍第一拍要强,第二拍要弱。
最后用欢快的情绪边打节奏边唱。
本课的教育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
教师再次播放乐曲伴奏,和学生一起表演蜜蜂劳动的情景。
对这首歌曲基本能够熟练的演唱,我为同学们进行引唱,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学习的知识进行演唱,让我们为《小蜜蜂》的辛勤劳动,为我们有好的生活而尽情歌唱吧!
(3)最后是主题延伸,结束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粗浅认识,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篇三:小蜜蜂教案说课稿
《小蜜蜂》说课稿
今天我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科书第4册第九课《小蜜蜂》一课说说我的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
一、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4/2拍,f大调。
这首歌仅用了5个音写成。
全曲生动地刻画出小蜜蜂为采蜜而繁忙飞舞的形象。
“蜜蜂”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喜欢小动物,他们在生活中已通过实物、电视、画片等不同渠道贮存了有关的“蜜蜂”。
但对于用音乐来表现“蜜蜂”的学习还是首次。
本节课的音乐形象生动而鲜明,非常适合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领会音乐要素(节奏、音色、速度、旋律)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以及音乐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技能目标: 学习歌曲《小蜜蜂》,让学生在清新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用三角铁、双响筒为歌曲伴奏.。
3、情感目标: 通过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飞”的音乐形象,感受动物的可爱。
4、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爱劳动的情感。
二、设计意图和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主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
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
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注意了:
1、体现课改理念,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教师首先注意尊重学生——这一欣赏主体对音乐的独特体验,然后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音乐形象与音乐要素之间的关系,使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和获得进步的过程。
2、突出学科特点,着眼于学生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
音乐课既要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又要达到促进其发展的目的。
那么,在感受与鉴赏教学领域的学习中,要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安静聆听——学会聆听——能根据音乐进行表现。
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3、由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使用的电脑课件主要是直观、形象的简单画面。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坚持以学生主动练习、自编歌词、听辩听唱等学习方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让学生在乐(le)中学,乐(yue)中做,促使学生热情参与,增强学生对音乐体验。
将音乐欣赏与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合在一起,将音乐技能的培养与学生的学习信心、合作意识、创造意识等培养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对音乐整体感知能力、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说教法
1、听唱法听老师弹旋律,学生哼唱曲调,给学生以完整、准确的音乐形象。
2、提问启示法提问上,注重启发性,给予学生更多想象与说的空间,不束缚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有话好说,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3、故事引入法讲故事是小学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
整个教学环节由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故事贯穿始终。
让学生始终陶醉在故事的世界里。
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
五、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情景导入
首先播放《野蜂飞舞》,让学生模仿各种飞行动物“飞”进教室。
用进教室时听的音乐《野蜂飞舞》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刚才听到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学生会回答“速度比较快”。
让学生注意到这首乐曲的速度,播放乐曲《蜜蜂》。
聆听音乐《蜜蜂》之前,先设问(屏幕出示):
(1)这首乐曲和你刚才进教室时听到的音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2)这首乐曲的速度是快的还是慢的?
(3)这种速度的乐曲能够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动物?
学生带着问题聆听音乐《蜜蜂》,之后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出学生们回答的小动物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会飞。
然后从速度出发,引出将要欣赏的音乐《蜜蜂》。
(在聆听《蜜蜂》之前的设问,同样提醒同学们注意这首乐曲的速度,再由这首乐曲的速度联想到会“飞”的动物,从而引出曲名《蜜蜂》。
)再次播放乐曲〈蜜蜂〉,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张开“翅膀”飞舞起来。
屏幕出示“蜜蜂”曲名,请学生回答蜜蜂的模样。
接着屏幕出示蜜蜂图,和学生一起观察小蜜蜂,看看刚才的同学回答得是否正确。
并一起讨论小蜜蜂辛勤劳动,采集花蜜,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从“你喜欢小蜜蜂吗?你会唱小蜜蜂吗?”入手,请一学生唱一唱他所知道的小蜜蜂的歌曲,从而引出今天所要学唱的歌曲《小蜜蜂》。
(2)整体感知,学习探究。
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闭上眼睛认真聆听三遍歌曲,每一遍都带着不同的问题聆听。
第一遍问:听了这首歌曲你的心情是这样的?第二遍时:歌曲有几段呢?第三遍时:你能用歌声模仿小蜜蜂的声音吗?(每一遍聆听前都设问,使每一遍聆听都具有挑战性,在不知不觉中,这首歌已深入学生心中。
)接下来,教师有感情和动作进行范唱。
给学生想起来唱歌表演的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让学生感到要尽快学会这首歌,然后象老师那样表演出来。
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请学生用“嗡”来模唱旋律。
鼓励学生注意自己的演唱姿势和声音、情绪。
教师再以不同的形式检验学生的演唱。
如:指名唱,接龙唱等形式,并及时做指导和鼓励。
教师从声音、音准、等方面做指导。
对唱的好的同学发小蜜蜂的头饰作为奖励。
这样,不但提高大家的兴趣,并且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用这样的方法学好旋律。
教师再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歌词的学习。
出示课件,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只小蜜蜂讲述它的故事——既歌曲的歌词。
在演唱歌曲时把学生带入童话的世界里,学生乐学的氛围立即呈现。
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唱的会更加感情充沛。
因为有了具体的形象和感情基础,会让学生情不自禁的进入角色的。
唱歌词的时候,用慢速指导学生唱好八分音符的小节,同时对“飞回蜂房”四个字的演唱要即使强调和纠正。
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用唱名唱谱。
这样既降低了唱谱的难度,又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3)小组合作,激发创造力。
本课的教育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
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
教师再次播放乐曲伴奏,和学生一起表演蜜蜂劳动的情景。
之后教师拿出打击乐器。
让学生分别判断出各打击乐器的声音特点,再分组合作练习为歌曲配伴奏。
教师做适当的指导。
小组派代表给大家展示编配的结果。
其他学生做演唱,再给予适当的评价。
(4)师生共舞,结束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学着小蜜蜂的样子,一起采蜜吧。
师生一起带上小蜜蜂的头饰在音乐的伴奏下,边唱边舞。
最后,师生用英语互相道别。
七、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头饰、三角铁、双响筒、钢琴、课件
在这里课件的设计意图是给学生创设童话般的情景,使正直喜欢动画世界的孩子们在玩中学,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粗浅认识,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小蜜蜂》教案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蜜蜂》,学唱表演唱《小蜜蜂》。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表现歌曲,亲身的参与和体验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2.过程与方法:采用游戏、聆听、模仿、的形式学习歌曲。
通过理解、引导、分析、表现歌曲。
3.知识与技能:聆听《蜜蜂》、感受音色的表现力。
用优美的音色形象的演唱和表现歌曲《小蜜蜂》,体会音乐表现“飞”的音乐形象。
教材简析:1.《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2/4拍,g大调。
这首歌仅用五个音写成,共有三个乐句组成。
歌曲旋律多为级进和三度音程的小跳,活泼、轻快、节奏简单、有规律。
歌曲生动地刻画出小蜜蜂为采蜜而繁忙飞舞的形象。
2.《蜜蜂》是由德国小提琴家、作曲家弗朗索瓦·舒伯特(1808-1878)所作的小提琴曲。
是一首带有练习曲性质的带标题的音乐小品。
乐曲短小精炼、形象鲜明,采用了比较活泼的小快板速度演奏。
乐曲具有“无穷动”(指自始至终保持一个重复音型的快速乐曲)的体裁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蜜蜂灵巧轻盈的形象。
教学重点:通过歌曲教学,体会并表现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发展音乐表现力,形象的表现音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篇四:《蜜蜂》说课稿
14、《蜜蜂》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肇庆高新区实验小学王丽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是实验小学的王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蜜蜂》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及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蜜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第二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
课文以第一人称方式写了法布尔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文章首先介绍法布尔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接着介绍他在女儿的配合下做试验,最后介绍得出的结论。
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作风。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理念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认知目标:复习本课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学习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了解法布尔做试验的过程和结果。
感受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语言。
3、情感目标: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我认为通过悟读课文,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基于本课文本的特点,我选用“对话教学法”为本课的主导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此外,我还运用变序教学、读中感悟法和“以读代讲”、“点拨议论”多元教学法。
2、说学法。
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
为此我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为顺利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一、复习词语回顾全文
二、了解结果激发欲望
三、细读过程体会严谨
四、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一)、复习词语,回顾全文
我采用温故知新式导入方法,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一
起去看看法布尔做的这个试验。
这样导入是为了直接把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中来。
之后让学生读词语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