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M方案破解国外流媒体服务器搭建难题

合集下载

基于进口K2 SUMMIT视频服务器方案的硬盘播出系统应用

基于进口K2 SUMMIT视频服务器方案的硬盘播出系统应用
>=>=
^>;J# 中&就能保证数据安全性&大大提高了素材存储 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数据传输率) 按标清 #! DR Y C 码率计算&每个视频服务器 1 +-有效容量&满足 ! 个标清频 道 #" 天 的 节 目 播 出 量) 视 频 服 务 器 采 用 D8.*7! 硬 件 编 解 码 方 式& 压 缩 码 率 为 [ DRHL*#! DRHL*#X DRHL和 !X DRHL&支持 &-8帧长 *98*支持全 &帧&支持 1f!f!和 1f!f"数字视频采集与解码)
##$ 软件流程 播出系统的工作是由多个环节协调一致共同完成 的&在节目播出的整个过程中&频道编辑*广告部*上载 机房*播出机房等部门都负有相对独立而又密切相关 的重要职责) 频道编辑完成播出串联单的编排*节目 带的准备*审带*送带等前 期工作) 广告部负责台内 所有 广 告 节 目 的 入 库* 上 载*打点*审核以及广告节 目串联单的编辑*审核) 上 载机房的主要任务是播出 串联单的录入*审核以及所 有非 广 告 节 目 的 上 载* 打 点*审核等) 其中电视剧要 建立电视剧库&提前上载到 二级存储阵列) 播出机房 在上载机房录入的串联单 基础上&制作字幕*角标广 告播出单&完成节目的正常 播出) 以上各部门工作所形成的数据是以 C],CMIN@
图 #5数据流程图 #!$ 软件功能 西安电视台 播 出 系 统 软 件 采 用 了 格 非 D>F;,;NM
>=>>来自杨维克'基于进口 j! C<DD&+视频服务器方案的硬盘播出系统应用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承担及参与单位 (1)1.3 项目负责人 (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1.5 编制依据 (1)1.6 建设目标 (2)1.7 建设内容 (3)1.8 总投资及来源 (3)1.9 建设地点 (3)1.10项目建设期 (3)1.11 效益分析 (3)1.12结论 (4)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5)2.1 项目建设背景 (5)2.2 现状与差距 (6)2.2.1现状 (6)2.2.2差距 (7)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2.4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8)2.4.1政策环境可行性 (8)2.4.2技术可行性 (9)2.4.3信息资源建设可行性 (9)2.4.4经济可行性 (9)2.4.5组织协调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9)第三章项目承担单位 (11)3.2 机构职责 (11)3.3 组织结构 (13)第四章需求分析 (14)4.1 业务描述 (14)4.2 流程分析 (15)4.2.1智慧教育资源规划与决策支持平台需求分析 (15)4.2.2智慧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与门户需求分析 (16)4.2.3智慧教育数据中心需求分析 (16)4.2.4智慧教育支撑保障体系需求分析 (16)4.2.5平安校园需求分析 (16)4.3 用户分析 (17)4.3.1教育部门需求分析 (17)4.3.2校领导需求分析 (17)4.3.3老师和学生需求分析 (17)4.3.4家长需求分析 (17)4.3.5职业培训对象需求分析 (17)4.3.6IT管理部门需求分析 (18)4.3.7业务管理部门需求分析 (18)4.4 功能需求 (18)4.4.1系统功能 (18)4.4.2功能需求 (19)第五章总体方案 (21)5.1 建设目标 (21)5.2 建设原则 (22)5.3 技术路线 (23)5.3.1云计算服务技术体系 (23)5.3.2J2EE架构 (23)5.3.3统一身份认证 (23)5.3.5共用数据中心 (24)5.4 建设内容 (24)5.5 系统总体框架 (25)5.5.1信息系统体系架构 (26)5.5.2信息系统技术架构 (27)5.5.3数据体系架构 (27)5.5.4基础实施体系架构 (28)5.5.5安全保障体系设计 (28)5.5.6运行维护体系设计 (29)5.5.7教育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29)5.6 建设地点 (30)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31)6.1 设计原则 (31)6.2 标准规范建设 (32)6.2.1建设原则 (32)6.2.2标准规范的总体框架 (33)6.2.3技术标准 (35)6.2.4管理规范 (35)6.2.5实现途径 (35)6.3 智慧教育数据仓库设计 (35)6.3.1智慧教育数据仓库总述 (35)6.3.2基础教育数据仓库 (36)6.3.3再教育(职业教育)数据仓库 (37)6.3.4教育资源共享数据仓库 (37)6.3.5专项业务数据仓库 (37)6.4 智慧教育智能化信息平台设计 (38)6.4.1“三通两平台” (38)6.4.2教育监管信息系统 (56)6.4.3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系统 (62)6.4.4智慧教育课件共享平台 (64)6.4.5电子书包 (65)6.5 智慧教育数据中心设计 (66)6.6 视频监控接入设计 (66)6.7 软件平台 (67)6.7.1操作系统 (67)6.7.2数据库 (67)6.7.3工作流软件 (68)6.7.4GIS软件 (68)6.7.5GIS终端引擎 (69)6.7.6防病毒软件 (69)6.7.7中间件 (69)6.7.8虚拟化软件 (70)6.8 终端设备 (71)6.9 虚拟化设计 (71)6.9.1虚拟化概述 (71)6.9.2虚拟化方案架构设计 (71)6.10 服务器虚拟化设计 (74)6.11 存储设计 (74)6.12 网络设计 (75)6.12.1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75)6.12.2网络拓扑方案 (76)6.12.3网络虚拟化 (77)6.12.4网络质量保证设计 (78)6.13 安全设计 (79)6.13.1虚拟化安全需求 (79)6.13.2安全方案设计思路 (80)6.13.3安全方案总体框架 (81)6.13.4网络安全设计 (82)6.14 运行维护系统建设方案 (86)6.14.1运行支持与维护目标 (86)6.14.2运行维护机构和人员 (86)6.14.3运行维护相关制度建设 (88)6.14.4运行支持与维护服务工作内容 (88)6.14.5运行支持与维护服务工作流程 (94)6.15 其它系统建设方案 (95)6.15.1监督中心及配套工程设计 (95)6.15.2空调工程 (97)6.15.3大屏幕显示系统 (97)6.15.4监控坐席 (99)6.16 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 (99)第七章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 (100)7.1 项目组织机构 (100)7.2项目实施机构 (100)7.3运行维护机构 (100)7.4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 (100)7.4.1综合协调组 (100)7.4.2技术保障组 (100)7.5人员培训方案 (101)7.5.1培训计划 (101)7.5.2培训目标 (101)7.5.3培训内容 (102)7.5.4培训时间 (102)7.5.5培训地点 (102)7.5.6培训方法 (102)7.5.7授课及内容 (103)第八章项目实施计划 (104)8.1 项目建设周期 (104)8.2 项目实施进度 (104)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6)9.1 投资估算的有关说明 (106)9.2 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06)9.2.1投资总估价 (106)9.2.2分项报价 (107)第十章效益与效果分析 (129)10.1 五年收益计划 (129)10.2 经济效益分析 (131)10.3 社会效益分析 (131)10.4 效果分析 (131)第十一章风险分析及化解 (133)11.1 技术风险及化解 (133)11.2 管理风险及化解 (133)11.3 人才风险及化解 (133)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135)12.1 结论 (135)12.2 建议 (136)12.2.1在协调上加大力度 (136)12.2.2在制度上进行规范 (136)12.2.3在资金上给予保障 (136)12.2.4在建设上稳妥推进 (136)12.2.5在效果上进行评估 (137)12.2.6在人才上加快培养 (137)第一章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某某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1.2项目承担及参与单位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市某某区政府1.3项目负责人罗某某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某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5编制依据➢《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75-94。

分布式KVM坐席协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分布式KVM坐席协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分布式KVM坐席协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目录一、内容综述 (3)1.1 背景介绍 (4)1.2 需求分析 (5)1.3 解决方案概述 (7)二、系统架构设计 (8)2.1 总体架构 (10)2.2 详细模块划分 (11)2.2.1 KVM服务器集群 (12)2.2.2 桌面终端设备 (13)2.2.3 通信协议及网络架构 (15)2.3 安全策略设计 (16)三、功能需求与实现 (17)3.1 坐席协作功能 (18)3.1.1 文本聊天 (19)3.1.2 语音通话 (20)3.1.3 视频会议 (21)3.2 任务管理功能 (22)3.2.1 任务分配 (23)3.2.2 任务监控 (24)3.2.3 任务总结 (25)3.3 系统管理功能 (25)3.3.1 用户管理 (27)3.3.2 权限管理 (28)3.3.3 数据备份与恢复 (29)四、性能优化与扩展性 (30)4.1 性能优化策略 (31)4.1.1 CPU与内存管理 (33)4.1.2 I/O调度优化 (34)4.1.3 网络传输优化 (35)4.2 扩展性设计 (36)4.2.1 水平扩展 (38)4.2.2 垂直扩展 (39)4.2.3 多云融合 (40)五、部署与实施 (42)5.1 部署环境准备 (43)5.2 安装与配置 (44)5.3 测试与验证 (46)六、维护与升级 (47)6.1 日常维护 (48)6.2 故障排查与处理 (49)6.3 版本升级策略 (50)七、总结与展望 (51)7.1 解决方案价值 (52)7.2 发展趋势 (53)7.3 后续工作建议 (54)一、内容综述分布式KVM坐席协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致力于提供高效、稳定且灵活的坐席协作体验,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于远程办公和高效团队协作的需求。

本方案通过集成先进的KVM技术、分布式处理架构以及智能协作工具,成功地将传统的单一坐席协作环境拓展为多元、高效的协同工作平台。

radware服务器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radware服务器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radware服务器负载均衡解决方案篇一:Radware LinkProof多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Radware-LinkProof 多链路解决方案Radware China目录1 需求分析 ................................................ ................................................... . (3)单一链路导致单点故障和访问迟缓 ................................................ . (3)传统解决方案无法完全发挥多链路优势 ................................................ .. (3)2 Radware LinkProof(LP)解决方案................................................. . (5)方案拓扑图 ................................................ (5)链路优选方案 ................................................ ................................................... (6)链路健康检测 ................................................ ................................................... (6)流入(Inbound)流量处理 ................................................ (7)流出(Outbound)流量处理 ................................................ (8)独特优势 ................................................ ................................................... .. (9)增值功能 ................................................ (9)流量(P2P)控制和管理 ................................................ .. (9)应用安全 ................................................ ................................................... (10)接入方式 ................................................ ................................................... (10)3 设备管理 ................................................ ................................................... (11)4 总结................................................. ................................................... (12)1 需求分析近年来,Internet 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在各种规模的商业机构和各个行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华为服务器存储方案(IPSAN)

华为服务器存储方案(IPSAN)
丰富的存储业务功能
√远程复制:S1200支持增量、加密和压缩等多种基于用户策略设置的远程复制功能。
√数据快照与时间戳的功能:数据快照能够提供在线备份、应用数据一致性的支持;时间戳功能定义了数据备份及数据恢复的时间点,可以把数据恢复到过去设定的任一时间点,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数据。
√系统/文件备份与恢复:可对Microsoft Windows、Linux及各种UNIX提供系统和文件级快速备份和恢复,同时支持服务器/PC本地系统损坏后的镜像启动和快速恢复。
√配置简洁方便。通过图形化的界面,可对存储设备各项功能(如RAID划分,快照,复制,镜像,VTL)配置和管理。
√完善的设备监控管理。通过统一的OSM存储管理软件,对设备本身硬件健康状况(如风扇,电源,硬盘,关键芯片的温度和工作电压)进行监控。
构建弹性的网络存储架构
OceanStor S1200主机提供以太网接口,可以直接互连复杂多变的IP环境,IP网络的环境具备弹性支撑;
√硬盘、冗余电源等组件支持在线热插拔;
√支持全局热备盘;
√双冗余电源,支持电源自动故障切换;
√专用硬件RAID处理模块,支持RAID 0,1,3,5,6,10,RAID 6支持任意两块硬盘损坏而不影响数据的可用性。
√支持RAID Cache掉电保护,避免异常停电带来的数据丢失;
√配置信息和系统日志同时存放在不同的CF卡上,支持1+1保护
5、高可扩充性与升级能力
设计方案必须能够适应企业网络系统发展的需要,具备高可扩充性与升级能力。存储系统必须是可以扩充的,必须具备较高的扩展能力,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对存储局域网络进行升级。
6、开放性与标准化
设计方案中所采用的技术和选用的产品都必须是业界公认的主流,而且必须满足开放性的要求。

外贸网站建设之如何利用GODADDY的VPS打造WHM+CPANEL多语言多域名网站

外贸网站建设之如何利用GODADDY的VPS打造WHM+CPANEL多语言多域名网站

外贸网站建设之如何利用GODADDY的VPS打造WHM+CPANEL多语言多域名网站?2017年7月24日20:58购买的VPS默认是安装有系统的,一般是CENTOS + CPANEL,但是我这台是用户自己购买的,环境是Cent os+Cpanel+WHM,这货是什么?WHM几乎没怎么使用过,如下图:大概看了下面板,内容相当多,比之前在老鹰主机上看Cp anel的选项多了不少,大多数是管理账户用的,一开始真的是不太了解,于是想想能不能走捷径,用一用万金油“oneinstack”一键包,直接ssh远程连接,安装上环境就用了,不用到这个看着好”复杂“的后台来。

在GODADDY上面重置了管理员的密码,用xshell远程连接,wget到One instack的海外安装包,一切似乎正常进行,然后又是数十分钟的等待,终于安装好了一键包,运行,出错,再运行,出错!而且还有各种需要用到root权限的操作,而默认的root 又不能ssh连接,只能用创建的用户来操作,艹!看来又是白忙活了,想想算了,毕竟这个VPS是配置好的,不是纯净的环境,应该是不好折腾的,还是研究下怎么用它吧,果断到VPS后台,重新销毁主机,重建!以下就开始有坑了,先是看看后台是否安装有需要的php7和maradb10.1.25环境,WHM后台找了下,Php7貌似是已经安装好了,再看mysql版本是5.6,为了和自己电脑上的统一,还是选择升级到maradb10.1.X版本,升级过程还算正常。

然后就找哪里有phpmyadmin管理的地方,也在左侧找到了,也登陆了,但是!1.怎样新建数据库?找了好久就是没找到,orz!这不是玩我呢吧,心想这个不熟悉,那还有cpanel呀,这个里面一定能找得到我要的答案,于是!2.从哪里进入cpanel?反正我是怎么也找不到,没办法只能求助万能的百度了。

后面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英文版,对照着发现了这个版块,大概意思就是从这里可以建一个虚拟的资源包出来,类似在自己电脑上安装虚拟主机一样,这里就是直接创建了一个虚拟的主机出来,这个虚拟环境上的Php版本和mysql版本就是刚才我们上面说的Php7和maridb10.1.X版本。

国外运营商专线技术方案

国外运营商专线技术方案

国外运营商专线技术方案1. 引言在当今全球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而通信网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一。

国外运营商专线技术方案,作为连接国内和国外企业的网络基础设施,不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与全球业务合作的桥梁。

本文将对国外运营商专线技术方案进行综述和分析,以期为企业选择合适的方案提供参考。

2. 国外运营商专线概述国外运营商专线是指由国外运营商提供的连接国外企业与国外合作伙伴之间的高速数据通信线路。

此类专线通常由运营商自行建设和维护,并提供一系列服务,包括带宽保障、可靠性保证、安全性保障等。

相比互联网连接,国外运营商专线具有更高的带宽、更低的时延、更好的可靠性和更高的安全性,对于需要大规模数据传输、高度保密的信息交换以及对网络连接质量要求较高的企业而言,国外运营商专线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3. 技术方案分析国外运营商专线技术方案通常涉及的技术包括路由选择、数据传输、安全保障等。

以下将对这些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3.1 路由选择路由选择是国外运营商专线的核心技术之一。

对于国际网络连接而言,路由选择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数据传输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国外运营商专线通常采用BGP协议进行路由选择,BGP协议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自动进行路由调整,保证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同时,对于部分特殊的业务,可以采用SD-WAN技术进行路由优化,以提高网络连接的效率和稳定性。

3.2 数据传输国外运营商专线的数据传输技术通常采用SDH/SONET技术或者光纤、卫星等传输介质。

SDH/SONET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同步数字传输技术,能够实现高速、稳定和可靠的数据传输。

而光纤和卫星等传输介质则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数据传输,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3 安全保障国外运营商专线安全保障是其技术方案中的重要部分。

对于国际网络连接,数据安全是一个核心问题。

国外运营商专线通常配备有VPN、防火墙、加密传输等安全设备,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华为服务器存储方案(IPSAN)

华为服务器存储方案(IPSAN)
4、保证系统高可靠性与高可用性
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数据备份是保证数据高可靠、高可用的基本手段。在本地及异地建立与业务系统相同的备份系统,或将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数据进行实时备份,将大大提高数据资源的可靠性。
5、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传统的数据由于比较分散,管理和备份都相当困难,容易造成损坏或丢失,安全性很低。在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下,数据高度集中,管理和备份都非常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系统成本。
3、经济性
设计方案不但要考虑采用技术的先进、可靠,而且还必须考虑用户的经济负担。因此,设计方案必须具备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4、高可管理性与高可靠性
由于整个业务系统的数据采取集中式的存储策略,所以存储系统必须具备很高的可管理性。另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外部环境是多变的,设计方案必须是强健的,能够很方便地进行调整,以满足外部环境的变化。
☉设备集中管理
所有设备(磁盘阵列、存储交换机、网络交换机等)都支持SNMP协议可以通过相应的图形化网管软件对设备进行管理。
IP存储御风而行
简单地说,iSCSI可以实现在IP网络上运行SCSI协议,使其能够在诸如高速千兆以太网上进行路由选择。iSCSI技术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其对传统技术的继承和发展上:其一,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s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技术是被磁盘、磁带等设备广泛采用的存储标准,从1986年诞生起到现在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二,沿用TCP/IP协议,TCP/IP在网络方面是最通用、最成熟的协议,且IP网络的基础建设非常完善。这两点为iSCSI的无限扩展提供了夯实的基础。
丰富的存储业务功能
√远程复制:S1200支持增量、加密和压缩等多种基于用户策略设置的远程复制功能。

EVDO系统详解

EVDO系统详解

第一章EVDO 概述 (1)1.1 引言 (1)1.2 EVDO 的功能要求 (2)1.3 EVDO 的设计思想 (2)1.3.1 时分复用 (3)1.3.2 多用户调度 (4)1.3.3 链路自适应 (4)1.3.4 HARQ (4)1.3.5 速率控制 (5)1.4 EVDO 网络结构 (6)1.4.1 网络构成及其基本功能 (6)1.4.2 网络接口协议及其功能 (7)1.5 EVDO 的发展情况 (8)1.5.1 标准化进展 (8)1.5.2 商用进展 (9)1.5.3 市场前景 (9)第二章EVDO 空中接口 (11)2.1 空中接口概述 (11)2.1.1 空中接口协议栈模型 (11)2.1.2 空中接口协议通信方式 (13)2.1.3 空中接口信息传送方式 (13)2.2 物理层 (15)2.2.1 前向信道 (15)2.2.1.1 前向信道划分 (15)2.2.1.2 前向信道的时隙结构 (16)2.2.1.3 前向信道的标识 (16)2.2.1.4 前向信道的物理结构 (19)2.2.1.5 前向业务/控制信道的参数配置和时隙复用 (22)2.2.2 反向信道 (25)2.2.2.1 反向信道划分 (25)2.2.2.2 接入信道物理结构 (26)2.2.2.3 反向业务信道物理结构 (28)2.2.2.4 反向信道调制参数 (33)2.2.2.5 长码生成与同步 (34)2.3 MAC 层 (34)2.3.1 MAC 层协议功能 (34)2.3.2 MAC 层地址匹配 (34)2.3.3 控制信道MAC (36)2.3.3.1 控制信道MAC 层数据封装 (36)2.3.3.2 控制信道MAC 的传送方式 (37)2.3.4 接入信道MAC (38)2.3.4.1 接入信道MAC 层数据封装 (38)2.3.4.2 接入探针的结构 (39)2.3.4.3 接入探针序列的结构 (40)2.3.4.4 接入过程 (41)2.3.4.5 接入信道长码掩码 (42)2.3.4.6 接入信道MAC 层主要消息及其关键参数 (42)2.3.5 前向业务信道MAC (43)2.3.5.1 前向业务信道MAC 层数据封装 (43)2.3.5.2 前向业务信道MAC 协议状态转移流程 (44)2.3.6 反向业务信道MAC (46)2.3.6.1 反向业务信道MAC 层数据封装 (46)2.3.6.2 反向业务信道速率控制 (47)2.3.6.3 反向链路静默 (49)2.3.6.4 反向业务信道长码 (49)2.3.6.5 反向业务信道MAC 层主要消息及其关键参数 (49)2.4 安全层 (50)2.4.1 安全层协议功能 (50)2.4.2 安全层数据封装 (50)2.4.3 安全矢量 (51)2.4.4 密钥交换 (51)2.4.5 空口鉴权 (53)2.4.6 加密 (54)2.5 连接层 (54)2.5.1 连接层状态机 (55)2.5.2 连接管理 (57)2.5.2.1 连接建立 (57)2.5.2.2 连接关闭 (57)2.5.3 路径更新 (58)2.5.4 分组合并 (58)2.5.5 开销消息管理 (58)2.6 会话层 (59)2.6.1 协议交互 (59)2.6.2 地址分配 (61)2.6.2.1 UATI 的构成 (61)2.6.2.2 UATI 的分配 (62)2.6.2.3 UATI 与移动性管理 (62)2.6.3 配置协商 (62)2.7 流层 (63)2.8 应用层 (64)2.8.1 缺省信令应用 (64)2.8.1.1 信令网络协议 (64)2.8.1.2 信令链路协议 (65)2.8.2 缺省分组应用 (66)2.8.2.1 无线链路协议 (66)2.8.2.2 位置更新协议 (69)2.8.2.3 流控协议 (70)2.9 EVDO 空中接口关键技术 (71)2.9.2 HARQ (72)2.9.3 多用户调度 (73)2.9.3.1 多用户调度准则 (73)2.9.3.2 比例公平调度算法 (74)2.9.4 速率控制 (75)2.9.4.1 前向链路速率控制 (75)2.9.4.2 反向链路速率控制 (76)2 功率控制 (77)2.9.5.1 前向链路功率分配原理及实现 (77)2.9.5.2 反向链路功率控制原理及实现 (78)2.9.6 虚拟软切换 (79)第三章EVDO IOS 功能介绍 (80)3.1 功能概述 (80)3.1.1 参考模型 (80)3.1.2 主要作用 (80)3.1.2.1 在接入鉴权中的作用 (81)3.1.2.2 在移动性管理中的作用 (81)3.1.2.3 在数据传送中的作用 (81)3.2 A8/A9 接口功能 (82)3.2.1 A8 连接建立 (82)3.2.2 A8 连接重激活 (83)3.2.3 A8 连接释放 (83)3 A8 连接参数更新 (84)3.2.5 A9 接口消息的定时器参数 (85)3.3 A10/A11 接口功能 (85)3.3.1 A10 连接建立 (85)3.3.2 A10 连接释放 (86)3.3.3 计费信息传送 (87)3.3.4 A11 接口消息的定时器参数 (87)3.4 A12 接口功能 (87)3.5 A13 接口功能 (88)第四章EVDO 数据呼叫流程 (90)4.1 分组数据会话状态 (90)4.2 HRPD 会话建立、维持与关闭 (91)4.2.1 HRPD 会话建立 (91)4.2.2 HRPD 会话维持 (92)4.2.3 HRPD 会话关闭 (92)4.2.3.1 AT 发起HRPD 会话关闭(存在A8 连接) (92)4.2.3.2 AT 发起HRPD 会话关闭(不存在A8 连接) (93)4.2.3.3 AN 发起HRPD 会话关闭(存在A8 连接) (94)4.2.3.4 AN 发起HRPD 会话关闭(不存在A8 连接) (94)4.3 接入鉴权 (95)4.4 位置更新 (96)4.4.2 AN 发起位置更新 (97)4.5 HRPD 连接建立 (97)4.5.1 AT 发起HRPD 连接建立 (98)4.5.2 AT 发起HRPD 连接重激活 (99)4.5.3 PDSN 发起HRPD 连接重激活 (100)4.6 HRPD 连接释放 (101)4.6.1 AT 发起HRPD 连接释放 (101)4.6.2 AN 发起HRPD 连接释放 (102)4.6.3 PDSN 发起HRPD 连接关闭 (102)4.7 EVDO 子网切换 (103)4.7.1 相同PCF 下不同AN 之间的休眠切换 (103)4.7.2 相同PDSN 下不同PCF 之间休眠切换 (104)4.7.3 不同PDSN 之间休眠切换 (106)第五章EVDO 网络安全机制 (108)5.1 EVDO 网络安全概述 (108)5.2 空口安全机制 (108)5.3 接入鉴权 (109)5.3.1 基于MD5 算法的鉴权方式 (110)5.3.2 基于CA VE 算法的鉴权方式 (111)5.4 核心网鉴权 (113)5.5 核心网数据保护 (115)第六章EVDO QoS 机制 (116)6.1 引言 (116)6.2 QoS 评价指标 (116)6.3 QoS 服务模型 (117)6.4.1 IntServ 服务模型 (117)6.4.2 DiffServ 服务模型 (118)6.4.3 IntServ 和DiffServ 相结合提供端到端的QoS 保证 (119)6.5 端到端的QoS 体系结构 (120)6.5.1 端到端的QoS 机制 (120)6.5.2 IP QoS 机制 (121)6.5.3 承载层与传送层QoS 机制 (121)6.6 EVDO QoS 实现机制 (122)6.6.1 EVDO QoS 简介 (122)6.6.2 EVDO Rel 0 的QoS 实现机制 (123)6.6.3 EVDO Rev A 的QoS 机制 (123)6.6.3.1 前向链路QoS 实现机制 (123)6.6.3.2 反向链路QoS 实现机制 (125)第七章EVDO 系统性能分析 (126)7.1 EVDO 链路覆盖分析 (126)7.1.1 EVDO 链路覆盖影响因素 (126)7.1.1.1 有效全向发射功率 (127)7.1.1.2 接收机灵敏度 (128)7.1.1.3 接收天线增益与接收端损耗 (129)7.1.1.4 衰落余量 (130)7.1.1.5 软切换增益 (130)7.1.1.6 分集增益 (131)7.1.1.7 地物穿透损耗 (131)7.1.2 EVDO 前向链路预算 (131)7.1.3 EVDO 反向链路预算 (134)7.1.4 EVDO 系统前反向覆盖差异性分析 (135)7.1.5 EVDO 与CDMA2000 1x 系统前反向覆盖比较 (137)7.2 EVDO 系统容量分析 (138)7.2.1 EVDO 系统容量影响因素分析 (139)7.2.2 EVDO 前向容量分析 (139)7.2.2.1 链路开销影响分析 (139)7.2.2.2 多用户调度影响分析 (140)7.2.2.3 HARQ 影响分析 (142)7.2.2.4 速率控制影响分析 (146)7.2.3 EVDO 反向容量分析 (147)7.2.4 EVDO 前反向容量差异性分析 (148)7.2.5 EVDO 与CDMA2000 1x 前反向容量比较 (149)7.3 EVDO 链路覆盖和系统容量前反向受限分析 (150)第八章EVDO 组网与混合终端操作 (152)8.1 组网方式 (152)8.1.1 单独组网 (152)8.1.2 混合组网 (152)8.1.2.1 升级组网方案 (153)8.1.2.2 叠加组网方案 (154)8.2 混合终端操作 (156)8.2.1 混合终端设置 (156)8.2.2 混合终端选网 (156)8.2.2.1 在接入层面上选网 (156)8.2.2.2 在应用层面上选网 (157)8.2.2.3 开机选网 (158)8.2.3 两网切换 (159)8.2.3.1 混合覆盖区内的切换 (159)8.2.3.2 混合覆盖区边缘的切换 (164)第九章EVDO 网络规划和优化 (168)9.1 CDMA 网络规划和优化的基本功能概述 (168)9.2 CDMA 网络规划的准则/要求/流程 (168)9.2.1 CDMA 网络规划的准则 (168)9.2.2 CDMA 网络规划的要求 (169)9.2.2.1 合理选择天线类型和天线挂高 (169)9.2.2.2 明确覆盖目标和覆盖区域 (170)9.2.2.3 话务量分布 (171)9.2.2.4 地理形态特性 (171)9.2.3 CDMA 网络规划的流程 (172)9.2.3.1 设计准备 (172)9.2.3.2 初步设计 (172)9.2.3.3 最终设计 (173)9.3 CDMA2000 1x 网络规划 (173)9.3.1 覆盖规划 (173)9.3.2 PN 规划 (174)9.3.3 切换规划 (175)9.3.4 功率规划 (176)9.3.5 登记区域规划 (176)9.3.6 其他特点 (177)9.4 混合组网时的EVDO 网络规划 (177)9.4.1 EVDO 网络规划的技术特点 (177)9.4.2 EVDO 网络规划的特殊要求 (178)9.4.3 影响EVDO 网络规划的特殊因素 (179)9.4.3.1 话务模型对EVDO 网络规划的影响 (179)9.4.3.2 技术发展对EVDO 网络规划的影响 (179)9.5 混合组网时的EVDO 网络优化 (179)9.5.1 EVDO 网络优化的必要性 (179)9.5.2 EVDO 网络优化的基本准则 (180)9.5.3 EVDO 网络性能的评价指标 (181)9.5.3.1 覆盖评价 (181)9.5.3.2 容量评价 (181)9.5.4 EVDO 网络优化的方法和流程 (182)9.5.4.1 优化准备 (182)9.5.4.2 优化条件 (183)9.5.4.3 基于路测的优化 (183)9.5.4.4 基于话务统计的优化 (185)9.5.5 EVDO 优化流程 (187)9.6 EVDO 网络关键性能指标分析 (188)9.6.1 数据吞吐量影响因素分析 (188)9.6.1.1 无线覆盖弱 (189)9.6.1.2 导频污染 (190)9.6.1.3 邻区设计不合理 (191)9.6.1.4 PN 设计不合理 (192)9.6.1.5 搜索窗设计不合理 (193)9.6.1.6 其它因素 (193)9.6.2 数据呼叫建立成功率和掉话率影响因素分析 (194)9.6.2.1 反向链路过载 (195)9.6.2.2 最大连接数限制 (196)9.6.2.3 接入鉴权失败 (196)9.6.3 切换性能分析 (197)9.6.3.1 空闲切换 (197)9.6.3.3 硬切换 (197)第十章EVDO Rel A 介绍 (199)10.1 EVDO Rel 0 功能限制 (199)10.2 EVDO Rev A 的设计目标 (199)10.3 EVDO Rev A 空中接口新增功能 (200)10.3.1 应用层新增功能 (200)10.3.2 流层新增功能 (201)10.3.3 会话层新增功能 (201)10.3.4 连接层新增功能 (202)10.3.5 安全层新增功能 (202)10.3.6 MAC 层新增功能 (203)10.3.7 物理层新增功能 (204)10.3.7.1 物理信道改动 (205)10.3.7.2 链路速率和系统容量的提高 (206)10.3.7.3 切换能力的增强 (206)10.3.7.4 反向链路的分组重传 (206)10.3.7.5 业务QoS 的增强 (208)10.4 Rev A 对A 接口和核心网的要求 (209)10.5 Rev A 对网络设备的技术要求 (209)10.6 Rev A 的进一步发展 (210)参考文献 (211)缩略语 (215)第一章EVDO 概述1.1 引言迄今为止,现代商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已发展至第三代。

基于MX27的嵌入式RTSP手机流媒体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MX27的嵌入式RTSP手机流媒体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De i n a d I p e e t to f M o ie Ph ne Embe de sg n m l m n a i n o b l o d d RTS P S r a i e a S r e s d o X2 t e m ng M di e v r Ba e n M 7
2 1 第 7期 0 1年 文章 编 号 :0 62 7 ( 0 )70 7 - 10 -4 5 2 1 0 -0 80 1 4
计 算 机 与 现 代 化 J U NIY 1 N AH A I A J U XA D IU S
第 11期 9
基于 M 2 X7的嵌入式 R S TP手机流媒体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2 S h o fC mp trS i n e a d En ie r g o t h n ie st f e h oo y,Gu n z o 0 6,C i a . c o lo o ue ce c n gn ei ,S uh C i a Unv r i o c n l g n y T a gh u5 0 0 1 hn ;
3 Sho o Ifr t nE g er g u ndn dcl o ee D ng a 2 88 C ia . ol f no i ni e n ,G agogMei lg , o gun5 3 0 , h ) c mao n i aC l n
Ab t a t Wi h e e o me to o sr c : t te d v l p n fc mmu i ai n e h o o n ii lvd o tc n lg ,t e c n i o s frmo i i e u — h n c t s tc n l g a d d gt ie h oo y h o d t n o b l vd o s r o y a e i e v i a e a e b e r ae . HO o ra i a t o b t ae vd o d t n o i g a d b i ih y e iin n tb e eU n e h v e n c e td W t e z a f s ,lw- i r t i e aa e c dn , n u l a hg l f ce t a d sa l l e . d

高通平台上的AMSS(Modeom端)Windows环境搭建

高通平台上的AMSS(Modeom端)Windows环境搭建

高通平台上的AMSS(Modeom端)Windows环境搭建一、首先简单介绍一下,高通平台7&8系列平台的软硬件架构。

如图:硬件上采用的是ARM9+ARM11(最新的采用Cotex-A8或是Cotex-A9)的架构。

其中ANDROID是在ARM11上运行,而ARM9部分负责处理通信协议、射频、GPIO等,或者可以称作MODEM端,同样也运行一个OS,称为AMSS(Advanced Mobile Subscriber Software)。

二、主要介绍如何建立AMSS代码的编译环境编译AMSS的source有两种方式:一是在windows下编译,另一是在linux下编译。

因为无法取得linux环境下的RVCT2.2的licence,所以通常情况下都是在windows环境下编译。

编译所需要的工具GNU make 3.81RVDS (RVCT) 2.2.1 BLD593Perl 5.8.5 or laterPython 2.4.x (注意:必须是Python2.4.X 版本太高了反而不行。

)elfweaver.exe特别建议:配置文件中有些目录的设置,建议编译工具统一安装在同一个目录下,便于代码提交更新。

如C:\ARM\介绍编译工具的安装与注意事项1、Perl 工具Perl称为“实用报表提取语言”(Practical Extraction and Report Language),最初只是Unix 系统管理员的一个工具,在工作日里被用在无数的小任务中。

如今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非常复杂的,通用的编程语言,以及完整的开发环境,包括调试器,调节器,交叉引用,编译器,库,语法提示编辑器,以及所有其它“真正”的编程语言所具有的所有挂勾。

当然,我们也只用到了Perl对AMSS整个代码中脚本的解析功能,其他的也就没有什么了。

网络上可以下载到最新的Perl版本,只要版本在5.8.5以上就可以了,安装过程中没有什么注意事项,选择“NEXT”,直到安装完成。

华为视频会议解决方案

华为视频会议解决方案

华为高清视讯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临时方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10月9日使用说明(2016.10.9):1、模板使用时根据实际客户需求和方案设计,选择相应章节内容,与实际方案不相关的内容需删除;2、模板中使用说明、备注部分为内部参考,具体制作面向客户提交的方案时,需删除所有使用说明、备注部分。

目录1视讯技术发展及应用需求 (5)1.1技术发展 (5)1.1.1视频 (5)1.1.2音频 (5)1.1.3组网 (5)1.2应用需求 (6)1.2.1高临场感体验 (6)1.2.2低带宽高清 (6)1.2.3良好的网络适应性 (6)1.2.4良好的易用性 (6)1.2.5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7)1.2.6标准开放和融合互通 (7)1.2.7支持多种线路接入方式 (7)1.2.8客户化、可定制 (7)2华为高清视讯系统需求分析 (7)2.1华为背景简介 (7)2.2华为网络现状分析 (8)2.3华为客户需求分析 (8)3 华为高清视频系统设计方案建议 (8)3.1系统设计依据 (8)3.2系统设计原则 (11)3.3方案四SMC2.0+MCU96X0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系统组网方案四配置清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华为高清视频系统主要功能及特点 (12)4.1良好的高清晰音视频沟通体验 (12)4.1.1全高清108060端到端解决方案 (12)4.1.2高流畅性 (12)4.1.3强大全编全解处理能力,最大限度支持动态速率、协议适配 (13)4.1.4VME+H.264 HP 低带宽高清 (13)4.1.5H.264 SVC技术 (14)4.1.6高清1080P60FPS静态/动态双流 (14)4.1.7高保真,立体声,CD音质效果 (15)4.2丰富的会议召集模式 (15)4.2.1主叫呼集 (15)4.2.2匿名会议(电话会议模式) (16)4.2.3管理员调度 (16)4.2.4网络预约 (16)4.2.5视音频IVR导航与ad-hoc创建和加入会议 (16)4.2.6特服号入会 (16)4.2.7Outlook预约会议 (16)4.2.8云化资源池管理实现会议智能调度 (16)4.3良好的网络适应性 (18)4.3.1超强纠错(SEC 2.0-- Super Error Concealment) (18)4.3.2超强纠错(SEC 3.0-- Super Error Concealment) (18)4.3.3智能调速(IRC--Intelligent Rate Control) (19)4.3.4断线恢复(RoD--Reconnect on Disconnect) (19)4.3.5丢包重传(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20)4.4简单易用 (20)4.4.1用户界面简约时尚 (20)4.4.2PAD智能操控平台 (20)4.4.3丰富的会议控制功能 (20)4.4.4会议模板预置功能 (21)4.4.5字幕与横幅功能 (22)4.4.6一屏三显,节约投资 (22)4.4.7多视一流功能 (22)4.4.8无线辅流,轻松共享数据 (23)4.4.9支持WIFI呼叫及无线麦克 (23)4.4.10USB零配置 (24)4.4.11全景会场功能 (25)4.4.12多组多画面(on-table多画面) (25)4.4.13图形化操作界面 (25)4.4.14软终端随时随地接入会议 (26)4.4.153G-SDI接口实现1080P60fps远距离传输 (28)4.5安全稳定 (28)4.5.1产品成熟 (28)4.5.2系统稳定 (29)4.5.3多重加密 (30)4.5.4系统安全 (30)4.5.5资源池会议备份 (32)4.6管理维护方便 (33)4.6.1分级分权,大网维护简单 (33)4.6.2Nlog网络线路实时监控 (37)4.6.3支持WEB管理 (37)4.6.4系统设备拓扑图生成管理 (37)4.6.5系统设备配置批量升级及备份 (37)4.6.6系统告警和日志管理 (38)4.7标准互通 (39)4.7.1采用国际标准协议 (39)4.7.2支持TIP协议,与思科网真互通 (39)4.7.3华为视讯产品互联互通能力介绍 (39)4.7.4支持与微软UC系统互通 (41)4.7.5端到端IMS融合解决方案 (42)4.8丰富组网 (42)4.8.1支持多种接入方式 (42)4.8.2最大5级和超强多通道级联能力 (43)4.8.3支持大容量语音接入,满足在外人员接入视频会议需求 (43)4.8.4支持高清录制点播功能 (44)4.8.5支持软件化部署的管理平台 (48)4.8.6完善的公私网穿越解决方案 (49)4.9专业定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vms4200操作手册

ivms4200操作手册

iVMS-4200客户端快速操作指南UD.6L0102B1275A01非常感谢您购买我公司的产品,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或需要请随时联系我们。

本手册适用于iVMS-4200。

本手册可能包含技术上不准确的地方、或与产品功能及操作不相符的地方、或印刷错误。

我司将根据产品功能的增强或变化而更新本手册的内容,并将定期改进及更新本手册中描述的软硬件产品。

更新的内容将会在本手册的新版本中加入,恕不另行通知。

本手册中内容仅为用户提供参考指导作用,不保证与实物完全一致,请以实物为准。

本手册中提到的部件、组件和附件仅作说明之用,不代表购买机型的配置,详细配置请以装箱单为准。

注意•本用户手册中所提到的初始用户名(admin)和密码(12345)仅供未采用激活机制的设备初次登录使用。

为杜绝安全隐患,请您务必在初次登录后及时修改初始密码,以防他人未经授权登录您的设备或造成其他不良后果。

•为更好保护您的隐私并提升产品安全性,我们强烈建议您根据如下规则设置较为复杂的密码:不少于8个字符,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等。

•请您理解,您有责任合理配置所有的密码及其他相关产品安全设置。

02040110511201简介 (4)2部署方案 (5)2.1局域网部署方案 (5)2.1.1完整应用模式 (5)2.1.2简化模式 (6)2.2公网部署方案 (7)2.2.1固定IP应用模式 (7)2.2.2动态IP应用模式 (8)3安装和卸载 (9)3.1程序安装 (9)3.2修改、修复或者删除程序 (10)4快速操作 (12)4.1登录 (12)4.2软件界面介绍 (12)4.3向导功能 (15)4.4预览 (17)4.5录像 (18)4.6回放 (21)4.7电子地图 (25)4.8客流量、过线计数和热度图 (29)4.9道路监控 (30)4.10人脸检索 (31)4.11车牌检索 (32)4.12行为分析 (32)4.13人脸抓拍 (33)4.14报警主机 (34)4.15可视对讲 (34)4.16退出 (35)1简介本手册介绍软件的安装卸载,以及一些基本操作,如实时预览、录像和回放。

三网合一宽带电视电话光纤解决方案

三网合一宽带电视电话光纤解决方案

三网合一宽带电视电话光纤解决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2)1. 项目背景 (3)2. 项目目标 (4)3. 项目实施的重要性 (5)二、方案架构设计 (6)1. 架构设计原则 (7)2. 系统架构图 (8)3. 关键组件介绍 (10)(1)光纤网络 (11)(2)宽带电视系统 (12)(3)电话系统 (13)(4)数据中心与服务器集群 (15)(5)终端设备 (16)三、三网合一技术实现 (17)1. 光纤传输技术 (18)2. 网络融合技术 (19)(1)IP协议转换技术 (20)(2)媒体融合技术 (21)(3)通信协议统一技术 (22)3. 宽带电视与电话信号传输优化 (23)(1)视频压缩技术 (24)(2)语音压缩技术 (25)(3)流媒体传输技术 (26)四、系统部署与实施流程 (27)1. 系统部署环境要求 (29)2. 系统部署流程 (30)3. 系统集成与测试流程 (31)4. 系统上线运行流程 (33)5. 系统维护与升级流程 (33)五、功能与应用展示 (34)1. 宽带电视功能介绍及应用场景分析 (36)2. 电话功能介绍及应用场景分析 (37)3. 数据传输与应用服务展示 (38)(1)数据传输速度及稳定性展示 (39)(2)云计算及大数据应用服务展示 (40)(3)物联网应用服务展示等 (41)4. 终端设备功能介绍及应用演示 (43)一、项目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宽带互联网、有线电视和电话通信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为了满足家庭和企业用户对高速、稳定、融合的多媒体通信需求,我们提出了一项创新的“三网合一宽带电视电话光纤解决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整合光纤传输技术,将宽带互联网、有线电视和电话通信无缝融合,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高品质通信服务。

该方案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带宽、低延迟、多业务承载能力以及卓越的安全性。

通过采用先进的光纤传输技术,我们的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千兆甚至万兆的高速数据传输,确保用户无论是观看高清视频、进行远程办公还是进行视频通话,都能享受到流畅、稳定的服务。

精通脚本(黑客)

精通脚本(黑客)

前言目前国内书店关于脚本方面的书籍特别多,但这些书相对来讲理论性的知识偏多。

更重要的这些书中介绍的例子,在安全性上都是漏洞百出,这样导致新学脚本的朋友写出来的程序同样是漏洞百出,典型的恶性循环。

而当前主要讲述脚本程序漏洞的方面书籍却没有,所以《黑客手册》决定联合我出版《精通脚本黑客》一书。

《精通脚本黑客》是一本集合了脚本环境和黑客知识的网络安全基础教程,一个大的脚本环境下,介绍了网站入侵、各种常见脚本语言的基础学习、脚本程序漏洞分析与利用等内容。

网站入侵方面是为没有多少入侵经验或对脚本环境下的入侵技术没有了解的朋友而准备;而各种常见脚本语言的基础学习是为没有脚本语言基础但已有一定入侵经验的朋友而准备;等有了前面的基础后就介绍如何在脚本程序中寻找各种漏洞并加以利用。

本书的目的是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述脚本环境下的各种安全问题,期间没有复杂的理论。

以下是本书的主题内容以及结构层次:1、熟悉ASP、PHP、JSP网站的搭建。

告诉你网站是如何被架构的,进而为后面分析脚本程序漏洞时,测试漏洞所用。

2、常见的各种脚本攻击技术。

全面、细致的介绍脚本环境下的各种黑客技术,如coookie 欺骗、注入、跨站、文件包含、获取webshell及提权等等。

让你可以轻松的入侵并控制一个网站服务器。

3、让你轻松入门学习HTML、Javascript、VBscript等客户端脚本语言,从而在本质上认识挂马、跨站等黑客技术,同时还有一些常见的脚本病毒的编写。

4、数据库学习。

先介绍SQL语言的基础学习,为后面分析程序漏洞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介绍SQL Server、MySQL等数据库下的高级黑客技术。

5、ASP下的黑客技术。

先给大家讲解ASP基础,让大家能够看懂ASP程序。

之后,就介绍ASP程序中常见的漏洞,教大家如何分析ASP程序中的漏洞,如注入、跨站等等,同时还介绍一些ASP木马编写技术。

最后,还用两个分析完整程序漏洞的例子作为实践,增加一些实战经验。

一分钟教你搭建WebRTC流媒体服务器Janus-gateway

一分钟教你搭建WebRTC流媒体服务器Janus-gateway

⼀分钟教你搭建WebRTC流媒体服务器Janus-gateway前⾔我最开始使⽤docker安装,结果docker安装的不是集成东西太多,导致镜像⾮常⼤。

要么就是安装后发现问题多的,基本上没有维护。

不知道是我没有找到好的docker镜像还是真的就没有好的,如果有觉得不错的janus的docker镜像欢迎⼩伙伴留⾔哈。

注意:全篇建议在root⽤户下操作,如果没有办法执⾏root,那么在每条命令前⾯请加sudo准备⼯作⼀台Ubuntu18.04的服务器,拥有公⽹ip,最好是国外服务器,国内服务器下载依赖很慢。

⼀个域名,提前把域名解析到服务器的公⽹ip使⽤http的话开放8088端⼝使⽤https的话开放8089端⼝ ps:WebRTC需要在https环境或者本地的环境下才有效,所以建议开放8099就可以了,但是janus默认⾛的http。

我也不知道官⽅怎么想的,不然我去提个pr?安装依赖sudo apt-get install aptitudeaptitude install libmicrohttpd-dev libjansson-dev \libssl-dev libsrtp-dev libsofia-sip-ua-dev libglib2.0-dev \libopus-dev libogg-dev libcurl4-openssl-dev liblua5.3-dev \libconfig-dev pkg-config gengetopt libtool automake有⼀个依赖库是必须通过源码安装的,它就是libsrtp库。

libsrtp库的主要作⽤是对数据进⾏加密。

之所以要通过源码安装,是因为在apt源上的libsrtp库没有将ssl库编译上,⽽janus⼜需要使ssl库对数据做最终的加密,所以我们只能使⽤源码的⽅式安装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mkdir -p /opt/janus &amp;&amp; cd januswget https:///cisco/libsrtp/archive/v2.2.0.tar.gztar xfv v2.2.0.tar.gzcd libsrtp-2.2.0./configure --prefix=/usr --enable-opensslmake shared_library &amp;&amp; sudo make install安装Janus-Gatewaygit clone https:///meetecho/janus-gateway.gitcd janus-gateway⽣成Makefile⽂件./autogen.sh./configure --prefix=/usr/local/janus确认下⽣成Makefile成功没ll Makefile编译janusmake -j 4sudo make installsudo make configs在这我出现了以下的错误configure: error: Package requirements ( glib-2.0 &gt;= 2.34 gio-2.0 &gt;= 2.34 libconfig nice jansson &gt;= 2.5 libssl &gt;= 1.0.1 libcrypto zlib ) were not met: No package 'nice' found 是因为没有找到liblua5.3-dev,我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最后解决办法是sudo aptitude install libmicrohttpd-dev libjansson-dev libnice-devsudo aptitude install libssl-dev libsrtp-dev libsofia-sip-ua-dev libglib2.0-devsudo aptitude install libopus-dev libogg-dev libcurl4-openssl-dev pkg-config gengetopt libtool automakeg如果没有出现此错误可以忽略,出现了的话可以按照我的步奏解决解决后重新./autogen.sh./configure --prefix=/usr/local/janusmake -j 4sudo make installsudo make configs安装CoTurn服务安装coTrun看我之前的教程Janus配置申请ssl证书,不会的看我这篇⽂章:vim /usr/local/janus/etc/janus/janus.jcfg找到certificates配置项,在⾥⾯打开以下内容的配置,并设置。

视频流媒体服务器搭建指南实现高质量流畅播放

视频流媒体服务器搭建指南实现高质量流畅播放

视频流媒体服务器搭建指南实现高质量流畅播放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带宽的提升,视频流媒体服务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线教育、直播平台还是影视娱乐,流媒体服务都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途径。

为了实现高质量的流畅播放体验,搭建一个稳定、高效的视频流媒体服务器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视频流媒体服务器搭建的指南,帮助您实现高质量的流畅播放。

一、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在搭建视频流媒体服务器之前,首先需要选择一台合适的服务器。

服务器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流媒体服务质量和性能。

一般来说,服务器的配置越高,支持的并发连接数就越多,视频播放的稳定性和流畅度也会更好。

因此,在选择服务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服务器的带宽:带宽是服务器支持并发连接数和传输速度的重要指标,选择带宽足够的服务器可以保证视频流畅播放。

2. 服务器的存储空间:存储空间决定了服务器可以存储的视频文件数量和大小,选择存储空间充足的服务器可以满足不同需求。

3. 服务器的处理器和内存:处理器和内存的配置直接影响服务器的运行速度和性能,选择配置高的服务器可以提升视频播放的效率。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选择云服务器或独立服务器来搭建视频流媒体服务器,确保服务器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流媒体播放的需求。

二、安装流媒体服务器软件在选择好服务器之后,接下来需要安装流媒体服务器软件。

流媒体服务器软件是支持视频流媒体传输和播放的关键,常用的流媒体服务器软件包括Nginx、Apache、Wowza Streaming Engine等。

这里以Nginx为例,介绍如何安装和配置流媒体服务器软件:1. 安装Nginx首先,登录服务器,执行以下命令安装Nginx:```sudo apt updatesudo apt install nginx```2. 配置Nginx配置Nginx的流媒体模块,编辑Nginx配置文件`/etc/nginx/nginx.conf`,添加如下配置:```rtmp {server {listen 1935;chunk_size 4096;application live {live on;record off;}}}```保存配置文件并重启Nginx服务:```sudo systemctl restart nginx```通过以上步骤,成功安装和配置了Nginx流媒体服务器软件,为后续的视频流媒体服务做好了准备。

视讯

视讯

华为视频会议系统解决方案之-组网过程中H.323协议防火墙穿越首先看一下在华为视频会议系统解决方案在组网时单SC的情况。

H.323协议通信的公私网穿越原理。

如下图私网终端注册在SC上,所以私网终端与SC之间存在一条RAS(Registration Admissionand Status,终端注册上SC后便会定时发信令保活这条链接)通道。

当公网终端呼叫私网终端时,H.460 Server无法主动向私网终端建立链接,此时,H.460 Server通过已有的RAS通道向私网终端发送通知,让私网终端主动向SC建立链接。

通过已有通道建立新的通道,是解决公私网穿越问题的核心原则。

H.460 Server通过已有的RAS通道向私网终端发送SCI消息,让其主动建立Q.931链接,后又通过Q.931通道发送facility消息,让私网终端主动建立H.245链接。

当所有链接都建立后,SC就可以进行媒体转发,实现公私网设备间的互通。

双SC的情况下,位于私网的SC代理H.460 Client,完成与H.460 Server的链接建立,与私网终端完成常规的信令交互,如下图所示。

相比于单SC,双SC将Q.931和H.245通道进行了合并,只进行一次协商过程。

目前最新版本的SC(配套SMC2.0 V100R003及后续版本)在上述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改进。

客户端SC1和服务端SC2之间的两条TCP链接(H.323和SIP)在首次部署配置完成后,就一直处于保活状态,呼叫时可以直接使用。

华视频会议公私网穿越组网之—SIP穿越详解在整个华为视频会议系统组网过程中SIP协议的组网穿越的整体流程和没有防火墙时是一样的。

为什么呢?因为基于SIP协议的整个呼叫过程都是用的已有的注册通道,不需要像H.323协议一样重新建立Q.931和H.245的TCP链接。

因此在双SC组网下,与H.323的情况完全相同,客户端SC1和服务端SC2之间SIP的TCP链接一直处于保活状态,呼叫时可以直接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