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化转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文化有何不同?论述唐宋文化转型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而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唐朝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朝代,文化可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空前繁荣来描述。那时佛、道、儒等等都能很好的发展,所以那时的文化应该是古代的巅峰,大家频出,尤以“诗歌”为盛。到后期“词”的发展也比较快。同时“传奇”之类的文学也得到发展。而宋朝因为推行理学,人们的思想得到禁锢,相对来说不够活跃。所以讲究严格格律的“词”得到发展,但是受社会风气影响,词的题材也相对较窄。当时的“平话”得到较快发展。

那么,唐宋文化是如何转型的呢?是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导致了唐宋文化的转型?

有以下几个方面:

1.均田制的瓦解

均田制,即古代帝王将无主土地按人头划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唐朝均田制在唐朝中期遭到破坏而废止, 究其原因, 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封建经济的发展, 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2)官僚队伍的恶性膨胀, 人口的自然增加;

(3)寺院经济的发达;

(4)封建政府赋税的日趋苛重, 造成农民的大量逃亡和户籍的混乱。

至唐中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空前盛行,国有土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转化为私有土地,政府控制的土地日益稀少,政府已无地授田。同时,唐政府对原来授田的农民横征暴敛,农民不堪忍受,庶族地主和自耕农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2.世俗地主取代门阀地主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制经济的发展,使整个社会的等级意识逐渐淡化,个体的主体意识和人格独立意识较以往更为强烈;

自宋代开始,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租佃制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也大为提高,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分散的小农经济为封建政权的进一步极端专权提供了便利;

3. 世俗地主的普遍化促使宋代教育呈现出平民化和普及化的趋向;

(1)势家子弟在科举考试中的很多特权被取消;

(2)对出身贫寒的考生,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以便其顺利应考;

(3)扩大取士名额;

(4)在学校制度方面,放宽中央一级学校的入学品级等次,扩大学生名额;

(5)儿童启蒙教育获得了空前发展——大量的儿童启蒙读本问世

4.国势的蜕变对士大夫心灵带来的巨大阴影;

(1)经世者积极重新反省宇宙社会秩序——理学建构的直接动因;

(2)避世者逃遁于现实之外,转而追求心灵的安适和沉醉于细腻的自我官能享受。

总之,唐代士人继承了以"浮散"和"粗疏"为特征的南北朝文化,同时在发展中消解了固有的家族的主导作用,使得文化的发展严重依赖于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中央集权在安史之乱后被削弱并逐渐没落,没有家族约束的轻浮、粗率的个体,再一次失去国家的束缚,从而使文化走向瓦解,唐代文化的特点和进程最终决定文化必须转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