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学前教育的城乡差异问题(同名20995)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学前教育的城乡差异问题(同名20995)

不要让农村的孩子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

——论中国学前教育的城乡差异问题

张伟平、田敏

(延安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良好的学前教育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基础,对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原因,城乡学前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的学前教育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笔者通过对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通过加大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培养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以及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等措施,来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

关键词:中国农村;学前教育;城乡差异

作者简介:张伟平(1986.1.15—),女,

汉族,山东郓城人,延安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田敏(1986,3,24—),女,汉族,山东龙口人,延安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高等教育。

我国的城市与乡村存在很大的差异,二元格局至今仍根深蒂固,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并深刻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教育的城乡差异是城乡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学前教育的城乡差异又是教育城乡差异的起点。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至今仍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中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学前教育的含义

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初始阶段,是人生第一阶段的教育。它通常是指对0-6岁的幼儿进行的教育,其中包括胎教和婴儿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学龄前的儿童进行的多方面的教育活动,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由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幼儿进行的正规教育,即所谓的学前智育。

学前智育是指为了使幼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幼儿教师利用各种方法或实物在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即托儿所、幼儿园等)进行的有系统、有计划的科学教育。学前智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幼儿园的总量少、质量差。“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农村地

3

区共有幼儿园6.43万所,在园幼儿1067.36万人,2009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也只有74%。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20多年来的教育工作重点主要放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上,由于国家经济基础薄弱、投入不足,学前教育一度出现滑坡现象。”[1]学前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办园条件比较差,质量偏低,因为农村幼儿机构投入没有保障,且收费相比城市来说偏低,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大部分村级幼儿园只有幼儿活动室,没有必要的功能室,而且大部分活动室不符合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面积狭小,采光、通风不良;设施配备种类不全,数量不足,常规保育教育设施寥寥无几。

2、农村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少、时间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日渐旺盛。但是,在农村幼儿园稀少的现状下,许多农村地区只能以低门槛、易起步的原则,自筹资金,开办简陋的家庭式幼儿园,用以满足农村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即使如此,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也只有七成幼儿能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2]可见,农村幼儿在教育初始阶段便处于弱势地位,无法享有与城市幼儿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城市幼儿教育比农村要早,城市孩子很早就被送到托儿所、幼儿园,接受专门的教育。有的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有5年的较正规的受教育经历(如小托、大托、小班、中班、大班),孩子们在这些教育机构学习、成长,了解到社会规范,培养了初步的交际能力,还学习了舞蹈、音乐、基础的文化知识等。而在农村,儿童一般要等到七八岁才开始上小学,接受系统正规的教育,有的地方在小学之前只有一年的学前教育,但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教学内容都远远不如城市。

3、农村幼儿专业教师力量小,无保障。相对于城市幼教师资力量而言,农村地区教师的力量非常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够优化。农村幼儿园一直没有经编制部门正式审批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幼儿教师队伍以农村幼儿教师并且以非公办幼儿教师为主体。(2)农村幼儿教师学历层次不高。“据了解,2008年在全国25.33万名农村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中,学历是高中阶段及以下毕业的有15.53万人,占总数的61.31%;专科及以上毕业的只有38.69%。农村幼儿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总体偏低,幼教专业的教师比例则更低。”[3](3)农村幼儿教师配备数量不足。“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

4

全国农村地区共有幼儿园6.43万所,在园幼儿1067.36万人,教职工31.53万人,师生比为1∶33.85。也就是说,在我国农村,一所幼儿园平均只有4.9名专任教师,1名教师要教34个孩子,而根据国家标准,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应为全日制幼儿园1∶6至1∶7,宿舍制幼儿园1∶4至1∶5。”[4](4)非公办幼儿教师待遇普遍偏低,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也严重制约了农村幼教的发展。

4、农村幼儿接受的知识具有小学化、超前性特点。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入园的部分儿童家长用心良苦,希望孩子在这阶段能够识字、写字、学习加减运算等,错误地把学前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而现有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因为缺乏专业培训,往往套用小学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中心、课本中心、教室中心”的方式开展学前教育活动来迎合家长的需要,这就迫使儿童接受超越自己年龄阶段的学习负担。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农村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城乡学前教育差距拉大带来的危害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幼儿分化严重,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巩固和维持了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幼儿极为不公。学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会导致其出现“马太效应”。郑杭生指出:“穷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结果便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诸如屈从意识、不愿意规划未来、没有实现理想的能力等。此种类型的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周围的人,特别是穷人的后代产生影响,从而代代相传,贫困本身也就得以在此种文化的制约与保护下不断延续。”[5]

二、城乡学前教育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1、城乡二元格局的影响。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是任何社会发展中普遍遇到的问题。自从城市产生以来,就存在城市对乡村的剥削及城乡之间的对立。但我国的城乡差异除了具有这些共性外,还有着自己特殊的历史根源:(1)新中国成立前就是一个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国家。(2)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政策与制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