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十三章利尿药

合集下载

(药理学课件)利尿药课件

(药理学课件)利尿药课件
电解质紊乱
利尿药可导致低钾、低钠、低 氯等电解质紊乱,引发乏力、
心律失常等症状。
代谢性酸中毒
过度利尿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 毒,出现呼吸深快、恶心呕吐 等症状。
脱水
大量利尿可导致脱水,引起口 渴、尿少、皮肤干燥等症状。
耳毒性
某些利尿药如噻嗪类可引起耳 鸣、听力下降等耳毒性反应。
利尿药副作用的防治措施
监测电解质
与非甾体抗炎药的相互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可减弱噻嗪类利尿药的 降压作用,合用时应调整剂量。
与抗肿瘤药物的相互作用
某些抗肿瘤药物可影响肾功能,与利 尿药合用时应谨慎。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利尿药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影响疗效或引发不良反应,使用时应 咨询医生。
05 利尿药的合理用药与剂量 调整
利尿药的合理用药原则
1 2
根据病情选择利尿药
针对不同的水肿、高血压等症状,选择不同类型 的利尿药。
起始剂量不宜过大
初始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剂 量。
3
联合用药需谨慎
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 作用。
利尿药的剂量调整方法
根据病情和疗效调整剂量
01
根据水肿、高血压等症状的改善情况,适时调整利尿药的剂量。
02 利尿药的生理作用与药理 作用
利尿药的生理作用
01
02
03
维持电解质平衡
通过促进肾脏排泄,排除 多余的钠、钾等电解质, 有助于维持体内电解质平 衡。
调节体液平衡
利尿药能够促进肾脏对水 的排泄,减少水潴留,有 助于调节体液平衡。
保护肾功能
通过促进尿液的排泄,降 低肾脏负担,有助于保护 肾功能。
利尿药可以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 压,常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药理学 第13章 利尿药

药理学 第13章 利尿药
第13章 利尿药
一、高效能利尿药 二、中效能利尿药 三、低效能利尿药
四、渗透性利尿药(脱水药)
1
~生理学知识学习~
肾单位是肾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每个肾约有 10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 分组成。肾小管又汇合入集合管。
利尿药 (Diuretics)
作用于肾脏(尤其是肾小管),抑制对水 和电解质(主要是NaCl)的重吸收,增加水 和电解质的排出,从而使尿量增多。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性 疾病,也可用于某些非水肿型疾病,如高血 压、肾结石等。
4. 消化道反应
可致恶心、呕吐、大剂量可引起胃肠道出血。
21
二、中效利尿药------噻嗪类 (Thiazides)
[作用机制] 选择性抑制远曲小管近端的Na+-Cl-共转运子, 因而抑制NaCl的重吸收,有利于排尿。
22
中效利尿药
抑制Na+-Cl-共 转运子→抑制 氢氯噻嗪
NaCl的重吸收 →有利于排尿
肾对尿液的稀释功能: 当 尿液流向肾皮质时,管腔 内渗透压逐渐由高渗变为 低渗,直至形成无溶质的 净水。
Ca2+
Mg2+ K+ H2 O H2O H2O H2 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 渗
髓质
肾对尿液的浓缩功能: 由 于NaCl等重吸收到组织间 液,形成肾髓质高渗区, 低渗尿流经处于高渗髓质 中的集合管时,水被重吸 收,使尿液浓缩。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1)远曲小管近端
再吸收原尿Na+约 10%,通过远曲小管近 端Na+-Cl-共同转运系 统,主动重吸收NaCl。 不通透水,小管液机械 被稀释。Na+-Cl-共同 转运系统可被噻嗪类中 效利尿药所抑制。

《药理学》利尿药

《药理学》利尿药

【药理作用】
1. 利尿作用
作用特点:迅速、强大、短暂 作用部位: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 作用机理:
抑制髓袢升支粗段Na+-K+-2Cl-同向转 运载体,使Na+、Cl-重吸收 ,从而影响 肾脏的稀释和浓缩功能。
65–70% Na+被重吸收 5–10%Na+被重吸收
H+
NaCl Na+
肾皮质
由于此段髓质高渗,水被渗透压驱 动,通过水通道蛋白被重吸收。
目前尚无利尿药影响该过程。
(2)髓袢升支细段:
此段,对NaCI通透性高,对水几乎 不通透,肾小管中Na、CI离子顺浓度差 扩散至管周组织液。
目前尚无利尿药影响该过程。
(3)髓袢升支粗段:
原尿中约35% Na+在此段被重吸收。 ① 此段,对水不通透,水不被重吸收。 ② 此段管壁细胞基底侧膜上有大量的 Na+泵,Na+泵依赖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 胞内的Na+泵出至组织间液。使管壁细胞与 小管液之间形成Na+的电化学梯度。
3.降压作用(基础降压药之一)
作用机制:
(1)初期用药,主要通过排Na+利尿,使 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 Bp下降。
(2)长期用药(3-4周)后,因利尿排Na+: ① 血管平滑肌细胞内Na+减少,膜Na+-
Ca2+交换减少,导致肌细胞内Ca2+含量减少, 使血管扩张,Bp下降;
② 胞内Na+含量减少,又致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 神经递质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Bp下降;
【不良反应】
1.电解质紊乱:低血钾症较多见。
2.代谢异常:
3.偶①见血过糖敏升反高应。:抑皮制疹胰、岛皮素炎的、分粒泌细,胞以 减及少组、织血利小用板G减.S少减、少溶→血血性糖贫↑血,等糖。尿病患

药理学课件之2014五年制利尿药

药理学课件之2014五年制利尿药

吲达帕胺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噻嗪类药物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抑制 NaCl的重吸收,此段排Na+量达原尿Na+的10%~15% ,尿中除含较多的Cl-及Na+外,K+排出较多,长期服用 可致低血钾。此外可增加Mg2+的排泄,减少Ca2+和尿 酸的排泄。本类药物对碳酸酐酶有轻度抑制作用,所以 也略增加HCO3-的排泄。
药理学课件之2014五年制利尿药
利尿药是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及水排 泄,使尿量增多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水肿和 非水肿性疾病(高血压、尿崩症、高钙血症) 的治疗。
(一)肾小球的滤过---------原尿形成
正常成人 每日原尿量
180升
(二)肾小管的重吸收------- 产生终尿 正常成人每日:1-2L
治疗与醛固酮升高其他利尿药合用 。
不良反应:
其不良反应较轻,少数患者可引起头痛、困倦与精神 紊乱等。久用可引起高血钾。还有性激素样副作用,可 引起男子乳房女性化和性功能障碍,致妇女多毛症等。 此外,可见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反应,以 及粒细胞缺乏症。
张小静脉,减轻肺水肿。扩血管作用与促进前列腺素 合成有关。
【临床应用】
1. 急性肺水肿及脑水肿 静脉注射呋塞米等袢利尿药可对此 发挥良好效果。它们能使血容量及细胞外液明显减少,进而 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左室充盈压及降低肺楔压。还可通过舒 张血管、增加静脉容量、降低左室舒张末压而消除肺水肿 。由于利尿,使血液浓缩,血浆渗透压升高,也有利于消除 脑水肿。
• 4.其它 可引起高血糖(但很少促成糖尿病);升高 LDH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HDL胆固醇;可引起恶心 、呕吐、上腹部不适,长期使用可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极少数病例可发生胰腺炎、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皮症、多形性红斑、肝功能障碍而出现黄 疸。

利尿药(药理学课件)

利尿药(药理学课件)
21
car 48%
2.高血压
降压作用温和持久,临床常将其作为基础降压药。
car 48%
3.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及加压素无效的垂体性尿崩症。
car 48%
4.肾结石
主要用于预防高尿钙引起的结石。
氢氯噻嗪的不良反应
水、电解质紊乱低血钾最常见
高血糖
高血脂
高尿酸血症
原尿量
180升
终尿量
1~2升
肾小球滤过
99%被肾小管重吸收
利尿药
药理作用
利尿
扩血管
呋塞米
CA
近曲小管
皮质
髓质
降 支
髓 袢
升 支 粗 段
CA
远曲小管
集合管
呋塞米
髄质高渗
肾小管的重吸收与药 物 作 用 部 位
K
22
临床应用
严重水肿
心源性水肿 肝源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
高钙血症高血压危象
急性高钙血症 (1)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Ca2+重吸收 (2)恶性肿瘤—分泌甲状旁腺素或类似物(3)急性高血钙危象
高血压危象
不良反应
1 水与电解质紊乱
低血K+ 1) 增强强心苷对心脏毒性低血K+--心肌细胞严重失钾—静息膜电位or最大舒张电位变小—接近阈电位--自律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长期用可致低血钾
16
17
抗利尿作用
可明显减少尿崩症患者的口渴感和尿量。
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其促进Na+排泄,降低血浆渗透压而减轻口渴感有关。
18
降压作用
用药早期通过利尿,降低血容量而降血压。
长期用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而降压。
氢的水肿。对轻中度心源性水肿疗效较好,是CHF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对肾性水肿,轻者效果较好,重者效果差。肝性水肿用药时应注意防止低血钾,以免诱发肝性昏迷。

药理学利尿药

药理学利尿药

[药理作用与机制] 1.利尿作用 2.扩血管作用
5/12/2019
22
5/12/2019
髓袢升支粗段
•存在Na+-K+-2Cl-同 向转运蛋白,Na+泵 是同向转运的驱动 力。 •K+形成再循环。 •Ca2+、Mg2+可从细胞 旁道重吸收。
23
髓袢升支粗段:影响肾对尿液的稀释和浓缩
5/12/2019
2、扩血管作用
• 扩张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肾衰时尤明显。 • 扩张小静脉,减轻心脏负荷,减轻肺水肿。
5/12/2019
25
[临床应用]
1、严重水肿:因易引起电解质紊乱,用于其它利尿
药无效的顽固性水肿和严重水肿。
2、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静注呋使塞阻米塞扩的肾张小静管脉得到,冲洗,
降低心脏负荷,消除左心衰竭,用于减急少性肾肺小管水的肿萎。缩坏能死;降
4.高血糖:抑制胰岛素释放和组织对葡萄糖利 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5.脂质代谢紊乱:增加LDL 胆固醇、TG 6.过敏反应: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与磺胺类
有交叉过敏反应。
5/12/2019
37
弱效利尿药
螺内酯(spironolactone,安体舒通) (一)药理作用
竞争远曲小管及集合管细胞浆内的醛固 酮 受 体 , 抑 制 K+-Na+ 交 换 , 减 少Na+吸收 和K+分泌,为留钾利尿药。
[不良反应]
1.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钠、低血氯;低 血钾较常见,与强心苷类或氢化可的松合用应 及时补钾,还引起高血氨,肝硬化患者慎用。
2.高尿酸血症和高尿素氮血症:与尿酸竞争同 一分泌机制,较少尿酸的排出,痛风患者慎用。

药理学完整知识利尿药 PPT

药理学完整知识利尿药 PPT
性贫血。
乙酰唑胺 acetazolamide
『作用及机制』
作用于近曲小管,抑制碳酸酐酶,临床较少作为利尿药用。 抑制眼睫状体上皮细胞和中枢神经细胞中的碳酸酐酶,减少房水和
脑脊液的生成,降低眼内压。用于青光眼和脑水肿的治疗。
『不良反应』
嗜睡、面部和四肢麻木感,低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并易形成肾结 石。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抑制磷酸二酯酶,使水通透性增加
噻嗪类利尿药『临床应用』
1. 水肿:是轻中度心源性水肿首选利尿药。肾性水肿肾功能损害 较轻者效果较好,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对肝性水肿与螺内酯合用 效果好,但易致血氨升高。
2. 高血压:单用治疗轻度高血压,也可作为基础降压药,与其他 降压药合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减少后者的剂量,减少副作用
呋塞米『临床应用』
①严重水肿:因易引起电解质紊乱,用于其它利尿药无效的顽固 性水肿和严重水肿。 ②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静注呋塞米扩张静脉,降低心脏负荷, 消除左心衰竭,用于急性肺水肿。能使血液浓缩,血浆渗透压增 高,有利于消除脑水肿。
呋塞米『临床应用』
③急性肾功能衰竭:增加肾血流量,对急性肾衰早期的少尿及 肾缺血有明显改善作用。 ④加速有毒物质的排泄:用于苯巴比妥、水杨酸类、溴化物等 急性中毒的解毒。
H+- Na+交换。②促进Na+通道转运蛋白合成,促进Na+向 细胞内转运。③激活Na+泵,促进K+-Na+交换。 只有在抗利尿激素存在下,集合管才对水通透(通过水通 道蛋白)。
5. 集合管
低效利尿
Na+ H+
+ NH3
CO2 NH4+
H+ HCO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药初期:排Na利尿, 长期用药: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
[利尿作用]
1. 利尿作用中等、缓慢、持久。 2. 在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远曲小管近端)
抑制Cl-和Na+的再吸收,并减少尿Ca2+的排 出。 3. 减少尿崩症病人的尿量。 ——抗利尿 4. 降压作用。
[用途]
1.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 2. 尿崩症; 3.高尿钙血症和抑制高尿钙形成肾结石 4. 治疗高血压
☆此载体对袢利尿药呋塞米(高效利尿药)等敏感, 但不受噻嗪类和留钾利尿药的影响。
☆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再吸收在尿液的稀释和 浓缩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3.远曲小管及集合管 ☆远曲小管可重吸收原尿中的10% Na+。 ☆始段主要由位于管腔膜的NaCl协转运载体介导; ☆末段远曲小管则通过传导通道将Na+重吸收 ☆末段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原尿Na+的5%,此
长期:
- 排Na+↑→动脉壁细胞内Na+↓→Na+—Ca2+交换 ↓→胞内Ca2+↓; - ↓血管平滑肌对血管收缩剂(如NA)的反应性; - 诱导动脉壁产生扩张血管物质(如缓激肽、前 列腺素).
-↓血K+、Na+、Mg2+
-↑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 -↑血尿酸 -↑血肾素 -↓糖耐量( 糖尿病人禁用)
[不良反应]
1. 可引起电解质紊乱,低血钾等 2. 潴留现象:血中高尿酸、高钙 3. 代谢变化:高血糖、高血脂 4. 其他:促进动脉硬化、磺胺类过敏症
氢氯噻嗪 Hydrochlorothiazide [药动] [药理]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配伍禁忌]
初期:排Na+、利尿→血容量↓→BP↓
什么?
1.近曲小管 原尿中Na+量的60~65%在此段被重吸收,近85%
NaHCO3及60%的H2O也在此段被重吸收。 Na+重吸收的方式: ☆通过基侧膜上的钠泵(Na+,K+-ATP酶)驱动肾小
管细胞内Na+移入组织间液; ☆管腔膜上的Na+-H+反向转移系统(antiporter)按1:
1比例将细胞内的H+分泌到管腔液中,同时将管腔 液中的Na+转移至细胞内,再由钠泵转运至组织间 液中。
0401
[不良反应]
1. 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低血钾、低 2. 血钠、低血氯性碱中毒、低血容量。 3. 2. 大量或快速静注可引起急性听力下降

4. 永久性耳聋。(避免与氨基苷类抗生素 合
5. 用) 6. 3. 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
临床常用强效利尿药: 呋塞米、布美他尼(bumetanide),
2.髓袢升支粗段髓质和皮质部
原尿中30%~35%的Na+在此段被重吸收,而不伴有 水的重吸收 。
☆ Na+-K+-2Cl-共同转运(Na+-K+-2Cl- cotransport) 系统 ;
☆此转运过程缺少其中任何一种离子将会影响其它 两种离子的转运。
☆抑制Na+-K+-2Cl-共同转运,在排出大量NaCl的同 时,Mg2+和Ca2+ 排出亦增加
氨苯喋啶。
呋噻米等强利尿药:
抑制髓袢升枝粗段Na+- K+- 2Clˉ共同转运 系统→Na+重吸收↓→髓袢对尿稀释作用 与集合管对尿浓缩作用均↓→排出:
Na+ +++、K+ +、Clˉ ++++、Ca2+ +、 Mg2+ +
弱效利尿药 直接或间接抑制远曲小管、集合管的Na+-
K+交换而排Na+、保K+
过程除继续进行Na+-H+交换外,同时也有醛固酮 参与的Na+-K+交换。
• 抑制近曲小管碳酸酐酶,如乙酰唑胺; • 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和皮质部,如呋噻米,
布美它尼等;
• 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和远曲小管,如噻 嗪类;
• 作用于远曲小管,拮抗醛固酮作用,如螺内酯 • 作用于远曲小管,阻断Na+通道,如阿米洛利,
其他强效利尿药:
依他尼酸(etacrynic acid, 利尿酸), 依托唑啉(etozolin), 托拉塞米(torasemide)。
药物化学结构各不相同,但其作用部位、作用 机制、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用途基本相似。
利尿强度:
布美他尼>托拉塞米>呋塞米
常用药物:
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HCT)
[利尿作用]
1. 利尿作用迅速、强大而短暂; 2. 在髓袢升支粗段髓质和皮质部抑制Cl及Na+的再吸收。干扰稀释和浓缩功能, 使原尿中的NaCl、 K+排出量明显增多; 3. 促进肾素释放,醛固酮增多,加重K+ 的排泄; 4. 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
[用途]
1. 心、肝、肾病等各类严重水肿。 2. 心衰、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 3. 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治疗急性肾功 能衰竭初期少尿。 4. 强迫利尿,加快毒物排泄、治疗药物 中毒。
(一)强效利尿药 常用药物:
呋塞米(furosemide,呋喃苯胺酸,速尿), 依他尼酸(etacrynic acid,利尿酸), 布美他尼(bumetanide), 依托唑啉(etozolin), 拖拉塞米(torasemide)等。 上述药物化学结构各不相同,但其作用部位、作用机 制、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用途基本相似。
高效利尿药(速尿)用于高血压危象及伴有慢性肾功能
不良的高血压患者.Fra bibliotek新型非噻嗪类利尿药。 - 利尿。增加Na+ 、Clˉ排泄利尿;刺激前列腺素
PGE2、 前列环素PGI2 合成,扩张血管(阻滞钙离 子内流),降低血管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而降压; 促进血管内皮产生EDRF,抗心肌肥厚等; - 口服吸收完全, 生物利用度较高; 不引起脂质代谢 紊乱,但可引起血糖和尿酸升高,,也可引起血钾 减低; - 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伴高血脂者。
药理学第十三章利尿药
(一)肾小球滤过——生成“原尿”
原尿 :血液流经肾小球,滤去血浆蛋白和有形成分 外而生成的液体。 正常人:24小时肾小球过滤的原尿量达180L,但最 终排出的终尿仅为1~2L,说明约99%的原尿在肾小管 被重吸收。 原尿量的多少取决于肾血流量及有效滤过压。 哪些因素会增加原尿量?原尿量增加而尿量增加不多,为
氯噻嗪(chlorothiazide)
噻 氢氟噻嗪(hydroflumethiazide)
嗪 类
苄氟噻嗪(bendroflumethiazide)
环戊噻嗪(cyclopenthiazide)
氯噻酮(chlortalidon)
吲达帕胺(indapamide)见第8章
中效利尿药[作用机制]:
抑制髓袢升枝粗段皮质部(运曲小管开始部) 对NaCl重吸收,不依赖对碳酸酐酶活性的抑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