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培养方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隆重举行廖凯原法学楼落成典礼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隆重举行廖凯原法学楼落成典礼](https://img.taocdn.com/s3/m/73291404ba1aa8114531d901.png)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隆重举行廖凯原法学楼落成典礼来源:交大凯原法学院作者:佚名日期:2012年12月16日浏览:2012年12月15日,作为中国高校中最年轻、发展速度最快的法学院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隆重庆祝建院十周年。
值此十年庆典,上午9时许,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在徐汇校区新落成的廖凯原法学楼沉降式广场上隆重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
美国廖凯原基金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校董廖凯原先生及其家族、企业代表应邀莅临。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校长张杰、闵行区区委书记孙潮、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谢绳武、原常务副校长叶取源、副校长徐飞、吴旦、党委常委李建强,凯原法学院院长季卫东、书记王凌宇、校特聘教授徐向华等社会各界友人及学院师生代表、校友代表出席了廖凯原法学楼落成典礼。
典礼由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郑成良教授主持。
落成仪式伊始,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郑成良对前来出席此次落成仪式的领导、嘉宾和师生们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和感谢。
吴旦副校长详细介绍了廖凯原法学楼自动工以来的建设情况。
徐飞副校长宣读廖凯原法学楼落成志。
这座美轮美奂的廖凯原法学楼总占地面积约9300平方米,整座大楼体现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向廖凯原先生赠送新楼落成的铭谢礼,并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向廖凯原先生以及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感谢。
随后美国廖凯原基金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校董廖凯原先生致辞,他高度赞扬了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中国最悠久的学府之一,对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对凯原法学院十年的高速发展历程给予肯定,希望凯原法学院继续为中国法治建设和法律精英人才的培养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发表讲话,他对廖凯原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对社会各界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及感谢。
张杰校长代表上海交通大学高度赞扬了廖凯原先生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对上海交通大学发展建设的慈善之举,这是社会与高校并行发展进步的显著标志。
法学培养方案
![法学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71791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4.png)
法学培养方案法学培养方案是指法学专业学生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方案。
法学培养方案的制定旨在培养法学专业的学生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技能,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法学领域的实际工作。
下面是一份可能的法学培养方案正文,供参考:一、课程安排本培养方案将制定一系列法学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史、宪法与法律法理、法律逻辑、刑法与民法、国际法、商法等。
必修课程将由学校指定的教授或副教授授课,选修课程则将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本培养方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模拟演练等。
在课堂讲授中,我们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和技能。
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我们将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通过模拟演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模拟演练中,我们将注重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应对能力,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培养方案将涵盖法律理论、法律史、宪法与法律法理、法律逻辑、刑法与民法、国际法、商法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包括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体系、法律规定、案例分析、法律应用等。
四、教学目标本培养方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法律理论、法律史、宪法与法律法理、法律逻辑、刑法与民法、国际法、商法等领域的基本法律知识和理论。
2. 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和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法律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法学领域的实际工作。
4. 具备较高的应变能力和应对能力,能够应对各种法律挑战和问题。
法学专业(030101K)本科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030101K)本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65e15f856a561252d36ffd.png)
法学专业(030101K)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法学本科专业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扎实的法学专业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广阔视野的高素质法律、法学专门人才为目标,旨在培养既能适应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工作要求,又具有进一步学习与深造潜能的高素质法科实务工作者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者。
二、培养要求从本科学生的应用领域与就业方向出发,本专业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增强毕业生的择业竞争力和对工作的适应能力为主要方向,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重实践、知识复合的高素质法律专门人才。
具体而言,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2、掌握相对完整而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3、熟悉各类诉讼程序;4、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6、具有本专业必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7、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懂得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8、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主干学科法学。
四、核心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援助、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不少于30周。
六、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该学分不作为课程学分。
是指要求和鼓励学生自主参加各种有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课余活动,并分层次规定相应学分的一种培养安排。
按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技能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方面计学分。
七、修业年限四年。
八、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九、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所需学分包括课程总学分和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共计168.5学分。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d4739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6.png)
1.学生在规定学制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法学学士学位证书。
2.学生在规定学制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优良,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本培养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发展和教育政策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学校相关规定,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2.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法学思维和法律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我国法律体系,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法律实务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法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开展法律实务和法学研究工作。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培养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注重过程考核,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1.学生在规定学制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法学学士学位证书。
2.学生在规定学制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优良,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本培养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未尽事宜,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教育政策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三)专业核心课
1.法律职业伦理
2.法律逻辑
3.法律文书写作
4.证据法学
5.国际法学
6.知识产权法学
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8.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
(四)实践性教学环节
1.法律实习
2.毕业论文
五、培养方式与手段
1.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法庭、实习实训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法学素养和实务能力。
上海交大的法学
![上海交大的法学](https://img.taocdn.com/s3/m/b10630a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8.png)
上海交大的法学
上海交通大学的法学专业是该校法学院的核心学科之一,在中国法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该专业提供本科、硕士、博士等多个层次的培养方案。
本科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基本素养和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强调法学基本理论和实用能力的结合。
硕士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高层次的法学研究人才。
博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学术型法学研究人才。
该专业的教学内容涵盖法学理论、法学研究方法、法律制度与规范、法学概论、刑法、民法、经济法、国际法、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史等多个学科领域。
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内外法律制度和法规,具备法律实务操作和法律研究的能力。
该专业的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拥有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的教授和副教授,其中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
学院还与国内外的法学研究机构和高校保持紧密联系,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给学生广阔的学术平台和发展机会。
在教育培养方面,法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法律实务课程,帮助学生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此外,学院还积极开展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会议,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
总之,上海交大的法学专业在培养学生法学素养、提高法学研究水平、推动法学科研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色。
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6221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0.png)
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法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和法学理论功底,具备较强的法律实务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具备法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法律文书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包括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律基础、民法、刑法、商法、行政法等法学基础知识的系统讲解与学习。
2.专业课程:包括法理学、法学方法论、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等专业理论课程,以及诉讼法、合同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等实务课程。
3.实践教学:包括模拟法庭、法律实习、调查研究、论文写作等法学实践和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培养模式1.系统传授理论知识: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传授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法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实践培养:通过模拟法庭、法律实习和实践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3.阶段性评估:通过考试、论文、实验、项目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和辅导。
四、培养要求1.系统学习法学基础知识,掌握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律基础、民法、刑法、商法、行政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法学方法论,具备较强的法律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熟悉我国法律法规,特别是宪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并能够熟练运用。
4.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进行法律文书的撰写和法律实务工作。
5.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六、培养评价1.学业成绩评价:通过课程考试、论文评审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2.实践能力评价:通过模拟法庭、法律实习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3.课程满意度评价:通过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及时改善教学质量。
4.就业情况评价:通过毕业生就业和社会反馈情况评价培养效果,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f365f1c1c708a1284a44be.png)
大学英语1
3.0 48 1.5 24 1.5
(三)能力强。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现代法学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并且具备应用这些知识 的能力,熟练掌握法学的职业技能和工作方法;具有较强的法律实践能力、公关交往能力、信息 搜集与处理能力、政策分析、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能有效进行法律职业的实际工作。
(四)有特长。本专业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文字写作、语言表达和组织协 调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善于分析法学领域的问题,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设备和信息管理系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0 54 3.0 48 0.0
4
99159002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7.0
108
6.0
92
1.0
5 991590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36 2.0 30 0.0
6 9915900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54 3.0 46 0.0
7 99129006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基本信息
学科门类:法学 专业代码:030101K
专业名称:法学 专业管理学院:法学院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品德好、基础实、能力强、有特长、学识广、具有创新精神,掌握现代法学理论 与技术,并具有经济、管理等相关素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承担各类法律职业的 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案规定的每门必修课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各项目,要求必须全部修读并获得学分;选修 课要求修满规定学分。各类学分不能互相冲抵。
六、毕业及学位授予
1.毕业: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总学分和各类学分,达到培养目标要求 ,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
2.学位授予:符合《大理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经大理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上海交大凯原法学博士毕业发文要求
![上海交大凯原法学博士毕业发文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3dbad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8.png)
上海交大凯原法学博士毕业发文要求
作为一名上海交大凯原法学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您需要按照以下要求撰写毕业发文。
首先,毕业发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引言:在引言部分,您需要简要介绍您所进行的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指出您的研究所解决的问题以及对法学领域的贡献。
2. 研究方法:明确您在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和途径。
详细描述您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 研究结果:列出您的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结果。
使用客观的语言,清晰地呈现您的研究结论。
4. 讨论与分析:对您的研究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评估您的研究对法学领域的影响,指出可能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5. 结论:总结您的研究工作,并强调其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简明扼要地回顾您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结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其次,毕业发文的写作规范需符合学术论文的要求:
1. 文章应具有系统性和严谨性。
清晰地组织您的思路,按照逻辑顺序陈述观点和结论。
2. 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和术语。
避免使用口语化、俚语或婉转的措辞。
3. 引用必要的文献资料。
在文章中引用参考文献,标注出处,以展示您对相关研究的广泛了解,并避免抄袭行为。
最后,毕业发文需要完整准确地按照指定的格式和要求排版。
请确保您的文章符合学校或学院规定的毕业发表要求,包括字体、字号、行距等方面。
总而言之,作为上海交大凯原法学博士毕业生,毕业发文是展示您研究成果和学术能力的重要方式。
请按照以上要求撰写文章,并保持严谨、客观的态度,以期获得优秀的毕业成绩和学术声誉。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62305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5.png)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并具备深厚法学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法学专业人才,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以下是一个包含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课程设置1.法学基础课程法学基础课程是法学专业的基础,包括《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等。
通过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法学的基本理论和法律制度,奠定坚实的法学基础。
2.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的。
比如,《国际法》、《劳动法》、《商法》等,这些课程能够满足学生对不同领域法律知识的需求,并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有所侧重。
3.实务课程实务课程是培养法学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包括法律写作、研究方法、诉讼实务等。
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法律实践中的基本技能,培养法律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践环节1.实习2.参与模拟法庭、法律竞赛等活动参与模拟法庭、法律竞赛等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辩论、口才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综合素质培养1.社会实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交能力。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和法律的应用。
2.综合能力培养课程综合能力培养课程涵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个领域。
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思想道德素养、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可以培养学生在法律专业以外的领域具备竞争力。
四、评估与监督1.考试评估通过随堂测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考试内容应涵盖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2.实习评估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实践能力、团队合作和职业道德等方面。
3.学生定期综合评价通过学生的综合表现,包括学业成绩、实习情况、参与活动等,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设计合理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综合素质培养,可以全面培养法学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使其在法律实践中能够胜任各种工作。
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23e6aae8bb4cf7ec4bfed007.png)
*教学内容、进 度安排及要求 (Class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学内容
第一讲 金融 法总论
第二讲 宏观 审慎与中央
银行法 第三讲 微观 审慎与商业
银行法 第四讲 支付 结算法律制
度 第五讲 金融 信托与租赁
法律制度 第六讲 证券
法律制度 第七讲 证券
学时 3 3 3 3 3 3 3
/Pages/Detail.aspx?id=41 0
(中文 300-500 字,含课程性质、主要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目标等)
金融法是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总称,不仅涉及金融学和法学,同时关涉民商法、刑
法、行政法、国际法等部门法的内容,内容范围比较广。具体教学中,主要系统性地讲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学时
*学分
(Course
LA433 (Credit 34
2
(Credits)
Code)
Hours)
*课程名称
(中文)金融法
(Course Name) (英文)Financial law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指定选修课
授金融法的基本理论、宏观审慎监管和系统性风险防范、微观审慎监管和商业银行法、
政策性银行法、支付结算法律制度、金融信托与租赁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证券投
*课程简介 (Description)
资基金法律制度、金融科技法律制度等内容,分析和探讨我国最新的金融法律法规制度 演变,使学生对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金融交易法的知识有整体性把握和框架式的 印象,并结合金融科技时代背景下我国金融发展的现实,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规制之间
法律硕士(法学)的培养模式研究
![法律硕士(法学)的培养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79386195f0e7cd184253694.png)
法律硕士(法学)的培养模式研究[摘要]2009年教育部对法学研究生学位进行了创新,在学术型硕士学位法学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学位法律硕士(非法学)之外,新设了一种专业型硕士学位——法律硕士(法学),即法本法硕,针对法学本科毕业生招生。
在近三年的现实中,大多数高校并没有重视法律硕士(法学)的培养模式研究,仅仅依靠《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笼统规定,因此在法本法硕的培养中暴露了一些问题。
科学合理地设计法律硕士(法学)的培养模式研究是每所开设这个学位的大学法学院的重要任务,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体现以学生为本,才能真正发挥法律硕士(法学)的这种学位创新在中国法学教育结构性改革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本法硕;课程安排;改革创新一、引言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后简称《通知》),对法律硕士重新进行了定义,明确分非法学和法学两类,考生除要符合学术研究生报考条件外,其中,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要求考生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报考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要求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
新增的法硕招收的是法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有利于培养专门化的具有更精深法律业务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法律人才。
①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特别适用于法学毕业生的《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作为开设此专业学位学校的指导性文件,也正式标志着法律硕士(法学)(又称法本法硕)这一学位的诞生。
②有些人认为这一学位的突然设立是为缓解法学低就业率的压力,特别是金融危机使就业压力增大之后而采取的一项“临时性”措施,甚至猜想几年之后这一学位可能消失。
因为这样一个新学位的产生并没有体现《2009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之中,在一年以后,教育部发布了《2010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才特别规定了法律硕士(法学)的招生条件,规定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调剂,而事实上在2009年法科研究生的招生就已经这样做了。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95640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e.png)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目标法学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法律理论知识和法学研究能力,具备较强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和法治观念,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具备较高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素养,以及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现代化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专业支撑。
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1.法理学:介绍法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法律现象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2.民法学:包括民法总论和各分支民法学科,使学生能够掌握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具备分析和解决民事案件的能力。
3.刑法学:介绍刑法的基本理论、刑法犯罪构成要件、刑事责任等,提高学生对刑事法律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4.行政法学:介绍行政法的基本原理和制度,使学生了解我国行政法律体系并掌握行政法律实务操作能力。
5.经济法学:包括宪法与法律、行政法与法律、国际经济法等,培养学生对经济法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6.诉讼法学:介绍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和程序,培养学生的诉讼实务操作能力。
7.法律英语:提供专业英语的语言技能以及法律英语和法律翻译的基本知识。
三、专业选修课程设置1.知识产权法:介绍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和实务操作能力。
2.国际法:介绍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和国际法律体系,提高学生对国际法律问题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3.环境法:介绍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培养学生对环境法律问题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4.金融法:介绍金融法的基本理论和金融法律体系,使学生对金融法律问题有一定的专业了解和分析能力。
5.法律文书写作: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语言撰写法律文书的技能和能力。
6.司法制度与司法:介绍现代司法制度和司法的理论和实践,加强学生对司法系统运作的了解和思考。
四、实践教学环节1.应用性实验:通过实践案例和模拟法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与法律实务机构的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法律职业素养。
上海交大法学本科
![上海交大法学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adb900d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f.png)
作为一名上海交通大学法学本科生,我深切体会到了法律学科的重要性与魅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法学教育的特点”、“法学专业的职业前景”、“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等多个方面探讨上海交通大学法学本科的特点。
一、法学教育的特点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法学教育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高度理论化:法学教育必须注重理论基础的打牢,因为理论是法律实践的指导和支撑。
2. 严谨性强:法学教育需要求学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具有高度的严谨性。
3. 实践性强:法学教育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实践经验。
二、法学专业的职业前景法学专业的职业前景非常广阔,涉及到诸多领域,比如:1. 律师:律师是法学专业最为直接的从业方向之一,律师可以在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务部门、政府机关等单位工作,为客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代理诉讼服务。
2. 司法人员:司法人员包括法官、检察官、法院书记员等,他们通过审理案件、制定裁判意见来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律权益。
3. 政府公职人员:法学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在政府机关担任法律事务人员,参与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推动社会公正和法治进程。
4. 法学研究人员:法学专业的学生还可以从事法学研究方面的工作,比如在高校、研究机构、法学出版社等单位从事法学研究、教学和出版等工作。
三、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上海交通大学法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基本法律理论和基本法律知识,能够进行独立思考、批判性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广泛的法律知识储备,能够在法律实践领域中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
2. 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撰写高质量的法律文书和论文。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和维护社会公正。
4. 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够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法律环境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实践需求。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f6167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e.png)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模式法学专业采取以课程教学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重点、以个性化培养育人为目标的培养模式。
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注重案例分析和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实地考察、法律实习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培养课程设置1.法学基础课程: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哲学、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课程,使学生获得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
2.专业课程: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劳动法、公司法等。
这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
3.法学研究课程:包括法学研究方法、法学论文写作、法学专题研究等。
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实践教学1.法律实习:学生在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等法律机构进行实习,深入了解法律实践工作流程,提高实践能力。
2.案例分析:学生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学习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地考察:学生实地考察重大刑事案件、民事纠纷等,加深对法律实践的理解,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培养方式1.班级教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和管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导师制度:每位学生有一位导师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社团:鼓励学生参加法律类社团,如模拟法庭社团、法学研究社团等,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六、评价体系在法学专业的培养中,除了传统的考试和论文写作外,还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评价体系将综合考虑各个评价指标,形成学生的综合评价结果。
通过以上的培养方案,我们将培养出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具备法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法学人才。
这些人才将有能力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的法治进程做出贡献。
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a48f2c052af90242a895e5af.png)
*课 程 简 介 (Description)
程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对国际商事仲裁法系统化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国际商事仲裁在解决 国际商事纠纷和贸易争端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国际商事仲裁的机构设置及其运行机 理等介绍,使学生对国际商事了解仲裁有较为切实的认知,课程将结合具体的案例,将
国际商事仲裁的理论知识与国际商事仲裁实务相结合,为使学生对国际商事仲裁这一具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 (Audience)
法学本科专业学生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中文 Instruction)
*开课院系 (School)
凯原法学院
先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
期末大作业:50 分。
参考教材: *教材或参考资
料
1、 赵秀文:《国际商事仲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版
(Textbooks & 2、 赵秀文:《国际商事仲裁法原理与案例教程》,法律出版社 2010 年版
Other Materials) 3、 邓瑞平:《国际商事仲裁法学》,法律出版社 2010 年版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 习 目 标 (Learning Outcomes)
(1)知识的获得,通过系统化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概念和 理论知识,掌握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框架和原则,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2)观念的形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国际商事仲裁在处国际贸易法律纠纷中的 独特作用,启发学生将未来实务工作中,尤其是国际贸易争端解决中,采用国际商事 仲裁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交大法学院确立了“高起点、国际化、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上海交大为依托,充分借助上海的区位优势,重点培养“面向大上海、大都市、应用型、国际化”的精英人才。
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具有扎实的法学专业理论知识、突出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和较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专门法律人才,既能适应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及外交、外事、外经、外贸管理法律事务等工作要求,又能够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也可以作为律师或承担公证、金融、保险、外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等。
二、规范与要求
A 知识构架
A1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在基础教育所达到的知识水平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A2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借助于某一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要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
A3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这些知识应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
A4数学或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在基础教育水平之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定量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A5法学专业的核心知识
A5.1外语知识:除了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大学英语,还须掌握专业英语的阅读与翻译,并适当加强第二外语的学习。
A5.1.1 :专业英语,开设法律英语
A5.1.2 :第二外语,开设德语或日语
A5.2 :专业基础知识:完整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
A5.2.1 :理论法学,包括:法理学导论、法理学
A5.2.2 :宪法
A5.2.3 :中国法制史
A5.2.4 :实体法,包括民法(含民法总论、合同法、物权法、侵权法)、刑法(含刑法总论与刑法分论)、行政法、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保资源法
A5.2.5 :程序法,包括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A5.3 : 专业深化知识:较好掌握本专业后续学习的专精知识。
A5.3.1 :部门法研讨类,包括公司法、竞争法、海商法、婚姻家庭法、信托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破产法、仲裁法、财税法、国际环境法、金融法、国际金融法、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商法。
A5.3.2 :基础研讨类,包括判例研究、立法学、证据法、法律社会学、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法律文书。
A5.4 :专业前沿知识:选择了解本专业在学术及实务领域的问题,特别是拓宽国际化的视野。
A5.4.1 :前沿问题类,包括法学前沿讲座、WTO法、人权法、法律职业伦理、证券与期货法、保险法、票据法、房地产法、公务员法、刑事侦查学、司法制度概论。
A5.4.2 :比较法类,包括外国宪法、外国法制史、外国法律思想史、外国行政法、外国刑事诉讼法、外国民事诉讼法、外国法专题、外国刑法
A6 :法学专业的实务技能
A6.1:综合性实务知识:法律人所必需具备的基本实务通识:包括法律实务研究、法律诊所、模拟事务所
A6.2:专门性实务技能:法律人所必需具备的职业技能:包括模拟法庭、模拟立法、模拟调解、模拟商务谈判
B 能力要求
B1清晰思考和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
B2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3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B4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B5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初步审美能力。
B6至少一种外语的应用能力。
B7终生学习的能力。
B8 组织管理能力。
B9法律思维能力。
B10法律表达能力。
B11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
B12专业实践能力。
B13科研创新能力。
B14外语交流沟通能力。
B15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媒体技术获取科研信息的能力。
C素质要求
C1志存高远、意志坚强——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矢志不渝。
C2刻苦务实、精勤进取——脚踏实地,不慕虚名;勤奋努力,追求卓越。
C3身心和谐、视野开阔——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对多元
文化的包容心态和宽阔的国际化视野。
C4思维敏捷、乐于创新——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对于推陈出新怀有
浓厚的兴趣,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
C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C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
C7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三、课程体系构成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由三部分组成,即公共课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通识教育实践活动,共36个学分。
公共课程含思想政治类课程、体育等22学分;通识核心课程共12学分,其中人文学科不小于2学分,自然科学不小于2学分,工程科学与技术不少于2学分,其余学分可在4个模块里任意选修;通识教育实践活动2学分。
2.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含专业核心(必修)课59学分,专业深化选修课程8学分,专业前沿选修课程8学分,共需修满75学分。
3.专业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育课程含各类实习、实践必修课10学分,选修课3学分;军训3学分;毕业论文10学分,共26学分。
4.个性化教育课程
个性化教育课程是学生可任意选修的课程,全部修业期间需修满10学分。
学分来源为除本专业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三个模块要求的必修和选修学分之外的所有课程的学分。
如,二专课程学分、任选课程学分、本专业限选模块修满学分要求后多修读的学分、部分专业提供的没有学分要求的专业选修课、认可学分的PRP等课外科技、学科竞赛和实践创新项目等。
四、学制、毕业条件与学位
法学专业学制4年,允许学生在取得规定的147学分后提前毕业,也允许延长学习年限,但一般不超过六年。
学生修完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及教学实践环节,取得规定的学分,德、智、体考核合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条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