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7.1物理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选修3-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中物理《7.1物理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选修3-3

本节课的课前教案设计,经过比较充分的准备,通过在常州中学的教学实践检验,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下面将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教学亮点,以及需要继续提高、改进之处作一小结,以促进本人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1、优点

⑴通过演示外观相同的两块棉纱布的“荷叶”效应小实验,迅速引起学生好奇心、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新课程充满了期待,顺利进入新课程的学习。并且,在本节课结束前能够首尾呼应、点题,那一块不透水的棉纱布表面喷涂有一薄层眼睛看不见的纳米材料。由此,检验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⑵在探究单分子油膜法的原理时,从油酸分子亲水→形成油膜→油膜有多厚→形成单分子油膜→使用油酸酒精溶液滴→测量一滴溶液中油酸的体积→怎么知道单分子油膜的边界→如何计算油膜的面积→如何测量油膜厚度即分子直径→d=V/S,一步一步由学生探究,有条不紊,上下紧密联系,整个过程具有严密性和逻辑性,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所以原理,还了解了实验中必要的操作步骤。

⑶我估计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撒痱子粉可能会过量,向水面滴入油酸酒精溶液可能会超过1滴。所以,就预先准备了数码相机及时把问题拍摄下来,迅速通过视频曝光,集体纠错,使实验探究得以顺利进行。

⑷为了说明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且正确理解这个“大量”,就必须使学生感受到“分子非常小,数量非常大”。通过如下比较:将分子小球放大至网球那么大,相当于将网球放大至地球那么大。同时播放幻灯片,使比较大小形象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还通过将1g食盐均匀溶解在总量约为100亿立方米太湖水中的事例,估算阿伏加德罗常数,来理解分子“小”、数量“大”。并且很自然复习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和物理意义,体现了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前瞻性。

⑸课程设计的另一巧妙之处是利用分子球体模型,把液体和固体的分子看成是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的,进行分子微观量的估算,再顺利过渡到估算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认为气体分子在空间均匀分布,每一个分子占有空间体积为一球体,并利用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模型的缺陷是分子间有明显的空隙,产生一定的误差,而应采用立方体模型估算分子间距误差明显较小。这样就顺利突破了怎样估算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这一难点。

⑹一节课不能虎头蛇尾,既要让学生学到了新知识,学会了新方法,还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物理科学的热情,鼓励、鞭策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我用“请填空”四句话作为课的结尾。还及时抓住刚刚公布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研究微观粒子物理学家,鼓励学生为将来攀登科学高峰而努力学习。

2、缺点

⑴现在的学生动手实验能力较差是众所周知的,尽管事先就知道学生拍痱子粉会过量,课前为此曾反复考虑是手把手的教他们拍痱子粉,还是让他们自己在实验中学会,于是设计了拍照纠错环节。其实“拍粉”这一环节,只须提着粉袋轻轻抖动几次即可获得满意的结果。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有10组左右的实验小组在老师纠错后换清水重新实验,对实验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干扰。

⑵我使用的苹果电脑跟多媒体设备不兼容,临时借用了同事的电脑使用。由于对新使用的电脑性能了解不够深入,该电脑容易发热,而温度高了工作性能就不稳定了。以致教学

过程中两次出现播放ppt与教学内容不同步,再手动纠正,对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⑶教学中怎样处理好探究与引导的关系,学情分析符合实际是至关重要的。在探究实验原理以及讨论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密度、分子质量、分子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时,学生在分析、回答某些问题时出现失误或者答不上,反映了高一学习的内容遗忘率较高,如果事先布置学生适当复习,那么教学设计的问题会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效果将更上一层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