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导学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教案导学案含课后配套作业及答案
3.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找出行程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引入】1.A、B两地相距480千米,一列慢车从A地开出,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列快车从B地开出,每小时65千米.两车同时开出,⑴若相向而行,x小时后相遇,则可列方程为;⑵若相背而行,x小时后两车相距640千米,则可列方程为;⑶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后面,x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则可列方程为;⑷同向而行,慢车在快车后,x小时后两车相距640千米,则可列方程为.答案:解:(1)(60+65)x=480(2) (60+65)x+480=640(3)60x+480=65x(4)65x+480=60x+640【知识点梳理】行程问题中常用的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一般行程问题包括三种情况:⑴相遇问题常用的相等关系是: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即速度和×时间=路程和;⑵追及问题①同地不同时出发时:前者走的路程=后者走的路程;②同地不同时出发时:前者走的路程-后者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即速度差×时间=路程差.⑶航行问题(以后另讲)【应用举例】例1甲、乙两人在10千米的环形公路上跑步,甲每分钟跑230米,乙每分钟跑170米.⑴若甲先跑10分,乙再从同地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相遇?⑵若甲先跑10分,乙再从同地反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相遇?答案:解:1. (1) 设需要的时间为x秒(230-170)x=1000060x=10000 x=166.6分钟(2) 设需要的时间为x秒230×10+(230-170)x=1000060x=7700 x=128.3分钟答:⑴若甲先跑10分,乙再从同地同向出发,还要166.6分钟相遇?⑵若甲先跑10分,乙再从同地反向出发,还要128.3分钟相遇?例2一列火车行驶途中,经过一条长300m的隧道需要20s的时间.隧道的顶上有一盏固定的灯,垂直向下发光,灯光在火车上照了10s.求这列火车的长为多少?答案:解:经过一条长300m的隧道要20s:这里的20s是指隧道的长度加上火车的长度,即火车从进隧道,到完全的出隧道的长度。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教案
最后,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和引导方式还有待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用更生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来讲解知识,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配套问题:通过实际生活情境,引入配套问题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配套问题。
-例如:某一个乙产品需要4个A零件和1个B零件。若工厂现有A零件20个,B零件18个,求甲、乙两种产品各能生产多少个?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积极主动,能够围绕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讨论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思考还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为此,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尝试用更多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深入思考。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加深了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但从实验结果来看,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还不够熟练,这可能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我考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实践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导学案(
2018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 学习目标:1。
理解配套问题、工程问题的背景。
2。
分清有关数量关系,能正确找出作为列方程依据的主要等量关系.3. 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重点: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难点:能够准确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建立模型解决问题.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产品配套问题 填一填:1。
某厂欲制作一些方桌和椅子,1张方桌与4把椅子刚好配成一套,为了使桌椅刚好配套,商家应制作椅子的数量是桌子数量的 倍。
方桌与椅子的数量之比是 .2.一个油桶由两个圆形铁片和一个长方形铁片相配套.某车间有工人42人,每个工人平均每小时可以生产圆形铁片120片或者长方形铁片80片.设安排x 名工人生产圆形铁片,可使圆形铁片和长方形铁片刚好配套,请填写下表:人数 每小时生产铁片的数生产的套数课堂探究教学备注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配套PPT 讲授1.情景引入 (见幻灯片3)2.探究点1新知讲授(见幻灯片4-12)等量关系:(1)每小时生产的圆形铁片=_____×每小时生产的长方形铁片.(2)生产的套数相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目标: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的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并能够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难点:学生能够解答实际问题并正确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备课稿、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案例、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生准备:学生应提前预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和简单的实例引出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 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讲解,包括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和求解方法等。
2. 介绍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实际问题如何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三、示范操作教师以实际问题为例,演示如何通过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并给出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生了解的问题的解法。
四、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澄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五、练习巩固1.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给出的实际问题,尝试将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并进行求解。
2.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六、展示讲评请部分学生进行展示,并与全班讨论解题过程和答案的正确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加深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和实际问题的理解。
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涨,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对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和方法还存在疑惑,一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一定的思维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知识,能理解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对于如何找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还有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找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的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一次方程。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找出等量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制作PPT。
2.学生准备:预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示例:甲、乙两地相距100公里,甲地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出发,前往乙地,乙地一辆汽车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出发,前往甲地。
问几小时后两车相遇?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问题,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示例:甲车行驶的距离 + 乙车行驶的距离 = 100公里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类似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示例:甲、乙两地相距200公里,甲地一辆汽车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出发,前往乙地,乙地一辆汽车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出发,前往甲地。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导学案: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
第 6课时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的:1. 会分析亏盈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方程;2.体念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数学的意识和数学建模能力。
学习重点:如何找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解应用题,如亏盈、增长率等问题。
学习难点:设未知数找量等关系.一、自主学习:1.商品经济中的盈利与亏损.(1) 利润=________ - _________;(2) 当_______>________时,盈利,当________<________时,亏本;(3) 商品利润率=__________/__________×100%;2.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提示: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商品售价与商品成本价的差,如果设每件商品的成本价为x 元,那么每件服装的标价是__________ 元,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_____________元,每件服装的利润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这个方程, 得 x =_____ . 因此,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价是______元。
3.牛刀小试:(1)一件羊毛衫的进价为150元,销售价为180元,则该商品的销售利润为___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__。
(2)某人以八折的优惠价买一套服装省了25元,则这套服装实际用了( )元。
(A ) 31.25 (B) 60 (C) 125 (D) 100二、合作探究:设盈利的那件衣服的进价为x 元,则它的利润是________元,根据售价、进价、利润三者的关系,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之得: x =_____ .类似地,可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为y 元,则它的商品利润是___________元,列出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得:y =_______ .两件衣服的进价是x +y =_______ 元,而两件衣服的总售价是________ 元,于是,进价______售价(填<、>、=),由此可知,卖出这两件衣服总的盈亏情况是__________ . 注意:解这类问题也可用下面的关系式:(1) 进价×(1+盈利率)=售价 ; (2)进价×(1-亏损率)=售价.(3) 进价×(1+利润率)=标价×10n . (其中n 为打折数) 2.做一做:(1)一件衣服标价是132元,若以九折降价出售,仍可获利10%,这件衣服的进价是多少元?(2)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篮球都买84元,其中一个盈利2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盈亏如何?(3)某种风扇因季节原因准备打折出售,如果按标价的七五折出售将赔30元,如果按标价的九折出售,将赚24元,问这种风扇的标价是多少元?3.填一填:(1)一家商店将某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为450元,又以8折出售,则售出这件商品可得利润_______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代数式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机械套用公式、法则的层面,缺乏对问题本质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2.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2.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4.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际问题和生活情境;2.典型例题: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供学生分析和讨论;3.练习题:准备适量练习题,巩固学生知识;4.教学工具: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讲解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模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关于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其核心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实际问题的描述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进而用方程去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理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能够通过实际问题描述建立一元一次方程;2. 初步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并掌握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并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讲义、板书内容和课件,以便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2. 教师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以供学生进行练习;3. 教师准备相关的课堂活动和教学工具,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4. 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讲解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导入新课,引出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
比如:“小明有20块钱,他花了一些钱后还剩下10块,你能通过数学的方法算出他花了多少钱吗?”二、讲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15分钟)通过导入实际问题,教师可以讲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出未知数,并建立相应的方程。
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四、总结梳理(10分钟)在课堂的教师要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梳理,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习题或者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五、课堂延伸(10分钟)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通过拓展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更多的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让学生在更多的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够自觉地探索更多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联,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一次方程;(2)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具体值;(3)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打破传统的解题模式,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2) 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意识;(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教学难点(1) 通过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2)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运用价值。
例如:小明用去了家里储蓄的1/4去买了一本数学书,还剩下720元,那么他家里原来有多少钱?这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告诉他们这种问题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解决几个类似的实际问题,并借助同伴的帮助,尝试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问题,并在讨论过程中,引导他们找出问题解决的关键点和方法。
3. 教师讲解教师在学生讨论之后,进行概念的讲解和例题的演示,通过实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解法。
4.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他们找出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联,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 教学拓展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拓展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他们尝试解决更加复杂的实际问题。
4. 课堂小结老师通过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代数式、方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方程求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对方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方程建立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2.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
2.准备课件,展示解题过程。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解题步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如“小明买了3本书和2支笔,共花了27元,请问一本书的价格和一支笔的价格分别是多少?”让学生尝试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方程。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更多的实际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与方程之间的联系。
例如,通过“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引导学生列出相应的方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解决呈现的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问题,让学生上黑板板书解题过程,并讲解解题思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导学案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1.经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2.明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确定等量关系的方法.3.重点: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旧知回顾】工程问题有哪三个基本量?这些基本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问题探究】阅读教材P100~101,回答下列问题.(方法指导:在阅读教材时,思考“配套”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怎样确定.)探究一:整理一批图书,如果由一个人单独做要花60小时.现先由一部分人用一小时整理,随后增加15人和他们一起又整理了两小时,恰好完成整理工作.假设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那么先安排整理的有多少人?1.(1)如果把总工作量看作“1”,那么人均工作效率为.(2)设先安排x人整理,请根据题意完成下表.工人数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第一时段x1第二时段x+1522.(1)根据“恰好完成整理工作”可知本题包含的等量关系为第一时段完成的工作量+第二时段完成的工作量=1.(2)请你写出本题的解答过程.解:根据题意,得+=1,解得x=10.答:应先安排10人整理.【归纳】在解决工程问题时,常常把总工作量看作1,并利用“人均工作效率×人数×时间=工作量”的关系考虑问题.【预习自测】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的,假设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先安排x 人工作,则列方程正确的是(B)A.+=1B.+=C.+=1D.+=探究二:某家具厂购买了5立方米的木料,准备为灾区学校制作课桌,已知一张方桌由一个桌面和四条桌腿组成,1立方米木料可以制作50个桌面或者制作300条桌腿,请你设计一下,做桌面、桌腿各用多少木料,恰好配套成方桌?1.(1)根据“一张桌子由一个桌面和四条桌腿组成”,可知当生产的桌面数和桌腿数满足桌面数×4=桌腿数时,恰好配套成方桌.(2)设用x立方米生产桌面恰好配套成方桌,请根据题意完成下表.木料数量/立方米每立方米木料生产部件数量/个生产部件数量/个桌面x5050x桌腿5-x300300(5-x)2.请你写出本题的解答过程.解:根据题意,得50x×4=300(5-x),解得x=3.答:用3立方米生产桌面恰好配套成方桌.【归纳】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为设、列、解、检、答.互动探究1:某班在一次美化校园的劳动实践中,先安排35人去打扫卫生,15人去拔草,后又增派10人去支援他们,结果打扫卫生的人数是拔草人数的2倍,问支援打扫卫生和拔草的人数各是多少人?若设支援打扫卫生的人数有x人,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B)A.35+x=2×10B.35+x=2(15+10-x)C.35+x=2(15-x)D.35+x=2×15互动探究2:某建筑工地派48人去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应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挖出的土与运出的土具有怎样的关系呢?)解:设安排x人去挖土,(48-x)人运土,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根据题意得:5x=3(48-x).解得x=18.当x=18时,48-18=30.答:安排18人去挖土,30人运土,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方法归纳交流】解答本题要注意发现题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挖出的土必须运走. 互动探究3:某市在道路改造过程中,需要铺设一条长为1900米的公路,决定由甲、乙两个工程队来完成.已知甲工程每天铺设150米,乙工程队每天比甲工程队多铺设50米.甲、乙两工程队先铺设2天,剩余的工程由乙队独立完成,问还需要多少天将这条公路铺完?解:设剩余的工程乙队还需要x天完成,则由题意得:(150+200)×2+200x=1900,解得x=6.答:剩余的工程乙队还需要6天完成.互动探究4:修筑一条公路,甲工程队单独承包要80天完成,乙工程队单独承包要120天完成.如果甲、乙两工程队合作了30天后,因甲工程队另有任务,剩下工作由乙工程队完成,则修好这条公路共需要几天?解:设修好这条公路共需要y天完成.根据题意得×30+y=1,解得y=75.答:修好这条公路共需要75天.见《导学测评》P38。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导学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航行问题(1)含课后配套作业及答案
3.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航行问题 【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找出航行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引入】1.已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0千米/时,水流的速度为2千米/时, 则(1)轮船顺水航行速度为22千米/时,逆水航行的速度为18千米/时;(2)若两码头之间为100千米,那么,顺水航行要1150小时,逆水航行要950小时 . 2.你能说出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顺水航行速度、逆水航行速度之间的关系吗? 解:水静逆水静顺,V -V V V V V =+= 【要点梳理】行程问题中常用的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一般航行问题包括二种情况:⑴顺水(风)速度=船在静水(风)中速度+水流(风)速度;⑵逆水(风)速度=船在静水(风)中速度—水流(风)速度;【应用举例】例1 轮船从甲地顺流而行9小时到达乙地, 原路返回11小时才能到达甲地,已知水流速 度为2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及 甲、乙两地的距离.解:甲在静水中的速度是x 千米/时 由题意得:9×(x+2)=11×(x-2) 解得:x=20距离S=9×(20+2)=198千米答:甲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20千米/时,甲乙两地距离198千米例2 轮船从甲地顺流而行9小时到达乙地, 原路返回11小时才能到达甲地,已知水流速 度为2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及甲、乙两地的距离.答案:解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甲、乙两地的距离为9(x+2)或11(x-2)由题可知:9(x+2)=11(x-2)解得:x=20 所以:甲、乙两地的距离为9(20+2)=198千米,答: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20千米/时及甲、乙两地的距离198千米。
例3 飞机在两城市间飞行,顺风要3小时,逆风要3.5小时,已知风速为24千米/时,求两城市间距离?答案:解:设逆风的速度是x 千米/时 由题意得:(48+x) ×3=3.5x 解得:x=288两城市距离=3.5×288=1088千米 答:两城市距离是1088千米例4某学生乘船由甲地顺流而下到乙地,然后又逆流而上到丙地,共有3小时,若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8千米/时,已知甲、丙两地间的距离为2千米,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答案:设甲乙两地距离是x 千米 由题意得:328282x =--++x 解得:x=12.5答:甲乙两地距离=12.5千米 练习:1.船在一段河中行驶,已知顺水速度是逆水速度的2倍,如果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0千米/时.(1)求水流速度;(2)若该船正在逆流而上,突然发现,半小时前一物体落入水中正漂流而下,立即调转方向,问经过多长时间可以追上该物体?答案:(1)设水流速速是x 千米/时 由题意得:30+x=2(30-x) 解得:x=10(2)设经过t 时间可以追上该物体由题意得:10t+(30-10)×0.5=(30+10)t 解得:t=31答:(1)水流速度是10千米/时 (2)经过31小时追上 【课堂操练】1.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0千米/时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则轮船顺流航行的速度为 12千米/时,逆流航行的速度 8千米/时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 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教案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课时1一、教学目标1.会通过列方程解决“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2.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难点: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中,如何找等量关系.三、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四、相关资源五、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呢?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边聆听边板书.小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的目的是检验上一节课的学习效果,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起到一个基石的作用.(二)例题分析例1 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1 个螺钉需要配2 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师生活动:教师提示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1 个螺钉配2 个螺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包含着什么等量关系?(2)本问题有哪些等量问题?1学生讨论后,独立尝试列方程.在本问题中“1 个螺钉配 2 个螺母”中包含的等量关系较 隐蔽,是本问题的难点,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然 后让学生打开教材,把自己的解法和教材上的相比较,看一看过程中有什么不足之处,修改 以后思考下面问题.你的解法与教材上是否相同?如果相同,你是否能换一种设未知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 题?如果不同,请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比较两种方法间的异同点.解:设应安排 x 名工人生产螺钉,(22-x )名工人生产螺母.依题意得:2 000(22-x )=2×1 200x .解方程,得:5(22-x )=6x ,110-5x =6x ,x =10.22-x =12.答:应安排 10 名工人生产螺钉,12 名工人生产螺母.另解:设应安排 x 名工人生产螺母,(22-x )名工人生产螺钉.依题意得:2×1 200(22-x )=2 000x .解方程,得:x =12.22-x =10.答:应安排 10 名工人生产螺钉,12 名工人生产螺母.例 2 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 40 h 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 4 h ,然后增加 2 人与他们一起做 8 h ,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该先安排多少人工 作?师生活动:学生先自主探究讨论,教师可以点拨以下问题:(1)人均效率为________.(指一个人 1 小时的工作量).(2)若设先由 x 人做 4 小时,完成的工作量是________.再增加 2 人和前一部分人一起 做 8 小时,两段完成的工作量之和是________.师生共同完成本题的解答过程,教师要书写出规范完整的答案.教师点评: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工作时间,这是在此类问题中常用的数量关系. 解:设安排 x 人先做 4 h . 8 x +2 4x 依题意得: + 40=1. 40 2解方程,得:4x +8(x +2)=40,4x +8x +16=40,12x =24,x =2.答:应安排 2 人先做 4 h .问题: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有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师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代表汇总、汇报,教师巡查,关注学生是否认真交流, 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归纳: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①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②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③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④解:解这个方程;⑤检验:检验所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所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⑥答:根据题意写出答案.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学习经历,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三)练习巩固1.一套仪器由一个 A 部件和三个 B 部件构成. 用 1 m钢材可以做 40 个 A 部件或 240 3 个 部件.现要用 6 m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 部件,多少钢材做 部件,恰 B 3 A B 好配成这种仪器多少套?解:设应用 m 钢材做 部件,(6- )m钢材做 部件. x 3 A x 3 B 依题意得:3×40 x =240 (6-x ).解方程,得: =4. x 答:应用 4 m钢材做 部件,2 m 钢材做 部件,配成这种仪器 160 套. 3 A 3 B 2.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 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 24 天.如果 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多少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解:设 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 xx x 依题意得: + = , 1 12 243解方程,得:x=.8答: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8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六、课堂小结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①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②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③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④解:解这个方程;⑤检验:检验所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所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⑥答:根据题意写出答案.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逐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加深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的理解.七、板书设计.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4配套问题中常用到的等量关系:工程问题中常用到的等量关系: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4解方程,得:4x +8(x +2)=40,4x +8x +16=40,12x =24,x =2.答:应安排 2 人先做 4 h .问题: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有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师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代表汇总、汇报,教师巡查,关注学生是否认真交流, 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归纳: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①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②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③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④解:解这个方程;⑤检验:检验所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所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⑥答:根据题意写出答案.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学习经历,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三)练习巩固1.一套仪器由一个 A 部件和三个 B 部件构成. 用 1 m钢材可以做 40 个 A 部件或 240 3 个 部件.现要用 6 m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 部件,多少钢材做 部件,恰 B 3 A B 好配成这种仪器多少套?解:设应用 m 钢材做 部件,(6- )m钢材做 部件. x 3 A x 3 B 依题意得:3×40 x =240 (6-x ).解方程,得: =4. x 答:应用 4 m钢材做 部件,2 m 钢材做 部件,配成这种仪器 160 套. 3 A 3 B 2.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 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 24 天.如果 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多少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解:设 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 xx x 依题意得: + = , 1 12 243解方程,得:x=.8答: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8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六、课堂小结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①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②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③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④解:解这个方程;⑤检验:检验所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所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⑥答:根据题意写出答案.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逐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加深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的理解.七、板书设计.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4配套问题中常用到的等量关系:工程问题中常用到的等量关系: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4解方程,得:4x +8(x +2)=40,4x +8x +16=40,12x =24,x =2.答:应安排 2 人先做 4 h .问题: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有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师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代表汇总、汇报,教师巡查,关注学生是否认真交流, 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归纳: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①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②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③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④解:解这个方程;⑤检验:检验所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所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⑥答:根据题意写出答案.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学习经历,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三)练习巩固1.一套仪器由一个 A 部件和三个 B 部件构成. 用 1 m钢材可以做 40 个 A 部件或 240 3 个 部件.现要用 6 m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 部件,多少钢材做 部件,恰 B 3 A B 好配成这种仪器多少套?解:设应用 m 钢材做 部件,(6- )m钢材做 部件. x 3 A x 3 B 依题意得:3×40 x =240 (6-x ).解方程,得: =4. x 答:应用 4 m钢材做 部件,2 m 钢材做 部件,配成这种仪器 160 套. 3 A 3 B 2.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 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 24 天.如果 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多少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解:设 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 xx x 依题意得: + = , 1 12 243解方程,得:x=.8答: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8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六、课堂小结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①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②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③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④解:解这个方程;⑤检验:检验所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所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⑥答:根据题意写出答案.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逐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加深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的理解.七、板书设计.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4配套问题中常用到的等量关系:工程问题中常用到的等量关系: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摘要】本篇文章主要围绕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展开教学设计。
引言部分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的介绍。
在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案例分析以及练习与讨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一元一次方程。
结论部分强调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通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引导、基本概念、联系、案例分析、练习、讨论、巩固、培养、展望。
1. 引言1.1 教学背景本节课针对的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这一知识点。
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这一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需要他们将抽象的方程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的问题,比如物品价格的计算、运动员的速度问题等。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理解并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中涉及的一元一次方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了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培养数学建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精品导学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数学: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商品销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掌握商品盈亏的求法;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在实际生活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学习重点】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打折销售问题。
【学习难点】准确理解打折销售问题中的利润(利润率)、成本、销售价之间的关系。
【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交易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反应在数学上,商品销售问题也成了一类非常重要的实际问题,在商品销售问题中,首先理解几个概念:(1)成本价:有时也称进价,是商家进货时的价格;(2)标价:商家在出售时,标注的价格;(3)售价:消费者购买时真正花的钱数;(4)利润:商品出售后,商家所赚的部分;(5)利润率:商品出售后利润与成本的比值;(6)打折:商家为了促销所采用的一种销售手段,打折就是以标价为基础,按一定比例降价出售,如:打8折,就是按标价的80℅出售。
其次掌握几个等量关系式:(1)利润=售价-进价;(2)利润率=100 进价利润℅;(3)实际售价=标价×打折率; 尝试练习:1、进价为90元的篮球,卖了120元,利润是 元 ,利润率是 元;2、原价100元的商品打9折后价格为 元;3、原价100元的商品提价40%后的价格为 元;4、一件衬衣进价为100元,利润率为20% 这件衬衣售价为 ______ 元;5、一台电视售价为1100元,利润率为10%,则这台电视的进价为_____元;6、一件商品按原定价八五折出售,卖价是17元,那么原定价是____元。
二、自主探究自学课本P104探究1:1. 提问:①如何判定是盈还是亏?②盈利率、亏损率指的是什么?③这一问题情境中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未知量?如何设未知数?相等关系是什么?如何列方程?2.写出正确的、完整的解题过程。
【课堂练习】1、两件商品都卖84元,其中一件亏本20%,另一件赢利40%,则两件商品卖后( )。
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教案)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觉得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还算不错,但在实际应用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们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得还不错,但在案例分析时,有些学生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讲解过程中,我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具体实例让他们逐步学会如何从问题中提炼出关键信息。
在新课的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时表现得相当积极,但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还是显得有些迷茫,不知道如何将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引导方面做得还不够,今后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及时给出建议和指导。
2.工程问题:学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工程问题,例如:一项工程由甲、乙两队合作完成,甲队单独完成需要x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y天,求甲、乙两队合作完成工程所需的时间。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运用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同类项等基本解方程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
2.教学难点
-抽象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方程的过程中,往往难以理解如何从具体问题中提炼出数学模型。例如,从零件配套问题中看出1:2的比例关系,并将其转化为方程2x = y,这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一个挑战。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
3 .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理解商品销售中所涉及的进价、原价、售价、利润及利润率等概念;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经历运用方程解决销售中的盈亏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3、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了如何分析数量关系,利用相等关系列方程以及如何解方程,可以看出方程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用的数学工具,本节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讲授新课探究1:销售中的盈亏.某商店的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理解并熟记下列式子:(1)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2)商品利润商品进价=商品利润率(3)打x折的售价=原售价×x 10对探究1提出的问题,你先大体估算盈亏,再通过准确计算检验你的判断.分析: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取决于这两件衣服售价多少,•进价多少,若售价大于进价,就盈利,反之就亏损.现已知这两件衣服总售价为60×2=120(元),现在要求出这两件衣服的进价.这里盈利25%=利润进价,亏损25%就是盈利-25%.本问题中,设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x元,它的商品利润就是0.25x元,根据进价+利润=售价,列方程得:x+0.25x=60解得x=48类似地,可以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为y元,它的利润是-0.25y元;根据相等关系可列方程是y-0.25y=60解得y=80.两件衣服共进价128元,而两件衣服的售价和为120元,进价大于售价,•由此可知卖这两件衣服总的盈亏情况是亏损8元.三、巩固练习课本习题3.4第2题.分析:(1)观察时间和温度的数据表,•你能发现温度的变化与相对的时间的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不难发现:时间每增加5分,温度相应也增加15℃,因为温度的变化是均匀的,•所以可得时间每增加1分,温度就增加3℃.从表中知当时时间为20元,温度为70℃,因此,21分时温度为73℃.(2)设x分时温度为34℃,时间每过1分钟温度增加3℃,那么x分,温度增加3x℃,•原来的温度(时间为0)为10℃,相等关系是:原来温度+增加的温度=34。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特点和求解方法,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教师通过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教师简要介绍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为新课的讲授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特点和求解方法,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
2.教师通过示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购物、分配等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2.以生活情境为载体,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构建和应用。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生明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对不同难度题目的尝试,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本案例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教师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同时,教师还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代数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数知识,对于解方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方程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解方程来求解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准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课件,用于引导学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例如,给出一些购物问题,让学生计算总价。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学习。
可以通过讲解、演示或者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018年秋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2
第7课时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1. 掌握经济作物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方程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2.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数学建模能力。
学习重点:经济作物种植问题中,如何找相等关系,布列方程.学习难点:准确把握题意,找出贯穿全题的等量关系。
一、自主学习:通过前几章的学习,我们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请你试一试,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1.在购物商场,小王想买一件标价为500元的衣服,一般的商场都是加价100%标价,你能帮小王还价吗?2.某村去年种植油菜籽200亩,亩产量达160千克,若油菜籽含油率40%,则去年的产油量是____________ ,若今年改种新品种,亩产量提高40千克,含油率增加10%,产油量比去年提高20%,则今年油菜籽的种植面积是多少?提示:总产量=亩产量×种植面积;产油量=亩产量×含油率×种植面积。
二、合作探究:3.根据今年比去年产油量提高20%,列出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得:x=_________5.两年相比,油菜种植成本、售油收入有什么变化?三.能力提升:1.某家电商场销售A、B两种品牌的冰箱,5月份A品牌冰箱的销售量是80台,B品牌的冰箱的销售量是120台,6月份A品牌的销售量减少了5%,但A、B两种品牌的冰箱总销量增长了16%,问B品牌的冰箱6月份的销量比5月份增长了百分之几?2.某市出租车的计价规则是:行程不超过3千米,收起步价8元,超过部分每千米路程收费1.2元,小刚去办事,坐出租车付了22.4元,则他乘坐了多少路程?四、学习小结:五、课后作业:某同学做数学题,若每小时做5题,就可以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当他做完10 题后,每题效率提高了60%,因而不但提前5小时完成,而且还多做了5道题,问这位同学原计划做多少道题?多少小时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时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的:1.会分析亏盈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方程;
2 •体念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数学的意识和数学建模能力。
学习重点:如何找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解应用题,如亏盈、增长率等问题。
学习难点:设未知数找量等关系•
一、自主学习:
1 •商品经济中的盈利与亏损•
(1) _______________ 利润= _______ — ;
(2) __________ 当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时,盈禾腹当V 时,亏本;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品利润率= / X 100%;
2• 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
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提示: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商品售价与商品成本价的差,如果设每件商品的成本价为x 元,那么每件服装的标价是___________ 元,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 ________________ 元,每件
服装的利润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则列方程:
解这个方程,得x= ________ .因此,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价是 ________ 元。
3 .牛刀小试:
(1)一件羊毛衫的进价为150元,销售价为180元,则该商品的销售利润为_______________ 元,利润率是________ 。
(2)某人以八折的优惠价买一套服装省了25元,则这套服装实际用了( )元。
(A) 31.25 (B) 60 (C) 125 (D) 100
二、合作探究:
设盈利的那件衣服的进价为x元,则它的利润是_________ 元,根据售价、进价、利润
三者的关系,歹y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之得:x= ______ .
类似地,可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为y元,则它的商品利润是____________ 元,列出方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得:y = _________ .
两件衣服的进价是x + y= __________ 元,而两件衣服的总售价是 __________ 元,于是,进
价______ 售价(填<、>、=),由此可知,卖出这两件衣服总的盈亏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
注意:解这类问题也可用下面的关系式:
(1) 进价X( 1 +盈利率)=售价;(2)进价X( 1—亏损率)=售价.
(3)进价X( 1 +利润率)=标价X —. (其中n为打折数)
10
2 .做一做:
(1 )一件衣服标价是132元,若以九折降价出售,仍可获利10%,这件衣服的进价是
多少元?
84元,其中一个盈利 20%,另一个亏本 20%,
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盈亏如何? (3)某种风扇因季节原因准备打折出售,如果按标价的七五折出售将赔
标价的九折出售,将赚 24 元,问这种风扇的标价是多少元? 3.填一填:
( 1)一家商店将某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
50%后,标价为 450 元,又以 8 折出售,则售
出这件商品可得利润 ________ 元。
(2)一种货物连续两次均以 10%的幅度降价后, 售价为 486 元,则降价前的售价是 __ 元。
4.某种商品降价 10%后的价格恰好比原来的一半多 40 元,问该商品的原价是多少元? 三、小组小结 :
四、课后作业 : 选做题:某商品第二次进货时比第一次进货价格便宜了 8%,而售价不变,这时
这种商
品的利润率由原来的 x %增加到(x + 10)%,试求x 的值。
(2)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篮球都买
30 元,如果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