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思维 心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心理学]第六章思维与问题解决PPT课件
4 9 42 6
21 B─A─2C
5 20 59 4
31 B─A─2C
6 23 49 3
20 B─A─2C A─C
7 15 39 3
18 B─A─2C A+C
8 28 76 3
25
A─C
9 18 48 4
22 B─A─2C A+C
心理学
第六章 思维与问题解决
25
卢钦斯(Luchins,1946)的量水实验
36
正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
积极的影响,包括一种学习为另一种学习创造 了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 习活动所需的实践或练习次数减少,或使另一 种学习的深度增加或单位时间内学习量增加, 或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使学习者顺利地解决所 面临的问题等。
心理学
第六章 思维与问题解决
一、思维的基本形式 (一)概念 (二)判断 (三)推理
心理学
第六章 思维与问题解决
15
二、思维的过程
(一)分析与综
第六章 思维与问题解决
16
三、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依赖于以下三个条件
: 1.依赖于主体的活动积极性 2.依赖于主体的求知欲 3.依赖于主体的知识水平
19
第三节 思维与问题解决规律的应用
一、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除了问题本身的难
度和问题解决者本身的能力水平之外,还受 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
第六章 思维与问题解决
20
(一)问题的表征
(问题情境与问题的表述方式)
“拉尔夫女王号”是一艘著名的远洋班轮,正 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驶向港口。当轮船据海 岸80公里时,一只海鸥从甲板起飞,飞向港口 。同时一艘快艇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驶离港 口,迎向班轮。海鸥以每小时65公里的速度在 快艇与班轮之间来回地飞着。当快艇和班轮相 遇时,海鸥一共飞了多少公里?
心理学课件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4)通过综合,人可以完整、全面地认识事 物,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和规律;整体地把握问 题的情境、条件与任务的关系,提高解题的技 巧。 4.分析与综合是同一思维过程中彼此相反而有 紧密联系的过程,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 分析是以事物综合体为前提的,没有事物综合 体,就无从分析。综合是以对事物的分析为基 础的,分析越细致,综合越全面;分析越准确, 综合越完善。
2.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或对象的各个部分、方 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例如,把文学作品的各个情节联成完整的场面; 把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学业成绩、 健康状况等方面联系起来,加以评价,作出结论 等都属于综合过程。
3.分析与综合在人的认识过程中有不同作用。 (1)通过分析,人可以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基本结 构、属性和特征; (2)可以分出事物的表面特性和本质特性,使认 识深化; (3)可以分出问题的情境、条件、任务,便于解 决思维问题。
2.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 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 化的思维过程。例如,我们把“人”的本质属性—— 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工具综合起来,推广到古今 中外一切人身上,指出:“凡是能言语、能思维、能 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都是人。”这就是概括。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1.具体化是指在头脑里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原 理与理论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也就是用一般 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理论指导实际活动的过程。 2.系统化是指在头脑里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 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 例如,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在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知识 之后,可以概括归纳为有理数;当数的概念扩大,学习了 无理数之后,又可把有理数和无理数概括为实数;掌握了 虚数之后,又可把实数和虚数概括为数,从而掌握了系统 的数的知识。 3.系统化是在分析、综合、比较和分类的基础上实现的。 系统化的知识便于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广泛的神经联系,使 知识易于记忆。也只有掌握了系统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 理解知识,才能在不同条件下灵活运用知识。
最新心理学第六章-思维及创造(1)ppt课件
心理学第六章-思维及创造 (1)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 映。 1、概括性:人脑对同类事物的 本质属性和
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反映。 2、间接性:人脑以其它事物为媒介来反映
客观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二、思维的功能
• (一)理性认识功能 • (二)学习功能 • (三)创造功能 • (四)控制功能
慢波睡眠 快波睡眠
做梦
睡眠的意义:
(1)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2)对集中注意,保持健康情绪有益
(2)梦:在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漫无 目的、不由自主的奇异的想象活动
做梦,是脑正常功能的表现。它不 仅无损于身体健康,而且对脑的正常功 能的维持是必要的。
梦的功能:
第一,解除疲劳,休整身体。 第二,整理信息,带来顿悟。 第三,满足需要,调节心情
ROBERT 已知D=5 任务要求:1、把字母换成数字
2、字母换成数字后,下面一行数字答案 必须等于第一行和第二行之和
T=0 E=9 A=4 R=7 L=8 G=1 N=6 B=3 O=2
思考题: 如下图所示,请你用铅笔划出四条直线,不能倒 退,也不能中断,要把图上九个点子全部连接上。
2cm
系列 A B C
1 21 127 3
2 14 163 25
3 18 43 10
49
42 6
5 20 59 4
要求量出水的容量D
100 99 5
21 D=B-A-2C
31
6 23
49 3
207 15Fra bibliotek39 3
18
已知 ( 18 )
( 26 )
( ?)
从事物的属性中抽出本质属性,一般要 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 映。 1、概括性:人脑对同类事物的 本质属性和
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反映。 2、间接性:人脑以其它事物为媒介来反映
客观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二、思维的功能
• (一)理性认识功能 • (二)学习功能 • (三)创造功能 • (四)控制功能
慢波睡眠 快波睡眠
做梦
睡眠的意义:
(1)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2)对集中注意,保持健康情绪有益
(2)梦:在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漫无 目的、不由自主的奇异的想象活动
做梦,是脑正常功能的表现。它不 仅无损于身体健康,而且对脑的正常功 能的维持是必要的。
梦的功能:
第一,解除疲劳,休整身体。 第二,整理信息,带来顿悟。 第三,满足需要,调节心情
ROBERT 已知D=5 任务要求:1、把字母换成数字
2、字母换成数字后,下面一行数字答案 必须等于第一行和第二行之和
T=0 E=9 A=4 R=7 L=8 G=1 N=6 B=3 O=2
思考题: 如下图所示,请你用铅笔划出四条直线,不能倒 退,也不能中断,要把图上九个点子全部连接上。
2cm
系列 A B C
1 21 127 3
2 14 163 25
3 18 43 10
49
42 6
5 20 59 4
要求量出水的容量D
100 99 5
21 D=B-A-2C
31
6 23
49 3
207 15Fra bibliotek39 3
18
已知 ( 18 )
( 26 )
( ?)
从事物的属性中抽出本质属性,一般要 经历三个阶段:
程正方《心理学》第6章-思维与想象
三、想象的种类
无意想象
想
象
再造想象
有意想象
创造想象 幻想
理想 空想
三、想象的种类
(一)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目的性
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三、想象的种类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示意,在人脑中 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如:读小说、看图施工等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 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七)策略与方法
手段—目标分析法 爬山法 目标递归(或逆向)策略 头脑风暴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排障法"。所有 子目标,其实就是子障碍排除。一个个子目标被实现的过 程,也就是一个个子障碍被排除的过程。
它分这么一些阶段: 第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 第二步:确定妨碍目标的障碍。 第三步:分析造成障碍的原因。 第四步:对症下药,排除障碍。
形象思维在问题解决中有重要的意义。艺术家、作家、设 计师等更多地运用形象思维。
因A﹥B 且B﹥C 则A﹥C
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 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称为逻辑思维。
(二)根据探索问题的答案的方向不同
辐合思维 ——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 个方向提出
第二节 思维过程及规律
一、分析和综合
分析—在人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特 征的思维过程。
综合—在人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或特征结合起来 进行思考的思维过程。
分析与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 过程的不可分 割的两个方面。任何一种思维活动既需要分析,又需要综 合。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思维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
2.2 非正式推理:启发式 启发式 启发式:对一种事物粗略但实用的估计方法 ,它能提供一个行动过程或指向问题解决, 但不能保证有一个最理想的解决方案。 数学家和修理工解决单车修理问题的差别。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
三、非理性思维 在思维过程中,忽略事实的某些部分,或者 加入主观的想像、愿望。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
3.4 事后聪明偏向(hindsight bias) 一旦知晓事件结果,就过高估计对事件预测 的能力的一种倾向;一种“我早就知道”的 现象。 根据当前的知识,我们会重新构建并会记错 早先的判断。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
3.5 证实偏向(confirmation bias) 仅仅寻找或者关注那些能证实自己信念信息 的倾向。 “妈妈就是偏心的,你看,礼物都只给我个 小的。” “某某经济学家”的预言等等
一、思维的定义(Thinking)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 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人的理性认识过程, 可以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什么是思维? 第一节 什么是思维?
二、思维的成分 1.概念 2.原型 3.命题 4.认知地图 5.心里表象
什么是思维? 第一节 什么是思维?
2.1 概念 把具有相同属性的物体、关系、活动、抽象 物或品质进行分类的一个心理范畴。 如:杯子
什么是思维? 第一节 什么是思维?
2.5 心理表象 指反映或者表征类似事物的一个心理表征, 特别是视觉表象。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
一、理性推理 推理(reasoning)是指一种有目的的心理活 动,涉及对信息进行处理来获得结论。 理性推理是从观察、事实或者假设中做出的 详细的推论。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
有如下几种: 1.夸大不可能 2.避免损失 3.心理定势 4.事后聪明偏向 5.证实偏向 6.认知相符的需要
心理学概论第6章思维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三)敏捷性
敏捷性反映了思维的“速度”,指能单刀直入地指向问题的核心, 迅速把握问题的本质与规律,能在短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思维的敏捷性表现为遇事胸有成竹,当机立断,但又不草率行事。 与敏捷性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这种人在解决问题时常徘徊不定,犹豫不决。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关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它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解决问题活动中。
(二)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1)含义: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抽取出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及规律,加以概括。 思维的概括性主要表现在: ① 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或一类事物的共同特性。 ② 思维反映事物之间关系与规律。 概括在思维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它使人们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具体事物局限性和对事物的直接依赖关系,这不仅扩大了人们的认识范围,也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理解。 可以说,概括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思维水平.
03
独特性(最高层次: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新颖的、独特的见解…因而最能代表发散思维的本质,表现为发散的“新异”“独到”指标)。
04
(四)根据思维的活动结果的创新程度 1.常规思维 它是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创造性水平低,对现有的知识不需要进行明显的改组,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如学生用公式解题。 2.创新思维 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成果的思维方式。如参加科技竞赛作品的设计。 一般说来,创新性思维具有:敏锐性、首创性、新颖性、独特性、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等特征。
第六章 思维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正文
本章概要:
01
心理学课件第六章 思维和想象
(二)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1、 知觉情境(问题的表征) 2、 定势 3、 情绪与动机 4、 迁移 (163-167页)
四、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一)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准备期 2、酝酿期 3、豁朗器 4、验证器
(168-169页)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变通性 2、独特性 3、流畅性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另一些的观点,如:物 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与其重量成正比,也提出 了有根有据的质疑。结果通过事实推翻了亚氏 的“圣言”,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这是什么思维品质,并分析。
答案要点:
这是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 。 独立性、批判性的涵义,伽利略的哪些
行为体现出来。
本章重点
1、思维的概念及特点** 2、思维的过程** 3、思维的分类(前2种)** 4、问题解决的阶段 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6、想象的概念与分类** 7、创造性思维(涵义、特点与培养)** 8、思维的品质 9、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 2 3 4 5 6 7 8
给定空瓶(单位:升)
A
B
C
29
3
21
127
3
14
163
25
18
43
10
9
42
6
20
59
4
23
49
3
15
39
3
所需的 水量
20 100 99
5 21 31 20 18
解决方式
A-3B
用给定容量的空瓶来量所需要的水?
问题 编号
1 2 3 4 5 6 7 8
给定空瓶(单位:升)
请用最快的时间解答:
王大爷去赶集,用1000元买了一头牛,接着 转手2000元卖出,然后用3000元买一匹马, 转手4000元卖掉。问今天王大爷赚了多少钱?
特殊教育《特殊儿童的思维》课件
斥中枢说。
(五)维果茨基社会文化观
观点:指出了思维的生活制约性,客观现实对 思维的决定作用,并能够提出思维是人的过去 经验参与解决他面临的新问题的活动,是人脑 借助于语言实现的分析综合活动。
儿童思维发展的特殊条件是利用言语实现与周 围人的交际。
苏联心理学家对儿童思维发展的贡献:
1、强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原 则,并使用内、外因的唯物辩证法,揭示儿童思维发展的动力;
又称三级循环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能够在偶然中发现新的方法,开始探索达到目 的的新手段。例如,一个玩具放在毯子上婴儿拿不到的地方, 婴儿试图直接取得这个玩具,失败以后,偶然地抓住了毯子的 一角,由此发现毯子的运动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于是开始 拖动毯子,以便取得玩具。在这里,对新动作的发现是偶然的。 对这种偶然得到的动作结果发生兴趣,婴儿从此开始对这种情 境进行反复试验,不断变换方法,试验的方法似乎或多或少地 带有系统性。因此可以说是智慧动作发展中的一大进步。但是 这阶段还没有形成按照一定目的方向去构成新方法的能力。
又称二级循环阶段。 在视觉和抓握动作开始协调后,就过渡到这一阶段。婴儿开
始抓弄所见到的一切身边的东西。例如,抓住摇篮顶上的一根 线,拉动它,使悬在上面的拨浪鼓发出咕隆隆的声音。这种动 作引起了婴儿的兴趣,于是多次重复该动作。动作和兴趣互相 影响,出现了所谓“循环反应”。但是这种联系是有偶然性的。
(4)感知动作智慧时期(11、12-18个月)
(二)听觉障碍儿童
➢以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为基础; ➢建立在语言概念与命题的基础上; ➢过渡时间长,抽象思维发展的同时仍表现出
具体的形象性。
抽象思维特点:
1、概念的扩大和缩小化 • 主要通过列举概念的方法来阐明和掌握概念 2、分析与综合、比较 • 在操作和直观分析方面较好,但语词和逻辑分
(五)维果茨基社会文化观
观点:指出了思维的生活制约性,客观现实对 思维的决定作用,并能够提出思维是人的过去 经验参与解决他面临的新问题的活动,是人脑 借助于语言实现的分析综合活动。
儿童思维发展的特殊条件是利用言语实现与周 围人的交际。
苏联心理学家对儿童思维发展的贡献:
1、强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原 则,并使用内、外因的唯物辩证法,揭示儿童思维发展的动力;
又称三级循环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能够在偶然中发现新的方法,开始探索达到目 的的新手段。例如,一个玩具放在毯子上婴儿拿不到的地方, 婴儿试图直接取得这个玩具,失败以后,偶然地抓住了毯子的 一角,由此发现毯子的运动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于是开始 拖动毯子,以便取得玩具。在这里,对新动作的发现是偶然的。 对这种偶然得到的动作结果发生兴趣,婴儿从此开始对这种情 境进行反复试验,不断变换方法,试验的方法似乎或多或少地 带有系统性。因此可以说是智慧动作发展中的一大进步。但是 这阶段还没有形成按照一定目的方向去构成新方法的能力。
又称二级循环阶段。 在视觉和抓握动作开始协调后,就过渡到这一阶段。婴儿开
始抓弄所见到的一切身边的东西。例如,抓住摇篮顶上的一根 线,拉动它,使悬在上面的拨浪鼓发出咕隆隆的声音。这种动 作引起了婴儿的兴趣,于是多次重复该动作。动作和兴趣互相 影响,出现了所谓“循环反应”。但是这种联系是有偶然性的。
(4)感知动作智慧时期(11、12-18个月)
(二)听觉障碍儿童
➢以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为基础; ➢建立在语言概念与命题的基础上; ➢过渡时间长,抽象思维发展的同时仍表现出
具体的形象性。
抽象思维特点:
1、概念的扩大和缩小化 • 主要通过列举概念的方法来阐明和掌握概念 2、分析与综合、比较 • 在操作和直观分析方面较好,但语词和逻辑分
心理学 思维
(一)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与归类 (三)抽象与概括 (四)系统化与具体化
8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 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人认识事物的开端。
9
(二) 抽象与概括
思维工程;
三、 思维的种类
(一)思维的形态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二)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辐合思维 发散思维
(三)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14
三、 思维的种类
一、根据思维的形态(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 (一)直观动作思维: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操作的动作是思维
的支撑 (二)形象思维: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 (三)抽象思维: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称为词的
思维或逻辑思维。以词为中介来反映现实,这是思维的最本质特征。
15
二、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 (一)辐合思维: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 的规则解决问题。(求同思维)
(二)发散思维: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 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 大量、独特的新思想。(求异思维)
20
(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内涵:概念的质,所反映 事物的本质特征(如脊椎 动物内涵是有生命和有脊 椎)
• 外延:概念的量,即概念 的范围(如脊椎动物包括 鸟、鱼、蛇、虎等)
• 内涵和外延是相反的关系。
2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概念的等级和层次
概念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水平和概括的范围,从而形 成了概念的等级。如“金丝雀”、“鸟”、“动物”、 “生物” ,它们处在不同的层次上。
8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 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人认识事物的开端。
9
(二) 抽象与概括
思维工程;
三、 思维的种类
(一)思维的形态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二)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辐合思维 发散思维
(三)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14
三、 思维的种类
一、根据思维的形态(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 (一)直观动作思维: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操作的动作是思维
的支撑 (二)形象思维: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 (三)抽象思维: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称为词的
思维或逻辑思维。以词为中介来反映现实,这是思维的最本质特征。
15
二、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 (一)辐合思维: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 的规则解决问题。(求同思维)
(二)发散思维: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 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 大量、独特的新思想。(求异思维)
20
(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内涵:概念的质,所反映 事物的本质特征(如脊椎 动物内涵是有生命和有脊 椎)
• 外延:概念的量,即概念 的范围(如脊椎动物包括 鸟、鱼、蛇、虎等)
• 内涵和外延是相反的关系。
2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概念的等级和层次
概念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水平和概括的范围,从而形 成了概念的等级。如“金丝雀”、“鸟”、“动物”、 “生物” ,它们处在不同的层次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uncker(1945):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问题:一盒蜡烛、一盒火柴、一盒图钉,如何把点燃的蜡 烛固定在屏风上?
功能固着
第三节 问题解决
(四)原型启发
(五)个体的情绪与动机
情绪对解决问题有重要影响。
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而乐观、镇静、愉悦、轻松的情绪有助于激发人的潜能, 使问题顺利解决。
第一节
1. 分析思维
思维概述
(二)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可分为:
是遵循严密的逻辑程序和规律,逐步推导,然后 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做出合理结论的思维。
2.直觉思维 是人脑对事物整体及其本质直接领悟的思维。
第一节
1. 聚合思维
思维概述
(三)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
又叫求同思维、辐合思维、集中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 题时,思路聚合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 答案。
第六章 思维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思维的概述 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 良好思维品质及其培养 问题解决
第一节 思维概述
故事:
沧州城南,有一座傍河而建的寺庙, 年久失修,庙门倒塌,一对石兽也掉到河 里去了。十几年后,重修山门,需打捞那 一对石兽,但石兽究竟在哪呢?
第一节 思维概述
关于石兽的位置,先后有四种看法:
一类问题,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以后仍然用习惯了的程序
(方法、思路)去解决问题。 10/17、12/19、15/23、20/33、60/37
陆钦斯的量水实验
第三节 问题解决
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是指个体解决问题时只 看到某种物体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的功能。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 应新的问题情景的需要,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功能 变通)。
2.发散思维
又叫求异思维、辐射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 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第一节
思维概述
第一节
1. 常规性思维:
思维概述
(三)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分为:
也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 用惯用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一节
3. 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概述
也叫词语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 式进行的思维。 只有到青年后期才能具有较发达的抽象逻辑思维。 儿童思维的发展一般要经历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 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成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这三种思维往往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的。
(一)算法式策略 算法式指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 逐一尝试,最后找到一个最佳的方式。 (二)启发式策略 启发式指人们依据一定的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范围 内进行较少的探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即依据 经验或直觉来选择解法。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二)启发式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法 所谓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 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 目标。它的基本步骤是: (1)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目标; (2)找出完成第一个子目标的方法或操作; (3)实现子目标;,灵活多变” (五)思维的创造性
第三节
良好的思维品质及其培养
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加强科学方法论的训练
(二)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四)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
第四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的特点
概括:是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 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的思维过程。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
(四)系统化与具体化 系统化:是指人脑吧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
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是指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后的一般特征和
规律推广到同类具体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①运用启发式教学
思维概述
②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
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④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性的活动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至少有九种解法)
5
12
8
10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它过程都是 由其派生出来的。
分析:是指在人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 或个别属性的思维过程。 综合:是指在人脑中把事物的个别部分或属性联合 成为一体的思维过程。
第三节 问题解决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二)已有的知识经验
知识经验是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 假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愈丰富、 愈概括就愈容易被应用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上。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三)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心向)
定势(心向),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也就是说,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方法、思路)去解决同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
(二)比较与分类 比较:指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 来确定它们的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 。 分类:本质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 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比较是分类的基础。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
(三)抽象与概括
抽象:就是人脑中提炼各种对象或现象的 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其个别的、 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性格特征方面,如勤奋、乐观、有毅力、有信心、有 合作精神等性格特征有利于问题解决;独立性、灵活 性、首创性有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相反的,懒惰、 盲从、自卑等性格特征不利于问题解决。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五、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顾客编号 买鸡蛋数an
1
2
3
4
5
6
7
第三节 问题解决
3.简化法 4.类比法 5.爬山法 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最初状态和目标状 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策略。
第三节 问题解决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一)问题的特征
举例:有一个人用600元买了一匹马,又以 700元卖了出去,然后他又用800元买回来, 再以900元卖出去。问:他赚了多少钱?
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
2.从反映的形式看,感知觉属于感性认识,是对客 观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反映,思维属于理性认识, 是对客观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的间接反映。
◆联系: 感知是思维的源泉和基础;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 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二、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 思维活动不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而是借助一定的中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来反映客 观事物。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2、概括性 思维可以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把同一 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 加以概括。
1.在原遗落处 2.在下游 3.在遗落处的河床深处 4.在上游
第一节 思维概述
老河工说:“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原因分析:石兽坚而重,河沙稀而轻。正因为如此,流水才推不动 石兽,但被挡回的水,势必在石兽迎水的一面将河沙冲开,形成一
浅穴,且愈冲愈大。随河沙的倒塌,石兽便不能保持平衡,必定倒
向穴中,流水不断冲击河沙,石兽就不断倒向上游,天长日久,石 兽就逆流而上了。 照这种分析去做,人们果然在上游几里处捞到了石兽。 在这儿,人们对石兽的位置进行分析、推断的过程,就是思维。
三层圆盘的河内塔问题
2.反推法 反推法就是学生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最后倒退到起 始状态的方法。 例:我国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农妇提一篮鸡 蛋上街,第一个顾客买了她所有鸡蛋的一半又半个;第二 个顾客买了她余下鸡蛋的一半又半个,以后的每一个顾客 都这样买下前一个顾客买后余下的一半又半个。当卖到第 7个顾客时,她的鸡蛋全部卖完,用1,2,3,4,5,6, 7给顾客编号,an表示他们买去的鸡蛋,填写下表:(提 示:最后一位买主“7”,必定只买了一个鸡蛋,即a7=1).
第一节
三、思维的类型
思维概述
(一)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可将思维分为:
1. 直觉动作思维
又称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 具体问题时的思维。 三岁以前婴儿的思维是以直觉动作思维为主。
第一节
2. 具体形象思维
思维概述
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或人脑中的表象为支柱
的思维。
学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
不同的动机状态对问题解决有不同的影响。
就动机性质而言,一个人的动机越积极,越有社会价值, 对人的推动力越大,活动效率越高。就动机强度而言,一 般说来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倒U曲线”
第三节 问题解决
第三节 问题解决
(六)个性因素(能力、气质、性格等)差异
一般能力强者,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 力强的人,一般来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表现出 优势。具有某种特殊能力或专业能力的人,仅仅特 定领域的问题会表现出优势。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 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它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在感知基础上实 现的理性认识形式。
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
◆共同点: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不同点:
1. 从反映内容看,感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属性、 表面现象、外在联系,而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共 同的、本质的属性和内在联系;
(一)问题及其成分
问题就是给定信息和要到达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
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例: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 于多少度? 任何问题都具有三个基本成分:问题给定的条件、 希望达到的目标状态和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功能固着
第三节 问题解决
(四)原型启发
(五)个体的情绪与动机
情绪对解决问题有重要影响。
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而乐观、镇静、愉悦、轻松的情绪有助于激发人的潜能, 使问题顺利解决。
第一节
1. 分析思维
思维概述
(二)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可分为:
是遵循严密的逻辑程序和规律,逐步推导,然后 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做出合理结论的思维。
2.直觉思维 是人脑对事物整体及其本质直接领悟的思维。
第一节
1. 聚合思维
思维概述
(三)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
又叫求同思维、辐合思维、集中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 题时,思路聚合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 答案。
第六章 思维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思维的概述 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 良好思维品质及其培养 问题解决
第一节 思维概述
故事:
沧州城南,有一座傍河而建的寺庙, 年久失修,庙门倒塌,一对石兽也掉到河 里去了。十几年后,重修山门,需打捞那 一对石兽,但石兽究竟在哪呢?
第一节 思维概述
关于石兽的位置,先后有四种看法:
一类问题,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以后仍然用习惯了的程序
(方法、思路)去解决问题。 10/17、12/19、15/23、20/33、60/37
陆钦斯的量水实验
第三节 问题解决
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是指个体解决问题时只 看到某种物体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的功能。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 应新的问题情景的需要,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功能 变通)。
2.发散思维
又叫求异思维、辐射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 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第一节
思维概述
第一节
1. 常规性思维:
思维概述
(三)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分为:
也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 用惯用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一节
3. 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概述
也叫词语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 式进行的思维。 只有到青年后期才能具有较发达的抽象逻辑思维。 儿童思维的发展一般要经历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 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成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这三种思维往往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的。
(一)算法式策略 算法式指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 逐一尝试,最后找到一个最佳的方式。 (二)启发式策略 启发式指人们依据一定的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范围 内进行较少的探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即依据 经验或直觉来选择解法。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二)启发式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法 所谓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 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 目标。它的基本步骤是: (1)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目标; (2)找出完成第一个子目标的方法或操作; (3)实现子目标;,灵活多变” (五)思维的创造性
第三节
良好的思维品质及其培养
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加强科学方法论的训练
(二)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四)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
第四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的特点
概括:是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 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的思维过程。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
(四)系统化与具体化 系统化:是指人脑吧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
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是指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后的一般特征和
规律推广到同类具体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①运用启发式教学
思维概述
②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
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④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性的活动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至少有九种解法)
5
12
8
10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它过程都是 由其派生出来的。
分析:是指在人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 或个别属性的思维过程。 综合:是指在人脑中把事物的个别部分或属性联合 成为一体的思维过程。
第三节 问题解决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二)已有的知识经验
知识经验是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 假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愈丰富、 愈概括就愈容易被应用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上。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三)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心向)
定势(心向),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也就是说,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方法、思路)去解决同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
(二)比较与分类 比较:指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 来确定它们的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 。 分类:本质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 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比较是分类的基础。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
(三)抽象与概括
抽象:就是人脑中提炼各种对象或现象的 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其个别的、 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性格特征方面,如勤奋、乐观、有毅力、有信心、有 合作精神等性格特征有利于问题解决;独立性、灵活 性、首创性有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相反的,懒惰、 盲从、自卑等性格特征不利于问题解决。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五、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顾客编号 买鸡蛋数an
1
2
3
4
5
6
7
第三节 问题解决
3.简化法 4.类比法 5.爬山法 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最初状态和目标状 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策略。
第三节 问题解决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一)问题的特征
举例:有一个人用600元买了一匹马,又以 700元卖了出去,然后他又用800元买回来, 再以900元卖出去。问:他赚了多少钱?
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
2.从反映的形式看,感知觉属于感性认识,是对客 观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反映,思维属于理性认识, 是对客观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的间接反映。
◆联系: 感知是思维的源泉和基础;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 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二、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 思维活动不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而是借助一定的中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来反映客 观事物。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2、概括性 思维可以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把同一 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 加以概括。
1.在原遗落处 2.在下游 3.在遗落处的河床深处 4.在上游
第一节 思维概述
老河工说:“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原因分析:石兽坚而重,河沙稀而轻。正因为如此,流水才推不动 石兽,但被挡回的水,势必在石兽迎水的一面将河沙冲开,形成一
浅穴,且愈冲愈大。随河沙的倒塌,石兽便不能保持平衡,必定倒
向穴中,流水不断冲击河沙,石兽就不断倒向上游,天长日久,石 兽就逆流而上了。 照这种分析去做,人们果然在上游几里处捞到了石兽。 在这儿,人们对石兽的位置进行分析、推断的过程,就是思维。
三层圆盘的河内塔问题
2.反推法 反推法就是学生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最后倒退到起 始状态的方法。 例:我国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农妇提一篮鸡 蛋上街,第一个顾客买了她所有鸡蛋的一半又半个;第二 个顾客买了她余下鸡蛋的一半又半个,以后的每一个顾客 都这样买下前一个顾客买后余下的一半又半个。当卖到第 7个顾客时,她的鸡蛋全部卖完,用1,2,3,4,5,6, 7给顾客编号,an表示他们买去的鸡蛋,填写下表:(提 示:最后一位买主“7”,必定只买了一个鸡蛋,即a7=1).
第一节
三、思维的类型
思维概述
(一)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可将思维分为:
1. 直觉动作思维
又称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 具体问题时的思维。 三岁以前婴儿的思维是以直觉动作思维为主。
第一节
2. 具体形象思维
思维概述
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或人脑中的表象为支柱
的思维。
学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
不同的动机状态对问题解决有不同的影响。
就动机性质而言,一个人的动机越积极,越有社会价值, 对人的推动力越大,活动效率越高。就动机强度而言,一 般说来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倒U曲线”
第三节 问题解决
第三节 问题解决
(六)个性因素(能力、气质、性格等)差异
一般能力强者,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 力强的人,一般来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表现出 优势。具有某种特殊能力或专业能力的人,仅仅特 定领域的问题会表现出优势。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 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它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在感知基础上实 现的理性认识形式。
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
◆共同点: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不同点:
1. 从反映内容看,感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属性、 表面现象、外在联系,而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共 同的、本质的属性和内在联系;
(一)问题及其成分
问题就是给定信息和要到达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
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例: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 于多少度? 任何问题都具有三个基本成分:问题给定的条件、 希望达到的目标状态和存在的限制或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