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选择题专项训练
力学选择题
![力学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69f7d976a20029bd642df1.png)
力学选择题专项训练1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v-t 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知道 ( ) A. 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 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 C. 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 m D. 小车做曲线运动2如图所示,一根绳子一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A 点,另一端绕过 动滑轮P 悬挂一重物B ,其中绳子的P A 段处于水平状态.另一根绳子一端与动滑轮P 的轴相连,在绕过光滑的定滑轮Q 后在其端点O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外力F ,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滑轮 均为光滑、轻质,且均可看作质点.现拉动绳子的端点O 使其向左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则该平衡状态与原 平衡状态相比较( )A .拉力F 增加B .拉力F 减小C .角θ不变D .角θ减小 3 某欧式建筑物屋顶为半球形,一警卫人员为执行特殊任务,必须冒险在半球形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如图),他在向上爬过程中( )A .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大B .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小C .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大D .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小4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着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用长度为2L 的细线把两小球连接起来,开始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细线伸直。
现在细线的正中央沿着垂直于两小球连线的方向施加一个恒定拉力F 。
使得两小球运动起来。
那么当两小球之间距离为L 时,两小球获得的瞬时加速度为( )A .大小都是m F a 33=,方向相同B .大小都是m Fa 33=,方向不同C .大小都是m F a 2=,方向相同D .大小都是mFa 2=,方向不同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
现用一个力F 拉斜面,使 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B .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C .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D .斜面对球的弹力不仅有,而且是一个定值6 A 、B 是竖直墙壁,现从A 墙某处以垂直于墙面的初速度v 抛出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小 球下落过程中与A 、B 进行了多次碰撞,不计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401-500(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401-500(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e9c9035acfa1c7ab00cc21.png)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401-500(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瓶子的容积是()(ρ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 kg/m3)A.400cm3B.350cm3C.250cm3D.200cm32.据报道,我国已制造出“世界上快的高速列车(图),运行速度可达380km/h.这种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 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3.小强做鸡蛋在盐水中悬浮的实验时,先配制了半杯浓盐水并将鸡蛋放入杯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然后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直至如图乙所示。
在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变B.盐水的密度变小C.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强逐渐变小D.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力逐渐变大4.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网球.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将甲球竖直向下抛出、将乙球竖直向上抛出,两球在地面上反复弹跳.不计空气阻力,与地面碰撞时不计能量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撞击地面时,乙球的最大形变大于甲球B.抛出时刻,甲球的机械能大于乙球C.反弹后,甲球到达的最大高度大于乙球D.两球在到达地面瞬间的最大速度相同5.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B.因为第1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大,所以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C.因为第1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大,所以木块第1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D.刚开始未拉动木块,是因为拉力小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6.用图象来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是很直观的。
力学经典练习题
![力学经典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d61a8c74b73f242326c5f0e.png)
力学真题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6 小题)1.如图,两个轻环 a 和 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 a 和 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A.B.m C. m D.2m2.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a 和b 叠放在P 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 a 和 b、b 与 P、P 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 f 1、f2和 f3表示.则()A.f 1=0,f2≠0,f3≠0B.f1≠0,f 2=0, f3=0C.f 1≠0,f 2≠0, f3=0D.f1≠0,f 2≠0,f 3≠ 03.如图,滑块 A 置于水平川面上,滑块 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 A(A、B接触面竖直),此时 A 恰好不滑动, B 恰好不下滑.已知 A 与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比为()A.B.C.D.4.以下列图,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 O 点.现用水平力 F 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向来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凑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 F T的变化情况是()A.F N保持不变, F T不断增大B.F N不断增大, F T不断减小C.F N保持不变, F T先增大后减小D.F N不断增大, F T先减小后增大5.以下列图,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 F 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 m、 M ,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 F 的最大值是()A.B.C.D.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地址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川点.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N1向来减小, N2向来增大B.N1向来减小, N2向来减小C.N1先增大后减小, N2向来减小D.N1先增大后减小, N2先减小后增大7.以下列图,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为 45°,日光灯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 G,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A.G和G B.G和GC.G和G D.G和G8.一质量为 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 F,以下列图.则物块()A.仍处于静止状态B.沿斜面加速下滑C.碰到的摩擦力不变D.碰到的合外力增大9.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超出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轮到 P 和到 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 P 之间以及 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 F 拉 P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 F 的大小为()A.4μ mg B.3μ mg C.2μ mg D.μ mg10.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 的物体悬挂在空中,如右图所示,已知绳AO 和 BO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 60°,则绳 AO 和绳 BO 中的拉力分别为()A.B.C.D.11.以下列图,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 的物块,碰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辰物块所受摩擦力F f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5s 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B.4s 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6s~9s 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12.以下列图,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圆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加速度 a 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向来静止在斜面上,小球碰到细线的拉力T 和斜面的支持力F 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A.T=m(gsin θ+acos θ)F N=m(gcos θ﹣ asin θ)B.T=m(gsin θ+acos θ)F N=m(gsin θ﹣acos θ)C.T=m(acos θ﹣gsin θ)F N=m(gcos θ+asin θ)D.T=m(asin θ﹣gcos θ)F N=m(gsin θ+acos θ)13.以下列图, A、 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 B 碰到的摩擦力()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14.如图,在圆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 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设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 t 增大的水平力 F=kt( k 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 a2,以下反响 a1和 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选项是()A.B.C.D.15.以下列图,A、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必然为零B.上升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大于 A 对物体碰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大于 A 物体碰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等于 A 物体碰到的重力16.以下列图,将质量为m 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若是μ>tanθ,滑块将下滑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若是μ<tanθ,滑块将减速下滑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若是μ =tan,θ拉力大小应是2mgsin θ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若是μ =tan,θ拉力大小应是mgsin θ二.多项选择题(共9 小题)17.如图,娇嫩轻绳ON 的一端 O 固定,其中间某点M 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 N.初始时,OM 竖直且 MN 被拉直,OM 与 MN 之间的夹角α(α>).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 OM 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A.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18.以下列图,轻质不能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 M 、 N 上的 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钩是圆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若是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绳的右端上移到b′,绳子拉力不变B.将杆 N 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C.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D.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服架悬挂点右移19.以下列图,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川面上,将杆竖直紧压在地面上,若三条绳长度不相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三条绳中的张力都相等B.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己重力C.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D.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20.如图,物体 P 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 P 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 轻轻地叠放在 P 上,则()A.P 向下滑动B.P 静止不动C.P 所受的合外力增大D.P 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21.如图(a),一物块在 t=0 时辰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 图线如图( 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 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22.以下列图,水平传达带以速度 v1匀速运动,小物体 P、Q 由经过定滑轮且不能伸长的轻绳相连, t=0 时辰 P 在传达带左端拥有速度 v2,P 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时辰 P 走开传达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 P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A.B.C.D.23.以下列图,将两相同的木块a、b 置于粗糙的水平川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开始时 a、b 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 a 所受摩擦力 F fa≠ 0, b 所受摩擦力 F f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刹时()A.F fa大小不变 B.F fa方向改变 C. F fb依旧为零 D.F fb方向向右24.以下列图,两质量相等的物块 A、B 经过一轻质弹簧连接, B 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圆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向来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 A 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 A、B 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当 A、B 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B.当 A、B 加速度相等时, A、B 的速度差最大C.当 A、B 的速度相等时, A 的速度达到最大D.当 A、B 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25.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A.向右做加速运动B.向右做减速运动C.向左做加速运动D.向左做减速运动力学真题练习题参照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 小题)1.(2016?新课标Ⅲ)如图,两个轻环 a 和 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 a 和 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A.B.m C. m D.2m【解答】解:设悬挂小物块的点为O',圆弧的圆心为O,由于 ab=R,所以三角形 Oab 为等边三角形.由于圆弧对轻环的支持力平行于半径,所以小球和小物块对轻环的合力方向由轻环指向圆心 O,由于小物块和小球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 aO、bO 是∠ maO′、∠mbO′的角均分线,所以∠ O'Oa=∠maO=∠mbO=30°,那么∠ mbO′ =60,°所以由几何关系可得∠aO'b=120°,而在一条绳子上的张力大小相等,故有T=mg,小物块碰到两条绳子的拉力作用大小相等,夹角为120°,故碰到的合力等于mg,由于小物块碰到绳子的拉力和重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故拉力的合力等于小物块的重力为 mg,所以小物块的质量为m故 ABD 错误, C 正确.应选: C.2.(2016?海南)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 a 和 b 叠放在 P 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和b、b与P、P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 f 1、f2和 f3表示.则()A.f 1=0,f2≠0,f3≠0B.f1≠0,f 2=0, f3=0C.f 1≠0,f 2≠0, f3=0D.f1≠0,f 2≠0,f 3≠ 0【解答】解:对 a 物体解析可知, a 物体受重力、支持力的作用,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向,所以 a 碰到 b 向上的摩擦力; f1≠0;再对 ab 整体解析可知, ab 整体受重力、支持力的作用,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所以 b 碰到 P 向上的摩擦力; f2≠0;对 ab 及 P 组成的整体解析,由于整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所以P 不受地面的摩擦力; f3=0;故只有 C 正确, ABD错误;应选: C.3.(2015?山东)如图,滑块 A 置于水平川面上,滑块 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 A(A、B 接触面竖直),此时 A 恰好不滑动, B 恰好不下滑.已知 A 与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力. A 与 B 的质量之比为()A.B.C.D.【解答】解:对 A、B 整体解析,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最大静摩擦力,依照平衡条件,有:F=μ2(m1+m2)g①再对物体 B 解析,受推力、重力、向左的支持力和向上的最大静摩擦力,依照平衡条件,有:水平方向: F=N竖直方向: m2g=f其中: f= μ1N联立有: m2g=μ1F②联立①②解得:=应选: B4.(2013?天津)以下列图,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 点.现用水平力 F 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向来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凑近斜面顶端时细绳凑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 T的变化情况是()A.F 保持不变, F 不断增大N TB.F N不断增大, F T不断减小C.F 保持不变, F 先增大后减小N TD.F N不断增大, F T先减小后增大【解答】解:先对小球进行受力解析,重力、支持力F N、拉力T组成一个闭合F的矢量三角形,由于重力不变、支持力F N方向不变,且从已知图形知β>θ,且β逐渐变小,趋向于 0;故斜面向左搬动的过程中,拉力 F T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减小,当β=θ时,F T⊥N,细绳的拉力T最小,由图可知,随β的减小,斜面的F F支持力 F N不断增大,T先减小后增大.故应选: D.5.(2012?江苏)以下列图,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 F 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 m、 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 f.若木块不滑动,力 F 的最大值是()A.B.C.D.【解答】解:对木块解析得, 2f﹣ Mg=Ma,解得木块的最大加速度a=.对整体解析得, F﹣( M+m)g=(M+m)a,解得 F=.故A正确,B、C、D错误.应选 A.6.(2012?新课标)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 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地址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川点.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N1向来减小, N2向来增大B.N1向来减小, N2向来减小C.N1先增大后减小, N2向来减小D.N1先增大后减小, N2先减小后增大【解答】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解析受力情况:重力G、墙面的支持力N1′和木板的支持力 N2′.依照牛顿第三定律得知,N1=N1′,N2=N2′.依照平衡条件得: N1′ =Gcot,θN2′=将木板从图示地址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川点的过程中,θ增大, cot θ减小, sin θ增大,则 N1′和 N2′都向来减小,故 N1和 N2都向来减小.应选 B7.(2012?广东)以下列图,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为45°,日光灯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A.G和G B.G和GC.G和G D.G和G【解答】解:日光灯受力以下列图,将 T1T2分别向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则有:T1sin45 =T°2 sin45 °T1cos45 °+T2cos45 °=G解得: T1=T2=应选 B.8.( 2011?安徽)一质量为 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以下列图.则物块()A.仍处于静止状态B.沿斜面加速下滑C.碰到的摩擦力不变D.碰到的合外力增大【解答】解:由于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说明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对物体受力解析,如图依照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mgsin θN=mgcosθf= μN解得μ=tan θ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再次对物体受力解析,如图与斜面垂直方向依旧平衡:N=(mg+F)cosθ所以最大静摩擦力为: f= μN=μ( mg+F)cosθ=(mg+F) sin θ,故在斜面平行方向的合力为零,故合力依旧为零,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 A 正确,B、D 错误,摩擦力由mgsin θ增大到( F+mg) sin θ,C 错误;应选 A.9.(2006?全国卷Ⅱ)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超出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 Q 相连,从滑轮到P 和到 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 P 之间以及 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 F 拉 P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 F 的大小为()A.4μ mg B.3μ mg C.2μ mg D.μ mg【解答】解:对 Q 物块,设超出定滑轮的轻绳拉力为T木块 Q 与 P 间的滑动摩擦力f= μ mg ①依照共点力平衡条件T=f②对木块 P 受力解析,受拉力F,Q 对 P 向左的摩擦力f,地面对 P 物体向左的摩擦力 f ′,依照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f+f ′+T ③地面对 P 物体向左的摩擦力f′(=μ2m) g④由①~④式能够解得F=4μ mg应选 A.10.( 2004?广东)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 的物体悬挂在空中,如右图所示,已知绳 AO 和 BO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 60°,则绳 AO 和绳 BO 中的拉力分别为()A.B.C.D.【解答】解析:对 O 点受力解析以以下列图所示,将 T A、T B两力合成为 T′,依照平衡状态条件得出:T′ =T=mg依照几何关系得出: T A=mgcos30°=mg, T B=mgcos60°= mg.应选 A.11.( 2013?浙江)以下列图,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 的物块,碰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 F 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辰物块所受摩擦力F f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5s 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B .4s 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C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 .6s ~9s 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2【解答】 解: A 、在 0~4s 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4s 末开始运动,则 5s 内位移不为零,则拉力做功不为零.故A 错误;B 、4s 末拉力为 4N ,摩擦力为 4N ,合力为零.故 B 错误;C 、 依照 牛顿 第二 定律 得, 6s ~ 9s 内物 体 做匀 加速 直线 运动 的加 速度a=. f= μ mg ,解得.故 C 错误, D 正确.应选: D .12.( 2013?安徽)以下列图,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 θ的圆滑斜面体顶端, 细线与斜面平行. 在斜面体以加速度 a 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小球向来静止在斜面上, 小球碰到细线的拉力 T 和斜面的支持力 F N 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 g )()A .T=m (gsin θ+acos θ)F N =m (gcos θ﹣ asin θ)B .T=m (gsin θ+acos θ)F N =m (gsin θ﹣acos θ)C .T=m (acos θ﹣gsin θ) F N =m (gcos θ+asin θ)D .T=m (asin θ﹣gcos θ) F N =m (gsin θ+acos θ)【解答】解:当加速度 a 较小时,小球与斜面一起运动,此时小球受重力、绳子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绳子平行于斜面;小球的受力如图: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Tcos θ﹣F N θ =ma ①sin 竖直方向上由平衡得: Tsin θ+F N θ =mg②cos①②联立得: F N (θ﹣ asin θ) (θθ)故A 正确,BCD=m gcosT=m gsin +acos错误.应选: A.13.( 2011?天津)以下列图, A、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 B 碰到的摩擦力()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解答】解: A、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共同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 A、B 整体依照牛顿第二定律有尔后隔断 B,依照牛顿第二定律有f AB=m B a=μm Bg 大小不变,物体 B 做速度方向向右的匀减速运动,故而加速度方向向左,摩擦力向左;应选 A.14.( 2011?新课标)如图,在圆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设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 增大的水平力 F=kt(k 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1和2,以下反响 1 和2 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选项是()a a a【解答】解:当 F 比较小时,两个物体相对静止,加速度相同,依照牛顿第二定律得:a==,a∝ t;当 F 比较大时, m2相对于 m1运动,依照牛顿第二定律得:对 m1: a1=,μ、m1、m2都必然,则a1必然.对 m2:a2=== t ﹣μg, a2是 t 的线性函数, t 增大, a2增大.由于,则两木板相对滑动后a2图象大于两者相对静止时图象的斜率.故 A 正确.应选: A15.(2010?浙江)以下列图, A、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必然为零B.上升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大于 A 对物体碰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大于 A 物体碰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等于 A 物体碰到的重力【解答】解:以 A、B 整体为研究对象: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仅受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为 g,方向竖直向下.再以 A 为研究对象:因加速度为 g,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A 所受合力为 A 的重力,所以 A 仅受重力作用,即 A 和 B 之间没有作用力.应选 A.16.(2009?北京)以下列图,将质量为 m 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若是μ>tanθ,滑块将下滑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若是μ<tanθ,滑块将减速下滑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若是μ =tan,θ拉力大小应是2mgsin θ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若是μ =tan,θ拉力大小应是mgsin θ【解答】解:A、物体由静止释放,对物体受力解析,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如图物体加速下滑,G x> fN=G y故 mgsinθ>μmgcosθ解得μ<tan θ故 A错误;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若是μ<tanθ,则有mgsin θ>μ mgcosθ故 B错误;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依照平衡条件,有F﹣mgsin θ﹣μ mgcosθ =0μ=tan θ故解得F=2mgsinθ故 C正确;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依照平衡条件,有F+mgsin θ﹣μ mgcosθ =0μ=tan θ故解得F=0故 D错误;应选: C.二.多项选择题(共9 小题)17.( 2017?新课标Ⅰ)如图,娇嫩轻绳 ON 的一端 O 固定,其中间某点 M 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 N.初始时, OM 竖直且 MN 被拉直, OM 与 MN 之间的夹角α(α>).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 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A.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解答】解: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OM 和 MN 的拉力的合力与重力的是一对平衡力.以下列图用矢量三角形法加正弦定理,重力对应的角为 180°减α,保持不变, MN 对应的角由 0°变为 90°,力素来增大, OM 对应的角由大于 90°变为小于 90°,力先变大,到 90°过 90°后变小;刚开始时, OM 拉力等于重力,从图中的两种情况能够看出,OM 的拉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的大小,所以OM 先增大后减小;而拉力 MN 一开始为零,从图中能够看出,MN 拉力素来在增大.应选: AD.18.( 2017?天津)以下列图,轻质不能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 M 、 N 上的 a、 b 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钩是圆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若是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绳的右端上移到b′,绳子拉力不变B.将杆 N 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C.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D.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服架悬挂点右移【解答】解:以下列图,两个绳子是对称的,与竖直方向夹角是相等的.假设绳子的长度为X,则 Xcosθ=L,绳子一端在上下搬动的时候,绳子的长度不变,两杆之间的距离不变,则θ角度不变;AC、两个绳子的合力向上,大小等于衣服的重力,由于夹角不变,所以绳子的拉力不变; A 正确, C 错误;B、当杆向右搬动后,依照Xcosθ =L,即 L 变大,绳长不变,所以θ角度减小,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绳子的拉力变大, B 正确;D、绳长和两杆距离不变的情况下,θ不变,所以挂的衣服质量变化,不会影响悬挂点的搬动, D 错误.应选: AB.19.(2015?广东)以下列图,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川面上,将杆竖直紧压在地面上,若三条绳长度不相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三条绳中的张力都相等B.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己重力C.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D.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解答】解: A、由于三力长度不相同,故说明三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相同,由于杆保持静止,故在水平方向三力水均分力的合力应为零;故说明三力的大小可第24页(共 29页)能不相等;故 A 错误; C 正确;B、由于三力在竖直方向有拉力,杆在竖直方向合力为零,故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重力;故 B 正确; D 错误;应选: BC.20.( 2013?广东)如图,物体 P 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 P 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 Q 轻轻地叠放在 P 上,则()A.P 向下滑动B.P 静止不动C.P 所受的合外力增大D.P 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解答】解: A、B、对 P 受力解析,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依照平衡条件,有:N=Mgcosθf=Mgsin θf≤μN故μ≥tan θ由于物体 Q 轻轻地叠放在P 上,相当于增大物体P 重力,故 P 静止不动,故 A 错误, B 正确;C、物体 P 保持静止,合力为零,故 C 错误;D、由于物体 Q 轻轻地叠放在 P 上,相当于增大物体P 重力,故 P 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故 D 正确;应选: BD.21.( 2015?新课标Ⅰ)如图( a),一物块在 t=0 时辰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 图线如图( 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 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解答】解:由图 b 可知,物体先向上减速到达最高时再向下加速;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经过的位移,故可出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上升过程及下降过程加速度均可求,上升过程有:mgsin θ+μ mgcosθ =ma1;下降过程有: mgsin θ﹣μ mgcosθ =ma2;两式联立可求得斜面倾角及动摩擦因数;但由于 m 均消去,故无法求得质量;因已知上升位移及夹角,则可求得上升的最大高度;应选: ACD.22.( 2014?四川)以下列图,水平传达带以速度 v1匀速运动,小物体 P、Q 由经过定滑轮且不能伸长的轻绳相连,t=0 时辰P 在传达带左端拥有速度v2,P 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 t=t 0时辰 P 走开传达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 P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A.B.C.。
力学练习题1(选择)
![力学练习题1(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9a94d443fe4733687e21aa92.png)
力学练习题11.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6533SI t t x +-=,则该质点作: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B.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D.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2.将一物体提高10m ,下述哪一种情况提升力所作的功最多? ( )A. 以5m/s 的速度匀速提升B. 以10m/s 的速度匀速提升C. 将物体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提升,达到5m/s 的速度3.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为s m v /2=, 瞬时加速度为2/2s m a -=,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 )A.等于零.B. 等于s m /2-.C. 等于s m /2.D. 不能确定.4.刚体绕定轴作匀变速转动时,刚体上距转轴为r 的任一点的 ( )A. 切向、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均随时间变化;B.切向、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均保持恒定;C.切向加速度大小恒定, 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变化;D.法向加速度大小恒定,切向加速度大小变化;5.如图所示,在边长为a 的正六边形的顶点上,分别固定六个质点,每个质点的质量都是m,设这正六边形放在xoy 平面内,则质点对oy轴的转动惯量为:( )A. 3ma 2B. 12ma 2C. 9ma 26.在系统不受外力作用的非弹性碰撞过程中 ( )A. 动能和动量都守恒B. 动能和动量都不守恒;C. 动能不守恒动量守恒D. 动能守恒动量不守恒7.溜冰运动员作旋转动作,转动惯量为J ,角速度为ω,伸开手腿,转动惯量和角速度分别变为'J 和ω'。
则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角动量守恒B.动能守恒C. 角动量和动能均守恒D.角动量和动能均不守恒8一质点沿半径m R 1=的圆周运动,已知走过的圆弧和时间的关系为222t s +=(SI),则当总加速度a 恰好与半径成 45角时,质点所经过的路程s 为 ( )A.1.5mB.2.5mC.3.5mD.4.5m9. 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4+=t x (SI),5633+-=t t y (SI),则质点速度最小的位置在( )A.(6,1)B.(5,2)C.(2,6)D.(6,2)10. 一物体以与水平方向成 60角的初速度被抛出,经过4s 后落地,速度的垂直分量s m v y /84=,则物体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是 ( )A. 183mB. 83mC. 283mD. 383m11. 对于势能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 只有系统内诸质点间以保守力作用时,才有与该力相对应的势能B 势能属于系统或质点组C 若以弹簧自由伸长时物体所在位置为零势点,则弹簧物体系统的弹性势能为221kx D 势能增量与零势点的选择有关 12.关于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取决于刚体的质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无关B. 取决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与轴的位置无关C. 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分布和轴的位置D. 只取决于转轴的位置,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无关13. 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① 保守力作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 ② 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保守力对质点作的功为零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者作功的代数和必为零。
理论力学选择题集锦(含答案)
![理论力学选择题集锦(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9bb1a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3.png)
《理论力学》1-1.两个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作用线沿同一直线。
这是(A)它们作用在物体系统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B)它们作用在刚体系统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C)它们作用在刚体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D)它们作用在变形体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1-2.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F1和F2,若F1 = - F2,则表明这两个力(A)必处于平衡;(B)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一定平衡;(D)必不平衡。
1-3. 若要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一组平衡力系,而不改变原力系的作用效果,则它们所作用的对象必需是(A)同一个刚体系统;(B)同一个变形体;(C)同一个刚体,原力系为任何力系;(D)同一个刚体,且原力系是一个平衡力系。
1-4.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中的两个分力和它们的合力的作用范围(A)必须在同一个物体的同一点上;(B)可以在同一物体的不同点上;(C)可以在物体系统的不同物体上;(D)可以在两个刚体的不同点上。
1-5. 若要将作用力沿其作用线移动到其它点而不改变它的作用,则其移动范围(A)必须在同一刚体内;(B)可以在不同刚体上;(C)可以在同一刚体系统上;(D)可以在同一个变形体内。
1-6.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的适用范围是(A)只适用于刚体的内部;(B)只适用于平衡刚体的内部;(C)对任何宏观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D)只适用于刚体和刚体系统。
1-7. 作用在刚体的同平面上的三个互不平行的力,它们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这是刚体平衡的(A)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B)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C)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D)非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
1-8. 刚化公理适用于(A)任何受力情况下的变形体;(B)只适用于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变形体;(C)任何受力情况下的物体系统;(D)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
力学竞赛大学试题及答案
![力学竞赛大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e21f5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4.png)
力学竞赛大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其运动状态是: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匀速圆周运动D. 变速直线运动答案:B2.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A. F = maB. F = mvC. F = m(v^2)D. F = m(v^2)/r答案:A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B. 能量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转移C. 能量的总量可以增加D. 能量的总量可以减少答案:A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其下落高度与时间的关系为:A. h = 1/2gt^2B. h = gtC. h = 2gtD. h = gt^2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的物体上。
答案:相等;相反;不同2. 一个物体的动能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其公式为:Ek = ________。
答案:1/2mv^23.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成________关系。
答案:正比4.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与其形变成正比,其公式为:F =________。
答案:kx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求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已知汽车质量为1500kg,摩擦系数为0.05。
答案: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750N。
2.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10m高处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答案: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20m/s。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物理意义。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其物理意义是,物体具有惯性,即物体倾向于保持其当前的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
力学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力学知识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1fe45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b.png)
力学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A. 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B. 物体在不受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C. 物体在受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D. 物体在受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C. 力的大小与加速度成正比D. 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答案:B3.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与:A. 弹簧的劲度系数成正比B. 作用在弹簧上的力成正比C. 弹簧的原长成正比D. 弹簧的质量成正比答案:B4. 一个物体的重力大小为:A. 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B. 质量除以重力加速度C. 质量加上重力加速度D. 质量减去重力加速度答案:A5. 以下哪个选项是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A. 系统内总动能守恒B. 系统内总动量守恒C. 系统内总机械能守恒D. 系统内总势能守恒答案:B6.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A. 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 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 与物体运动趋势相反D. 与物体运动趋势相同答案:C7. 惯性是物体保持其:A. 静止状态B.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匀速圆周运动状态D. 任意运动状态答案:B8. 以下哪个选项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C. 能量可以被转化为其他形式D. 能量只能以一种形式存在答案:B9. 根据动能定理,一个物体的动能等于:A. 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B. 质量乘以速度C. 质量除以速度的平方D. 质量除以速度答案:B10. 以下哪个选项是动量的定义?A. 质量乘以速度B. 质量除以速度C. 质量加上速度D. 质量减去速度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牛顿第三定律表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______物体上。
答案:相等;相反;不同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______。
实验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实验力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22d3a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b.png)
实验力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材料在拉伸实验中,当应力达到200 MPa时,应变为0.02,此时材料的弹性模量是多少?A. 10000 MPaB. 20000 MPaC. 50000 MPaD. 100000 MPa2. 在材料力学中,泊松比是描述材料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间关系的物理量,其取值范围是:A. 0到1B. 0到0.5C. -1到1D. -0.5到0.53. 以下哪种情况下,材料的屈服强度会降低?A. 温度升高B. 应变速率增加C. 材料的微观结构更加均匀D. 材料的晶粒尺寸减小4. 在进行三点弯曲实验时,若支点之间的距离增加,而载荷保持不变,那么材料的弯曲强度将会: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5. 疲劳破坏是指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逐渐发生破坏的现象,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疲劳寿命?A. 材料的强度B. 应力循环的幅度C. 材料的微观结构D. 环境温度答案:1. B. 20000 MPa(弹性模量E = 应力/应变)2. B. 0到0.53. A. 温度升高4. B. 减少5. D. 环境温度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材料力学中的应力-应变曲线,并说明其上各点的意义。
应力-应变曲线是描述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应力与应变之间关系的图形。
曲线上的几个关键点包括:弹性极限、屈服点、强化阶段、颈缩点和断裂点。
弹性极限是材料开始发生永久变形的应力值;屈服点是材料从弹性变形过渡到塑性变形的应力值;强化阶段是材料在进一步拉伸过程中,应力继续增加而应变增加的速率减缓的阶段;颈缩点是材料局部变细,整体截面积减小的点;断裂点是材料最终断裂的应力值。
2. 解释什么是材料的疲劳寿命,并说明影响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
材料的疲劳寿命是指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能够承受的循环次数。
影响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包括:应力循环的幅度、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材料的微观结构、表面处理和环境条件等。
力学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力学模拟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ffb5a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2.png)
力学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A. 静止状态B. 匀速直线运动C. 变速直线运动D. 曲线运动答案:A、B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是:A. 力与加速度成正比B. 力与加速度成反比C. 力与加速度无关D. 力是加速度的函数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相互抵消答案:D4.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力为1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其加速度为:A. 5 m/s²B. 10 m/s²C. 20 m/s²D. 40 m/s²答案:A5. 功的公式为:A. W = F × dB. W = F × sC. W = F × vD. W = F × t答案:A6.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A. 只有重力作用B. 只有弹性力作用C. 只有保守力作用D. 没有外力作用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是动量守恒的条件?A. 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B. 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C. 系统所受合外力大小恒定D. 系统所受合外力方向恒定答案:A8.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C. 能量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转移D. 能量的总量可以增加答案:D9.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性势能与什么成正比?A. 弹簧的形变量B. 弹簧的弹性系数C. 弹簧的长度D. 弹簧的直径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简谐运动的特点?A. 周期性B. 非线性C. 可逆性D. 重复性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____。
力学测试题及答案
![力学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795a5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c.png)
力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这一定律?A. 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物体将加速运动C. 物体将做曲线运动D. 物体将保持其当前运动状态不变2. 以下哪个公式表示了牛顿第二定律?A. F = maB. F = mvC. F = m/aD. F = a*m3.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 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总是大小不等,方向相反C. 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总是大小不等,方向相同4. 以下哪种力是保守力?A. 摩擦力B. 重力C. 空气阻力D. 弹力5. 在没有其他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一个物体的动量守恒。
以下哪个陈述是正确的?A. 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静止的物体B. 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C.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物体D. 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非弹性碰撞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哪个陈述是错误的?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B. 能量可以在封闭系统中被创造C. 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D. 能量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转移7.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机械能守恒的条件?A. 只有保守力作用B. 只有非保守力作用C. 只有重力作用D. 所有力都是非保守力8.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是:A. v = gtB. v = gt^2C. v = 2gtD. v = gt/29. 以下哪个公式描述了物体在斜面上的滑动摩擦力?A. f = μNB. f = μmgC. f = μmg cosθD. f = μmg sinθ10.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简谐振动的周期?A. T = 2π√(m/k)B. T = 2π√(k/m)C. T = √(2πmk)D. T = √(2πk/m)答案:1-5 A A A B C 6-10 B A D B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_______。
力学综合习题及答案
![力学综合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9d21761711cc7931b7169f.png)
力学综合习题及答案..A.力的作用点 C.力的方向 D.力的单位(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3.(2014•郴州)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C D.,5.(2013•枣庄)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C D.6.(2014•十堰)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7.(2013•永安市模拟)小华用矿泉水瓶做验证实验(如图):他用水平力轻轻推动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当用水平力轻推瓶盖时,瓶子翻了.他验证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8.如图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以不同的方向作用于塑料尺的同一点,塑料尺弯曲的程度不同.此现象表明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9.(2014•山西)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正在巴西进行.小伟和小梁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踢球时.脚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③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向前的推力④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⑤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二.填空题(共9小题)10.(2013•沁阳市模拟)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重力无处不在.如工人师傅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重垂线来检验墙身是否竖直,这充分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一原理;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起来,这是因为它的重心低的缘故.11.(2013•江永县二模)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建筑工人利用这个原理来检查所砌的墙是否符合要求,具体的做法是用细绳吊一个重物在墙边,当看到墙线与绷直的细线平行时,就达到要求了.12.(2013•天津)一座平直的跨海大桥全长1.6km,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两个标志牌.如果一辆匀速行驶的载重汽车恰好达到两标志牌的最大限定值,该车通过桥中央时对桥面的压力为3×105N,通过该桥的时间为0.04 h.(g取10N/kg,车长不计)求出时间.v===0.04h13.(2012•南充)如果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则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重力G=mg.它受到的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14.(2014•深圳二模)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15.(2013•鞍山模拟)请在图中画出铁锁松手后运动到A位置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16.(2014•十堰)滑板车是中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用脚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在运动中受到阻力,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滑板车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人与车自身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17.(2014•厦门)今年端午节,全国首创的“龙舟拔河赛”在集美龙舟池举行.龙舟靠划桨获得动力.若甲船战胜乙船,则甲船的动力大于乙船的动力,甲船拉乙船的力等于乙船拉甲船的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8.(2014•北海)如图所示,打网球时,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这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又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101-200(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101-200(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bd176d4431b90d6d85c721.png)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101-200(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底端装有电子阀门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等.下列表示木块下表面处水的压强p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木块的重力势能E p和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杯的底面积为100cm2,将一个质量为600g、体积为300cm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的厚度忽略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g=10N/k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A的密度是2g/cm3B.当物体A的一半浸入水中后,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为4.5NC.当物体A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大了200PaD.当物体A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750Pa3.如图所示,重20N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计绳重及绳子与轮的摩擦)动滑轮重6N,滑轮下面悬挂一个物体B,当物体B重8N时,恰能匀速下落,若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 A作用在物体A,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拉力F A的大小为A.F A=8NB.F A=20NC.F A=14ND.F A=7N4.一位同学在离一绝壁519m远处吹一口哨,用秒表测得回声时间为3s,此时空气温度为(表中是声音在不同气温下的速度)A.0℃B.15℃C.20℃D.10℃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每次都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静止滑下,使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直至静止,小车运动距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在毛巾上运动的距离最短,所以它消耗的机械能最少B.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长,所以它消耗的动能最多C.小车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每次小车获得的内能相同D.小车在毛巾、棉布和本板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每次小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相同6.蹦床运动时奥运会比赛项目.运动员比赛开始前直立在蹦床中央,比赛开始时快速下蹲并立即恢复直立被蹦床弹起,离开蹦床时是成直立状态并一直保持,到达最高点后下落到接触蹦床时又快速下蹲并立即恢复直立.再次被蹦床弹起,达到更高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此整个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守恒B .在此整个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一直在增加C .从离开蹦床到下落接触蹦床的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守恒D .从下落接触蹦床到离开蹦床的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守恒7.如图,杠杆在物块1G 和2G 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已知12L L ,当1G 、2G 同时向支点移动相等距离时,杠杆将A .顺时针转动B .逆时针转动C .仍然平衡D .无法判断 8.分别用铜、铁、铝三种金属,制成的三个体积相同、质量也相等的空心球,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水,则三个球中总质量最大的是(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铜>ρ铁>ρ铝)( ) A .铜球 B .铁球 C .铝球 D .一样大9.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起来,在第3个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物体,已知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N 、1.5N ,第3个弹簧测力计刻度模糊不清.请根据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求出所挂物体所受的重力为A .0.5NB .1NC .2ND .1.5N 10.如图所示,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分别将A 、B 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 A >G 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B.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C.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小D.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11.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A.25m/s B.24m/s C.22m/s D.28m/s12.轻质弹簧S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L1,现将一根与S完全相同的弹簧剪为S1和S2两部分;将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体分别与S1和S2相连并悬挂在天花板上(m1+m2=m)如图所示.平衡时S1和S2的长度之和为L2,则()A.L2一定等于L1B.L2一定大于L1,且m1越大、S1原长越长,L2就越长C.L2一定小于L1,且m1越大、S2原长越长,L2就越短D.L2一定小于L1,且m2越大、S1原长越长,L2就越短13.空气密度为1.29kg/m3,以下数据中最接近于一个教室里全部空气质量的是()A.200mg B.200g C.20kg D.200kg14.2017年9月29日,世界上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和“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进行了天、地连接,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的保密技术水平,那么,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墨子号”实验卫星的发射过程中,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在轨运行的“墨子号”卫星受到的力是平衡力C.在轨运行的“墨子号”卫星内部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但仍然受重力D.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和卫星“墨子号”之间是通过超声波实现联系的15.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甲物体重15N,乙物体重10N,弹簧秤的示数12N,不计绳重和轴对滑轮的摩擦,则甲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B.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左C.大小为12N,方向水平向右D.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16.某工人使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浸没在水中的实心物体A,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已知动滑轮的重力是60N,物体上升的速度始终是1m/s,不计绳重,摩擦及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物体的重力是420N;②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120N;③物体的密度3×103kg/m3;④物体出水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0%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7.如图所示,金属块A通过轻绳系于木块C的下方,静止在水中;金属块B平放在木块D的上表面,静止在水面上.已知长方体木块C和D密度、体积、形状均完全相同,密度是水密度的一半,它们的上表面均正好与水面相平;金属块A和B的体积、形状完全相同,它们各自的体积是单个木块体积的一半,则A、B的密度之比为A.3:1 B.2:1C.6:1 D.4:118.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也有可能有摩擦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D.两个表面光滑的物体间也可能有摩擦19.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20.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1-100(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1-100(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4bf58204a1b0717ed5dd21.png)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1-100(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甲>F 乙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p 乙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甲′=p 乙′A .只有①和③B .只有①和④C .只有②和③D .只有③和④ 2.如图所示,F 1=4N ,F 2=3N ,此时物体A 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 以0.1m/s 的速度在物体A 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F 2的功率为0.6WB .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C .物体A 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D .如果增大F 2,物体A 可能向左运动3.如图所示,手握着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瓶子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惯性B .手的握力越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大C .瓶子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D .瓶子受到手的握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4.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杯子重1N,高9cm,底面积30cm2;杯内水重2N,水深6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N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N5.如图所示,用大小为8N的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以1m/s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保持不变(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拉力F与地面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8NC.若A以2m/s匀速运动,拉力F将变大D.地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5N6.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7.如图所示,甲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重为10N的木块,重为6N钩码乙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带动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要用力将甲物块向左水平拉动,拉力大小为A.4N B.6N C.12N D.16N8.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A.书的形变B.桌面的形变C.书和桌面的形变D.书受到的重力9.如图所示,用2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可以使重15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8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且保持不变。
八年级物理力学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力学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5e407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4.png)
八年级物理力学练习题(含答案)八年级力学练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关于力的认识是: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2、XXX和她的同学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龙舟。
3、改变物体形状的是力。
4、下列表示正确的是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图中的D。
5、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6、能增大摩擦力的是自行车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
7、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8、属于有害摩擦并需要减小的是手拿起杯子时,手与杯子间的摩擦。
9、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10、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被拉伸的弹簧。
11、下述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物体的重力就是质量,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2、有关XXX和XXX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因为绳子粗糙,所以XXX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一、选择题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正确选项为A。
2、XXX和她的同学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龙舟是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
正确选项为D。
3、能改变物体形状的是力。
正确选项为C。
4、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正确选项为D。
5、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正确选项为C。
6、能增大摩擦力的是自行车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
正确选项为A。
7、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正确选项为C。
8、属于有害摩擦并需要减小的是手拿起杯子时,手与杯子间的摩擦。
正确选项为B。
9、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正确选项为C。
10、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被拉伸的弹簧。
正确选项为A。
11、下述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物体的重力就是质量,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力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a5f07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0.png)
力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A. 物体在受力时会加速B. 物体在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C. 物体在受力时保持静止D. 物体在受力时做圆周运动答案:B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F、质量和加速度a之间的关系是:A. F = maB. F = 1/maC. F = a/mD. F = a*m^2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惯性参考系的特点?A.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相对于地面静止C. 相对于地面匀速直线运动D. 相对于地面加速运动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4. 物体的动量定义为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乘积。
答案:质量;速度5.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在任何过程中都是_________的。
答案:守恒6. 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其高度成正比,比例系数是_________。
答案:重力加速度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7. 请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8. 什么是弹性碰撞?在弹性碰撞中,动量和动能是如何守恒的?答案:弹性碰撞是指在碰撞过程中,物体的形变能够完全恢复,且没有能量损失的碰撞。
在弹性碰撞中,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即碰撞前后动量相等。
同时,系统的总动能也守恒,即碰撞前后动能相等。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5分)9.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体,忽略空气阻力。
求物体下落10秒后的速度和位移。
答案:根据自由落体公式,速度v = gt,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²。
10秒后的速度v = 9.8 * 10 = 98m/s。
位移s = 1/2 * g * t² = 1/2 * 9.8 * 10² = 490m。
10.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3m/s的速度匀速运动。
选择题(120道)工程力学试题库
![选择题(120道)工程力学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b5333c5f52d380eb62946da3.png)
一、单选题1、A01 B01 外力偶圆轴的扭转变形2分汽车传动主轴所传递的功率不变,当轴的转速降低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时,轴所受的外力偶的力偶矩较之转速降低前将()。
A.增大一倍B.增大三倍C.减小一半D.不改变2、A02 B01 安全系数强度2分目前的一般机械制造中,塑性材料的安全系数()一般脆性材料的安全系数。
A.小于B.大于C.等于D.无法比较3、A01 B01 扭矩计算轴扭转时扭矩2分一传动轴上主动轮的外力偶矩为m1,从动轮的外力偶矩为m2、m3,而且m1=m2+m3。
开始将主动轮安装在两从动轮中间,随后使主动轮和一从动轮位置调换,这样变动的结果会使传动轴的最大扭矩()。
A.减小B.增大C.不变D.变为零4、A01 B01 外力偶矩圆轴的扭转变形2分传动轴转速为n=250r/min(如图所示),此轴上轮C的输入功率为P=150kW,轮A、B 的输出功率分别为P a=50kW、P b=100kW,使轴横截面上最大扭矩最小,轴上三个轮子的布置从左至右应按顺序()排比较合理。
A. A、C、BB. A、B、CC. B、A、CD. C、B、A5、A01 B01 剪应力(切应力)计算圆轴的扭转应力2分实心圆轴扭转时,已知横截面上的扭矩为T,在所绘出的相应圆轴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分布图(如图所示)中()是正确的。
6、A03 B01 极惯性矩和抗扭截面模量圆轴的扭转应力2分空心圆轴的径为d,外径为D,其径和外径的比为d/D=α,写出横截面的极惯性矩和抗扭截面系数的正确表达式应当是()A.Ip=πD4/64(1-α4),W P=πD3/32(1-α3)B.Ip=πD4/32(1-α4),W P=πD3/16(1-α3)C.Ip=π/32(D4-α4),W P=π/16(D3-α3)D.Ip=πD4/32(1-α4),W P=πD3/16(1-α4)7、A03 B01 抗扭截面系数圆轴的扭转强度2分一空心钢轴和一实心铝轴的外径相同,比较两者的抗扭截面系数,可知()A.空心钢轴的较大B.实心铝轴的较在大C.其值一样大D.其大小与轴的切变模量有关8、A01 B01 横截面上扭矩与直径关系圆周的扭转变形2分使一实心圆轴受扭转的外力偶的力偶矩为m,按强度条件设计的直径为D。
理论力学试题及答案
![理论力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79a31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1d.png)
理论力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力的概念,错误的有()A.力是物体之间相互机械作用B.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C. 力的单位为:KN或ND. 力是代数量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适用于下列哪一种情况?()A.只适用于变形体B.只适用于刚体C. 只适用于平衡系统D. 物体系统3. F1、F2 、F3及F4是作用在刚体上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力矢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合力为FR,以下情况中哪几种是正确的?()A. FR= F4B. FR= 2F4C. FR= - F4D. FR= - 2F44. 关于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描述错误的是()A. 力的投影是代数量B.力的投影,从始端到末端的指向与坐标轴正向相同时为正,反之为负。
C.从力的起点和终点作坐标轴的垂线,则垂足之间的线段称为力在该坐标轴上的投影D. 力的投影是矢量5. 如图所示,如果两力偶均作用在杆BC上,铰链A或B的反力方位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A. 垂直于ACB. 垂直于BCC. 垂直于ABD. AC两点连线6. 关于力对点之矩描述错误的是()A. 力对点之矩是量度力使物体绕点转动效应的物理量B. 平面力对点之矩只取决于力矩的大小及旋转方向C. 平面力对点之矩是一个代数量D. 力对点之矩的大小与矩心的位置选取无关7. 下述说法哪一个正确?()A. 凡是力偶都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B. 凡是力偶都能用一个力来平衡C. 凡是力偶有时能用一个力来平衡8. 判断下图中桁架内力为零的杆件,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9. 对于平面一般力系,叙述正确的有()A. 平面一般力系可以简化为主矢和主矩。
B. 主矢和简化中心位置无关,主矩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C. 主矢和主矩都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D. 主矢和主矩都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
10. 关于摩擦,下列叙述错误的有()简单(﹡)A.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B.静滑动摩擦力等于静滑动摩擦系数与两物体间法向反力的乘积,即F=fNC.摩擦是机械运动中的普遍现象,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D.滑动摩擦分为静滑动摩擦和动滑动摩擦11. 关于摩擦角,叙述错误的是()A. 摩擦角的正切等于静摩擦因数B. 摩擦角确定全反力作用线的位置C. 摩擦角是一个范围值D. 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与法向反力之间的夹角称为摩擦角12. 关于空间力对轴之矩描述错误的是()A. 力对轴之矩是量度力使物体绕轴转动效应的物理量B. 力对轴之矩只取决于力矩的大小及旋转方向C. 力对轴之矩是一个矢量D. 力对轴之矩的大小等于力在垂直于该轴的平面内的投影与力臂的乘积13. 空间任意力系向两个不同的点简化,下述哪种情况可能?()A. 主矢相等,主矩相等B. 主矢不相等,主矩相等C. 主矢、主矩不相等14. 在某瞬时,若点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都等于零,则此点()A. 必定静止不动B. 必作匀速直线运动C. 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D. 可能作匀速曲线运动15. 点作曲线运动时,下述说法哪一个正确?()A. 若切向加速度为正,则点作加速运动B. 若切向加速度与速度符号相同,则点作加速运动C. 若切向加速度与速度符号相反,则点作加速运动D. 若切向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常矢量16. 汽车通过双曲拱桥(桥面曲线为抛物线)时,车厢作()A.平移B.定轴转动C.除平移与转动外的其他运动17. 刚体绕定轴转动时,下述哪一个说法正确?()A. 当转角时,角速度为正B. 当角速度时,角加速度为正C. 当时,必有角加速度D. 当角加速度与角速度同号时为加速转动,当角加速度与角速度异号时为减速转动18. 一平面机构,在图示位置,OA杆的角速度为,若取套管B为动点,动系固结于摇杆OA上,则该瞬时动点的相对速度大小为()A.OBB.0C.BCD.不确定19. 对于点的合成运动,叙述错误的是()A.点的合成运动有三种运动。
力学练习题
![力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9d8a95fa76e58fafab00364.png)
力学练习题(一)一、选择题1、工程上常把延伸率大于5%的材料称为()A、弹性材料B、脆性材料C、塑性材料D、刚性材料2、在低碳钢拉伸试验时,应力与庆变成正比,该阶段属于()A、弹性阶段B、屈服阶段C、强化阶段D、局部变形阶段3、在梁的弯曲过程中,距横截面的中性轴最远处()A、正应力达到最大值B、弯矩值达到最大值C、正应力达到最小值D、弯矩值达到最小值4、在梁的弯曲过程中,梁的中性层()A、不变形B、长度不变C、长度伸长D、长度缩短5、梁剪切弯曲时,其横截面上()A、只有正应力,无切应力B、只有切应力,无正应力C、既有正应力,又有切应力D、既无正应力,也无切应力6、由力的平移定理可知:()A、力可用同一平面内的一个力偶代替B、力偶可与一个力偶平衡C、力可用同一平面内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代替D、力在同一平面是不能移动的7、圆轴扭转时,关于横截面上的应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切应力,无正应力B、只有正应力,无切应力C、既有正应力,又有切应力D、只有正应力,且正应力与半径成正比8、关于圆轴扭转时,应力的公布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轴截面上切应力与所在圆周半径成正比B、任一点切应力都相等C、在圆心处正应力最大D、在半径最大处正应力最大9、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点的正应力的大小,与该点到某一位置的距离成正比,这一位置是指()A、凸边B、中性层C、凹边D、中心线10、指下面各组力偶中等效和偶组是()11、圆截面梁,当直径增大一倍时,其抗弯能力为原来的()倍。
A、2B、8C、16D、3212、矩形截面梁,当截面的高度和宽度分别增加一倍时,梁的抗弯能力为原来的()倍A、2B、4C、8D、1613、受扭实心圆轴,其内径、外径分别为d和D,且D=2d,则轴的抗扭截面系数W P ()A 、1/2倍B 、1/16倍C 、1/8倍D 、2倍14、受扭空心圆轴截面上扭转切应力的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15、在受载不变的情况下,实心圆轴的横截面面积增加1倍,其最大扭转应力将减小为原来的( )A 、21B 、21C 、221D 、41 16、阶梯杆及其受力如图,已知杆左、中右三段的横截面积分别是A 、1.5A 及3A ,材料的抗压强度大于抗拉强度,则该杆的危险截面在( )A 、左段B 、中段C 、右段D 、中段及右段、中性轴是梁的 C 的交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选择题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下列关于惯性的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D )
A .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B .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
C .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 .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
2.我国有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叫做“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甲、
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4-5
A .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所以甲获胜
B .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C .当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D .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只是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所以甲获胜 答案:BD
3.质量为0.3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的v —t 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 =10m/s 2)
( BD ) A .水平拉力可能等于0.3N B .水平拉力一定等于0.1N
C .物体的摩擦力一定等于0.1N
D .物体的摩擦力可能等于0.2N 4.如图所示,车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车内悬挂在车顶的系小球的悬线与
竖直方向夹角为θ,放在车厢地板上的物体A ,质量为m ,与车厢相对静止.则
A 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小车运动方向可能是(
B 、D )
A .mg sin θ,向右
B .mg tan θ,向右
C .mg cos θ,向右
D .mg tan θ,向左
5.如图所示,小球P 、Q 的质量相等,其间用轻弹簧相连,光滑斜面的倾角
为θ,系统静止时,弹簧与轻绳均与斜面平行,则在轻绳被突然剪断的瞬间,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BC )
A .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均为g sin θ
B .Q 球的加速度为零
C .P 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g sin θ
D .P 球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Q 球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
6.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
推力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物块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
g =10 m/s 2.由此两图象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 和物块与
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 A )
A .m =0.5 kg ,μ=0.4
B .m =1.5 kg ,μ=215
C .m =0.5 kg ,μ=0.2
D .m =1 kg ,μ=0.2
7.如下左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 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 增大的水平力F =kt (k 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1和a 2.下列反映a 1和a 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A )
2 4 2 1
3
4
5 v/m .s -1 a b
8.如图所示,木块A 的质量为1 kg ,木块B 的质量为2 kg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 N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今用水平力F 作用于B ,则
保持A 、B 相对静止的条件是F 不超过(g =10 m/s 2) ( D )
A .1 N
B .3 N
C .4 N
D .6 N
9.如图4-13所示,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
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
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BD )
A .加速下降
B .加速上升
C .减速上升
D .减速下降
10.如图4-14所示,质量为m 1和m 2的两个物体用细线相连,在大小恒定
的拉力F 作用下,先沿光滑水平面,再沿斜面,最后竖直向上运动.在三个阶
段的运动中,线上拉力的大小( C )
A .由大变小
B .由小变大
C .始终不变
D .由大变小再变大
二、实验11.(4分)如图4-15甲为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 、B 、C 、
D 、
E 、
F 、
G 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 s ,距离如图,单位是cm ,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 2,在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a 和合外力F 的关系时,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a -F 图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15 答案:1.60 平衡摩擦力过度
12.(8分)如图4-16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DIS 直接显示物体加速度)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图4-16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
为________.用DIS 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
出a -F 关系图线(如图4-17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 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 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选项前
字母)
A .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 .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 .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 .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解析:(1)先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用DIS 测加速度.
(2)①OA 段为直线,说明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②设小车质量为M ,所挂钩码的质量为m .由实验原理得mg =F =Ma ,即a =mg M =F M ,而实际上a ′=mg M +m
可见a ′<a ,AB 段明显偏离直线是由于没有满足M ≫m 造成的,故A 、B 、D 错,C 正确.
答案:(1)小车总质量 小车所受合外力
(2)①在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②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