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导学案.doc

合集下载

苏科版 七年级下 第七章第一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课时2)导学案

苏科版 七年级下 第七章第一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课时2)导学案

第3单元环境中生物的统一性第7章生物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课时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训练要点】1.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

2.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课堂达标】知识点一、植物细胞的结构1.植物细胞包括、、、等四个部分的结构。

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充满着的液体叫。

3.植物细胞中还有参与光合作用的,参与呼吸作用的。

4.西瓜和葡萄吃起来都有甜甜的汁液,这些汁液存在于细胞的()A.细胞质中 B.细胞核中 C.液泡中 D.充满于整个细胞中5.在植物体内长大成熟的细胞中,细胞里有()A.一个大液泡 B.许多大液泡 C.一个小液泡 D.许多小液泡知识点二、动物细胞的结构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外面没有 ,细胞质中没有和。

7.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三部分。

8.动物细胞没有,所以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只能进行呼吸作用。

9.在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中不会出现的结构是()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壁 D.细胞质10.只在植物细胞中出现,而动物细胞中不会出现的结构是()A.线粒体 B.细胞核 C.细胞质 D.叶绿体知识点三、细胞核在细胞中的作用1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最不容易被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是。

最容易被碘液染上颜色的细胞结构是。

12.在生物细胞中,遗传物质主要集中在中的染色体上。

因此,细胞结构中的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13.在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是()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D.液泡【课后强化】一、选择题:1.人体肌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2.与单细胞藻类相比,草履虫缺少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质⑤液泡⑥细胞核A.①③⑤B.③④⑤C.①③⑥D.①④⑤3.对植物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A.细胞质B.细胞液C.细胞膜和细胞壁D.细胞核4.你从实验中发现,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人体细胞基本结构中没有( )A.细胞壁和细胞膜B.细胞壁和液泡C.细胞壁和细胞质D.细胞核和细胞壁5.与洋葱表皮细胞以及草履虫的细胞相比,细菌细胞中没有()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成形的细胞核二、填充题:6.人体细胞与番茄细胞都有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最新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苏教版

最新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苏教版

外。
④生物体能产生
,并有

现象;
⑤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

⑥生物体都能
一定的环境,也能
环境。
四、 基础训练 【摩拳擦掌,初试牛刀】 (必做题)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1.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 A、生物的生长 B、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 C 、生物进行呼吸 D 、生物的发育
.生物能适应环境 .空气会影响植物的生存
1、“鱼儿离不开水”说明水是鱼生活的惟一非生物因素。 2、环境对动物没有影响,动物对环境也没有任何影响。




3、树木到了秋天要落叶是因为它们不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课后探究】
在某一农田里有庄稼、农业害虫、蛇、老鼠、蛙等生物,请谈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农田 里有哪些主要的非生物因素。
二,【学习目标】【为了目标,全力以赴】
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三、【 学法指导】【合作交流,感悟新知】
p8 【自主学习】看书 ( ---11)
【合作探究】看书后,生生 合作 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 1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围的生物,我们该怎样对待它们?
课题: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二、 课前热身 【课前复习,回顾旧知】 1 、生物的主要类群
名师精编 优秀教类植物 种子植物
生物分类 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微生物:真菌 细菌 病毒
2 ,生物的生命现象 具有一定的结构 生长 生殖、遗传变异 营养 新陈代谢 应激性 适应和影响环境

七年级生物上册_导学案_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_导学案_苏教版

课题:1.1.1我们周围的生物一、课前热身【课前复习,回顾旧知】1,你们认识的世界中有哪些生物?2,他们与人类有哪些关系?二,【学习目标】【为了目标,全力以赴】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三、【学法指导】【合作交流,感悟新知】【自主学习】看书(p3---6)【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知识点1 生物的概念:1、自然界是由和组成的,有的物体称为生物。

知识点2:生物的种类2、生物包括、和,其中又包括,和。

知识点3:生物的特征①生物体有一定的;除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②生物体能够由长有生命现像;③生物体有作用;能不断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④生物体能产生,并有和现象;⑤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⑥生物体都能一定的环境,也能环境。

四、基础训练【摩拳擦掌,初试牛刀】(必做题)1.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 )A、生物的生长B、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生物进行呼吸D、生物的发育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病毒 B.飞机 C.草履虫 D.鱼3.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火山爆发B.开水沸腾C.雨后春笋D.潮起潮落4、下列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A、病毒B、细菌C、蘑菇D、鸡蛋5、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地衣又分泌出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

这一事实说明。

6、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人B.蘑菇 C.青蛙D.电脑病毒7、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8、我们周围常见的杨树等绿色开花植物是()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9、夏天花园中美丽的蝴蝶是哪类动物()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两栖动物10、向日葵向太阳生长,是生物表现的哪种生命现象()A.生长 B.生殖 C.遗传 D.对刺激的反应三、判断题1、生物只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导学案.doc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导学案.doc

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学习目标1.分析总结生命科学及其在人类生活、生产等领域的应用。

2.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3.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预习检测知识点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2.生物共有的生命现象:(1)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

(2)生物体能生长和发育。

(3)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4)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够影响环境。

(5)生物可以繁殖。

知识点二:生物学研究的内容1.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的研究对象是地球上的生物。

例如,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生物和生物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多样性和对生物的利用保护等。

知识点三: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

生物学和仿生学:直升机的发明和制造与蜻蜓的结构有密切关系。

2.生物学发展的科技成果:杂交稻的研究成功,对于整个社会贡献巨大;运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试管婴儿;人类基因组计划;等。

合作探究1.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广阔的自然界,山川秀丽,花草丛生,但组成自然界的物体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另一类是有生命的,你能举出例子吗?我们把没有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如石头、课桌等。

把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如杨树、仙人掌和一些动物等。

2.小组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1)青蛙身体和黄瓜植株的构成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写出自己六岁时的身高: 厘米。

现在的身高: 厘米。

这说明什么生命现象?生物体能由小长大。

(3)汽车要加油,人要一日三餐。

生物体为了能从小长大,需要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这个过程被称为新陈代谢。

你今日食用了(食物),总量约公斤;饮用了约瓶水;排出废物(WC)的次数约为次。

这说明了生物的什么生命现象?(让学生按照具体情况填写)说明生物完成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第十三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导学案 2021-2022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十三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导学案 2021-2022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沁县“长治好课堂”七年级生物问题导学案班级姓名课型新授课课时 1 主备人冯慧慧审核人李剑琴课题13.1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学习目标【基础性目标】1.我能举例说出世界和中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我能关注严峻的环境问题,特别是酸雨、温室效应和水污染等。

【拓展性目标】1.我能自己绘制中国大陆人口增长曲线图,预测中国大陆人口数量。

2.我可以说出各种环境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3.我能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挑战性目标】1我可以举例说出人口增长过快引发的环境问题。

2.我能通过做“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理解酸雨对环境的危害。

导学过程环节问题导学学法指导学习内容核心问题组(一):1.试描述1804年到2011年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世界人口日是每年的哪一天?2.2.严峻的环境问题有哪些?核心问题组(二)1.依据教材P113表13-1,在图13-2上绘制出中国大陆人口增长曲线图。

2.环境保护形成原因危害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水污染土壤污染核心问题(三)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目的:探究酸雨如何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自主阅读课本112页和113页内容,把有疑惑的部分用红笔进行标注。

先自主阅读课本114,115页的内容,阅读知识链接,有疑惑的部分用红笔进行标注,然后进行合作探究解决存在的困惑。

阅读课本材料用具:用食用白醋配好的不同pH 的“酸雨”,培养皿,小麦种子,纱布,喷壶等。

提出问题: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作出假设:()。

方法步骤:用食用白醋和清水配置pH=5.6,pH=7的不同模拟液各100毫升。

用上述两种种液体各浸润20粒小麦种子,并贴好标签,放在温暖的地方,等待种子萌发。

一周后测定发芽率。

pH不同的液体pH=5.6 pH=7小麦种子的发芽率114页内容,合作讨论,展示自主阅读课本114,115页内容,小组讨论并展示思考比较,并完成表格课堂小结梳理知识点,画出思维导图达标检测基础性训练1.所有生物都能()环境,而人类的()对环境有着更重要的影响。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0.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导学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0.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导学案

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学习目标】
1.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2.说出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导学展示】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什么变化呢?
2.探究实验: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讨论:这个实验方案不足之处主要是什么?
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阅读P65页,尝试绘制两处气体交换的简图。

a.肺泡内气体交换
b.组织内气体交换
【反馈矫正】
1.氧气进入人体最终到达( )
A.肺
B.血液
C.细胞
D.心脏
2.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含量增加最多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3.煤气中毒的原因是( )
A.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紧密,使组织缺氧
B.血红蛋白被破坏
C.身体各部分组织缺少一氧化碳
D.一氧化碳进入细胞
4.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的成分变化是( )
A.静脉血→动脉血→静脉血
B.动脉血→静脉血→动脉血
C.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
D.静脉血→动脉血→动脉血
5.人体生理活动中,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于( )
A.肺泡
B.血液
C.细胞
D.组织液。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docx

本册目录:&1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1)&2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3)&3人体概述 (5)9.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7)9.2人体的消化及吸收 (9)9.3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11)10.1血液和血型 (13)10.2人体的血液循坏 (15)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17)10.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9)10.5人体能量的供给 (21)11.1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3)11.2人体废物的排出 (25)12.1生命活动的调节 (27)12.2人体的神经调节 (29)12.3人体感知信息 (31)8.1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主—修改:审核: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说出男女主要的生殖器官。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精子和卵子的排出路线。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描述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重点: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难点:受精卵形成的过程和意义,区别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

考点: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学法指导:根据自主学习坏节的要求,结合课本完成自研自探环节,用红笔标注有疑问的地方。

学习准备:学情检效本、纠错本、跟踪本、导学案、课本一、激情导入(分钟)你知道自己是哪里来的吗?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来源,教师总结引入课题。

二、自研自探(分钟)(-)人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性:男性生殖系统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 等组成。

其中 __ 是主要的器官,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性:女性生殖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 、、、等组成。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 是主要的器官,作用是____ o(二)受精过程1.组成:人的生殖细胞包括____ 产生____ 的和 ______ 产生的 ____ 。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导学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导学案

南沟岔镇中学七年级生物学习提纲
★1、回答有关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的问题: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植物类型和分布对有影响.
(3)该实验中中,其对照作用的一组是;变量是。

(4)测试过程中,不能选择附近有水源的地方,原因是
(5)记录数据时,每次应多记录几组数据,算出平均值后,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这样做的理由是:;
(6)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在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的空气湿度最小,说明
★2、将A、B填于下列小题后的括号中。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1)树木净化空气()(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4)大雁南飞()(5)朵朵花儿向太阳()(6)温室效应()
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中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环境的实例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B.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相似
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D.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
4、下列实例中不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B.地衣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形成土壤
C.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
D.蚂蚁搬家。

北京市朝阳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2.2 探索生命的方法》导学案 苏教版

北京市朝阳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2.2 探索生命的方法》导学案 苏教版

2.2 探索生命的方法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2、让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重点:1、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学习难点:1尝试确定试验变量、设计对照试验一、自学引导(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1、过程:、、实验、和表达、等。

2、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的解释。

不是,也不是毫无根据的。

3、实验:是验证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和等方面。

实施计划包括:实验、、及等。

4、变量:实验中的因素。

如:、、温度、、等。

对照实验中,除不同外,其它因素都应。

4、现象:蚯蚓在上爬得快。

5、结论:蚯蚓在上爬得快。

(三)、科学探究的注意事项1、基础:、作出假设。

2、途径:、实验、。

3、重要过程:、判断。

4、态度:。

二、自我检测题:某学习小组对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作出了如下探究:取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以横中线为界,左侧铺上一层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右侧铺上一层有机质极少的土壤,将2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然后将纸盒置于一暗室内,10分钟后,用一小纸板沿横中线将纸盒隔开,再取出,分别记数两侧的鼠妇个数。

重复三次,统计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侧和有机质极少的土壤侧鼠妇个数的平均值,分别为M1、M2。

1)本实验的变量是?。

他们探究的问题是?2)、如果M1明显多于M2,说明了。

如果M1明显多于M2,说明了。

3)实验中为什么要用20只鼠妇而不用2只?。

为什么要做3次,然后取平均数?。

4)、如果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的设计思路是设计对照实验,除是变量外,其它条件都一样;下图能表示干燥环境条件下鼠妇分布的是()5)如果实验中,把鼠妇置于一半阴暗另一半明亮的环境中。

在上述图象中,哪种曲线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的个数?()。

[精编]2019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6.1《食物链》导学案.doc

[精编]2019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6.1《食物链》导学案.doc

第6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1节食物链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举例说明什么是食物链。

预习检测知识点一:食物链1.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叫食物链。

2.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 个环节。

各种食物链都有如下特点:(1)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

(2)位于食物链中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

(3)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

知识点二:动物的食性按照动物摄取的食物可分为知识点三: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对农林害虫进行生物防治的方法叫生物防治。

2.生物防治能有效抑制害虫的大量繁殖,减轻环境污染。

合作探究1.我国西汉时期刘向的《说苑》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提问:(1)第一个画面描述了怎样一个成语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通过观看两个画面,说说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捕食关系或吃与被吃关系。

2.分析农田中的生物。

(1)将P96图6-1出现的动植物名称写在卡片上,每种生物至少写3张。

(2)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将相关的生物用线连起来,进行卡片“接龙”。

(3)将卡片“接龙”书写下来。

(注意:一定要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将被吃的生物排在前面,吃它的动物排在后面,并在它们之间画上“→”,箭头必须指向后面的动物,要写到最后一种生物才算完整)(4)讨论:①你连出了几条链?这些链表示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食物关系。

②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食物链。

你所连的食物链各有几个环节?3到5个环节。

③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是什么,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绿色植物。

它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④各条食物链中的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根据它们所吃的食物不同,可将它们分成哪几类?它们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知识梳理】1、生物的主要类群(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2)生物分类动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2、生物的生命现象具有一定的结构生长生殖、遗传变异营养新陈代谢应激性适应和影响环境【课堂评价】一、填空题1、自然界中的的物体叫做生物。

2、植物形态各异、种类极多,主要分为植物、植物、植物和植物等四个类群。

3、生物体生长过程中,必须不断从外界获得和;并把体内的排出体外。

二、选择题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人 B.蘑菇 C.青蛙 D.电脑病毒2、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3、我们周围常见的杨树等绿色开花植物是()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4、夏天花园中美丽的蝴蝶是哪类动物()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两栖动物5、向日葵向太阳生长,是生物表现的哪种生命现象()A.生长 B.生殖 C.遗传 D.对刺激的反应三、判断题1、生物只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

()2、无脊椎动物要比脊椎动物的种类少得多。

()3、植物不能运动,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四、简答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我们以后看到蛇就要把它打死。

你认为这种做法对吗?对周围的生物,我们该怎样对待它们?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一课时【知识梳理】1、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和生存也能影响环境【课堂评价】一、填空题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它又可分为和。

前者主要包括、、、和;后者主要指。

2、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既能环境,也能环境。

二、选择题1、对于草原植物来说,哪种生态因素是生物因素()A.光 B.水 C.鹿 D.温度2、温暖潮湿地区,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比干旱地区要多,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阳光 B.水和温度 C.空气 D.土壤3、天气逐渐变冷了,蛇要冬眠了,影响的主要生态因素()A.阳光 B.水 C.温度 D.食物4、海带在淡水里无法生存,这说明()A.生物能适应一切环境 B.环境能适应一定的生物C.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环境5、“大树下面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环境的温度。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4.12.3 人体感知信息 导学案 (1)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4.12.3 人体感知信息 导学案 (1)

12.3 人体感知信息(1)【学习目标】1.概述眼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

2.调查近视形成的原因,提出预防近视的对策。

3.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重难点】重点:眼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

难点:视觉形成的过程。

【自主学习】预习课本P102-105,找出以下知识点1.眼球壁的外层是____(无色、____、有____作用)和巩膜;中层包括___(有色素、中央有____)、_____(调节____的凸度)和____(富含___);内层是_____,具有___作用。

2.晶状体的凸度可以根据________________而改变,使______正好落在眼球内的视网膜上。

3.____会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以调节进入眼内_______。

4.外界光线透过___,由___进入眼球内部,经过_____折射和透过___,到达视网膜,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___。

视网膜上的____受光的刺激而产生____,沿____传到____形成视觉。

5.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______过长或______的凸度过大,使____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因而看不清______的物体。

近视可以配戴_____加以矫正。

【合作探究】1.写出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名称1._____2. _____3._____4. _____5._____6. _____7._____ 8. _____9._____ 10. _____2.将下图补充完整外膜 [ ] ______[ ] ______[ ] ______眼球中膜 [ ] ______[ ] ______内膜 [ ] ______3.决定人眼的颜色的结构是______。

4.通常被称为“黑眼珠”的结构是____,白眼球是指_____。

5.当外界光线很暗时,[ ] ______放大,使尽可能多的光进入人眼,从而看清物体。

当外界光线过强时,[ ] ______会缩小,从而使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减少,保护______不受过强光的刺激。

导学案七年级生物上(苏科版)期末导评

导学案七年级生物上(苏科版)期末导评

期末导评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装片。

若想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细胞最清楚,应该选用镜头组合是()。

A.目镜5X,物镜10X B.目镜10X,物镜40XC.目镜5X,40X物镜D.目镜10X,物镜10X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够使太阳光能进入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A.非生物部分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3.小河中存在着“浮游植物→食草鱼→食肉鱼→鸭子”的食物链,如果河水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下列生物中DDT含量最多的是()。

A.食肉鱼B.食草鱼C.浮游植物D.鸭子4.观察玻片标本时,若视野的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显微镜的那一部位?()。

A.目镜B.物镜C.光圈D.反光镜5.下列关于右图中螳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态像枯叶,适应环境B. 形态像绿叶,适应环境C. 形态像枯叶,不适应环境D. 形态像绿叶,不适应环境6.下列关于淀粉消化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淀粉在口腔里能被初步消化B.未经消化的淀粉在胃里继续被消化C.淀粉在口腔里被初步消化消,在小肠里进一步消化成葡萄糖D.淀粉在小肠里可以消化成葡萄糖7.北方地区储存地瓜、胡萝卜和大白菜的地窖里要留有通风孔,主要目的是()。

A.通风透气,促进光合作用B.通风透气,加速呼吸作用C.使空气流动,散出热量 C.使空气流动,增加地窖内湿度8.海洋中的植物有分层现象,影响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光照B.温度C.水分D.空气9.合理膳食是指()A.多吃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供能物质B.应该以肉类为主,辅以蔬菜C.多吃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维生素的食品D.食物搭配,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10.摘取经过暗处理后再照光2h的银边的吊兰叶子,浸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褪去绿色。

取出叶片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结果发现只有绿色部分有淀粉的存在。

这证明了光合作用与什么有关?()。

A.阳光B.叶绿素C.二氧化碳D.水11.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

苏教版生物七上1.1 我们周围的生物 导学案

苏教版生物七上1.1 我们周围的生物 导学案

课题:我们周围的生物班级组别姓名使用日期【学习目标】1.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出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关注身边的生物。

【导学展示】活动一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自主学习观察课本第4页的几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你能说出图中生物的名称吗?2.你能将上述生物进行恰当的分类吗?3.你还能说出哪些熟悉的生物?二、习题追踪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A.智能机器人B.变形金刚C.溶洞中不断长高的石笋D.石头上的青苔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元代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你能说出其中所包含的生物吗?活动二生物有哪些生命现象一、合作互助观察课本第5页四幅图片并阅读第5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每幅图片说明生物具有哪种生命现象?这些生命现象是生物共有的吗?2.任选一种你所熟悉的生物,分析它是否具有上述生命现象?3. 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二、习题追踪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诗句说明了哪一生物特征()A.呼吸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殖2.含羞草受到碰触后,展开的叶子会合拢,与含羞草反应相同的生命现象是()A.子女与父亲不同B.人手被针刺后缩回C.母鸡下蛋D.大豆由小长大【个案补充】【盘点收获】【反馈矫正】1.下列哪组选项,全部属于生物()A.金鱼、月季、机器狗、海带B.长颈鹿、电脑病毒、海豚、海马C.仙人掌、钟乳石、香菇、小草D.细菌、丹顶鹤、水杉、鲨鱼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是()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B.生物都需要营养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3.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一项是()A.能进行呼吸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能生长繁殖D.能动4.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现象()A.种子萌发,长出幼苗B.人体出汗C.蛇的冬眠D.石灰岩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5.下列属于新陈代谢现象的是()A.松鼠不断寻找食物吃B.大树提供木材C.含羞草的叶子会合拢D.鲸能游泳6.蘑菇属于()A.细菌B.真菌C.病毒D.非生物7.鸡能产蛋,并孵出小鸡,这说明鸡具有的特征是()A.需要营养物质B.能由小长大C.能繁殖后代D.能排除废物8.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生物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A.松鼠不断寻找食物吃B.钟乳石由小变大C.小狗排尿D.人晕车呕吐9.下列哪种现象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A.兔子发现狼之后迅速逃跑B.种子萌发长成幼苗C.绿色植物的叶由小长大D.鸟产卵10.生物能够生长、发育并繁殖后代的基础是()A.遗传B.变异C.应激性D.新陈代谢11.一般来说,一种生物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的绝灭,这是因为生物具有A.遗传性B.生长现象C.繁殖现象D.应激性()12.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

七年级生物上册 2.4.3 单细胞生物导学案 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2.4.3 单细胞生物导学案 苏教版

第一节单细胞生物科目生物课题第一节单细胞生物主备人审核人生物组学案类型新授学案编号学习目标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学习重点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学习难点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

教学过程【学前准备】1.一些生物由构成,一些生物由构成。

2.单细胞生物个体,一般用肉眼不容易观察到,但是能够完成、、等各种生命活动。

3.完成草履虫的结构图,并说明各部分的功能与作用。

①功能:②功能:③功能:④功能:⑤功能:⑥功能:⑦功能:⑧功能:4.草履虫一般生活在、的池塘或水沟中。

主要食物是和。

一只草履虫每天能吞噬数万个细菌,对污水有作用。

5.在适宜的环境中,草履虫通过进行繁殖。

6.完成变形虫的结构图并回答问题。

⑴.写上各部分的名称⑵.变形虫主要生活在哪?主要食物是什么?⑶.伪足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作用?7.单细胞生物虽然只是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能,。

8.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实验。

⑴.提出问题:草履虫这种只有一个细胞的简单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么?⑵.作出假设: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并且能趋利避害⑶.实验:实验1:取一片洁净的载玻片,在一端滴一滴带有草履虫的营养液,另一端滴一滴牛肉汁,用解剖针从中间划过,使两端液体连接。

实验2:取一片洁净的载玻片,在两端各滴上一滴带有草履虫的营养液,用解剖针从中间划过,使两端培养液连接。

在一侧边缘放少许棉纤维,然后在棉纤维外面再放食盐。

⑷.实验现象:实验1:实验2:⑸.实验结论:【家长签字】_________【合作交流】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产生的趋利避害是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么?草履虫的这种趋利避害的反应对其生活有什么意义?【课堂练习】1.小明把碳素墨水滴了少许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些草履虫的某结构被染成了黑色,这种结构的名称是…………()A.细胞核B.液泡C.食物泡D.伸缩泡2. 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看到虫体内的食物泡是………………………()A.大小相等,数量两个B.大小相等,数量多个C.大小不等,数量两个D.大小不等’数量多个3. 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经常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其作用是…()A.限制草履虫运动B.增加营养C.便于计数D.增加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导学案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本章学习目标:举例说出常见的生物名称;举例说出生物的是生命现象;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举例说出生物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一、填空题1. 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类 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物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地球上的植物形态各异,种类极多,主要有四个类群: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3.种子植物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

4.根据动物身体里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它们分成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下列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A .蝗虫B.蜥蜴C.蛙D.蝙蝠2.蘑菇属于( )A .细菌B.真菌C.病毒D.非生物3.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生命现象的是( )A.生物的生长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C.生物的消化和吸收D,生物的组成和分类三、简答题一、被子植物就是我们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请你说出几种常见的被子植物 ?二、根据日常观察和了解,谈谈你所在社区里生物和非生物有哪些区别?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填空题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__ 。

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果有一天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首先死亡的将是绿色植物,这是由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生物能适应环境,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也能影响环境,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选择题1. 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A .水中B.干燥的陆生环境C.潮湿的陆生环境D.土壤里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 .相互影响,毫无作用B.相互影响,毫无影响C.毫无关系D.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 )A .生物因素B.非生物因素三、简答题1.在某一农田里有庄稼、农业害虫、蛙、蛇、老鼠等,请你谈谈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把一只小白鼠放于盛有足够食物和水以及栽有绿色植物的密闭容器内,它会不会死亡?试分析其原因。

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一、填空题1.研究生命的生物学是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2.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1.请你根据日常观察和了解,列举两例说明生物学与人类有哪些密切关系。

2.就你所知,列举两例说明生物学研究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二章探索生命本章学习目标:识别常用的探究器具;学会使用显微镜;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尝试科学探究的方法;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一、填空题1.填写图中各序号所代表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2.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看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

当用手推动装片时,视野中的污点也随着移动,这时污点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如果视野中的污点不随着移动,则污点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若此时转动目镜,污点不动,则污点一般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 上。

3.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手握 ____________________ 。

碰到玻片标本。

4.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二、选择题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A .新鲜的B.完整的C.薄而透明的D.干燥的2.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有“5×”字样。

物镜上标有“45×”字样。

观察到的物体的实际放大倍数是( )A . 5 倍B . 45 倍C. 50 倍 D . 225 倍3.把刻有“ 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 ) A . q B . pC. d D. b4.现有一台显微镜,有两个目镜(放大倍数分别是 5X、8X),两个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 10X、45X),那么这台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是A.50 倍B. 360倍C. 450倍D. 80倍5.下图为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示意图,制作顺序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①④②③D.①③④②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

经检查,使用的是平面反光镜。

若要使视野变亮,下列处理方法中,可行的是()A .换用高倍镜 B .关闭光源C.缩小光圈D.改用凹面反光镜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一、填空题1.科学探究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方面。

2. 在制定实验方案时,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起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 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主要方面。

二、简答题1. 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活动结束后,为什么要把蚯蚓放回大自然?2. 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假设总是和实验结果相一致吗?3. 某生物探究小组为了探究低温能延长豆制品(豆腐)的保鲜时间,设计了如下实验:分别在 A 、B 两个相同的烧杯中放入大小,新鲜程度相同的豆腐烧杯空气温度水A有空气20℃盐水B有空气0℃清水(1) 该探究小组提出同的探究问题是。

(2) 该实验所探究延长豆腐保鲜的因素是。

( 3 )在这一实验中,你认为有无要改正的地方,如果有请你写出整改措施。

理由。

( 4)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相应的结论是:① A 烧杯比 B 烧杯先腐败,说明。

② A 、 B 烧杯同时腐败,说明。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本章学习目标: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区别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点;说出细胞核的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填空题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础的,细胞是生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单位。

二、选择题1.植物细胞细胞质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 A .线粒体 B .叶绿体C.核糖体 D .内质网2.植物细胞细胞质中,与植物制造有机物有关的结构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B .核糖体 D .内质网3.活细胞中,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 结构是A .细胞膜B .细胞质C.细胞核 D .细胞壁4.在细胞中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保持细胞各种物质的稳定和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的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质C.细胞膜 D. 细胞核三、识图题第二节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填空题1 .和植物细胞相比,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都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而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

2.比较人和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填写下表。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大液泡(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人和动物细胞植物细胞3.细胞中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各种生物细胞中,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是一定的。

5.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

6.染色体中主要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它能 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能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2.在各种生物细胞内,其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一定的结构是() A.线粒体B.液泡D.叶绿体第三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填空题1.任何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即由小长大,这主要与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2.细胞分裂通常是一个细胞分裂成_________ 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裂开始时,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先位于细胞的中央,然后平均分成两等份向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最后分别进入两个新的细胞核内。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也平均分成两等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