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技术及针织服装专业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518c26eff9aef8941e0683.png)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目录一、学科专业基础和工作条件1、学生培养的前期基础和教学改革成果2、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情况3、学科专业实验教学条件情况等二、教学改革试验方案1、学生遴选2、教师配备3、培养模式4、培养方案5、氛围营造6、制度创新7、国际合作三、工作措施与保障1、五年规划2、组织保障3、经费保障4、政策保障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和重要民生产业,在吸纳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出口创汇、繁荣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约占全国制造业人数的15%,创造了2000多万个生产就业岗位,每年使用约900万吨的国内天然纤维,涉及1亿农民的生计。
但目前我国纺织工业无论是在技术、管理、创新还是国际化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经济转型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很多,中国纺织工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还主要处于加工制造环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依然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2009年,国务院出台《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进一步强调:必须不断扩大纺织行业高等教育资源,增强纺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纺织产业的进程,以现代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为支撑,进行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在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信息化以及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学科专业基础和工作条件武汉纺织大学建校以来一直坚持纺织服装特色,紧紧围绕国家纺织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纺织科技进步,在纺织特色学科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办学历史较长、办学条件优越、办学实力较强、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在纺织材料、纺织印染废水处理、纺织装备和纺织信息数字化等多个研究方向已经取得了一批突出的科技成果,其学科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我国纺织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学校围绕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纺织服装特色和优势,汇聚了一批优秀纺织人才,构筑了一批具有纺织特色的高水平学科平台,培育和形成了以纺织与材料为核心的六大学科群。
纺织服装企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研究
![纺织服装企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18c80e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d.png)
魏 敏 曹玉婷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摘要:纺织服装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纺织服装产业正经历着变革,纺织服装企业对人才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针对其变化,我们需要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纺织服装;人才需求;特征;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1-000078-01一、我国人才需求的总体状况分析纺织服装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一般可以分为技术型人才需求和营销型人才需求。
纺织服装企业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自主生产型,主要是承接订单,来样加工或者自主设计生产;另一类是营销型,主要是销售生产型企业制作的成品。
自主生产型企业对设计人员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完善设计人员体系,使设计师设计的图样在人体工学上达到最合理的状态,符合企业生产理念。
纺织服装企业管理有其行业的特点,管理人员一般需要熟悉服装生产流程,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控制。
营销型人才需求主要完成产品的推介,实现产品成功进入市场,被消费者接受,主要包括销售代表和市场策划等。
纺织服装企业的顾客可能是大型集团企业、批发型企业以及一线的消费者,营销人员也要求较高的能力,需要去开拓商场网络,与各层次的招商人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有高超的公关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善于设计奇招妙计,在商战中赢得一席之地,提高企业的销售额。
二、纺织服装企业人才需求的新特征1.工艺技术与设计能力的需求更大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着装的个性化有越来越高的要求。
纺织服装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品牌效应,出现了众多品牌企业,品牌服装的生产承载着“设计师效应”。
国际权威机构研究显示,成功运作一个好的国际品牌大约需要2.5亿美元,同时需要一批能引导消费潮流的服装设计师。
从国际著名服装品牌的经验来看,拥有一流的服装设计师,同时这些大师们也是一流工艺技术大师。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品牌化、国际化进程中,更需要拥有工艺技术和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纺织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09d15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5.png)
纺织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一、纺织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1.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纺织领域相关知识和技能,具备系统的纺织工程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较好的团队协作和与国际接轨的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能在纺织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技术研发、生产管理、企业经营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发展前景广阔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人才。
2. 培养要求(1)具备较好的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工程学基础知识,具备纺织工程相关专业知识; (2)具备生产实践能力,掌握纺织工程测量、控制和实践技术;(3)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进行纺织工程设计;(4)具备一定的外语阅读、交流和撰写能力,了解国际纺织工程相关领域的专业最新发展动态;(5)了解纺织工程领域国内外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具备从事工程技术管理、科研开发和生产运营的能力。
3. 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物理学、化学等。
(2)专业基础课程:纤维结构与性能、纺织材料学、纺织原理、纺织化学与染整、纺织原理、纺织品设计与开发、纺织工艺学等。
(3)专业核心课程:纺织品工程制造技术、纺织机械学、纺织品制造自动化装备、纺织工程测量与控制技术、纺织品工程设计、纺织企业管理与经济等。
(4)专业选修课程:纺织工程CAD/CAM、地毯制造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质量控制、纺织法规与环保、纺织新材料技术等。
(5)实践环节:包括纺织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4. 教学核心(1)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突出创新教学,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突出学科交叉,开设相关跨专业的课程,让学生能够在不同专业的知识领域中得到系统的学习。
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7cfd9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3.png)
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键盘上,敲击键帽的声音似乎在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
人才培养,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对于服装设计这一充满创意与激情的领域。
下面,就让我以意识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蓝图。
一、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服装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扎实功底、宽广视野、良好职业素养的服装设计师。
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服装设计基础,还要具备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1.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跳出传统框架,勇于尝试,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2.扎实功底:要求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材料知识,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3.宽广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时尚趋势,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服装风格,提升审美能力。
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
我们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规划课程体系。
1.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服装设计原理、服装材料学、服装工艺学等,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2.专业课程:包括服装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图案设计、服装配饰设计等,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3.实践课程:安排学生参加实习、实训、项目实践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市场适应力。
4.素质教育课程: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案例教学:以经典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激发学生思考。
2.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企业讲座: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
四、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1.引进人才: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2.培训提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1+X”证书制度下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1+X”证书制度下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eca1382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f.png)
第二十六卷第一期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921年3月VoL26,No.1JOURNAL OF ANHUI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ECHNIQUE COLLEGE March2921“l+x”证书制度下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张勇,余琴(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分院,安徽合肥230011)摘要: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对纺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
通过将纺织类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证书考核内容融入课程,建立新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等措施,提高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达到纺织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1+X”证书;现代纺织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706(2021)01-0116-05Reseerch of Taleni丁询皿啤Mode of Modern Textile Technology SpecialtyBased on"1+X"Certificate SystemZHANG Yong,YU Qin(Anhui VochtionoO and Technical Colle f c,Hfct230011,China)Abstract:Highes▼0(0/0^1colleyes havv embarked on exploration and reform of the talext training mode of moVeru text/e technolovy specialta in accoikanco withthe"1+X"cortificate system.A new01x1x00^ carUcalum system is constructed bs inteyrating into conrses the contexts tested fos na/opai¥0(0/1^ 80x11)standark coUiUcqte.Through school-exteruUse cooperation,conrses are-0X111:0devvloped and train) ing bases are co-6uiit and shared.A"iopble・qualificqtmp"teaching team is also being buiit.Practice has provvd that the reform has improvvd the qualita of talent training and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textiie edteiuUses.Key words0"+X"coUificate system;moderu textile;talent train m e mode“科技、时尚、绿色”是当前对纺织行业新的定位和认知,纺织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调整。
针织培训计划
![针织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3c1d74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4.png)
针织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希望参训人员能够全面了解针织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掌握针织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针织技术水平,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针织原理,掌握针织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要点;2.掌握针织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技巧;3.熟悉常见的针织问题和解决方法;4.提高针织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培训内容1.针织基础知识(1)针织的概念和原理(2)针织的分类和用途(3)针织的工艺流程2.针织设备的操作与维护(1)针织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针织设备的操作方法(3)针织设备的维护保养3.针织技术与工艺(1)编织图案的设计和制作(2)针织产品的缝边和整热处理(3)针织产品的检验方法和质量标准4.针织问题的解决方法(1)针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如何快速排除故障5.针织生产管理(1)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2)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方法(3)如何进行精益生产管理三、培训方法1.理论培训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形式,传授针织基础知识和技术要点,引导学员深入理解和掌握针织技术。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针织设备,让学员亲自动手操作练习,加深对针织设备操作方法和维护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3.案例分析通过针对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和分析,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讲座和培训班邀请针织技术专家和资深操作员进行讲座和实践操作指导,增强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
四、培训流程1.培训前期准备(1)确定培训内容和目标(2)组织培训师资力量(3)制定培训计划和教材2.培训过程(1)理论培训第1天:针织基础知识讲解第2天:针织设备操作方法讲解第3天:针织技术与工艺讲解第4天:针织问题解决方法讲解(2)实践操作第5-7天:学员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3)案例分析第8天:学员进行针织问题案例分析3.培训收尾(1)总结反馈第9天:学员总结学习体会和反馈意见(2)考核评定第10天:组织培训考核,评定学员培训成果(3)培训总结第11天:进行培训总结和成果展示五、培训评估1.学员考核通过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评定学员的学习成果和掌握程度。
2023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篇
![2023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83c43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4.png)
2023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服装设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人文精神、服装艺术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熟悉设计程序和相关法律,了解中外服装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实践能力强,能在服装设计教育、研究、设计、新闻等生产和管理领域从事相关服装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服装设计方向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主要学习服装艺术设计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服装设计方面的设计思维与方法及基本设计技能、技巧的训练,具有服装设计与实践、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1、坚持厚基础、宽口径、新思维、重创造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了解服装艺术设计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独立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具备较强的从事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2、知识结构:具有较扎实的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的新成就、新发展,获得服装艺术设计的初步训练,具有一定的设计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懂得艺术设计学科的一般规律,能胜任相关单位的服装设计工作和研究工作等。
3、素质结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敬业爱岗、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审美情操,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4、毕业生应获的知识和能力: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热爱服装艺术设计事业,具备基本服装艺术设计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力,服装设计组织管理能力,并有较强的使用现代技术及计算机辅助设备能力;具有服装艺术设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有较高的美学修养;掌握服装艺术设计学科的基本技能和学术研究、创新方法;掌握和运用现代设计技术,特别是平面辅助软件、网络技术的能力;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营销学、心理学、设计美学等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设计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从事服装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了解服装艺术设计行业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以及平面艺术设计行业的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纺织专业标准——-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580409
![纺织专业标准——-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580409](https://img.taocdn.com/s3/m/e5d1a3ca551810a6f4248605.png)
高等职业学校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580409)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纺织服装、服饰行业的针织人员、其他纺织针织印染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针织服装设计、针织工艺设计、生产质量管理、针织设备调试与维护、针织产品贸易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3.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美学知识、写作知识、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知识;4.掌握针织服装工艺设计知识;5.掌握针织服装产品结构设计与工艺分析方法;6.掌握电脑绘图技术,熟练运用各种通用设计软件进行款式设计、流行信息收集及数据分析;7.熟悉针织服装产品质量控制标准,针织服装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文件;8.掌握针织纱线及针织服装面料识别及运用的相关知识。
围绕“三学”理思路 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
![围绕“三学”理思路 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e244e813227916888486d7ad.png)
摘
要 :广 东纺织职 业技 术 学院对 高职 教 育的新要 求 ; 通过 深入 系统 学 习《  ̄5 角洲地 区 改革 发展 规 划 纲要 》 廓 清 思 珠x _ - , 路 , 解 学院发展 难题 , 建 人 才培 养新 体 系 ; 先 进 典 型 中找 出科 学发 展 规 律 , 人 之 破 构 从 取
书记 作 一 次专 题辅 导 报 告 , 中层 干部 进行 一 次 专题课 培训 , 组织 专家 学者 作一场 专题 讲座 , 院 领 导 每两 周 一 次深 入 联 系点 作 辅 导学 习 , 周 每 为学 生开 一 次科 学 发 展讲 座 , 设 一个 科 学 发 开 展 专题 论 坛 , 位 中层 以上党 员 干 部撰 写 一 篇 每
一
在广 东 乃 至 国 内外 的定 位 与 发展 趋 势 , 实把 切 科学 发展 观作 为推 动学 院 内在 发展 需求及 应对 金融 危机对 学 院发展 带来 冲击 的有 力武 器 。
3 .学 习与调研 相 结合
学院领 导班 子 成 员 每人 负责 一 个 专 题 , 围 绕 加 快新 校 区建设 步 伐 , 革 创新 我 院 人才 培 改 养体系, 加强 党风 廉政 建设 , 建立 新校 区建设 监 督 机制 , 找准 和解 决评 建工作 , 进毕业 生充 分 促 就 业 , 建和 谐校 园等 专题 开展调 研 , 出解 决 构 找 思 路和对 策 。通 过 学 习 调研 , 一 步 认 识 到科 进
学 发展 观 对 高 职教 育 的 引领 和要 求 , 强 了贯 增
、
学 理论聚 共识 , 深刻 领会 科学 发展观 对
高职教 育 的新要 求 根 据 我 院 师生 党 员 比例 不 高 、 师生 对 科 学 发 展观 的理解差 异 大等特 点 , 注意联 系专 业 、 年 级 特点 , 新 学 习形 式 , 求 把 握科 学 内涵 , 创 务 领 会精 髓 , 吃透精 神 。
针织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针织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9ce7becf8bd63186bcebbc28.png)
称针织 专业 ) 学生 的 职业 能 力进 行 了探 索 性研
究, 为高 职 院校 培养 学 生专 业 职 业 能力 提 供一
定 的借鉴 。
一
不 断增 加 , 了 20 除 0 8届 为 2 .% 外 , 他几 届 79 其
都 在 5 % 以上 。 8 3 .针 织专 业毕业 生 的职 业 能力社会 评价
1 0 0
1 % 00
97 2 % 0
.
8 0
取 了该 专业 学生 的 岗位 胜任情 况 和毕业 生就业 对 口状 况 。对 这 些 资料 加 以分 析 归类 , 找 提 寻 高学生 专业 职业 能力 的方法 与途径 。 1 针 织 专业毕 业生职 业 岗位 分布 情 况 . 我们 对浙 江 省 6 0多 家企 业 、0 3 0多 名毕 业 生进 行 了随机 抽样调 查 , 回有 效 问卷 2 1份 , 收 8 占我校该 专 业 毕 业 生 总人 数 5 % 。 图 1所 示 8 为 我校 针 织专 业 毕业 生 岗位 分 布 情况 , 中主 其 要职 业 岗 位 “ 织 生 产 技 术 ( 工 艺 ) 针 与 ”占 2% , 针 织 服 装 设 计 与 打 样 ( 车 工 ) 3 “ 含 ”占
、
针织 专业毕 业生 职业 能力调 查与 分析
本研 究 以我 校 2 0 - 2 0 0 0 0 6级 针 织 专 业 毕
业生 为对象 。通 过 问卷 调查 并 下 企业 调 研 , 获
我校 的针 织专 业 毕 业 生遍 布省 内外 , 业 就 率达 9 % 以上 。有 些毕 业 生还 自主创 业 , 成 5 建
专 业人 才培养 目标 和 岗位 定位 基本一 致 。
2 .针 织专 业毕业 生就 业情 况 图 2为针织 专业 毕业生 就业 情况 。针织 专
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简介
![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f6c5da8941ea76e58fa04e0.png)
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简介专业代码580409专业名称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针织产品分析、设计和生产,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等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针织产品设计与生产能力,从事针织面料的生产与开发、针织服装的设计与生产、针织贸易、针织设备与操作、运行与质量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主要面向针织服装行业,在生产、管理等岗位群,从事针织产品工艺员、针织服装设计、针织服装制版、针织服装工艺制作、针织品生产过程管理、针织跟单理单、针织产品贸易、针织产品检测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2.掌握针织经纬编工艺设计的知识;3.掌握横机毛衫工艺计算、花版设计与上机的技能;4.掌握针织服装样板设计与缝制的技能;5.掌握针织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术;6.掌握针织面料的分析与设计技能;7.掌握针织品成本核算与跟单的相关知识与技能;8.掌握针织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的原理;9.掌握针织企业生产管理的有关理论与方法。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1.核心课程纬编技术、经编技术、羊毛衫设计与生产、针织产品分析与设计、针织服装设计、针织服装工业制版、针织品成本核算与跟单等。
2.实习实训在校内进行圆机操作、经编机操作、横机操作、针织产品的分析、针织产品的设计、针织服装的设计、针织服装的制版、针织服装的缝制、羊毛衫的设计与编织、针织产品的成本核算等实训。
在针织面料生产企业、针织服装企业、针织服装外贸公司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针织纺织品检验工纺织面料设计师服装制作工服装定制工衔接中职专业举例针织工艺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接续本科专业举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服装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构建
![服装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557fba02bb68a98271fefa89.png)
醚 工) 艺 设 计
设 计
( )实践教学体 系构建 二
( ) 1 实践体系的构成
实践 体 系 由五部 分组 成 :市场 调查 与 生产 实 习实践 课 程 、针 织 面料设 计 与织 造 实践课 程 、服 装结 构 与工艺
羞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 提高专业水平 , 了解市场动态 ,加强主动学习 ,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的
我校的 “ 工程师培养计划” 构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 , 业本科实验班的 “+ 四模块” 31 人才培养模式 。 学生的学
习包括 在学 校 学 习和在 企业 学 习 两个 阶段 。企 业学 习 阶 段 主要 以实际 工程 为背 景 ,以工程 技术 为 主线 ,着 力 提
高学生 的工程意识 、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在 签约的校外企业实 习基地参加实践学习,熟悉企业生产 流程与主要设备 ,参与企业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 的 开发研制 ,巩 固和深化专业知识 ,锻炼工程实践能力和 创新能力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交流沟 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 () 2 企业培养标准 按照 “ 化整为零 、由少到多 、分时分段”的原则进
践能力得到提升 ,对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起到有力的推动 作用。建立学生虚拟工作室,让学生在工作室感受到实
践教育的魅力。 其次 ,创建大学生创业 园。结合大学生创业 园,通 过 网络终端销售的形式 ,在老师的带领下在针织服装设 计 、产品开发 、企业与销售管理等各环节进行实战性训
练。
第4 期
在能力结构上要求学生具有选用适 当的理论和实践 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经历过生产运作系统
的设计 、 运行 和 维护 或解 决实 际工 程与项 目 及工程管理能力 ;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能力 。在 品格结构上要求学生具备 良好 的职业道德 ,体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轻纺系专业介绍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轻纺系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c2f2bc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1.png)
轻纺系 轻纺系在⼆⼗余年的办学过程中,始终紧跟⾏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才,特别是近五年来,不断加强专业改造和建设,以专业技术为基础,强化管理和贸易能⼒,突出“⼯商融和”综合素质的特⾊,着⼒培养⾯向现代纺织、染整及相关⾏业,具备技术、管理、营销、贸易综合能⼒的⾼技能复合型⼈才。
现设有“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染整技术”、“现代纺织技术”三⼤专业,其中: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为江苏省“特⾊专业”; “染整技术”专业为院级“特⾊专业”;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为院级“教改试点专业”,与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
轻纺系现有专、兼职教师40余⼈,有教授1⼈,副教授11⼈,研究⽣学历及硕⼠以上学位15⼈,江苏省“青蓝⼯程”优秀青年⾻⼲教师2⼈,⾼级职称和双师型教师⽐例分别达40%和70%以上。
本系教师近三年来编写并已公开发⾏的专业教材有10余种;公开发表的专业论⽂达6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5项。
现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3门,省级精品教材和⽴项建设精品教材3部。
轻纺系拥有纺织实训中⼼、染化实训中⼼、纺织品检测实训中⼼、纺织染整CAD实训中⼼等四个实训中⼼,共15个实验实训室。
⼤⼒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与“江苏苏豪集团”合作共建“丝绸特种⼯艺技术研发中⼼”,并以此为依托建⽴“江苏省丝绸⼯艺与材料⼯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同时建有⼗多个校外教学、就业、产学结合实训基地,为⾼技能⼈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教学和实践条件。
轻纺系⽬前在校⽣规模达1000余⼈。
多年来,轻纺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才培养的实⽤性和技能性,强化综合职业素质,为纺织染整及相关⾏业培养了⼤批专业技术⼈才。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学习和训练,学⽣在校期间可获得各专业对应的国家职业技能证书和⾼等学校英语应⽤能⼒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提升毕业⽣的就业竞争⼒。
针织面料和服装人才的立体培养模式研究
![针织面料和服装人才的立体培养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c05c87e8e9951e79b89277b.png)
针织 面料和服装 人才的立体培养模 式研究
何 文元
,
上 海工程 技 术 大学服 装 学 院 ,上 海
摘 要
2 12 0 60
本文探讨 了建立针 织 面料和服装人 才立体培 养模 式的必要 性 , 出了在纺织 院校 中对针织 学科 提
的针织学科教学团队。 另外, 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要将在纺织
纤维 、 针织 面料 、 针织 服 装款 式创 作 等 多个 领域 的最 新 研究
成果融会贯通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把教师 自己的学术研究与 针织学科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以教学促进科研 , 以
科研 促 教 学 的 目的 。
织原料、 纱线、 织物组织结构 、 服装款式、 服装制作和服装营 销的整体性考虑 , 很难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制作的
的教 学 课件 , 论 教学 方法 , 讨 互相 听课 ; 加教 学研 讨 会 , 参 使
中图分类号 : 6 G4
一
、
针 织 面 料和 服 装人 才 立体 培养 模 式 的必 要 性
服装 面料 的生产 是通 过针 织工程 或梭 织 工程 来完 成 的, 针 织 服装 从 生 产到 销 售要 经 过纤 维 纺纱 、 面料 设 计和 织 造 、 染 整 、 衣设 计和 制作 、 装 市场 营销 等很 长 的产业 链 , 成 服 与此 相对应, 各纺 织 院校 均 设有 纺 织 工程 、 整 工程 、 染 服装 艺 术 、 服 装 设计 、 装表 演和 策 划 、 服 服装 营销 等各 专业 , 以培 养针 织 产 业链 上 各工 序所 需要 的人 才 , 由于传 统 的针 织教 学和 实 但 践 体系 是 依据 单一 学科 的教 学发 展需 要而 建立 的 , 专业 学 各 科 间相 对 封 闭 , 学 生培养 上缺 乏针 织产 业 链上 各段 知识 的 在 对 接 , 学生 应用 学 到的 知识进 行针 织产 品设计 时缺 乏从针 使
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介绍
![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aaaf80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2.png)
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介绍《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介绍》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这个超有意思的专业。
就说我吧,有一次去逛街,看到一件超级漂亮的针织衫。
那针织的纹路,细腻得就像艺术品一样!我当时就好奇了,这到底是咋织出来的呀?然后我就开始对针织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里呀,你能学到好多神奇的东西呢!你会了解到各种不同的针织针法,什么平针、反针、麻花针等等,就好像是在编织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
而且呀,还能学到怎么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线材和颜色,那感觉就像是在给作品注入灵魂。
学习这个专业,还能让你亲手设计和制作出属于自己的针织服装。
想象一下,穿上自己亲手织出来的毛衣或者裙子,那得多有成就感呀!就像我看到那件针织衫一样,要是我学会了,我也能织出那么漂亮的衣服来。
在课堂上呢,老师们会超级耐心地教你每一个步骤,从最基础的起针开始,到复杂的图案编织。
同学们也都特别热情,大家会一起交流经验,分享自己的创意和灵感。
有时候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大家会一起奋战到深夜,但都不觉得累,因为心里满满的都是对针织的热爱呀。
等毕业后呀,咱可以去服装公司做设计师,设计出各种时尚又独特的针织服装;也可以自己开个小店,卖自己亲手制作的针织品。
总之呀,这个专业的前景那是相当广阔呢!
哎呀,说了这么多,我都有点迫不及待想去继续探索针织的奇妙世界啦!希望你们也能和我一样,喜欢上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哟!哈哈!
怎么样,听我这么一说,是不是对这个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呀?快来一起感受针织的魅力吧!。
针织技术及针织服装专业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
![针织技术及针织服装专业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5fda8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d.png)
针织技术及针织服装专业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1.项目背景:2.培养目标:该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针织服装行业中设计、开发、制作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包括:-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针织技术及相关工艺知识;-具备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能够进行针织服装的设计与开发;-具备针织服装制作与管理的能力,能够组织和管理针织服装生产流程;-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协作完成工作任务。
3.培养课程:为了达到培养目标,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针织技术基础、纺织材料学、纺织品检验与质量控制等;-设计与创意课程:包括服装设计原理、针织服装造型创意等;-生产与制作课程:包括针织服装制作工艺、针织款式设计与裁剪等;-管理与实践课程:包括针织服装生产管理、企业管理实践等。
4.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设置以下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实训:学生将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后进行一定时期的实习实训,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课程设计:针对其中一具体项目或主题进行课程设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与应用;-创新项目实践:学生将参加创新项目实践,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一定规模的针织服装设计与制作。
5.实施计划: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计划如下:-第一年:学生将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针织技术基础、纺织材料学等;-第二年:学生将继续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并开始学习设计与创意课程;-第三年:学生将学习生产与制作课程,并进行实习实训;-第四年:学生将学习管理与实践课程,并进行创新项目实践。
6.考核评估: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专业将采取以下考核方式:-笔试考核: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实践考核: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课程设计评分:对学生完成的课程设计进行评分;-创新项目评分:对学生参与的创新项目进行评分。
综上所述,针织技术及针织服装专业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设计、开发、制作与管理等专业技能的高级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级针织技术及针织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修业年限及学历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2、修业年限及学历全日制,基本学制3年。
学生可以在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也可延长修读时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学历:专科(高职)二、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遵纪守法意识,具备针织技术及针织服装专业基本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服务于针织产品设计及新产品开发、针织品性能分析检测、针织品经营及贸易、针织品生产技术及管理等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规格要求(一)综合素质要求1、基本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遵纪守法;为人正直,诚实守信;爱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礼貌。
(2)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科学的认知理念、认知方法和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自强、自立、自爱;有正确的审美观,爱好广泛,情趣高雅。
(3)身体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正确看待现实,主动适应环境;有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处理好友谊及爱情关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有益活动,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
2、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事业心、自信心和责任感;坚持原则,公平公正,廉洁自律;善于沟通,团结协作;敬业爱岗、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勇于创新。
(二)职业能力要求1、通用能力(1)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使用操作系统和软件;能熟练地进行网上信息浏览、下载文件、收发电子邮件。
(2)外语应用能力:可借助字典阅读英文专业资料及说明书,具有初步口头交流能力。
(3)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针对不同场合,恰当使用语言及他人交流;能运用信息撰写比较规范的常用应用文,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研究论文及工作总结等,且书写工整。
(4)创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个人发展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安排并有效利用时间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和学习计划,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有正确的择业观,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一定的创业能力。
2、职业能力(1)职业核心能力1)针织品生产一线的技术及管理能力。
2)针织产品设计一线的新产品开发能力。
3)针织服装生产一线的技术及设计能力。
(2)专业能力(及岗位能力相适应)1)针织品开发能力: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及产品质量分析解决能力。
2)针织生产技术管理能力:仪器、设备规范操作、生产组织、现场宏观调控和管理、合理安排和组织实施生产、产品质量分析解决、生产安全管理、生产创新的能力。
3)针织品质量检验能力:针织品定性定量检验能力、检验仪器、设备规范操作能力、结果分析评价能力。
4)针织品营销能力:纺织品经营管理基本能力、创造性运用营销策略和手段的能力、处理贸易相关事务能力。
(三)职业拓展能力要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心智、意志,拓宽就业范围;培养健全人格、高尚情操,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证书要求1、毕业证书学生必须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经考核全部通过,或者修满143学分,方可取得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大专)。
2、基本技能证书(1)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考试证书(2)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3)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3、职业资格证书(1)山东省高级横机工高级技能证书(必考)(2)山东省织布挡车工(选考)(必考)四、专业定位及职业能力就业岗位定位于淄博及周边地区的针织企业(公司),主要从事针织品开发、针织生产技术管理、针织品质量检验、针织品营销等工作。
表1 就业岗位及综合职业能力要求表2 工作任务及职业技能要求五、课程设置及要求(一)专业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环节表3 专业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环节(二)其他课程1.纺织材料(编码:)了解纺织纤维、纱线和制品的结构、性能及其品质评定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规试验方法。
熟练掌握正确的鉴别原料和合理地使用原料的知识。
具有合理地使用原料的能力。
2.纺织品检验(编码:)掌握纺织品检验的基础知识,了解纺织品质量管理及纺织标准,掌握纺织原料、纱线、织物性能检验,服装质量检验,纺织品安全性检验及纺织品检验的抽样方法及原理;训练学生对纺织材料特别是织物性能进行分析和测定,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纺纱学(编码:)了解纺纱原料的选配、开松除杂、混和均匀、梳理、精梳、并合均匀、牵伸、加捻及卷绕等纺纱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纺纱设备及纺纱工艺。
掌握纱线纺制的基本知识、原理、方法、纺纱工艺参数设计、纱线质量指标体系及纺纱质量的控制方法。
具有纺纱工艺参数设计、纱线质量指标体系及纺纱质量的控制的能力。
4.机织学(编码:)了解机织工艺的基本理论和机织生产的工艺过程;熟悉半成品、成品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控制方法。
掌握主要机械设备的结构和性能;能进行一般产品的工艺设计和确定,调整上机工艺参数。
5.织物结构及设计(编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各种织物组织的基础理论知识,全面了解各种组织对织物外观的影响,并学会对各种组织的织物样品进行分析,掌握织物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及小样试织的方法。
6.针织物染整工艺学(编码:)了解电脑测色、配色等,掌握各类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交织针织物的练漂、染色、印花、整理;新型纤维针织物的染整加工技术,掌握各类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交织针织物的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原理;掌握新型纤维针织物的染整加工技术,电脑测色、配色等技术。
7.纺织厂空调(编码:)掌握纺织厂空气调节的基本理论,测量仪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温湿度的控制及调节,以及温湿度对纺织工艺的影响。
了解车间冷热负荷的确定,不同季节的空气调节过程。
能学会空调设备的性能,车间送、排风的布置,以及降低车间含尘浓度的方法等,8.纬编认识实习(编码:)在学完纬编的基础上,了解织造生产的常见设备和基本工艺,初步具有工艺调整的能力,了解学科现状和发展前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9.经编认识实习(编码:)在学完经编的基础上,了解织造生产的常见设备和基本工艺,初步具有工艺调整的能力,了解学科现状和发展前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0.纺织(编码:)使学生了解纺织软件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使用织物设计软件进行织物设计方法和步骤,具有仿制和创新设计的能力。
11.针织(编码:)本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基本原理。
要求学生能运用相关软件于针织服装款式设计、服装配色、图案、样板、算料、排料、工艺制作等过程。
12.毕业设计及答辩(编码:)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开创工作局面的能力。
掌握设计工作一般规律和程序的基本技能,初步具有信息收集、整理、运用的能力,为将来从事针织品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增强职业道德观念。
13.针织缝纫工艺(编码:)熟悉针织服装的面料特性,掌握针织服装常用设备和专用设备;掌握针织服装的定形整理、检验、包装和针织服装缝纫工艺。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设计和高素质的生产管理能力。
14.产业用纺织品(编码:)掌握产业用纺织品的分类、用途及性能要求、加工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产业用纺织新产品开发意识,具备不同领域产业用纺织品的初步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产业用纺织品的新进展、新成果、前沿课题,拓宽学生眼界、开发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针织技术及针织服装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学生从事纺织品开发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5.纺织企业管理(编码:)熟悉纺织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纺织企业管理方面的技能,为将来从事本专业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6.应用数学(编码:00010055)掌握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掌握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处理随机现象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7.服装色彩及搭配(编码:)掌握服装配色方面的知识,具备服装配色方面的技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和学习态度,为针织服装设计及生产打好基础,为从事针织服装设计、针织面料设计、羊毛衫设计及生产等岗位工作培养色彩设计及搭配技能。
18.针织服装跟单(编码:)进一步掌握织造生产跟单程序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织造跟单的管理及应用能力,了解学科现状和发展前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9.纺织品服用性能(编码:)掌握各种纺织品的服用性能,具有对纺织品性能测试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够较全面的对纺织品的性能作出正确的评估,并预知纺织品可能具有的性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纺织品性能及功能的新进展、新成果、前沿课题,拓宽学生眼界、开发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针织技术及针织服装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学生后从事纺织品研究、开发和设计纺织品新品种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0.纺织英语(编码:)掌握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专业英语的翻译方法以及快速阅读专业文献方面的知识,具备用英文表达基本的纺织材料、纺纱工艺及设备、针织等的介绍,能较顺利地阅读和笔释有关文章和资料,为今后进行专业阅读打基础。
21.纺织新材料(编码:)了解国内外新原料、新产品的开发技术,新型纺织材料性能和应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职业道德观念,提高使用新型纺织材料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广泛的工作需要。
六、实践教学基本条件要求表4 校内实训基地功能、任务表表5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计划及功能任务表七、必要的说明纺织业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最大的受益行业,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针织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从针织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针织毕业生的就业具有极大的优势。
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方向打算从以下方面入手:以“大纺织”专业为背景,立足纺织专业为基础,以针织专业为主攻方向。
在课程设置上,将前面设置的《纺织概论》改设为《纺纱学》及《机织学》,让学生更系统的了解纺织方面的专业知识,成为纺织“通用”人才,为以后的就业拓宽道路,并为以后的岗位调整及再择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对《针织学》课程结构进行调整整合,将纬编、经编的讲授系统整合成针织工艺及设备和针织物组织及产品设计两部分,突出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新的课程体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