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滋植《国际贸易》课后习题详解(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圣才出品】
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 最新版 习题课后答案
《国际贸易》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B4、A5、B6、C7、D8、D9、D 10、D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3、AD4、ABCD5、CDE三、名词解释1、国际分工:是国与国之间在可交易性货物与服务的生产与提供方面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产物。
2、贸易差额: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或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
3、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4、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和地区同别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5、总贸易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过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贸易。
专门贸易体系亦称特殊贸易体系,是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贸易。
6、国际贸易额是以货币表示的和用现行世界市场价格计算的世界各国与地区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之和,又称国际贸易值。
国际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各个时期的国际贸易额,即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除以当时的进口额或出口额的方法,得出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7、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货物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类货物贸易额与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之比,以比重表示。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或地位,即各类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与该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8、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各洲、各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对外贸易国别结构,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各地区、各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对该国的进出口额占该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国际贸易》第三章习题及答案教学文案
《国际贸易》第三章习题及答案《国际贸易》第三章习题及答案第三章国际价值与世界市场价格一、单选1.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也是由抽象的社会劳动所决定的。
1.商品 B.国别 C.劳动 D.时间2.形成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因是()。
A.援助B.垄断C.经济增长D.各国生产率不同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不等价交换,当时,()占统治地位。
A.商业资本B.产业资本C.垄断资本D.生产资本4.最早从理论上阐述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的是经济学家()。
A.李嘉图 B.俄林 C.穆勒 D.马歇尔5.()已成为衡量一国贸易利益大小的指标,也是反映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重要指标。
A.国际价值B.国际价格C.产品的差别D.贸易条件6.()指一国出口商品的实际收入水平,以反映一国出口商品的实际购买能力。
A.收入贸易条件B.自由市场价格C.垄断价格D.商品贸易条件7. 帝国主义时期的不等价交换,()占统治地位。
A.商业资本B.产业资本C.垄断资本D.生产资本8.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不等价交换,()占统治地位。
A.商业资本B.产业资本C.垄断资本D.生产资本9.穆勒在《》一书中,分析了两国贸易中两种商品的实际交换比率是由什么因素确定的。
A.国富论B.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C.政治经济学原理D.论贸易和转变10.()价格基本上能客观地反映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供求状况,并且能得到各国普遍承认的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贸易价格。
A.垄断价格B.转移价格C.世界“自由市场”价格D.管理价格二、判断1.国际价值形成的最重要条件,就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2.形成商品国际价值的国际必要劳动时间,是指世界各国生产同一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
3.比较成本论说明贸易利益是如何在双方间进行分配的。
4.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背离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5.贸易条件改善,贸易利益随之而增大;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利益随之而缩小。
高兴成《国际贸易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理论篇 第五章【圣才出品】
第5章国际价值与价格5.1复习笔记一、国际价值及价值规律的重大变化1.国际价值的概念国际价值是国别价值的对称,是指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性一般社会劳动的凝结,反映了世界市场中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国际价值的确定关于国际价值的确定,目前比较成型的解释有:(1)国际价值是国际贸易中商品的国民价值的加权平均数;(2)国际价值是各国实际国民劳动投入量与平均国民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乘积,亦即用反映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别的一种指数调整后的某种商品的国民价值;(3)国际价值是由主要供货国的生产条件所确定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国际价格的确定国际价格是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围绕着国际价值上下波动。
决定、影响国际价格形成的因素很多,但要使商品的价格大体上等价于商品的价值,有三个基本要素:(1)商品交换的经常性;(2)商品供给与需求大致相等;(3)没有人为或自然的垄断。
二、相互需求方程式虽然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解决了两国可以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贸易,但是不能说明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换比例的变动范围、交换比例的确定及确定因素。
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方程式回答了这些问题。
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是李嘉图的学生,是19世纪中期英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其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原理》。
他用相互需求理论对比较优势理论作了重要补充。
1.国际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穆勒在比较利益理论的基础上,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阐述了贸易双方获利范围的问题。
举例如下:假设投入等量的劳动和资本,韩国和日本分别生产棉布和化纤布的数量如表5-1所示。
表5-1韩国和日本生产棉布和化纤布数量棉布(米)化纤布(米)韩国1 1.5日本12分析表5-1,根据比较利益理论,韩国应该分工生产棉布,日本应该分工生产化纤布。
容易得出结论:贸易双方棉布交换化纤布,不能等于或低于韩国国内的交换比例1∶1.5,也不能等于或高于日本国内的交换比例1∶2,只能在(1∶1.5)~(1∶2)之间(开区间而非闭区间)。
(完整版)国际贸易课后题参考答案
课后计算题参考答案第三章复习思考题4:表1 分工前两国劳动生产率(1)本国黄油的生产率较高,外国布的生产率较高,所以本国绝对优势产品是黄油,外国是布,本国应专门生产黄油,外国生产布。
表2 分工后两国的劳动投入和产出表3 贸易后两国的国内消费量(假设交换比例为1:1)(2)两国的贸易利益为本国多得0.67单位黄油;外国多得1.4单位布。
(3)本国国内布与黄油的交换比例为1/10:1/6,即:0.6;外国国内布与黄油的交换比例为1/5:1/12,即:2.4.因此,黄油与布的合理交换比例介于0.6-2.4之间。
(或者,黄油与布的合理交换比例介于0.42-1.67之间)注:两国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应在双方国内商品交换比例的之间;两种商品的国内交换比例=两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之比。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5:表1 分工前两国劳动生产率(1)生产可能性方程为:L=a Lx x+a LY Y,其中L代表总劳动力,a Lx代表X商品的生产成本,x代表X商品的产量,a LY代表Y商品的生产成本,Y代表Y商品的产量。
因此,把已知条件代入上述等式,得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方程为:2=10X+4Y,即:Y=0.5-2.5X;同理,得出外国的生产可能性方程为:1.2=3X+2Y,即:Y=0.6-1.5X。
(另一种简洁算法为:画出几何图形,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横轴的交点为投入所有劳动生产X的产量,与纵轴的交点为投入所有劳动生产Y的产量,则生产可能性方程为Y=纵轴Y的产量-斜率乘以X)(2)无贸易时的生产组合意味着求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交点,即:生产可能性方程与效用函数的交点,在这一交点上,生产可能性方程与效用函数的斜率相等,由(1)可知本国生产可能性方程的斜率为2.5,外国生产可能性方程的斜率为1.5,而两国的效用函数均为U=XY2,效用函数的斜率为效用函数分别对X和Y求导后的比率,即:U X’/U Y’= Y2/2XY,则本国:Y2/2XY=2.5,即:Y=5X,外国:Y2/2XY=1.5,即:Y=3X,把Y=5X与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方程Y=0.5-2.5X联立,解出X=1/15,Y=1/3,所以本国无贸易时的国内生产组合为(1/15,1/3);把Y=3X与外国的生产可能性方程Y=0.6-1.5X联立,解出X=2/15,Y=2/5,所以外国无贸易时的国内生产组合为(2/15,2/5)。
国际贸易课后部分习题答案word精品文档13页
第五章案例分析题答题要点1.●从合同条款看,只规定了品质规格条款,并未规定凭样交货。
但是,在签约前曾寄交了样品,签约后又电传确认了货物品质与样品相似。
这个电报可以理解为:交货与样品相似是合同中品质规格条款的补充。
因此,从整个交易过程判断,这笔交易是既凭规格又凭样品的买卖。
●根据国际贸易的习惯做法,凡是既凭样品又凭规格达成的交易,卖方所交货物必须既与样品一致,又符合规格的要求。
否则,买方有权拒收货物并提出索赔要求。
因此我方以该项交易并非凭样品买卖为由而不予理赔是站不住脚的。
几点启示:●凡能用一种方法表示品质的,一般就不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来表示。
●慎用凭样品买卖的品质表示方法。
●对于凭样品成交的合同,应该妥善保存复样。
●为了进行商品宣传也可寄送样品,但应明确表示该样品仅供参考,即参考样品。
2.货物的品质是合同的主要条款。
按照《公约》的规定,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和合同规定相符,否则买方有权主张损害赔偿、要求修理、交付替代货物以至拒收货物并撤消合同。
因此,买方有权拒收货物并要求退款。
3.合理。
我方尽量争取及时补货,并在降价幅度上与买方进一步协商。
但是,如果是散装货物,则对方的要求是不合理的。
(UCP 500》第39条(B)款:除非信用证规定所列的货物数量不得增减,只要支取金额不超过信用证金额,货物数量允许有5%的增减幅度,但信用证规定货物数量按包装单位或个体计数时,此增减幅度则不适用。
)4.不可以在信用证下超金额议付。
信用证应该更改为:“Amount of Credit & quantity of merchandise 5% more or less acceptable.”,否则多装部分与买方商议改为其他方式比如汇付或者托收进行支付。
5.如果出口目的是促进销售,增加利润、处理库存积压商品,可以接受这种定牌中性的包装,但是如果在菲律宾市场上公司有品牌国际化的战略,则不宜接受。
如果接受的话,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工业产权争议。
李滋植《国际贸易》课后习题详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9章区域经济一体化1.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根据经济上结合程度的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哪些形式?答:(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指在地域上比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所实行的某种程度的经济结合。
区域内的成员国为了谋求共同的利益和经济发展,通过协调、缔结条约或协定,取消妨害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的障碍,实施共同政策与措施,发挥各国的优势,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逐步消除各国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制度安排方面的差别,以便在经济上联结成一个单一的经济实体。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根据经济上结合程度的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分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
①优惠贸易安排。
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s)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松散、最初级的一种形式。
在优惠贸易安排成员国间,通过签订协定,规定成员国之间在进行贸易时互相提供比与非成员国进行贸易时更低的贸易壁垒。
②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
在区内各成员国取消他们相互之间的贸易壁垒,使商品能够在区内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留独立的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在自由贸易区内.成员国之间的边境通常仍保留有海关等机构,以避免其他国家的商品通过贸易壁垒较低的成员国进入整个自由贸易区。
③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是指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并撤除成员国之间的关境,合并成一个统一的对外共同关境,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所结成的同盟。
④共同市场。
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是指除共同市场成员国相互间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外,成员国间的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也可以自由流动。
国际贸易(第四版)第03章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
假定英国、德国间毛呢与布的交易比率10:17 德国对毛呢的需求10000码 英国对麻布的需求17000码
德国换得8000码的毛呢 英国对麻布的需求13600码 德国提高毛呢的价格到10:18
两者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2)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量的差别性
商品的国别价值量是由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决定的。
国际商品价值量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的。
3)产生国别价值量和国际价值量差异的主要因素 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4)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各种因素 (1)国际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反比变化 (2)国际价值量与劳动强度:正比变化 (3)国际价值量与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E Ⅲ
Y 贸 易 量
HⅡ
G
F
C
B
提供曲线
E
H
PW=1
PW=1/2 PW=1/4
X产量 O
GC
X贸易量
2)国际均衡相对价格的一般均衡分析
Y
甲国提供曲线
贸
易
PW=1
量
C’
E
I
PW=1/2C
D
X贸易量
德国对毛呢的需求9000码 英国对麻布的需求16200码 新的交易比率更接近德国国内的交易比率(10:20)。
结论:
(1)国际间商品的交换比率必定界于两国国内交 换比率之间。
(2)在由两国产品的国内交换比率所决定的界限 内,国际交换比率取决于两个贸易国家各自对对 方商品需求程度的强弱。
(3)均衡的国际交换比率形成的必要条件是贸易 双方的出口商品总值等于进口商品总值。
国贸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2)1.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
A.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B. 世界进口货物总额C.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 世界贸易量2.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会()。
A.提高 B. 下降C.不变 D. 变化方向不确定3.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来反映。
A.对外贸易额 B. 贸易差额C.对外贸易量 D. 国际贸易量4.转口贸易又称()A.直接贸易 B. 间接贸易C.过境贸易 D. 中转贸易5.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A.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参考答案:1. A、2. A、3. B、4. D、5. A课堂讨论1-1;1994-2002年我国贸易条件系数为何持续下降?(P5)参考答案:(1)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长;(2)外商投资企业的“转移价格”效应;(3)出口企业恶性价格竞争。
课堂讨论1-2:结合以上表格数据,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是什么?(P6)参考答案:(1)从外贸依存度所反映的贸易规模来看,我国已经是贸易大国,但从商品结构看,尚属贸易弱国;(2)重要资源性商品、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外贸依存度过高,存在贸易安全隐患;(3)服装、纺织及家电等产业出口依存度过高;(4)对发达国家市场依赖性过高;(5)贸易条件恶化,我国对国外的供给依赖远远大于国外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依赖,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6)外贸规模增大,但对国内经济的贡献在相对下降。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12)1.绝对成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 D. 俄林2.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国际贸易课后思考题第⼀章1.有⼈认为“全球化是美国经济称霸世界的结果”请对此观点进⾏评论。
全球化包括国际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国际⾦融交易的全球化,但⽆论从贸易还是资本流动还是⾦融交易看,美元都占有绝对主导地位。
从国际货币制度出发分析,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解体,但是美元作为事实上的国际货币的地位仍旧没有动摇,欧元要想取代美元的地位为时尚早。
因此,美国可以充分利⽤美元国际货币特权带给它的利益:国内储蓄不⾜、发货币弥补;国际贸易逆差,发货币解决。
通过充分发挥货币特权,美国⼏乎可以⽆成本地享受到它国的物质财富,这是其它任何⼀个国家做不到的,所以我认为美国经济称霸世界凭借的就是美元霸权。
2..如何衡量⼀国的“开放度”关于经济开放度的内涵,学术界已经有⽐较⼀致的看法,认为经济"开放度"的内涵有两层:⼀是本国经济以何种⽅式,何种程度,何种代价进⼊世界;⼆是允许别国经济渗透本国经济的⽅式和程度,但在衡量经济开放度的⽅法及指标问题上却存在众多不同的观点.根据现有的研究,衡量经济开放度的⽅法和指标主有:(1)⽤对外贸易⽐率,对外融资⽐率和对外投资⽐率来衡量经济开放度 (2)采⽤国际收⽀⾃主性交易项⽬的借⽅余额和贷⽅余额占GDP 的⽐重来反映经济对外开放程度.(3)⽤外贸依要存度,价格差异,实际关税率以及外汇市场扭曲度等指标测算贸易开放度 (4)开放度包括数量开放度和价格开放度,数量开放度是衡量资本流动对⼀国经济总量规模的影响程度,价格开放度是指⼀国经济活动与国外经济活动在价格上的关联程度 (5)贸易开放度和⾦融开放度综合起来才是⼀国经济的总量开放度 (6)从考察⼀国经济体制的开放性来判断经济的开放度,关税税率和⾮关税壁垒覆盖率是⼈们使⽤频率最⾼的指标 (7)以⼀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的扭曲,或者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差异程度来评估⼀国经济的开放度3.1985:世界贸易量=19586.75×113=2213302.75 亿美元1990:世界贸易量=34861.40×152=5298932.8 亿美元1995:世界贸易量=50751.25×199=10099498.75 亿美元4. 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得失问题,我认为既不能⼀般地赞成或反对全球化利⼤于弊的论断,也不能⼀般地赞成或反对全球化利⼩于弊的论断。
李滋植《国际贸易》课后习题详解(对外贸易政策与理论)【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4章对外贸易政策与理论1.什么是对外贸易政策?它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答:(1)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制定并实施的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从总体上规定了该国对外贸易活动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2)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对外贸易政策的内容一般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和国别对外贸易政策等。
其中,对外贸易总政策包括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本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所处的地位、本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本国产品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以及本国的资源、市场和产业结构等情况,所制定的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方针和原则;进出口商品政策,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和国内产业结构、国内外市场状况等分别对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采购等制定的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是根据各国或地区与本国不同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而采取的区别对待的贸易政策。
2.对外贸易政策有哪些基本类型?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答:迄今为止,对外贸易政策有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种基本类型。
(1)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待,只要是合法制造的商品,就可以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竞争。
这是一种中性的贸易政策,国家只负责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维持正常的竞争秩序。
(2)保护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施加干预,利用各种措施限制商品进口,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生产,使之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扩大出口。
简言之,即奖出限入政策。
3.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各国实行的是哪种对外贸易政策?答:一个国家选择实行何种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国际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其经济实力和产品的竞争能力。
李滋植《国际贸易》课后习题详解(要素流动与跨国公司)【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7章要素流动与跨国公司1.简要说明资本/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影响。
答:(1)资本国际流动的影响资本国际流动对国际收支、贸易条件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具体体现为:①改善国际间的资源配置;②使国内不同要素收入实现重新分配;③对国标收支的影响。
资本的输出入对国际收支的即时作用在输出国是负的,在输入国是正的,但是,资本国际流动对于输出国和输入国的长期作用却很难断定;④对税收的影响。
由于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税率和投资收益,从而导致资本从较高税率国向较低税率国流动。
结果,资本输出国的税基与所纳税额减少,而资本输入国的税基与所纳税额相应提高;⑤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资本国际流动通过影响资本输出国与输入国的产品产量和贸易量,进而影响两国的贸易条件;⑥对技术地位和经济独立性的影响。
资本国际流动会影响资本输出国的技术领先地位,也会影响输入国对自己经济的控制和执行独立的经济政策的能力。
(2)劳动力跨国流动的影响劳动力跨国流动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技术知识的传播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具体体现为:①改善国际间的资源配置;②国内不同要素收入的重新分配;③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影响;④技术知识的传播。
移民可为流入国带来各种技术与知识,产生巨大的外部效应;⑤社会摩擦和拥挤成本。
2.试述技术国际转移的经济效应。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答:技术国际转移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对技术输出国的经济效应和对技术引进国的经济效应两方面。
(1)技术国际转移对技术输出国的经济效应①补偿技术研究与开发成本,并取得较高收益。
技术输出带来的收入可以使输出国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成本得到补偿,并取得较高收益。
②延长技术生命,增加收入。
技术是有生命周期的,由于世界各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不同,一国所淘汰的技术,可能在另一国还是一种适用技术。
因此,技术输出可以延长技术的使用期,还可以增加收入。
③带动产品出口,扩大对外贸易。
技术输出可以带动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劳务和其他物品出口。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1.为什么说从地理大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思路: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不仅发生在洲内,而且要求各州之间更加广泛的贸易往来。
在15世纪之前,由于技术和知识的局限,贸易主要局限于各州内以及亚欧间。
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是欧洲人开辟的一系列新土地、新航道,它联系亚欧非大陆,为洲际贸易创造了便利的地理条件,从此引发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业机构。
2.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别?思路: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表现为(1)加大贸易需求。
工业革命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从而使贸易成为配置剩余产品的必要手段。
(2)为贸易提供物质便利。
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3)改变贸易模式。
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从而使贸易建立在各国分工的基础上。
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主要的区别表现为(1)贸易量迅猛增长。
(2)贸易依存度加大。
(3)改变贸易的产品结构。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除了本章中列举的因素以外,你还有哪些补充?思路:二战后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1)战后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是贸易发展的保障。
(2)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促进生产和分工,使贸易成为必然。
(3)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对贸易的需求。
(4)战后较为健全的国际经济秩序减少贸易摩擦,推动贸易发展。
补充:可能政府的出口鼓励、人口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全球投资自由化等因素大大推进世界贸易。
4.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思路:新趋势包括(1)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加大。
(2)服务贸易越来越普遍。
(3)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成为主流。
(4)行业内贸易发展迅速。
(5)区域性自由贸易得到加强。
5.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思路: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加上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对西方所求不多,贸易动机长期都是互通有无。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以下是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的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述1. 国际贸易的定义是什么?其目的有哪些?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跨境流动。
其目的包括更好地利用各国资源、增加经济效益、扩大市场份额、促进技术进步和实现国际间的和平与合作。
2. 国际贸易有哪些优势?国际贸易的优势包括:可以帮助各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市场空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增加就业机会等。
第二章:贸易政策3. 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的区别是什么?自由贸易是指各国之间不设任何贸易壁垒的贸易形式,而保护主义则是采取各种手段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决策。
4. 贸易壁垒有哪些种类?贸易壁垒的种类包括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如技术壁垒、安全壁垒、健康壁垒等)。
第三章:国际交易支付5. 请简要介绍国际清算和支付的方式。
国际清算和支付的方式包括现金交易、信用证、汇票、托收、电汇、即期汇率、远期汇率、期权、互换和结算。
6. 请说明银行承兑汇票的原理和流程。
银行承兑汇票是指银行向承兑人支付货款并将其押销,并在到期日或以前的某个日期向银行兑现的汇票。
其流程包括:发票人向购买方出具汇票,购买方将汇票出售给银行,并在到期日付款给银行或向银行申请承兑。
第四章:全球货币体系7. 全球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全球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黄金标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自由浮动汇率三个阶段。
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职责包括:促进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援助和金融支持等。
第五章:外汇市场9. 请简要介绍外汇市场的基本特点。
外汇市场的基本特点包括:全球化的市场、24小时交易、高度流动性、强大的交易量、市场规模庞大、影响因素多样化。
10. 外汇交易有哪些交易类型?外汇交易的交易类型包括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期权交易和货币互换交易等。
结语:国际贸易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繁荣和发展对于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张锡嘏《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世界市场和世界市场价格)【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四章世界市场和世界市场价格4.1 复习笔记一、世界市场概述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换货物和服务的场所,是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市场总和,体现了世界各国的交换关系。
1.世界市场的交易主体世界市场的交易主体包括供应商、销售商、消费者和投机者。
其中,供应商是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提供者;销售商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消费者是商品的购买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采购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居民购买外国的生活消费品,政府机构通过政府采购参与国际交换;投机者通过低买高卖获取投机收入。
2.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世界市场形成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结束于20世纪初。
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为:(1)多边贸易和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
(2)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与世界货币的形成。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作用主要有两个:①它给世界市场上各种货币的价值提供了一个互相比较的尺度,并能使各国货币间的比价(汇价)保持稳定;②给世界市场上各国的商品价格提供一个互相比较的尺度,从而使各国的同一种商品的价格保持一致,把各国的价格结构联系在一起。
作为世界货币的黄金,有三种职能:①作为国际上一般通用的支付手段;②作为国际上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一般的购货手段;③作为国际间财富的一般体现物。
其中,最重要的是充当支付手段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的职能。
(3)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规律制约着世界市场的发展。
(4)形成了比较健全固定的销售渠道。
3.世界市场的交易方式世界商品市场是通过国际间的买卖使各国国内市场相互联系起来的市场总和。
按交易进行的形式,它可分为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和无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1)有固定组织形式的世界商品市场有固定组织形式的世界商品市场是指在固定场所,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原则、规章和程序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市场。
这种市场主要包括:商品交易所、国际拍卖、国际博览会和展销会等。
国际贸易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教材课后习题答案国际贸易教材课后习题答案国际贸易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也为国家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学习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
而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则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国际贸易教材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国际贸易?答案: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通过跨国交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增长。
2. 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答案: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是指各国之间的商品交换,包括原材料、加工品、成品等;服务贸易是指各国之间的服务交换,包括金融、旅游、教育、咨询等。
3. 国际贸易的优势有哪些?答案:国际贸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源优势:各国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规模优势:国际贸易可以扩大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技术优势:国际贸易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多样性优势:国际贸易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4. 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自由主义有什么区别?答案: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手段限制进口和保护本国产业的政策,如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等。
贸易自由主义则主张自由开放的贸易体制,主张取消或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自由贸易。
5. 什么是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答案: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的进口超过出口,即净出口为负;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家的出口超过进口,即净出口为正。
6. 国际贸易的风险有哪些?答案:国际贸易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政治风险和运输风险等。
市场风险是指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汇率风险是指汇率波动对贸易收益的影响;政治风险是指政治因素对贸易活动的干扰;运输风险是指货物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延误。
李滋植《国际贸易》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发展简史)【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1章国际贸易发展简史1.什么是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答:(1)国际贸易的含义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
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超越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和发展。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国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即出现了国际分工。
(3)世界市场的含义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是世界商品和交换关系的总和。
对于世界市场的含义,需重点了解以下两点:①世界市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②世界市场并非各国国内市场的加总。
(4)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关系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关系体现为:①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没有国际分工,就没有国际商品交换,也不会出现世界市场;②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国际分工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国际交换活动的深度、广度和方式,也决定着世界市场的规模和内容;③国际交换和世界市场又是国际分工的实现手段和途径,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其发展也必然影响和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2.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1)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②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③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形式、深度和广度;④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
(2)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等等。
自然条件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基础,同时也对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影响更大。
李滋植《国际贸易》课后习题详解(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8章世界多边贸易体制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有哪些特点?答: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的特点主要有:(1)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活动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纵观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历次多边贸易谈判,参加谈判的国家和地区逐次增多,东京回合以后,许多非缔约方也参加了总协定的多边贸易谈判或其他各种活动。
参加总协定的成员包括了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相互之间的贸易占世界贸易的绝大部分。
(2)谈判内容不断增多,谈判时间逐次拉长前6轮谈判基本上都是关于关税问题的。
随着工业品进口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非关税壁垒日益成为各国限制进口的重要手段。
面对复杂、多样及施行范围颇广的非关税壁垒,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逐步把谈判的内容由关税扩大到非关税壁垒。
东京回合中非关税壁垒成为谈判的重要议题,经谈判达成了多项有关非关税壁垒的协议。
工业品贸易是前7轮谈判的传统性谈判内容,东京回合谈判还涉及了部分农产品问题。
乌拉圭回合不仅涉及农产品、纺织品、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等传统议题,还涉及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新议题。
随着谈判内容的增多,每次回合的谈判时间也逐次拉长。
肯尼回合用了3年,东京回合用了近6年的时间,乌拉圭回合则用了7年多时间。
(3)美国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影响巨大,但其作用在逐步下降美国是创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也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历次多边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贸易谈判的发动者。
美国凭借其雄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在创建总协定以及推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始终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和发展中缔约方数量的增加,美国已逐渐失去了单独维持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多边贸易体制的能力。
(4)在历次多边贸易谈判中发达国家居主导地位在历次多边贸易谈判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其中美、日、欧是谈判的主角。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国际贸易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国际也叫世界贸易,是指国际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它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的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传统的国际贸易,仅指国际间各类货物的交换,不包含服务;现代的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国家贸易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产生、发展和贸易效果,揭示其特点、运动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大体包括两个方面: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
2.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有何关系答: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是指国际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它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的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传统的国际贸易,仅指国际间各类货物的交换,不包含服务;现代的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
有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将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 。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同属一类活动,只是从全世界范围看时,称其为国际贸易,而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看时,则称其为对外贸易。
3.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答:贸易差额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称为贸易顺差、贸易盈余或出超;当出口总值小于进口总值时,称为贸易逆差、贸易赤字或入超。
当一国出现贸易顺差时,反映这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当一国出现贸易逆差时,反映这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地位;不过长期顺差不一定是好事,逆差也并非绝对是坏事,从长期趋势来看,一国的进出口贸易应该基本保持平衡。
4.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的区别是什么答:直接贸易是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买卖商品的贸易活动。
直接贸易的双方直接谈判,直接签约,直接结算,货物直接运输。
间接贸易是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商品买卖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3章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
1.简述相互需求原理的主要内容。
答:虽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解决了两国可以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贸易,但是不能说明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换比例的变动范围、交换比例的确定及确定因素。
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回答了这些问题。
(1)国际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
穆勒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阐述了贸易双方获利范围的问题。
举例如下:假设投入等量的劳动和资本,韩国和日本分别生产棉布和化纤布的数量如表3-1所示。
表3-1 韩国和日本分别生产棉布和化纤布的数量
棉布(米)化纤布(米)
韩国 1 1.5
日本 1 2
如表3-1所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韩国应该分工生产棉布,日本应该分工生产化纤布。
容易得出结论:贸易双方棉布交换化纤布,不能等于或低于韩国国内的交换比例1∶1.5,也不能等于或高于日本国内的交换比例1∶2,只能在(1∶1.5)~(1∶2)之间(开区间而非闭区间)。
即两国之间棉布和化纤布的交换比例,上限是1米棉布交换2米化纤布这个日本国内的交换比例,下限是1米棉布交换1.5米化纤布这个韩国国内的交换比例。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贸易条件的决定及贸易利益的分配
贸易条件是指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数量比例,即一个单位甲产品能交换多少单位乙产品,比如,1米棉布交换1.6米化纤布。
穆勒认为,贸易条件及其变动是由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
在国际间商品交换比例上下限的范围内,对对方产品需求相对强烈的国家,它的产品交换对方产品的能力就要降低。
因为它为了多取得对方国家的产品,要拿更多的本国产品去交换,从而使本国产品的交换能力降低,贸易条件就对它不利;相反,贸易条件就会对它有利。
国际贸易能给参加国带来利益,利益的大小决定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范围的大小。
在双方分配贸易利益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比例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对本国越不利,分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少,因为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说明它从贸易中取得的产品量越接近于分工和交换前自己单独生产时的产品量。
相反,则对对方国家不利。
(3)国际需求方程式
穆勒认为,国际间商品交换比例是由两国间的相互需求强度决定的。
他假设两个国家生产和交换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的交换比例必须等于双方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总量的比例,这样才能使两国贸易得到均衡,这就是国际需求方程式。
穆勒的结论是,在比较成本所决定的界限内,两国间的交换比例是由两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强度决定的。
2.简述贸易条件的含义与种类。
答:(1)贸易条件的含义
就一国对外贸易而言,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
这个比值通常要乘以100,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贸易条件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贸易利益变化的方向。
贸易条件上升一般被称为贸易条件改善,贸易条件下降则被称为贸易条件恶化。
(2)贸易条件的种类
①商品贸易条件。
商品贸易条件也称纯易货贸易条件,等于一国出口价格指数(X P )与进口价格指数(M P )的比乘以100,即:()100X M N P P =⨯。
②收入贸易条件。
收入贸易条件是在商品贸易条件的基础上,把出口数量指数(X Q )加进来,以反映一国以出口收入为基础的进口数量。
收入贸易条件的计算公式为:()X M X I P P Q =⨯。
③单项要素贸易条件。
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是在商品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出口商品的生产率指数(X Z )提高或降低后贸易条件的变化。
单项要素贸易条件的计算公式为:
()X M X S P P Z =⨯。
④双项要素贸易条件。
双项要素贸易条件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生产率指数的变化,而且考虑到进口商品生产率指数(M Z )的变化。
双项要素贸易条件的计算公式为:
()()100X M X M D P P Z Z =⨯⨯。
3.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相互需求原理之间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关系?
答:(1)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相互需求原理都属于古典贸易理论,都试图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事实上,古典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
可以说,这是它们之间的相同点。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就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而言,重商主义主要研究对外贸易怎样能够为一国带来财富,而所谓财富,则完全由金银货币来衡量;18世纪末叶,重商主义的贸易观念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并被自由贸易的思想取代。
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深刻地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
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能得利;大卫·李嘉图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
即便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方面都具有绝对劣势,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异,从而使两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说明了贸易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换比例的变动范围、交换比例的确定及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