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合集下载

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 2

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 2

灰色厚层癞痢状灰岩(锡矿山组)
灰色白云质泥质条带灰岩(佘田桥组)
隆回六都寨上泥盆统锡矿山组主要以灰色泥晶灰岩、泥灰岩,呈中厚层状,局部含有“癞痢”凝 块状灰岩,上部约有60m为灰色、暗灰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顶部约有15m厚的黄褐 色钙质泥质粉砂岩。岩性特征反映该时期的水体深度较浅,为局限台地相沉积。
南丹罗富黑色薄层硅质岩(榴江组)
望谟桑郎硅质岩-灰岩型
南丹罗富灰黑色薄层泥岩(罗富组)
贵州桑郎泥盆系剖面
泥盆系上统
上统响水洞组,
主要以深灰色及灰 黑色薄层钙质泥岩 夹薄层夹黑色硅质 层台盆相环境局部 为硅质灰岩组成的 台棚相环境交替出 现;代化组则以台 棚相的深灰色及灰 黑色钙质泥岩夹杂 部分的中薄层深灰 色生屑灰岩及泥晶 灰岩沉积为主;者 王组主要以深灰色 及灰黑色中薄层泥 晶灰岩、灰黑色中 薄层燧石层及灰黑 色薄层钙质泥岩为 主,反映了深水台 盆相沉积。
在本次野外地层踏勘中,典型的台地边缘礁环境的剖面有紫云石头寨二叠系 生物礁。
紫云洞礁前生物角砾灰岩
紫云石头寨二叠纪生物礁 GPS: 25o44.965N,106o05.755E
6、台地边缘斜坡相
位于台地前缘斜坡处,主要由各种碎屑组成,沉积物极不稳定,其大小和形 状变化极大,主要的岩石类型有各种石灰岩,如泥晶石灰岩、砂屑石灰岩、沉积 角砾岩等,这取决于水的能量,岩石颜色从暗色到浅色,有大型的滑塌构造,切 断层理的外来岩块、斜坡泥丘以及碎屑注入岩脉等。
灰黑色薄层炭质泥岩夹 炭质硅质泥岩(代化组)
灰黑色薄层硅质岩(者王组)
深灰色钙质泥岩夹中薄层细晶灰岩 及粉砂岩(代化组)
深灰色钙质泥岩夹中薄层细晶灰岩 及粉砂岩素描(代化组)
紫云火花泥盆系、石炭系剖面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陆表海的碳酸盐沉积分异主要决定于海水的能量。
关于碳酸盐岩沉积模式前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 关于碳酸盐岩沉积模式前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于陆表海内波浪、 于陆表海内波浪、海流以及潮汐作用对于碳酸盐沉积物的分 形成了三个明显的沉积相带,即一个高能带、 异,形成了三个明显的沉积相带,即一个高能带、两个低能 这一特征首先由肖( 带。这一特征首先由肖(Shaw,1964)提出,奠定了碳酸 , )提出, 盐相模式的基础,其后欧文( 盐相模式的基础,其后欧文(Irwin,1965)正式命名为 、 , )正式命名为X、 Y、Z三个带,之后拉波特(Laport,1967,1969)提出四 三个带, 、 三个带 之后拉波特( , , ) 个带,一直发展到威尔逊( 个带,一直发展到威尔逊(Wilson,1969,1975)的九个相 , , ) 带和塔克( 带和塔克(Tucker,1981)七个相带,碳酸盐沉积相模式才 , )七个相带, 逐渐趋于完善和适用。 逐渐趋于完善和适用。 进入80年代后,人们摆脱了60-70年代静态碳酸盐沉积 进入80年代后,人们摆脱了60-70年代静态碳酸盐沉积 80年代后 60 模式的束缚,开始了一种动态碳酸盐沉积模式的研究和建立, 模式的束缚,开始了一种动态碳酸盐沉积模式的研究和建立, 强调碳酸盐缓坡(ramp)沉积相模式的重要性(Read,1982, 强调碳酸盐缓坡(ramp)沉积相模式的重要性(Read,1982, 1985;Tucker,1985;Whitaker,1988;Carozzi,1989), 1985;Tucker,1985;Whitaker,1988;Carozzi,1989), 并力图把碳酸盐相模式直接与成岩环境、 并力图把碳酸盐相模式直接与成岩环境、矿产和油气资源勘 探联系起来。以下简要介绍几个最常用的碳酸盐沉积相模式。 探联系起来。以下简要介绍几个最常用的碳酸盐沉积相模式。

第二节碳酸盐沉积相模式

第二节碳酸盐沉积相模式

第二节碳酸盐沉积相模式碳酸盐沉积相模式是一种描述碳酸盐岩沉积过程和环境的模式,通过研究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可以获得沉积相特征、沉积环境变化和沉积动力学演化等方面的信息。

以下是关于碳酸盐沉积相模式的详细介绍。

碳酸盐岩是一种由碳酸盐矿物主导的沉积岩,包括石灰岩、白云石、薄层灰岩等。

它们普遍出现在海洋、湖泊和浅海盆地等水体中,是地球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沉积岩类型之一、碳酸盐岩中富含的古生物化石和古地理信息对于研究地球历史、古气候和古地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碳酸盐沉积相模式是通过搜集和分析大量碳酸盐岩样品的沉积学特征,建立的一种描述沉积相变化的模式。

它考虑了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对碳酸盐沉积过程的影响,通过解释不同地质年代和地理环境下的碳酸盐岩沉积特征,来推测古地理和古环境演化。

碳酸盐沉积相模式可以根据沉积相的不同特征划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型。

根据控制碳酸盐沉积的主要因素,可以将碳酸盐沉积相模式分为五个基本类型:悬浮物沉积型、化学沉积型、沿岸沉积型、台地沉积型和裂隙/溶蚀沉积型。

悬浮物沉积型主要发生在富含悬浮物质的环境中,如内陆湖泊、盐湖和湿地。

这种沉积相模式下的碳酸盐岩多为均一的细粒度结构,常常伴随着粘土矿物的沉积。

化学沉积型主要发生在浅海和海湾等热带和亚热带环境中,水体富含钙离子和碳酸盐。

这种沉积相模式下的碳酸盐岩由于水中的钙离子超饱和度高,所以会发生大量的化学沉积作用,形成大量的碳酸盐沉积。

沿岸沉积型主要发生在海岸带和浅海环境中,受到波浪、潮汐和洋流等动力因素的影响。

这种沉积相模式下的碳酸盐岩通常存在多个沉积相,如沉积槽、潮间带和滩涂等。

台地沉积型主要发生在台地和大陆边缘等广泛分布的地区。

这种沉积相模式下的碳酸盐岩通常呈现台地沉积环境的特征,如平缓的坡面和波浪状的平原等。

裂隙/溶蚀沉积型主要发生在喀斯特地区和岩溶地貌中。

这种沉积相模式下的碳酸盐岩通常伴随着丰富的裂隙和溶蚀构造,如洞穴、溶洞和喀斯特地貌等。

海洋环境及其相模式-4 (碳酸盐海相)

海洋环境及其相模式-4 (碳酸盐海相)
第三节 海洋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相模式
一、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 二、潮坪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三、台地边缘浅滩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四、生物礁沉积特征 五、风暴成因的浅海碳酸盐岩沉积 六、大陆斜坡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七、远洋深水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1
二、潮坪碳酸盐沉积相模式
潮坪:潮汐作用为主,波浪作用较小,宽阔、平缓 倾斜的海岸(滨海)地区。
四、生物礁沉积特征
五、风暴成因的浅海碳酸盐岩沉积
六、大陆斜坡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七、远洋深水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4
1、正常碳酸盐潮坪沉积相模式
潮上顶部:陆相沉积,如风成砂、钙结壳和淋滤构造
潮上(泥坪): 白云岩化和含石膏的泥晶—粉屑灰岩、 藻席灰岩,鸟眼、窗格、干裂,被地下水上涌或结 晶作用形成帐蓬构造,被破碎成扁平砾石状角砾。
碳酸盐潮坪也可分为: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
按湿度和盐度可分为两类: (湿度和盐度)正常潮坪和 干旱盐化潮坪。
3
第三节 海洋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相模式
一、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二、潮坪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1、正常潮坪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2、萨布哈碳酸盐岩潮坪沉积相模式
三、台地边缘浅滩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7
2、萨布哈碳酸盐潮坪沉积相模式
海岸萨布哈:是波 斯湾海岸的一片荒 芜低平的盐碱地。 现在用来代表干旱 气候条件下有盐壳 的盐坪、盐沼和盐 碱滩沉积环境。对 潮上带的盐坪称为 海岸萨布哈。大陆 内干旱盆地形成的 盐碱滩、干盐湖则 称为大陆萨布哈。
8
2、萨布哈碳酸盐潮坪沉积相模式
波斯湾的特鲁西尔海岸现代潮坪和萨布哈是一个最近三百年
内形成的海退序列。其底部为一套潮坪沉积的碳酸盐泥、藻泥碳

碳酸盐岩相模式

碳酸盐岩相模式
14
3.碳酸盐岩台地的斜坡脚相(或盆地斜坡相或盆 地边缘相) 碳酸盐岩台地的斜坡脚相位于碳酸盐岩台地的斜坡末 端,其沉积物由远洋浮游生物及来自相邻的碳酸盐岩 台地的细碎屑组成,水体深度与开阔陆棚相相似,一 般位于波基面以下,但高于氧化界面,由薄层、层理 完好的碳酸盐岩组成,夹少量粘土质及硅质夹层。此 岩石类似盆地相沉积物,但含泥质较少,厚度较大。 某些韵律性或类似复理石层理的薄层石灰岩可达数百 米,有滑塌现象。
10
11
12
1.盆地相 盆地时B位于浪底(或波基面)和氧化界面以下, 水深超过几十米至几百米,为静水还原环境。因水深 而光线暗淡,不适于底栖生物生长。沉积物主要依靠 从外带注入的细粒泥质物质和硅质物质,以及浮游生 物死亡后降落的生物雨。停滞缺氧的和过威化条件均 可出现。盆地相按沉积特征又可分为下列类型: 1)石灰岩浊积岩相: 2)深海瘦地槽相: 3)克拉通盆地(欠补偿和停滞缺氧的)碳酸盐岩 相:
18
7.开阔台地相 从地理位臵来看,此相带位于台地边缘之后的海 峡、调湖及海湾中,因此也可以用陆棚泻湖或台地泻 湖来命名。此环境水较浅,由数米到数十米,盐度由 基本上属于正常盐度到略为偏高,水流环境中等。这 种条件适合各种生物生长,但无狭盐性生物。沉积物 的结构变化大,但含有相当数量的灰泥。
19
8.局限台地相(半封闭一封闭的台地) 这是一个真正的泻湖,海水循环受到很大限制, 盐度显著提高。从地理位臵来看,这些泻潮可分为堤 礁(堡礁)之间或堤礁(堡礁)之后的泻湖,沿岸砂 嘴之后的泻湖以及环礁内的泻湖。此相带还包括潮间 带环境。主要沉积物为灰泥,它们堆积于天然堤、潮 汐坪、泻湖内。粗粒沉积物见于潮汐沟以及局部海滩 内。海水盐度变化较大,淡水、盐水、超盐水均有。 有的地区可暴露于水面以上,氧化和还原环境均有。 所见植物有海水沼泽植物,也有淡水沼泽植物。

碳酸岩相模式总结

碳酸岩相模式总结

碳酸岩相模式总结一、碳酸盐岩沉积微相模式(一)碳酸盐沉积的基本规律绝大多数碳酸盐是在浅水的海洋环境中形成的,其沉积作用过程主要受化学及生物化学条件的控制。

1. 生物在碳酸盐沉积中具有重要作用2. 水动力条件对碳酸盐沉积具有控制作用3. 碳酸盐沉积基本上在原地形成4. 碳酸盐沉积主要形成于温暖、清洁、透光的浅水环境5. 碳酸盐的沉积作用迅速,但容易受到抑制。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比砂岩复杂,包括海相和陆相两类,但最常见到的碳酸盐沉积多属于海相沉积。

碳酸盐岩沉积的地质特点为:①碳酸盐岩很少含碎屑物,这是它与碎屑岩的主要区别,且大多分布于海相环境。

其沉积物源和沉积地区与生物丰度有关。

②碳酸盐岩沉积作用与海浪、潮汐流及具体沉积环境有密切关系,如海湾、潮坪、海滩、泻湖、广海等,而与河流则关系甚少。

③生物作用对碳酸盐岩形成关系密切,碳酸盐岩的结构、构造及生物类型部反映了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

④碳酸盐岩在成岩阶段,化学作用占主要地位,这与碎屑岩是很不相同的。

⑤碳酸盐岩矿物成分及岩类都比碎屑岩复杂,它包括石灰岩、白云岩、泥质灰岩、泥质白云岩、石膏、岩盐、石英砂、泥岩、页岩与硅藻土等。

(二)碳酸盐岩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1.陆表海和陆缘海的概念(Shaw,1964)A. 陆表海(epeiric sea,epicontinental sea,inland sea, continentalsea):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低坡度,范围广阔,很浅的浅海。

B. 陆缘海(pericontinetal sea):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坡度较大、范围较小、较深的浅海。

2.按海水运动能量带划分的理想模式Irwin(1965)陆表海清水模式--由海向陆,分X、Y、Z三个带:X带--深水低能带,波基面以下,灰泥及浮游生物碎屑—有利于生油;Y带--近岸高能带,波浪、潮汐的主要作用带,礁、滩—良好的储集相带;Z带--滨岸低能带,水浅,蒸发量大,泥晶灰岩(白云岩)、蒸发岩、藻叠层构造。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波基面以下——X带 ——X
暗色泥晶灰岩和页岩
主要生油区 宽相带区
3.碳酸盐斜坡脚相(盆地边缘或深陆棚边缘相) 碳酸盐斜坡脚相(盆地边缘或深陆棚边缘相)
二二欧文irwin由海向陆分为由海向陆分为xxyyzz三带带深水低能带波基面以下深水低能带波基面以下灰泥及浮游生物碎屑灰泥及浮游生物碎屑带近岸高能带波浪潮汐的主要作近岸高能带波浪潮汐的主要作用带用带礁滩礁滩良好的储集相带良好的储集相带带滨岸低能带水浅蒸发量大滨岸低能带水浅蒸发量大泥晶灰岩白云岩蒸发岩藻叠层构造泥晶灰岩白云岩蒸发岩藻叠层构造irwin19651965的陆表海能量带模式65三带??xx带有利于生油有利于生油??yy带??zz带欧文依据肖对陆表海水动力能量及沉积物分布特征研究建立的理想模式以不含陆源碎屑物的浅海碳酸盐沉积物为条件
四、碳酸盐沉积的基本规律
绝大多数碳酸盐在浅海环境中形成,其沉积作用 绝大多数碳酸盐在浅海环境中形成, 过程主要受到化学和生物化学条件的控制 主要受到化学和生物化学条件的控制。 过程主要受到化学和生物化学条件的控制。 1、生物在碳酸盐岩沉积中具有重要作用; 生物在碳酸盐岩沉积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碳酸盐岩沉积中具有重要作用 水动力条件对碳酸盐岩沉积具有控制作用 对碳酸盐岩沉积具有控制作用; 2、水动力条件对碳酸盐岩沉积具有控制作用; 3、碳酸盐岩沉积基本在原地形成; 碳酸盐岩沉积基本在原地形成; 原地形成 碳酸盐岩沉积主要形成于温 透光的浅 4、碳酸盐岩沉积主要形成于温暖、清洁、透光的浅 水环境; 水环境; 5、碳酸盐岩沉积作用迅速,但容易受到控制(抑制)。 碳酸盐岩沉积作用迅速,但容易受到控制(抑制) 沉积作用迅速
欧文依据肖对陆表 海水动力能量及沉积物 分布特征研究建立的理 想模式, 想模式,以不含陆源碎 屑物的浅海碳酸盐沉积 物为条件。在此模式中, 物为条件。在此模式中, 他将自滨岸到广海方向 划分为三个带, 划分为三个带,并分别 命Z 、Y、 X带。 、 带

碳酸盐岩一般沉积相模式及进展

碳酸盐岩一般沉积相模式及进展

碳酸盐岩标准相带模式——综合模式
——海底地形、潮汐、波浪、氧化界面、盐度及海水循环
X
Y
Z
威尔逊标准相带模式
基本格局:低能 — 高能 — 低能
盆地相区 浪基面之下
台地边缘相区 波基面之上 波 浪 作 用强 烈 , 均属高能带 与 Irwin 的 Y 相 带 相当
属低能带 与 Irwin 的 X 相带相当。
台地相区 台地边缘靠陆 一侧 波浪消失,潮 汐为主 属低能带 与Irwin的Z相 带相当。
–三大相区九个标准相带
–A.盆地相区(相当于陆棚+陆坡
沉积区)
1.盆地相
2.开阔陆棚相 3. 碳酸盐斜坡脚相(盆地边缘或深陆 棚边缘相)
波基面以下——X带,静水还原 环境
暗色泥晶灰岩和页岩
主要生油区 宽相带区
较深水、静、氧气 不足,藻的生长受到 限制 , 浮游生物发育。 Y带:近岸高能带 波浪、潮汐作用强烈, 阳光、氧气、养料丰富, 底栖生物及藻类大量繁 盛。
Z带:滨岸低能带
波浪作用弱。生物丰度和分异度 低,仅见兰绿藻、介形虫、腹足类 等。
岩石
粉屑、灰泥沉积为 主(粉屑灰岩、灰泥
形成生物礁、颗粒滩 (鲕粒、生物碎屑、内
岩性 和生 物 沉积 构造
细-粗晶白云岩;白云质生物颗 白云岩及石膏或硬石 粒质泥岩;泥质颗粒岩;白云质 膏 ;碎屑红层 球粒(灰岩)泥岩 鸟眼构造、叠层石 泥裂
谢谢
• (三)台地相区(相当于潮坪、泻湖沉积区)
–7.开阔台地相
–8.局限台地相 –9.台地蒸发相
基本是低能带
近岸低能带/潮坪带——Z带
泥晶灰岩、白云质灰岩、
白云岩、蒸发岩 白云岩——储集岩 蒸发岩——盖层 分布宽阔——宽相带区 按能量、盐度、暴露细分

阿曼地区早白垩纪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阿曼地区早白垩纪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阿曼Daleel地区早白垩纪Shuaiba段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摘要:上Shuaiba段(USH)是阿曼北部Daleel地区主要的含油层;在纵剖面上分为A,B,C,D,E 5层,D层和E层是主要的层面.随着Daleel含油地区勘探研究的发展,为了满足更进一步的勘探研究的需求,对于他们内部组成的沉积方式、范围分布的研究及USH的沉积模式的确定变得更加必要和重要。

我们根据地质、地震、古生物方面的资料,并运用了碳酸盐岩沉积系统的分析方法,研究了USH段的岩石相组合及沉积环境。

在D层中,浅滩内低洼亚相(水深10-15m)和浅滩沉积亚相(水深不超过10M)缺失,在E1层中发现了风暴沉积和浅滩内低洼沉积亚相。

在文章中,我们分析了沉积亚相与沉积环境的特征,并确定了其沉积模式:发育于浅海的开阔地之下的碳酸岩盐浅滩内低洼相,在早白垩纪,该地区经常发生风暴事件。

关键词:碳酸岩盐,沉积模式,早白垩纪,Daleel地区。

前言:Daleel地区位于阿曼盆地的西北部,位于阿曼首都Muscat西南450KM。

(图1)该地区是块状岩储油层;它大约有15km长4km宽共60km2。

该地区发育一个西南高东北低倾角绝对值大约为2°–5°的单斜层。

发育许多断层,特别是发育在单斜层中的小断层。

普通断层的走向大多是东北-西南,由北到南分布的6个地段A,B,C,D,E和F,被这些断层分开。

因此,该地段的纵剖面显示地垒与地堑成互层的结构特征。

图1. Daleel含油盆地位置上Shuaiba段(USH)是该地区最好的储层;它在该地区分布广泛且稳定。

他的厚度大约有30-50m。

储层掩埋深度为1500-1700m;它南部埋藏浅,北部埋藏深。

根据导电性,USH可以被分为A,B,C,D,E 5层。

此外,B层可以被再分为3部分:B1,B2,B3;E层可以被再分为E1,E2。

主要的生产地层是D,E1以及B1,B3。

D层和E1层是主要的储层,其中D层是最好的,但是C层,B2层,A层基本是不渗透层。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肖(Shaw,1964)第一次精辟地论述了陆 表海的水体能量特征,并且在能量的基础上, 对陆表海沉积物的分布也进行了相应的划分。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二、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及其能量带
欧 文 ( Irwin , 1965 ) 继 承 了 Shaw 的 陆 表 海的水能量及沉积相的观点,提出了陆表海清 水沉积作用的概念及相带模式。
IIrrwwiinn的的XX带带 IIrrwwiinn的的YY带带 IIrrwwiinn的的ZZ带带
2.威尔逊(Wilson,1975)的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Wilson模式与Armstrong的相似,划分9个相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Wilson模式与Irwin模式比较
①盆地
深水盆地
②开阔陆棚
Wilson 的九个相 带中还提 出 了 24 个 微相,从 而使应用 这一模式 提供了方 便。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塔克(Tucker,1981)的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Tucker将主要碳酸盐相与七种主要环境联
系起来:①潮上—潮间坪;②泻湖及局限海
湾;③潮间—潮下浅滩;④开阔陆棚及台地;
潮上带、潮间带
Z带
潮上带、潮间带、局 限潮下带
潮下带上部
Y带
开阔潮下带
潮下带下部
X带
四、混积型沉积相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阿姆斯特朗(Armstrong,1974)对北美阿
拉斯加北极地区的石炭系两种不同的沉积组合
进行系统研究后,拟定了两个沉积模式,其中 之一就是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模式,该模式
代表一个海进组合。
向岸一侧,见各种较粗的颗粒堆积,形成岩 石主要为生物屑灰岩、鲕粒灰岩、内碎屑灰岩。 分选和磨蚀良好,灰泥含量少,具交错层理。

碳酸盐岩沉积相

碳酸盐岩沉积相

1. 实际材料图 常用简化后的地质图为底图。图面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层位的露头分布情况。 (2)注明编图使用的露头剖面和钻井剖面的位置。 (3)所有剖面点统一编号,以便查阅。
2. 沉积相柱状剖面图:是根据野外和室内的成果,综合分析后 编制而成。既是描述性的,也是解释性的。包括地层单位系统、 实际材料(层号、厚度、样品等)、相标志(岩性、成分、颜 色、层理、结构构造、生物类型、生态特征、成岩后生变化等) 和沉积相类型四个方面。
2、相带沉积特征
5)台地边缘生物礁相--晴天浪底之上
①灰泥丘或生物碎屑丘; ②圆丘礁台或斜坡, ⑤格架建筑的环礁。
现代生物礁.
碳酸盐滩
现代碳酸盐滩
Wilson模式相带实例(礁、滩)
贵州香树园组珊瑚礁灰岩 山东徐庄组鲕粒灰岩
环 礁 的 发育演化
岸礁—与陆地或岛屿相连的礁
堡礁—延伸方向与海岸平行
一、古地理研究的指导思想
1、构造古地理 2、生物古地理 3、岩相古地理
沉积盆地: 地球表面三度空间内,容纳沉积物堆积 的场所。 沉积盆地分析: 运用多学科(沉积学、地层学、构 造地质学)知识,采用多种方法(钻孔、露头观察、 地球物理)对沉积盆地的形成、沉积充填、古地理 演化和地球动力学进行综合研究的过程。
2)广海陆棚相 水深几十米至100米,风暴浪基面以下; 富含生物化石的泥灰岩和石灰岩; 多见生物扰动构造
2、相带沉积特征
3) 碳酸盐台地斜坡脚相
风暴浪底附近,由远洋浮游生物及来自相邻的 碳酸盐台地的细碎屑组成;少量粘土质及硅质 夹层,块状层理
2、相带沉积特征
4) 台地前缘斜坡相
晴天浪底附近,为深水陆棚和浅水碳酸盐台地 的过渡沉积;主要由各种碎屑组成(灰沙); 广海生物发育

碳酸盐岩沉积相可编辑全文

碳酸盐岩沉积相可编辑全文

1. 实际材料图 常用简化后的地质图为底图。图面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层位的露头分布情况。 (2)注明编图使用的露头剖面和钻井剖面的位置。 (3)所有剖面点统一编号,以便查阅。
2. 沉积相柱状剖面图:是根据野外和室内的成果,综合分析后 编制而成。既是描述性的,也是解释性的。包括地层单位系统、 实际材料(层号、厚度、样品等)、相标志(岩性、成分、颜 色、层理、结构构造、生物类型、生态特征、成岩后生变化等) 和沉积相类型四个方面。
潮上带-蒸发、交代
潮间带-交代、沉积 潮下带-沉积
潮上带沉积(蒸发作用)
潮间带波状叠层石-交代、沉积作用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二、碳酸盐岩沉积过程和沉积作用 2、海滩、浅海碳酸盐岩沉积-波浪作用 在不同古地形、古物源和水动力作用下,形成 不同沉积类型的颗粒碳酸盐浅滩。
鲕滩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积特征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一、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
1、碳酸盐岩主要形成于温暖气候条件的浅海环境。 S30°、 N30 °之间是碳酸盐岩沉积的有利环境
30° 30°
二叠纪古地理
特提斯多岛洋
30度
30度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第二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一、陆表海沉积相模式
2、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Irwin,1965) 清水沉积作用是指没有或几乎没有陆源 物质流入陆表海沉积环境的碳酸盐沉积 作用。
第二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一、陆表海沉积相模式
3、陆表海沉积相模式(Irwin,1965) 依据陆表海能量特征,划分出三个能量带。
2、相带沉积特征
1)盆地相
位于浪底(或波基面)和氧化界面以下, 水深超过几十米至几百米,为静水还原环境。 主要为深海沉积物和浊积岩沉积

碳酸盐岩沉积相

碳酸盐岩沉积相

碳酸盐岩沉积相第二十四章碳酸盐岩沉积相§24-1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一、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主要形成于温暖气候条件的浅海环境。

以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机械多种机制综合形成的一类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

颗粒和灰泥(相当于杂基)的比例及其组合而成的多种岩石类型,是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

深水碳酸盐岩多起因于风暴条件,形成于大陆坡及深水盆地中。

具有叠覆递变的角砾化碳酸盐岩、具有鲍玛层序的典型浊积岩和深水超微化石及遗迹化石的组合层序是鉴别深水碳酸盐岩的重要相标志。

碳酸盐岩的形成和分布不仅受制于沉积环境,也与成岩环境和成岩作用密切相关。

碳酸盐岩具有易溶性和易变性。

二、碳酸盐岩沉积过程和沉积作用●潮坪碳酸盐岩——缺乏陆源输入物、海浪被阻止、潮汐为主的碳酸盐岩盆地环境,——古今分布最广的一类碳酸盐岩沉积。

潮汐沉积作用带主要发生在:1)潮下带环境——高能、低能沉积带。

2)潮间沉积带——具间歇能所形成的岩石类型和相标志。

3)潮上沉积带——具暴露蒸发和交代作用标志。

潮坪环境中以物理—生物作用为特征所形成的藻叠层及其形态分带是划分潮坪环境(相)的主要相标志。

●海滩碳酸盐岩——主要处于缺乏障璧的开阔浅海(无广阔藻席);其次主要受制于波浪能量大小,在不同古地形和水动力条件作用下,形成鲕粒滩(岩)、内碎屑滩(岩)和生屑滩(岩)等,其中有发育的冲洗层理和交错层理,以及生物扰动构造。

视岩性、结构和构造特征的变化,它们可分别组合成不同类型的相层序。

●生物礁碳酸盐岩——具格架的珊瑚礁碳酸盐岩,特定形成条件:1)造礁生物在迎浪带原地生长营造起来的。

2)具水下凸起的地貌,沉积厚度比相邻地区大。

3)具生物格架或只有造礁生物原地生长的痕迹。

4)于海面~水深200m以下,可延伸到400~500m,取决于造礁生物所需的温度、阳光而定。

正确识别生物礁沉积体不同带的岩石学特征是划分亚相和微相的主要标志。

不同相带的礁碳酸盐岩具有不同的生储条件。

碳酸盐岩沉积相及相模式

碳酸盐岩沉积相及相模式
3 台地
“台地”,即碳酸盐岩台地的简称,来自对巴哈马 台地的研究。巴哈马是被深海所包围的地形平坦的 浅水平台,具有很陡的斜坡。但现在台地的含义已经 扩大了,泛指“以 碳 酸 盐 岩 沉 积 为 主、地 形 较 平 坦 的 浅水沉积环境”。
本文将“浅水”定义为水深在风暴浪基面以上的 水体。对于海洋来说,风暴浪基面的深度一般在 50 ~ 60 m 左右。对于湖泊来说,这个深度要小得多,一 般为几米到十几米左右,视湖泊大小和深浅而定。海 水的透光带可达 100 m 左右,但 50 ~ 60 m 以内是阳 光较充足的范围。充足的阳光是藻类等植物生存发 育的必要条件,而植物又是动物的食物。现代生物礁 主要分布在 50 ~ 60 m 以内的海域。尽管钙质底栖生 物生存的环 境 可 达 200 ~ 400 m,但 超 过 50 ~ 60 m 后,无论钙质生物的种类还是数量都急剧减少; 尽管 现代几千米的海底有的地方有钙质软泥,但这些钙质 沉积物是海面上的钙质微体浮游生物死后沉落到海
尽管现代几千米的海底有的地方有钙质软泥但这些钙质沉积物是海面上的钙质微体浮游生物死后沉落到海表1海洋碳酸盐岩沉积相分类table1classificationofmarinecarbonatesedimentaryfacies相facies亚相subfacies微相microfacies亚微相submicrofacies台地潮坪滨岸潮坪台内潮坪台缘潮坪潮上带潮上灰坪潮上云坪潮上云灰坪潮上滩潮上湖潮间带潮间灰坪潮间滩潮汐水道潮下带潮下灰坪潮下滩滩岸滩障壁滩台内滩台缘滩滩中滩缘礁台缘礁礁核礁前斜坡礁后滩礁沟堡礁岸礁礁核礁前滩礁后滩礁沟斑礁礁核礁缘滩塔礁礁核礁缘斜坡开阔台地局限台地蒸发台地斜坡缓坡上部下部陡坡上部下部陡崖上部下部盆地浅盆深盆669沉积学报第31卷底形成的

第八章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学特征

第八章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学特征

三、台地边缘浅滩相碳酸盐沉积特征
浅水、高能、无障壁(即礁不明显,呈现水下滩、坝带)。 台地边缘砂滩碳酸盐环境是台地边缘相区的一种高能环境,处于开阔浅海,
没有障壁和广阔藻席,碳酸盐沉积作用直接受海洋波浪和潮汐控制。一般水深 5—10m。海水循环良好,盐度正常,氧气充分。由于底质处于移动状态,因此 不适于生物繁殖。
生物。
四、生物礁沉积特征
1.生物礁的含义 礁的最初含义是指海底突起岩块,
能使船触礁失事。 现代生物礁主要是珊瑚礁。 生物礁的概念: 由造礁生物原地生长建立起来的水
下隆起,沉积时的地貌比礁周围突起, 礁核具有完整的生物骨架,形成深度从 海水表面到水深200米,有的可达500 米。
.2、礁灰岩的组成
粘结岩:由板状-片状生物(层孔虫、藻类等)粘结和包裹灰泥质形成。 生物分泌有机质时,通过生物化学作用使海水中的碳酸钙沉淀在生物体中。 如藻叠层石(无硬体)。粘结岩主要产于骨架岩和障积岩之间。
3.生物礁的相带划分和各相带特征
生物礁的沉积相一般可划分为三个相பைடு நூலகம்:
礁核相、礁前相、礁后相
A. 礁核相:
陆源碎屑萨布哈和碳酸盐萨布哈常同时出现。萨布哈型碳酸盐潮坪是干 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其沉积作用具如下特殊标志:
A: 高速蒸发和高度超咸形成蒸发矿物(石盐、石膏、硬石膏、白云石、天 青石、菱铁矿)白云岩化和含石膏的泥晶—粉屑灰岩、藻席灰岩,鸟眼、窗 格、干裂,被地下水上涌或结晶作用形成帐蓬构造,被破碎成扁平砾石状角 砾。
4.生物礁相带发育的背景条件
主要取决于碳酸盐陆棚边缘带的坡度。依据地形坡度及与其相应的水动力条件和 礁相组成特点,可以划分三个基本类型(I、II、III)。
类型 I:斜坡灰泥丘,位于陆棚台地边缘前斜坡,由生物碎屑灰泥组成。坡度较缓 2—25度,水能量较弱。

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文献综述引言随着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相带及储层特征的不断深入研究,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良一段和良三段见良好的油气显示,其沉积相带(尤其是台缘滩亚相)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过对哈拉哈塘地区大量录井、测井、岩心、薄片及地震等资料的分析以及探讨了该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岩石类型、沉积特征及台缘滩的展布规律。

台缘滩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对研究区域良里塔格组潜在油气储量层位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1 沉积相的概念相这一概念是由丹麦地质学家斯丹诺(Steno,1669)引入地质文献的,并认为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地表某一部分的全貌。

1838年瑞士地质学家格列斯利(Gressly)开始把相的概念用于沉积岩研究中,他认为“相是沉积物变化的总和,它表现为这种或那种岩性的、地质的或古生物的差异”。

自此以后,相的概念逐渐为地质界所接受和使用。

20世纪以来,相的概念随着沉积岩石学和古地理学的发展而广为流行,对相的概念的理解也随之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相是地层的概念,把相简单的看做“地层的横向变化”;另一种观点则把相理解为环境的同义语,认为相即为环境;还有人认为相是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的总和。

油气田探勘及其他沉积矿产勘探事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对相的研究,使人们对相这一概念的认识更加深入。

目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相的概念中应包含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不应当把相简单地理解为环境,更不应当把它与地层概念相混淆。

《沉积学》(姜在兴,2003)把相定义为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沉积环境是在物理上、化学上和生物上均有别于相邻地区的一块地表,是发生沉积作用的场所。

沉积环境是由下述一系列环境条件(要素)所组成的:1)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海、陆、河、湖、沼泽、冰川、沙漠等的分布及地势的高低;2)气候条件,包括气候的冷、热、干旱、潮湿;3)构造条件,包括大地构造背景及沉积盆地的隆起与坳陷;4)沉积介质的物理条件,包括介质的性质(如水、风、冰川、清水、浑水、浊流)、运动方式和能量大小以及水介质的温度和深度;5)介质的化学条件,包括介质的氧化还原电位(Eh)、酸碱度(pH)以及介质的含盐度及化学组成等。

第九章 碳酸盐岩沉积相

第九章   碳酸盐岩沉积相

三、碳酸盐岩沉积相标志
众多类型的碳酸盐岩构造是恢复岩相古地理条件的重要相标志。 正确划分层理类型是确定古水流类型、古流向的重要标志。
▲ 浅水环境——以牵引流水流机制为特征。
★ 依据颗粒床沙形态,形成各种类型的交错层理、波状- 斜波状层理和平行层理等,以及形成于低能环境的水平层理。 ★ 特殊的沉积构造特征有助于反映特定的沉积条件, 如竹叶状砾屑组构是风暴流沉积的标志, 丘状交错层理是风暴沉积的标志, 递变和叠覆递变层理是深水重力流沉积的标志, 泄水、滑动—滑塌层理是液化流、震积作用的主要沉积标志。
● 大陆坡碳酸盐沉积 ——其主要由正常的远洋超微化石(翼足类、海绵骨针、放射虫 等)的软泥相组成,间夹有来自大陆架浅水环境的重力流角砾岩 和有递变—无递变的石灰质浊积岩相组成。根据大陆坡上的相对 位置、边缘性质( 沉积的还是叠积的 )以及它们的构造背景,可划 分不同类型的大陆坡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 深海碳酸盐岩盆地沉积 指平均海水深度大于200m的碳酸盐沉积环境。
复古水深、古水动力条件十分重要。根据生态学进一步划分种属
组合类型,对划分亚相和微相至关重要。 ▲ 遗迹化石或生物扰动构造的正确划分和识别,对碳酸盐沉积 环境和地质历史事件的恢复具有良好效果。 ▲ 碳酸盐岩中的溶解、渗滤和暴露标志以及其他化学成因的构 造,也是碳酸盐岩中所特有的,它们可以有效地指示沉积-同生 期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指示特定的沉积环境。
▲ 上、下层面的流痕及印模构造,具有良好的指向性。
★ 如顶层面的不同形态、大小规模不一的波痕和流痕, 是潮汐—波浪带浅水沉积作用的重要沉积标志; ★ 底面印模构造中的槽模和沟模,可以有效地指示碳酸 盐沉积物重力流水流机制; ★ 特殊形态的铸模或口袋构造是指示风暴流沉积初期的 相标志。

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 3

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 3

面积大、油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低
烃源岩方面,找到了大油田,但油气源不清楚
厚40m
厚40-60m
log(TOC)
我国南方碳
0.01
0.1
0.4 0.5 1
10

酸盐岩层系发育
T3-J


多套优质烃源岩, 但烃源岩、早期


T1+2


油藏的演化过程
界 海
及其衍生物对现
地层
P


今天然气藏的贡 献、动态演化过 程不明。
7、镶边型碳酸盐岩台地相
镶边碳酸盐岩台 地,经修正的 Wilson相模式的 标准相带
相带横向展布的常见类型(镶边台地模式内,相带的分布由 海平面的位置所控制,A.高水位;B.静止水位;C.低水位)
8、陆棚模式
无镶边冷水(温带)陆棚的水动力区以及亚分类, 浪基面的侵蚀范围在30m—70m之间变化,涨水时的 浪基面可达到120m,风暴天气浪基面约在2模式)
陆表海台地和陆表缓坡模式(该模式针对的 是很浅的沉积环境,可以延伸至很广阔的区 域,对于陆表海台地可达上千公里,对于陆 表缓坡可达上百公里。以低能量相为特征)
由海向陆分为X、Y、Z三带X带---深水低能带,波基面以下灰泥及浮游 生物碎屑——有利于生油
Y带----近岸高能带,波浪、潮汐 的主要作用带,礁、滩 ——良好的储集 相带
4、碳酸盐岩缓坡模式
单斜缓坡的碳酸盐岩缓坡模式(将缓坡分成内缓坡、中缓 坡和外缓坡;晴天浪底、风暴浪底分隔的三个区域能量不 同,缓坡长度在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之间变化)
5、塔克模式
6、威尔逊模式(1969, 1975)
1-盆地相;2-广海陆棚相;3-盆地边缘或深陆棚边缘相;4-碳酸盐台地前缘斜坡相;5- 台地边缘生物礁相;6-台地边缘浅滩相;7-开阔台地相;8-局限台地相;9-台地蒸发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三种模式的对比
Laporate模式 潮上带、潮间带 潮下带上部 潮下带下部 Irwin模式 Z带 Y带 X带 Young et al.模式 潮上带、潮间带、局 限潮下带 开阔潮下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四、混积型沉积相模式 阿姆斯特朗(Armstrong,1974)对北美阿 拉斯加北极地区的石炭系两种不同的沉积组合 进行系统研究后,拟定了两个沉积模式,其中 之一就是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模式,该模式 代表一个海进组合。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七、我国的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我国对碳酸盐沉积相研究主要是20世纪70 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大量借鉴国外沉积模式来进 行研究的。 国外的碳酸盐沉积模式在我国已被广泛采 用,尤其是Wilson的模式,但在使用过程中也 还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广大沉积学工作者在实践中提出了许 多模式,补充和修改了威尔逊模式不足之处, 最具代表性的是关士聪等提出的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二、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及其能量带 欧文(Irwin,1965)继承了Shaw的陆表 海的水能量及沉积相的观点,提出了陆表海清 水沉积作用的概念及相带模式。 清水沉积作用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 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Irwin根据陆表海水动力条件,主要是潮 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划分出三个能量带: 远离海岸的X带(低能带) 稍近海岸的Y带(高能带) 靠近海岸的Z带(低能带)
(1)潮上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岩石类型:主要是泥—粉晶白云岩、白云质 泥质石灰岩、球粒泥晶石灰岩等。 沉积构造:纹理、藻纹层、干裂、鸟眼构造 生物化石:少见。
(2)潮间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岩石类型:主要为薄层不含化石的球粒泥晶 灰岩;内碎屑、鲕粒、叠层石及藻灰结核常见。 沉积构造:冲刷、干裂。 生物化石:种类较单调,数量丰富,多杂乱 堆积。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陆表海碳酸盐沉积的其他特征: 由于陆表海平坦宽阔,水又很浅,因此微 弱的地壳升降运动或冰川的消长都会使海平面 产生显著变化,这样就产生了大范围的潮坪沉 积。 陆表海碳酸盐沉积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旋 回性发育。 地质历史中的碳酸盐岩,绝大部分是陆表 海清水沉积作用的产物,具有普遍意义。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三、潮汐作用相带模式 1.拉波特的模式 Laporate(1967)研究纽约州下泥盆统曼 留斯组的碳酸盐岩后,认为该组是在一个非常 接近海平面的环境中形成的,并根据该组岩性 及古生物特征,以潮汐作用带为主要标志,划 分出了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等3个相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Y带(高能带)
①从波浪开始冲击海底的地点开始,向滨 岸方向延伸,直到波浪和潮汐的能量大部分被 消耗掉为止。 ②此带宽约几十英里。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③沉积特征:此带波浪及潮汐十分活跃,水 浅、阳光充足、氧气充分,底栖生物和藻类大量 繁殖。 向海一侧,从深水上升带来的氧料尤其丰 富,因而各种生物大量发育,往往形成生物礁。 向岸一侧,见各种较粗的颗粒堆积,形成岩 石主要为生物屑灰岩、鲕粒灰岩、内碎屑灰岩。 分选和磨蚀良好,灰泥含量少,具交错层理。 ④此带的碳酸盐岩是良好的油气储集岩。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Fra bibliotek3.Z带(低能带)
①位于Y带的向岸方向,直到滨岸为止。 ②水很浅,波浪和潮汐作用都很弱,水循 环也很弱。 ③宽度较大,可达几百英里宽。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④海底坡度很小,或近于平坦。 ⑤靠近滨岸的地带,如因气候炎热干燥, 水流停滞,可形成白云石以及各类盐类矿物的 沉积。 ⑥此带形成的岩石主要是泥晶石灰岩、泥 晶白云岩以及蒸发岩。 ⑦化石少见,但叠层藻席相当发育。 ⑧沉积构造:干裂、冲沟、鸟眼、生物钻 孔等。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第二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一、陆表海与陆缘海 Shaw(1964)首先把碳酸盐的主要沉积 场所—浅海划分为陆表海和陆缘海两种类型。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陆表海(epeiric sea) 陆表海是位于大陆内部和陆棚内部的、低 坡度的、范围广阔的、很浅的浅海,又称内陆 海 ( epicontinental sea ) 、 陆 内 海 ( inland sea)、大陆海(continental sea)。 低 坡 度 : 海 底 坡 度 <1ft/mile ( 0.03 ~ 0.15m/km) 范围广阔:延伸可达几百~几千英里。 很浅的:水深一般只有几十米,一般不超过 200m。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Armstrong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模式相带
陆相 局限 台地相 滨海的咸水~淡水沼泽沉积 近岸相带 远岸相带 陆源碎屑沉积为主 以含海绵骨针的泥岩为主
开阔 台地相
向岸相带 含粪球粒颗粒灰泥岩及泥质颗粒岩 含棘皮类及苔藓类的泥质颗粒岩及 向海相带 颗粒质泥岩
浅滩相 主要为鲕粒及生物碎屑的颗粒岩,具交错层理
2.威尔逊(Wilson,1975)的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Wilson模式与Armstrong的相似,划分9个相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Wilson模式与Irwin模式比较
①盆地 ②开阔陆棚 ④前斜坡 ⑤生物(生态)礁 ⑥台地边缘砂 ⑦开阔台地 ⑧局限台地 ⑨台地蒸发岩 泥晶石灰岩、白 近岸低能带 相当Irwin Z带 云质灰岩、白云 或潮坪地带 岩、蒸发岩等 高能环境 礁灰岩、生屑灰 相当Irwin Y带 岩、鲕粒灰岩、 内碎屑灰岩 深水盆地 远海低能带 暗色泥晶灰岩和 相当Irwin X带 页岩为主 较深水的 ③碳酸盐斜坡脚 碳酸盐陆棚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潮下带
岩石类型:主要是厚层至块状球粒泥晶石 灰岩、含各种生物屑的石灰岩及富含层孔虫格 架的礁石灰岩。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969年,Laporate又把他的模式进行了修 改,主要把潮下带进一步划分为上下两部分。 潮下带上部:位于浪底之上,为高能环 境,为礁和滩的发育地带。 潮下带下部:位于浪底之下,为低能环 境,为泥晶石灰岩生成环境。
注:1ft=0.3048m,1mile=1609.344m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陆缘海(Pericontinental sea) 陆缘海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的、坡度 较大的、范围较小的、深度较大的浅海。 坡 度 较 大 : 海 底 坡 度 为 2~10ft/mile (0.6~3m/km)。 范 围 较 小 : 宽 度 一 般 为 100~300mile (160~480km)。 深度较大:水深可达200~350m。
(1)潮上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岩石类型:白云岩、白云质泥晶石灰岩、 球粒泥晶石灰岩。 沉积构造:干裂、鸟眼构造。 生物化石:化石少见,有藻席。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潮间带
潮间带上部:类似潮上带,藻席发育。 潮间带下部:内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灰 岩,有柱状叠层石。 生物化石:化石较多,虫孔也较常见。
(3)局限潮下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沉积环境:水体能量受限制,较低能环境。 岩石类型:内碎屑生物屑灰岩,灰泥充填, 亮晶少。 生物化石:多见,较浅处可形成生物丘。
(4)开阔潮下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沉积环境:波浪潮汐作用较强,高能。 岩石类型:内碎屑石灰岩或生物屑石灰 岩,亮晶胶结。 沉积构造:可出现低角度斜层理。 生物化石:生物化石丰富。
Tucker模式将开阔陆棚与台地放在一起,碳 酸盐台地中将泻湖(局限台地)与潮坪分开,开 阔台地内分出浅水碳酸盐砂滩,局部出现斑 (点)礁及泥丘。比较切合陆表海碳盐沉积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六、深水碳酸盐沉积相模式 前述诸模式基本上都是浅水海洋的甚至滨 海的碳酸盐相的模式,只有少数模式涉及到了 深水相,但较笼统。 随着深水碳酸盐岩研究不断深入,逐渐总 结出一些深水碳酸盐相的模式,如多特 (Dott,1963)的海下重力流沉积类型、麦克 尔里斯和詹姆斯(Mcllreath and James,1979) 的四种不同的陆棚边缘的深水海洋沉积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Wilson 的九个相 带中还提 出 了 24 个 微相,从 而使应用 这一模式 提供了方 便。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塔克(Tucker,1981)的模式 Tucker将主要碳酸盐相与七种主要环境联 系起来:①潮上—潮间坪;②泻湖及局限海 湾;③潮间—潮下浅滩;④开阔陆棚及台地; ⑤礁及碳酸盐岩隆;⑥礁前塌砾及泥丘;⑦远 洋碳酸盐泥及浊积盆地。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Laporate模式 潮上带、潮间带 潮下带上部 潮下带下部
Irwin模式 Z带 Y带 X带
2.杨等的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杨等(Young et al.,1972)根据阿肯色州 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岩性及古生物特征,拟定了 一个以潮汐作用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划分出 潮上带、潮间带、局限潮下带和开阔潮下带。
潮上—潮间坪 潮上—潮间坪 泻湖及局限海湾 泻湖及局限海湾 潮间—潮下浅滩 潮间—潮下浅滩 开阔陆棚及台地 开阔陆棚及台地 礁及碳酸盐岩隆 礁及碳酸盐岩隆 礁前塌砾及泥丘 礁前塌砾及泥丘 远洋碳酸盐泥及浊积盆地 远洋碳酸盐泥及浊积盆地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碳酸盐台地—陆表海 碳酸盐台地—陆表海
盆地—较深水斜坡区 盆地—较深水斜坡区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广西泥盆纪主要沉积相模式示意图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本节要点:
欧文的碳酸岩盐沉积模式(重点) 拉波特的碳酸岩盐沉积模式 杨的碳酸岩盐沉积模式 威尔逊的碳酸盐岩综合沉积模式(重点)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现在的浅海大多是陆缘海,如黄海、东 海、南海,但地质历史中沉积碳酸盐岩的浅海 大多是陆表海,缺少现成的陆表海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