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验题及答案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真的)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②文化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④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故宫、泰姬陵、巴特农神庙为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它们的不同建筑艺术体现了A、建筑文化的多样性B、建筑文化的社会性C、建筑文化的趋同化倾向D、建筑文化的积极作用3、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A、该国全部历史文化的凝结B、该国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该国自然文化的突出表现D、该国全部历史的集中表现4、我们所指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A、历史文化的多样性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C、建筑文化的多样性D、文学艺术的多样性5、下列各项属于文化遗产的是①中国的长城②九寨沟自然风景区③埃及的金字塔④司马迁写的《史记》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而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的是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B.庆祝民族节日C.民族的文化遗产D.民族的语言文字7、“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说明A、民族文化的繁荣离不开世界文化的发展B、世界文化的繁荣以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为基础C、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D、有民族的文化,没有世界的文化8、下列文化传播方式中对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A.商业贸易活动 B.汉代"丝绸之路"C.人口迁徙 D.教育,特别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9、传统习俗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A.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B.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C.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D.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0、2005年6月2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世界遗产文化旅游丛书》,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自然瑰宝。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最佳选择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韩愈的《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体现了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文化具有继承性D.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2.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而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的是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B.庆祝民族节日C.民族的文化遗产D.民族的语言文字3.2012年春节期间,一出《十谢共产党》的花灯戏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传唱,原创与表演者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歌为心声,《十谢共产党》唱出了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
这说明①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④劳动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传统习俗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D.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5.2012年6月24日,是“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周年纪念日,一年来,该景观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
可见①文化遗产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火炬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④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以使文化遗产免受破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中国的舞龙、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等表明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①民族性②多样性③交融性④继承性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③7在许多中国的民间饰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单元训练.doc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单元检测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题4分,共48分。
1.儒学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和儒家文化传统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儒学现在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从文化角度看,儒学能从中国走向世界,是因为()%1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某学者指出,既然不能强制人“关掉电视”,那么要摆脱天生娱乐化的电视媒介的控制,唯一有希望的方法是学校教育。
通过教育教会学生主动疏远某些信息形式,让学生懂得不能“用笑声代替思考”。
这说明()A.教育对人的教化与培育具有重要作用B.在抵制“泛娱乐化”的问题上,教育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C.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D.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3.短信、微信拜年、低碳过年等新的文化潮流、文化手段与中国传统春节相结合的形式已经成为中国春节亮丽的人文景观,只有引导新的文化潮流,运用新的文化手段,春节新文化才会实现,才会不断丰富中国传统春节“年味”。
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角度看,下列对短信、微信拜年交流方式认识正确的是()A.意味着旧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彻底消失B.能够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D.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4•“随礼”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五一”前后可谓是喜事连连,这随礼的数额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不少市民感慨礼金随不起,戏称喜事请柬为“红色罚款单”。
高二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1.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的音乐,须由三人以上进行演唱。
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
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
侗族大歌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与侗族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
这表明侗族大歌D①是侗族文化的表现形式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③源于侗族人民的生活实践④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A.①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澳门是一个国际性城市,其主要特点在于它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教堂与牌坊、基督与天地(神),使澳门呈现出非常独特的文化景象。
澳门文化独具特色说明DA.只有保持文化的独立性才能保存本民族文化B.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C.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D.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果3.昔日风光无限的“晕”字如今逐渐淡出了网络舞台,“雷”、“躲猫猫”、“打酱油”、“俯卧撑”等通过网络一夜走红。
这说的是BA.中华文化发展离不开网络的进步 B.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C.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D.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4.“不知道过去什么情况,就不懂得现在要干什么,更没法展翅未来。
”从文化的角度,这句话启示我们A①对待传统文化必须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5.节日风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一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其中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属于前者,宣传、弘扬、传承与振兴属于后者。
以下选项属于动态保护方式的有C①保存民间节日风俗②传承尚有活力的节日文化③复活失去活力的节日文化④记录失去活力的民间节目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时下,在广告市场上,有些企业竞相采用篡改古诗或者成语的方式追求广告效应,喜欢利用谐音修改成语,于是出现了许多令人不快的“创造”:“默默无闻”改成了“默默无蚊的奉献”(灭蚊广告);“天长地久”变成了“天尝地酒”(啤酒广告);“刻不容缓”变成了“咳不容缓”(药物广告)。
文化生活练习题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是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选出并工整地填写在答题栏中。
每题2分,共50分。
)1.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经济全球化虽对各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不可能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异,地球人不会因为“地球”的形成而使价值观完全一致。
这是因为()A.文化具有稳定性B.文化是识别和划分民族的基本依据C.文化具有多样性D.民族文化是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在精神面貌上的反映2.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A.历史文化的多样性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C.建筑文化的多样性D.文化教育的多样性3.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既是不同的宗教信仰,也是不同的宗教文化,但都强调慈悲之心和慈善行为。
如佛教主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离间;基督教主张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可做假证陷害人等,强调心灵的净化;伊斯兰教要人们在今世生活中力行善功,不作恶事。
这充分说明()A.各种不同的宗教有相同的教义B.各种宗教的教规完全相同C.宗教文化同祖同根D.文化具有共性4.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
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
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各民族的()A.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B.遗传因素决定的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D.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5.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
而商品往往带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和可口可乐,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这说明商品贸易()A.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B.决定文化传播的发展C导致强势文化侵略和吞并弱势文化D.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6.秦灭六国之后,派兵平定南越。
为了巩固其统治,将大批故六国的人流放到南越之地。
这些人到了南越之地后,便长期与越人共同生活。
长期的共同生活诞生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一一客家文化。
这说明()A.商业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D.人际交往是文化传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形式7.大众传媒的出现是以为标志的()A.语言的产生B.电视的广泛推广C.网络的普及D.印刷媒体的推广8.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有利于()①加深理解,密切各国联系②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③消除民族隔阂和偏见④促进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9.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A.传统习俗 B .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他们的文化教育是在私塾和类私塾的学堂中完成的。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练习.docx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选择题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方式确定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是因为()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各国政府正在大规模破坏文化遗产③各种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各种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⑤各国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这是因为()①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②民族文化在民族的发展中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牛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的是()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交流D、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途径4、“乡愁抹不去,乡愁又回不去。
”回首三十多年来的神州大地,许多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乡愁何寄?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卬。
由此可见:()①乡愁的影响深远持久②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③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④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广东卷32)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的,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投射出基木笔法和气韵。
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①发展屮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Ⅰ1、目前很多青年人对一些外国的节日津津乐道并进行热烈庆祝,却对一些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淡忘了。
对此我们应该A.全面吸收外来文化B.通过立法禁止国外节日C.大力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D.熔铸百家、博采众长著名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有一句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据此回答2-4题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共同发展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义是A.不同民族之间应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B.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C.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D.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能促进世界的融合进程4.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求同存异 B.兼收并蓄 C.公平、公正、合理 D.各国文化一律平等5、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做到A.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B.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C.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D.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6.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7.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A.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B.立足于社会实践C.文化工作者的努力D.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年青一代对“拇指文化”是情有独钟。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B.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C.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D.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9、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A.广播、电视的出现 B.网络的产生和发展C.印刷媒体的推广 D.电子技术的发展10.明末清初著名的国画大师石涛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含答案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试题(必修3)出题人:高三政治组审题人:高三政治组适用范围:普通班1.2012年德国“中国文化年”于1月30日正式启动,本次“中国文化”的主题是:“传递今日中国文化精髓,关注中国今天和明天韵文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
这说明D①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2.“城市文化的多元与文化融合”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之一,这个主题一提出就深受各国欢迎,这是因为A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③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创新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3.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B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B.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4.阿拉伯人有长衫、印度有纱丽、日本有和服、越南有奥黛。
中山装曾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
这说明B①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文化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A.①②B.①④ C.③④ D.②③5.将于2013年10月在山东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发挥山东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十艺节”之所以强调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B①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③因时而进能够促进社会进步④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文化内涵是强调CA.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B.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C.实现文化繁荣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D.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7.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书目,强调现场的冲突性、选手的实力与情感,剔除了大量综艺节目中过于陈旧的“秀”的套路,把好声音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让其迅速超越所有选秀类节目,成为今年夏天最热的娱乐事件。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文化大师张岱年说:“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对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就是指优秀的民族文化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发挥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才能使民族兴旺发达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阶级性2.为庆祝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在京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展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丰富内涵及独特魅力。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展演属于A.传统习俗的继承B.传统思想的继承C.传统文艺的继承D.传统建筑的继承3.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几岁的孩童开始诵读包括《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大学》《老子》等在内的古文(书)。
有人认为,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危险的。
这一观点表明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儿童成长的消极作用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4.那些专门从事“脚户”工作的人,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于是便有了“信天游”。
这主要表明A.文化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B.文化现象是自发形成的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D.草根文化是大众的文化5.教育部专门发文要求把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小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主要是因为()A.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在文化传承中起重要作用B.创新的文化传播形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和教育相结合C.在社会主义中国,中小学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体D.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必须通过教育的方式才能加以继承和传播6.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通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把汉字带进了信息时代,让中华汉字文化源远流长。
【VIP专享】高二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③复活失去活力的节日文化 ④记录失去活力的民间节目
②传承尚有活力的节日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时下,在广告市场上,有些企业竞相采用篡改古诗或者成语的方式追求广告效应,喜欢
利用谐音修改成语,于是出现了许多令人不快的“创造”:“默默无闻”改成了“默默
第1页共7页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虫1.过适观1、于察程3观阅 六寄蛔.内列察读 、生虫出蚯材 让生标容3根常蚓料 学活本教.了 据见身: 生的,师2、解 问的体巩鸟 总形看活作 用蛔 题线的固类 结态雌动业 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 摸对 学动状习人 节结蛔生4、、收 一人 后物和同类 课构虫活请一蚯集 摸体 回并颜步关 重、的动学、蚓鸟 蚯的 答归色学系 点生形教生让在类 蚓危 问纳。习从 并理状学列学平的害 题线蚯线人 归特四、意出四生面体以形蚓形类 纳点、大图常、五观玻存 表及动的鸟动文 本以请小引见引、察璃现 ,预物身类物明 节及3学有言的、导巩蚯上状 是防的体之和历 课蚯生什根环怎学固蚓和, 干感主是所环史 学蚓列么据节二样生练引牛鸟 燥染要否以节揭 到适举不上动、区回习导皮类 还的特分分动晓 的于蚯同节物让分答。学纸减 是方征节布物起 一穴蚓,课并学蚯课生上少 湿法。?广教, 些居的体所归在生蚓前回运的 润;4泛学鸟生益色学纳.靠物完的问答动原 的4蛔,目类 习活处和习环.近在成前题蚯的因 ?了虫以标就 生的。体节身其实端并蚓快及 触解寄上知同 物特表内动体结验和总利的慢我 摸蚯生适识人 学点有容物前构并后结用生一国 蚯蚓在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端线问活样的 蚓人飞技有 基进么引主的的考?形题环吗十 体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大 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让并为珍 近习会形理切 法生。课征有以问的小学引什稀 腹性态解的 。物2课。什游题主.结生出么鸟 面和起结蛔关体观题么戏:要利明蚯?类 处适哪构虫系的察:特的特用确蚓等 ,于些特适。形蛔章殊形征板,这资 是穴疾点于可态虫我结式。书生种料 光居病是寄结的们构,五小物典, 滑生?重生鸟构内学,学、结的型以 还活5要生类与部习.其习巩鸟结的爱 是如原活生功结了颜消固类构线鸟 粗形何因的存能构腔色化练适特形护 糙态预之结的相,肠是系习于点动鸟 ?、防一构现适你动否统。飞都物为结蛔。和状应认物与的行是。主构虫课生却”为和其结的与题、病本理不的蛔扁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观虫形部8特征境小理三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教哪物相,理适为方引些2鸟育些,同.师知应单面导鸟掌类;结了?生识的位学你握日2构解.互。办特生认线益通特了动手征观识形减过点它,抄;察吗动少理是们生报5蛔?物,解与的.参一了虫它和有蛔寄主与份解结们环些虫生要其。蚯构都节已对生特中爱蚓。会动经人活征培鸟与飞物灭类相。养护人吗的绝造适这兴鸟类?主或成应节趣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危?就感系么征灭害来教;?;绝,学育,使习。我学比们生它可理们以解更做养高些成等什良的么好两。卫类生动习物惯。的根重据要学意生义回;答3的.通情过况了,解给蚯出蚓课与课人题类。的回关答系:,线进形行动生物命和科环学节价动值环观节的动教物育一。、教根学据重蛔点虫1病.蛔引虫出适蛔于虫寄这生种生典活型的结线构形和动生物理。特二点、;设2置.蚯问蚓题的让生学活生习思性考和预适习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完整版)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二)试题及参考答案(1)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1.2017年7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第41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肯定了中国在遗产保护方面所作的工作。
她说,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支持者。
文化遗产()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唯一标准②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
这表明()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
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为此,必须()①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③促进民族的和解与融合,逐步形成同一的地球文明④培育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坚持求同存异、共同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
“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
这种现象反映了()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源远流长难过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标准。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二)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28、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各民族的()
A.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B.遗传因素决定的
庆云一中《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二)
命题人:徐修坦审核人:孙秀芹
1、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方言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特定族群情感认同的精神纽带。但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材料表明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8、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④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①从某种意义上说,方言文化是民族的,但不是世界的
②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存在认知和实践的差异
③方言文化不能真正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④方言文化与其他文化日益借鉴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我国网络视频用户与日俱增,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移动手机等收看影视作品。而微电影巧妙地将网络与电影相结合,利用网络这一开阔的平台,创造出短小精炼的电影艺术作品。这表明,在我国
③要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④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第二单元检测试卷(本试卷共100分)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2分) 1.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 )A.民族文化形式的多样性B.不同的政治制度有不同的文化C.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同的文化D.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不同的文化2.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主要通过( )表现出来①语言文字②宗教信仰③思想理论④文学艺术⑤民居建筑⑥风俗习惯⑦经济体制⑧政治制度⑨自然景观A.①②③⑤⑦⑧ B.②③④⑤⑦⑧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⑧⑨3.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既是不同的宗教信仰,也是不同的宗教文化,但都强调慈悲之心和慈善行为。
佛教的戒律旨在断恶修善,即称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离问;基督教也讲戒律,摩西十诫就包括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可做假证陷害人等,强调心灵的净化;伊斯兰教要人们在今世生活中力行善功,不作恶事。
这充分说明( )A.各种不同的宗教有相同的教义B.各种宗教的教规完全相同C.宗教文化同祖同根D.文化具有共通性4.奥运会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体育盛会。
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到今天的奥林匹克.从希腊走向全世界。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充分说明( )A.身体健康是人类共同的追求B.奥林匹克精神反映了人类共同的理想和文化追求C.奥林匹克的反战理念得到了全世界的响应D.奥林匹克运动体现了人类对速度和力量的不懈追求5.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是国际交往的重要内容。
在文化交流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繁荣B.拿来主义、择优选择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坚守传统、批判借鉴6.美国领导的伊拉克战争使西方文化与伊斯兰文化进入了更直接、更深层次的碰撞。
美国在伊拉克战后竭力推行的“大中东民主计划”让忠于伊斯兰信仰的民众难以接受,美军占领伊拉克伤害了阿拉伯人的民族感情,接连发生的“虐俘”、“践踏《古兰经》”等事件更让广大穆斯林感到尊严受辱。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练习题10、27一、单项选择题2010年8月28日晚20时,2010年北京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馆隆重举行,来自106个国家和地区的2097人报名参加本次盛会,包括运动员1013名、裁判员276名、教练等随队官员808人。
首届赛事的规模决定了比赛的未来走向。
据此回答1-2题。
1.大会所遵循的和平、友爱等原则,为世界所崇尚。
人们期盼参与体育盛会,并为之激动。
由此可见(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世界文化都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C.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世界的文化繁荣D.我们应该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2.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文化是相通的,这是因为( )A.文化具有多样性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C.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D.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3.2010年10月7日,在庆祝中意建交40周年和“中国文化年”开幕音乐会上,“东西方在歌剧中相遇”是第一个节目。
京剧与西方歌剧咏叹调的选粹“联袂登场”。
中国三位著名京剧演员和三位优秀歌剧演员分别以风格迥异的精彩演唱,以及对照鲜明的服饰与化妆,为全场观众演绎了一场中西文化合璧的精品节目,获得观众经久的掌声。
这表明()①中国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中意文化已经消除了差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2011年6月11日是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
在1987年12月,北京故宫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说明()A.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B.保护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的责任C.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D.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文化遗产即世界遗产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据此回答5~6题。
5.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①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③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根本不同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就是要求在文化交流中做到( )①尊重差异②理解个性③和睦相处④不分你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
2013新课标《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2006 年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200 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今年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
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示着两国文化的趋同③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④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③④3.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
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民,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
这启示我们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北京奥运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4.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
这是因为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③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
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
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
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
上述材料说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③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本土文化基础上产生了”新客家文化”。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 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 ④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P44--46
• 3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 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P46
• 33、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P48 • 34、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推 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 28、传统文化的作用有双重性,但不管是赞成还是反 对,谁也不能不面对它的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 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 活。P42--43 • 29、①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P44 ②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 求。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P4849
• 35、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社会实 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文化富有生 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 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 36、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 要想成为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必须自觉投身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最广大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 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 民的文化作品。
8、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 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只有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充满生机与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 云南省牟定县民族众多,各民族的风俗各异。
就民族节日而言,主要有五类:以农事生产为主的农事节日,以祭祀神灵祖先为主的祭祀节日,以欢庆丰收为主的庆祝节,以歌舞、娱乐为主的社会娱乐节日。
以大年初一到三十,一年十二个月,牟定县月月有民族节日。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这是因为民族节日( ) 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②蕴含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③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④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等等享誉天下,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百花园。
据此回答2-3题。
2.上述材料表明( )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②文化是民族的,其多样性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③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其文化是有差异的④只有最独特的文化才是正确的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3.世界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A.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B.各民族之间性格的差异C.各民族之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D.各民族之间不同的历史传统4.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就要( )A.发展先进民族的文化,反对落后民族的文化B.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和统一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把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国家的根本任务5.奥运圣火的传递,实质上就是不同文化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可以说,奥运圣火是促进世界变“平”的引子--只有和平友好的交流,才能让世界真正大同。
要实现这种大同世界的梦想,就应当立足于世界不同民族和种族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这是因为(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交流D.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6.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这句名言强调了( )A.知识的传播比知识本身更重要B.任何知识文化都能推动社会进步C.文化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传播D.文化具有继承性7.下列关于大众传媒的说法正确的是A.传播媒介就是大众传媒B.大众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C.仅限于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D.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8.羊是广州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仙羊赠穗的美丽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广州亚运会创作的吉祥物“满满”,便采用了“羊”和“穗”这个能给大家带来幸运的吉祥之物,羊手里握着谷穗将神话故事再次重现在人们面前。
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一定的继承性②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根本途径④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①②9.2009年4月7日,北京日报报道,在北京市22所中小学试点一年后,“京剧进课堂”进入推广阶段。
最快今年年底,京剧艺术将成为本市的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教材《京剧》也将完成研发。
上述做法( ) ①有利于文化传承与教育的结合②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高③发挥了教育的文化传承作用④表明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唯一方式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009年5月初,重庆市市民收到由重庆市市委书记薄熙来发来的“红色短信”。
请回答10-11题10.最近,重庆一千三百多万手机用户都收到了一条特殊的短信:“我很喜欢毛主席的几句话:‘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些话很精干,很实在,也很提气。
(薄熙来)”短时间内,重庆一千三百多万手机用户都收到了这条特殊的短信,这是因为大众传媒能够( )①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②最大程度地实现文化传递、沟通与共享③彻底消除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差别与冲突④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确保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11.“红色短信”对流行的“灰段子”、“黄段子”、“黑段子”等不良短信能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从我国文化发展上看,发送“红色短信”( )①可以维护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个性与特色②可以丰富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和满足每个人的精神需求③使文化得以发扬,促进其发展④符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的要求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12.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诗》、《书》、《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
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争鸣,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
这表明(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B.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C.思想只要对立就可以走向统一D.文化的发展根源于社会实践13.前几届世博会的主题分别是:“海洋•未来的财富”;“人类•自然•科技•发展”;“水与可持续发展”;今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从世博会的这些主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既继承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达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
这体现了( )①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②世博会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文化创造的主体A.文化工作者B.新闻、出版、图书、电视行业人员C.先进人物D.人民群众15.鲁迅先生在谈到如何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时说:“此所谓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午间。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金复古,别立新宗…”这段话告诉我们对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必须A.坚持拿来主义,全盘吸收B.坚持排外主义,全盘否定C.辩证对待,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D.区别对待,吸收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文化(二)非选择题16. 2009年10月7日,山东省首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山东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开馆。
新规划建设的山东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保护、传承、研究”为主题,按照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分类方式,结合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共划分人生礼俗、民间习俗、传统医药、传统美术、手工技艺、综合演艺六个展厅,每个展厅达180平方米。
该博物馆以收集实物为主,采用形象化、立体化的展示形式,收藏和展示了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
材料一:目前,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对其加强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材料二: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
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某班同学对如何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甲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必须全面继承。
乙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落后于时代,应丢掉这些历史包袱。
(1)结合材料一回答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材料二观点进行评析。
17.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每天都有数十万人来到这里,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经验;每天又有数十万人离开这里,带走人类智慧文明的火花。
一个月来,世博会作为全民大课堂的作用初步得到体现。
上海世博会,将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带到了我们身边,许多过去只在地图上存在的地方原汁原味地还原到我们眼前,许多过去只在新闻报道中耳闻的案例生动地在展馆中再现。
在5.28平方公里的园区内,世界东西方各具特色的文明争相绽放,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世界文明的绚烂多彩。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看待上海世博会所展现出的各国文化特色的不同?第二单元检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C5.A6.C7.D8.D9.A 10.C 11.B 12.B 13.A 14.D 15.C (二)非选择题16.(1)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2)①继承与创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和创新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要做好传承和保护工作,坚持批判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要适应时代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
③甲的观点没有做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因而是片面的;而乙认为应彻底抛弃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17.(1)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2)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4)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借鉴和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⑸在文化交往过程中应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