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成形模具设计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
2020/11/29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
•带斜面的第五类压坯
当压坯斜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超过25°~30°,或 者具有多个斜面和平面时,一般按照斜面和平面的 分界线设计组合下模冲。斜面的装粉高度等于斜面 的压坯平均高度乘以粉末填装系数。
x=(d2-d1)h/d1
或者 y=x/l=100(d2-d1)/d1(k-1)
其中:d2为要求的压坯平均密度;d1为单向压 制的平均密度;h为压坯高度;k为压缩比;l 为装粉高度与压坯高度之差。
2020/11/29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
非同时双向压制原理为压模结构设计提供了 压坯密度均匀分布的理论基础;也为粉末压 机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基础,使得多凸轮和凸 轮曲柄粉末压机更好地满足粉末压坯密度均 匀分布的要求。
2020/11/29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
摩擦压制
在压制过程中,让阴模或芯杆与样品侧面产 生同向相对移动,即运动得更快,借助粉末 与模壁之间的摩擦,带动与阴模或芯杆接触 的粉末层移动,从而可改善沿压坯高度方向 的密度分布均匀性。
2020/11/29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
2020/11/29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
2020/11/29
距离,用先压缩高区粉末再同时压缩高低区粉末的
方法,使压坯各横截面上的粉末受到相同的压缩程
度。
2020/11/29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
2020/11/29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
如果压坯中间带内、外台阶,除不同横截面需要 设计组合下模冲外,还有根据粉末移动成形法的 要求设计组合上模冲。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课件
2023/12/31
12
2023/12/31
13
2023/12/31
14
•压制方式的选择依据
压制方式和方法不同,上、下模冲、芯杆和阴 模相对于粉末压坯的相对运动方向及速度也不 同,从而使外摩擦对压坯密度的均匀分布产生 有害或者有利的影响。
单向压制
S侧max/S=[1-(ρ下/ρ上)m]/μξ=K
2023/12/31
19
选择原则
•(S侧阴+S侧芯)/S<K或者圆筒形压坯h/T<K/2时, 可采用单向压制;
•(S侧阴+S侧芯)/S>K时,如果(S侧阴+S侧芯)/2< (S侧阴-S侧 芯),或者圆筒形压坯D内<T,可采用双向压制;
•(S侧阴+S侧芯)/S>K时,如果(S侧阴+S侧芯)/2> (S侧阴-S侧 芯),或者圆筒形压坯D内>T,可采用摩擦芯杆压 制
当柱状压坯S侧/S<K或者圆柱体压坯高径比 H/D<K/4时,采用单向压制可以满足压坯密 度分布均匀性的要求
2023/12/31
15
2023/12/31
16
双向压制
S侧max/S=[1-(ρ中/ρ上)m]/μξ=2K
当柱状压坯K<S侧/S<2K,或者圆柱体 K/4<H/D<K/2时,采用双向压制、非同时双 向压制、浮动阴模双向压制或者下拉式压制 可以满足压坯密度分布均匀性要求
b>(a-b)时,采用带斜面的整体下模冲压制;
b<(a-b)时,需要采用组合下模冲来压制。
2023/12/31
38
2023/12/31
39
2023/12/31
粉末冶金整形模具设计步骤
粉末冶金整形模具设计步骤一、了解产品要求。
咱得先知道这个粉末冶金件整形成啥样呀。
就像给人做衣服,得知道尺寸、款式那些要求。
要清楚产品的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这些关键的东西。
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呢,要是这个都搞不清楚,后面就全乱套啦。
比如说产品是个小齿轮,那齿的形状、大小、间距这些都得明明白白的。
二、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
模具材料可重要啦。
这就像盖房子选砖头一样,要选结实耐用的。
要考虑到粉末冶金的压力呀、摩擦呀这些情况。
一般来说,得选硬度高、耐磨性好、韧性也不错的材料。
要是选错了,模具可能很快就坏掉了,那可就亏大了。
像一些合金钢就常常被选来做粉末冶金整形模具的材料呢。
三、确定模具结构。
这一步就像是给房子设计架构。
是选单工位的模具还是多工位的呢?如果产品形状简单,单工位可能就够了;要是复杂些,多工位可能更合适。
还要考虑脱模的方式,得让整形后的产品能顺利地从模具里出来,总不能让它卡在里面吧。
比如说用顶出装置或者侧向抽芯之类的。
四、计算模具的尺寸。
这就需要咱们动动脑筋啦。
要根据产品的尺寸、收缩率这些来计算模具型腔的尺寸。
就像做蛋糕,要根据蛋糕最终的大小来确定模具的大小。
而且还要考虑到模具的加工余量,不然加工出来尺寸不对就麻烦喽。
五、设计模具的细节部分。
这里面包括像排气槽的设计呀,冷却系统的设计。
排气槽就像是给模具喘气的通道,如果没有排气槽,空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呢。
冷却系统也很关键,要是模具温度太高,也会影响整形的效果和模具的寿命。
六、校对审核。
这就像是检查作业一样。
自己先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哪里设计得不合理。
也可以找同事或者经验丰富的人帮忙看看,多一双眼睛就多一份保障嘛。
可不能让有问题的设计进入生产环节,不然到时候出了问题就不好收拾啦。
粉末冶金整形模具设计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一步一步来,把每个环节都考虑周到,就一定能设计出好用的模具啦。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说明书样板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说明书样板粉末冶金模具设计说明书1、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粉末冶金模具设计的详细说明,包括设计目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以及设计结果等内容。
2、设计目的本次设计旨在开发一种可用于粉末冶金工艺的模具,以满足客户对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3、设计原则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3.1 精确度和稳定性原则:模具应具备高度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尺寸的一致性。
3.2 工艺可行性原则:模具设计应基于现有的粉末冶金工艺和设备,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3.3 成本效益原则:模具设计应考虑材料成本、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以降低总体生产成本。
4、设计流程4.1 产品需求分析:了解客户对于产品性能、尺寸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获得设计的基础数据。
4.2 材料选择:根据产品需求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包括模具材料和涂层材料等。
4.3 模具结构设计:设计模具的整体结构和零部件结构,考虑模具的可装卸性、易维护性和生产效率等。
4.4 模具零部件设计:设计模具的各个零部件,包括模具芯和模具腔等,确保其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准确性。
4.5 涂层选择和设计:根据模具的使用环境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涂层材料,并设计涂层的厚度和结构等。
4.6 模具制造和调试: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制造和组装模具,并进行调试和试产,以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
4.7 模具维护和管理:建立模具维护和管理体系,包括清洗、保养和修复等工作,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5、设计结果基于以上设计流程和原则,我们提供了粉末冶金模具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包括模具结构图纸、材料选择和涂层设计等内容,请参阅附件1:附件:1、粉末冶金模具设计图纸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粉末冶金:一种通过将金属粉末压制成形并经过烧结过程得到制品的金属加工工艺。
2、模具:用于塑料、金属等物质加工中的一种工具,用于赋予材料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粉末压制成形模具设计
(b)选取冲头的抗弯安全系数:
对于淬硬钢冲头,一般可取 P/Pcr≤n=2~3 (c)确定冲头最大允许长度: L≤(2∏EJmin/nP)1/2 (17) (18)
坯料
压制坯外 尺寸
_ 三 、压制力与凹模预应力圈尺寸 p:金属粉末平均单位流动压力,由压制 实验曲线或实际经验确定 F:压制坯截面积 1.压制力、顶出力和设备吨位 n:压制模中型腔数量(对一次多件压制)
P=nF
PT=CpP Pout=μFcpc
(6)
(7)
Cp—压力机吨位裕度系数,Cp=1.25~1.30 压制后制件的顶出力由侧压力pc、粉体侧表 面面积Fc和粉体与模壁的摩擦系数μ(=0.1~ 0.2)确定
H0—总装料高度
hh—上冲头导入长度hl—下冲头导入长度 对于固定式结构,由于凹模本身沿高度方向具有分 配粉料的作用,因此可以不考虑上、下冲头的导入部分 (见图1b),则 Hd=H0 (5)
2.凹模型腔与芯棒工作尺寸
凹模型腔的工作尺寸主要决定于粉末零件 的外尺寸,同时必需考虑粉末体在压制、烧结、 后续精压等工序这些外尺寸变化,以及凹模最 大允许磨损量;
冲头调节;
(3)固定式:专用压力机上大批量金属粉末件压制成 形所采用的结构型式。
2.模具封闭高度
如图3所示,当采用固定式模具 结构时,上冲头既可采用固定 式,也可采用浮动式。 其总高度可确定为: Lh=hht+h1+h2。 (12) 式中: hht,hlt—上、下冲头固定板的厚度 h1,h4—分别为上冲头压制和下冲 头顶出行程 h2—压力机在下死点时凹模上端面 与上冲头固定板下端面之间的距离 h3—下冲头导入凹模筒部分的长度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说明书
前言材料是中国四大产业之一,它包括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及无机非金属材料。
粉末冶金技术作为金属材料制造的一种,以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与其它制造方法共同发展。
粉末冶金相对其它冶金技术来说具有:成本低;加工余量少;原料利用率高;能生产多孔材料等其它方法不能生产或着很难生产的材料等优势。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以及将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混合料成型和烧结来制取粉末冶金材料或粉末冶金制品的技术。
粉体成形是粉体材料制备工艺的基本工序.模具是实现粉体材料成形的关键工艺装备。
模具的设计要尽可能的接近产品的形状,机构设计合理表面光滑,减少应力集中,避免压坯分层、开裂。
模具本身要有一定的强度保证压制的次数,不易变形.粉体模压成形模具主要零件包括:阴模、芯杆、模冲.模具设计首先要厂家提供产品图,再确定成型的方式,收集压坯设计的基本参数(包括:松装密度、压坯密度、粉体的流动性、及烧结收缩系数等。
)来算得压坯的尺寸。
根据压坯形状尺寸以及服役条件和要求来设计出成型模具尺寸,校核模具强度。
最后在用模具试压,若压坯合格,则此模具复合要求.本次课程设计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热处理原理与工艺》、《金属物理与力学性能》、《粉末冶金原理》、《硬质合金生产原理》等相关课程的知识。
这次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的相互讨论,自己查阅资料,基本上懂得了模具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相信经过这次设计后,对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1 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生产一批有色金属扁材拉制模坯,其形状和尺寸如下图:1.1 产品分析由产品图可知H/D 〈3,因此,该产品适合单向压制.产品的斜边角度不大,因此,装粉比较容易,可用单从头压制。
产品内部的斜角可直接做在芯杆上。
菱角的倒角不长,可适合用上冲头压制。
1。
2 材质的选择该模具生产的产品用于拉制模坯,对产品的强度及耐磨性能要求很高,再根据客户所提供的要求,综合考虑选用硬质合金材料YG8作为材质.2 压坯设计2.1 压坯形状设计型号 D H a b h h 1 h 2 R r e 42—14×5。
粉体成形模具设计课件
粉体成形模具设计课件1. 引言粉体成形工艺是一种使用粉末材料通过压力、温度等外力条件将粉末材料塑造成所需形状的工艺。
在粉体成形过程中,模具的设计起到关键作用,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和制造效率。
本课件将介绍粉体成形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
2. 粉体成形模具的分类根据粉体成形工艺的特点和要求,粉体成形模具可以分为压制模具、注射模具、挤压模具等。
各种模具在设计上有一些共性,但也有一些独特的要求。
2.1 压制模具设计要点压制模具用于将粉末材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压制成形。
其设计要点包括: - 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以承受高压下的冲击力和变形力,并保证成品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 凸模和凹模设计:凸模应具有充分的刚性和耐磨性,凹模则需考虑排料和顶出等因素。
- 压头设计:压头应根据成品形状的复杂程度和压制力的大小进行合理设计。
2.2 注射模具设计要点注射模具用于将粉末材料注入到模腔中,通过压力和温度使其固化成形。
其设计要点包括: - 模具结构设计:注射模具应具有较高的刚性和耐磨性,以承受注射时的压力和冲击力。
- 模腔设计:模腔应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合理设计,以确保成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
- 引导系统设计:引导系统用于将粉末材料引导到模腔中,其设计要考虑粉末流动性和材料浇注的均匀性等因素。
2.3 挤压模具设计要点挤压模具用于将粉末材料在挤压机内通过挤压头挤出,并在模具中固化成形。
其设计要点包括:- 模具结构设计:挤压模具要求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以承受挤压时的冲击力和变形力。
- 模腔设计:模腔应根据挤压头和产品的形状合理设计,以确保挤压成品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 冷却系统设计:冷却系统用于快速降低模具温度,以便加快成品的固化速度和提高生产效率。
3. 粉体成形模具设计步骤粉体成形模具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确定产品形状和尺寸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实际应用,确定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金属粉末注塑模具设计要点
金属粉末注塑模具设计要点引言金属粉末注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零件生产工艺,其特点是生产出来的零件具有高精度、复杂形状和优异的机械性能。
为了成功实施金属粉末注塑过程,合理设计模具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金属粉末注塑模具设计的要点,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该工艺。
1. 材料选择在金属粉末注塑模具设计中,材料选择至关重要。
模具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以确保模具的寿命和性能。
常用的模具材料包括工具钢、硬质合金和不锈钢等。
根据具体的生产要求和零件材料,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非常重要。
金属粉末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是模具设计的核心。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模具的稳定、可靠和高效。
以下是金属粉末注塑模具设计中的一些要点:2.1 模具开口方向模具开口方向应根据零件的形状和注塑工艺的要求来确定。
在金属粉末注塑中,通常选择模具垂直开口,以便于金属粉末的填充和成型。
2.2 模腔和模芯设计在设计模具腔和模芯时,需要考虑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复杂度。
模腔和模芯应尽可能简单,以便于填充金属粉末和成型。
此外,还需要考虑零件的收缩率和热胀冷缩等因素,以确保零件的尺寸精度。
在金属粉末注塑模具设计中,常常需要进行换芯操作,用于实现形状复杂的空腔或内腔。
换芯设计要考虑到换芯部件的制造工艺和定位准确性,以确保换芯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4 冷却系统设计冷却系统的设计对模具的寿命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冷却系统应覆盖整个模具,并确保冷却剂能够充分覆盖到模腔表面。
此外,冷却系统应设计合理,以保证冷却剂的流动性和散热效果。
3. 表面处理金属粉末注塑模具的表面处理对其寿命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表面处理可以增加模具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减少摩擦系数。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镀硬铬、氮化和喷涂等。
4. 模具制造和维护金属粉末注塑模具的制造和维护是模具设计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模具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以确保模具的性能和寿命。
在模具维护方面,需要定期检查和保养模具,及时修复损坏和磨损的部件。
粉末压制成形模具设计.ppt
式估算:
pc=Ccρmp
(9)
式中Cc=0.00725,m=6.8
而预应力圈的尺寸,必须保证凹模具有最大刚度,设凹模筒内半径为r1, 则有:
当pc≤200MPa时, r2=2r1,r3=4r1 当pc>200MPa时: r3=(pc/140+0.67)r1,
r2=(r1 r3) ½
(10a) (10b)
3.模具受力件的强度校核
(1)冲头一般处于压应力状 态,其强度校核式为:
σ=P/Fmin≤[σ] (14) 式中:P—金属粉末压制力 Fmin—冲头最小截面积 [σ]—淬硬钢许用压应力
(2)对支承模座和固定板也需
进行抗压强度校核:
σ=P/F≤[σ]
(15)
通常,与冲头模座投影面积
相当的中间固定板其厚度可
压制坯的计算,其实质就是根据所加工的粉 末零件,决定压制坯的体积、质量和相关尺寸, 以确定压制凹模型腔的尺寸和检验压制坯的尺寸 精度。
表1金属粉末压制成形坯料计算
计算内容
定义或计算公式
有关说明
压制坯在垂直于压制
压制坯面积Fp(cm2) 方向的平面的投影面
-
积
压制坯体积Vp(cm3)
Vp=(1+ξ/100)Ve
取5~8mm。
(3)当细长型冲头(多为下冲头)和芯棒的长径比L/d≥3时,还需进行抗弯
强度校核
(a)计算纵向弯曲失稳临界载荷
的长度,等于从冲头固定板到冲头导入凹模部分中间
位置和距离 ;
Jmin—冲头最小截面矩 ;
E—工具钢材料的弹性模量,一般可取E=2.15×105MPa ;
Pcr—产生纵向失稳的临界载荷 . (b)选取冲头的抗弯安全系数:
金属粉末压制成型中的模具设计优化
金属粉末压制成型中的模具设计优化金属粉末压制成型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
而模具设计是金属粉末压制成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模具的设计优化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模具结构设计和工艺参数优化三个方面探讨金属粉末压制成型中的模具设计优化。
一、材料选择在金属粉末压制成型中,模具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寿命。
常见的模具材料有工具钢、硬质合金和陶瓷等。
在选择模具材料时,需要考虑金属粉末的成分、粒度和压制工艺的要求。
一般而言,工具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硬质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适用于高强度和高温环境;陶瓷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适用于高温和腐蚀环境。
因此,在模具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以满足产品的要求。
二、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是金属粉末压制成型中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首先,模具的结构应尽量简化,减少零件数量和制造难度,提高模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模具的结构应考虑到工艺要求,如注料口、排气口和冷却系统等。
注料口的设计应合理,以保证金属粉末的均匀填充和充实度;排气口的设计应合理,以避免气泡和缺陷的产生;冷却系统的设计应合理,以提高模具的散热效果。
最后,模具的结构应考虑到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以确保产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三、工艺参数优化工艺参数优化是金属粉末压制成型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工艺参数可以提高产品的密实度和力学性能。
首先,压制力是影响产品密实度的关键参数。
压制力过大会导致金属粉末的破碎和变形,压制力过小会导致产品的孔隙率增加。
因此,在模具设计中,需要根据金属粉末的特性和产品的要求确定合适的压制力。
其次,压制速度是影响产品力学性能的关键参数。
压制速度过快会导致金属粉末的流动不均匀,压制速度过慢会导致产品的变形和裂纹。
因此,在模具设计中,需要根据金属粉末的流动性和产品的要求确定合适的压制速度。
5粉末成形模具和精整模具设计1
5.3模具主要零件设计 模具主要零件设计
3.模具主要零件尺寸设计
工艺参数选择 压坯的回弹率
表4-9 铁、铜基粉末的回弹率e(%) 铜基粉末的回弹率e
压坯密度 /g.cm-3 回弹率 材料 铁基压坯 6-6-3青铜压坯 铜压坯
>5.6~6.0 5.6 6.0
>6.0~6.4 6.4
>6.4~6.8 6.8
精整模的基本要求 (1)尺寸精度:尺寸精度比制品高1~2个精度等级。 (2)表面粗糙度:工作表面的粗糙度要比产品的表面 粗糙度低1-2级。 (3)刚度:设计的模具必须具有最大的刚度。 (4)表面硬度:工作表面必须具有足够高的硬度。 (5)模具结构:精整模具结构要合理,要容易制造, 便于操作和调整,根据批量的大小,尽量自动化、半自动 化和标准化。
5.1成形模具结构设计 成形模具结构设计
5.成形模具结构设计步骤
•选择压机—画出总图
5.1成形模具结构设计 成形模具结构设计
5.成形模具结构设计步骤
•计算径向尺寸—画出零件图
模具零件的公差 材料的选择及性能要求 受力的计算 安装要求 方便制造
5.1成形模具结构设计 成形模具结构设计
6.成形模具结构方案
阴模设计
α
α2 α1
α2
α1 α
α3 α
α3
α
5.3模具主要零件设计 模具主要零件设计
2.精整模具主要零件结构设计
芯棒设计
Ⅰ Ⅱ α
1
△r/tgα Ⅲ Ⅰ
α
1
α
βⅡ
2
α
α
1
1
Ⅲ
5.3模具主要零件设计 模具主要零件设计
3.模具主要零件尺寸设计
粉体材料成形模具设计
制造成本
分析时要注意挖掘产品隐性要求和特点
27
1、零件使用要求、材质分析
据零件使用、性能要求选择材质 粉末冶金标准材料体系中按使用要求选 择 在熔锻标准材料体系中按使用要求选择, 要注意粉冶材与熔锻材的差异 按特定使用条件要求配制。由于缺乏系
28
常见的粉末冶金材料标准
22
23
24
第二章 压坯设计 压坯设计的依据
(烧结)产品技术要求 产品材质、原料粉末特性 压制成形工艺 制造成本
25
压坯设计包括三方面: 压坯的几何形状、尺寸 压坯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
压坯的密度/单重、密度均匀性
26
一、压坯设计前准备工作---零件分析
对产品(烧结产品)分析是压坯、模具 合理正确设计的基础 产品服役条件、性能要求、材质
15
压模设计的步骤
16
压模设计分析示例---TV169齿轮
17
TV169齿轮技术、经济性分析
TV169齿轮商业信息 此产品的需求量较大,要求每天15K保证客户流水装 配线的需求。产品价格可适度承受后加工、后处 理费用 TV169齿轮性能要求 此款产品为车载电视翻屏减速机构后级齿轮,可推 断齿轮的转速较低、受力较大。反映到产品的材 料性能要求:齿部强度较好,但齿轮精度要求不 会特别高
有些复杂零件无法压制成形,可结合粉末 冶金的工艺特点,部分形位后续加工完成 或先分拆成形再组合成品 常用的方法有: 生坯组合的烧结收缩过盈法 装配组合钎焊法 烧结后组合:过盈压入法
41
修改后可 直接压出
不能直接压出
42
43
44
4、模具强度和使用寿命 压制模具工作压力较大,局部位置零 件有过压的可能性。模具设计中要充分 考虑模具零件的耐磨、强度、刚度。对 深窄槽(脱模阻力大、磨损大)、小孔 (芯杆失稳)、倒角(冲头刀口崩缺), 采取措施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1)
当压坯斜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超过25°~30°,且 斜面很长时,应该设计组合模冲来成形斜面部分。
2020/11/29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1)
•带曲面的第五类压坯
要根据曲面变化分界线设计组合下模冲;装粉高度 等于这部分曲面的压坯平均密度与粉末填装系数之 积。
2020/11/29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1)
•精整压力的计算
外箍内的精整: 精整压力Fc=F1+F2+F3
其中:F1为实现轴套纯变形所需要的力;
F2为克服整形区外摩擦所需的力;
F3克服内摩擦所需的力。
精整压力计算公式Fc=Pc (S+μQ)+0.58σαS2
其中:Pc 为精整区的平均单位压力;Q为阴模精 整区的工作面积;σ为精整件的塑性变形抗力
d粉H粉=d1(h+x) ∴x=(d粉H粉-d1h)/d1 第二次压制后:d粉H粉=dh
d粉=d ·h/H粉 x=(d-d1)h/d1; k=H粉/h=(l+h)/h ∴x=(d-d1)l/d1(k-1); y=x/l ·100%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1)
压力相等时双向压制与非同时双向压制的效 果相同
2020/11/29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1)
•压制方式的选择依据
压制方式和方法不同,上、下模冲、芯杆和阴 模相对于粉末压坯的相对运动方向及速度也不 同,从而使外摩擦对压坯密度的均匀分布产生 有害或者有利的影响。
单向压制
S侧max/S=[1-(ρ下/ρ上)m]/μξ=K
当柱状压坯S侧/S<K或者圆柱体压坯高径比 H/D<K/4时,采用单向压制可以满足压坯密度 分布均匀性的要求
粉末成形模具
粉末成形模具MouldMakeByPowderMaterial 工艺概述用塑料粉末作为原料的成形工艺,有的以工艺发者命名的Engel工艺、工艺和工艺,此外还有回转成形、流动浸渍成形、喷镀成形和静电涂覆等工艺。
粉末成形的主要原材料是聚乙烯,其次还有聚苯乙烯、ABS、聚碳酸酯、聚胺和氟树脂粉末等。
以下介绍各种工艺方法。
Engel工艺这种工艺首先是将粉末材料充填入用传热性能良好钢板制成的模具中,然後将它放入加热炉中从外部对模具进行加热。
当与模具相接触部分的粉末材料按照规定的厚度熔融後,将模具从加热炉中取出。
倒出未熔融的剩余料,并加以回收。
然後对模具再进行加热。
当塑件内表面形成光滑面後,进行冷却。
最後将塑件从模具中取出。
对取出塑件後的模具进行清洗及涂敷脱模剂之後,即可投入下一循环节成形。
倒出的剩余料经过处理,即可放入料斗再成形。
图1所示是Engel工艺的流程。
图1这种粉末成形生产流水线的设备价格虽然并不昂贵,但作业过程烦琐,不适合於大批量生产。
通常适用於成形小批量的大型塑件。
工艺和工艺工艺是将粉末材料放在粉末可在其中漂浮的粉末流动槽中。
将经预热的模具放入粉末流动槽中,塑料粉末即熔融,并附在模具的外表面。
当附在模具表面的熔融材料达到一定厚度时,即把模具从槽中取出。
对模具再加热,当塑件表面形成光滑面後冷却、脱模。
这种工艺与Engel工艺一样,适用於成形大型塑件。
至於工艺,与Engel工艺的原理相同。
其不同点只是将模具稍稍倾斜,一边回转一边进行加热。
这也是回转成形方法之一。
适用於成形筒状塑件。
回转成形工艺在由拼合或带盖容器形成的封闭式中空模具中,放入所需量的粉末材料。
然後在对模具从外部加热的同时,进行公转和自转的2轴回转。
这时模具内的粉末材料熔融,并均匀地附在模具的内表面上。
当附粉末材料达到规定的厚度时,从模具外进行冷却,并进行脱模取出塑件。
上面提到的工艺只是进行单轴旋转。
而回转成形工艺是用多轴回转,即模具朝各个方向回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压制压力计算: 压制时,压制压力的主要消耗有静压力和外摩擦力两部分。
(1)静压力F1
当压坯各处的压力和密度均匀分布,并且不考虑粉档与模壁之 间的摩擦阻力模具变形阻力时,粉末体本身变形和致密所需要的力。
(2)外摩擦力F2 用来克服粉末颗粒与模壁之间的摩擦力即为压力损失,称
为外摩擦力。 压制过程中的总压力F总为: F总=F1+F2 也可按下式计算: F总=pS
常见的粉体成形模压制和脱模方式有如下几种,可根据制品 外径D、高度h和壁厚 的比例,结合生产时间条件进行选择。
序号 压制方式 脱模方式
装粉方式
使用范围
1 单向压制 推出式 落入法或吸入法 h / 3;h / D 1
序号 压制方式 脱模方式
装粉方式
使用范围
2 双向压制 推出式 落入法或吸入法 h / > 3;h / D>11
2.无下顶缸的脱模复位机构
无下顶缸压机的自动压模、脱模是借助压机上缸塞或上模向 上回升时带动下模冲推出压坯的,复位是借助弹簧或自重使下 模冲下落复位的。
(五) 成形模具结构方案
普通成形模结构基本方案示例
Ⅰ类柱状压坯
(六)粉末成形模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工作零件设计 凹模
凹模是重要的工作零件,其结构按制品外形及其成形特点, 常用的有三种:整体模、拼模和可拆模。
三.成形模具结构设计依据
1) 成形的工艺性,确定压坯的形状、精度和粗糙度;
2)由生产批量及设备,确定生产方式;
3) 由压坯的形状和对密度均匀性的要求确定压制方式;
4)由压制压力、脱模力、压制脱模行程、工作台面积 及模具特殊动作的需要等,确定采用的压机型号及规 格,并选择合适原模架。
四.成形模具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1)称粉:
为了保证压坯有一定的密度需要粉末质量一定,这个粉末质量称 为压坯的质量。
1)容积法
在自动或半自动压机上采用容积法称粉,靠凹模型腔容积来确定
装粉量:
m V凹粉
2)质量法 手工用天平称量:
m V坯坯K
(2)装粉
装粉对压坯的尺寸、密度均匀性、同轴度和形状的完 整等有直接影响。
(3)压制和脱模
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粉体成形模具课程设计》初步掌握 粉体压制工艺设计和模具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把已学 的各门专业课程基础理论综合的应用在模具的计算过程中 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内容、技术条件和要求: 设计完成制件冲压工序中老师指定的某套模具;确定模具 结构方案,工作部分零件设计,卸料零件设计,推(顶) 件零件的设计,定位零件的设计,连接零件的设计;画模 具总装图, 画模具零件图;编制模具设计说明书。
式中 p——单位压制压力(Mpa);陶瓷粉的成型压力一般不到 200MPa,而金属粉的成型压力有的高达600-800MPa
S——压坯受压的横截面积(mm2)。
(2)外摩擦力F2
压坯压制时模壁摩擦力可按下式计算: F2=f动p侧S侧
式中
f侧——粉末与模壁的摩擦因数; p侧——单位压制压力(Mpa),p侧 =
模冲
上、下模冲与凹模和芯棒之间应 有良好的配合、定位与导向,复合的模 冲(即有压套时)应能脱出压坯。
芯棒
(七)成形模具零件的主要连接方式
(1)阴模的连接
阴模的连接
(2)上模冲的连接
(3)下模冲的连接
(4)芯棒的连接
1)主要零件的连接方式,特别是阴模、芯棒、上下模冲, 要求安全可靠、安装和拆卸方便,结构简单;
2)浮动结构。根据压制方式和移粉的要求,阴模、芯棒和 上下模冲浮动,浮动力可由弹簧、摩擦、气动和液压产生;
3)脱模复位机构。压坯的形状和压机具有的动作决定。脱 模和复位一般由同一结构完成。保证压坯完好,动作准确可 靠,复位准确;
3.烧结
烧结是将粉体成形压坯在低于其基体材料熔点的温度下进行加热, 粉末颗粒直接产生原子还原、扩散、固溶、化合与熔接、溶解和再结 晶等物理化学过程,致使压坯收缩并强化。
4.后处理
二.粉体成形制品结构工艺性 1.压坯形状分类
柱状、筒状、板状 带外凸缘或内凸缘
2.压坯形状的工艺性设计
压坯形状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p
, 为压坯泊松比;
S侧——粉末与模壁接触面积(mm2)。
正常压制时,摩擦力F2占总压力F总的比例不得大于20%, 否则压坯密度不均匀性会变得较严重。
2.脱模力计算
将压坯从凹模内脱出时所需的力称为脱模力。脱模力与压制压力、粉 末性能、压坯的密度、侧面面积和尺寸,以及压模的润滑剂有关。
脱模力按下式计算:
油缸推动下模冲,把制件推出阴模。
序号 压制方式 脱模方式
装粉方式
使用范围
3 浮动压制 推出式 落入法或吸入法 h />43;;h / D 2
拉动中间带弹簧的拉杆,阴模向下运动,制件被架在垫 板上的下模冲推出。
序号 压制方式 脱模方式 4 浮动压制 拉下式
装粉方式 零腔装粉法
使用范围
h />43;;h / D 2
精整是在常温下,对烧结后的制品 进行再压制,使其表面产生塑性变形, 以校正其尺寸及精度。所用的模具称 为精整模。
表1 成形模具结构分类
二.成形模具结构设计原则
1)阴模型腔内各个部位都必须可靠地充填以数量精确的粉末; 2)压坯内的密度分布应尽量均一; 3) 阴模型腔内各处的粉体应同时进行密实。密实粉体仅只很微量向侧向 移动; 4)必须将压坯完好地从成形的模具中脱出; 5)对模具零件的所有必要的动作都必须进行适当控制,而且必须能以足 够高的精度进行重复; 6)模具的模冲要尽量少; 7)在压制过程中,模冲与阴模或芯棒,间隙合适,不得相互卡住; 8)在压制过程中,所有模具零件都必须能承受施加于其上的载荷。所有 模具零件都必须尽量耐磨,而且应具有最高的可预期寿命; 9)模具的所有功能都必须能最好地利用压机的相应功能。 10)模具的设计应便于组装和安装在压机上,以将组装时间缩短到最短; 11)磨损的模具零件应尽量容易更换,以将停工时间缩小到最短; 12)就预期的模具使用寿命和生产的压坯数量而言,模具的制造成本必 须合理。
脱模
装粉
压制
压制
装粉
脱模
装粉
压制
脱模
2.压机分类:
按传统机构可分为:液压式压机和机械式压机两类。 按模具操作方式可分为:下模冲固定式压机、凹模固定式压机和上 模冲固定式压机三大类。 按模冲动作方式可分为:上模冲单向压制压机、下模冲单向压制压 机、双向压制压机、多模冲压制压机和模冲回转压制压机等五大类。 在选用时,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压制压力、脱模压力、工作台面尺 寸和行程等因素。
时间进度安排 1)模具结构设计 2.5天 2)模具零件设计 2天 4)画模具总装图 2天 5)画模具零件图 2天 6)编制设计说明书 1天
参考资料
1、印红羽主编。粉末冶金模具设计手册(第2 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
2、熊春林。粉体材料成形设备与模具设计, 化工工业出版社 ,2007年出版
(2)粉末的混合:是指将粉末及添加剂等混合及其他预处理,如掺加 成形剂、增塑剂制粒、烘干、过筛等。
2.压制成形
压制成形是将粉末或混合料装入粉体成形模(简称压模) 内,在模冲压力的作用下,对粉末施加压力,再卸压脱模, 从而得到具有一定尺寸、形状、密度和强度的压坯。
压制过程包括称粉、装粉、压制和脱模等。
•计算装粉高度和模具轴向尺寸 •计算阴模、芯棒和模冲的径向尺寸
•绘制结构装配总图及零件图
三.粉末成形模结构设计
(一)压坯压制上压模结构可分为单向压模、双向压模、摩擦芯棒压模 和组合压模。
1.单向压模
单向压模在压制过程中,相对于凹模运动的只有一个模冲, 或是上模冲或是下模冲。
F脱=f静p侧剩S侧
式中 f静——粉末与模壁静摩擦因数; S侧——粉末与模壁接触面积(mm2); p侧剩——压制压力除去后压坯侧壁受到的压强,即剩余侧压强(Mpa)
剩余侧压强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j——剩余侧压强与侧压强之比,取决于凹模刚度m(凹模外径与
内径之比),查表粉末冶金模具设计手册(第2版) 表3-1;
4.压机选用原则
(1)总压制压力: 选用压机时,要使压机的额定压制力大于压坯所需的总压制力。 F额=KF总 式中 K——安全系数,通常取1.15-1.50
(2)脱模力:
选用压机时,必须使下缸的顶出力(或拉下力)大于压坯所需要 的脱模力。
(3)行程和工作台面尺寸: 上模冲压行程可按下式计算:H=h1+h2 粉末松装高度:H粉=h2+h坯=Kh坯 h2=(K-1)h坯
这种压模一般用来生产高度 不大、形状简单的粉末冶金制品, 有单向手动压模和单向机动压模。
2.双向压模
当实体类压坯的高径比h/D>1或管套类压坯的高度与壁厚之 比h/δ>3时,应采用双向压模。有手动双向压模和机动双向压模 之分。
(三)浮动装置结构设计
1.弹簧浮动装置
弹簧的浮动力是变化的,即圆柱弹簧每圈的变形量越大,浮 动压力越大。所以,考虑弹簧设计时,圈数尽量多些,以免浮 动压力误差过大。弹簧浮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调整方便,所 以应用范围很广。
——压坯侧压系数,是侧压强与单位压制压力的比值, /(1 )
——致密材料的侧压系数,查粉末冶金模具设计手册(第2版)
0
相 ——压坯的相对密度,则 = 0相 。
表3-2
;
3.压力中心
压坯压制过程中所受压力的合力作用点就是压坯的压力中心。其 计算方法与冷冲模的压力中心计算方法类似。
压机推出或拉下的脱模行程H脱必须大于装粉高度H粉,保证脱模要求: H脱≥H粉=Kh坯=(2.2-3)h坯
第三节 粉体成形模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