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的设计概要

合集下载

物联网技术实训报告

物联网技术实训报告

物联网技术实训报告物联网技术实训报告1-摘要在本实训中,我们团队通过学习和实践物联网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

本报告将对实训的整体流程、系统设计、关键技术和实验结果进行详细阐述。

2-引言2-1 背景介绍物联网技术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兴领域,正在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通过将传感器、通信设备和云计算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为人们提供了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方式。

2-2 实训目标本实训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智能家居系统,加深对物联网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系统设计3-1 系统架构我们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和移动终端模块。

传感器模块用于感知环境变化,通信模块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控制模块负责控制家居设备的运行,移动终端模块用于用户远程控制和监测。

3-2 传感器选择与集成我们选择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作为主要的环境感知传感器,并通过相关接口将它们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3-3 通信技术我们采用了WiFi技术作为通信方式,使用MQTT协议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通过WiFi连接,实现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控制指令的传递。

3-4 控制模块设计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控制模块,它通过接收传感器数据和指令,实现家居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

3-5 移动终端应用我们开发了一个移动终端应用,通过该应用,用户可以远程监测家居环境数据,并进行设备的远程控制。

4-实验步骤4-1 硬件搭建根据系统设计,我们进行了硬件的搭建工作,包括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的连接、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4-2 软件开发我们进行了移动终端应用的开发工作,利用相关开发工具和技术实现了用户界面的设计、数据的显示和设备的控制等功能。

4-3 实验验证我们将系统投入使用,并对其进行了验证。

通过与传统家居系统进行对比实验,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优势。

物联网传感器的实训报告

物联网传感器的实训报告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物联网传感器作为物联网体系中的基础组件,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农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为了提高学生对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物联网传感器实训课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训过程、实训内容和实训成果。

二、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对实训场地进行了规划,确保实训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我们对实训课程内容进行了详细梳理,确保实训过程有序进行。

2. 实训课程(1)物联网传感器基础知识首先,我们对物联网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分类及特点进行了讲解。

使学生了解传感器在物联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传感器选型与应用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介绍了各类传感器的选型方法和应用案例。

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在智能家居、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3)传感器数据处理与传输讲解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如数据滤波、数据压缩、无线传输等。

(4)传感器集成与开发介绍了物联网传感器集成开发的基本流程,包括硬件设计、软件编程、系统集成等。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传感器集成开发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训实践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设置了多个实践项目,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以下为部分实践项目:(1)智能家居系统搭建学生利用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硬件设备,搭建一个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对家庭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

(2)智慧农业系统开发学生利用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硬件设备,开发一个智慧农业系统,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

(3)物联网传感器数据可视化学生利用数据采集模块和上位机软件,实现物联网传感器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可视化展示。

三、实训内容1. 物联网传感器基础知识(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分类(2)传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特点(3)传感器在物联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2. 传感器选型与应用(1)不同类型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场景(2)传感器选型方法及注意事项3. 传感器数据处理与传输(1)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的基本原理(2)数据滤波、数据压缩、无线传输等关键技术4. 传感器集成与开发(1)硬件设计、软件编程、系统集成等基本流程(2)传感器集成开发的方法和技巧四、实训成果1. 学生对物联网传感器技术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及开发方法。

物联网软件设计实训报告

物联网软件设计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与目的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软件设计成为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方向。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原理、开发流程和关键技术,提高学生在物联网软件设计方面的实践能力。

二、实训内容与安排本次实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联网系统概述:介绍物联网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

2. 物联网架构设计:学习物联网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法,包括硬件架构、软件架构、数据架构等。

3. 物联网通信技术:掌握物联网通信协议、通信模块、通信技术等。

4. 物联网软件开发工具:学习物联网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如编程语言、开发环境、开发框架等。

5. 物联网项目实践:通过实际项目,锻炼学生的物联网软件开发能力。

实训安排如下:1. 第一周:学习物联网系统概述、物联网架构设计。

2. 第二周:学习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软件开发工具。

3. 第三周:进行物联网项目实践,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部署等。

4. 第四周:进行项目答辩,总结实训成果。

三、实训过程与成果1. 需求分析以智能家居系统为例,分析用户需求,确定系统功能模块。

主要包括:(1)环境监测模块:监测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

(2)设备控制模块:实现对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

(3)安全防护模块:实现对家庭安全的监控和保护。

(4)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系统架构,包括硬件架构、软件架构、数据架构等。

(1)硬件架构: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等硬件设备。

(2)软件架构:采用分层设计,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等。

(3)数据架构:设计数据存储、传输、处理等方案。

3. 编码实现根据系统设计,编写代码实现各功能模块。

主要技术包括:(1)编程语言:使用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开发。

(2)通信协议:采用HTTP、MQTT等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传感器实训课程设计

传感器实训课程设计

传感器实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功能、特点及应用场景。

2. 使学生掌握传感器实训操作流程,了解传感器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3. 帮助学生了解传感器技术在智能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理解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传感器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传感器实训任务。

2. 培养学生分析传感器数据、处理传感器故障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项目中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传感器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科技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传感器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电子技术基础,对传感器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传感器原理及分类:介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如光电效应、磁电效应等;讲解不同类型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2. 传感器实训操作:详细讲解实训操作流程,包括传感器选型、安装、调试及数据采集等环节。

3. 传感器应用案例分析:结合教材案例,分析传感器在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4. 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介绍传感器技术与物联网的关系,探讨传感器在物联网系统中的作用。

5. 传感器故障处理与数据分析:教授学生如何分析传感器数据,处理常见故障,提高传感器使用效果。

物联网环境中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与实现

物联网环境中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与实现

物联网环境中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与实现智能传感器节点是物联网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能够感知环境,并将获取的数据传输给云端服务器或其他终端设备。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环境中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与实现的相关内容。

一、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设计原理在物联网环境中,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选择:根据物联网应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

2. 数据采集:传感器节点需要对环境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数据通信:传感器节点需要与云端服务器或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出去。

4. 节能设计:传感器节点需要考虑功耗控制,采用低功耗的设计方案,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或减少能源的消耗。

二、智能传感器节点的硬件设计智能传感器节点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微控制器单元(MCU):选择适合物联网应用的微控制器单元,如ARM Cortex-M系列芯片,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高的计算性能。

2. 传感器模块: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GPS模块等。

3. 通信模块:选择合适的通信模块,如Wi-Fi模块、蓝牙模块、LoRa模块等,进行与其他设备的数据通信。

4. 电源管理模块:设计高效的电源管理模块,能够实现电池的长时间使用,并提供对电池电量的监控功能。

5. PCB设计:设计合适的PCB电路板,以支持传感器模块、通信模块和微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同时考虑尺寸的压缩以满足物联网应用场景的要求。

三、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软件设计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数据采集:根据传感器选择的不同,编写相关的数据采集驱动程序,实现对传感器的数据获取和处理。

2. 数据通信协议:根据物联网应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通信协议,如MQTT、CoAP等,并编写相关的数据通信驱动程序。

3. 网络连接和通信:实现与云端服务器或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和数据通信,确保数据能够稳定、高效地传输。

传感器智能家居实训报告

传感器智能家居实训报告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联网技术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以其便捷、舒适、安全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传感器作为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或缺。

本实训报告旨在通过传感器智能家居实训,深入了解传感器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提升对智能家居系统的认识,并探讨如何通过实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训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家居市场需求的增长,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然而,目前许多院校在物联网专业教学中实践环节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开展传感器智能家居实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智能家居行业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师,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训内容1. 实训平台搭建实训平台包括以下硬件设备:- ZigBee和Wi-Fi模块:用于构建实训网关,实现无线数据传输。

- 可编程板(如CC2530):模拟真实设备的交互场景,进行编程和调试。

- 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用于感知家居环境。

软件方面,利用云端部署的MQTT服务器和Java Web技术开发的应用,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可视化。

2. 实训项目(1)环境监测与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实时监测室内外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

根据设定的策略,自动调节空调、加湿器、窗帘等设备,实现家居环境的舒适化和智能化。

(2)设备状态监测与报警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震动传感器等,监测家具或设备的震动情况,判断是否有人使用或发生地震等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报警。

(3)电能消耗监测与节能通过电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家电设备的功率、电流、电压、电量等参数,分析电能消耗情况,实现节能降耗。

3. 实训方法(1)项目驱动教学以实际项目为驱动,引导学生进行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编程调试等工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物联网工程设计实训报告

物联网工程设计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方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了更好地培养具备物联网工程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我们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物联网工程设计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了解物联网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物联网工程设计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物联网项目。

二、实训目的1. 理解物联网系统的基本架构和组成。

2. 掌握物联网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3. 熟悉常用的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

4.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提高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理论学习阶段首先,我们对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应用领域等进行了系统学习。

重点讲解了物联网系统的架构、通信协议、数据处理等技术。

2. 设备与传感器学习阶段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了解了常用的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如传感器模块、通信模块、控制模块等。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这些设备的连接方式和基本操作。

3. 设计与仿真阶段根据实训要求,我们选择了智能家居系统作为设计项目。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以下工作:(1)需求分析:明确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需求,如环境监测、设备控制、远程监控等。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智能家居系统的架构、模块划分、通信协议等。

(3)仿真与测试:使用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测试,验证系统功能和性能。

4. 实施阶段在完成设计与仿真后,我们进行了以下工作:(1)硬件搭建:根据设计方案,搭建智能家居系统的硬件平台,包括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等。

(2)软件编程:编写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程序,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互。

(3)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集成在一起,完成智能家居系统的搭建。

四、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智能家居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1. 环境监测: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

智能物联网实训课程学习总结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智能物联网实训课程学习总结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智能物联网实训课程学习总结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应用智能物联网实训课程学习总结: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应用智能物联网是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它将物理设备、传感器等连接起来,使它们能够相互通信、收集和交换数据,从而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在智能物联网的实训课程中,我学习了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应用,这对于进一步了解智能物联网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将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这门实训课程的学习总结和心得体会。

一、课程概述智能物联网实训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传感器网络是由许多互相连接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现数据传输和协同感知。

我们学习了传感器节点的组成、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方式等基础知识,并进行了相关实验操作,深入理解了传感器网络的工作原理。

二、传感器网络的设计在课程的实际操作环节,我们学习了传感器网络的设计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类型和参数设置。

然后,根据传感器节点的布置和通信要求,设计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并进行相关仿真实验。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传感器节点之间的距离、能量消耗、网络拓扑的稳定性等因素,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可靠传输。

三、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传感器网络在智能物联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课程的应用实践环节,我们学习了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智能家居、农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例如,在环境监测领域,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收集和传输环境数据,帮助我们了解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等信息。

在智能家居方面,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家居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提高家庭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通过学习这些实际案例,我们对传感器网络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四、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智能物联网实训课程中的传感器网络设计与应用,我获益匪浅。

首先,我深入了解了智能物联网的核心概念和工作原理,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掌握了传感器网络的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技巧,能够根据具体需求进行传感器节点和网络的设计,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联网实训课程学习总结使用传感器和物联网平台构建智能系统的经验总结

物联网实训课程学习总结使用传感器和物联网平台构建智能系统的经验总结

物联网实训课程学习总结使用传感器和物联网平台构建智能系统的经验总结在物联网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联网实训课程成为了大学生们广泛关注和参与的项目之一。

通过学习物联网实训课程,我深入了解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和技术原理,并且在实际操作中,我使用传感器和物联网平台构建智能系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下面是我对物联网实训课程学习的总结和经验分享。

一、课程简介与背景物联网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物联网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以传感器和物联网平台为基础,结合各类设备和云计算技术,开展实际的项目开发和应用实践。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物联网的各个方面,掌握相关的技术和工具,并在实际项目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与实践经验在物联网实训课程中,我学习了传感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使用了各类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将它们与物联网平台进行连接,收集和处理传感器数据。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监控和控制,包括数据上传、远程控制等功能。

在实践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传感器的选择和配置。

由于传感器种类繁多,每个传感器的性能和特点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和配置传感器时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比较。

其次是物联网平台的使用和配置。

不同的物联网平台功能和操作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熟悉和掌握平台的使用方法,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关配置。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经验。

首先是多方参考和学习。

通过查阅相关技术文档、资料和案例,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传感器和物联网平台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并且能够借鉴其他人的经验和教训。

其次是实践与总结。

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问题和困难,通过总结和反思,我能够不断改进和优化自己的操作方法和工作流程。

三、对物联网实训课程的评价与建议物联网实训课程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和启发。

物联网中的智能传感器网络设计与优化方法

物联网中的智能传感器网络设计与优化方法

物联网中的智能传感器网络设计与优化方法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智能传感器网络作为物联网的核心组成部分,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设计与优化智能传感器网络是确保物联网系统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中智能传感器网络的设计原理和优化方法。

一、智能传感器网络设计原理智能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的智能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

每个传感器节点都具备自主感知、通信和决策能力,可以感知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并与其他节点进行通信和协同工作。

智能传感器网络的设计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节点: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节点,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传感器。

在设计智能传感器网络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节点。

2.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智能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星型、网状和树状等不同形式。

拓扑结构的选择需要考虑传感器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能耗和网络容量等因素,以实现传感器节点之间的高效通信和协同工作。

3. 节点位置优化:节点的位置分布对智能传感器网络的性能和能耗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规划节点的位置,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通信距离,降低能耗,并提高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数据传输速度。

4. 通信协议设计:智能传感器网络中的通信协议需要满足低能耗、高可靠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常用的通信协议包括ZigBee、Wi-Fi、LoRa等,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

二、智能传感器网络优化方法为了提高智能传感器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需要对网络进行优化。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优化方法:1. 路由优化:智能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通常通过多跳进行通信,因此需要设计高效的路由算法来选择最佳通信路径。

常用的路由优化算法包括最短路径算法、最小能耗路由算法和负载均衡路由算法等。

2. 能量管理: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是有限的,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能量管理策略,以延长网络的寿命。

能量管理包括功率控制、节点休眠和能量收集等方面,通过有效管理能量的使用,可以提高智能传感器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物联网传感器实训报告

物联网传感器实训报告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oT)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

物联网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承担着数据采集、信息传输和智能处理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联网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物联网传感器实训。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详细报告。

二、实训目的1. 理解物联网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

2. 掌握物联网传感器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3. 学习物联网传感器的应用案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实训内容1. 物联网传感器基础知识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物联网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

物联网传感器是能够感知、采集、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装置,它通过将物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将电信号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实现信息的传递。

物联网传感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

(2)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湿度,广泛应用于气象、农业、环保等领域。

(3)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气体、液体或固体中的化学成分,广泛应用于工业、环保、医疗等领域。

(4)光传感器:用于检测光强、光照强度和光谱等,广泛应用于照明、安防、农业等领域。

2. 物联网传感器安装与调试在了解了物联网传感器的基本知识后,我们进行了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实训。

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传感器安装位置的选择:根据传感器类型和检测对象,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

(2)传感器接线方法:了解传感器接线端子的功能和接线方法。

(3)传感器调试方法:通过调整传感器参数,使其输出信号符合要求。

3. 物联网传感器应用案例为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学习了物联网传感器的应用案例,包括:(1)智慧农业:利用传感器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实现精准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2)智能家居:通过传感器实现家庭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如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

物联网中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与实现

物联网中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与实现

物联网中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传感器节点作为物联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智能传感器节点通过传感器技术获取环境信息,并将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设计原理、硬件构成和实现过程。

一、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设计原理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设计原理基于物联网系统的需求,旨在实现数据获取、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等功能。

智能传感器节点通常由传感器、微处理器、通信模块和电源等组成。

传感器是智能传感器节点的核心部件,用于感知环境信息。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传感器的种类各异,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通过传感器,智能传感器节点可以获取环境的各种参数和状态。

微处理器是智能传感器节点的控制中心,用于数据处理和决策。

微处理器负责采集传感器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算法和逻辑进行处理,可以实现数据的滤波、压缩和加密等功能。

此外,微处理器还负责控制传感器节点的运行状态和与其他节点的通信。

通信模块是智能传感器节点与物联网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核心组件。

通信模块通常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有线通信模块两种类型。

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使用蓝牙、Wi-Fi或LoRa等技术,实现节点与云端的无线数据传输。

有线通信模块则通过以太网或RS485等接口,实现节点与局域网或远程服务器的有线数据传输。

电源是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来源,用于供电。

智能传感器节点的电源可以是电池、太阳能电池板或接入电网等方式。

根据节点的功耗和应用环境的不同,电源的选择会有所不同。

二、智能传感器节点的硬件构成智能传感器节点的硬件构成包括主控芯片、传感器模块、通信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等。

主控芯片是智能传感器节点的核心,负责控制传感器和通信模块的运行。

常见的主控芯片包括ARM Cortex-M系列和ESP8266等。

主控芯片通常集成有AD转换器、GPIO口和通信接口等,方便与传感器和通信模块的连接。

传感器模块是智能传感器节点的感知部分,用于获取环境信息。

物联网中的智能传感器设计与应用

物联网中的智能传感器设计与应用

物联网中的智能传感器设计与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能传感器能够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将感知到的数据传输给物联网平台,实现物联网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本文将介绍智能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和应用案例。

智能传感器的设计原理智能传感器是由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单元组成的,传感器负责感知环境的变化,智能控制单元负责处理传感器读取的数据并控制相关设备的运行。

传感器的设计原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选择: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光传感器等。

传感器应具备高精度、低功耗、抗干扰等特点。

2.数据采集:传感器通过感知环境的变化,从而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传感器的设计需要合适的电路设计,以确保准确读取传感器产生的信号。

3.数据处理:智能控制单元负责接收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可以采用嵌入式系统或微控制器进行,以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优化算法的运算。

4.数据传输:智能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传输给物联网平台。

数据传输可以采用Wi-Fi、蓝牙、NFC等通信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智能传感器的应用案例1.智能家居:智能传感器可以感知家庭环境的温度、湿度、照明等信息,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自动控制,如空调的自动调节、智能照明的自动开关等。

2.智能农业:智能传感器可以感知农田的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信息,实现农田的智能化管理,如自动灌溉、自动喷肥等。

3.智能交通:智能传感器可以感知交通流量、道路状况等信息,实现智能交通控制,如交通信号的自适应控制、智能停车管理等。

4.智能健康:智能传感器可以监测个人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等,实现健康管理和预警功能。

5.智能工业:智能传感器可以监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运行状态等信息,实现智能化的生产管理和故障预警。

总结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能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包括传感器选择、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等方面。

智能家居传感器实训报告

智能家居传感器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联网技术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智能家居系统逐渐成为市场热点。

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整合各种设备和传感器,实现了家庭环境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便捷、舒适和安全的生活方式。

为了培养学生在物联网领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开展了智能家居传感器实训。

二、实训目标1. 掌握智能家居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2. 学会智能家居传感器的选型、安装和调试;3. 熟悉智能家居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传感器基础知识(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3)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处理和转换。

2. 智能家居传感器选型与安装(1)智能家居传感器选型原则;(2)常见智能家居传感器的性能参数;(3)智能家居传感器的安装方法。

3. 智能家居传感器调试(1)传感器调试方法;(2)传感器调试注意事项;(3)传感器故障排查。

4. 智能家居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1)传感器数据采集方法;(2)传感器数据传输方式;(3)传感器数据处理技术。

5.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应用(1)智能家居系统架构;(2)智能家居系统开发流程;(3)智能家居系统应用案例。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听课等方式,掌握传感器基础知识;(2)教师讲解智能家居传感器选型、安装、调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 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安装、调试传感器;(2)教师现场指导,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项目实践(1)学生分组设计智能家居系统;(2)教师提供项目资源,指导学生完成系统开发;(3)学生进行系统测试,验证系统功能。

五、实训成果1. 学生掌握了智能家居传感器的基本原理、选型、安装、调试等方面的技能;2. 学生具备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3. 学生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深入了解了智能家居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 实训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3. 学生对智能家居行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的设计

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的设计

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的设计
戴娟;倪瑛
【期刊名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11)002
【摘要】提出了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的设计方案.此方案的硬件结构是以先进的ARM9系列的S3C2440为控制核心,通过增加外围模块来实现的.此综合实训平台解决了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实验、实训对象缺乏的问题,弥补了相关操作及仪器设备的空缺.
【总页数】3页(P64-66)
【作者】戴娟;倪瑛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46;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44
【相关文献】
1.基于物联网的移动机器人综合实训平台设计 [J], 杨亮;李文生;邓春健;杨伟钧
2.基于智能家居的物联网技术实训平台设计 [J], 赵晓峰;杨国华
3.基于物联网的传感器综合实训平台研发 [J], 刘振山
4.基于物联网的探险搜救机器人综合实训平台的设计 [J], 宋林桂
5.基于智能家居的物联网技术实训平台设计研究 [J], 邓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智能传感器设计

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智能传感器设计

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智能传感器设计近年来,物联网(IoT)的发展将各种设备联通起来,使生活更加便捷高效。

而智能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个领域的数据采集和监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物联网时代,如何设计一款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智能传感器,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智能传感器的基本组成物联网智能传感器基本由三个部分组成:传感器、微处理器和通信模块。

传感器是智能传感器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环境参数转换为电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等。

微处理器又称单片机,是智能传感器的核心部分。

它通过逻辑运算、算法处理和控制指令等方式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通信模块实现信息的传输。

通信模块作为智能传感器的“桥梁”,实现了传感器与网络的通信。

目前常用的通信模块有Wi-Fi、蓝牙、Zigbee、LoRa和4G等。

二、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智能传感器设计要求1. 高可靠性智能传感器应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可靠性。

因此,传感器的每个部分都需经过充分的测试和优化,以保持长时间的运行稳定性。

2. 节能智能传感器常常是在不间断的无线网络环境中运行,为了延长传感器的运行时间,节约传感器能量是极其重要的。

因此,传感器需要设计节能模式,并在不影响传感器功能的情况下,减少传感器能量的消耗。

3. 高通量和低延迟传感器的数据要能够快速传输到网络中心节点,以便及时进行处理和分析。

因此,智能传感器的通信速度应该尽可能高,延迟较小。

4. 安全性保障由于智能传感器的数据都是“敏感”的,传感器设计必须保证其数据的安全性。

在物联网中,因为传输的都是重要的信息,一旦出现数据泄露,可能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三、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智能传感器设计案例以智能家居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智能传感器的应用。

智能家居通过各种传感器实现对家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门窗的开关状态等多个方面的数据采集。

这些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上传至网络中心节点,然后通过云计算技术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智能家居的自动控制,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安全。

物联网智能传感器技术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物联网智能传感器技术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物联网智能传感器技术的设计与开发方法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扮演着收集环境信息、监测设备运行状况以及实现智能控制等重要角色。

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设计与开发方法在实现高效可靠的传感器系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智能传感器技术的设计与开发方法,并探讨其在智能城市、智能农业和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智能传感器技术的设计与开发方法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传感器硬件设计、传感器节点网络通信、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以及传感器系统的软件开发等。

首先,传感器硬件设计是物联网智能传感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感器硬件设计涉及到传感器元件的选型与封装,电路设计,信号放大与滤波等。

传感器元件的选型需充分考虑传感器的应用环境和要求,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线等。

电路设计时,需要考虑传感器的供电方式、模拟信号转换及放大、数字信号处理等。

此外,传感器的外壳设计也需要注意传感器的防水、防尘和耐高温等特性,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其次,传感器节点网络通信是实现物联网智能传感器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

传感器节点网络通信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实现。

有线通信一般使用以太网、CAN、RS485等协议,该方式通信可靠性高,适用于复杂环境和对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无线通信则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包括Wi-Fi、蓝牙、NFC、LoRa等通信技术。

在选择传感器网络通信方式时,需考虑通信距离、传输速率、功耗以及网络安全等因素。

第三,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是物联网智能传感器技术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传感器数据采集主要通过传感器模块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滤波、数据压缩、数据转换等。

数据处理涉及到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决策模型等。

传感器数据处理可以借助云计算等技术,将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分析,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最后,传感器系统的软件开发是物联网智能传感器设计与开发的重要环节。

物联网中的智能传感器设计与优化

物联网中的智能传感器设计与优化

物联网中的智能传感器设计与优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智能传感器通过感知、采集和处理环境信息,为物联网系统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从而实现对物联网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本文将从智能传感器的设计和优化两个方面,探讨物联网中智能传感器的相关内容。

一、智能传感器设计1. 功能设计在设计智能传感器时,首先需要明确其功能。

智能传感器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确定需要采集的信息类型,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

此外,还需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可靠性。

2. 通信设计智能传感器与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是通过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的,如Wi-Fi、蓝牙、ZigBee等。

在通信设计中,需要考虑传感器与物联网系统之间的距离、通信速率、接口协议等因素,以确保传感器能够高效地与物联网系统进行通信。

3. 能源管理设计智能传感器通常需要使用电池或能量收集装置作为能源,因此,能源管理设计是智能传感器设计的关键之一。

在能源管理设计中,需要考虑传感器的低功耗设计,优化传感器的能耗,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4. 数据处理设计智能传感器通常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对采集到的环境信息进行预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减少数据传输的开销。

数据处理设计需要考虑传感器的计算能力、存储容量以及算法的优化,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二、智能传感器优化1. 网络拓扑优化在物联网系统中,智能传感器的网络拓扑结构对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优化传感器节点的布置、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和路径选择,可以降低能量消耗、提高网络的容错能力。

2. 能耗优化能耗优化是智能传感器优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采用低功耗设计、优化传感器的休眠和唤醒机制,降低传感器的能耗,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此外,还可以通过能量收集装置、能量管理技术等手段,实现传感器的自供能或自动充能,减少对外界能源的依赖。

3. 数据质量优化智能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质量直接影响物联网系统的性能和应用效果。

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的设计概要

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的设计概要

第11卷第2期2011年6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 nal o fNan ji n g Institute o f I ndustry Techno logyV o.l 11,N o .2J un .,2011收稿日期:2011 04 14基金项目:江苏智能传感器网络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开放基金项目(编号:ZK10 04 02作者简介:戴娟(1966 ,女,江苏丹阳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倪瑛(1979 ,女,江苏丹徒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的设计戴娟,倪瑛(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摘要:提出了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的设计方案。

此方案的硬件结构是以先进的ARM 9系列的S3C2440为控制核心,通过增加外围模块来实现的。

此综合实训平台解决了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实验、实训对象缺乏的问题,弥补了相关操作及仪器设备的空缺。

关键词: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ARM 9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4644(201102 0064 03引言物联网[1]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在今年下半年,全国共22所高职院校将招收物联网专业的学生。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一直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物联网本身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仅仅传授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是不够的,要从实验和应用入手,切实培养出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物联网实用人才。

因此在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每一学期都安排相应的综合实训课程或课程设计环节。

综合实训的目的就是将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融合到实际的项目中,通过实训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从而掌握专业的工作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卷第2期2011年6月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 nal o fNan ji n g Institute o f I ndustry Techno logy
V o.l 11,N o .2J un .,2011
收稿日期:2011 04 14
基金项目:江苏智能传感器网络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开放基金项目(编
号:ZK10 04 02
作者简介:戴娟(1966 ,女,江苏丹阳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倪瑛(1979 ,女,江苏丹徒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的设计
戴娟,倪瑛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摘要:提出了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的设计方案。

此方案的硬件结构是以先进的ARM 9系列的S3C2440为控制核心,通过增加外围模块来实现的。

此综合实训平台解决了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实验、实训对象缺乏的问题,
弥补了相关操作及仪器设备的空缺。

关键词: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ARM 9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4644(201102 0064 03
引言
物联网[1]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在今年下半年,全国共22所高职院校将招收物联网专业的学生。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一直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物联网本身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仅仅传授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是不够的,要从实验和应用入手,切实培养出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物联网实用人才。

因此在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每一学期都安排相应的综合实训课程或课程设计环节。

综合实训的目的就是将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融合到实际的项目中,通过实训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从而掌握专业的工作技能。

在高职院校,正是通过综合实训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就包括工作技能的培养,因此综合实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传感网络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传感网络是一种全新网络技术,它综合了传感器、通讯以及微机电等技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传感网络将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1 平台设计的基本原理
今年很多高职院校依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成立了物联网专业。

为了促进物联网专业的顺利开展和运作,配合物联网专业配套的实验、实训内容开发,开发和设计了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据收集的资料可知,目前国内已有几家企业在做这方面的开发,但我们发觉他们在设置项目、开发模块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
现有的基础,没有遵循知识学习的递进、层次关系规律,所以开发出的许多项目并不适合学生的相应实验、实训及学习,也不适应老师的项目试验。

因此本平台设计的核心是解决物联网专业的实验、实训对象及教学内容缺乏的问题,弥补相关操作及仪器设备的空缺。

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新成立的物联网专业有很多教学条件空缺的形势下,该平台的成功研究将对该专业的学科建设可起很大的积极作用。

本实训平台的设计定位于物联网新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训项目开发建设,由多种物理量的模数传感器模块、无线数据采集传输模块和嵌入式智能控制模块[2]三大功能模块构成,实现由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嵌入式计算机对前端的网络数据发布、网络远端的检测系统(PC 机对数据分析和处理完整功能的物联网系统,完整再现了传感器网络的全部内涵,全面呈现网络技术中各个层面的细节,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全面系统的掌握知识。

针对国内目前多家教科研机构都在研究或已经研究了相关的教学平台的不足,我们提出平台的设计思路,主要包含:基于S3C2440的实验[3]、传感器信息采集实验、无线信号收发实验、Z i gbee 网络通信实验及上位机QT 软件应用[4]、L I NUX 内核[5]裁减应用等,满足物联网和嵌入式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需求。

平台原理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的原理结构图
第11卷第2期戴娟,倪瑛: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的设计
2 平台设计的电路原理图
实训平台的电路结构图如图2所示。

通过对S3C2440(ARM 9控制核心的目标板开发和设计,加载按键模块、数码显示模块、触摸液晶模块、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压力传感器模块等多种物理量传感器模块信号,借
助摄像头、无线上网卡完成图像与数据的网络通信,远程监
控电机、继电器等控制设备,达到感知世界的物联网境界。

该平台能在PC 上实现:远程现场监视;各种监测数据的管理与维护;通过数字和图表的方式可实时显示有线、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节点的状态,以及交互控制传感网络节点上的
设备。

图2 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的电路结构图
本设计针对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训教学项目的开发。

在平台中设置了多种传感器的驱动控制、传感器组网通信、无线模块设计与数据通信、网络和无线网络处理器的配置方法;嵌入式系统的驱动控制及基于物联网网关应用的案
例;L INUX 指令运用的典型案例;PC 机上的Q t 典型案例;现场图像的网络实时传输、监视操作步骤的典型案
例等。

所有开发的项目都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可直接用于真实的目标开发。

本设计平台的创新之处在于:(1采用新式无线功能模块与传统无线基本模块的搭配,丰富了项目的开发功能和提升了项目实验功能的灵活性;(2可搭配任意类型的传感器,形式新颖,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实际使用价值;(3可开发内
65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1卷第2期
容丰富的实验,包括基础教学内容、动手实验内容,增强实验体验感和易用性。

更具有极强的实用性能,可直接用于实际相关项目开发;(4采用液晶屏实现数据显示和控制功能,便于老师和学生理解,使教学具有更强的直观性。

围绕该综合实训平台,可完成开发大量的具体的实验、实训项目。

例如多物理量传感器的驱动控制;传感器组网通信;无线模块设计与数据通信;网络、无线网络处理器的配置方法,实现一点对多点、两点间对等通信;快速组网自动配置、自动恢复;任意两个传感器之间可相互协调,实现数据通信;嵌入式系统的驱动控制;基于物联网网关应用;L I NUX指令运用;PC机上的Q t典型案例;现场图像的网络实时传输、监视操作步骤的典型案例。

3 结束语
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集成多种传感器模型以及无线组网模式,提供一个开放、可真实操作的实训平台,使学生能够了解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原理,促进学生在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测控技术等方面的学习,使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级语言编程等运用技能得到实际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设计、编程、调试能力得到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龙妍.物联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10
(35:86 87.
[2]刘淼.嵌入式系统接口设计与L i nux驱动程序开发[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3]杨宗德.嵌入式ARM系统原理与实例开发[M].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6.
[4]丁林松.Q t4图形设计与嵌入式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
出版社,2009.
[5]陈莉君.L i nux内核设计与实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6.
A D esign of Integrated Trai ni ng Platfor m of S mart Sensor Internet of Thi ngs
DA I J uan,N I Y ing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 stry Technology,N anjing210046,China
Abstrac t:Th is paper proposes a des i gn o f i nteg rated tra i n i ng platfo r m o f s ma rt sensor internet o f thi ngs.The ha rd w are structure of t h is desi gn i s built a round S3C2440o f advanced ARM9ser i es,and rea lized t hrough added pe ri phera lmodu les.T his i ntegrated trai n i ng p lat for m fills up t he i nadequacy of equ i p m en ts and i nstru m ents o f higher vocati onal i nstit utes.
K ey word s:s m art senso rs;i n ternet o f things;i nteg rated tra i n i ng platfo r
m;ARM9
(责任编辑陈晓润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