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尔城市规划做法
高架桥下部闲置空间再利用策略研究——以韩国为例
高架桥下部闲置空间再利用策略研究——以韩国为例摘要:城市中的高架桥是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一项策略,也是现代化道路的一项重要标志。
在目前城市用地紧张的背景下,利用好高架下部的闲置空间,可为人们创造完整丰富的生活空间,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对韩国首尔市及周边城市的高架下部再利用项目进行分析,总结出高架桥下部空间再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高架下部空间利用的设计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高架桥;下部闲置空间;再利用策略[中图分类号]:TU985.18 [文献标志码]: DOI: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快速交通系统的兴起,城市中的高架桥数量急速增加,各大城市的交通压力大大缓解,但高架下部的空间因桥下空间缺少管理和相应规范、标识指示不清的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比起其他有专门规划的公共场所,高架下部空间渐渐的成为了城市中闲置空间的一类。
国内较常见的高架桥下空间应用模式诸如桥下绿化带、路面停车场等,空间利用率低、模式较为单一,而且大量的裸露混凝土,高架空间灰暗凌乱,影响城市美观。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城市内部闲置空间的再利用越发的重视,特别是高架下部闲置空间,由于数量多、再利用相对容易等特点备受人们的关注,各个国家都在对于高架下部闲置空间再利用进行着积极的尝试:如法国的“维阿杜克艺术中心”将闲置已久的高架下部改造成了一条商业街;美国的“线之下”将高架下部打造成了一个综合公园……。
本文对韩国部分已经完成的高架桥下再利用项目进行分析。
一、闲置空间1.闲置空间定义与概念闲置空间是指原有阶段性功能已经消失,而目前使用功能不彰,可以有更积极的使用方式或潜力的空间(王惠军,2001);从空间形态上看应为废弃的空间,是多余的空间、坏掉的空间、被遗忘的空间或过渡空间等,均系现阶段功能使用不足或目前处于废弃、停滞状态。
国外的城市研究文献中也充满了对闲置土地的描述和规定,闲置空间可以是大的或者小的,有规则的或不规则形状的地块,是以前开发的或早期开发遗留下来的地块;闲置空间本身就是包含过去时间的物质空间和历史象征,它不仅仅是一个失去功能和被遗弃的空间,而是一个保存着过去的时间和记忆的共享空间。
韩国行政规划详细
行政区划现有1个特别市:首尔(汉城)特别市;8个道(相当于省):京畿道、江原道(韩国只管理该道的三八线以南区域,线北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庆尚北道、庆尚南道;6个广域市(相当于直辖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
其中釜山是韩国第二大城市和第一大海港;1个特别自治道:济州特别自治道.道市名二级政区C2000面积(km2) 首府首尔(汉城)特别市25区9,853,972 606 中区釜山广域市15区1郡3,655,437 751 莲堤区大邱广域市7区1郡2,473,990 886 中区仁川广域市8区2郡2,466,338 958 南洞区光州广域市5区1,350,948 501 东区大田广域市5区1,365,961 540 中区蔚山广域市4区1郡1,012,110 1,056 南区京畿道27市4郡13区8,937,752 10,136 水原市江原道7市11郡1,484,536 16,536 春川市忠清北道3市8郡2区1,462,621 7,433 清州市忠清南道6市9郡1,840,410 8,590 大田广域市全罗北道6市8郡2区1,887,239 8,047 全州市全罗南道5市17郡1,994,287 11,956 光州广域市庆尚北道10市13郡2区2,716,218 19,021 大邱广域市庆尚南道10市10郡2区2,970,929 10,512 昌原市济州道2市2郡512,541 1,846 济州市首尔서울특별시行政区:首尔特别市由25个区(구,Goo)、15,267个洞(동)、112,734个番地(번지Beonji)所组成。
有首尔市内地铁作为大众交通工具联系这些地区。
(区名按照韩文字母顺序排列)강남구江南区Gan gnam-gu 강동구江东区Gangdo ng-gu강북구江北区Gangbu k-gu 강서구江西区Gangse o-gu관악구冠岳区Gwanak-gu 광진구广津区Gwangj in-gu구로구九老区Guro-gu 금천구衿川区Geumch eon-gu노원구芦原区Nowon-gu 도봉구道峰区Dobong-gu동대문구东大门区Dongda emun-gu 동작구铜雀区Dongja k-gu마포구麻浦区Mapo-gu 서대문구西大门区Seodae mun-gu서초구瑞草区Seocho-gu 성동구城东区Seongd ong-gu성북구城北区Seongb uk-gu 송파구松坡区Songpa-gu양천구阳川区Yangch eon-gu 영등포구永登浦区Yeongd eungp o-gu용산구龙山区Yongsa n-gu 은평구恩平区Eunpye ong-gu종로구钟路区Jongno-gu 중구中区Jung-gu중랑구中浪区Jungna ng-gu江南区(首尔)江南区(朝鲜语강남구,罗马拼音Ga ngnam-gu)是大韩民国首都首尔的一个行政区,位于汉江以南。
韩国的国土规划介绍
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12-21 14:42:28 ●韩国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目标是综合开发、利用、保护国土,合理进行产业布局,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全国均衡发展韩国——合理调整规划内容韩国于1971年制定了第一次国土综合开发规划(1972~1981年)。
该规划为配合第三和第四次五年计划,把规划的重点放在扩充交通、通讯和水资源、能源开发等社会基础设施方面,采取了低投入、高产出的据点式开发方案。
20世纪80年代,针对过去经济开发中出现的地区差距显著扩大,严重影响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问题,1981年制定了第二次国土综合开发规划(1982~1991年)。
该规划将地方人口的稳定和均衡的国土开发作为基本目标。
但是从执行结果来看,不平衡的趋势仍在加剧,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在国际经济中的条件好转,为适应国内外条件的变化,1986年韩国制定了第二次国土综合开发规划修正案(1987~1991年),努力促进地区经济圈的形成,积极解决首都圈问题。
对未包括在地区经济圈的地方再指定为特定地区,进行综合开发,使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国民均能享受开发利益。
经过第一和第二两次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实施,建设了大规模的工业基地,扩建新建了一些基础设施,使得国土空间的生产条件更加完善。
为适应韩国经济国际化、开放化的进展,1992年制定了第三次国土综合开发规划(1992~2001年)。
该规划规定了国土开发的基本方向:在城市与农村实行均衡发展,建立地方分散型国土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潜力,谋求生产效率型和资源节约型国土利用方式;保护国土环境,提高国民的福利。
这三次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基本目标,都是综合开发、利用、保护国土,合理进行产业布局,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全国均衡发展。
综观几个国家的国土规划理论与实践,不难找出许多共性。
从规划的目的看,逐步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全国或区域的均衡发展,向以人为本,建立安居乐业的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从规划的地位和用途看,均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是政府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国土资源,防止和纠正市场偏差,缩小国内区域发展差距,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宏观调控手段;从规划的类型看,以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规划和跨行政区域的广域规划逐步成为关注的重点;从制定规划的主体看,政府、民间组织、国民共同参与的格局较为普遍;从规划的实施方式看,均有相应的法律体系保障,且有系统的实施保障措施,如完善相应的财政金融体系、人才培养、行政组织协调机制等;从规划的内容看,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发展,在不断进行调整,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规划的内容有所不同,规划的重点逐渐从国土开发向国土综合整理转变;从规划的实施效果看,在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调控作用,且在提高区域竞争力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30首尔规划”概要与特点解读
46大张江与产业发展 │ZhangJiang Report 2014.10 Shanghai Economy The Summa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030 Seoul Plan ”“2030首尔规划”是“2030首尔城市基本规划”的简称,是首尔市在2013年发布的最新规划。
该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规划,在把握首尔市人口、产业、经济、环境、交通、住宅等领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展望未来20年的城市发展愿景,制定反映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基本框架,并从空间层面对城市愿景及相应的战略核心主题进行具体落实。
“2030首尔规划”概要与特点解读文/ 王周杨2015.08 Shanghai Economy 国 际 | Internation . All Rights Reserved.472014.10 Shanghai Economy ZhangJiang Report │ 大张江与产业发展 Enterprise | 企 业2015.05 Shanghai Economy Creative Economy | 创意经济2015.07 Shanghai Economy 一、规划概要进入21世纪以来,首尔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小型化、经济增速减缓、社会阶层两极分化、大都市圈竞争加剧、气候变化、城区老化等问题,需要制定新的战略规划来应对各种层面的挑战。
“2030首尔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城市愿景;(2)核心主题、主要目标与战略;(3)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规划;(4)生活圈规划;(5)规划实施。
1.城市愿景经过市民与专家的广泛讨论,最终将“2030首尔规划”的愿景设置为“充满沟通与关怀的幸福城市”。
该愿景反映了首尔市民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共同愿望,即通过“沟通与关怀”实现首尔城市发展的各项目标,包括生活质量、城市面貌、均衡发展、城市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等,最终将首尔建设成为“让市民倍感幸福的城市”。
论韩国的城市规划及城市开发
论韩国的城市规划及城市开发一、韩国的城市规划体系韩国城市规划的正式形成是在1971年,但当时所形成的城市规划受到来自总统、中央政府强权的影响。
随着1988年开始实行的地方自治制的出现,居民的参与成为制度化,城市规划逐步进入正规轨道。
韩国城市规划体系主要由以下内容所构成。
1、土地利用规定土地利用规定是由地域、地区及区域规定所构成。
汉城等大城市及地方小城市规划的详细程度均有不同。
首先,地域规定是以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及公共福利水平为目的而制定,一般分为居住地域、商业地域、工业地域、绿地地域四类。
各地域用途再细分为三个内容(如居住地域细分为专用居住地域、一般居住地域和准居住地域。
其次,地区规定是为了增强公共安全和城市职能而制定,包括风景地区、美观地区、高度地区、防火地区、教育与研究地区、业务地区、港口地区、保护地区、特定街区建设地区、停车场建设地区、空港地区等14个。
再次,区域规定是在1971年的法律中新设的,包括以下四个类型。
一是特定设施限制区域,是指为了避免人口和产业向大城市集中,限制一定规模以上的工厂、学校、中央批发市场等布局的区域。
二是市街化调整区域,是指为了防止城市的无序市街化而实现城市的有计划分阶段的开发,在一定期间内保持市街化的区域。
三是开发限制区域,是指用绿色带来防止城市的无序扩散,保护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确保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而限制开发的区域;另外,根据国防及安全角度认为有必要限制开发的区域,在开发以及建筑方面受到严格的限制。
四是城市开发预定区域,是指为缓解城市的入口及产业集中、合理布局、实现城市的均衡发展为目的而确定的市街化预定区域。
2、关于城市规划的事业法在1966年制定的土地区划整理法和1976年制定的城市再开发法屑于城市规划相关的事业法。
但是,土地区划整理做为把巨大开发利益转化为私有化的手段,逐步成了社会问题。
因此,在1980年制定了宅地开发促进法,在大城市替代区划整理事业,大规模城市开发是由“公性”主体收购的方式实行。
首尔城市规划转型的启示与经验借鉴
Ke ywor ds m ast e r Pl anni ng,SeouI .publ i c par t i ci pat i on
乏盈
1 基 本概况
韩 国首都首尔特 别市 ( 简称首 尔 ) 是 朝鲜半 岛最 大的城市 , 也是 韩国的政 治 、 经济 、 文化 中心 ,城市竞 争力位于 世界前 列。首 尔是典型 的东亚高密 度发展城市 , 城 市面 积 为 6 0 5 k mz ,人 口密 度高 达 1 . 7 4万人 / k m2 ,与上 海 中心 城 区相近 (外
尔国际竞争力与人 民生活水平的 中长期 战略部署与城 市规 划实践。本 文对 2 0 3 0首 尔规 划及其社会 经济背景进行 解析 ,说 明首尔规划 向“ 全 面公 众参与型规 划” 和“ 战
略 性 规 划 型 的 内在 逻 辑 与 实 施 效 果 ,总 结 其在 编 制 方 法 、 内 容组 织 、表 达 形 式 、
薛 原 陆巍 陈 圆圆
XUE Y u a n;LU We i ; CHEN Yu a n y u a n
摘
要 2 0 3 0 首 尔城 市 基 本 规 划 ( 后 文 简称 : 2 0 3 0首 尔 规 划 )是 韩 国 首 尔政
府 在 面 对 社 会 转 型 、 经 济 放 缓 、 执 政 理 念 转 变等 一 系 列 趋 势 与挑 战 下 , 为 提 升 首
t r a ns i t i on p er i o d.
I文 献 标 识 码 :A
I D O I :1 0 . 1 2 0 4 9 / j . u r p . 2 0 1 7 0 2 0 0 1
l文 章编 号 : 2 0 9 6- 3 02 5( 2 0l 7)
解读韩国的城市规划管理
⒋ 地区单位规划
• 地区单位规划是为土地利用合理化和具体化,增进城市或者农山渔村的功能、 美观改善及确保良好的环境而制定的规划,分为第1种和第2种。
• 之前的地区单位规划根据2002年制订的“国计法”称为第1种地区单位规划, 而第2种地区单位规划是为了系统地、有计划地开发和管理规划管理地域或 开发振兴地区而制定的规划。地区单位规划区域及地区单位规划由城市管理 规划决定(第50条)。
2021/4/9
6
⒋韩国的新规划体系
2021/4/9
7
三、韩国城市规划种类和制订程序
• “国计法”中将城市规划分为广域城市规划、城市基本规划、城市管理规划、 地区单位规划等。
⒈ 广域城市规划
• 为了使两个以上的市、郡的空间结构及功能相互联系、保全环境、广域设施 系统化,必要的时候建桥部长官可指定广域规划圈。
• 当时城市规划的实施主要集中于新市区开发、公共建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 等方面。由此形成的城市形态有老城区的整备和扩建而成的形式、新城区形 式、新老城区相互分离的形式等。
⒉ 解放之后混乱时期(1945-1959)
• 解放后由于缺乏执行城市规划的能力,经济、社会处于混乱状态,城市中开
始出现人口的集中和乱开发,城市规划陷入瘫痪状态。在此时期,城市开发
2021/4/9
3
⒋ 新规划体系时期(1998年以后)
• 进入199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和“管制缓和”之风渗透到了土地利用 规划部门。随着20世纪90年代准农林地管制的缓和带来的乱开发问题的严 重,政府于2002年2月之前的国土利用管理法和城市规划法结合制定了“国 计法”,强调了“先规划、后开发”原则并非只是口号而应是政策性实施的 基础。
• 政府统一《国土建设规划法》和《国土利用和规划的法律》以及《城市规划 法》制定《国土基本法》和《关于国土利用及规划法律》,将准城市地域和 准农林地域结合为管理地域,并根据土地利用的特性重新细分为规划管理地 域、生产管理地域、保护管理地域,从而将非城市地域在内的国土土地利用 规划包括了在城市规划制度的框架中。
2030年首尔城市基本规划
2030年首尔城市基本规划一、“2030年首尔规划”概述1、首尔规划的含义“首尔规划”是“2030年首尔城市基本规划”的简称,是根据《国土规划及利用法》并结合首尔大都市特点,对原城市基本规划重新审视,由市民参与,同时充分反映了“首尔特色”城市基本规划理念的产物。
2、首尔规划的地位和作用首尔规划的目的是依法制定首尔市其它所有规划的行为准则,具有导向性作用。
它反映了首尔大都市的特点,具有综合性规划的性质,涵盖了住宅、交通、公园绿地等硬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及福利教育等软件环境,具有整合与调整首尔市政策所有领域的作用。
为此,首尔规划被赋予首尔市最高级别规划的地位。
图1:首尔规划的地位3、2030年首尔规划概况2030年首尔规划的时间范围以2010年为基准年度,2030年为目标年度,为期20年。
空间范围与首尔市行政区划定界线一致,面积为605.96平方公里。
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从长远角度出发,发掘首尔愿景以及实现该愿景所需的规划课题。
第二,发现问题,并针对核心主题的目标和战略,统筹拟定规划课题。
第三,要提出(包括完善空间结构及不同生活圈构思在内的)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以便从空间角度实现愿景并有重点地落实规划。
第四,要单独制定反映地区特点的生活圈规划,以便具体落实基本规划并照顾地区平衡发展。
第五,提出实现本规划所需的首尔式城市规划体系、日常监测体系、行政/财政规划以及管理体制等。
二、市民参与选定的“2030年首尔规划”愿景和规划课题2030年首尔规划与现有城市基本规划之间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是由市民自主提出愿景以及提出实现方向。
在制定首尔规划的前期策划阶段,就提出了首尔的未来需由实际居住在首尔的市民自主决定的原则。
在制定首尔规划时,有意识地引导市民直接参与到制定规划中来,通过问卷调查、协作讨论会等形式,与普通市民共同探讨首尔的主要变化与对未来的展望。
采用随机选择方式招募100名普通市民组建市民参与团,共同确定2030年首尔愿景与规划课题。
幼儿园小小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
幼儿园小小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在幼儿园里,孩子们通过模拟规划和建设小城市的游戏,学习了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这个课程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城市规划对于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性。
它不仅关乎城市的布局和建设,更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从简到繁地探讨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并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和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布局,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它涉及到土地利用、交通、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
通过城市规划,可以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促进城市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2. 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分析(1)新加坡金沙滨海湾项目金沙滨海湾项目是新加坡的一个标志性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
通过对海湾地区的整体规划,将原有的滨海地区进行了改造与重建,建设了一系列集文化、商业、旅游、居住于一体的综合性发展项目。
这一项目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形象,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了新加坡城市发展的成功案例。
(2)中国杭州西湖景区规划与建设杭州西湖景区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其规划与建设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通过对景区的整体规划和管理,保护了西湖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提升了景区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美国纽约中央公园改造案例纽约中央公园改造案例是一个成功的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案例。
通过对中央公园的改造与升级,增加了公园的绿化面积,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成为了城市绿化规划的典范。
3.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以上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形象和品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市民生活。
我们也应该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商业街定位案例——首尔 仁寺洞街(中央大街)
2)国内外优秀案例经验借鉴
首尔 仁寺洞街 /中央大街
Insa-dong
第一部分 项目研判
2)国内外优秀案例经验借鉴 案例借鉴●首尔仁寺洞街
仁寺的城市中心,现在是指以安国洞环岛经过的仁寺洞 十字路口,到钟路2街塔谷公园前面为中心的仁寺洞街 ,也被称为中央 大街,总长约690米,四周散布着很多的小巷,多而密集。为首尔最著 名的商业街之一。 据韩国旅游观光部统计, 14 年首尔旅游客约为 1136万人,仁寺洞旅游者数量在首尔旅游景点中排 名第五,人数占到24.4%,约277.18万人 著名旅游景点首尔五大宫环绕、学校行政机构聚 集,人流量大,形成良好的商业氛围;距市中心市 政厅仅一公里,交通便利,1号线、3号线双轨可达 在传统文化及现代创意的思想融合中,分布着各 色风格的画廊、传统工艺店、古代美术店、传统茶 店、传统饮食店、咖啡馆等商业业态。 受到年轻人 们的喜爱,更被称为是首尔的流行风向标地。
德寿宫
景福宫
昌德宫
昌庆宫 宗庙
仁寺洞街 市厅 塔谷公园
仁寺洞(Insa-dong)—— 发展历程
仁寺洞从朝鲜时代就保持作为城市中心的作用,经过600多年的发展,至今成为首尔最具独 特的文化空间
朝鲜时代 日帝时期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现今
官宦仕坤 的传统韩 屋居住生 活区,为 首尔最繁 华的商业 衷心地
古文化商店
从画廊、古董、古画、陶瓷品、韩服、工艺品、再到零售商店的小挂件、纪念品,都把 韩国的古文化融合的淋漓尽致。
仁寺洞(Insa-dong)——活动庆典
仁寺洞每年底会举办传统文化节庆典活动,内容包含以陶瓷、古代书画以及 民俗木器为主题的美术节、传统婚礼仪式表演、捕盜大將巡游、传统乐器体 验、伽倻琴弹唱、农乐表演、太平舞、敎坊舞、民谣演唱等节目,且在大街 的各个角落会有陶艺表演、家训书写、草编工艺表演、肖像绘画以及打年糕 体验、美食节等丰富的活动,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浓郁的传统气息。
城市规划_日本地下街
81 2 0 0 9· 1
—1923 年)的名字命名,于 1889 年建成。它是世界上接 待游客最多的景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约 700 万人次。 2009 年是埃菲尔铁塔建成 120周年。
(尚栩)
2008 年 1 月 22—26 日,瑞士建筑技术行业 4 年一次 的盛会 Hilsa 在瑞士的展会之都巴塞尔如期召开。此次 展会展出面积 45000 多平米,参展厂商有 400 多家,多数 来自瑞士,部 分来自 美国和 欧洲其 他国家,涉 及领域包 括供暖技术及可持续能源,给排水技术,保温技术,制冷 通风空调技 术,测量、调 控、建筑自 控技术,建筑设备安 装技术,水泵与附件,设计与制图等。Hilsa 08 的赞助商 是瑞士供热与能源公司 elco 和总部位于瑞士的西门子
经取代了目 前斜度为 3.97 度的比萨斜塔,成为德国版《吉尼斯世界 纪录》中的“最倾斜建筑”。据该书编辑库亨贝克介绍, 对萨乌霍森镇钟塔斜度的测量还未完成,因此目前只能 接受这个结果。
(康娟)
城市规划:
日本地下街
接受“扶正”手术后斜度小于德国一教堂钟塔
比萨斜塔让出
“世 界 第 一 斜”
德国图林根州巴特弗兰 肯霍森镇的教堂 钟塔斜度 超过了比萨斜塔。 意大利比萨斜塔以“斜而不倒”闻名
下街都能找到。 大阪地下街 位于大 阪市中 心阪急区,分南北 两个,
上中下三层,号称全日本最长的地下街。街顶离地面有
8 米,总建筑面积 3.8 万平方米,内有 4 个广场、3 座包括 310 家商店的商场,可同时容纳 50 万人。作为大阪的主 要通道,每日有 170 万人次乘地铁而来,通过 38 个出入
天下,但它并不 是建筑史上的“绝版”。日前,德国两座教堂向比萨斜塔
在日本,只要是大一点的城市都有几条多姿多彩的 地下街道。据统计,现在全日本地下街道超过 50 条,成 为世界上地下街最多的国家。
东京、首尔非首都功能疏解经验及启示
东京、首尔非首都功能疏解经验及启示作者:杨艳梅蒋同明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7年第25期进入新世纪以来,首都北京的“大城市病”日益严重,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解决首都“大城市病”的必由之路,也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环节。
众所周知,东京和首尔也曾面临严重的“大城市病”,但经过一系列疏解举措后,“病症”得到了有效缓解,很多方法值得北京学习。
一、东京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中的经验做法(一)加强规划引导,促进城市功能合理分工东京城市发展思路逐渐从关注城市规模向关注城市布局转变。
早在1956年,日本政府就制定了《首都圈整备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以东京为中心、半径100公里的首都圈地域范围。
此后,日本政府五次编制实施了《首都圈基本规划》,在规划中都强调中心城区职能的分散,包括城市副中心和新城的建设。
按照规划,东京于1958年、1982年和1987年分步骤、分阶段实施了“副中心”战略,使副中心和中心城区一起承担起东京的城市功能,逐步形成了“中心区—副中心—周边新城—邻县中心”的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
(二)注重人口调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人口合理流动东京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从城市化初期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知识密集型逐步过渡的过程。
1959年,日本政府颁布《工业控制法》,对一定规模以上的工业、大学等新增项目进行控制。
《工业控制法》的实施,促使东京大批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一些重化工业相继迁出,而以研究开发型工业、都市型工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工业开始聚集。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劳动力逐渐转移,大大降低了东京的人口规模。
(三)重视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方便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东京注重依靠轨道交通引导副中心城市的发展。
日本政府修建了一条环市中心铁路,依托各交通枢纽将各副中心串联起来。
然后再以各副中心为起点,修建了众多呈放射状、向近郊或邻近城市延伸的轻轨线,并在线路末端发展新的中小城市和工业中心。
巧划“圈” 找准“点”——韩国首都圈发展规划的演变与启示
巧划“圈” 找准“点”——韩国首都圈发展规划的演变与启示作者:蔡玉梅宋海荣廖荣来源:《资源导刊》 2014年第6期编者按京津冀一体化成为当前热门话题,其实早在2004年国家发改委就启动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历经十年迟迟未出台,2014年有望成为破题之年。
首都因其特殊的地位,具有很强的人口吸纳魅力,很多国家也曾有过因首都城市病和周边城市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在分散首都功能方面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
其中韩国的首尔首都圈规划在政府主导型国家的首都圈规划中较为典型,对我国编制京津冀首都圈规划,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韩国的首都圈问题是伴随1960年以来的工业化快速发展产生的。
1990年,首都圈土地占全国的11.6%,而人口占全国的42.7%。
到了2000年,首都圈集中了全国人口的46.5%,制造业企业的55%,尖端企业的70%,大企业的88%以及国家公共机构的84%。
首都圈的率先膨胀是工业化国家在快速发展时期的共同经历。
这种膨胀带来的主要影响是首都地区的房地产上涨、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以及国土的不均衡发展。
为此,韩国政府不断采取应对的政策,比如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制定《大城市人口集中防止对策》(1964)和《大城市人口及设施的调整对策》(1969),70年代制定《关于抑制首都圈人口过度集中基本方针》(1970)、《大城市人口分散政策》(1972/1973)、《首都圈人口再布局计划》(1978)等。
直到1982年,韩国政府颁布了《首都圈整备规划法》旨在解决首都地区人口与产业过度集中的问题,对首都圈地区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使城市均衡发展。
该法确定韩国首都圈的范围,包括首尔特别市、仁川广域市和京畿道地区,土地总面积约11726平方公里,占韩国国土面积的11.8%,人口2000多万,约占韩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此后,与《韩国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编制同步进行修订,对首都圈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从直接限制到间接管理的三次首都圈规划变迁在《首都圈整备规划法》的指导下,韩国政府在1982进行了第一轮的首都圈整备规划编制,规划目标为:限制可导致汉城人口增加的产业设施等区位,仅维持中枢职能;通过首都圈内城市之间职能分担,有计划地促成多核型广域性大都市生活圈;整备交通、用水、娱乐等基础设施,确立广域性利用体系。
首尔首都圈重组规划解析
2 历次规划的回顾及第
对首尔首都圈发展问题的认识始于 1 9 7 0 年代 , 为防止人口过密造成的环境问题 、 交通问题 , 政府 。然 开始实行减缓或防止负面影响的一系列 政 策 ① , 并 于 1 第一次国土综合开发规划》 9 7 2年颁布了 《 而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 以首都圈为代表的大城 市 问 题 并 未 得 到 有 效 控 制 , 反 而 进 一 步 扩 展 到 周 边 ,并同步编制了第一次 《 地区 , 因此 , 韩国政府于 1 第二 次 国 土 综 合 开 发 规 划》 首 9 8 2 年再次颁布了 《
,K S H I N Y o u n S o o I M S e o k J a e ( ,K ) S a m a n C o r . o r e a p E d i t e d b HU J i n i n y g j g ( C h i n a c a d e m f r b a n l a n n i n n d A U P y g o a , ) D e s i n B e i i n 1 0 0 0 4 4, C h i n a g j g
1 首都圈规划在韩国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 . 1 在韩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
,将城市规划分为广域城市规划、城市基 本 规 划、城 根据 2 国土利用及规划法律 》 0 0 2 年制定的 《 市管理规划 、 地区单位规划 4 个层次 。 其中广域城 市 规 划 主 要 针 对 为 了 使 两 个 以 上 的 市 、 郡 的 空 间 结 构及功能相互联系 、 保全环境 、 广域设施系统化 , 在必 要 的 时 候 由 建 设 部 长 官 指 定 并 通 过 中 央 城 市 规 《 。 在首都圈也拥有类似层次的规划 , 如2 划 委员会审议确定的广域规划圈 ( 国计法 》 第十条 ) 0 0 0 年编 。 制的 《 2 0 2 0 首都圈广域城市规划 》 历次首都圈重组规划的工作范围和作用对象相 当 于 广 域 层 面 的 城 市 规 划 , 第 三 次 首 都 圈 重 组 规 划 与首都圈广域城市规划的范围完全一致 , 但其地位 和 作 用 又 要 高 于 广 域 城 市 规 划 。 首 都 圈 重 组 规 划 是 在 《 国土利用及规划法律 》 之外 , 由政府专项 立 法 《 首 都 圈 整 合 规 划 法》 确 定, 国 家 直 接 规 划 立 项 设 立的规划类型 , 在首都圈 内 优 先 于 其 他 法 令 下 的 土 地 利 用 规 划 或 各 种 开 发 规 划 , 并 成 为 这 些 规 划 的 基本 。
首尔及首尔都市圈规划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首尔是典型的东亚高密度发展城 市,城市面积为 605 km²,人口密度 高达 1.74 万人 /km²,与上海中心城 区相近(外环内)。首尔包括 25 个 行政区和 424 个行政洞,市域南北总 长 30.30km,东西宽 34.78km。
《2030 年首尔城市基本规划》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1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韩国社会、经济与首尔城市发展就已开始逐步转型, 并于近年趋于稳定。2013 年首尔发布了《2030 年首尔城市基本规划》,该规 划顺应社会经济与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无论从编制组织、核心主题还是从文本 编排上都有较大的革新,被韩国业界作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功典范而广为宣 传。
1.3规划创新和突破
规划首尔的城市空间结构为多核心、多功能、多层次的系 统,即3个城市主中心、7个地域中心、12个次区域中心。其中, 城市主中心可以提高首尔的国际竞争力,每个城市的中心都有 各自的功能。比如首尔的城墙,可以作为历史和文化中心;江 南区是国际商业中心。地域中心,进一步打造具有层次感的立 体的城市空间,使各区域之间互相连通、平衡发展。同时,要 做好绿化轴、交通轴的规划工作,使首尔更好地和周边城市有 绿色通道相连通。这样的空间架构,打造的基础原理就是以空 间管理为指引。
借鉴非首都职功能疏解,韩国首都圈是怎么做的?
借鉴非首都职功能疏解,韩国首都圈是怎么做的?2月5日,在中央媒体“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行”上,针对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市市长蔡奇接受集体采访时提出“7个就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调结构、转方式,就是“腾笼换鸟”,就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就是改善人居环境,就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就是更好履行作为国家首都的职责。
北京疏解腾退后的空间将主要用于3个方面:满足首都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公共服务。
蔡奇强调,“疏解”的目的在于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要下决心“留白建绿”——腾退的空间不再建设,建的是绿地、建的是老百姓的环境;把环境留给百姓,把腾出的空间增加面向民众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品质。
本期内容从韩国首都圈三次整备规划的调整及其对人口和产业的疏解成效入手,对规划控制政策、只能疏散政策、产业转移政策内容进行解析,并总结相关启示,希望对北京非首都功能世界提供有益的借鉴。
韩国首尔首都概况以首尔、仁川为核心,包括京畿道在内的首都圈不仅是韩国产业的密集区,是较为成熟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都市圈之一。
2010年,它集中了全韩国将近一半的人口、近一半的制造业和70%的GDP。
首尔与首都圈的区位,来源:维基百科首尔作为首都,不仅是韩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同时也是经济中心。
首尔建成区面积605.52平方公里,总人口2014年为99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9.6%,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
首都圈的面积为1.1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1.8%。
2000年,首都圈集中了全国人口的46.5%,制造业企业的55%,尖端企业的70%,大企业的88%以及国家公共机构的84%。
显然,首都圈人口和产业“过密”的特征非常明显。
首尔及首都圈高度集中化,红色:首尔;蓝色:京畿道地区;白色竖纹:韩国。
来源:金秀显,“城市功能疏解——首尔都市圈案例”韩国的首都圈问题伴随1960年以来的工业化快速发展而产生。
论韩国的城市规划及城市开发
论韩国的城市规划及城市开发一、韩国的城市规划体系韩国城市规划的正式形成是在1971年,但当时所形成的城市规划受到来自总统、中央政府强权的影响。
随着1988年开始实行的地方自治制的出现,居民的参与成为制度化,城市规划逐步进入正规轨道。
韩国城市规划体系主要由以下内容所构成。
1、土地利用规定土地利用规定是由地域、地区及区域规定所构成。
汉城等大城市及地方小城市规划的详细程度均有不同。
首先,地域规定是以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及公共福利水平为目的而制定,一般分为居住地域、商业地域、工业地域、绿地地域四类。
各地域用途再细分为三个内容(如居住地域细分为专用居住地域、一般居住地域和准居住地域。
其次,地区规定是为了增强公共安全和城市职能而制定,包括风景地区、美观地区、高度地区、防火地区、教育与研究地区、业务地区、港口地区、保护地区、特定街区建设地区、停车场建设地区、空港地区等14个。
再次,区域规定是在1971年的法律中新设的,包括以下四个类型。
一是特定设施限制区域,是指为了避免人口和产业向大城市集中,限制一定规模以上的工厂、学校、中央批发市场等布局的区域。
二是市街化调整区域,是指为了防止城市的无序市街化而实现城市的有计划分阶段的开发,在一定期间内保持市街化的区域。
三是开发限制区域,是指用绿色带来防止城市的无序扩散,保护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确保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而限制开发的区域;另外,根据国防及安全角度认为有必要限制开发的区域,在开发以及建筑方面受到严格的限制。
四是城市开发预定区域,是指为缓解城市的入口及产业集中、合理布局、实现城市的均衡发展为目的而确定的市街化预定区域。
2、关于城市规划的事业法在1966年制定的土地区划整理法和1976年制定的城市再开发法屑于城市规划相关的事业法。
但是,土地区划整理做为把巨大开发利益转化为私有化的手段,逐步成了社会问题。
因此,在1980年制定了宅地开发促进法,在大城市替代区划整理事业,大规模城市开发是由“公性”主体收购的方式实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韩国首尔为中心的都市圈的城市建设的相关启示摘要:本文主要阐述韩国首都圈的规划建设、新城开发、综合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以及对韩国首尔的城市建设及规划系统进行概括。
韩国首都首尔(Seoul,旧译“汉城”)地处朝鲜半岛中部,因位于汉江之北,古称“汉阳”。
14世纪末,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改名为“汉城”。
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汉城的英文名字按韩国语固有词发音用SEOUL标记,意为“首都”。
2005年,在市政府推动下,汉城的中文译名由使用了600多年的“汉城”改为SEOUL的谐音“首尔”。
作为韩国首都,首尔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
以首尔为中心的70km以内的首尔特别市、仁川直辖市、京畿道行政区及其下属的64个次级地方行政区,组成“首都圈”,总面积1.18万km2,仅占韩国总面积的12%,但韩国近5000万人口中的一半生活在“首都圈”内,韩国7成的国民生产总值也来自“首都圈”。
韩国首都圈的形成始于1960年代韩国工业化快速启动时期,1970年代中期初步形成,1990年代趋于成熟稳定。
在这40年的时间里,首都圈经历了中心集聚快速发展、中心限制稳定发展、中心扩散外围发展3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化建设成果不断巩固,首都圈从首尔的一城独大发展到区域的整体崛起,从人口、产业等的中心集聚发展到区域均衡布局,同时,通过举办1988年奥运会和2002年世界杯,整个区域的市政、综合交通、生态环境等都大幅改善和提升。
到1990年代,首都圈的城市化率达96%,集中了全国约一半的人口。
韩国首都圈已成为东亚地区著名的超级大都市圈之一,是韩国区域经济的龙头、区域发展的楷模,在韩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韩国首都圈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借鉴韩国首都圈经过不断发展探索和创新实践,都市圈发展理念更为成熟,发展措施更加得力,首都圈的整体规划建设水平高、成效显著,许多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1 注重“科学引导”,疏解首都城市压力,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按照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把首都圈作为一个整体,采用职能分散、区域限制等,科学引导首都城市扩散功能,疏解压力。
区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⑴分散政策工厂分散。
韩国政府在《国土综合开发计划(1972~1981)》的“首都圈整备开发基本构想”中就提出过工厂的分散,在1977年《首都圈人口再布局计划》中得到落实,之后在1982制定的《首都圈整备计划法》等有关首都圈的重要政策和规划中,工厂的分散始终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为有效促进工厂的分散,韩国政府对转移到地方的工厂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和金融上的支持。
另外,在首都圈实施的工厂入住限制、总量管理等对工厂的分散起到推动作用。
三是大学分散。
在1972年总统府制定的《大城市人口分散措施》中提出搬迁京畿大学、明知大学、汉阳大学3个大学,12个大学在首都圈外的地方设立分校。
⑵区域限制政策《首都圈整备计划法》和《首都圈整备计划修订法》(1994年)把首都圈划分为拥塞抑制区、增长管理区和自然保护区等,并对这些区域实施不同的限制政策。
在拥挤限制区(首尔特别市、仁川广域市),严格限制性项目的建设,生产性设施、办公楼和其他发展项目只有满足特殊要求才允许建设;在增长管理区(京畿道),只允许建立一般的工厂和满足基本需要的办公、科研、企业、居住等设施;在汉江上游的自然保护区(京畿道),禁止开发,保持其原生态环境。
限制方式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方式。
直接限制方式是指新建或扩建要通过首都圈整备委员会审议,间接限制方法废弃了首都圈整备委员会的审议过程,代之以经济的、间接的限制方式,例如征收拥塞费、实施总量管理等。
1.2 注重“上下结合”,形成层级有序、融合衔接的规划和管理体系注重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引导控制作用,表现出强烈的规划先行特点;强化立法保障,注重规划实施的法制保障。
从1960年代开始,政府开始注重对城市规划法制的建设。
1982年,韩国颁布《首都地区管理法》,对首都地区的经济发展、土地使用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该法确定了首都地区的边界,按照该法,设立了跨辖区的超级机构———“首都地区管理委员会”,并赋予该委员会首都地区内各行政区申请新项目的最终审查决定权。
这部法律为首尔—仁川同城化奠定了法律基础。
1984年,按照《首都地区管理法》要求,政府制定了《首都圈整治规划》。
该规划将首都圈划分为5个分区,各分区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
其目的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基础条件,规定和限制各自行为,通过开发鼓励发展地区,吸纳从限制和控制发展地区分散出来的人口和行业。
1993年,政府根据情况的变化,对《首都圈整治规划》进行了修改。
韩国的规划有3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一是规划先行。
重视城市规划,特别是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更表现出强烈的规划先行特点。
他们认为,对政府而言,有的事情虽然不一定要马上解决,但必须预想到并为将来处理准备条件。
按照这样的要求,规划以20年为期限,每10年进行一次调整。
比如,现在的首尔还基本沿着40多年前确立的规划思路进行。
二是针对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完善规划。
在强调规划先行的同时,针对城市化发展不同阶段,非常注重适时调整完善规划,以更好地发挥规划的重组和引导功能,进一步优化城市结构、合理城市布局。
比如,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制定和实施全国综合开发规划,规范都市开发、完善城市体系。
为应对产业转移、中心城市功能向周边扩散的趋势,推动形成若干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新地域,实现中心城市的再生和环境负荷的减轻。
三是树立规划的权威性。
韩国制定规划的过程长、程序复杂,但规划一旦确立就会树立起崇高的权威,得到严格的贯彻实施,建立起完备的规划法律体系(表1)。
1.3注重“循序渐进”,切合区域发展的阶段性需求,合理推进新城建设把握区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按步骤地推动新城建设,初期以解决首都压力、承接首都外溢功能为目标,远期以完善城市功能、融入区域发展的全方面城市建设为目标。
韩国首都圈的新城建设经历了两个时期,且随着区域发展需求出现不同的新城建设目标。
第一时期的新城建设,是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
这时的城市问题主要是因工业化导致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引起的,政府出台了“防止大城市人口集中政策”、“关于抑制首都圈人口过度密集的基本方针”和“首都圈整顿开发的基本构想”等。
这时的新城建设,仅是通过以高密度住宅供应为主的大规模住宅楼开发,来解决首都圈住房缺少的现实问题。
第二时期的新城发展,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提高,新城建设进入到“以人为本”时期,各城市确定了自身不同的发展主题,完善自身功能,提升自我供给保障能力,且普遍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主要目标。
第一时期的新城建设,更多的是一种“补缺型”,“补”首都之“缺”;第二时期的新城建设,更多的是实现“自我完善”。
1.4注重“产城融合”,强化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注重产业化与城市化的融合,调整产业结构,夯实城市化基础,构建城市发展的长远竞争力。
首尔都市圈的发展,有3点重要经验。
一是按照都市圈发展规律,将经济中心城市发展成为都市圈核心。
首尔包括土地在内的各种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在发展中采用以便利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基础、以集约化产业链为格局的发展模式,形成疏密相间、适度集中的都市圈。
这不同于欧美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低密度、粗放式的扩张模式。
二是制定合理产业政策,推动产业链形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在都市圈形成过程中,政府积极、适时、主动地实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是充分重视与构筑合理产业链,以优化的城市职能分工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重大产业的布局和升级,必然带来人口的聚集和城市的扩张,提速城市化。
重点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以产业发展为先导,夯实城市化基础。
1960年代,韩国开始走依托工业化优先发展大城市,吸引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城市化道路。
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和蓬勃发展的产业,对人口的集中产生了巨大推力,国内城市数量大量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上升。
目前韩国共有277座城市,其中7座人口过100万人。
1960年代韩国农村人口占60%,2007年只占不到8%。
首尔1960年人口仅200万人,1970年达到400万人,1980年超过800万人,1990年成为过1000万人的世界特大城市。
二是以结构调整为手段,构建城市发展的长远竞争力。
政府引导和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城市发展注入长久动力。
把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和招商引资作为培育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举措,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现代物流和金融保险,提高产业知识含量,推动制造业向服务业成功转型。
持续不断的结构调整,使城市竞争力得到极大的巩固和提升。
2007年全球的城市竞争力排名中,首尔位列第27位。
三是以产业集群为支撑,提升城市实力。
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重大产业的布局和升级,必然带来人口的聚集和城市的扩张,提速城市化。
韩国1993年明确了21世纪前10年重点发展的10大产业集群(包括尖端电子信息产业、半导体及电子感充板、尖端机械、电子产业、新材料、精密化学、生物工程、光电产业、尖端纤维、航空、尖端汽车零部件等集群),推动了这些产业迅猛发展和城市实力提升。
以造船业为例,首尔认为这是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可以提高城市产业专业化分工和合作水平。
为此,国家对关联企业给予必要支持,鼓励集群发展。
1.5注重“设施先行”,尤其加强交通设施对城市的带动按照统一、整体、综合开发的策略,以政府为主导,对首都圈设施建设进行统筹配置,优化区域功能,提升区域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
首都圈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超前发展的基础设施,特别是综合性、网络化的公共交通设施,不仅增强了城市的承载功能,也为市民提供了方便舒适的生活条件。
韩国每栋建筑物下都是地下停车场,根据一定的服务半径,地上还建有集中停车场,一般能保证停车后500m内能到达目的地。
首尔城市交通网络发达,运行间隔短、密度高、速度快,韩国首都圈电铁是世界前5大载客量最高的铁路系统。
韩国交通设施建设有3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是立足长远、超前谋划。
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注重满足长远发展需求,交通设施往往把20年甚至30年后的需求考虑在内。
二是多元化、综合性强。
各大城市的电气铁道、地下铁道、路面电车、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构成了地面、地下、空中3个立体交叉的公共交通网络。
地面网包括电车、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服务城市内部短距离交通。
地下网主要是地铁,集中在市区中心。
三是强调无缝衔接。
各大都市圈交通复杂多样,但线路布局合理,干线、支线配合,铁路、地铁与公路交通在都市区纵横交错,交通节点上往往多种、多条线路重叠在一起设立车站,实现了无缝对接、自由换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