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改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大街改造经过经验总结出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一是只拆不建,恢复 业态,提升城市功能; 二是点位修复,立面改造,改善城市形象; 三是 拆除改造,适度平衡,优化城市结构; 四是成片开发,整体改造,推动 城市更新。
案例结论
1 珍惜历史元素遗存,复原真实文化内涵 2 还原完整空间肌理,丰富场所序列体验 3 注重有机更新理念,提高整体改造质量 4 尊重传统人居形态,挖掘民俗创建特色
中央大街历史街区的改造内容
中央大街,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北起松花江畔防洪胜利纪念塔,南至 经纬街,全长1450 米,是哈尔滨市第一条步行街。1898年中东铁路开 始修建,铁路工程局将铁路附属地沿江附近的河漫滩地拨给散居于哈尔 滨的中国商民。1900 年,始称这里为“中国街”,意为中国人住的街区 。的起源于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式;十七世纪初的巴洛克式、折衷 主义;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全街建有欧式及 仿欧式建筑71 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 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 栋。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 艺术的精华, 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
历史建筑大多外观质朴,主体结构基本完好,具有令人惊叹 不已的细节,它们应该被继续使用下去。如何继续原有的用 途或者寻找新的用途,一直是历史建筑保护的焦点问题。将 一个基础设施不怎么样的旧房子变为众人称道的家园;将一 座原本堂皇的砖石建筑剥去数十载岁月的浸染,还其本来面 目是人们努力的方向。
公共建筑的保护——昆西市场的改造
5 健全基础设施管理,优化人文环境服务:细节决定品质。
结语
时至今日,历史街区改造运动仍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对其开发 模式的研究也成为当下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历史街区改造 理论、建筑与外环境改造的具体方法与实现案例、对现今历史 街区改造的常用方法、步骤、街区的整体面貌与色彩、景观要 素及建筑的处理方法、外环境的常用方法及多种案例分析进行 了深入探讨。最终,本文希望能为今后的街区改造提供可鉴之 处,指导人们把文化内涵的保护放在首位,尊重历史,以人为 本。确立发展定位,保护空间肌理,提升环境品质,重塑场所 精神。主张保护与开发和谐共存,实现历史街区的良性发展。
谢谢观赏!
历史街区建筑改建与保护
城市规划学 王茹玉 2014121819
课题大纲
历史建筑改建和保护的重要意义 公共建筑的保护 居住建筑的保护 近代厂房的改建 日本历史环境保护法规的参考 改建再利用的要求 保护的经济效益 四种基本保护模式 案例——中央大街历史街区的改造内容 结语
历史建筑改建和保护的重要意义
四种基本保护模式
老并入新 新融于老
新老并置
新老隔离
改造中建筑只保留外壳
新建筑的简洁方形体块和光洁 表皮 与老建筑十分生硬地结合
先进的技术手段
在 1989年日本海上火灾保险公司横滨支店的加建中,建筑师用 钢骨架 加固法保证了存留下来的老建筑外 墙的完整性。
原有历史性花岗石贴面被保留下来
改造后原川崎银行横滨支店与周围 历史环境相协调
位于美国波士顿市中心区滨水地区的昆西市场,是美国著名的 步行商业街和旅游胜地之一,到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100 多年风雨的昆西市场逐渐衰落。
波士顿昆西市场区位
19世纪波士顿昆西市场混乱的情形
居住建筑的保护
贤坊位于淮海中路358弄,石库门里 弄住宅,1924年建成。尚贤坊的名 称与尚贤堂有关。尚贤堂是美国基督 教传教士李佳白于1897年在北京创 立传播基督教文化思想的机构,按英 文译意为“中国国际学会”,1900 年被义和团烧毁。1903年李佳白来 上海重建尚贤堂,选址在霞飞路北侧 ,经募捐后建造一座讲学堂和一座举 办外语、政治、历史学习的大楼, 1927年李佳白逝世后,尚贤堂宣告 解散。1921年房地产商利用尚贤堂 的名气建造里弄住宅。
第二层次为地方政府的立法:历史建筑景观保护事业。
第三层次为区域性的历史环境保存。
改建再利用的要求
澳大利亚的《巴拉宪章》肯定了“改造性再利用”:对某一场所 调整使其容纳新功能,这种做法因为没有从实质上削弱场所的文 化意义而受到鼓励和推广。改造性再利用的关键是为历史建筑寻 找到恰当的用途,这种用途使改建场所的重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 保存和再现,而对重要结构的改变要降低到最低限度,改变需要 经过精确记录,并使这种改变可以复原,具有可逆性。对历史建 筑的改建,英国态度可谓各国表率,它每年用于修复、改建历史 建筑的费用是新建费用的80%.改建性再利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改建使历史建筑以及环境除了拥有历史价值以外,还能发挥更 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使建筑物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近年来,上海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大部分石库门房屋被拆除,而尚贤坊因是 有代表性的里弄石库门建筑,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虽处在繁华的淮海路,又 在地铁与南北高架路之间,仍能保护下来,实属不易。
近代工业厂房的改建
历史建筑的活化几乎成为最有效的保护手段,哪怕是最乏味的仓库
和厂房也不宜轻易拆掉,而应充分利用它们的空间高度、砖石木等 天然材料的质感、独特的结构体系进行改造利用。
日本历史环境保护法规的参考
日本在大城市的急剧扩张问题上和我国非常类似,相信有许 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与国内相似,日本的实力环境保护工 作始于国家对单幢历史建筑的指定保护,随后地方政府开始 历史建筑的指定与保护工作。以保护情况最为复杂的东京为 例,主要有以下几项制度及实施方法:
第一层次为国家的立法,文化财保护法及文化财保护条则。
保护的经济效益
历史建筑寻找合适的用途是一件煞费苦心的事情,既要避免改变用途对建 筑物造成损伤,又要有足够的租金来维持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掌握好 尺度不易。
新的文化景观记得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纽 约的格林威治村,那里随处可见上百年的建筑上爬满了藤叶,沧桑感和低 廉的租金非常符合艺术家的情调。多少年后,这里诞生了艺术家自己的乐 园,咖啡屋、酒吧、画廊的建立,让这里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由此,不 仅成熟社区中的历史建筑得到功能置换,发挥更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而 且那些淹没在高楼大厦中,有幸保留下来的库房等近代历史建筑,也通过 建筑本身的集聚效应而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名人的不断造访、媒体的介 入和自身举办公益事业的宣传,可能形成新的文化圈。它们不再是大规模 更新的“汪洋中的一条船”,它们能带动周边的同类建筑形成活跃的文化 新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