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荷塘月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
朱自清
一、学习目标
1.品味比喻、通感等艺术手法及动词、叠词的精心运用;
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二、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创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发生分化,仍然坚守文化批判阵地的知识分子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寂寞和凄凉,于是纷纷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
作为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朱自清虽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他始终抚平不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憎恶,内心始终是抑郁的。他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正是当时他苦闷心境的写照。
3.通感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光绪年间,“沪上梨园甲天下”,上海的戏曲舞台与北京的戏曲舞台成南北掎角之势。
B.这场灾害不断东移,抵达南阳城西一带乡村时已是强弩之末。
C.听到这个噩耗,老人家瘫坐在地上号啕痛哭,双手也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
D.在2018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上,中国男子足球队10轮比赛仅积12分排名第五,成绩差强人意,通向世界杯的梦想就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