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标准
1总则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配制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并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一、材料选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材料应选用优质的水泥、细骨料、粗集料和水。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细骨料和粗集料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路面荷载和环境条件来确定,以确保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路面结构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应根据路面所承受的荷载和交通流量来确定。
一般而言,路面结构包括基层、底基层、底盖层和面层。
基层应采用优质的填料,底基层和底盖层应采用适当的厚度和强度。
面层应采用均匀的水泥混凝土,厚度一般为15-25厘米。
三、施工工艺要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应按照统一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进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平整:施工前需对土地进行平整处理,确保路面基层的平整度。
2.基层浇筑:基层的浇筑应均匀、连续,确保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3.面层施工:面层施工分为铺筑、压实和养护三个阶段。
铺筑时,应保持水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压实时,应采用专业的压路机进行,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养护时,应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以促进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度发展。
四、质量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对材料的检测和验收、施工工艺的控制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同时,还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路面的缺陷和损坏。
五、使用寿命维护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维护是保持路面长期使用的重要措施。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及时处理路面的裂缝、变形和冲刷等问题。
同时,还应进行定期的修复和养护,以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和功能。
综上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是确保公路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
通过合理的材料选用、路面结构设计、施工工艺要求和质量控制,以及定期的维护和养护,可以使水泥混凝土路面具备良好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满足公路交通的需要。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要求规范
1总则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配制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并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1总则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配制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并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1总则1.0.1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水平、使用品质和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功能和等级,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材料、建设和养护条件、工程实践经验及环境保护等,通过综合分析确定。
1.0.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设计、结构层厚度设计、材料组成设计、接缝构造设计、钢筋配置设计等内容。
1.0.5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要求,在设计基准期内承受预期的交通荷载作用,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6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concrete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作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
2.1.2普通混凝土路面jointedplainconcrete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也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ly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fiber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复合式路面composite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材料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block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034.4面层4.4.1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4.2面层一般采用设接缝的普通混凝土;面层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面结构下埋有地下设施,高填方、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基等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采用设置接缝的钢筋混凝土面层。
其他面层类型可根据适用条件按表4.4.2选用。
表 4.4.2其他面层类型选择4.4.3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板一般采用矩形。
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4.4.4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4.5m范围内确定。
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面层在全幅摊铺时,可不设纵向缩缝。
4.4.5横向接缝的间距按面层类型和厚度选定:——普通混凝土面层一般为4~6m,面层板的长宽不宜超过1.30,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m2;——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0m;——钢筋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5m。
4.4.6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面层所需的厚度,可参照表4.4.6所示参考范围并按4.4.9条规定计算确定。
表 4.4.6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4.4.7钢纤维混凝土面层的厚度按钢纤维掺量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为0.6%~1.0%时,其厚度为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的0.65~0.75倍。
特重或重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60mm;中等或轻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40mm。
4.4.8复合式路面沥青上面层的厚度一般为25~80mm。
4.4.9除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外,各种混凝土面层的计算厚度应满足式(3.0.3)的要求。
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B.1和B.2计算。
面层设计厚度依计算厚度按10mm向上取整。
采用碾压混凝土或贫混凝土做基层时,宜将基层与混凝土面层视作分离式双层板进行应力分析。
上、下层板在临界荷位处的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C.1和C.2计算。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_OK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_OK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是指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根据工程需要和交通流量,为了保证公路的安全和舒适性,制定的一系列设计、施工、养护等技术规范和要求。
接下来,将从设计原则、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施工工艺和养护要求等几个方面介绍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一、设计原则1.安全原则:保证路面的安全性,避免因路面设计不当造成事故。
2.经济原则:在保证路面质量的条件下,尽量降低施工成本和维护费用。
3.舒适性原则:确保在行驶中提供舒适的路面。
二、材料选择1.水泥:应选择强度高、抗冻融性好的水泥。
2.砂:应选用颗粒均匀、黏结性强的石英砂。
3.骨料:应选择强度高、粒度分布均匀的骨料。
4.添加剂: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添加剂。
三、结构设计1.板层厚度:根据交通流量和设计速度,选择合适的板层厚度,一般不低于22cm。
2.基层结构:应合理设计基层的厚度和材料,确保基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伸缩缝的设置:根据道路长度和环境温差,设置适当数量和位置的伸缩缝。
4.排水设计:确保路面排水畅通,防止积水引起路面损坏。
四、施工工艺1.搅拌:搅拌应充分,混凝土坍落度适宜,避免过干或过湿。
2.铺筑:应保证路面平整,边线和中线位置准确。
3.浇筑:应采用适量的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4.养护:及时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提前硬化,一般需养护3-7天。
五、养护要求1.初始养护:(1)浇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立即进行浇水养护,保持路面湿润。
(2)覆盖物养护:使用覆盖物遮盖路面,保持湿润。
2.定期养护:(1)应定期进行养护施工,及时修补路面损坏。
(2)经常清理路面,防止杂物积聚导致损坏。
3.彻底养护:(1)每年定期进行彻底养护,包括修复损坏、打磨平整等。
(2)定期检查路面状态,及时采取维护措施。
总结起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主要包括设计原则、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施工工艺和养护要求。
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可以保证公路路面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效率。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1总则1.0.1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水平、使用品质和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功能和等级,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材料、建设和养护条件、工程实践经验及环境保护等,通过综合分析确定。
1.0.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设计、结构层厚度设计、材料组成设计、接缝构造设计、钢筋配置设计等内容。
1.0.5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要求,在设计基准期内承受预期的交通荷载作用,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6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concrete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作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
2.1.2普通混凝土路面jointedplainconcrete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也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ly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fiber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复合式路面composite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材料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block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jtgd40XX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d40-XX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篇一: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XX---034.4面层4.4.1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4.2 面层一般采用设接缝的普通混凝土;面层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面结构下埋有地下设施,高填方、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基等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采用设置接缝的钢筋混凝土面层。
其他面层类型可根据适用条件按表选用。
表其他面层类型选择4.4.3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板一般采用矩形。
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4.4.4 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范围内确定。
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面层在全幅摊铺时,可不设纵向缩缝。
4.4.5 横向接缝的间距按面层类型和厚度选定:——普通混凝土面层一般为4~6m,面层板的长宽不宜超过,平2面尺寸不宜大于25m;——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0m;——钢筋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5m。
4.4.6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面层所需的厚度,可参照表所示参考范围并按条规定计算确定。
表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4.4.7 钢纤维混凝土面层的厚度按钢纤维掺量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为%~%时,其厚度为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倍。
特重或重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60mm;中等或轻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40mm。
4.4.8 复合式路面沥青上面层的厚度一般为25~80mm。
4.4.9 除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外,各种混凝土面层的计算厚度应满足式()的要求。
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和计算。
面层设计厚度依计算厚度按10mm向上取整。
采用碾压混凝土或贫混凝土做基层时,宜将基层与混凝土面层视作分离式双层板进行应力分析。
上、下层板在临界荷位处的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和计算。
最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最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引言公路是现代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公路路面的主要构造材料,其设计规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保证公路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为了适应现代交通的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求,交通部于XXXX年发布了最新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对该规范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规范。
一、基本要求《规范》对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其中包括路面结构的设计原则、荷载设计、材料选用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要求。
路面结构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合理分层、合理设计厚度和均匀荷载分布等。
荷载设计涉及到车辆荷载的合理考虑和荷载频谱的确定。
材料选用则要求按照规范指定的材料进行选用,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
施工技术方面要求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并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二、路面结构设计《规范》对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规定。
具体包括基层、底基层、面层和辅助层的材料选用和厚度确定,以及各层之间的粘结和排水等方面的要求。
基层的选用要求考虑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压实。
底基层的选用要求同样要考虑地基的承载力和排水性能,并根据交通量和车速确定厚度。
面层的材料选用和厚度确定要根据交通量、车速和设计年限进行合理选择,并且要进行相应的试验和检测。
辅助层的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提高路面的整体性能。
三、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明确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要求,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施工方案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调整,并考虑到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施工工艺要求按照规范要求执行,并且要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
施工质量控制要求对主要工序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四、养护管理要求《规范》对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养护管理要求包括养护时机、养护方法、养护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篇一: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034.4面层4.4.1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4.2 面层一般采用设接缝的普通混凝土;面层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面结构下埋有地下设施,高填方、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基等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采用设置接缝的钢筋混凝土面层。
其他面层类型可根据适用条件按表4.4.2选用。
表4.4.2其他面层类型选择4.4.3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板一般采用矩形。
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4.4.4 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4.5m范围内确定。
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面层在全幅摊铺时,可不设纵向缩缝。
4.4.5 横向接缝的间距按面层类型和厚度选定:——普通混凝土面层一般为4~6m,面层板的长宽不宜超过1.30,平2面尺寸不宜大于25m;——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0m;——钢筋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5m。
4.4.6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面层所需的厚度,可参照表4.4.6所示参考范围并按4.4.9条规定计算确定。
表 4.4.6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4.4.7 钢纤维混凝土面层的厚度按钢纤维掺量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为0.6%~1.0%时,其厚度为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的0.65~0.75倍。
特重或重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60mm;中等或轻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40mm。
4.4.8 复合式路面沥青上面层的厚度一般为25~80mm。
4.4.9 除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外,各种混凝土面层的计算厚度应满足式(3.0.3)的要求。
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B.1和B.2计算。
面层设计厚度依计算厚度按10mm 向上取整。
采用碾压混凝土或贫混凝土做基层时,宜将基层与混凝土面层视作分离式双层板进行应力分析。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首先是路面结构设计。
设计师应根据道路的设计速度、交通量、车辆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路面结构的设计参数。
一般而言,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是由路基、基层、面层构成。
根据道路的设计情况,需选择不同的结合面形式,如无结合面、半刚性结合面和刚性结合面等。
此外,路面的厚度、配筋信息、材料强度等也需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其次是路表设计。
路表设计包括路面的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设计。
在纵断面设计中,应保证路面具有一定的纵坡,以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除。
此外,还需考虑路面的曲线半径,以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和舒适性。
在横断面设计中,要考虑路面的横坡和超高情况,以确保水平和垂直的交通标准和安全要求。
第三是路基设计。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其设计要求是保证路基的稳定和承载能力。
在路基设计中,需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地下水位等因素。
此外,还需对路基进行排水设计,以确保路基的排水性能,在降低路基的软弱地层的同时预防路基被液态水浸泡。
最后是施工工艺。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包括材料的配比、搅拌、浇筑、养护等环节。
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规范要求并进行试验验证。
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符合规范要求,并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检测。
综上所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规范涵盖了路面结构设计、路表设计、路基设计以及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可保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舒适性。
设计师和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1总则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配制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并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设计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设计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公路建设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规范公路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
本文将从设计方面介绍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设计的一些基本规范。
一、道路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设计要点:1. 混凝土强度:水泥混凝土桥面的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各地区应根据气候、道路使用等情况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
2. 地基:水泥混凝土桥面应设置合理的沉降补偿措施,地基应符合规范的要求,如承载能力、水平与纵向平整度等。
3. 隔离层:水泥混凝土桥面的隔离层应符合规范要求,在粘结性或放置防滑材料的前提下,应考虑防止反光和光欺骗现象的发生。
4. 防滑层:在水泥混凝土桥面上应铺设符合规范要求的防滑层,以保障行车的安全。
二、道路混凝土路面设计的要点:1.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应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流量等情况进行设计。
2.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各地区应根据气候、道路使用等情况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
3. 道路标线:道路标线应符合规范要求,应按照不同用途、道路等级和交通情况进行设置。
4. 道路坡度:道路的纵向坡限值应符合规范要求,道路的横向坡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5. 水平几何标准:道路中心线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跨越河流、湖泊等处应符合规范要求,应考虑陡坡路段的车辆制动和行驶情况。
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的要点:1. 施工准备:在施工之前,应对设备、工具、人员、原材料和施工场地等要素进行准备工作。
2.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应确保混凝土质量以及浇筑厚度、附着性和平整度等要求。
3. 养护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处理。
养护过程应考虑不同环境条件下施工后的混凝土密实性和耐久性。
4. 施工调度:混凝土路面施工应注意施工场地和时间,并均衡合理分配各施工工序的时间和人员等资源,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设计规范包括道路桥面铺装和混凝土路面设计的要点,以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则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配制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并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2.1.8 碾压混凝土roller compected concrete采用振动碾压成型的水泥混凝土。
2.1.9 贫混凝土lean concrete水泥用量较低的水泥混凝土。
2.1.10 设计基准期限design reference period计算路面结构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度量与时间关系所取用的基准时间。
2.1.11 安全等级safety classes根据路面结构的重要性和破坏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而划分的设计等级。
2.1.12 可靠度reliability路面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2.1.13 目标可靠度objective reliability作为设计依据的可靠度。
2.1.14 可靠指标reliability index度量路面结构可靠性的一种数量指标。
2.1.15 目标可靠指标objective reliability index作为设计依据的可靠指标。
2.1.16 可靠度系数reliability coefficient为保证所设计的结构具有规定的可靠度,而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采用的单一综合系数。
2.2 符号2.2.1作用及作用效应符号N e——设计基准期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 s——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P——轴载P s——标准轴载w——弯沉εs h——干缩应变σp r——荷载疲劳应力σp s——标准轴载的引力σs——钢筋应力σt m——最大温度梯度时的温度翘曲应力σt r——温度梯度疲劳应力2.2.2 设计参数和计算系数符号B x——温度应力系数C v——变异系数C x——温度翘曲应力系数g r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k c——综合影响系数k f——荷载疲劳应力系数k j——接缝传荷系数k p——轴载当量换算系数k r——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k s——粘结刚度系数k t——温度疲劳应力系数k u——层间结合系数p——概率或频率T g——混凝土面层最大温度梯度αc——混凝土线膨胀系数αs——钢筋线膨胀系数γr——可靠度系数δi——轴-轮型系数η——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λc——混凝土温缩应力系数λs t——钢筋温度应力系数λb——裂缝宽度系数μ——面层与基层之间的摩阻系数ρ——配筋率ρf——钢纤维体积率φ——钢筋刚度贡献率2.2.3 几何参数符号A s——钢筋面积b j ——裂缝缝隙宽度d f ——钢纤维直径d s——钢筋直径h——结构层厚度l——钢纤维长度fl——面层板长度L d——裂缝间距2.2.4 材料性能和混凝土板抗力符号D——面层的弯曲刚度D g——双层混凝土面层的总弯曲刚度E——土基或基、垫导线材料回弹模量E c——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E s——钢筋的弹性模量E t——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f r ——混凝土弯拉强度f r m——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强度f s p ——混凝土劈裂强度f s y ——钢筋屈服强度f t ——混凝土抗拉强度r——混凝土面层的相对刚度半径3 设计依据3.0.1 各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设计安全等级及相应的设计基准期、目标可靠指标和目标可靠度,应符合表3 .0 .1的规定。
各安全等级路面的材料性能和结构尺寸参数的变异水平等级,宜按表3 .0 1的建议选用。
表3。
0。
1 可靠度设计标准3.0.2 材料性能和结构尺寸参数的变异水平分为低、中和高三级。
各变异水平等级主要设计参数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应符合表3 .0 .2的规定。
2变异系数c v的变化范围表3。
0。
产生的疲劳断裂作为设计的极限状态,其表达式采用式(3 .0 .3)。
()pr tr r f γσσ+≤ (3 .0 .3)式中:γ r ——可靠度系数,依据所选目标可靠度及变异水平等级按表3 .0 3确定;σp r ——行车荷载疲劳应力(Mpa ),计算方法见附录B.1; σt r ——温度梯度疲劳应力(Mpa ),计算方法见符录B.2; f r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见3. 0. 6条。
表 3。
0。
3 可靠度系数注:变异系数在表3 .0 .2所示的变化范围的下限时,可靠度系数取低值;上限时,取高值。
3.0.4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 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轴载。
不同轴-轮型和轴载的作用次数,按式(3 .0 4-1)换算为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161100ni s i i i P N N δ=⎛⎫= ⎪⎝⎭∑ (3.0.4-1)30.432.2210i i P δ-=⨯ (3.0.4-2 )或 50.221.0710i i P δ--=⨯ (3.0.4-3 ) 或 80.222.2410i i P δ--=⨯ (3.0.4-4 ) 式中:N s ——100KN 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P i ——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i 级轴载的总重(KN );n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i N ——各类轴型i 级轴载的作用次数;i δ——轴-轮型系数,单轴-双轮组时,i δ=1;单轴-单轮时,按式(3.0.4-2)计算;双轴-双轮组时,按式(3.0.4-3)计算;三轴-双轮组时,按式(3.0.4-4)计算。
3.0.5 水泥混凝土路面所承受的轴载作用,按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所承受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分为4级,分级范围如表3.0.5。
表 3。
0。
5 交通分级注:交通调查和分析及N e 计算,参照本规范附录A 。
3.0.6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 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
当混凝土浇筑后90d 内不开放交通时,可采用90d龄期的弯拉强度。
各交通等级要求的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表3。
0。
6的规定。
表3。
0。
6 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3.0.7 在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的总厚度不应小于表3.0.7规定的最小防冻厚度。
表3.0.7 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小防冻厚度(m)注:①冻深小或填方路段,或者基、垫层为隔湿性能良好的材料,可采用低值;冻深大或挖方及地下水位高的路段,或者基、垫层为隔湿性能较差的材料,应采用高值;②冻深小于0.50m的地区,一般不考虑结构层防冻厚度。
3.0.8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T g,可按照公路所在地的公路自然区划按表3.0.8 选用。
表3.0.8 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T g注:海拔高时,取高值;湿度大时,取低值。
4结构组合设计4.1 路基4.1.1 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
4.1.2 高液限粘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能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床填料或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和上路床填料;高液限粉土及塑性指数大于16或膨胀率大于3%的低液限粘土,不能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上路床填料。
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改善。
4.1.3 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堤设计标高。
在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床或上路床填料;未能达到潮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除采用上述填料措施外,还应采取在边沟下设置排水渗沟等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4.1.4 路基压实度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的要求。
多雨潮湿地区,对于高液限土及塑性指数大于16或膨胀率大于3%的低液限粘土,宜采用由轻型压实标准确定的压实度,并在含水量略大于其最传佳含水量时压实。
4.1.5 岩石或填石路床顶面应铺设整平层。
整平层可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其厚度视路床顶面不平整程度而定,一般为100~500mm。
4. 2 垫层4.2.1遇有下述情况时,需在层基下设置垫层:——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表3.0.7)时,其差值应以垫层厚度补足;——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土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可加设半刚性垫层。
4.2.2 垫层的宽应与路基同宽,其最小厚度为150mm。
4.2.3 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
半刚性垫层可采用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土。
4.3 基层4.3.1 基层应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一定的刚度。
4.3.2基层类型宜依照交通等级按表4.3.2选用。
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应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基层。
表 4.3.2 适宜各交通等级的基层类型4.3.3 湿润和多雨地区,路基为低透水性细粒土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者承受特重或重交通的二级公路,宜采用排水基层。
排水基层可选用多孔隙的开级配水泥稳定碎石、沥青稳定碎石或碎石,其孔隙率约为20%。
4.3.4 基层的宽度应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0mm(采用小型机具施工时)或500mm(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时)或650mm(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