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认识
[摘要]针对当今电影的表现方式和组成条件,用剧本、导演。悬念等存在于电影的关键部分,通过理解分析,浅谈电影如何作为一门艺术。
[关键词]电影导演剧本悬念艺术
[正文]
距今约一百年前,电影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格里菲斯曾预言:电影在未来讲称为新的世界语言,凡看着都能理解。如今,预言已然成真,但是人们除了能透过电影了解相异为文化以及不同的时空外,也能认识人类心智的运作方式,其艺术性,便由此而生。
视觉暂留,听上去是一个神奇的词汇。用科学来解释的话,意思便是人眼在观看运动中的形象时,每个形象都会于消失后仍在视网膜上滞留不到一秒时间。1894年,一位名叫爱迪生的发明家以此原理制成了一个叫做“活动电影视镜”的木头箱子,每次可供一人观看50英尺的胶片。一年后,准确的说是1895年12月28日,路易·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自己创造的一种能将影像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电影机在一家大咖啡馆中正式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几部电影,这一天,标志着电影时代的开始。
“不入流”是在当时人们对电影的评价。在那个时候,一些艺术家评论说电影所反映的影像被指与现实生活的场景一模一样,这样的复制不可能给人艺术享受,更不可能称之为艺术。好奇心是人类的一大本能,即使被当做是与杂耍为伍,许多人还是禁不住电影的诱惑,其中便包括了许多有识之士。在这些人的参与下,襁褓时期的电影获得了充分的营养。1911年,意大利诗人卡努杜发表了《第七艺术宣言》,电影从此,踏入艺术殿堂。
文学,音乐,舞蹈,建筑,绘画,雕塑,戏剧以及电影被称为八大艺术。套用卡努杜在发表《第七艺术宣言》时的观点:电影吸收了建筑、音乐、绘
画、雕塑、诗和舞蹈等六种艺术元素,经过消化和融合之后,形成了一门崭新的艺术。在以上六种艺术中,建筑和音乐是主要的,建筑和雕塑只是对建筑的补充;而诗和舞蹈则融化于音乐之中,形成了运动中的造型艺术。电影是动与静、时间与空间、造型和节奏综合在一起的艺术,这便是独立的第七艺术。
我们在说剧本的时候,经常会冠以“文学”二字,谓之“电影文学剧本”,一个剧本由此便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具有阅读与欣赏的价值,享有文学的高尚品味。但是,剧本同普通的文学确有不同,因为剧本只是电影的半成品,它需要以镜头的方式来实现,所以一个剧本的色彩是需要在银幕上来呈现的。
举个例子,凡是看过电影《人到中年》的观众,大概都会认为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情景莫过于陆文婷吃孩子悄悄送来的冷烧饼时的那个场面了。但其实,这场动人的戏在文学剧本中仅为一段简略的叙述:
“一会儿,园园给她送一个烧饼,又给她倒了一杯白开水放在桌上,自己一边吃一边跑了出去。
陆文婷坐在桌旁,一手拿着烧饼,一手端起白开水,呆呆地望着这间挤得满满的12平方米小屋。”
银幕处理与文字描述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感人的效果却大不一样。其原因不单是电影让观众看到了具体的人物形象,同时它还渗入了演员的表演艺术。演员潘虹的表演确是有分寸的,看得出来,她在吃烧饼时,是和泪水一起吞咽的,但她的面部表情又在极力控制内心的波澜。这种越是控制感情外露的表情,却越能触动观众的神经,引起那些有相似经历的人们在思想上的共鸣,为中年知识分子的遭遇流下同情之泪。由此可见,银幕上“这一个”陆文婷塑造得成功,还得力于演员的创造。这也是电影不同于文学之处,只是剧本中寥寥的几句话,却能成为一个动人的场景。
接下来谈到导演,有人问过笔者,编剧与导演有什么区别,我个人认为:“编剧是一个剧本的创作者,而导演是一部电影的创作者。”做导演需要灵性,即艺术感觉,可以说导演的存在本身即是艺术。不仅是因为导演是作为“电影”这门第七艺术的核心存在,一名导演的工作,本身就存在很高的艺术性。一名演员在电影中的任务是诠释好一个角色,让这个角色深入人心并让观众对这个角色产生感情。而一名导演的任务,简单的说,是在为观众讲述一个故事或者给观众欣赏一段艺术的诠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导演便需要很高的才识。只是个学生的我曾经认为导演就是导导戏如此简单就行,但有幸接触了一些专业人士,他们这么给我说:“片场里最会演戏的是谁?导演。片场里谁最会打灯?导演。片场里谁最会摄像?导演。”除此之外,在电影界里还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好的导演一定是能写剧本的。
艺术作品,说到底是需要给人以艺术享受的。一部电影如何给人艺术享受,艺术享受的程度又有多少,这便是一名导演的功底所在。我这举一个词来说明电影艺术价值与导演的关系。
“悬念”,百科解释为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未知的情节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在电影当中,“悬念”成为一种技法,即为编剧和导演利用观众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前景的关切与期待心理,在剧中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从而引起观众的关注,并急切期待解决的后果,以便吸引和集中观众的注意力与观赏兴趣,诱导观众迅速进入剧情,以达到饱和状态的欣赏效果,在接受中获得审美的享受。一位资深的美国剧作家路特说:“只要安全一受到威胁,悬念就开始。在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十部影片中,有六部用死亡的危险作为戏剧动力。”悬念的完美运用,能使一部普普通通的电影变身成为一部极具观赏性的影片。
在这里必须要介绍一名导演,他的名字叫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著名导演,电影艺术大师同时也是悬念大师。他在1954年导演的影片《电话谋杀案》就是一个极其成功的例子。这部影片原本不过只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情杀兼图财
害命的故事,但是经过希区柯克的演绎和操作处理之后,则变得悬念丛生、惊心动魄。
影片讲述的是网球运动员汤姆因经济拮据,又发现他有钱的妻子另有别恋,害怕她弃他而去,于是萌发了杀妻谋财的念头。经过周密策划,他雇佣了杀手来执行他的计划,并将执行过程中的细节对杀手做了详细的交代。这一切观众都了解得一清二楚,而妻子却被蒙在鼓里,毫无戒备。此时观众便开始为妻子担心,期待她能避开这场灾难。
阴谋按照事先的策划在悄悄进行。杀手按照约定的时间11点,提前8分钟赶到妻子的住处,并在事先约好的第五级楼梯的地毯下拿到为他准备好的开门钥匙。他用钥匙打开房门,走到窗前,看了一下手表,距离11点还有3分钟,于是他躲到窗帘后,等待电话铃声。
这时俱乐部里和朋友聚会的汤姆看了看手表,时针指向10点40分,距离约定时间还有20分钟,故而他又与朋友交谈了起来。杀手从窗帘背后出来,看了下手表,时间已过,他又望了下电话,电话仍然不响,杀手开始着急,以为计划有变,于是向屋门走去。
这时,汤姆又看了看手表,发现原来自己的表停了,于是赶紧向周围人询问时间。得知时间已过后,他立即起身去电话间给妻子打电话,里面却有人在占用电话。时间本来晚了,而又有人在占用电话,令人更加着急。这里,观众反而会认同于罪犯,期望他快点打通电话,这也是悬念的作用。
这时杀手刚刚拉开屋门,正欲走出时,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杀手开始犹豫不决。希区柯克这里没有告诉观众杀手的选择而是直接切到了妻子的屋中,设置了一个叠加悬念。妻子从里间走到外屋,按照平时的习惯接电话,背对窗户拿起话筒,这一切都在丈夫的计划当中。杀手从窗帘潜出,用丝巾勒住妻子的脖子,妻子拼命挣扎,杀手用力勒紧丝巾,此时气氛异常紧张,观众看到此处紧张得透不过气来,都在为妻子的生死担忧。眼看阴谋就要得逞之时,却出现了意外的情况。妻子在垂死挣扎时,忽然从桌上摸到一把剪刀(事先已作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