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歌》教案。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 3篇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5教材分析:一、歌曲《海》《海》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是一首海的抒情诗、海的赞歌。
歌曲为四三拍,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描绘了月光初上碧波相逐远去的海面。
这首短歌诗画一般的意境,让人遐想……二、管弦乐《海上凤暴》管弦乐《海上风暴》选自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作于1891年的管弦乐《培尔·金特第二组曲》,描写了海上的惊涛骇浪,呼啸的狂风和充满恐怖感的电闪雷鸣,气氛十分紧张。
教学内容:(一)、聆昕《海》、《海上风暴》(二)、演唱、表演《海》(三)、编创与活动教学目的:(一)、通过表演《海》,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二)、通过聆听分辨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划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
(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能与同学共同合作表现大海。
教学过程:1.律动(导入新课)模仿海鸥飞翔的动作飞进教室。
(音乐<海鸥>)师:刚才同学们模仿了海鸥飞翔的动作,你们知道海鸥的家在哪里吗?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吗?生:(在海上)师:你见过海吗?海是什么样的?生:(电影里、电视里见过,蓝色的、很大很大)。
师:你能模仿一下海浪的声音吗?能用动作模仿一下海浪的样子吗?生:(模仿)师:(鼓励那些能用不同动作、声音表现的孩子)。
师:同学们模仿得真象,现在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看海鸥的家一一美丽的海。
师:(多媒体播放海的录像片、放歌曲)(学生边昕边画线条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复听《海》师:歌曲中的海是美丽平静的,可大海永远都这么美丽平静吗?我们再听听这段音乐,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的心情怎么样?3.初听《海上风暴》师:同学们这段音乐描写了海上的暴风雨,狂风掀起了巨浪,海上电闪雷鸣,气氛十分的紧张。
(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展示出《海上风暴》的图画,与第一幅画形成对比)。
4.复听《海上风暴》师:请边听边用划线条的方式表达你的心情。
(请划好的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线条并说一说)。
师:你觉得这时的海是愉快的`还是生气的?生:(是生气的)师:大海也和我们小朋友一样是有脾气的,有时会高兴,有时会生气。
《大海的歌》教案

《大海的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大海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3)通过学习,能够用英语简单介绍大海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认识海洋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第1课:大海的生态系统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海的生态系统,认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生物的分类,海洋食物链,以及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第2课: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利用状况,提高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
第3课:海洋环境问题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海洋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树立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以及全球变暖对海洋的影响。
第4课:海洋与人类生活1.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海洋意识。
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食品,海洋药物,以及海洋运输等方面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5课:海洋科技创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科技的研究领域,海洋科技的应用,以及我国在海洋科技方面的成就。
三、教学策略1.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各项任务。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加学生对大海的了解。
3. 开展课外活动,如参观海洋馆、观看海洋纪录片等,丰富学生的海洋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包括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等方面。
2. 学生对大海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测试或提问的方式进行评价。
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

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大海的景象及大海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3)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大海的特点及所描绘的海域景象。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大海景象,并能够进行适当的想象和联想。
1. 教学课件:课文动画视频、生字词图片、相关音频素材等。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挂图等。
3. 教学资源:参考资料、课外阅读书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大海景象。
3. 讨论交流:(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海的认识和感受。
(2)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大海景象,总结大海的特点。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大海。
(3)写一篇关于大海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大海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大海的歌》教案

《大海的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大海的美丽,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
2. 通过学习大海的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歌曲:《大海的歌》2. 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3. 大海的生态环境和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大海的歌》,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大海的美丽。
2. 教学难点:歌曲的音准、节奏和唱腔的处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海洋生物图片、视频等。
2. 教学设备:音响、话筒、钢琴等。
3. 教学材料:歌曲乐谱、海洋生物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大海的美丽。
2. 新课教授:介绍歌曲《大海的歌》,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的含义。
3. 歌曲学唱:让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的音准、节奏和唱腔。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合唱练习。
5. 课堂展示: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歌唱展示,给予评价和鼓励。
6. 总结:强调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大海的美丽,提醒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物的手工制作活动,加深对海洋生物的了解和兴趣。
2. 开展校园海洋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讲解海洋生物的保护和海洋环境的维护。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歌曲《大海的歌》和所学到的海洋知识,写一篇感悟文章。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歌唱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歌曲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对歌曲的音准、节奏和唱腔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感悟文章,了解他们对海洋生物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和体会。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知识掌握情况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海洋生物馆,直观地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
大海的歌 教案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海的基本知识,包括海洋的形成、海洋的类型、海洋的生物等。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学生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大海的歌》是一首描绘大海的美丽和神奇的诗歌,通过诗歌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辽阔、深远和丰富多彩。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播放大海的声音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大海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奇。
3.3 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逐句讲解,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4 讨论课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并解答,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意义。
第四章: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大海的短文,可以是对课文的复述或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五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短文写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大海的认识和感受。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大海的歌》诗歌全文。
6.2 教学图片:大海的图片,海洋生物的图片,相关海洋环境的图片。
6.3 教学视频:关于大海的纪录片或教学视频。
6.4 教学道具:海洋生物的模型或实物。
第七章:教学重点与难点7.1 教学重点:理解《大海的歌》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掌握与海洋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培养学生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7.2 教学难点: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描述和讨论。
第八章:教学延伸活动8.1 海洋知识竞赛:组织一个小型的海洋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海洋知识。
8.2 海洋环境保护讨论:组织一个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8.3 海洋主题绘画:让学生自由发挥,绘制一幅关于海洋的画作,展示自己对大海的理解和感受。
《大海的歌》公开课教案设计

《大海的歌》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背景《大海的歌》是一首描绘大海风光和海洋生物的歌曲,歌词中融入了对大海的热爱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理念。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壮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1.2 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大海的歌》;(2)了解歌曲背后的海洋知识;(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学唱(1)教唱《大海的歌》,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分析歌曲的节奏、音高,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唱;(3)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提高歌唱效果。
2.2 海洋知识普及(1)介绍海洋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2)讲述海洋生物的种类、特征和保护意义;(3)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歌曲教学法(1)采用示范演唱、分组练习、合唱等形式,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2)运用音乐游戏、节奏练习等方法,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3)举办小型演唱会,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2 情境教学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2)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对海洋的热爱;(3)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保问题。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歌唱能力评价(1)评价学生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和音色;(2)观察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表情、动作,考查他们的艺术表现力;(3)组织小型演唱会,评估学生的舞台表现。
4.2 海洋知识掌握评价(1)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海洋知识的了解;(2)评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1)歌曲《大海的歌》乐谱;(2)海洋知识图片、视频资料;(3)环保作文范文和评分标准。
5.2 教学设备(1)音响设备;(2)投影仪;(3)白板或黑板;(4)教学用具(如笔记本、彩笔等)。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导入新课(1)播放大海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海的了解和印象;(3)简介歌曲《大海的歌》的背景和意义。
《大海的歌》公开课教案设计

《大海的歌》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大海的歌》,让学生了解大海的美丽与神秘,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大海的歌声,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大海的歌》内容概述:本文是一篇描绘大海美景的散文,通过对大海的描写,展现了大海的壮丽、神秘和生命的活力。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与神秘。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大海的歌声,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大海的了解和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课文朗读与讲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大海的美丽与神秘。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大海的歌声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4 文学鉴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章:课堂巩固与拓展4.1 课堂巩固: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加深对大海的认识和理解。
4.2 课堂拓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知识问答,增加学生对海洋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海洋意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5.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播放海浪声、海鸟叫声等音频资料,营造海洋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6.2 互动提问: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互动提问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6.3 想象与创作: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大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大海的歌》,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大海的歌》的歌词和旋律。
2. 歌曲《大海的歌》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
3. 海洋生物的特点和海洋环境的知识。
三、教学重点1. 歌曲《大海的歌》的歌词和旋律的学习。
2. 歌曲《大海的歌》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难点1. 歌曲《大海的歌》的高音部分的演唱。
2. 歌曲《大海的歌》的节奏和音准的掌握。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案。
2. 音乐播放设备。
3. 学生音乐教材。
4. 海洋生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谈论大海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学习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大海的歌》,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错误。
3. 分组练习: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合唱展示:每组轮流进行合唱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大海的歌》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大海的歌》,为学生提供示范。
2. 纠正法: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错误。
3. 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点评法: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大海的歌》。
2. 学生能掌握歌曲《大海的歌》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
3. 学生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4. 学生表现出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知识问答比赛,增加学生对海洋的了解。
2. 邀请海洋生物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组织学生参观海洋公园或海洋馆,增强学生对海洋的直观认识。
大海的歌教案4篇

大海的歌教案4篇想要阅读一篇优秀的文章吗?来看看“大海的歌教案”吧!在教学过程中,编写教案和制作课件是非常基础的部分。
如今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
教师需要依据教案和课件来准备上课。
相信这些内容对您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所帮助!大海的歌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利用拼音读准字音,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朗读、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描写的大海夜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走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谥。
重点、难点:重点:读准字音,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描写的大海夜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1、走,跟老师一起看海去。
“沙滩贝壳脚丫——”学生齐背《识字五》?2、出示大海的画面,教师描述:是呀,白天的大海喧腾热闹、浪花翻滚、汹涌美丽,风儿闹着,追逐着浪花,浪儿笑着,向前奔跑着。
多开心、多快乐呀!3、指导学生读好课题。
(指读)轻些柔些。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本。
1、大海也会睡觉吗?真有趣,快,轻轻地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课文。
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生自读,师巡视,重点指导学困生和特殊的字音。
2、交流:会读了?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读音?谁来做小老师,领着小朋友读一读?开火车读。
(1)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生领读。
(2)指导读好轻声音节。
不闹了不笑了睡觉了抱着背着深夜里星星啊轻轻的睡熟的3、小朋友读得真好!把生字宝宝送进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并看看这首小诗有几行,有几句话?这首诗有几行?几句话?指名读,指导读好句中的停顿,把课文读流利。
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

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大海的景象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3)学会通过朗读和默读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通过讨论、想象等方式,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大海的景象及特点。
(3)通过朗读和默读,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发现课文中的美景和寓意。
3. 朗读与默读:通过反复朗读和默读,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学生分组合作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大海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海。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海的了解和印象。
(3)简介课文《大海的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随课件或黑板,一句一句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并进行讲解和学习。
(3)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大海的景象及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3.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组词。
(2)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强调重点字音和字形。
(3)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巩固记忆。
三年级上册《大海的歌》优秀教案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上册《大海的歌》优秀教案教案及反思三班级上册《大海的歌》优秀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三班级上册《大海的歌》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班级上册《大海的歌》优秀教案篇1一、应知应会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展,增加喜爱祖国,喜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句子;学习怎么观看的。
二、重点难点例析重点是了解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体会感情的变化。
难点是理解文中讲到的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
在这里以在海港里看到的景物为例。
文中只讲了两种:装卸吊车和海轮。
装卸吊车有什么特点呢?从“钢铁巨人话恪笨闯鏊的高大,从“有如密林”看出它的数量多,从“数不尽的巨臂在上下挥动”看出它的劳碌。
海庵有什么特点呢?从“飘着各色旗帜”和“密密层层”看出它的数量许多。
靼卸吊车和海庵的这些特点,表现了海港的兴盛繁忙矛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欣欣向荣。
鼢者借浪花飞溅矛说大海“唱着欢快的歌”,表达了看到海港一片繁忙景象时的欢快心情?三、课课练a组1、在加粗字准确的读音上画“√”。
吊车(di1o di4o)眺望(li2o li4o)钻探船(zu1n zu4n)旗帜(zh9 zh@)2、看拼音写汉字。
3、多音字组词。
4、区分组词。
5、查字典,解词。
(1)猛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屹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呈现——猛烈——(2)反义词:朦朦胧胧——7、按原文填空。
只见海港两岸,()装卸吊车有如密林,()巨臂上下挥动;飘着()海轮有如卫队,()排列在码头两边。
课文《大海的歌》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大海的歌》教案范文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学生能够理解大海的歌的特点,体会大海的美丽和宽广。
4.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对大海的歌的抽象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教材:《大海的歌》课文文本教学多媒体:课文音频文件、大海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生字词卡片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大海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大海的特点。
Step 2:新课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大海的特点。
介绍课文《大海的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3:课文学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语的意思,并进行适当的拓展。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大海的歌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Step 4:课堂练习(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字词,用卡片展示出来,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2. 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学生听后进行评价。
Step 5: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加深对大海的歌的特点的理解。
2. 教师提出与大海相关的任务,如观察大海、画出大海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大海的歌》的内容。
2. 学生回家后,练习朗读课文,并背诵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如何,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准确性、流利性和感情表达。
《大海的歌》公开课教案设计

《大海的歌》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大海的美丽与壮观,激发他们对大海的热爱和好奇心。
2. 通过学习大海的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集体演唱和音乐活动。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大海的歌》2. 海洋生物和海洋景观的图片展示3. 音乐欣赏和歌唱技巧的讲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大海的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歌唱技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大海的歌》的乐谱和歌词2. 准备海洋生物和海洋景观的图片3.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海洋生物和海洋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海的美丽与神秘。
(2)向学生介绍歌曲《大海的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学:(1)教唱歌曲《大海的歌》,讲解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歌唱技巧。
(2)分句教唱歌曲,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
3. 练习与巩固:(1)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2)集体演唱歌曲,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 音乐欣赏:(1)播放大海的音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壮观。
(2)欣赏其他与大海相关的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大海的歌》的歌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并尝试寻找其他大海相关的歌曲进行欣赏。
6.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于大海的歌唱体会和感受。
2.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其他大海相关的歌曲,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音乐欣赏心得。
3. 开展大海主题的绘画或写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大海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大海的歌》的掌握程度,包括音准、节奏和歌唱技巧。
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精选10篇)

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篇1一、导入课题小朋友,你们印象中的大海是怎么样的?大海不但辽阔,而且还会唱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听一听大海的歌。
读课题。
大海在唱什么歌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吧!二、自读课文,初解疑问1、自学。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在不懂的地方打上“?”在自己感兴趣的词句上打上2、检查自学出示生字,读检查字形。
交流不懂的地方。
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段落奉献给大家。
三、细读课文,层递悟“歌”好,现在我们就和小作者一起去海边,听一听大海的歌声。
首先,我们来到哪儿?(码头)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码头?1、学第一自然段。
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我在码头看到了什么?(出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海,还有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
)这句话美么?美在哪里?是的,码头早晨的景象确实非常美,蓝天、白云、碧绿的海,还有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
这一切构成了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你能读出它的色彩之美吗?感受“展现”的壮丽美。
看到这么美的海上日出,你的心情怎样?请你带高兴愉快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2、学第二自然段看,码头边一艘浅蓝色的海轮正等着我们呢!咱们赶紧做上海轮去看看海港吧。
自由读二自然段,在海港,我们看到了什么?看,这就是吊车,你觉得吊车怎么样?书上是怎么来描写它的?出示:只见海港两岸……上下户挥动。
读读这句话,你觉得吊车怎么样?(板书:高大多忙)随机读句子吊车是高大的,繁忙的,那么海轮呢?找描写海轮的句子,像一想,海轮有什么特点?出示句子。
交流:多密密麻麻整齐犹如卫队飘着各国旗帜说明了什么?(来和我国做生意的国家多,有来我们国家买东西的,也有来我们国家卖东西的。
《大海的歌》教案

《大海的歌》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大海的歌》,使学生了解大海的美丽与神秘,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2 适用年级本课程适用于小学四年级学生。
1.3 教学资源教材:《大海的歌》诗歌文本、相关图片、视频等。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诗人及其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大海的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创作的意图。
2.2 诗歌文本学习引导学生朗读诗歌,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意境等,使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2.3 诗歌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大海的美丽与神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2.4 诗歌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诗歌,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2 分析法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3.3 讨论法通过讨论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4 创作法通过诗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创作等。
4.2 学生理解度评价通过提问和作业,评价学生对诗歌意义和表达方式的理解程度。
4.3 学生创作评价评价学生的诗歌创作,包括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课时诗歌背景介绍、朗读诗歌、分析诗歌结构。
5.2 第二课时诗歌意境探讨、讨论诗歌主题、诗歌创作实践。
5.3 第三课时学生诗歌展示、评价学生创作、总结课程。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大海的歌》诗歌文本,及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6.2 教学环境布置布置一个舒适、安静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6.3 教学工具准备准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海的图片或播放大海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大海的歌》教案设计

《大海的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大海的歌》这首诗歌的含义和意境。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感受大自然的美。
3.通过朗读与表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
2.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和声音表现出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1.诗集《大海的歌》(课堂教学用书)。
2.诗歌朗读音频文件。
3.图片资源:大海、海浪、海鸥、沙滩等。
4.录音设备或者音箱。
四、教学过程导入:1.利用图片资源或者实际带学生观察大海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海的感受。
呈现:2.教师朗读《大海的歌》,学生跟读。
重点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教师解读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4.分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表对《大海的歌》的理解和感受。
探究:5.将诗歌分为几个段落,指导学生分组朗读每个段落。
要求学生用声音表达出海的平静、激荡、浩渺的特点。
6.分组表演,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歌进行肢体语言表达。
通过动作和姿势,体现大海的气势和美丽。
7.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个别朗读和表演。
拓展:8.学生利用课堂资源或者自行查找关于大海的图片和音频文件,制作一个小短片,展示他们对大海的理解。
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实践:9.课后做一个小作业,让学生创作一首关于大海的诗歌,并分享给同学。
可以让学生带上自己拍的大海图片,配合诗歌进行朗读和表演。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并欣赏了诗歌《大海的歌》。
通过朗读、表演和肢体语言,我们一起感受了大海的美丽和气势磅礴的景象。
希望大家通过这样的学习,能够更加热爱大自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海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让我们一起欣赏大自然的美吧!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欣赏和表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感知大自然美的机会。
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并通过肢体表演和朗读,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第七课大海的歌》优秀教案

《第七课大海的歌》优秀教案第1篇:《第七课大海的歌》优秀教案教学内容(课题)第七课大海的歌共(2)教时第(1)教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同学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示音乐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海》,完整地聆听录音范唱,并通过提示分辨歌曲描绘的“海”的形象。
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海》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示自身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同学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扮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海》。
难点: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示音乐的形象。
课前准备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设计和思路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同学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扮演和唱。
小练习: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模仿声音。
二、新课学习: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同学认真听乐曲,分辨歌曲唱出的内容,并采用图谱(线段图)表示的方法。
1}初听前谈谈“海”等有关常识;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同学可用自身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个人教学特*补白教学过程设计和思路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或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进行体验扮演。
2、听歌曲录音《海》;引导同学边拍边轻声随唱,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大海的歌》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材分析《大海的歌》是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
这篇课文描写了作者随船出海参观时的所见所闻和由此而产生的喜悦心情,热情歌颂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取得的新成就。
本文的重点是理解文中讲到的两次大海“唱歌”的含义,体*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学生的知识、情感、能力出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理解部分词语,能按要求比较句子的异同,从中了解比喻句的作用。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

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学生能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大海的歌》是一首描绘大海美丽景色的诗歌,通过形象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海的壮丽和神秘。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波浪”、“沙滩”、“海鸥”等。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大海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大海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3.2 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准确性。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3.3 生词学习教师挑选课文中的重点生词和短语,解释其含义并给出例句。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生词和短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大海的美丽之处和自己对大海的感受。
学生通过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4.2 角色扮演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波浪”、“沙滩”、“海鸥”等。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表演。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并家长签名确认。
教师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大海的短文。
5.2 评价方式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如朗读、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互动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风暴》描写了金特在美洲成为百万富翁后乘船回国在海上遇到风暴袭击时的情景。
教学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大海》,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大海的波浪起伏,体验三拍子轻柔、摇晃的节拍韵律
(1)教师把旋律按照音的高低贴在黑板上。教师钢琴伴奏唱一遍。
(2)教师把节奏贴纸片贴在黑板上。学生跟老师用手拍节奏,然后跟着节奏把歌词读一遍。
(3)跟着钢琴唱歌谱,再用la唱一唱。最后跟着老师唱歌词。注意体验三拍子轻柔、摇晃的节拍韵律和低音5高音5的区分。
(4)教师伴奏,学生齐唱两遍歌曲,要求唱第二遍时学生用身体动作表现大海的波浪。
单元
名称
第七单元
《大海的歌》
主备
教师
教学
内容
人音版第三册第七单元《大海的歌》
1:聆听歌曲《海上风暴》。
2:演唱歌曲《大海》。
教学
目标
感情目标:了解大海的宽阔,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宽广的心怀。
技能知识目标:1、能用宽广的心怀抒情地演唱《大海》;分辨乐曲段落,感受乐曲表达的情绪;随老师模唱旋律,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大海的波浪起伏,体验三拍子轻柔、摇晃的节拍韵律。
教师:和你想象的一样吗?(学生回答)这时大海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你能模仿其中的声音吗?(学生模仿声音)。和我们刚唱的歌曲《大海》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学生再听一遍《海上风暴》并用线条画出旋律的变化。
四:总结
板书
设计
节奏贴纸片
简谱贴纸片
教学
反思
通过拍打节奏,填词,唱歌谱,唱歌词,让学生逐渐熟悉歌曲,从中体验三拍子轻柔、摇晃的节拍韵律。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大海的波浪起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
今天我们一起学唱一首歌曲,歌名就叫《大海》。
二:学唱歌曲《大海》
1:聆听歌曲《大海》一遍。
(1)歌曲里说了大海的什么?(学生回答)
(2)点点白帆是什么?为什么是点点?为什么摇啊摇?小船是怎么摇的?你能做出摇一摇的动作吗?(3)再聆听歌曲《大海》一遍,同时学生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大海的波浪。
2:学唱旋律
(5)播放歌曲《大海》学生聆听做动作表演。
三:欣赏歌曲《海上暴风》
教师:你见过海上风暴吗?
(学生回答)你能用声音模仿一下吗?(学生模仿海上风暴)。教师介绍歌曲《海上风暴》的背景。《海上风暴》描写了金特在美洲成为百万富翁后乘船回国在海上遇到风暴袭击时的情景。
教师:你们想听《海上风暴》吗?学生聆听《海上暴风》。
2、在欣赏乐曲《海上风暴》时能关注音乐的发展和变化,并且能用肢体语言表达。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
准备
课件、钢琴、节奏贴纸片、简谱贴纸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大海吗?你能用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大海吗?(学生回答)
教师:你能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大海的声音吗?(学生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