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内部控制案例(案件梳理)

合集下载

内部控制 案例

内部控制 案例

内部控制案例某公司为了改善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决定进行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改革。

以下是该公司内部控制改革的案例。

在该公司的采购流程中,曾经出现过多次同样的问题:某一部门在采购物品时,没有经过必要的审批程序,导致采购金额超出预算。

为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决定引入审批工作流程系统。

该系统将自动将采购申请发送给相关审批人员进行审批,并在审批完成后自动生成采购订单。

通过这一改变,公司实现了采购过程的规范化和透明化,避免了过度预算的发生。

在公司的销售流程中,曾经出现过多次的订单信息错误和客户投诉的情况,发现是由于销售人员在录入订单信息时出现了错误。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决定引入销售订单审批流程系统。

在此系统中,销售人员录入订单信息后,系统会自动发送订单审批请求给主管进行审批。

只有在主管审批通过后,订单才能被确认。

通过这一改变,公司进一步提升了销售流程的准确性和客户满意度。

公司为了改善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决定加强对核算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公司提供了详细的核算操作手册,并组织了培训课程,确保每个核算人员都能够正确地进行核算工作。

同时,公司设立了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核,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通过这样的内部控制改革,公司明显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降低了财务风险。

除了以上的改革措施,公司还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了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公司通过内部培训课程和员工手册,向员工普及内部控制相关知识,并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遵守内部控制规定。

公司还建立了匿名举报系统,让员工能够及时举报违反内部控制规定的行为。

通过这些措施,公司创建了一个注重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

综上,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改革,公司在采购流程、销售流程和财务报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这些改革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还为公司创造了更可靠和稳定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风险应对案例

内部控制风险应对案例

内部控制风险应对案例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名叫“美味小馆”的餐馆,别看它店面不大,这里面可有着不少内部控制风险应对的故事呢。

一、采购环节的风险与应对。

1. 风险。

这家餐馆之前在采购食材方面那是相当混乱。

厨师老张负责采购,他有时候会图方便,就在路边随便找个小摊贩买菜,那些菜的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也没有个准数。

有时候,老张还会因为和某个供应商关系好,就多进一些货,结果导致食材积压,浪费了不少钱。

这就存在很大的内部控制风险,采购缺乏标准和监督,容易造成成本失控和食品安全隐患。

2. 应对措施。

老板王姐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决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她首先制定了详细的采购标准,规定必须从有正规资质的供应商那里采购食材,像肉类要有检验检疫证明,蔬菜要新鲜、无农药残留超标等。

然后,她把采购和验收的工作分开,让厨房的小李负责验收食材。

小李每天会对照采购清单,仔细检查食材的数量、质量和价格。

如果发现有不符合标准的,就坚决不收。

有一次,老张从一个新供应商那里进了一批看似很新鲜的草莓,准备做新推出的草莓甜点。

但是小李验收的时候发现,这些草莓虽然外表好看,但是有一股淡淡的农药味。

小李果断拒绝接收这批草莓,老张刚开始还不太高兴,觉得小李太较真。

但是王姐知道后,表扬了小李,并且给老张重新强调了采购标准的重要性。

从那以后,采购环节的风险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食材的质量有了保障,成本也稳定了下来。

二、收银环节的风险与应对。

1. 风险。

在收银方面,之前也存在不少问题。

餐馆只有一个收银员小敏,她既是收款员又是记账员。

有时候客人多了,小敏忙得晕头转向,就容易记错账。

而且没有任何监督机制,小敏要是动点歪心思,偷偷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也很难被发现。

这就存在资金管理的风险,可能会导致餐馆的收入减少。

2. 应对措施。

王姐决定改变这种状况。

她安装了一套简单的收银系统,每一笔订单都会自动记录在系统里,包括菜品、数量、价格和收款金额等信息。

同时,她让服务员在给客人点菜的时候就把菜单输入到系统里,这样小敏只需要根据系统里的订单收款就可以了,大大减少了记账错误的可能性。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有关的审计案例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有关的审计案例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有关的审计案例采购业务是公司日常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产和销售过程。

采购业务的正常运营需要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措施,以确保采购过程的合法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因此,对采购业务的控制和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相关的审计案例。

1.指令错误造成的采购异常某公司为了采购原材料,签订了相应的采购合同并向供应商发出了采购指令。

供应商发来了相应的采购委托书,但是发现委托书上的采购指令编号和实际采购指令的编号不一样,造成了采购异常。

经过审计人员的调查发现,该错误是由财务部门出具的付款申请单号错误导致的。

因此,审计人员提出了建议,要求企业加强对采购合同和付款申请单号的核对和审核,确保采购过程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不合理采购增加成本有些企业为了追求效益,可能会在采购中出现不合理的行为,如采购无用的材料或者从比较贵的供应商采购。

这些不合理行为可能会造成采购成本的增加。

因此,审计人员应该定期审计采购业务,以确保采购的合理性和效益。

3.采购过程中的重复支付在采购过程中,有时候可能出现误付或重复支付,这些错误将导致企业的费用增加。

审计人员应该对这些防止重复支付的技术和程序进行审计,确保采购过程中不会发生错误。

4.假货或伪造合同的风险在采购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内部控制措施,有可能会发生假货或伪造合同的风险。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审计人员应该对企业的采购合同进行审计,确保合同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正确性,并加强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

5.监督供应商的风险企业的供应商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交货不及时、供货质量不好等等。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审计人员应该对企业采购合同中的条款进行审计,确保合同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减少采购过程中的风险。

内控执行不到位案例

内控执行不到位案例

内控执行不到位案例一、办公用品采购的“黑洞”咱们先来说说A公司的办公用品采购部门。

这个部门呢,有个叫小李的采购员。

公司的内控制度明确规定了办公用品采购需要经过至少三家供应商的报价比较,然后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那一家。

可是小李呢,他有个铁哥们在一家办公用品供应商公司上班。

每次采购,小李就直接找他哥们的公司下单,连另外两家供应商的报价都懒得去要。

这就好比你去市场买菜,只去你朋友的摊位,都不看看其他家的价格,这怎么能保证公司买到最划算的东西呢?有一次,公司要采购一批新的办公桌椅。

小李还是按照老样子,直接从他哥们那订了货。

结果等桌椅到了,大家发现质量那叫一个差,椅子坐上去嘎吱嘎吱响,桌子轻轻一碰就晃悠。

而且价格还比市场上同等质量的桌椅贵了不少。

这就是典型的内控执行不到位,小李没有按照规定的流程走,不仅让公司多花了冤枉钱,还买来了一堆劣质产品,影响了大家的办公体验。

二、费用报销的“魔幻之旅”再讲讲B公司的费用报销情况。

公司规定员工报销费用必须要有正规的发票,并且要注明详细的消费事由,还要经过部门经理和财务部门的双重审核。

有个员工小张,他特别会“钻空子”。

有一次他出去和客户吃饭,实际上花了500元,但是他找路边的小广告,弄了一张1000元的假发票。

在填写报销事由的时候呢,就写得模棱两可,什么“业务洽谈餐饮费”,也不具体说明是和哪个客户、谈什么业务。

部门经理呢,和小张关系还不错,看都没仔细看就签字批准了。

到了财务部门,负责审核的小王那天正好忙得晕头转向,就只是大概看了一眼发票金额和经理的签字,也没仔细核对事由和发票的真伪,就给通过了。

结果公司就这么白白多付了500元的冤枉钱。

这就是因为从员工到部门经理再到财务人员,都没有好好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公司的钱就像流水一样,悄无声息地就溜走了。

三、仓库管理的“糊涂账”C公司的仓库管理那也是一片混乱。

按照内控要求,仓库里的货物进出都要有详细的记录,而且要定期进行盘点,确保账实相符。

采购内部控制案例(案件梳理)

采购内部控制案例(案件梳理)

采购内部控制案例——亚伦窝案梳理85【集团简介】浙江亚伦集团系国家二级企业,中国行业百强企业、全国造纸行业重点骨干企业。

年上缴利税达2000多万元,在一个财政收入不及一亿的龙游县,它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该集团向来以改革创新闻名,是衢(qu 二声)州市国企改革的一面旗帜。

【案件经过】1995年1月到1998年12月,个体商贩陈某几乎垄断了该集团总价款近270万元的水果采购供应生意,在有关政府审计人员的审计下发现有的发票存在涂改情况,并与亚伦集团所购货物数量出入很大。

陈某开具的结账发票连号不符合正常发票使用规律。

在部分票据中,陈某开票日期与集团下属的实业公司经理签字审批日期相同甚至超前。

部分业务由经理自带汇票与陈某一同采购。

进行多次分析之后,审计人员认为陈某以房地产发票与实业公司结账,而未开具当地地方税务发票,涉嫌偷税12余万元。

【幕后调查】实业公司与陈某大笔水果交易背后的关键人物,正是亚伦集团的总经理王品发。

经调查查明王品发个人折、案金额高达60余万元,龙游县纪委认定其违纪金额28万余元,依法予以收缴。

集团内上下勾结上自总经理、副总经理,下至热电分厂小小的煤调度员、采购员等共计20余人因涉嫌受贿、贪污纷纷落马。

【案件分析(采购角度)】1、亚伦集团在水果采购业务中,采购人员滥用职权,损公肥私,收受客户回扣和贿赂。

未按照公司的计划、要求进行采购,在采购过程中为自己个人利益不通过“比价”而是“回扣”来选择供应商。

2、采购结束后会计人员未能遵循规章进行记账,采购成本没有明确的区分,使得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是为采购材料而花费的金额。

3、水果采购的最后一关采购审计人员不能够把握好这一关,以少报多乱开发票。

审计人员不能按照采购审计的流程行事,导致同一笔采购业务重复付款,票据混乱的情况出现。

4、大宗采购业务,应成立评标委员会实行招投标管理,保证投标商家进行公平竞争,由采购部门和其他部门共同选定中标商家。

合同内容内控风险案例

合同内容内控风险案例

合同内容内控风险案例
案例一:供应商合同内控风险
某公司与一家供应商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规定了采购数量、价格、交付日期等具体条款。

然而,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公司发现供应商存在以下内控风险:
1. 超出合同约定的交付日期:供应商无法按时交付货物,导致公司无法按计划生产或提供服务。

这可能是因为供应商未能组织好生产或者运输环节,也可能是因为供应商欠缺合理的生产计划和物流管理。

2. 质量不达标:供应商提供的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可能存在对原材料或成品质量控制不严谨的问题,影响到公司产品的质量和声誉。

这可能是供应商未履行质量管理要求,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虚假、欺诈等行为。

3. 价格异议:供应商在成交后突然要求涨价,或在准备履约前修改合同价格,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这可能是供应商利用市场行情波动或信息不透明的情况,试图获取更多利益,或者是供应商在合同签订前故意隐瞒真实情况。

为了控制这些合同内控风险,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供应商评估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包括其财务状况、生产能力、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考察,以避免选择风险较高的供应商。

2. 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的签订、履行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合同内容明确、一致,以及合同履行相关的时间、质量和价格等方面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 开展实地考察: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生产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供应链管理等情况,以确保供应商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地履行合同。

4.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掌握供应商的市场动态、经营状况等信息,发现风险信号,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合同内控风险,保障公司的利益和正常运营。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案例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案例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案例国际酒店采购内控案例2007年10月1日,国际酒店在鲜花的簇拥和鞭炮的喧嚣中正式对外营业了。

这是一家集团公司投资成立的涉外星级酒店,该酒店装潢豪华、设施一流。

最让人感到骄傲和荣耀的是酒店大堂里天花板上如天宇星际一般的灯光装饰,和一个圆圆的、超级真实的月亮水晶灯,使得整个酒店绚丽夺目、熠熠生光。

这些天花板上装饰所用的材料以及星球灯饰均是由水晶材料雕琢而成,是公司王副总经理亲自组织货源,最终从瑞士某珠宝公司高价购买的,货款总价高达150万美元。

开业当天,来往宾客无不对这个豪华的水晶天花板灯饰赞不绝口,称羡不已。

尤其是经过媒体报道,更成为当天的头条新闻,国际酒店在这一天也像那盏水晶灯饰一样,一举成名,当天客房入住率就达到了80%以上。

王副总经理也因此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赞扬,一连几天,王总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而满足的笑容。

然而,好景不长。

两个月后,这些高规格高价值的水晶灯饰就出了状况。

首先是失去了原来的光泽,变得灰蒙蒙的,即使用清洁布使劲擦拭都不复往日光彩。

其次,部分连接的金属灯杆出现了锈斑,还有一些灯珠破裂甚至脱落。

人们看到这破了相的水晶灯,议论纷纷,这就是破费百万美元买来的高档水晶灯吗?鉴于情况严重,公司领导责令王副总经理限期内对此事做出合理解释,并停止了他的一切职务。

这个时候,王副总经理是再也笑不出来了。

事件真相很快就水落石出,原来这盏价值百万元人民币的水晶灯根本不是从瑞士某珠宝公司购得的,而是通过南方某地的奥尔公司代理购入的赝品水晶灯。

王副总经理在交易过程中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虽然出事之后,王副总经理不无例外地得到了法律的严惩,然而国际酒店不仅因此遭受了数千万元的巨额损失,更为严重的是酒店名誉蒙受重创,成为同行的笑柄。

这对于一个新开业的公司而言,不啻是个致命的打击。

那么,国际酒店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在以后的企业经营中又如何防范呢?【案例分析】这个案例其实并不复杂,却很有代表性。

采购合规管理案例解读

采购合规管理案例解读

采购合规管理案例解读案例名称:某企业采购违规事件背景描述:某企业在进行一项重要设备采购时,由于采购流程不规范、监管缺失等原因,导致采购过程中出现了违规行为。

具体来说,采购人员未按照公司规定的采购程序进行招标、评标,而是私下与供应商达成了采购协议。

此外,采购人员还收受了供应商的好处费,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案例分析:1.采购流程不规范:该企业在采购过程中未制定明确的采购流程,导致采购人员在执行采购任务时缺乏依据和指导。

此外,企业内部监管机制也不完善,无法对采购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2.供应商管理不当:该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未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导致一些不良供应商得以混入供应链。

这些供应商往往通过行贿等手段获取采购订单,严重破坏了企业的采购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3.采购人员违规操作:该企业的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如私下与供应商达成采购协议、收受好处费等。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也严重违反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经验教训:1.建立完善的采购流程:企业应制定明确的采购流程,包括供应商选择、招标、评标、合同签订等环节,并确保采购人员严格按照流程执行采购任务。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内部监管机制,对采购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2.加强供应商管理: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确保供应商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合规意识。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供应商黑名单制度,对存在违规行为的供应商进行限制或淘汰。

3.提高采购人员素质:企业应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合规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严格的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采购人员积极履行职责、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

总之,采购合规管理是企业采购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加强采购流程管理、供应商管理和采购人员素质提升等方面的措施,企业可以有效地防范采购违规事件的发生,保障企业的利益和声誉。

1。

采购业务典型内控漏洞及识别(附案例)

采购业务典型内控漏洞及识别(附案例)

采购业务典型内控漏洞及识别(附案例)采购经理要主动思考和发现采购流程上的漏洞,及时改善优化流程,降低公司生产经营风险,避免给公司资金损失。

但是采购环节漏洞产生的问题,不应该是采购经理一个人的事情,是整个公司运营体系的问题,经营管理层包括总经理和副总经理都有责任。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个公司完善的采购流程体系,是整个公司管理团队多年经营积累、不断改进的结果,其中包括有一些失误和差错。

采购业务典型内控漏洞及识别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使得采购环节成为舞弊风险的高发区,其中商业贿赂尤为严重,而且采购对企业成本影响重大。

因此,采购业务通常都是各个企业管控重点所在。

但是采购环节不仅仅是采购部门的事情,技术部门或者需求部门指定供应商,或者给各个供应商的技术要求不一样,导致报价或者投标价格明显差异,影响最终定点供应商。

质量部门审核把关开后门,再好的供应商也审核出来一堆毛病,垃圾的供应商可能评分最高级。

典型漏洞一:采购方式不明确或多头采购企业需采购的物资或服务往往有很多类型,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方式:例如公司层面招标采购、采购部门(集团公司)统一集中采购、各部门分散主导采购等。

采购方式内控漏洞表现形式通常有:未明确采购权限,各部门可自行采购;重要物资分散采购,导致效率低下、成本失控;针对不重要采购事项过度控制(如不管金额大小,都采用招标方式)。

例如:某家公司电脑采购权限不明确,发现办公室、信息技术部、资产管理部都有权限采购电脑,办公室认为电脑属于办公用品,而公司办公用品是由办公室负责采购的;信息技术部认为电脑是IT资产,公司IT资产和服务是由信息技术部牵头采购的;资产管理部则认为电脑是一种固定资产,公司的固定资产是由资产管理部负责的。

因此,公司应明确采购职责分工,对不同种类物资、不同金额的采购明确采购方式。

此外,对于大型集团公司,对于重要物资或服务,如果由集团总部建立统一采购平台,无疑可以提升采购专业性,降低采购成本。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案例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案例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案例国际酒店采购内控案例2007年10月1日,国际酒店在鲜花的簇拥和鞭炮的喧嚣中正式对外营业了。

这是一家集团公司投资成立的涉外星级酒店,该酒店装潢豪华、设施一流。

最让人感到骄傲和荣耀的是酒店大堂里天花板上如天宇星际一般的灯光装饰,和一个圆圆的、超级真实的月亮水晶灯,使得整个酒店绚丽夺目、熠熠生光。

这些天花板上装饰所用的材料以及星球灯饰均是由水晶材料雕琢而成,是公司王副总经理亲自组织货源,最终从瑞士某珠宝公司高价购买的,货款总价高达150万美元。

开业当天,来往宾客无不对这个豪华的水晶天花板灯饰赞不绝口,称羡不已。

尤其是经过媒体报道,更成为当天的头条新闻,国际酒店在这一天也像那盏水晶灯饰一样,一举成名,当天客房入住率就达到了80%以上。

王副总经理也因此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赞扬,一连几天,王总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而满足的笑容。

然而,好景不长。

两个月后,这些高规格高价值的水晶灯饰就出了状况。

首先是失去了原来的光泽,变得灰蒙蒙的,即使用清洁布使劲擦拭都不复往日光彩。

其次,部分连接的金属灯杆出现了锈斑,还有一些灯珠破裂甚至脱落。

人们看到这破了相的水晶灯,议论纷纷,这就是破费百万美元买来的高档水晶灯吗?鉴于情况严重,公司领导责令王副总经理限期内对此事做出合理解释,并停止了他的一切职务。

这个时候,王副总经理是再也笑不出来了。

事件真相很快就水落石出,原来这盏价值百万元人民币的水晶灯根本不是从瑞士某珠宝公司购得的,而是通过南方某地的奥尔公司代理购入的赝品水晶灯。

王副总经理在交易过程中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虽然出事之后,王副总经理不无例外地得到了法律的严惩,然而国际酒店不仅因此遭受了数千万元的巨额损失,更为严重的是酒店名誉蒙受重创,成为同行的笑柄。

这对于一个新开业的公司而言,不啻是个致命的打击。

那么,国际酒店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在以后的企业经营中又如何防范呢?【案例分析】这个案例其实并不复杂,却很有代表性。

深圳市中粮集团采购内部控制案例

深圳市中粮集团采购内部控制案例

深圳市中粮集团采购内部控制案例深圳市中粮集团作为一家大型综合性食品企业,为了保障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合规性和保密性。

以下是深圳市中粮集团采购内部控制的一些案例:1. 采购流程规范化:中粮集团制定了详细的采购流程,明确了采购申请、审批、采购合同签订、入库和付款等环节的责任和权限,确保采购活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2. 供应商管理:中粮集团建立了供应商评估和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质量、交货准时性、服务水平等方面,确保供应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采购合同管理:中粮集团对采购合同进行严格管理,包括合同的签订、履行和变更等环节,确保合同的合规性和执行力,并通过合同管理系统进行跟踪和监控。

4. 采购预算控制:中粮集团设定了采购预算,并严格按照预算进行采购活动,确保采购费用的合理性和控制。

5. 采购审计:中粮集团定期进行采购审计,对采购活动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提升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水平。

6. 采购风险管理:中粮集团建立了采购风险管理制度,对采购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包括市场风险、合规风险、质量风险等。

7. 采购信息系统:中粮集团建立了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采购活动的全程跟踪和监控,提高了采购效率和准确性。

8. 内部审批流程:中粮集团设立了内部审批流程,对采购活动进行层层审批,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9. 内部控制培训:中粮集团开展了内部控制培训,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意识,增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和效果。

10. 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中粮集团建立了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对采购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内部控制的持续有效性。

通过以上的内部控制措施,深圳市中粮集团有效地提升了采购活动的合规性、效率性和风险控制能力,保障了公司的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采购内部控制案例(案件梳理)

采购内部控制案例(案件梳理)
的水果采购供应生意,在有关政府审计人员的审计下发现有的发票存在涂改情况,并与
亚伦集团所购货物数量出入很大。陈某开具的结账发票连号不符合正常发票使用规律。 在部分票据中,陈某开票日期与集团下属的实业公司经理签字审批日期相同甚至超前。 部分业务由经理自带汇票与陈某一同采购。进行多次分析之后,审计人员认为陈某以房
【采购控制要点】1、请购与审批控制
1-1、是否已建立请购的一般和特殊授权程序
1-2、是否对所有请购的商品和劳务编制请购单
1-3、购置商品和劳务是否有计划,计划是否批准
2、供应商管理控制
2-1、采购中是否有报价、比价、议价环节
2-2、采购中是否有样品品质确认与供应商整体评估环节
2-3、是否有供应商长期考核管理流程
(3)虚报损耗,中途转移。这属于企业的内盗现象,运输部门为了中饱私囊,在 运输
途中转移材料,而对公司上报谎称损耗。
(4)混淆采购成本。会计人员在会计记账中,对采购成本没有很好的区分,确认
的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是为采购材料而发生的。比如对生产企业,与材料采购相关的
运输费、保险费、合理损耗等,都要计入采购成本,而这对商品流通企业并不适用。
5-3、是否有措施防止未核准款项被支付
6、采购环节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采购内部控制案例一一亚伦窝案梳理
【集团简介】 浙江亚伦集团系国家二级企业,中国行业百强企业、全国造纸行业 重点骨干企业。年上缴利税达2000多万元,在一个财政收入不及一亿的龙游县,它在 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该集团向来以改革创新闻名,是衢(qu二声)州市 国企改革的一面旗帜。
【案件经过】
1995年1月到1998年12月,个体商贩陈某几乎垄断了该集团总价款近270万元
地产发票与实业公司结账,而未开具当地地方税务发票,涉嫌偷税12余万元。

案例:湖北某公司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案例:湖北某公司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案例:湖北某公司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缺陷分析案例:湖北某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设计兼谈如何设计内部控制一、充分调查了解采购业务情况该公司的采购物资主要有原材料、五金配件、包装材料等。

其采购业务分别由供应科、生产科、包装车间三个不同的部门负责,三个部门各自负责自己采购物资的保管。

分别对以上三个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请购单制度的测试、定货控制制度的测试、货物验收制度的测试、退货和折让控制制度的测试,并与各个环节的相关人员进行访谈。

从表面上看,三个单位本身的内部控制较好:能依据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进行采购;根据生产计划调研市场,在此基础上书写调研报告并将调研报告交给主管领导批复;采购、过磅或验点入库、质检、统计等岗位已分开且相互牵制;大型设备的采购也在事先作到了可行性分析和招投标。

二、分析控制风险或控制缺陷经过细心分析判断和进一步的访谈后,发现内控设计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缺陷:1.机构设置和主管领导的职责划分采购分别由三个部门进行,多头采购现象严重,增加了设立机构和人员的重置成本,也增加了内控对采购业务的控制难度和在采购中存在舞弊行为的可能性;采购物资的质检分别由三个采购部门为主来验收,使采购物资的质量高低难有保证;三个采购部门分别将采购物资存放在自己的仓库内,可能失去采购和仓储的相互制约,如盘盈、盘亏时若两者合二为一会增加舞弊的可能性;包装车间领用本车间保管的包装物,而包装过程中具体的损耗又由自己核算,这样领用多少、生产损耗多少就无相应的制约和牵制。

2.具体内控环节方面生产计划制定的参与部门只包括经理、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的主管领导,无广泛的参与性和民主性,这样制定的生产计划难免缺少科学性;虽有市场调研报告,但由采购部门自己书写,内容简单且无外部证据来证明其公证性;长期由几个老客户供应包装物,可能会失去应有的竞争,如价格和质量;对于大型设备的采购内控设计和执行都较好,但对于日常五金配件的采购则由生产经理随意指派生产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甚至个人进行采购,存在多头采购现象,对于少量和日常五金配件的采购存在内控上的空白。

内部控制活动案例

内部控制活动案例

内部控制活动案例我有个朋友开了一家小餐馆,那这里面可有着不少有趣的内部控制活动呢。

一、采购环节。

1. 供应商选择。

朋友刚开餐馆的时候,有好多食材供应商找上门来。

他可没有随便就选一个,而是做了不少调查。

他就像个侦探一样,先去周边的餐馆打听,问人家都从哪儿进货,哪家的菜新鲜又便宜。

然后他还亲自跑到几个供应商的仓库和种植基地去看。

有个供应商说自己的菜都是有机的,特别新鲜。

朋友到了他的基地一看,发现好多菜都有点蔫儿,而且管理很混乱。

他就果断把这个供应商排除了。

最后他选了一个小农户和一个正规的大型供应商。

小农户提供一些特色的新鲜时蔬,大型供应商则提供肉类、米面等比较大宗的食材。

这样就保证了食材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2. 采购订单管理。

朋友专门做了一个小本子,记录每天需要采购的食材。

他可不是瞎写的,会根据前一天的销售情况和当天的预估客流量来定。

比如说,要是前一天鱼卖得特别好,而且当天是周末,他就会多订几条鱼。

他还会在订单上写清楚食材的规格。

像买土豆,会注明要个头中等、表皮光滑的,这样就避免了采购回来的食材不符合要求。

而且他每次下单都会给供应商发一份传真(虽然现在有点老派,但他觉得这样比较保险),同时自己留一份副本,方便核对。

3. 验收环节。

每天早上,食材送到餐馆的时候,厨师长就成了验收的关键人物。

厨师长可严格了,像个把关的将军。

他会拿着订单一样一样地核对食材。

有一次,送来的猪肉颜色看起来不太对,厨师长二话不说就拒绝接收。

对于蔬菜,他会检查有没有烂叶子,新鲜度怎么样。

如果发现有问题的食材,会马上联系供应商换货。

而且验收合格的食材,厨师长会在送货单上签字,这个签字的送货单就成了以后付款的重要依据。

二、库存管理环节。

1. 库存盘点。

朋友规定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晚上打烊后,全体员工都要参与库存盘点。

服务员负责盘点酒水饮料,厨师们负责盘点食材。

大家就像寻宝一样,在仓库和厨房的各个角落里清点东西。

有一次,盘点的时候发现少了好几瓶高档白酒。

单位内控管理不到位违规违纪案例

单位内控管理不到位违规违纪案例

单位内控管理不到位违规违纪案例下面就给您来几个单位内控管理不到位违规违纪的案例。

案例一:办公用品采购黑洞。

咱就说有这么一个小公司啊,管办公用品采购的是个叫小李的家伙。

这公司的内控呢,简直就是形同虚设。

老板觉得大家都是自己人,没必要搞得那么严格。

小李发现了这个空子可就开始作妖喽。

每次采购办公用品,他都找自己亲戚开的店,那价格啊,比外面贵了不老少。

比如说吧,普通的中性笔,外面一块钱一支,他亲戚那卖三块。

而且啊,他还虚报数量,明明只买了10盒,报销单上写20盒。

这中间的差价,就全进了他自己的腰包。

最后是怎么被发现的呢?有一次老板自己临时要用个笔记本,让小李去买,小李就习惯性地去了亲戚那拿了个高价本回来。

老板正好在网上查东西,顺便一搜,发现价格差太多了,这才开始深入调查,一查不得了,原来已经被坑了不少钱呢。

案例二:差旅费的奇妙之旅。

再讲讲大张的故事吧。

大张在一家中型企业上班,他们公司经常有人出差。

这单位的内控管理在差旅费这块乱得像一团麻。

大张呢,每次出差都像是去度假一样。

他住酒店专挑那种超豪华的,公司规定只能住三星级的标准间,他直接住五星级的套房。

回来报销的时候,他把酒店开的各种消费小票,像什么在酒店里做按摩的、在酒吧喝酒的,全都混在正常的住宿和餐饮发票里一起报销。

而且啊,他还多报出差天数。

本来出差五天,他报八天。

他心里想着,公司这么大,也不会有人仔细查的。

可是啊,有一次公司财务换人了,新上任的财务大姐那可是个较真儿的主儿。

她一眼就看出大张的报销单有问题,什么每天的餐费高得离谱啊,还有住宿发票上的酒店名称和公司协议酒店对不上之类的。

这一查,大张的违规行为就被彻底曝光了。

案例三:考勤造假联盟。

有个不大不小的单位,里面有几个关系好的员工,小王、小赵和小孙。

这单位的考勤制度本来就有漏洞,是靠部门主管手工记录考勤,然后再交给人事部门汇总。

这几个家伙呢,就商量好了。

有时候早上起晚了,就互相帮忙打卡。

部门主管老张也是个马大哈,他根本就不仔细核对到底是谁在上班,只要看到有人打卡了就行。

采购法律制度案例分析(3篇)

采购法律制度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国有企业(以下简称“甲方”)为满足生产需求,于2019年5月与某私营企业(以下简称“乙方”)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约定甲方向乙方采购一批原材料。

合同中明确了原材料的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条款。

合同签订后,乙方按照约定的时间将原材料交付给甲方,但甲方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部分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与合同约定不符。

因此,甲方拒绝支付货款,并要求乙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乙方则认为,其提供的原材料符合合同约定,甲方无权拒绝付款。

双方协商未果,遂诉至法院。

二、案件争议焦点1. 乙方提供的原材料是否符合合同约定?2. 甲方是否有权拒绝支付货款?3. 乙方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三、案例分析(一)乙方提供的原材料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根据合同约定,乙方提供的原材料应满足以下条件:规格、数量、质量、包装等。

本案中,甲方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部分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与合同约定不符。

因此,乙方提供的原材料不符合合同约定。

(二)甲方是否有权拒绝支付货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乙方提供的原材料不符合合同约定,构成违约行为。

根据合同约定,甲方有权拒绝支付货款,并要求乙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三)乙方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乙方提供的原材料不符合合同约定,构成违约行为。

因此,乙方应承担以下违约责任:1. 乙方应继续履行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2. 乙方应承担因违约给甲方造成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损失、停工损失、违约金等;3. 乙方应支付因违约产生的诉讼费用。

四、案件处理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乙方提供的原材料不符合合同约定,构成违约行为。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案例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案例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有意思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案例。

就拿我朋友小李所在的公司来说吧,他们公司之前采购那块可真是乱套了!小李告诉我呀,有一次采购部门居然花了大价钱买了一批质量不咋地的原材料,这不是坑公司嘛!这就好比你去买个西瓜,花了高价结果回来切开是个半生不熟的,多气人呀!
后来呢,公司老大发火了,这可不行啊,得改!于是,他们开始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采购人员不能再随心所欲地买买买啦!他们得货比三家,看看哪家的东西又好又便宜,就像我们逛街买衣服,总得多挑挑吧!而且呀,每一笔采购都得有详细的记录,这就像是给每一笔钱都上了个“身份证”。

还有哦,财务部门也参与进来了,这可太重要啦!他们就像守门员,严格审查每一笔支出,不合规矩的坚决不让过!比如说,要是采购申请上写得不清不楚,财务就会问个底朝天,“你这买的啥呀?为啥这么贵呀?”
经过一系列的整改,嘿,你猜怎么着,公司的采购成本降低了不少呢!而且产品质量也上去了,客户也更满意了。

这不就是皆大欢喜嘛!
我觉得呀,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真的太重要了,就像给公司的钱袋子上了一把锁,能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得值当!大家想想,如果每个公司都能重视起来,那得省多少钱呀,企业不就能发展得更好嘛!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案例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案例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案例国际酒店采购内控案例2007年10月1日,国际酒店在鲜花的簇拥和鞭炮的喧嚣中正式对外营业了。

这是一家集团公司投资成立的涉外星级酒店,该酒店装潢豪华、设施一流.最让人感到骄傲和荣耀的是酒店大堂里天花板上如天宇星际一般的灯光装饰,和一个圆圆的、超级真实的月亮水晶灯,使得整个酒店绚丽夺目、熠熠生光。

这些天花板上装饰所用的材料以及星球灯饰均是由水晶材料雕琢而成,是公司王副总经理亲自组织货源,最终从瑞士某珠宝公司高价购买的,货款总价高达150万美元。

开业当天,来往宾客无不对这个豪华的水晶天花板灯饰赞不绝口,称羡不已。

尤其是经过媒体报道,更成为当天的头条新闻,国际酒店在这一天也像那盏水晶灯饰一样,一举成名,当天客房入住率就达到了80%以上。

王副总经理也因此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赞扬,一连几天,王总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而满足的笑容。

然而,好景不长.两个月后,这些高规格高价值的水晶灯饰就出了状况。

首先是失去了原来的光泽,变得灰蒙蒙的,即使用清洁布使劲擦拭都不复往日光彩。

其次,部分连接的金属灯杆出现了锈斑,还有一些灯珠破裂甚至脱落。

人们看到这破了相的水晶灯,议论纷纷,这就是破费百万美元买来的高档水晶灯吗?鉴于情况严重,公司领导责令王副总经理限期内对此事做出合理解释,并停止了他的一切职务。

这个时候,王副总经理是再也笑不出来了.事件真相很快就水落石出,原来这盏价值百万元人民币的水晶灯根本不是从瑞士某珠宝公司购得的,而是通过南方某地的奥尔公司代理购入的赝品水晶灯.王副总经理在交易过程中贪污受贿,中饱私囊.虽然出事之后,王副总经理不无例外地得到了法律的严惩,然而国际酒店不仅因此遭受了数千万元的巨额损失,更为严重的是酒店名誉蒙受重创,成为同行的笑柄。

这对于一个新开业的公司而言,不啻是个致命的打击.那么,国际酒店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在以后的企业经营中又如何防范呢?【案例分析】这个案例其实并不复杂,却很有代表性。

材料采购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及解答【范本模板】

材料采购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及解答【范本模板】

材料采购内部控制案例分析1.五彩公司为一家劳动密集型的大型服装设计、加工及销售企业,加工服装所需的原料,包括布料、纽扣及装饰品等,主要来自国内外近百家纺织厂和其他相关厂家.该企业的材料采购程序如下:(1)加工车间主管白杨根据加工需要填制一式三联的订购单,直接向供货方订购原料,第一联交购货方,第二联车间留存,第三联送交验收部门。

(2)收到材料后,直接由验收部点验,在确认质量合格、数量正确,并与买方发票核对无误后,由验收部主管杨柳在订购单上签字,然后将已签字的订购单连同发票送交财务部门。

(3)财务部门指定财务人员黄丹负责登记原材料采购业务。

黄丹根据验收部门送交的订购单和买方发票,分别登记材料明细帐和应付账款明细帐,并据以填制付款凭单,交现金出纳员付款。

(4)材料经验收合格后,由验收部门通知加工车间主管白杨,将材料转运到加工车间的材料存放点,车间材料管理员李明清点后在库存材料账上登记所收的材料的数量,并根据各加工人员的需要直接发出材料。

要求:分析五彩公司材料采购制度中存在的缺陷,指出这些缺陷可能导致的错报,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一、材料采购内部控制案例分析解答(1)加工车间主管白杨填制订购单后,未经任何部门或人员的批准即直接向供货方发出订购单,违反了授权审批原则,容易导致材料采购失控,同时还违反了职责分工原则,使材料采购业务完全取决于白杨,容易产生高价采购、暗中回扣的舞弊发生。

建议:由白杨根据加工需要填制请购单并送采购部门,采购部门根据请购单填制连续编号的订购单送生产主管人员(如生产厂长)审批,采购部门将审批同意的订购单寄送供货方.(2)验收部门没有专门的、连续编号的验收单,而是通过订购单反映验收情况,使得验收中发现的数量、质量等问题无法恰当反映;验收部门的业务无有效监督,如果其有意掩饰材料的超量或短缺情况,企业将无法得知.建议:验收部门使用连续编号的验收单,验收材料时应通知材料保管人员李明参加,验收合格后由杨柳和李明双方签字,将材料移交生产车间,同时将验收单副本连同买方发票及订购单送交财务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购内部控制案例(案件梳
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采购内部控制案例——亚伦窝案梳理85
【集团简介】浙江亚伦集团系国家二级企业,中国行业百强企业、全国造纸行业重点骨干企业。

年上缴利税达2000多万元,在一个财政收入不及一亿的龙游县,它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该集团向来以改革创新闻名,是衢(qu 二声)州市国企改革的一面旗帜。

【案件经过】
1995年1月到1998年12月,个体商贩陈某几乎垄断了该集团总价款近270万元的水果采购供应生意,在有关政府审计人员的审计下发现有的发票存在涂改情况,并与亚伦集团所购货物数量出入很大。

陈某开具的结账发票连号不符合正常发票使用规律。

在部分票据中,陈某开票日期与集团下属的实业公司经理签字审批日期相同甚至超前。

部分业务由经理自带汇票与陈某一同采购。

进行多次分析之后,审计人员认为陈某以房地产发票与实业公司结账,而未开具当地地方税务发票,涉嫌偷税12余万元。

【幕后调查】
实业公司与陈某大笔水果交易背后的关键人物,正是亚伦集团的总经理王品发。

经调查查明王品发个人折、案金额高达60余万元,龙游县纪委认定其违纪金额28万余元,依法予以收缴。

集团内上下勾结上自总经理、副总经理,下至热电分厂小小的煤调度员、采购员等共计20余人因涉嫌受贿、贪污纷纷落马。

【案件分析(采购角度)】
1、亚伦集团在水果采购业务中,采购人员滥用职权,损公肥私,收受客户回扣和贿赂。

未按照公司的计划、要求进行采购,在采购过程中为自己个人利益不通过“比价”而是“回扣”来选择供应商。

2、采购结束后会计人员未能遵循规章进行记账,采购成本没有明确的区分,使得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是为采购材料而花费的金额。

3、水果采购的最后一关采购审计人员不能够把握好这一关,以少报多乱开发票。

审计人员不能按照采购审计的流程行事,导致同一笔采购业务重复付款,票据混乱的情况出现。

4、大宗采购业务,应成立评标委员会实行招投标管理,保证投标商家进行公平竞争,由采购部门和其他部门共同选定中标商家。

【采购业务中常见的弊端】
(1)盲目采购。

采购部门没有根据已批准的采购计划或请购单进行采购,而是盲目采购或采购不及时,造成超储积压或者供应脱节的情况。

(2)收受回扣,中饱私囊。

采购人员为了私人利益在采购中没有进行比价管理,而是选择有回扣的供应商,这往往造成采购材料质量得不到保证,或者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格,致使企业利益受损。

这种状况在国有企业中尤为突出。

(3)虚报损耗,中途转移。

这属于企业的内盗现象,运输部门为了中饱私囊,在运输
途中转移材料,而对公司上报谎称损耗。

(4)混淆采购成本。

会计人员在会计记账中,对采购成本没有很好的区分,确认的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是为采购材料而发生的。

比如对生产企业,与材料采购相关的运输费、保险费、合理损耗等,都要计入采购成本,而这对商品流通企业并不适用。

(5)验收不严,以少报多,以次充好。

采购验收人员玩忽职守,不能严格验收采购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如果采购和验收职责没有分离,由一个人担任两项不相容职务,这种内控的缺陷容易诱发材料验收中的舞弊行为,造成伪劣材料鱼龙混杂,轻者损害企业利益,重者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损害消费者利益。

(6)违规结算,资金流失。

通常企业在受到采购发票后,根据发票金额授权会计签发支付凭单,出纳审核后支付划拨款项,如果没有严格的付款控制程序,就存在结算隐患。

比如,对同一笔采购业务重复付款,或者误期支付失去客户信誉。

【采购控制要点】 1、请购与审批控制
1-1、是否已建立请购的一般和特殊授权程序
1-2、是否对所有请购的商品和劳务编制请购单
1-3、购置商品和劳务是否有计划,计划是否批准
2、供应商管理控制
2-1、采购中是否有报价、比价、议价环节
2-2、采购中是否有样品品质确认与供应商整体评估环节
2-3、是否有供应商长期考核管理流程
3、实施采购控制
3-1、采购人员是否定期轮换
3-2、采购人员职责是否明确
4、验收及入库控制
4-1、验收时是否盘点或检查商品并与订货单核对
4-2、验收部门将商品送交仓库或其他请购部门,是否取得对方签章收据
5、付款管理控制
5-1、编制凭单时,是否将凭单同订购单、验收单、和供应商发票配合 5-2、是否将应付账款明细账和供应商及时核对
5-3、是否有措施防止未核准款项被支付
6、采购环节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