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动态测量
GPS实时动态测量技术(RTK)在定界测量中的应用
GPS实时动态测量技术(RTK)在定界测量中的应用[摘要]通过手持GPS在定界测量中的实际运用,介绍了GPS测量的基本原理,对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作初步探讨,分析了影响RTK测量精度的因素。
[关键词]GPS、RTK、定界测量、测量精度、卫星、接收机、初始化。
前言:永平县老街镇集体土地发证调查工作中运用手持GPS湛定各村民小组权属界线、运用了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测定各权属界线之拐点,通过本次工程结合此实例,简要阐述了GPS测量基本原理,探讨了RTK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1、GPS测量技术概要GPS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缩写,它是基卫星的定位系统,由美国国防部操作与控制,为军事的和民用的用户服务。
1.1GPS系统组成1.1.1 空中的卫星有24颗卫星运行在6个不同的轨道上,每个轨道与地球赤道的夹角为55度。
这些卫星在20200公里的高空每12小时绕地球运行一周。
1.1.2 GOS控制美国国防部用四个地面基准监测站、一个主站、三个Upload站控制着这个系统。
1.1.3 GPS接收机即用户的GPS设备,任何人拥有GPS接收机都可以使用GPS。
1.2 GPS测量的概念GPS卫星系统是一个连续不断运动的体系,以精确测时实现精确测距,观测时间同步是GPS测量的前提条件。
接收机与卫星必须采用相同的时间系统才能测定站星距离,单台接收机必须同步测到三颗及三颗以上的卫星才具备定位解算条件,两台接收机只有同步观测到四颗以上的卫星才能求解基线。
两台接收机一个作为基站接收机,另一台作为流动站接收机。
测量期间,基站接收机位于一个已知控制点上,流动站接收机则在需要测量和放样的点上稳动,当来自这两个接收机的数据被联合起来解算时,结果是一个基站到流动站的三维向量,这个向量被称为基线。
确定流动站接收机相对于基站接收机的位置,按照获得有用结果的时间可分为实时测量和后处理测量。
实时测量是在测量期间使用数据通信链电台把基站观测值传输到流动站接收机,结果也被实时解算出来;后处理测量需要存贮测量数据,并且结果的解算是在野外测量工作完成以后。
GPS测量方法介绍
GPS测量方法介绍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它是一种基于卫星和地面设备的定位技术。
GPS 的广泛应用在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从导航系统到地图应用,都使用了GPS测量方法来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本文将介绍GPS测量方法的原理、应用和发展。
一、GPS测量方法的原理GPS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地球上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的时间差来计算位置。
GPS系统由一系列卫星组成,它们围绕地球轨道运行并发射精确的时钟信号。
地面上的接收器接收到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并测量信号传播时间差。
根据信号传播的速度(光速),可以计算出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为了更准确地测量位置,GPS接收器需要同时接收到多颗卫星的信号。
通过三个或以上的卫星信号交叉测量,可以计算出接收器的具体位置坐标。
这种测量方法被称为三角测量或多边测量。
二、GPS测量方法的应用1.导航系统GPS测量方法在导航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无论是汽车导航系统还是航空导航系统,都依赖于GPS技术来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
通过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导航系统可以计算出车辆或航空器的准确位置,并提供导航指示。
2.地图应用GPS测量方法在地图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地图应用可以基于GPS测量结果来显示用户的位置,并提供相关的地理信息。
这对于旅游者来说非常有用,他们可以通过地图应用找到附近的餐馆、景点等。
3.地质勘探GPS测量方法在地质勘探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可以使用GPS接收器来测量地壳运动、板块漂移等地质现象。
通过多年的测量,可以观察到地球的变化,并为地质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
4.气象预测GPS测量方法对气象预测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当水汽通过大气层时,它会对GPS信号产生影响。
通过测量这种影响,可以获得关于大气湿度和降水等气象数据。
这对于气象预测和天气研究非常有帮助。
三、GPS测量方法的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GPS测量方法也在不断演变和改进。
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被引入,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GPS实时动态(RTK)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GPS实时动态(RTK)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GPS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是一种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和移动电话网络实现实时差分修正的技术。
它可以实现高精度、即时的测量,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
本文将围绕GPS实时动态(RTK)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和发展前景。
一、GPS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概述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在地面上设置固定的参考站,利用高精度的GPS接收机实时观测卫星信号,并将观测数据通过移动电话网络实时传输到需要测量的移动站,进行实时差分修正,从而实现高精度、即时的测量。
这种技术通常需要在参考站和移动站之间建立一定范围内的通讯网络,因此适用范围会受到区域性的限制。
1. 建筑工程测量在建筑工程领域,GPS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准确定位和立面测量。
通过在参考站和移动站之间建立通讯网络,可以实现对建筑物位置和立面的高精度实时测量,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精度和效率。
2. 道路施工测量在桥梁工程领域,GPS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可以用于桥梁结构的监测和测量。
通过实时差分修正,可以实现对桥梁结构的高精度实时监测和测量,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矿山测量以上案例展示了GPS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作用,它可以实现对各种工程测量项目的高精度、即时的测量需求,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电话网络的普及,GPS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新型卫星导航系统的逐渐成熟,该技术将逐步实现全球化覆盖和高精度定位,为工程测量领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GPS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也将与这些技术进行融合,实现更智能化、高效化的工程测量。
未来,该技术有望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精准农业等领域展现更多的应用场景,为工程测量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GPS测量技术
GPS测量技术GPS测量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测量技术,它是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卫星信号,通过计算卫星信号到达地面接收机的时间差以及之前已知的卫星位置,进而推算出地面接收机位置的一种测量技术。
GPS测量技术的优点是测量速度快、精度高、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测绘与地理信息、地形测量、陆地监测等领域。
一、GPS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GPS系统利用卫星发射出的信号,地面接收机接收到信号后,通过计算信号到达地面接收机的时间差以及之前已知的卫星位置,推算出地面接收机的位置。
GPS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计算GPS卫星信号的时间差,从而推算出地面接收机的空间位置,而GPS卫星信号的时间差是通过测量卫星信号的传播延迟实现的。
二、GPS测量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GPS测量系统主要由卫星、地面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等组成,其中地面接收机也包括天线、接收机等组成部分。
卫星部分:GPS卫星是GPS系统的核心部分,GPS系统由一系列卫星组成。
目前主要有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洲伽利略、中国北斗、日本QZSS等卫星系统。
卫星发射出的信号中包含了时间、位置和卫星状态等信息。
GPS信号的传播速度是光速,速度恒定,具有高精度的特点。
地面接收机部分:地面接收机是接收卫星信号的设备,主要由天线、接收机等组成。
天线主要用于接收卫星信号,接收机则主要用于信号的解码和数据的处理。
接收机的主要功能是解码卫星信号中包含的时间信息和卫星状态信息,以及计算信号的传播时间差和地面接收机的空间位置等。
数据处理软件部分:数据处理软件是对接收到的GPS信号进行处理,主要将接收机从卫星处接收到的时间、位置、偏差等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形成测量数据记录,以及精度分析。
三、GPS测量技术的基本测量方法GPS测量技术的基本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单点测量、相对测量、静态测量、动态测量等。
1.单点测量单点测量是指利用GPS测量系统实现对某一点的测量,一般用于实现大地测量基准点的测量。
动态GPS测量的误差分析
动态GPS测量的误差分析摘要:根据动态GPS数据传输的特性,结合实验数据,多路径的影响,进行误差分析。
阐述动态GPS的高程的制约因素,并对如何提高高程成果精度进行说明。
关键词:动态GPS 数据传输VDOP值分析动态GPS作业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测量过程中要求基准站与流动站共同观测四颗以上GPS卫星,因此,容易受到测站周围地形地物的影响,另外地物反射造成的多路径效应也是影响动态GPS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降低了动态GPS的测量精度。
因此,在本文中通过实验,分析影响因素,提出解决办法,以便在测绘作业中更好的应用。
1 数据传输的特性要保证动态GPS移动能够接收到基准站发送的连续、可靠、快速的数据链信号,才会达到GPS获得快速的连续的固定解,而这个高可靠性、强抗干扰性的数据链传输和地势地形直接相关。
动态GPS在现代国际测绘领域的应用中,要将基准站的发射天线以及流动站的接收天线设置到一定高度,不然地面会不停吸收围绕地球表面传播的超短电磁波而迅速衰减,动态GPS的工作半径会被大大减低;如果将基准站的发射天线以及流动站设置在一定高度并且在直视距离内,超短波的传播方式将会组合直线波以及地面反射波,这样会大大扩大动态GPS的工作半径,一般在15 km左右,不过如果没有将基准站的发射天线以及流动站的接收天线没有设置在没有障碍物的直视距离内,就会发生更复杂的情况,基准站的发射天线以及流动站的接收天线在城镇的密楼区不能够直接通视,数据需要依赖反射波的改正,动态GPS的有效工作半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缩小,可能只有几百米。
因此,为了接收到基准站播发的差分信号要求基准站和移动站之间的天线必须满足“电磁波通视”—即电磁波能从基准站通过直射、绕射和反射等传播方式有效地到达移动站,这样在平坦地区的几公里范围内,一般都能顺利进行动态GPS测量。
但在其他地区如果数据链不能正常传输(即使能同时接收到5颗以上有效卫星),则难以成功实施动态GPS测量。
GPS测量流程 gps的测量方法
GPS测量流程 gps的测量方法引言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使用卫星信号来测量地球上位置的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GPS已经成为导航、定位和地理测量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介绍GPS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以及常用的GPS测量方法。
GPS测量原理GPS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并利用卫星与接收器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位置。
GPS系统由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组成,这些卫星通过广播精确的时间信号和位置信息。
接收器接收到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并进行计算,最终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GPS测量流程GPS测量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卫星搜索:GPS接收器首先会搜索附近的卫星信号。
接收的卫星数量越多,测量的准确性越高。
2. 信号接收:接收器会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并记录下每个卫星的时间和位置信息。
3. 信号处理:接收器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通过计算时间差来确定接收器与卫星的距离。
4. 位置计算:根据接收器与多颗卫星的距离,利用三边测量法或者多边测量法计算接收器的位置。
5. 误差校正:由于GPS系统存在一些误差,比如大气延迟和钟差等,接收器需要进行误差校正,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6. 数据输出:最后,接收器将计算得到的位置信息输出给用户。
GPS测量方法在实际的GPS测量中,有多种方法可以使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GPS测量方法。
单点定位法单点定位法是最简单的GPS测量方法,它只使用一台GPS接收器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的精度相对较低,通常在10米到100米之间。
单点定位法的步骤如下: 1. 设置测量参数:包括卫星系统的选择、频率的选择等。
2. 开始测量:接收器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并记录下时间和接收到的卫星数量。
3. 数据处理: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和时间信息,计算接收器的位置。
由于单点定位法没有使用其他接收器的信息作为参考,因此误差较大。
4. 结果输出:将计算得到的位置信息输出。
差分定位法差分定位法是一种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GPS接收器之间的差异来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GPS RTK实时动态测量
GPS RTK实时动态测量实验报告姓名:**班级:2004一班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组号: 3 组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2007年7月7日实验名称 GPS RTK实时动态测量实验一、实验概述本次实验是在原有传统控制测量的数据点上进行GPS RTK实时动态测量,选取的是郑州大学新校区环保馆前空地。
二、实验目的1.了解GPS RTK测量系统的组成,理解其基本原理;2.学会正确设置GPS RTK测量系统的基准站和流动站并在点位上进行实时动态测量;三、实验原理介绍GPS 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也即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主要介绍求差法即可。
要有数学公式。
GPS 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采用了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
该定位技术具体而言又可分为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基准站实时将载波相位的改正量发送给用户站,以对流动站的载波相位进行改正实现定位。
该方法称之为改正法,另一种为求差法,这种方法则是将基准站的载波相位发送给流动站,在用户站对载波相位观测值求差,获得诸如静态相对定位的公式(1)、(2)、(3)的单差、双差、三差求解模型,并采用与静态相对定位类似的求解方程进行求解。
公式(1)单差观测方程:公式(2)双差观测方程:公式(3)三差观测方程:与静态相对定位不同的是,动态相对定位求解的是用户的位置,因此其定位的程序为:并由流动站将观测值求差进行坐标解算此处给出求差法的定位程序:(1)基准站站在保持不动的情况下,静态观测若干历元,并将基准站上的载波相位观测值通过数据链传送给流动站,在流动站对载波相位观测值求差,获得静态相对定位的单差、双差和三差模型,然后按照静态相对定位法求出整周未知数,这一过程称为初始化阶段。
(2)将求出的整周未知数代入双差模型,此时双差只包括ΔX、ΔY、ΔZ三个坐标位置分量,所以只要有4颗以上的卫星的一个历元的观测值,就可实时地求解出三个位置分量。
(3)将求出的坐标增量ΔX、ΔY、ΔZ加入已知的基准站的WGS-84地心坐标X k’、Y k’、Z k’即可得到流动站的地心坐标,即然后利用已经获得的坐标转换参数,将流动站的坐标转换到当地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
动态RTK测量和静态GPS测量的精度比较
第一章绪论1.1概述GPS定位在测量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近年来,GPS接收机的小型化、小功耗给其应用于测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软件方面,GPS的基线解算、平差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都促使GPS在测量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尤其近几年,动态GPS(RTK)的出现,使测量工程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减少了人员的投入,这些方面充分体现了GPS技术较常规技术的优越性。
尽管动态GPS(RTK)的出现,使观测时间缩短,人员投入减少,并且不受网形和通视等条件的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是,动态GPS(RTK)测量没有静态GPS测量的同步环、异步环及附合线路等约束条件,它是以基准站为中心呈放射状,以支点形式分布的散点,从而无法直接衡量其观测精度。
因此,作为新生事物的动态GPS(RTK)测量在实际生产中的精度成为测量界关注的重点。
为了探求动态GPS(RTK)测量的精度,我分析和研究了动态GPS(RTK)测量的各种资料及其观测方法,同时对其进行了实测对比和研究。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对动态GPS(RTK)测量的精度有了一定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观测精度和工作效率。
1.2 RTK技术的应用现状现阶段的RTK技术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很多的应用都属于尝试性的,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探讨1.2.1施工放样自从GPS差分定位技术出现以后,就有了针对施工放样的测量方法。
GPS实时动态差分测量的实时性正是针对施工放样而设计的,RTK技术是实时动态差分测量的进一步发展,它的服务对象仍然是工程施工放样。
RTK技术的出现,使得GPS测量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
近年来,RTK测量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不仅用于道路中线及边线的施工放样,同时还用于挖填土方的测量,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各类管线放样施工中,RTK技术也表现出其绝对优势,如在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工程中,RTK测量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在环渤海石油开发中,海底电缆及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线的铺设也都采用了RTK放样方法。
gps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gps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的日益方便,公路建设成为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是公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为了保证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本文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编制一份详细的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二、GPS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简介GPS是一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由美国国防部开发,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精准定位和时间服务。
在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中,通过GP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在施工测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GPS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静态GPS测量静态GPS测量是指通过多个基准站同时接收卫星信号,采用测量记录的方式确定各个点的位置坐标,精度较高,适用于对测量点需要高精度要求的情况。
2. 动态GPS测量动态GPS测量是指利用GPS接收机安装在移动平台上,通过随时接收卫星信号来测定移动平台的位置,适用于对测量速度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情况。
3. 差分GPS测量差分GPS测量是指通过基准站对接收卫星信号的移动平台进行实时矫正,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4. 实时动态差分GPS测量实时动态差分GPS测量是指通过实时差分技术对动态GPS测量进行实时矫正,实现测量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纠正。
通过以上GPS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可以实现对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全面覆盖和高精度定位,提高工程施工的精度和效率,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三、GPS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前,需要对测量区域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规划,确定需要测量的范围和项目,然后进行测量方案的制定。
首先要确定测量任务的内容和要求,然后选择合适的GPS测量仪器和设备。
同时,还需要建立基准站和测量控制点,进行测量前的基础准备工作。
2. GPS测量点的选择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GPS测量点,这些点包括测量控制点、临时控制点、目标点等。
GPS动态测量中的速度测量技巧
GPS动态测量中的速度测量技巧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地理定位、导航和测量领域。
其中,GPS动态测量中的速度测量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本文将深入探讨在GPS动态测量中常用的速度测量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深入理解GPS动态测量GPS动态测量是指在物体运动过程中,通过对移动物体位置的连续测量,计算其运动速度和方向的过程。
它可以在车辆导航系统、飞行器控制系统、船舶导航系统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GPS动态测量中,速度的测量是基础且关键的一部分。
GPS测量原理在深入探究具体的速度测量技巧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GPS的测量原理。
GPS利用卫星信号和接收机接收到的时间差来测量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通过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三维位置信息。
速度测量技巧之载波相位差一种常用的速度测量技巧是基于载波相位差的方法。
在GPS接收机中,通过测量接收到的GPS卫星信号的载波相位,可以估算出物体的速度。
这是由于载波相位与距离具有线性关系,通过测量载波相位的变化,可以得出物体的速度变化。
速度测量技巧之距离差分法另一种常用的速度测量技巧是基于距离差分法的方法。
距离差分法利用GPS信号的测距精度,通过计算两个时刻测量到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变化,来估计物体的速度。
这种方法相对较简单,适用于对速度变化要求不是特别精确的应用场景。
速度测量技巧之模糊度解算模糊度解算是一种高精度的速度测量技巧。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信号传播中的多路径效应等干扰因素,GPS信号的载波相位可能会受到模糊度的影响。
通过解算这些模糊度,并与载波相位进行计算,可以获得更精确的速度测量结果。
速度测量技巧之差分GPS技术差分GPS技术是一种用于提高GPS动态测量精度的技术。
它利用多个接收机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并通过测量接收到的信号的差异来消除误差,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GPS卫星动态测量原理
) + (Z
2
j
− Zk
)]
2
1
2
+ ∆d r
(6-8)
则基准/动态接收机的钟差之差所引起的距离偏差为:
∆d r = c(dτ k − dτ r )
(6-9)
如果基准/动态接收机各观测了4颗GPS卫星,则按(6-8)列出4个 方程式,可解出4个未知数(Xk,Yk,Zk,△dr)。
6.2.3 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测量 G P 动态差分方程: S & & & & {[∆ϕij − ∆ϕij0 + (ρij − ρij0 )( f / c)Ti ] − [∆ϕrj − ∆ϕrj0 + (ρrj − ρrj0 )( f / c)Tr ]}t 测 & & & & − {[∆ϕij − ∆ϕij 0 + (ρij − ρij 0 )( f / c)Ti ] − [∆ϕrj − ∆ϕrj 0 + (ρrj − ρrj 0 )( f / c)Tr ]}t1 (6-10) 量 原 = −( f / c)(∆ρij − ∆ρij 0 )t + ( f / c)(∆ρrj − ∆ρrj 0 )t1 理 假定动态用户的初始位置时已知的,则上式中的 (∆ρ i j − ∆ρ i j 0 ) t1 及 便等于零。若令式(6-10)的左边各项等于ϕ ,且式(6-10)两边乘以 应 (C/ ƒ),则变成: 用 cϕ / f =[(X j0 − X ) / ρ j0 −(X j − X ) / ρ j ]∆X i i i i i (6-11)
X =A B
−1
(6-2)
G P S 测 量 原 理 及 应 用
浅谈GPS动态测量技术优劣性
浅谈GPS动态测量技术优劣性本文叙述了GPS动态测量技术(RTK)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对GPS动态测量技术在存在的优越性和不足分别进行分析,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测量技术的优点并考虑其不足,提出更好的技术方案。
标签RTK;动态测量;优劣性;1 GPS动态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GPS动态测量技术(RTK)的基本工作原理可分为两部分阐述。
1.1 实时载波相位差分众所周知,我们在进行GPS定位时,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为了得到更精确的数据消除误差源,必须将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同步工作,GPS静态测量是将各个接收机独立工作观测,并使用处理软件进行差分解算。
在RTK 测量单方面来说,仍然是差分解算,但这是实时的差分计算。
所以说,两台接收机(一台流动站,一台基准站)都在观测卫星数据,同时,基准站也通过接收机发射电台,把所接收到的载波相位信号(或载波相位差分改正信号)发射出去;那么,流动站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和电台接收基准站的电台信号;在这两信号的基础上,流动站上的固化软件便可以实现差分计算,从而可以精确地定出基准站与流动站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
在这测量的过程中,也会有误差,一般是由于观测条件、信号源等的影响,也叫做仪器标定误差,一般高程为2cm+1ppm、平面为1cm+1ppm。
1.2 坐标转换空间相对位置关系不是我们要的最终值,因此还有一步工作就是把空间相对位置关系纳入我们需要的坐标系中。
GPS直接反映的是WGS-84坐标,而我们平时用的则是北京54坐标系或西安80坐标系,所以要通过坐标转换把GPS的观测成果变成我们需要的坐标。
这个工作有多种模型可以实现,我们的软件采用的是平面与高程分开转换,平面坐标转换采用先将GPS测得成果投影成平面坐标,再用已知控制点计算二维相似变换的四参数,高程则采用平面拟合或二次曲面拟合模型,利用已知水准点计算出该测区的待测点的高程异常,从而求出他们的高程。
坐标转换也会带来误差,该项误差主要取决于已知点的精度和已知点的分布情况。
GPS与惯性导航系统在动态测量中的联合应用
GPS与惯性导航系统在动态测量中的联合应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在现代测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GPS与惯性导航系统的优势和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在动态测量中进行联合使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GPS和惯性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
GPS利用卫星定位系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接收多个卫星发射的信号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惯性导航系统则是利用传感器感知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测量加速度和角速度来确定位置和方向。
两者结合,可以通过利用GPS提供的位置信息来校正惯性导航系统的漂移和误差,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
GPS在静态测量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例如用于地理勘测、航海导航和车辆定位等领域。
然而,GPS在动态环境中的应用却存在一些挑战。
由于信号传播的延迟和多径效应等原因,GPS在高速运动或者有遮挡物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定位误差。
这时,惯性导航系统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惯性导航系统通过内部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实时感知运动状态,不依赖外部信号,因此在没有GPS信号或者信号不稳定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
但是,惯性导航系统的漂移和误差会随着时间累积,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
如果能够将GPS的准确信息与惯性导航系统相结合,就可以实现位置和方向的高精度动态测量。
联合使用GPS和惯性导航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将GPS定位结果作为校准数据输入到惯性导航系统中,从而实时校正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动态测量精度,特别是在高速运动或者复杂环境下。
另一种方法是将GPS和惯性导航系统进行补偿。
当GPS弱化或者信号中断时,惯性导航系统可以继续提供位置和方向的测量结果,避免数据丢失。
GPS与惯性导航系统的联合应用在很多领域都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联合GPS和惯性导航系统可以提供高精度的飞行控制和导航能力,确保飞行器的安全和精确性。
在无人驾驶领域,联合应用可以提供精准的位置和环境感知,实现智能驾驶和导航。
动态GPS(RTK)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分析
动态GPS(RTK)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分析作者:赵军平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9期摘要:本文阐述了动态GPS(RTK)测量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各种误差来源,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及可靠性分析,可供RTK测量作业时参考。
关键词:RTK测量精度可靠性分析中图分类号:O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引言动态GPS(RTK)定位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
GPS定位在测量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近几年动态GPS(RTK)的广泛应用,使测量工作的观测时间缩短,人员投入减少,降低了成本,并且不受网形和通视等条件的影响,提高了外业工作效率。
但是,动态GPS(RTK)测量没有静态GPS测量的同步环、异步环及附合路线等约束条件,它是以基准站为中心呈放射状,以支点形式分布的散点,从而无法直接衡量其观测精度。
因此,动态GPS(RTK)测量在实际生产中的精度和可靠性成为测量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2 动态GPS(RTK)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2.1GPS系统的影响。
GPS系统本身有其固有因素,用户无法控制,但必须考虑以下这些因素。
(1)星数。
在OTF解算未知的模糊值时,至少需要有5个共同星。
星数越多,解算模糊值的速度越快、越可靠。
(2)卫星图形。
当卫星均匀分布在整个天空时,成果将更好。
可用星数越多,卫星图形就会更好。
目前,卫星分布的优劣常用PDOP(点位精度衰减因子)值来衡量,PDOP值小则好,PDOP值大则差。
在RTK中,PDOP值不宜大于6.(3)大气状况。
卫星信号到达GPS接收机之前,要穿过对流层和电离层,两者均影响信号传播。
在正常条件下,当点间距离较短时,对流层和电离层的影响能够模拟,其残差可通过观测值的差分处理,予以削弱或消除。
(4)基线长度。
RTK测量的基线长度同轨道误差和大气影响密切相关。
基线越长,电离层和对流层的误差越大,所测结果的误差也越大。
GPS动态(RTK)测量操作手册
三、RTK的应用
2
GPS 动态(RTK)测量操作手册
所处位置(是否存在多路径现象)将决定采用哪种天线较为合适。
1.Geodetic IV 天线 图 2.2 Geodetic IV GPS 天线(有“不带抑径盘”与“* 带抑径盘”两种供 选)
Geodetic IV 天线(图 2.2 )是基准站和流动站系统的标准天线。它体积 小、重量轻,满足大部分用户需要。流动站系统宜采用“不带抑径盘“的天线。 扼流圈天线和带抑径盘的天线因为太大 或/和 太重,并不适合流动站使用。
边角等。测点可以是原有的境界标记,或是需要首次定位的新标记。这一功能使
GPS RTK 最适合于测图应用。图 1.1 是GPS RTK 的测量的设备配置。
RTK 系统可用于地形测量、面积测量和建筑测量,也可以用于测量料场及土
石方工程量计算。
测设放样任务只能在 GPS 的 RTK 操作模式下完成。某一物体的放样包括对
有大型压缩机和空调机组的建筑物楼顶。 这些金属结构会反射可能被天线接 收的卫星信号。扼流圈天线的设计可在最严酷的多路径效应环境中使用。
二、电台 RTK 系统中基准站和流动站的 GPS 接收机通过电台进行通信联系。因此,基
准站系统和流动站系统都包括电台部件。如前所述,基准站 GPS 接收机必须向流 动站 GPS 接收机传输原始数据,流动站 GPS 接收机才能计算出基准站和流动站 之间的基线向量。
4
GPS 动态(RTK)测量操作手册
GPS实时动态(RTK)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GPS实时动态(RTK)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GPS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对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其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工程测量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RTK技术概述RTK技术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接收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实时计算出测量点与基准站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测量点的高精度定位。
RTK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实时动态测量和静态测量两种方式,其中实时动态测量是指在动态条件下,利用RTK技术进行测量,通常用于施工测量、道路监测、航空测量等领域。
而静态测量则是指在静止条件下,利用RTK技术进行测量,通常用于地质测量、大型建筑测量等领域。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1. 建筑测量建筑测量是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地基、地形、建筑结构等进行精确测量,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RTK技术具有高精度、实时性强的特点,能够满足建筑测量中对位置、高程等参数的精确要求,因此在建筑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RTK技术进行实时动态测量,可以快速获取施工现场的各项测量数据,提高施工效率和精度,同时也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
2. 道路测量道路测量是RTK技术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在交通工程中,需要对道路的线路、坡度、曲线等进行精确测量,以确保道路设计和施工符合规范要求。
RTK技术的高精度和实时性使其成为道路测量的理想选择。
利用RTK技术进行实时动态测量,不仅可以快速获取道路各部位的测量数据,还可以实时监测道路的变化情况,为道路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 桥梁监测桥梁是工程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出行安全。
GPS准动态测量及精度分析
行 准 动 态 测 量 , 测 时 间 一 般 只 需 几 秒 钟 即 可 。在 移 动 过 观
求 解坐标 转换 参数所 使用 的已知控 制点 ( 常称作基 通 准点) 的精 度 、 度及 分布 状况 对坐 标转 换 参数 的求 解 质 密 量 有着 直接 影 响。 因此 , 所选 定 的基 准点 要求 精 度要 高 ,
01 l 02 。因 此 , 用 G S准 动 态 测 量 方 法 完 全 能 .5n 和 .5i n 采 P
太 远 ( m~ m左 右 )精 度 相对 较 高 的控 制 点 , 这 两 2k 5k 、 在
点 上 架 设 两 台 G S准 动 态 基 准 站 .然 后 其 它 流 动 站 G S P P
M 、 =/ -/ ± ≈孚 、
=.m +3 o9 0
接将 WGS4坐标 转 换成 地 方格 网坐 标 ( 8 即一 步法 )使用 , 哪 种转 换 方 法 取决 于 需要 的结 果 和 已知 点 的数 量 分 布 。 在 椭球 和地 图投影 信息 未知 且需 要将 G S测 量强 制附 合 P 到 地方 已有控 制 网情 况下 , 步法 是最 合适 的。 一 ( )野外 作业 方法 的选 择 。 3 由于 测 区内 已知控 制 点精 度 或分 布 的原 因 .若 求解 的测 区转换 参数 精度 不是 很好 ,则 可通 过 架设 两 台基 准 站 的方 法进 行适 当弥补 。具体 做法 为 : 野 外测 量时 , 在 首
mm: 近地 物点 间距 中误 差 不得 大 于 图上 04mm。成 图 邻 .
比 例 为 11 0 : 0 0时 , 根 点 点 位 中 误 差 为 03I, 物 点 点 图 .T 地 I
GPS动态测量方法
G P S动态测量方法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一、R T K的作业过程1.启动基准站将基准站架设在空旷的控制点上,正确连接各仪器电缆,打开仪器,把基准站设置为动态测量模式。
2、建立新工程,定义坐标系统新建一个文件夹,设置好测量参数,如椭球参数、投影参数等。
这个文件夹中包括许多小文件,它们分别是测量的成果文件和各种参数设置文件,如*.dat、*.cot、*.rtk、*.ini 等打开手簿到主页面,点击设置—单位设置第一项,设置坐标显示格式设置,即中央经线设置1)在“中央经线”项里输入你当地的中央子午线经度,在“尺度比(Scale)”里输入1.00000002)在“横坐标平移量(False Easting)”里输入+500000,在“纵坐标平移量(False Northing)”输入0.0。
这几个参数输入后把光标移到下面的Save(保存),这时,位置显示格式设置好了,即以投影坐标形式显示,单位是“米”,选这种格式显示的好处就是:显示的结果与地形图上的坐标一致,在实际工作中便于定位。
第二项,“坐标系统(Map Datum)”,点击它,在出现的列表项里选择“用户(User)”,点击后出现“用户参数(User Datum)”参数项包括:DX,DY,DZ,DA,DF,这组参数各地的值都不一样,要到当地测绘部门获取,设置好参数后,同样点击“保存”。
第三项,“距离和速度”单位,我们选择“米制(Metric)第四项,高度单位选择“米(Meters)”;第五项,“压力单位”,选择“毫巴(Millibars)”,至此,你的手持GPS 机已经根据你的需要设置好了,点击页面切换键返回到主菜单3、坐标转换即点校正GPS测量的为WGS-84系坐标,而我们通常需要的是在流动站上实时显示国家坐标系或当地独立坐标系下的坐标,因此要进行转换。
点校正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1)在已知转换参数的情况下。
基于GPS动态测量工作中误差的探讨
基于GPS动态测量工作中误差的探讨【摘要】RTK技术与GPS静态定位技术相比,一方面,RTK实时动态测量具有高效与灵活的特点。
另一方面,RTK所具有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结构以及数据采集处理等技术工艺比较复杂。
与流动站实时定位所存在的相关的误差,对RTK的作业精度与可靠性都会带来直接的影响。
因而,有必要对这些误差影响进行必要的研究,进而更好地把RTK技术所具有的优势进行有效发挥,为GPS 测量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动态测量定位减少误差数据拟合1 油田GPS—RTK井位测量的误差分析误差分析存在两类:一类是和信号传播相关的误差,具体包括电离层折射、多路径效应以及信号干扰等等,另外一类是GPS卫星与仪器相关的误差,具体包括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差以及观测误差等等。
从固定基准站的层面来看,同GPS卫星与仪器相关的误差能够通过校正方法来实现削弱的效果,同信号传播相关的误差将随移动站至基准站的距离的增加而加大,所以RTK的有效作业半径是有限的(一般为10km内)。
2 RTK流动站相关的误差影响特性分析在GPS测量时,观测值是以接收机天线的相位中心位置作为基础的,天线的相位中心和它的几何中心从理论的层面上应维持一致。
但在对天线的相位中心进行观测时,应随着信号输入强度与方向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变化,此类差别被称作天线相位中心的位置偏差。
此类偏差所导致的影响甚至能达到厘米。
正因为如此,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偏差,对RTK定位精度有着较大的影响。
实际操作中,用观测值的求差的方式来削弱相位中心偏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要时对天线检验进行校正。
RTK动态作业时载体瞬时姿态改正精度作为重要的误差来源,在进行动态观测操作时,在多类因素的作用下,无法确保流动站的单杆能够达到完全竖直的状态。
在待定点P上无法实时确定天线动态瞬时姿态,如图1所示。
设地面坡度或天线对中杆单杆高度为h时,倾斜姿态角θ使P点铅垂方向A偏移B,即引起平面ΔP和高程Δh误差,θ很小时,可推出两项误差改正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TK定位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
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
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
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
1 总则1.1 为了GPS RTK技术在治黄测绘及其它相关领域内推广应用,统一RTK作业方法、仪器使用要求、数据处理方法,特制定本规程。
1.2本标准参照与引用的标准1.2.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1.2.2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1.2.3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1.2.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CH8016-1995)。
1.3 本规程适用于四等平面以下、等外水准控制测量、放样测量、地形测量(包括水下地形测量)、断面测量,以及当采用RTK技术辅助水文测验、河道冲淤监测时亦可参照本规程。
2 术语2.1全球定位系统(GPS ) 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是由美国研制的导航、授时和定位系统。
它由空中卫星、地面跟踪监控站、和用户站三部分组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
GPS系统的特点是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
2.2 实时动态测量(RTK) Real Time KinematicRTK定位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
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
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
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
2.3 观测时段 Observation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长度。
2.4 同步观测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两站或两站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观测。
2.5 天线高 Antenna Height观测时接收机相位中心到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
2.6 参考站 Reference Station在一定的观测时间内,一台或几台接收机分别在一个或几个测站上,一直保持跟踪观测卫星,其余接收机在这些测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这些固定测站就称为参考站。
2.7 流动站 Roving Station在参考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并实时提供三维坐标的接收机称为流动接收机。
2.8 世界大地坐标系1984(WGS1984) World Geodetic System 1984由美国国防部在与WGS72相关的精密星历NSWC –9Z-2基础上,采用1980大地参考数和BIH1984.0系统定向所建立的一种地心坐标系。
2.9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 YY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ference Frame由国际地球自转服务局推荐的以国际参考子午面和国际参考极为定向基准,以IERS YY天文常数为基础所定义的一种地球参考系和地心(地球)坐标系。
2.10 永久性跟踪站 Permanent Tracking Station长期连续跟踪接收卫星信号的永久性地面观测站。
2.11 广域增强差分系统(WAAS) Wide Area Augmentation Differential GPS SystemWAAS系统是将主控站所算得的广域差分信号改正信息,经过地面站传输至地球同步卫星,该卫星以GPS的L1频率为载波,将上述差分改正信息当作GPS导航电文转发给用户站,从而形成广域GPS增强系统。
美国已计划将WAAS发展成国际标准,是美国GPS现代化计划的一部分。
2.12 局域增强差分系统(LAAS) Local Area Augmentation Differential GPS System将基准站所算得的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改正值、C/A码测距信号,一起由地基播发站调制在L1频道上传输给用户站。
2.13 在航初始化(OTF) On The Flying是整周模糊度的在航解算方法。
2.14 截止高度角 Elevation Mask Angle为了屏蔽遮挡物(如建筑物、树木等)及多路径效应的影响所设定的角度阀值,低于此角度视野域内的卫星不予跟踪。
3 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3.1 坐标系统3.1.1 RTK测量采用WGS84系统,当RTK测量要求提供其它坐标系(北京坐标或1980西安坐标系等)时,应进行坐标转换。
各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和参考椭球基本参数,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地球椭球和参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表3.1.1项目地球椭球参考椭球坐标系名参数名称 WGS-84 1980西安坐标系 1954北京坐标系长半轴a (m) 6378137 6378140 6378245短半轴b(m) 6356752.3142 6356755.2882 6356863.0188扁率α 1/298.257223563 1/298.257 1/298.3第一偏心率平方e2 0.00669437999013 0.006694384999590.006693421622966第二偏心率平方e’2 0.006739496742227 0.006739501819470.0067385254146833.1.2 坐标转换求转换参数时应采用3点以上的两套坐标系成果,采用Bursa-Wolf、Molodenky等经典、成熟的模型,使用PowerADJ3.0、SKIpro2.3、TGO1.5以上版本的通用GPS软件进行求解,也可自行编制求参数软件,经测试与鉴定后使用。
转换参数时应采用三参、四参、五参、七参不同模型形式,视具体工作情况而定,但每次必须使用一组的全套参数进行转换。
坐标转换参数不准确可影响到2~3cm左右RTK测量误差。
3.1.3 当要求提供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其它高程系高程时,转换参数必须考虑高程要素。
如果转换参数无法满足高程精度要求,可对RTK数据进行后处理,按高程拟合、大地水准面精化等方法求得这些高程系统的高程。
3.2 时间系统3.2.1 RTK测量宜采用协调世界时UTC。
当采用北京标准时间时,应考虑时区差加以换算。
这在RTK用作定时器时尤为重要。
4 RTK测量技术设计4.1 RTK技术当前的测量精度(RMS)平面 10mm+2ppm;高程 20mm+2ppm。
4.2 RTK测量可用于的测量工作4.2.1控制测量:RTK技术可用于四等以下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的工作。
4.2.2 地形测量:采用RTK,并配合一定的测图软件,可以测设各种地形图,如普通测图;线路带状地形图的测设;配合测深仪可以用于水下地形图;航海海洋测图等。
RTK外业可进行属性编码。
4.2.3 放样测量:将设计方案放样到实地。
在外业可直接设计线路,增强了设计的应用范围。
由于RTK在行进中不断计算测站位置、偏移量及填/挖方量,此时放样可以与设计很好的结合起来。
从RTK硬件设备特性和观测精度、可靠性及可利用性综合考虑,现阶段RTK的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RTK测量技术设计要求表4.2等级精度要求距离(km) 测回数四等以下平面控制最弱点位误差≤5c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4.5万 ≤8 ≥3等外水准 30≤8 ≥3图根控制(测图控制、像控测量、放样、中桩测量等)最弱点位误差≤5c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4000 ≤10 ≥2地形测量平面: 图上0.5mm高程:1/3等高距 ≤10 ≥14.3 RTK的测量距离4.3.1 由于RTK数据链的传播限制和定位精度要求,RTK测量一般不超过10km。
各等级测量要求可按4.1的测量计算某个测区的最长流动站距离。
但在中小比例尺测图时,在等高距大于2米时,可将测距放宽至不大于15km。
当等高距小于2米时,应不大于10公里。
但要注意下列要求: (1)GPS接收机的性能要高,且机内有先进的数学模型,能确保长基线进行正确整周未知数的求解。
(2)数据链的性能要好,传送距离要远,能正确无误的将参考站的数据发送到流动站。
(3)根据无线电传播的规律,参考站和流动站离地面要有一定的高差。
(4)参考站和流动站之间必须没有山体、楼群之类的遮挡,另外作业区域内还不能存在强烈的电磁波等干扰。
4.3.2 发射距离与电台天线的高度也有关系。
由于参考站电台天线发射UHF波段差分信号电波,天线的高度对RTK测量距离影响很大,天线高与作用距离服从于下列公式:D=4.24×( + )(4.3.2) 式中I1和 I2 分别是基准站和流动站电台的天线高,单位为米;D为数据链的覆盖范围的半径,单位为公里。
上式是在无障碍物遮挡和无电波干扰的理想条件下的覆盖范围,实际应用中将会有所出入。
根据测区大小,可设置不同的发射天线高度。
4.4 RTK测量准备4.4.1 测区内欲用作参考站的控制点应首先进行图上设计,分析RTK链的覆盖范围。
如果某处距控制点过远,应加测高等级控制点,再进行RTK测量。
4.4.2 RTK测量时应视测量目的、要求精度、卫星状况、接收机类型、测区已有控制点情况及作业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作业。
4.4.3 当测区内有GPS永久性跟踪站、国家A或B级网点、GPS地壳形变监测点时,应首先选用作参考站点。
4.4.4 为了检验当前站RTK作业的正确性,必须检查一点以上的已知控制点,或已知任意地物点、地形点,当检核在设计限差要求范围内时,方可开始RTK测量。
5 参考站的设置要求5.1 点位要求5.1.1 参考站的选择必须严格。
因为参考站接收机每次卫星信号失锁将会影响网络内所有流动站的正常工作。
5.1.2 周围应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º;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减少多路径干扰。
并要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
5.1.3 参考站应尽量设置于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播发差分改正信号。
5.1.4 参考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米外,要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50米外。
5.2 参考站设置5.2.1 参考站上仪器架设要严格对中、整平。
5.2.2 GPS天线、信号发射天线、主机、电源等应连结正确无误。
5.2.3 严格量取参考站接收机天线高,量取二次以上,符合限差要求后,记录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