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384b46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3.png)
为习惯)生活方式更容易对青少年这一个特殊的群体产生伤害 和影响'并直接或者间接的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 根据世
界卫生组织影响健康的五大因素和比例可以看出'只有 %#]) %"])&]和 ,]的个人健康分别依赖于遗传)社会)医疗和保 健'而有 +"]取决于自己的行为生活方式( 青少年健康问题 的表现形式并不在死亡率和患病率上*$+ '而是与他们不健康 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 因此'看待青少年的健
康问题不应该只关注青少年人群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这两个数 据' 还应该更深入地关注与青少年健康密切相关的健康危险 行为(
青 少 年 健 康 危 险 行 为 # '3JA2 e9E4A2 T7:6 =92EC73@' 'eT=%对健康的危害程度各不相同' 不一定直接导致个人的 患病和死亡' 但对他人的健康)社会的安定造成危害' 对自身 则产生即刻或深远的不良影响*)+ (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青
由此可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定义在国内外已逐渐 达成共识(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青少年健康风险行为理解为对
基金项 目 个 体 健 康 概 念 认 知 与 锻 炼 行 为 关 系 研 究 # 项 目 编 号$ %*Gk""*%
第一作者简介郑宇萌#%**+ -%'女'湖北当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体育运动心理(
前言 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的一个重要时期'
青少年也常被家长)老师比喻为! 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2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2年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9bcd711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69.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2年修正)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2.10.26•【文号】主席令第66号•【施行日期】2013.01.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犯罪和刑事责任,未成年人保障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根据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决定》修正主席令第66号)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第四章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第五章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第六章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本法。
第二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第三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
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学校、家庭、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各方面共同参与,各负其责,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职责是:(一)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规划;(二)组织、协调公安、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工商、民政、司法行政等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三)对本法实施的情况和工作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四)总结、推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经验,树立、表彰先进典型。
第五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
第二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第六条对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思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青少年健康教育中的健康危险行为预防
![青少年健康教育中的健康危险行为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c8a8061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a.png)
青少年健康教育中的健康危险行为预防青少年时期是生命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也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
然而,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青少年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青少年健康教育中,预防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健康教育中的健康危险行为预防的相关内容。
一、认识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是指那些对青少年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有潜在或直接危害的行为。
常见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包括吸烟、酗酒、药物滥用、性行为不安全、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体育锻炼等。
二、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危害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吸烟、酗酒和药物滥用会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增加患疾病的风险;不安全的性行为容易导致青少年感染性病和未成年怀孕;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体育锻炼则会引发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预防的重要性预防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青少年时期的习惯容易延续到成年,预防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有利于他们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
其次,青少年身体和心理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及早预防有助于保护他们的健康。
此外,健康的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重要资源,预防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可有效降低医疗成本和社会负担。
四、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预防的策略(一)家庭教育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在家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要重视青少年健康问题,与孩子充分沟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学校教育学校是青少年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加强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将健康知识纳入课程体系,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能力。
(三)社会宣传与媒体引导社会宣传和媒体引导对预防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形式,向广大青少年传递正确的健康信息,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准则。
11第十一章.十二章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11第十一章.十二章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416db0f381c758f5f61f67d7.png)
问 题
?
问题
1、什么是健康危险行为? 2、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有何特点? 3、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4、青少年时期为什么是健康危险行为形成的 关键时期? 5、如何应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概述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youth health-risk behaviors ) :凡是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成年期健康和生活 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
动态角度:各类缺乏体育锻炼/体力活动行为:缺乏 体育锻炼、缺乏户外活动、不愿步行或骑车上学、 只乘电梯上下楼。
静态角度:长时间从事静坐活动:长时间看电视, 玩电子游戏,上网或其他静坐式活动(课外补习) 等。
(1)直接危及健康和生命 (2)产生潜在危险,导致成年期疾病高发 (3)引发性传播疾病和社会问题
主要包括吸烟、饮酒、吸毒和滥用 其他药物等行为。
4、精神成瘾行为 psychoactive addiction
案例:北京市4所高校的调查表明,一所招生规模 在5000人左右的大学每年约有50人左右退学,其中 80%的退学大学生都和网络成瘾有关,主要表现为 长时间沉湎网络导致旷课或者所“挂”科目过多。
网络成瘾预防
网络具有两重性。合理使用网络是关键。 1.立法,加强对网吧和网络游戏运营的监管,规范网站和 网络游戏的内容,加强对网络游戏审核的监管,建立滤 过系统,使青少年不能接触不健康网站,净化网络资源 环境,建立适合青少年的健康网站。 2.加强父母与儿童青少年的沟通,对青少年开展生活技能 教育,疏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 3.让孩子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4.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动员社会各界为青少年提供 交流沟通的渠道。
会问题。
三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特征
青少年的6种健康危险行为
![青少年的6种健康危险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7fd9b0f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b.png)
青少年的6种健康危险行为青少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好奇心的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诱惑。
然而,有些行为可能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以下是青少年的6种健康危险行为。
1. 吸烟吸烟是青少年中常见的健康危险行为之一。
吸烟会导致许多健康问题,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
此外,吸烟还会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
2. 饮酒饮酒是另一种常见的健康危险行为。
青少年饮酒可能会导致许多问题,如酒后驾车、意外伤害、性行为和健康问题等。
此外,饮酒还会影响青少年的大脑发育和学习能力。
3. 暴饮暴食暴饮暴食是一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青少年应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4.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是青少年中常见的健康危险行为之一。
青少年应该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缺乏运动可能会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5. 沉迷于电子产品沉迷于电子产品是青少年中常见的健康危险行为之一。
青少年应该限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以避免对眼睛和身体造成伤害。
此外,沉迷于电子产品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
6. 暴力行为暴力行为是青少年中常见的健康危险行为之一。
青少年应该避免参与暴力行为,以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此外,暴力行为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在社会上受到惩罚和排斥。
青少年应该避免以上6种健康危险行为,以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以帮助他们成为健康、积极和有成就感的人。
2024年中学生安全管理规定
![2024年中学生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f7ae83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d.png)
2024年中学生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基本原则为了保障中学生的人身安全,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依法保护中学生的权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中学。
第三条安全管理原则中学安全管理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主导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中学生安全工作,加强中学生安全管理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
第五条学校责任中学是中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中学应加强对中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和服务,确保中学生的人身安全。
第二章安全教育第六条安全教育的目标中学应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开设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课程,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提升中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第七条安全教育内容中学的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防灾减灾知识、防火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第八条安全教育形式中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但不限于课堂教育、警示教育、实地教学、模拟演练等。
第九条安全教育周期中学应在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集中的安全教育活动,并适时组织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
第十条安全教育资源政府和中学应加强安全教育资源的配置,提供优质的安全教育教材、多媒体设备和师资培训,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安全管理责任中学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十二条安全管理制度中学应制定中学生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中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安全管理要求,加强对中学生的管理和监督。
第十三条安全检查中学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中学的安全环境。
第十四条安全设施中学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防火设施、防盗设施、应急疏散通道等,确保中学的安全。
第十五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学应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加强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儿童少年卫生学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儿童少年卫生学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e51d4c2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3.png)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缺乏关爱、沟通或过度保护等不良家庭环 境因素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而引发健康危险行为。
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过于严厉或放 任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或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进而参与健 康危险行为。
原因
影响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可能导致身体健 康问题,如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 病等,还可能影响心理健康,如焦虑 、抑郁等。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与多种因 素有关,如心理压力、社交环境、家 庭教育等。
分类
不良饮食习惯
缺乏体育锻炼
不良嗜好
不良社交行为
如偏食、暴饮暴食、吃 垃圾食品等。
如长时间坐着、不参加 体育活动等。
儿童少年卫生学青少 年健康危险行为
目录
CONTENTS
•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定义与分类 •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 •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预防与控制 •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干预措施 •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案例分析
01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定 义与分类
定义
定义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是指对青少年身 心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行为,包括不 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吸烟、 饮酒、药物滥用等。
,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04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干 预措施
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咨询
针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提供个 性化的心理咨询,帮助他们理解 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心理治疗
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青少年, 提供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 、家庭治疗等,帮助他们改变不 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第11章习题答案
![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第11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4025c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7.png)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安全思考与练习一、简答题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答:(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行动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稳定性好。
(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
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 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表现都有哪些?答:心理障碍:(1)校园环境适应障碍。
(2)人际交往障碍。
(3)学习适应障碍。
(4)恋爱与性问题障碍。
(5)择业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包括五种常见的神经症以及其他不同严重程度的心理疾病。
(一)神经症大学生常见的神经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多见于脑力劳动者,具体症状包括三个方面:(1)精神易兴奋,思绪杂乱,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伴随不良心境,如看书时疲劳,上网却精力旺盛;无动机和欲望的减退,即有“力不从心”之感。
(2)烦恼多且持久,喜欢倾诉;易激惹,容易生气和发怒,。
(3)由失眠、时间颠倒导致头部不适感,常有头痛头昏、脑袋发胀的感觉;生理功能紊乱,如食欲不振、腹胀、胸闷、气促、心慌、月经紊乱等。
2. 焦躁症3. 抑郁症4. 强迫症5. 恐惧症(二)其他心理疾病此类心理疾病包括三个方面:1. 人格障碍2. 精神疾病3. 性心理障碍3. 大学生心理问题如何进行预防与矫治?答:一、正确看待心理问题二、客观认识自我大学生要做到客观地认识自我,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大学生要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了解自我。
青少年常见意外伤害及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青少年常见意外伤害及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b1b1e4e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0.png)
导致故意伤害的行为
✓调 查 前 3 0 天 内 , 17.5%的学生至少1 次携带过刀枪、棍棒 等武器;
✓调查前12个月内,31.5 %的学生至少打过1次架; 7.7%的学生曾受人威胁 或被打伤;13.8%曾认 真考虑过自杀,6.3%曾 尝试自杀,1.9%因自杀 受伤而到医院治疗。
• 不良饮食行为 • 调查前30天内,44.4%的学生正在减
• 青少年的性行为具有无计划性、性伴侣 多、性行为无保护和不安全性等特点, 且多伴随酗酒、吸毒等其他危险行为, 使他们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性显著 增加。
导致非故意伤害的行为
调查前12个月内, 9.7%的学生坐车不 系安全带,31.9%和 84.7%的学生骑摩托 车或自行车时不戴头 盔;
调查前30天内, 28.3%的学生至少1 次坐过饮酒者开的 车,9.7%至少1次 酒后驾车。
五、正确处理交往与友谊
• 适度的交往可以满足人的心理需要
•
——心理保健的作用!
• 当诤友!
• 警惕早恋!
Thank you!
青少年常见意外伤害及青少年健 康危险行为
颈部扭伤
因各种暴力使颈部过度牵拉或扭转暴力直 接打击,引起颈部软组织损伤者,称为颈 部扭伤。临床以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部 损伤多见,青壮年发病率较高。
【病因病理】
颈部扭伤,多因颈项在外力的作用下突然 过度前屈、后伸或旋转而发生。如乘车时 猝然减速所致头部猛烈前冲,球类运动员 在快速奔跑时头部突然后仰,以及跌仆、 嬉闹时颈部过度扭转等,均可使颈部突然 扭转或过度屈伸,肌肉骤然收缩或过度牵 拉,造成颈项部肌肉起止点或肌腹部分纤 维撕裂伤而形成颈部扭伤。
本病早期治疗,预后良好,多无后遗症。 临床症状减轻后,即可做颈项部屈伸、旋 转等功能锻炼。在治疗期间患者需有意识 地放松颈部肌肉,尽量保持头部于正常位 置,避免长时间伏案低头工作的习惯。睡 眠姿势要正确,枕头不要过高、过低或过 硬。要避免感受风寒湿邪。
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
![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d232803f78a6529647d53e5.png)
名词解释生长:指身体各部分以及全身在大小长短和重量上的增长以及身体化学成分的变化,既生长包含形态生长和化学生长。
发育:指身体组织,器官各系统在功能上不断分化与完善的过程。
生长轨迹现象:指在正常环境下,生长过程按遗传潜能所决定的方向速度和目标发育。
追赶现象:当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个体受到疾病,营养,心理应激等因素作用时会出现暂时性的生长发育迟缓,一旦这些因素排除,机体表现为向着正常轨迹靠拢并具有生长发育强烈的倾向。
近视:指眼睛辨认远方目标视觉能力低于正常,既在不使用调节功能状态下,远处来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感光层前方聚焦。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凡是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成年期健康和生活质量照成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行为。
伤害:是由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性事件和心理行为因素等导致个体发生暂时或永久性损伤残疾或死亡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意外伤害,故意伤害)儿童虐待:指因成年人未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和社会义务,蓄意或非蓄意的对儿童施加各种身心虐待忽视和剥削的行为,是对后者健康尊严生存和发展造成的一类伤害总称。
校园暴力:暴力指蓄意滥用权力或躯体力量,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导致身心损伤死亡发育障碍或权力剥夺的一类行为,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或上下学途中以及其他与学校活动相关的暴力行为。
青春期性早熟一般指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来月经初潮者,性早熟一般又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
第二性征是指进入青春期后,男女之间出现的除生殖器官以外,在性别上的外在差异。
缺铁性贫血:由不同程度缺铁引起的以小细胞,血红蛋白底下为特征的一类贫血症状。
垂体性侏儒症:因脑腺垂体合成分泌生长素不足,或靶细胞受体缺陷,使生长素无法发挥正常的生理效应,造成体格生长障碍。
甲状腺功能低下:呆小症起因于甲状腺素合成不足或甲状腺对促甲状腺素无反应,或靶组织缺乏甲状腺受体,引起智力体格发育障碍。
真性性早熟:指发育年龄明显早于正常阈值,而导致性器官,第二性征等一系列性发育提前的现象。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研究现况及展望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研究现况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ff5c92d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0.png)
中国热带医学2011年第11卷第12期CHINA TROPICAL M EDICINE Vol.11No.12December2011研究进展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行为和生活方式”[1],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注他们健康危险行为具有现实意义,美国自1991年建立了全球第一个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系统”,至今已进行了10次调查,我国于2005年首次对全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进行调查[2,3]。
有资料显示:校园打架、自杀、食物中毒、吸烟饮酒,迷恋网络游戏和浏览黄色网站、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在全球都呈现上升趋势[4]。
这给青少年身心成长带来了严重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健康危险行为的概念及其国内分类凡是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终生的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通称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2]。
我国学者根据国情把青少年健康危险行调整为7类:1)非故意伤害:坐车不注意安全、骑车违规和去非游泳场所等,2)故意伤害:携带武器、校内外斗殴,有自杀意念、计划自杀等;3)物质成瘾;吸烟、酗酒和药物滥用;4)精神成瘾:如网络成瘾等;5)不健康性行为;6)不良饮食行为与盲目减肥;7)缺乏体育锻炼[2,4,6]。
2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研究现状2.1非故意伤害、故意伤害危险行为伤害严重威胁青少年的健康与生命,交通事故、自杀成为我国青少年第一、二位死因,扭伤和跌坠伤是最常见的受伤原因,骨关节伤和割刺伤是最常见的身体损害,受欺侮的行为男生高于女生,孤独、自杀倾向发生率女生高于男生,但男孩自杀成功率是女孩的4倍[2~6]。
上海市松江区对中小学生的调查人群的伤害发生率为8.78%,1.96%的伤害学生最终变成残疾[7]。
云南乘车不系安全带和到非游泳区游泳报告率分别为70.3%和18.8%,沈阳打架的报告率为23.3%[8]。
有调查显示北京市中学生6.4%,13.9%,13.1%,7.4%,30.3%,4.7%的学生在上下学路上感到不安全,有孤独感,产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产生离家意念或计划[9]。
儿童健康危险行为与伤害事件PPT课件
![儿童健康危险行为与伤害事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4a32016bd97f192279e95b.png)
(3)怀孕少女易处在流产、早产、死胎、滞产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危状况。
(4)性虐待现象不仅非常普遍,而且性质严重。
(5)吸烟、酗酒、吸毒等物质滥用现象在许多发
展中国家泛滥,对当地本来就已十分严重的青少年
生殖健康问题,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国的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现状 2005年,我国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 行为调查。
调查前 30 天内,分别有 10.6 %, 5.0 %和 4.0%的学生曾使用长时间禁食、滥服减肥 药、呕吐/腹泻等不健康减肥方法。
• 缺乏体育锻炼 只有18.4%的学生坚持每天参加60分钟以上体育锻炼
37.0%的学生至少5天参加了60分钟以上体育锻炼
23.1%的学生没参加体育锻炼。24.9%和32.8%的学生
保护和不安全性等特点,且多伴随酗酒、吸毒等其他
危险行为,使他们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性显著增 加。
美国,每年15~24岁青少年人群中有910 万人次感染性
传播疾病,约4842人感染HIV /AIDS,淋病高发者为15 ~19岁女性和20~24岁男性。 2006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统计: 全球共有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3950 万人,其中 15 岁以下儿童 230万,每天新增加的感染者中, 15~ 24 岁的年轻人占 40%。
(1)易导致非故意伤害的行为
(2)致故意伤害行为 (3)物质滥用行为 (4)精神成瘾行为 (5)危险性行为
(6)不良饮食和体重控制行为
(7)缺乏体力活动行为
(1)偏离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期望,甚
至违背法律、法规 (2)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各异 (3)具有一定的聚集性 (4)多通过后天生活中模仿和学习习得
《青少年应当避免的危险行为》
![《青少年应当避免的危险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5fb0708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5.png)
《青少年应当避免的危险行为》青少年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他们承担着实现世界和平、繁荣发展的重要使命。
然而,由于年龄尚未成熟,他们容易受到诱惑,犯错误,做出危险的行为。
因此,为了青少年的安全和发展,他们应该避免一些危险行为。
首先,青少年不能参与违法行为,如犯罪、吸毒等。
这些违法行为会使他们陷入法律的纠纷中,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此外,他们也不应该参与社交恐怖活动,如网络暴力、群体暴力等。
这些行为会毁掉学习、生活的秩序,给青少年带来无序和恐慌的环境,破坏自身心理健康。
此外,青少年也不能参与某些危险的活动,如拉拉队、攀岩、直升机驾驶等。
这些活动非常危险,一旦发生意外,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另外,他们还不能参与不文明活动,如聚众闹事、乱涂乱画等。
这些行为会干扰社会秩序,给当地居民和游客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也会影响青少年自身的声誉。
总之,青少年要避免一些危险行为,这样可以保护他们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他们应该诚实、守法,尊重社会秩序,选择合理的娱乐方式,才能给自己和社会带来祝福和希望。
另外,青少年应该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勤奋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
作为一个学生,他们要利用好上课时间,学习知识,不要在学校里花费大量时间说冷笑话或者参加不合适的活动。
此外,他们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网络隐私,不要随便上传重要的个人信息,以免遭受网络攻击。
最后,青少年也要注意自己的健康。
定期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也可以更好地抗拒外界的诱惑和不良活动的影响。
以上就是青少年应当避免的危险行为。
作为下一代,我们希望青少年能够选择正确的行为,在健康、快乐的基础上发展自己,为实现世界和平、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Health Risk Behaviors of Adolescents
1
掌握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概念、分类、
2
熟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特征
3
了解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形成模式和预 防控制策略
案例: 每年大约有170万10-19岁的 青少年死于伤害、妊娠期疾病以及 其他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数百 万的青少年忍受慢性病和失能的折 磨。更为严重的是70%的早死均与 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行为有关。
behavior contributing to unintentional injury
包括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溺水、跌落、烧烫 伤、电击伤、食物中毒等非故意伤害。 道路交通伤害主要指标: (1)违反交通规则:乱穿马路,不走人行道和天 桥,涵洞。 (2)骑自行车违规行为:逆行,带人,攀附,追 逐。 (3)溺水:不安全游泳行为,不安全场所游泳, 溜冰。
(4)危险行为不受先天遗传影响,主要通过后天模仿 和学习获得;
(5)良好可塑性。
对健康的危害:
(1)危及健康和生命; 它是导致非故意性伤害和故意性伤害的重要原因。 伤害已取代躯体疾病,成为青少年首位死因(发达和发展中 国家)。 (2)产生潜在危险; 导致成年期疾病高发。越早出现这些危险行为,发生成年 期疾病的可能性越大。 15岁开始吸烟者,比成年后才开始吸烟者的死亡年龄平均 提前3-5岁,患肺癌的危险上升15-17倍。 (3)引发性传播疾病; 青少年性行为具有无计划性、无保护性和不安全性等特点, 且多伴随过量饮酒、吸毒等其他危险行为,使他们感染性病/ 艾滋病危险增加。 (早产、死胎、滞产,人工流产,伦理道德)
问 题
?
问题:
1、什么是健康危险行为? 2、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有何特点? 3、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4、青少年时期为什么是健康危险行为形成的 关键时期? 5、如何应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概述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youth health-risk behaviors )
15~19岁少女怀孕率高
斐济为12.2%,老挝为13.3%,蒙古为11.9%, 菲律宾为7.7%,越南为6.10%
女人一生最多流产几次?----引以为戒么 ?
女人一生怀孕机率400-500次,生育次数1-2次,几 乎95%时间需要避孕。 每一次疏忽或者失误→意外怀孕→人工流产。
1.钳刮术流产。最多一次。对子宫伤害很大。现:药流或 延续妊娠至4个月后中期引产代替钳刮术。 2.吸刮术流产。不超过2次。如果做过3次以上,就要考虑 怀孕问题。习惯性流产概率明显加大。 3.药物流产。不超过3次。误认为解决自己“麻烦”救命 稻草,错误理解为“快捷方法”或“避孕方式” 。孕 期前2年,最多不要超过3次。
:凡是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成年期健康和生活
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
青少年是高发人群,又作“自我创造的危险因素”。 1.伴随性意识的觉醒,常故意做出危险动作。 2.独立意识强,眼光从家庭转向伙伴,受伙伴影响大。 3.自视高,评价能力不足,对危险预知性差。
主要特征:
(1)明显偏离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期望。
问题:1、何为网络成瘾? 2、网络成瘾的表现和分类? 3、如何有效控制和预防网 络成瘾?
精神成瘾行为
1.电子游戏机成瘾 2.网络成瘾 长时间玩电子游戏机,或过度沉迷于网络世 界而不能自拔,并对身心造成一定伤害的现象。
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IA) 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 ) 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 ---------类似赌博成瘾的精神成瘾行为(20世纪90年代) 未形成统一概念。 Goldberg 1996 美 精神病学家 首次 一组病态性、强迫性的使用网络,而使日常行为和人际关系收到 影响的行为成瘾行为。 Kimberly Young:冲动控制障碍,在性质上与病理性赌博相似。 R.A.Davis: 病态网络使用替代网络成瘾,认为这是一组过度上网或将 网络作为一种媒介,而过度依赖网络的某些特殊内容,包括Email依赖,过量使用在线色情服务或者在线商店交易等使用等。
(2)对健康的危害程度各异(直接/潜在)。
(3)有个体聚集性和群体聚集性。 (4)有鲜明的后天习得性(模仿、学习获得)。
(5)有良好的可塑性。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概念的理解
(1) 多数为外显行为,少数属内隐性(精神抑郁,孤 独,绝望等); (2)依靠问卷结果; (3)(个体的)多重性和(群体的)聚集性;
“静代动”
行为有上升趋 势。
发达国家流行特征(美国)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9-12年级 2年/次 2009年 1.导致非故意伤害行为。安全带,头盔,酒后驾车。 2.导致故意伤害行为。打架。 3.使用烟草。 4.饮酒和物质滥用。大麻 摇头丸 海洛因 冰毒 类固醇制 剂 致幻药物 处方药 胶水 油漆 吸入气雾罐气体 5.性行为。 6.不良饮食行为。美专家:学生每天最好吃5次(至少3次) 蔬菜,水果。 7.缺乏体育锻炼。
2、易导致故意伤害的行为
behavior contributing to intentional injury
主要包括携带打架刀具,校内外斗殴, 校园欺侮/暴力行为,离家出走、自伤和各 种自杀行为等,还包括伤心绝望、严重失 眠等内隐性心理-行为问题。
3、物质滥用行为
substance abuse behavior
按美国学者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至少出现 以下10项中的5项者,可诊断为“网络成瘾”
(1)过去7天内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 (2)不上网时仍想网上内容; (3)因不能上网而感到无聊和焦虑; (4)期望上网的时间比目前更长; (5)上网时间经常超出预期; (6)想不上网,但无法自控; (7)因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 (8)向家长、同学、老师隐瞒上网事实; (9)因上网而与老师或家长发生冲突; (10)借上网摆脱困境、抑郁、无助或焦虑。
5、危险性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isk sexual behavior
主要包括那些可导致 1.性传播疾病 2.意外妊娠的性行为。 包括: 多性伴性行为,不安全性行为,被迫性行为等。 也包括: 其后果如意外妊娠 。
6、不良饮食和体重控制行为
主要包括: 1.不吃早餐;
unhealthy dietary and weight-control behavior
1991-2009年美国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监测结果
发展中国家流行特征
WHO 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3年 发展中国家青少年健康危险因素行为核心:性与生殖健康。 1.性行为发生原因中,青少年自身创造的危险因素显著让位于社会经 济低下,性别歧视,知识缺乏等因素。少女,金钱诱惑和暴力强 迫。 2.15-19岁少女怀孕率很高,7%-14%。起因85%以上源于被迫行为。突 兀性,无准备性,缺乏常识,导致缺乏自身防护(安全套等方 式)。 3.怀孕少女易流产、早产、死胎、滞产等高危状况。所生子女患病率 死亡率高,儿童虐待和忽视。 4.性虐待现象普遍且严重。少女遭受性暴力和商业性剥削,是导致发 展中国家性传播疾病蔓延,非意愿性妊娠多发的主要原因。 5.其他健康危险行为如吸烟、酗酒、吸毒等物质滥用现象在发展中国 家泛滥,对青少年生殖健康问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国青少年人群流行现状和趋势
2005年 北大 调研城市青少年人群 1.不健康饮食行为:不健康饮食行为、体力活动不足,“以静代动”生活方 式普遍,加速”肥胖易感环境“形成。 2.非故意伤害事故频发 严重受伤(跌落伤,车祸,碰碰伤,烧烫伤,打架, 溺水等)。 3.心理压力大,自杀行为增多。 郁闷,孤独无助,伤心绝望,失眠。 4.物质、精神成瘾行为不容忽视。吸烟,饮酒,地西泮催眠,毒品,网络成 瘾等。 5.危险性行为。大学生为主要对象,涉及是否存在该行为,性伴数量,安全 措施及被迫行为。 2008年:纳入乡村样本→全国样本 1.划分东中西片和同省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群体。我国不同地区群体在几乎 所有健康危险行为类别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2.在伤害与健康危险行为(地点,时空,多重性)的关联上取得较大突破。 3.重组家庭比核心家庭健康危险行为发生频率高。 4.不良饮食行为(西式快餐)、缺乏体力活动,网络使用过度等在2005-2008 间有明显上升趋势。
网络成瘾
预防: 网络具有两重性。合理使用网络是关键。 1.立法,加强对网吧和网络游戏运营的监管,规范网站和 网络游戏的内容,加强对网络游戏审核的监管,建立 滤过系统,使青少年不能接触不健康网站,净化网络 资源环境,建立适合青少年的健康网站。 2.加强父母与儿童青少年的沟通,对青少年开展生活技能 教育,疏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 3.让孩子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4.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动员社会各界为青少年提供 交流沟通的渠道。
主要包括吸烟、饮酒、吸毒和滥用其他药物 等行为。
4、精神成瘾行为
psychoactive addiction
案例:北京市4所高校的调查表明,一所招生规模 在5000人左右的大学每年约有50人左右退学,其中 80%的退学大学生都和网络成瘾有关,主要表现为 长时间沉湎网络导致旷课或者所“挂”科目过多。
网络成瘾
表现 1.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 2.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感觉不快。 3.在个人现实生活中花很少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和与他人交 往。 4.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 5.倾向于否认过度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的 损害。
网络成瘾
类型 1.互联网性成瘾,指强迫性进入成人站点浏览有 关性的信息或黄色信息。 2.互联网社交成瘾,指过度卷入各种互联网在线 关系中,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3.网络强迫行为,强迫性的参与在线赌博,网上 购物或网络交易。 4.过度查询与下载信息,指强迫性的在互联网上 冲浪或查询数据库信息。 5.游戏成瘾,指强迫性的玩游戏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