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压弯构件腹板的局部稳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压弯构件腹板的局部稳定
压弯构件腹板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除受
到 非均匀的压应力作用外,还有剪应力存在
(。1)工字形和 H 形截面的腹板
腹板的局部稳定问题受剪应力的影响不大,
主要与压应力不均匀分布程度有关,为此引入应
力梯度α0 来考虑不均匀压力的影响:
max
min
0
max
σmax——为腹板计算高度边缘的最大压 max
fy
fy
min
a
min
腹板边缘弹塑性阶段应力分布
h0 h0
取 cr=fy ,可绘出 h0/tw 随应力梯度α0 变化的曲线,为
便 于应用,规范用两段折线代替:
当 0≤ α0 ≤1.6 时:
h 0
16
50
t
0
w
当 1.6<α0 ≤2.0 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h 0
48
1
t
0
w
规范同时考虑:
对长细比较小的压弯构件,整体失稳时截面的塑性发展深度太 深;而对长细比较大构件,塑性发展又太小。因此, h0/tw 宜随 长细比增大而适当放大;
当α0 =0 时,应与轴心受压高厚比要求一致;当α0 =2时,应与
受弯构件要求一致。------应使公式前后衔接!
基于上两点考虑,规范规定:
h0
当 0≤ α0 ≤1.6 时:
h 0
0.525 235
t w
16
0
f y
tw
当 1.6<α0 ≤2.0 时:
h
0 48 0.5 26.2
式中:
Ke为弹性屈曲系数,其值与应力
梯度 α0 有关。
而弹塑性阶段,其临界应力为:
2
cr
K p
2E
12(1 v2
)
thw0
式中:
Kp 为塑性屈曲系数,其值与最大受
压边缘割线模量 Es、剪应力、应力梯度
α0有关。
max
max
min
a
min
腹板边缘弹性阶段应力分布
235
t
0
f
w
y
式中:
λ —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长细比,当 λ< 30时, 取λ=30;当λ >100时,取λ=100。
应力,计算时不考虑构件稳定
系数和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σmin——为腹板计算高度另一边缘相应 min 应力,压为正,拉为负。
t
b tw
h
h0
t
max
a
min
h0
不均匀压应力和剪应力共同作用腹
板弹性屈曲临界应力:
2
cr
K
2 E
e 12 ( 1 v 2
)
t
w
h 0
压弯构件腹板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除受
到 非均匀的压应力作用外,还有剪应力存在
(。1)工字形和 H 形截面的腹板
腹板的局部稳定问题受剪应力的影响不大,
主要与压应力不均匀分布程度有关,为此引入应
力梯度α0 来考虑不均匀压力的影响:
max
min
0
max
σmax——为腹板计算高度边缘的最大压 max
fy
fy
min
a
min
腹板边缘弹塑性阶段应力分布
h0 h0
取 cr=fy ,可绘出 h0/tw 随应力梯度α0 变化的曲线,为
便 于应用,规范用两段折线代替:
当 0≤ α0 ≤1.6 时:
h 0
16
50
t
0
w
当 1.6<α0 ≤2.0 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h 0
48
1
t
0
w
规范同时考虑:
对长细比较小的压弯构件,整体失稳时截面的塑性发展深度太 深;而对长细比较大构件,塑性发展又太小。因此, h0/tw 宜随 长细比增大而适当放大;
当α0 =0 时,应与轴心受压高厚比要求一致;当α0 =2时,应与
受弯构件要求一致。------应使公式前后衔接!
基于上两点考虑,规范规定:
h0
当 0≤ α0 ≤1.6 时:
h 0
0.525 235
t w
16
0
f y
tw
当 1.6<α0 ≤2.0 时:
h
0 48 0.5 26.2
式中:
Ke为弹性屈曲系数,其值与应力
梯度 α0 有关。
而弹塑性阶段,其临界应力为:
2
cr
K p
2E
12(1 v2
)
thw0
式中:
Kp 为塑性屈曲系数,其值与最大受
压边缘割线模量 Es、剪应力、应力梯度
α0有关。
max
max
min
a
min
腹板边缘弹性阶段应力分布
235
t
0
f
w
y
式中:
λ —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长细比,当 λ< 30时, 取λ=30;当λ >100时,取λ=100。
应力,计算时不考虑构件稳定
系数和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σmin——为腹板计算高度另一边缘相应 min 应力,压为正,拉为负。
t
b tw
h
h0
t
max
a
min
h0
不均匀压应力和剪应力共同作用腹
板弹性屈曲临界应力:
2
cr
K
2 E
e 12 ( 1 v 2
)
t
w
h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