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思想

合集下载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

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
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陶行知指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我们创造之工作;”要解决小孩的创造“自由”,要让他做有意思的活动,开发他们的天才;“手脑并用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一堂吹泡泡的综合实践课上,老师因为一位极其淘气的学生过于活跃屡次违反纪律很难控制,没有发给他吹泡泡的工具;在开始自主活动时,让人吃惊的是他却吹出了全班最大的泡泡;原来,他裁开矿泉水瓶,用上半部剪成漏斗状,蘸着肥皂液吹出了泡泡;我们先不去讨论他一再违反纪律的事,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一刻他是用双手与大脑一起去创造出了大泡泡;可以说同在一个教室,发挥创造力的只有他一个人;这件事情,不得不让我们做教师的人深深地思考;每一位学生都是有潜力的,相信人人都能成才,科学的教育能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保护学生自尊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实施创造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总之,学校要培养新时期富于创造力的人才,全面实现创新教育,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究、质疑、交流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以开发学生潜能,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的世界角色需肩负起更大的国际责任;世界关注“中国制造”的目光,正在转移向“中国创造”;这转变同时是对教育的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中不断前进;求真求实求
创造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历史所赋予的使命;。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的教育必须能造就能思索、能建设的人”,应培养年青一代成为“新时代之创造者,不是旧时代之继承者”。

纵观陶行知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发现,大力倡导创造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鲜明特色,也是其教育思想的起点和归宿。

他以生活教育为基础, 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生活教育”的目的;认为创造教育就是要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独出心裁”的教育;认为教师“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师的成功就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毋庸讳言,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忽视了实践的、感性的、可操作性的活动,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学时空局限于课堂,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没有自主研究的时间与空间;教学手段单一、方法机械,重视知识的简单识记,忽视了对学生的理解引导;课堂教学以应付考试为目标,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不能运用于实践,运用于生活。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将促使我们从“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出发,抛弃“鸟笼式”的课堂,走出“接受学习、机械记忆”的境地,循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去“探未发明的新理”、“入未开化的边疆”,培养“脑手双全”、富有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的“活人”。

一、民主宽容是创造的温床“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

由此可见,对学生来说,宽松民主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其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创造思维的萌芽与发展。

“世界上没有不能弹奏的曲子。

”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有着无限的创造潜能,要做的不是从“零”开始的培养,而是努力营造学生心灵自由放飞的沃土,提供机会让学生创造的泉水无拘无束地奔涌。

1.说的自由。

陶行知先生说:“小孩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探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探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探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陶行知是我国首位创造教育家,他提出的创造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具有强大指引作用,引领着教育教学创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释放,并树立创新、创造的理念,养成良好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效,本文探索了在教学中运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小学数学引言:近年来,国内许多学校在教研工作中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力度不断提升,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许多价值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中创造教育思想是广大学者研究的焦点,其运用于教学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释放。

一、创造教育思想运用于数学教学的价值(一)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创造教育思想,本身是教师教学观念革新的表现,教师普遍能认识到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创造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就是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创新创造的过程中对学习充满自信。

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并非简单记忆概念定理,学习道路上充满坎坷,教师只有利用好创造教育思想,才能激励学生主动克服学习时面临的困难,避免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急躁,在面对问题时保持更耐心的态度,做好创新创造,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

(二)拓宽学生的创造空间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能够突出“以人为本”的课堂本质[1],需要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学生营造更广的想象空间。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会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许多学生习惯进行机械式思考。

创造教育思想下教师会引导学生结合既有知识,尝试自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考的角度可能存在差异,他们利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后,教师积极组织分享,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散,拓宽学生们创新创造的空间。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果要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认真学习的态度,需要不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面对学习时更加主动。

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行创造教育之路

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行创造教育之路

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行创造教育之路习陶行知,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引导学生从传统的知识传递型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这一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成为独立思考、善于创新、富有创造力的人才,从而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教育领域朝着更加开放、多元、包容、创新的方向迈进,其影响力和意义不可低估。

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内涵丰富多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习陶行知强调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习陶行知注重实践教育。

传统的教育模式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强调实践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实验、动手操作、实地考察等,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从而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习陶行知倡导个性化教育。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学生的统一性和规范化,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而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强调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来开展教育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发展自己的特长的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习陶行知推崇合作学习。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个体学习,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协作与合作。

而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认为,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交流思想、分享经验,从而激发更大的学习激情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如小组讨论、团体活动等,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合作,从而培养出更好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

学前教海陶行知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

他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重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至今他的这一思想对我国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仍有重大的启示。

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及评价一、成人应保持童心并相信儿童拥有巨大的创造潜力陶行知认为,成人应该陪着小孩子一起创造,也就是要求成人加入儿童的队伍当中。

那么,第一步就是要做到不失赤子之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此外,陶行知还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是人类祖先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才华的精华。

儿童一生下来就秉承了人类的创造潜能,一旦有适合的环境,其创造性就能萌芽、开花、结果。

他的这一思想被众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所证实。

可见,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所以,我们要坚持并学会把这一思想运用于实践。

二、儿童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1.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

因此,发展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

其次,中国封建教育一直不让孩子动手,因而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

最后,我们应让儿童用眼睛看事实,让儿童观察和分析大自然、大社会,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关键在于做到“六大解放”。

2.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需要因材施教,但关键在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务必要正确、及时。

美国学者史蒂芬·利汉斯曾说:“2—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么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再被激发出来。

”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启示一、家长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因此,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方面,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以下是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行创造教育之路

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行创造教育之路

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行创造教育之路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创造教育理念相结合的产物。

习陶行知强调通过实践探索、思维激发和团队协作,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行创造教育之路,就是要将习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推动教育变革,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一、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内涵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一种全面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独立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注重实践和体验,重视团队合作和交流,提倡以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习陶行知创造教育的实践路径是将创造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教育实践的过程。

在习陶行知创造教育的实践路径中,教育者应该秉持“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的原则,将创造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要以学生为本。

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育活动和课程设计,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以问题为导向。

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现实问题和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实践。

要以实践为基础。

教育者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提倡学以致用,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通过以上实践路径,可以有效地落实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推动习陶行知创造教育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要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育者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教师的激情和创新意识。

要建立积极的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发展潜力,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要加强家校合作。

教育者要积极与家长合作,加强对学生的全面指导和培养,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陶行知的“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人物,其教育思想至今仍对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他提出的“创造的儿童教育”理念,旨在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首先回顾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和核心理念,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环境。

接着,通过详细解读陶行知的相关著作和演讲,提炼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要素和实践方法。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探讨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2. 陶行知的儿童教育理念陶行知,这位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杰出人物,对儿童教育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

他坚信,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而非仅仅传授知识。

他认为,儿童天生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教育者的任务是激发这种潜能,引导儿童自主发展。

在陶行知看来,儿童教育应当以“生活即教育”为基本原则。

他主张教育应当融入儿童的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

这种教育理念不仅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陶行知还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他认为,教学不应当仅仅是教师的单方面传授,而应当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过程。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儿童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陶行知的儿童教育理念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对于当今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路径,即通过生活实践和教学合作来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3. 创造的儿童教育的方法和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创造的儿童教育”不仅是一种理论构想,更是一种具有鲜明操作性和实践导向的教育模式。

简述陶行知对创造的儿童教育的论述

简述陶行知对创造的儿童教育的论述

1. 陶行知对创造的儿童教育的论述陶行知,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家,被誉为“民国教育界的领袖”、“我国教育的老一辈领袖”,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在他的教育理论中,关于创造的儿童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人类最高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培养和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充分发展个性,养成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品质。

以下将就陶行知对创造的儿童教育的论述进行深入探讨。

2. 创造的内涵和意义在陶行知看来,创造是指通过独立思考、想象和发明,创造新的理念、观点、方法、技术、艺术作品等,以满足个人或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创造是人类的天赋和追求,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陶行知强调,创造不仅仅是在科学、技术、艺术领域的创新,更包括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创造是培养孩子们全面发展的关键,也是激发他们潜能和独立人格的基础。

3. 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陶行知认为,儿童天生就具有创造潜能和好奇心,这种潜能和好奇心需要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引导和激发才能得以发展和绽放。

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是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激发孩子们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他们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是引导和鼓励孩子们进行自主创造和实践,让他们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构思和创作。

4. 创造性教育的实践策略在实践中,陶行知提出了一系列创造性教育的实践策略。

教育者应该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充分理解孩子们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教育者应该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学习任务,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再次,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促进他们的多元化发展,培养跨学科思维和创新意识。

简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简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简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生前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教育会的总干事。

其实,从小就开始了他为社会服务的思想与活动。

在回顾一生时说:“最使我感到欣慰的,就是我的学生后来都当了革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

”教育,一直以来就是党和国家极其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全社会都非常热心的问题。

在我看来,只有让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果,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真正的走向世界。

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充分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想打好基础,就要大力进行教育改革,那么教育改革又应该怎么进行呢?我认为就是“因材施教”。

还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

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不仅可以使农村孩子上学不再受条件的限制,而且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

同时,它也有助于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区域差异,使广大群众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学校要努力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全国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改革,尽快地形成适合素质教育需要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

在普及教育、提高质量的同时,更要重视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完善。

教育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要遵循教育规律,创新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推动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办好继续教育。

积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着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解决好择校热的问题。

要切实加强德育工作,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相结合,把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创造教育,培养人的创造性品质,重视儿童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是人的潜在能力,人的创造力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创造性品质的核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是创造性品质的外部表现。

人类的创造力通过遗传、环境和教育获得,而儿童时期的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创造力形成的关键。

论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教育管理

论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教育管理

论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教育管理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教育家和教育管理者。

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创造性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实践以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等方面,探讨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

首先,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他主张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实践和创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提出的“不以成绩评定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该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

其次,陶行知在教育管理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

他主张教育管理应该注重人性化和民主化。

他强调学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他提倡师生平等的教育关系,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和责任感。

陶行知还强调教育管理应该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通过不断总结和改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他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一致的。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的知识。

其次,陶行知提倡的人性化和民主化的教育管理理念,也对现代学校管理提出了挑战。

现代学校管理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参与,建立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

此外,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也提醒我们,教育不应该仅仅追求升学率和分数,而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培养。

总之,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事业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他的教育管理实践强调人性化和民主化,对现代教育也提出了重要的启示。

我们应该在教育实践中,借鉴陶行知的思想,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何谓创 造教育
动结合起来。”” ’ 这足以说 明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教 育界最早注意农民教育的人 。其后 ,陶行知先生专 心试 验乡村创造教育 ,成绩卓著 ,蜚声中外 ,于 13年 l月 1 日荣获上海 圣约翰大学科学博士称 99 2 4 号。陶行知创造乡村教育的影响与 日 俱增 ,因而激 怒了推行反动教晓庄学 校 。晓庄封闭后 ,陶行 知首遭通缉 ,被迫流亡 日 本。他在 日 期间,因见其工业发达 ,又丰富了自己 的教育思想 。13年 春回国后 ,便又创办 自然学 91 园 ,编儿童科学丛书和大众科学丛书,设立儿童科 学函授学校 ,创办乡村工学团,倡导小先生制、传 递先生制,创造普及教育运动于工农大众及其子女
之中,由平民教育 ,乡村教育到普及教育 ,陶行知 以创造教育 “ 向传统教育及国民党的党化教育所作
不屈不挠 的斗争 ,由理论 到行 动从未停息过一分 钟”。13年春 ;陶行知应邀在上海大夏大学教育 93 学院作 《 创造的教育 》的演讲 ,全面系统地介绍什 么是 创造教育 ,创造 教育 的 目的 、内容 和方法 。 什么是创造教育?陶行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个是 《 鲁滨逊漂流记 》中的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上 去 ,口渴 了,白天他用手捧水喝 ,到黑夜发生了困 难 。但 他发现 泥土 经过火 烧 变成坚 固且硬 的东 西 , 于是把泥土塑成 了瓶 ,放人火中去烧 ,瓶子烧成 了,盛水的计划也成功了。另一个是 《 红楼梦 》中 刘姥姥游大观园,贾母请客 ,唤了二只船来 , 贾母 同 媳妇 等 人 在 前 船 先 行 ,宝 玉 同姐 妹 们 在后 船 后 行 ,河内氽满 了破残荷叶 ,宝玉的船划不快 ,追不 上 前船 ,宝玉 心里 非常 忿怒 ,大声 说 : “ 这些 破荷 叶可恨 ,怎么不叫人来拔去?”黛玉道 :我最不喜 欢李 义山的诗 ,只喜他这一 句 : ‘ 留得残荷听雨 声 ’。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 : “ 果然 好句 !以后咱们别叫拔去了。”这两个例子 中。 鲁

论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

论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

论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摘要: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创精神。

创造性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强调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对于当今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教育思想一、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的形成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的形成,与他个人的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接受了西方现代教育理念,回国后看到中国教育的落后状况,开始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革。

他认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在于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提出了创造性教育的理念。

二、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 强调实践和创新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精神。

他主张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倡导“因材施教”陶行知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他主张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手段,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力。

3. 主张“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学生应该从生活中学习、感悟和成长。

他主张教育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实践和创新。

4. 提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他主张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三、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启示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它启示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和权威。

其次,它启示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力。

试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试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试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林峰(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盐城224002)摘要: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和先行者.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理论体系的精髓之一。

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创造性人才就是真善美的活人。

创造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创造教育就是要培养行思结合、手脑相长、富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

在大力开展创新教育的今天,重温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创造教育思想.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现实意义早在60多年以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立生活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教育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和先行者。

在他丰厚的教育理论遗产中,创造教育思想是最值得珍视的内容之一。

陶行知视创造教育为教育目的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首开先例的。

“创造教育”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教育的一大潮流。

在大力开展创新教育的今天,重温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创造教育思想。

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943年陶行知发表了《创造宣言》。

这篇宣言指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

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

是我们的爱人。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这一思想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揭示出教育的本质与真谛所在,是一种大创造教育概念。

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创造性人才就是真善美的活人。

而教育者必须要有创造性的理论和技术,才能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也才能向着创造生活前进。

陶行知说:“婆罗门教育有三大神:一是创造之神。

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
(二)儿童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
1.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在他看来,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等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因此,发展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其次,中国封建教育一直不让孩子动手,因而推残了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列举爱迪生、瓦特等发明家的事例来说明动手的重要性,主张我们的护育员或先生要像爱迪生的母亲一样,让孩子们有动手的机会。第三,传统的封建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应让儿童用眼睛看事实,让儿童观察和分析大自然、大社会,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中来增长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第五,要让儿童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以及社会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空间解放了,儿童才能搜集到丰富的材料,扩大认识的眼界,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第六,学校不应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不能“日问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假象”,“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毋庸置疑,儿童的创造力是稚嫩的,但却有着无限的发展价值。正如杜威所说:“只有傻瓜才把创造视为离奇幻想的事情……一个3岁的儿童发现他能用积木做什么事情,或者一个6岁的儿童发现他能把5分钱和5分钱加起来成为什么结果,即使世界上人人知道这件事情,他也真是一个发明家。”我们必须充分相信每个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创造潜能,并正确认识其创造力的巨大发展价值。
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皮亚杰指出:儿童对环境的适应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从学会与父母、同伴、老师交往,到认识绚丽多姿的大自然,熟悉纷繁复杂的社会,再到掌握使用各种工具,儿童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创造。儿童的创造潜力从一出生就开始萌芽。众所周知,半岁的婴儿就能自己抱着奶瓶吃奶;一岁的婴儿尽管不会说话,却能做出手势或发出信号,让大人帮他捡起他够不着的玩具;一岁以后就慢慢学会使用母语,语言的学习过程对于婴儿也是一个全新的创造过程。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摘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现代意义。

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方面,陶行知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他还强调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陶行知还强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素养。

陶行知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我们应当积极借鉴他的创造教育思想,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陶行知, 创造教育思想, 现代价值, 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 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思想, 教育教学改革。

1. 引言1.1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陶行知作为中国教育界的泰斗,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仍然具有深远的启示。

陶行知提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认为学生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单纯依赖老师的指导。

这种观念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需要具备筛选、分析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而不只是被passively 接受信息。

陶行知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这与现代教育实践中的“学以致用”理念不谋而合,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富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力量,而这正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所在。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然对当代教育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

通过积极响应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我们可以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为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做出贡献。

1.2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在当代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的应用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的应用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的应用陶行知是现代创造教育思想的鼻祖,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

而幼儿时期,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往往是最不受束缚的,在此阶段开展创造教育,对于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1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概述陶行知曾经提到:“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造才是中国教育的完成”,“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而就创造教育本身,陶行知又继续提到:“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理论,即解放孩子的双眼、双手、大脑、嘴巴,解放孩子的空间与时间。

陶行知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创造力,每一个人都具备成为创造者的潜能,这是人类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发展过程留下的宝贵财富。

每一个孩子都具备创造的潜能,在其成长过程中由于一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扼杀了一些孩子的创造潜能。

因此,现代幼儿教育要重视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通过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用现代科学教育方式,激发幼儿创造潜能,使创造力的种子在其体内生根发芽,并为其今后的茁壮成长奠定基础。

2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的策略2.1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未知和好奇,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啟蒙期,他们有着十万个为什么需要家长、教师的解答,因此幼儿时期是挖掘创造潜能,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时期。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首先需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可以自由的探索和发现,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幼儿才能有独立的想法和无限的创造力。

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由于幼儿的特殊性,其课程大多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完成。

因此,在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时,要结合游戏特点,选择一种幼儿更容易接受的方式。

例如,积木作为幼儿常见的游戏玩具,普遍受到他们的喜欢,孩子在积木游戏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各式各样问题,此时他们会生气、哭闹、求助。

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行创造教育之路

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行创造教育之路

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行创造教育之路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指清华大学教育学家习近平、陶行知和李大钊所创造的教育改革理念。

这个理念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培养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有社会责任心的高素质人才。

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前身是“德育体育一体化”和“教育为人”理念。

这两个理念合在一起,构成了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

这个理念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以学生为中心”是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最核心理念。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校和教师主导学生学习。

但是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认为,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学习的辅助者。

因此,学生应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和发展人格。

二、“立德树人”是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基本宗旨。

“立德”是指教育过程应该具有道德导向和人生指导的功能。

“树人”是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全面的能力。

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教育目标。

“德”是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智”是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全面而均衡的智力。

“体”是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

“美”是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四、“教学相长”是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同步提高,相互促进。

这样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五、“创新精神”是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教学理念。

在这个理念中,教育被视为一个创新和发展的过程。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让他们提高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习近平、陶行知和李大钊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需求和问题。

这是一个治国理念和文化价值观的融合,涵盖了和当时社会的大多数人民有关的所需的文化素质和价值。

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理念和实践,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里程碑,至今仍然有着无限的启示和价值。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家、实践家、民主政治家,他的儿童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他强调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个性和创造力,提倡实践教育、综合素养教育,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这些思想在当代教育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陶行知强调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个性。

他认为,儿童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机械地接受和记忆知识。

他主张让孩子去发现和探索世界,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和空间,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他提出的“自由活动”教育法,让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倡导实践教育。

他认为,儿童应该通过实际的经验和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发展技能。

他主张让孩子参与社会实践和劳动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他认为,实践是知识的源泉,只有通过亲身实践,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提倡的“读书不如行万里”的观念,强调实践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

他认为,教育应该全面发展孩子的智力、体力、美感和道德品质。

他主张通过多种方式和活动来培养孩子的不同方面的素养,例如运动、音乐、美术和手工等。

他强调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

他还提出了“生活教育”和“动手能力教育”的理念,认为生活中的各种实践活动对于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陶行知关注儿童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能,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才能进行个性化教学。

他主张教师应该了解和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他还提出了“兴趣点教育”的观念,即教师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点来引导和教育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行知(1891—1946),安徽省歙县人,原名陶文濬,笔名“知行”,后改为陶行知。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校专攻教育行政,师从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博士。

回国后积极从事平民教育活动,先后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上海市山海工学团、重庆育才中学、重庆社会大学等学校。

针对当时学校教学的弊端,陶行知不仅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还提出了创造教育的思想,特别是他提出的“六大解放”学说,对我们今天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中不仅要启迪学生思维,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创造,解放儿童创造力,“敢探未发明的新理”,使人人都能创造。

教师要把自己摆在儿童队伍里,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以便发现小孩子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

但是囿于传统文化、教育制度、教学方法的局限,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

因此我们必须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如何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呢?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思想。

陶行知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中说:“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1、解放小孩子的头脑。

陶行知认为小孩子多少都有其创造的能力,只是长期以来,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

在解放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求知欲、好奇心,对学生的创造萌芽要积极的培植和爱护,使学生养成勇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的创造精神。

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多数人的创造力”,这足以说明了我们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就必须从教学民主入手,形成师生间的“心相近、语相通、情相融、理相达”,反之,师生间缺乏相互的沟通和理解,会严重扼杀学生的创造欲望。

因此,我们要根据
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的实际,鼓励学生多想,促使学生形成探索性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解放小孩子的双手。

心理学认为,人的素质、体能、智能、技能的发展有赖于多种感官参与。

陶行知说:“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达到不可思议。

”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的一个朋友,因为小孩子把她的一个新买来的金表拆坏了,在大怒之下,把小孩子结结实实打了一顿。

陶行知知道后对她说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掉了。

于是这位朋友就向陶行知请教补救的办法。

陶行知说:“你可以把孩子和金表一块送到钟表铺,请钟表师傅修理,他要多少钱,你就给多少钱,但附带的条件是要你的小孩子在旁边看他如何修理。

这样修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速成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的孩子好奇心就可得到满足,或者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咧。


解放孩子的双手,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感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提高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经过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启发创造性,使智力获得发展,提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获得更多知识、更多本领的内在动力。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要目标,凡能让学生动手的,教师尽量不要用讲解或演示来代替,而要解放学生的双手,千方百计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努力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3、解放小孩子的嘴。

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

解放孩子的嘴巴,就是要让学生大胆地提问、积极地发言,讲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允许他们说错、允许他们的意见与老师不一致,从而保护他们说话的积极性。

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口若悬河地“讲”,学生静静地听,就激发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谈不上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我们应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鼓励与尊重他们提问。

对那些木讷寡言,想问又担心提问质量的学生,要帮助其克服心理负担,解除疑虑。

要引导学生善问,把问题提到
“要害”处、关键处,提高问的质量。

还应激励学生乐问、勤问,随时随地问自己、问别人,让他们的语言和思维在“问”中得到同步发展。

因此,“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发展他们的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4、解放孩子的眼睛。

观察感知是思维活动的窗户,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开端。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从观察开始的,从对具体事物的外表出发,经过一系列活动到抽象出其本质属性,再由抽象回到具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所以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例如,利用与教材配套的投影片、录象、课件等来开阔学生的眼界,从多角度提供相关资料,尽可能运用生动的、形象的材料进行教学,创设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

5、解放小孩子的空间。

陶行知认为,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

解放了小孩子的空间,他们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课堂中跳出来,带领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生不仅要以书为师,还要以社会,以大自然为师。

创新需要广博的知识,书本仅是理论性知识,理论知识再渊博,没有丰厚的实践基础,谈创新,谈发明,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因此,只有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走出课堂,才能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6、解放小孩子的时间。

陶先生特别强调时间的解放,他说:“我个人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的存在。

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

”现行的考试制度虽有所改进,但人们仍把分数看得很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仍有不少教师与家长联手封杀了应属于学生的大量课余时间。

正如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日间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

学生几乎成了看书做题的机器。

层出不穷的“课堂作业”侵占了本属他们自己支配的时间,摧残了成千上万学生的身心健康。

这种不科学的考试方法及不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必然会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因此,必须解放儿童的时间。

解放了儿童的时间,
就等于解放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就等于解放了儿童的创造思维。

教师应悉心深究教材,专心备课,精心设计作业,并在课内留有做作业的时间,课后作业时间相应减少。

只有这样,才算名副其实地解放了儿童的时间,才能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这“六大解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孤立地对待,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又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他们有“创造之地”、“创造之时”,成为新世纪的“创造之人”。

“六大解放”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

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终其一生的教育生涯,他坚持不渝的,其中重要的一个主张,就是创造教育,就是致力于为学生建设一个发挥创造力的环境。

无论是在他所开办的晓庄师范、育才学校,还是他所提倡的生活教育、平民教育,他都把创造教育作为其中的宗旨。

陶行知先生在提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同时,也十分强调教师的创造精神。

他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认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就是说,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创造性地运用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

毕竟,“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果没有创造性,就很难适应今天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