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巩固练习(提高--带答案)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及性质(习题及答案).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及性质(习题)➢例题示范例1: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边AD 的中点,点 F 在边CD 上,且CF=3FD,△ABE 与△DEF 相似吗?为什么?解:△ABE 与△DEF 相似.理由如下:在正方形ABCD 中,∠A=∠D=90°,AB=AD=CD设AB=AD=CD=4a∵E 为边AD 的中点,CF=3FD∴AE=DE=2a,DF=a∴ AB=4a= 2 ,AE =2a = 2DE 2a∴ AB=AEDF aDE DF又∵∠A=∠D∴△ABE∽△DEF➢巩固练习1.在下面的两组图形中,各有一对相似三角形,则x= ,y= ,m= ,n= .2.如图,△ADE∽△ABC,AD=BC,BD=4,DE=9,则AD= ,AE= .EC3.如图,在△ABC 中,AC=8,BC=10,AB=12,D,E 分别是△ABC 的边AB,AC 上的动点,且始终满足△ABC∽△AED.当AE=AC 时,BD= ;当AE=BD 时,AE= ,DE=;BC在D,E 移动的变化过程中,AD:DE:AE= .4.如图,在△ABC 中,点P 为边AB 上一点,则下列四个条件:①∠ACP=∠B;②∠APC=∠ACB;③AC2 =AP ⋅AB ;④ AB ⋅CP =AP ⋅CB .其中能判定△ABC∽△ACP 相似的是.第4 题图第5 题图5.如图,在正三角形ABC 中,D,E 分别在AC,AB 上,且AD=1,AC 3AE=BE,则有()A.△AED∽△BEDB.△AED∽△CBDC.△AED∽△ABDD.△BAD∽△BCD6.在如图4×4 的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与△ABC 相似的三角形所在的网格图形是()A B C D7.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对角线AC,BD 交于点O,OD=1,若OA=1,OB =9,则OD= ,AD=.OC 2 2 BC8.如图,∠APB=120°,点M,N 在线段AB 上,△PMN 是等边三角形.若AMNB =1,AB=26,则NB 长为.99.如图,在△ABC 中,∠A=90°,点E 在线段AB 上,点D 在线段AC 上,且满足△ABC∽△ADE,若AE=6,EB=3,2AD=DC,则AD= ,DE= .10.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12,BC=8,点D,E分别在边BC,AC 上,且BD=3,CE=2.求证:△ABD∽△BCE.11.如图,在△ABC 中,CD=CE,∠A=∠ECB.求证:CD2=AD·BE.12.将△ABC 沿BC 方向平移得到△DEF,△ABC 与△DEF 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BC 面积的一半.已知BC=2,求△ABC 平移的距离.13.求证: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之比等于相似比.要求:①根据给出的△ABC 及线段A′B′,∠A′(∠A′=∠A),以线段A′B′ 为一边,在给出的图形上用尺规作出△A′B′C′,使得△A′B′C′∽△ABC,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②在已有的图形上画出一组对应中线,并据此写出己知、求证和证明过程.14.如图,在△ABC 中,EF∥BC,AB=3AE,若S 四边形BCFE=16,=()则S△ABCA.16 B.18 C.20 D.2415.如图,△ABC,△FGH 中,D,E 两点分别在AB,AC 上,F点在DE 上,G,H 两点在BC 上,且DE∥BC,FG∥AB,FH∥AC,若BG:GH:HC=4:6:5,则△ADE 与△FGH 的面积比为何?()A.2:1 B.3:2 C.5:2 D.9:4➢思考小结1. 回顾相似三角形相关概念,并填空.①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②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③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④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以上概念都是围绕三角形相似,角度相等,线段成比例等信息进行的.不同处在于:利用性质时,三角形相似是条件,角度相等,线段成比例是结论;利用判定时,角度相等,线段成比例是,三角形相似是.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当碰到线段成比例和角度相等等条件或结论时,要考虑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参考答案】➢巩固练习1. 32;15;70°;60°22. 12;33. 20;7.2;3 3 54. ①②③5. B6. B7. 3;1;4:5:6 2 38. 189. 4;3 610. 证明略11. 证明略12. △ABC 平移的距离为2 2 .13. 证明略14. B15. D➢ 思考小结1. 条件;结论。
自学初中数学资料-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综合-(资料附答案)
自学资料一、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综合【知识探索】1.(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①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②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③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④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⑤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2)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①以上各种判定方法均适用②垂直法: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错题精练】例1.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CD、BC上的点.若∠AEF=90°,则一第1页共23页自学七招之日计划护体神功:每日计划安排好,自学规划效率高非学科培训定有()A. △ADE∽△ECFB. △ECF∽△AEFC. △ADE∽△AEFD. △AEF∽△ABF【解答】解:在矩形ABCD中,∵∠D=∠C=90°,∠AEF=90°,∴∠DEA+∠CEF=90°,∠DEA+∠DAE=90°,∴∠DAE=∠CEF,∴△ADE∽△ECF.故选:A.【答案】A例2.如图,已知AB、CD分别是半圆O的直径和弦,AD和BC相交于点E,若∠AEC=α,则S△CDE:S△ABE等于()A. sinαB. cosαC. sin2αD. cos2α【答案】D例3.折叠矩形纸片ABCD时,发现可以进行如下操作:①把△ADE翻折,点A落在DC边上的点F 处,折痕为DE,点E在AB边上;②把纸片展开并铺平;③把△CDG翻折,点C落在线段AE上的点H处,折痕为DG,点G在BC边上,若AB=AD+2,EH=1,则AD=______.【解答】解:设AD=x,则AB=x+2,∵把△ADE翻折,点A落在DC边上的点F处,第2页共23页自学七招之提前完卷飞刀:考场控时莫紧张,跳跃答卷心不慌非学科培训∴DF=AD,EA=EF,∠DFE=∠A=90°,∴四边形AEFD为正方形,∴AE=AD=x,∵把△CDG翻折,点C落在线段AE上的点H处,折痕为DG,点G在BC边上,∴DH=DC=x+2,∵HE=1,∴AH=AE-HE=x-1,在Rt△ADH中,∵AD2+AH2=DH2,∴x2+(x-1)2=(x+2)2,整理得x2-6x-3=0,解得x1=3+2√3,x2=3-2√3(舍去),即AD的长为3+2√3.故答案为3+2√3.【答案】3+2√3例4.如图,把某矩形纸片ABCD沿EF,GH折叠(点E,H在AD边上,点F,G在BC边上),使点B和点C落在AD边上同一点P处,A点的对称点为A′点,D点的对称点为D′点,若∠FPG=90°,△A′EP的面积为4,△D′PH的面积为1,则矩形ABCD的面积等于______.【解答】解:∵四边形ABC是矩形,∴AB=CD,AD=BC,设AB=CD=x,由翻折可知:PA′=AB=x,PD′=CD=x,∵△A′EP的面积为4,△D′PH的面积为1,∴A′E=4D′H,设D′H=a,则A′E=4a,∵△A′EP∽△D′PH,∴D′HPA′=PD′EA′,∴ax =x4a,∴x2=4a2,∴x=2a或-2a(舍弃),∴PA′=PD′=2a,∵12•a•2a=1,∴a=1,∴x=2,∴AB=CD=2,PE=√22+42=2√5,PH=√12+22=√5,第3页共23页自学七招之智慧树神拳:知识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来助力非学科培训∴AD=4+2√5+√5+1=5+3√5,∴矩形ABCD的面积=2(5+3√5)=10+6√5.故答案为10+6√5【答案】10+6√5例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2,点E为AB的中点,AF⊥DE于点O,则AO=______.【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BC=2,∠DAE=90°,∵AE=EB=1,∴DE=√22+12=√5,∵AO⊥DE,∴12×DE×AO=12×AE×AD,∴AO=2√55.故答案为2√55.【答案】2√55例6.△ABC和△DEF是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90°,△DEF的顶点E位于BC的中点处.①如图甲,设DE与AB交于点M,EF与AC交于点N,求证:△BEM∽△CNE;②如图乙,将△DEF绕点E旋转,使得DE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M,EF与AC交于点N.求证:△ECN∽△MEN.第4页共23页自学七招之提前完卷飞刀:考场控时莫紧张,跳跃答卷心不慌非学科培训【答案】证明:(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45°,∴∠1+∠2=135°又∵△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45°∴∠1+∠4=135°∴∠2=∠4,∵∠B=∠C=45°,∴△BEM∽△CNE;(2)与(1)同理△BEM∽△CNE,∴BECN =EMNE,又∵BE=EC,∴ECCN =EMNE,∴ECEM =CNNE,又∵∠ECN=∠MEN=45°,∴△ECN∽△MEN.例7.如图,△ABC内接于⊙O,AD是边BC上的高,AE是⊙O的直径,连BE.(1)求证:△ABE与△ADC相似;(2)若AB=2BE=4DC=8,求△ADC的面积.【答案】第5页共23页自学七招之智慧树神拳:知识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来助力非学科培训例8.如图,AB是⊙O的直径,BE⊥CD于E.(1)求证:AB•BE=BC•BD;(2)若AB=26,CD=24,求sin∠CBD.【答案】(1)证明:连接AD,∵AB是直径,∴∠ADB=90°,∵BE⊥CD∴∠ADB=∠CEB∵∠A=∠C∴△CBE∽△ABD∴ABBC =BD BE∴AB•BE=BC•BD;(2)解:连接DO并延长交⊙O于点F,∵DF是直径,∴∠FCD=90°∴∠F=∠CBD AB=DF=26∴CD=24∴sin∠CBD=sin∠F=CDDF =2426=1213【举一反三】第6页共23页自学七招之提前完卷飞刀:考场控时莫紧张,跳跃答卷心不慌非学科培训第7页 共23页 自学七招之智慧树神拳:知识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来助力 非学科培训1.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F 是CD 上一点,AE ⊥EF ,则S △ABE :S △ECF 等于( )A. 1:2B. 4:1C. 2:1D. 1:4【答案】B2.矩形ABCD 中,AD=2AB=2√2,E 是AD 的中点,Rt ∠FEG 顶点与点E 重合,将∠FEG 绕点E 旋转,角的两边分别交AB ,BC (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 ,N ,设∠AME=α(0°<α<90°),有下列结论:①BM=CN ;②AM+CN=√2;③S △EMN =1sin 2α,其中正确的是( )A. ①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解答】解:在矩形ABCD 中,AD=2AB ,E 是AD 的中点, 作EF ⊥BC 于点F ,则有AB=AE=EF=FC ,∵∠AEM+∠DEN=90°,∠FEN+∠DEN=90°,∴∠AEM=∠FEN ,在Rt △AME 和Rt △FNE 中,{∠AEM =∠FENAE =EF ∠MAE =∠NFE,∴Rt △AME ≌Rt △FNE ,∴AM=FN ,∴MB=CN ,故①正确;∴CF=AM+CN=12BC=√2,当点M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AM-CN=√2,故②错误;∵Rt△AME≌Rt△FNE,∴EM=EN,∴△E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ME=α,∴sinα=AEEM,∴EM=√2sinα,∴S△EMN=12EM2=1sin2α,故③正确,故选:C.【答案】C3.如图,AB是⊙的直径,CD是∠ACB的平分线交⊙O于点D,过D作⊙O的切线交CB的延长线于点E.若AB=4,∠E=75°,则CD的长为.【答案】2√34.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AC和BD相交于点E,且DC2=CE×CA.(1)求证:BC=CD(2)分别延长AB,DC交于点P,若PB=OB,CD=2√2,求⊙O的半径.【答案】(1)证明:∵DC2=CE•CA,∴DCCE =CADC,而∠ACD=∠DCE,第8页共23页自学七招之提前完卷飞刀:考场控时莫紧张,跳跃答卷心不慌非学科培训∴△CAD∽△CDE,∴∠CAD=∠CDE,∵∠CAD=∠CBD,∴∠CDB=∠CBD,∴BC=DC;(2)解:连结OC,如图,设⊙O的半径为r,∵CD=CB,∴CD̂=CB̂,∴∠BOC=∠BAD,∴OC∥AD,∴PCCD =POOA=2rr=2,∴PC=2CD=4√2,∵∠PCB=∠PAD,∠CPB=∠APD,∴△PCB∽△PAD,∴PCPA =PBPD,即4√23r=r6√2,∴r=4,即⊙O的半径为4.5.如图,AB⊥BC,DC⊥BC,E是BC上一点,使得AE⊥DE;(1)求证:△ABE∽△ECD;(2)若AB=4,AE=BC=5,求CD的长;(3)当△AED∽△ECD时,请写出线段AD、AB、CD之间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第9页共23页自学七招之智慧树神拳:知识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来助力非学科培训【答案】(1)证明:∵AB⊥BC,DC⊥BC,∴∠B=∠C=90°,∠BAE+∠AEB=90°,∵AE⊥DE,∴∠AED=90°,∴∠AEB+∠DEC=90°,∴∠DEC=∠BAE,∴△ABE∽△ECD;(2)解:Rt△ABE中,∵AB=4,AE=5,∴BE=3,∵BC=5,∴EC=5-3=2,由(1)得:△ABE∽△ECD,∴ABBE =ECCD,∴43=2CD,∴CD=32;(3)解:线段AD、AB、CD之间数量关系:AD=AB+CD;理由是:过E作EF⊥AD于F,∵△AED∽△ECD,∴∠EAD=∠DEC,∵∠AED=∠C,∴∠ADE=∠EDC,∵DC⊥BC,∴EF=EC,∵DE=DE,∴Rt△DFE≌Rt△DCE(HL),∴DF=DC,同理可得:△ABE≌△AFE,∴AF=AB,∴AD=AF+DF=AB+CD.6.已知,正方形DEFG内接于△ABC中,且点E、F在BC上,点D,G分别在AB,AC上.第10页共23页自学七招之提前完卷飞刀:考场控时莫紧张,跳跃答卷心不慌非学科培训(1)如图①,若△ABC是直角三角形,∠A=90°,AB=4,AC=3,求正方形的边长;(2)如图②,若S△ADG=1,S△BDE=3,S△FCG=1,求正方形的边长.【答案】解:(1)设正方形DEFG的边长是x,∵△ABC是直角三角形,∠A=90°,AB=4,AC=3,∴由勾股定理得:BC=5,过A作AM⊥BC于M,交DG于N,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12AB×AC=12BC×AM,∵AB=4,AC=3,BC=5,∴AM=2.4,∵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DG=GF=EF=DE=MN=x,DG∥BC,∴△ADG∽△ABC,∴DGBC =AN AM,∴x5=2.4−x2.4,x=6037,即正方形DEFG的边长是6037;(2)过A作AM⊥BC于M,交DG于N,设正方形DEFG的边长是a,AN=b,∵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DG=GF=EF=DE=MN=a,DG∥BC,∵S△ADG=1,S△BDE=3,S△FCG=1,∴12ab=1,12BE•a=3,12CF•a=1,∴BE=3b,CF=b,∴S△ADG+S△BED+S CFG=12ab+32ab+12ab=1+3+1=5,∴ab=2,∴b=2a①,=1(BE+EF+CF)×(AN+MN)-(S△ADG+S△BDE+S△CFG)2(a+4b)(a+b)-5=a2,=12∴a=2b②,由①②得:a=2,即正方形的边长是2.7.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DC上的动点.沿EF折叠△CEF,使点C的对称点G落在AD上,若AB=3,BC=5,求CF的取值范围.【答案】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C=90°,BC=AD=5,CD=AB=3,当点D与F重合时,CF最大值为3,如图1所示:当B与E重合时,CF最小,如图2所示:在Rt△ABG中,∵BG=BC=5,AB=3,∴AG=√BG2−AB2=4,∴DG=AD-AG=1,设CF=FG=x,在Rt△DFG中,∵DF2+DG2=FG2,∴(3-x)2+12=x2,,∴x=53∴5≤CF≤3.≤CF≤3.故答案为:538.如图,在⊙O中,直径AB垂直于弦CD,垂足为点E,点F在AC上从A点向C点运动(点A、C 除外),AF与D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1)求证:△AFD∽△CFM;(2)点F在运动中是否存在一个位置使△FMD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给予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CD的中点,EF⊥AE,交BC于点F,则∠1与∠2的大小关系为()A. ∠1>∠2B. ∠1<∠2C. ∠1=∠2D. 无法确定【解答】解:∵∠AED+∠CEF=90°,∠DAE+∠ADE=90°,∴∠DAE=∠CEF,∵∠ADE=∠ECF=90°,又∵∠ADE=∠AEF,∴△ADE∽△AEF,∴∠1=∠2.【答案】C2.如图,正方形ABCD中,M为BC上一点,ME⊥AM,ME交CD于点F,交AD的延长线于点E,若AB=4,BM=2,则△DEF的面积为()A. 9B. 8C. 15D. 14.5【答案】A3.如图,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EFC是两个矩形,点B在EF边上,若矩形ABCD和矩形AEFC的面积分别是S1、S2的大小关系是()A. S1=S2B. S1>S2C. S1<S2D. 3S1=2S2S矩形AEFC,即S1=S2,【解答】解:矩形ABCD的面积S=2S△ABC,而S△ABC=12故选:A.【答案】A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D、CD上的点,且E为AD的中点,FC=3DF,连接EF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G(1)求证:△ABE∽△DEF;(2)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求△BEG的面积.=FCDF=3,∴CG=6,∴BG=BC+CG=10,∴△BEG的面积=12×BG×AB=20.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4,点P、Q分别在直线CB与射线DC上(点P不与点C、点B重合),且保持∠APQ=90°,CQ=1,则线段BP的长为______.【解答】解:分三种情况:设BP=x,①当P在线段BC上时,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90°,∴∠BAP+∠APB=90°,∵∠APQ=90°,∴∠APB+∠CPQ=90°,∴∠BAP=∠CPQ,∴△ABP∽△PCQ,∴ABBP=PCCQ,∴4x=4-x1,∴x1=x2=2,∴BP=2;②当P在C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同瑆得:△ABP∽△PCQ,6.已知,如图,在圆O中,AB=CD。
备战中考数学(浙教版)巩固复习相似三角形(含解析)
备战中考数学(浙教版)巩固复习相似三角形(含解析)一、单选题1.若△ABC∽△DEF, △ABC与△DEF的相似比为1∶2,则△ABC 与△DEF的周长比为()A.1∶4B.1∶2C.2∶1D.1∶2.如图,△ABC通过位似变换得到△DEF,点O是位似中心且OA=A D,则△ABC与△DEF的面积比是()A.1:6B.1:5C.1:4D.1:23.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DE∥BC的是()A. B.C.D.4.若△ABC∽△A′B′C′,相似比为1∶2,则△ABC与△A′B′C′的面积的比为()A.1∶2B.2∶1C.1∶4D.4∶15.下列几个命题中正确的有()(1)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都相似;(2)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都相似;(3)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都相似;(4)所有的正六边形都相似。
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以A为位似中心,将△ADE放大2倍后,得位似图形△ABC,若s1表示△ADE的面积,s2表示四边形DBCE的面积,则s1:s2=()A.1︰2B.1︰3C.1︰D.2︰37.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25cm,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A.1250km B. 125km C.12.5km D.1.25km8.如图所示,△ABC中若DE∥BC,EF∥AB,则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A.=B.=C.=D.=9.如图,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测量树的高度AB,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保持水平,同时边DE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纸板的两条直角边DF=50cm,EF=30cm,测得边DF离地面的高度AC=1.5m,CD=20m,则树高AB为()A.12mB.13.5mC.15D.16.5 m10.如图,小明把一个边长为10的正方形DEFG剪纸贴在△ABC纸片上,其中AB=AC=26,BC=20,正方形的顶点D,G分别在边AB、AC上,且AD=AG,点E、F在△ABC内部,则点E到BC的距离为()A.1B.2C.D.11.如图所示,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A.5对B.4对C.3对D.2对二、填空题12.已知△ABC∽△A1B1C1 ,△ABC的周长与△A1B1C1的周长的比值是,BE、B1E1分别是它们对应边上的中线,且BE=6,则B1E1 = ________.13.假如在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A、B两地的图上距离是3. 4厘米,那么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14.把一个正多边形放大到原先的2.5倍,则原图与新图的相似比为___ _____15.已知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C>BC,AB=2,则AC___ _____.16.如图,G为△ABC的重心,DE过点G,且DE∥BC,交AB、AC,分别于D、E两点,若△ADE的面积为5,则四边形BDEC的面积为______ __.17.假如=,那么=________18.如图,已知AB∥CD∥EF,AD:AF=3:5,BE=12,那么CE的长是________.19.如图,点P在正方形ABCD内,△PBC是正三角形,AC与PB相交于点E.有以下结论:①∠ACP=15°;②△APE是等腰三角形;③AE2=PE•AB;④△APC的面积为S1 ,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S2 ,则S1:S2=1:4.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20.把一个多边形的面积扩大为原先的3倍,且与原先的多边形相似,则其周长扩大为原先的________倍.三、解答题21.要测量旗杆高CD ,在B处立标杆AB=2.5cm,人在F处.眼睛E、标杆顶A、旗杆顶C在一条直线上.已知BD=3.6m,FB=2.2m,EF=1. 5m.求旗杆的高度.22.如图,DC∥EF∥GH∥AB,AB=12,CD=6,DE:EG:GA=3:4:5.求EF和GH的长.四、综合题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三角形AOB的顶点A、B分别落在坐标轴上.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6,0),点B的坐标为(0,8).动点M从点O动身.沿OA向终点A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A动身,沿AB向终点B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当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动点M、N运动的时刻为t 秒(t>0).(1)当t=3秒时,直截了当写出点N的坐标;(2)在此运动的过程中,△MNA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要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MNA是一个等腰三角形?24.如图,已知点D、E分别在△ABC的边AC、BC上,线段BD与A E交于点F,且.(1)求证:∠CAE=∠CBD;(2)若,求证:.25.已知线段a、b、c满足,且.(1)求a、b、c的值;| |(2)若线段x是线段a、b的比例中项,求x的值.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析】【分析】本题可依照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解答】∵△ABC∽△DEF,且相似比为1:2,∴△ABC与△DEF的周长比为1:2.故选B.【点评】本题要紧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2.【答案】C【考点】位似变换【解析】【解答】解:∵△ABC通过位似变换得到△DEF,点O是位似中心且OA=AD,∴AC∥DF,∴△OAC∽△ODF,∴AC:DF=OA:OD=1:2,∴△ABC与△DEF的面积比是1:4.故选C.【分析】由△ABC通过位似变换得到△DEF,点O是位似中心且OA=AD,依照位似图形的性质,即可得AC∥DF,即可求得AC:DF=OA:OD=1:2,然后依照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得△ABC与△DE F的面积比.3.【答案】D【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解析】【解答】解:∵,∴DE∥BC,选项A不符合题意;∵,∴DE∥BC,选项B不符合题意;∵,∴DE∥BC,选项C不符合题意;,DE∥BC不一定成立,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依照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对各个选项进行判定即可.4.【答案】C【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BC∽△A′B′C′,相似比为1:2,∴△ABC与△A′B′C′的面积的比为1:4.故答案为:C.【分析】依照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出答案。
3.3(第10课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提高练习2)(备用)
BC
提示: (1)△ABE∽△ACD
D E B
分析:△AED不可能与△DBC相似; (2)△AED∽△ABC。
C
6、如图, 在△ABC中, ∠C= 90°, BC= 8cm, 4AC-3BC= 0,点P从B点出发,沿BC方向以2cm/s速度 移动.点Q 从C点出发,沿CA方向以1cm/s速度移动.若 P,Q分别从B,C同时出发,经过多少秒时, △CPQ与 A △CBA相似? 提示: (1)△CPQ∽△CBA Q
A
A 图2 K G H B B E D F C B E D F C E n个 K A
H
K
G
图1 H
…
G
D
F
C
综合练习1(变式2)
12、如图,矩形FGHN内接于△ABC,FG在BC上,NH分别在AB、AC上,且AD⊥BC于D,交 NH于E,AD=8cm,BC=24cm, (1) △ABC∽ △ANH成立吗?试说明理由; (2)设矩形的一边长NF=x,求矩形FGHN 的面积y与x的关系式。
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
知识回顾1
1、(定义法)三个角对应相等,且三条边对应成比例的 两个三角形叫作相似三角形. 2、(判定定理1)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常 3、(判定定理2)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用 4、(判定定理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 个
三角形相似 5、(特殊)斜边与一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 角形相似
提示: (2)△CQP∽△CBA
B P C
6、如图, 在△ABC中, ∠C= 90°, BC= 8cm, 4AC-3BC= 0,点P从B点出发,沿BC方向以2cm/s速度 移动.点Q 从C点出发,沿CA方向以1cm/s速度移动.若 P,Q分别从B,C同时出发,经过多少秒时, △CPQ与 A △CBA相似? 提示: (1)△CPQ∽△CBA Q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习题精讲(含答案)
-x, ∴ =
, ∴ x= . (2)如图(2),∵ DE//AC, ∴ ΔBDE∽ΔBAC, ∴ = , 设CF=x, 则BE=6-x, DE=x, ∴ = , ∴ x= . 答:ΔABC内接正。 (四)矩形DGFE内接于ΔABC, DG∶DE=3∶5, S矩形DGFE=60cm2, 高AH=10cm,求:SΔABC。 (五)如图,在ΔABC中,AD是BC边上中线,E是AD中点,求证:AF= FC,EF=
BE。
(六)已知:如图,在ΔABC中,D为AB边上一点,Q为BC延长线上一 点,DQ交AC于P,且∠BDQ=∠PCQ,求证:AB·QD=AC·QB。 (七)已知:ΔABC中,∠C=90°,AC=8cm, BC=6cm 求:在ΔABC内作正方形,使正方形的四个顶点都在三角形的边或顶点 上,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练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 1.3∶7; (合比性质) 2. (注意顺序为b, a,c的第四比例项)
BC=9,则DE=________。 8.已知:RtΔABC中,∠ACB=90°,CD⊥AB于D,AD=4,BD=2,则 CD=________,AC=_________。 9.ΔABC中,∠ACB=90°,CD是高,AC=3,BC=4,则CD=_______, AD=_________,BD=_________。 10.ΔABC中,AB=AC=10,∠A=36°,BD是角平分线交AC于D,则 CD=_________。 11.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则它的内接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 12.ΔABC中,DE//BC,DE交AB,AC于D,E,AD∶DB=5∶4,则S梯形 BCED∶SΔADE=________。 13.两个相似多边形面积比是1∶3,则周长比是_______。 14.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为25∶9,其中一个多边形的周长为45, 则另一个多边形的周长为_________。 15.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的最长边分别为35cm和14cm,它们的周长差 为60cm,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的周长分别为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在ΔABC中,DE//BC交AB于D,AC于E,若四边形DECB的面积为 ΔADE面积的3倍,则DE∶BC=( ) A、1∶3 B、1∶9 C、3∶1 D、1∶2 2.如图,在ΔABC中 = , = ,设AD与CE的交点为P,则CP∶PE=( )。 A、5∶1 B、4∶1 C、3∶1 D、5∶2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之比是1∶2,则它们在斜边上射影的比
(1503)相似三角形性质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相似三角形性质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1.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D、DC上,△ABE∽△DEF,AB=6,AE=9,DE=2,求EF的长.2.如图,AD=2,AC=4,BC=6,∠B=36°,∠D=107°,△ABC∽△DAC(1)求AB的长;(2)求CD的长;(3)求∠BAD的大小.3.如图,△ABC与△A′B′C′相似,AD,BE是△ABC的高,A′D′,B′E′是△A′B′C′的高,求证:=.4.如图所示,已知∠ACB=∠CBD=90°,AC=b,CB=a,BD=k,若△ACB∽△CBD,写出a、b、k之间满足的关系式.5.如图,AD、BE是△ABC的两条高,A′D′、B′E′是△A′B′C′的两条高,△ABD∽△A′B′D′,∠C=∠C′,求证:=.6.已知,如图,△AOB∽△DOC,BD⊥AC,∠AOB是直角.求证:AD2+BC2=AB2+CD2.7.已知如图△ABC中,∠BAC=90°,AB=AC=1,点D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点重合),∠ADE=45°,△ABD∽△DCE.当△AD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E的长.8.如图,△ABC与△ADB相似,AD=4,CD=6,求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9.将三角形纸片(△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B落在边AC上,记为点B′,折痕为EF.已知AB=AC=3,BC=4,若以点B′、F、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BF的长度.10.如图,△ABC中,AB=8厘米,AC=16厘米,点P从A出发,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向B运动,点Q 从C同时出发,以每秒3厘米的速度向A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相应停止运动,那么,当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时,运动时间是多少?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DC上的一点,AE交BD于O,△AOB∽△EOD,若DE=AB,AB=9,AO=6,求DE和AE的长.12.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PCD是等边三角形,且△ACP∽△PDB.(1)求∠APB的大小.(2)说明线段AC、CD、BD之间的数量关系.13.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D、DC上,△ABE△∽△DEF,AB=6,AE=8,DE=2,求EF的长.14.如图,△ABC∽△DAB,AB=8,BC=12,求AD的长.15.如图,△ABC中,∠C=90°,AC=3cm,BC=4cm,动点P从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动点Q从C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A移动,如果动点P、Q同时出发,要使△CPQ与△CBA相似,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秒?16.如图,△ABC∽△FED,若∠A=50°,∠C=30°,求∠E的度数.17.如图,已知△ABC∽△AED,且∠B=∠AED,点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如果AD=3,AE=6,CE=3.根据以上条件你能求出边AB的长吗?请说明理由.18.如图,在△ABC中,AB=8cm,AC=16cm,点P从点B开始沿BA边向点A以每秒2cm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A开始沿AC边向点C以每秒4cm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B、A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APQ与△ABC相似?试说明理由.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AD=6,∠ABC=60°;点P是射线AD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不重合),BP与AC相交于点E,设AP=x.(1)求AC的长;(2)如果△ABP和△BCE相似,请求出x的值;(3)当△AB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x的值.20.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一对对应边长分别是35cm和14cm(1)已知他们的周长相差60cm,求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2)已知它们的面积相差588cm2,求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21.如图,已知△ACE∽△BDE,∠A=117°,∠C=37°,AC=6,BD=3,AB=12,CD=18,(1)求∠B和∠D的度数;(2)求AE和DE的长.22.一个钢筋三角架三边长分别是20厘米、50厘米、60厘米,现在再做一个与其相似的钢筋三角架,而只有长为30厘米和50厘米的两根钢筋,要求以其中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上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两边,则不同的截法有多少种?写出你的设计方案,并说明理由.23.要制作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三角形框架的三边长分别为4、5、6,另一个三角形框架的一边长为2,它的另外两边长分别可以为多少?24.如图,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8,点D、P、E分别在边AB、BC、AC上,BD=3,E为AC中点,当△BPD与△PCE相似时,求BP的值.25.如图,△ABC∽△A′B′C′,相似比为k,AD、A′D′分别是边BC、B′C′上的中线,求证:.26.已知△ABC∽△DEF,△ABC和△DEF的周长分别为20cm和25cm,且BC=5cm,DF=4cm,求EF 和AC的长.27.如图,在△ABC中,AB=6cm,AC=12cm,动点M从点A出发,以1cm∕秒的速度向点B运动,动点N从点C出发,以2cm∕秒的速度向点A运动,若两点同时运动,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以点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Rt△ABC中,∠A=90°,AB=8cm,AC=6cm,P、Q分别为AC,AB上的两动点,P从点C开始以1cm/s的速度向点A运动,Q从点A开始以2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当一点到达终点时,P、Q两点就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1)用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AQ和AP的长;(2)设△APQ的面积为S,①求△APQ的面积S与t的关系式;②当t=2s时,△APQ的面积S是多少?(3)当t为多少秒时,以点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29.如图所示,∠C=90°,BC=8cm,AC:AB=3:5,点P从点B出发,沿BC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出发沿CA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B、C同时出发,过多少秒时,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恰与△ABC相似?30.如图,已知△ABC∽△A1B1C1,相似比为k(k>1),且△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a>b>c),△A1B1C1的三边长分别为a1、b1、c1.(1)若c=a1,求证:a=kc;(2)若c=a1,试给出符合条件的一对△ABC和△A1B1C1,使得a、b、c和a1、b1、c1都是正整数,并加以说明;(3)若b=a1,c=b1,是否存在△ABC和△A1B1C1使得k=2?请说明理由.相似三角形专项练习30题参考答案:1.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BAE=90°,∵AB=6,AE=9,∴BE===,∵△ABE∽△DEF,∴=,即=,解得EF=.2.解:(1)∵△ABC∽△DAC,∴,∴,解得:AB=3;(2)∵△ABC∽△DAC,∴,∴,解得:CD=;(3)∵△ABC∽△DAC,∴∠BAC=∠D=107°,∠CAD=∠B=36°,∵∠B=36°,∴∠BAD=∠BAC+∠CAD=107°+36°=143°3.证明:∵△ABC与∽A′B′C′,∴∠ABD=∠A′B′D′,∵AD和A′D′是高,∴∠ADB=∠A′D′B′,∴△ABD∽△A′B′D,∴=,同理可得=,∴=.4.解:∵△ACB∽△CBD,∴=,∵AC=b,CB=a,BD=k,∴=,即a2=bk.5.证明:∵△ABD∽△A′B′D′,∴∠ABC=∠A′B′C′,∠BAC=∠B′A′C′,∵AD是△ABC的高,A′D′是△A′B′C′的,∴∠ADB=∠A′D′B′=90°,∴△ABD∽△A′B′D′,∴=,同理可求△ABE∽△A′B′E′,∴=,∴=.6.解:∵BD⊥AC,∴∠AED=∠AEB=∠BEC=∠DEC=90°,∴在Rt△AED中,AD2=AE2+DE2,在Rt△AEB中,AB2=AE2+BE2,在Rt△BEC中,BC2=BE2+CE2,在Rt△CED中,CD2=CE2+DE2,∴AD2+BC2=AE2+DE2+BE2+CE2,AB2+CD2=AE2+BE2+CE2+DE2,∴AD2+BC2=AB2+CD2.7.解:分三种情况:①若AD=AE时,∠DAE=90°,此时D点与点B重合,不合题意;②若AD=DE时,△ABD与△DCE的相似比为1,此时△ABD≌△DCE,于是AB=AC=1,BC=,AE=AC﹣EC=1﹣BD=1﹣(﹣1)=2﹣;③若AE=DE,此时∠DAE=∠ADE=45°,如图所示,易知AD⊥BC,DE⊥AC,且AD=DC.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知:AE=CE=AC=.综上所述,当△ADE是等腰三角形时,AE的长为2﹣或.8.解:∵△ABC与△ADB相似,∴△ABC∽△ADB,∴=,∴AB2=AC•AD=10×4=40,∴△ABC与△ADB的相似比为==.9.解:设BF=x,则CF=4﹣x,由翻折的性质得B′F=BF=x,当△B′FC∽△ABC,∴=,即=,解得x=, 即BF=.当△FB ′C ∽△ABC , ∴AB FB /'=ACFC 即,解得:x=2.∴BF 的长度为:2或.10.解:设运动了ts ,根据题意得:AP=2tcm ,CQ=3tcm ,则AQ=AC ﹣CQ=16﹣3t (cm ),当△APQ ∽△ABC 时,, 即, 解得:t=;当△APQ ∽△ACB 时,, 即,解得:t=4; 故当以A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时,运动时间是:s 或4s11.解:∵△AOB ∽△EOD , ∴DE :AB=OA :OE ,∵DE=AB ,AB=9,AO=6,∴DE=×9=6,OE=OA=4,∴AE=OA+OE=6+4=10.12.解:(1)∵△PCD 是等边三角形,∴∠PCD=60°,∴∠ACP=120°,∵△ACP ∽△PDB ,∴∠APC=∠B ,∵∠A=∠A ,∴∠ACP ∽∠APB ,∴∠APB=∠ACP=120°;(2)∵△ACP ∽△PDB ,∴AC :PD=PC :BD ,∴PD•PC=AC•BD,∵△PCD是等边三角形,∴PC=PD=CD,∴CD2=AC•BD.13.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BAE=90°,∵AB=6,AE=8,∴BE===10,∵△ABE∽△DEF,∴=,即=,解得EF=.14.解:∵△ABC∽△DAB,∴,∵AB=8,BC=12,∴,∴AD=.15.解:设经过t秒后两三角形相似,则可分下列两种情况进行求解,①若Rt△ABC∽Rt△QPC则,即解之得t=1.2;②若Rt△ABC∽Rt△PQC则,解之得t=;由P点在BC边上的运动速度为2cm/s,Q点在AC边上的速度为1cm/s,可求出t的取值范围应该为0<t<2,验证可知①②两种情况下所求的t均满足条件.所以可知要使△CPQ与△CBA相似,所需要的时间为1.2或秒.16.解:∵△ABC中,∠A=50°,∠C=30°,∴∠B=180°﹣50°﹣30°=100°,∵△ABC∽△FED,∴∠E=∠B=100°.17.解:∵△ABC∽△AED,且∠B=∠AED,∴.又AD=3,AE=6,CE=3,∴AB==18.18.解:设经过t秒两三角形相似,则AP=AB﹣BP=8﹣2t,AQ=4t,①AP与AB是对应边时,∵△APQ与△ABC相似,∴=,即=,解得t=2,②AP与AC是对应边时,∵△APQ与△ABC相似,∴=,即=,解得t=,综上所述,经过或2秒钟,△APQ与△ABC相似19.解:(1)过点A作AF⊥BC于F(1分)在Rt△AFB中,∠AFB=90°,∠ABF=60°∴AF=ABsin∠ABF=4sin60°=4×=,BF=ABcos∠ABF=4cos60°=4×在Rt△AFC中,∠AFC=90°∴(1分)(2)过点P作PG⊥BC于G,在Rt△BPG中,∠PGB=90°,∴(1分)如果△ABP和△BCE相似,∵∠APB=∠EBC又∵∠BAP=∠BCD>∠ECB(1分)∴∠ABP=∠ECB∴即解得(不合题意,舍去)∴x=8(1分)(3)①当AE=AB=4时∵AP∥BC,∴即,解得,②当BE=AB=4时∵AP∥BC,∴,即,解得(不合题意,舍去)③在Rt△AFC中,∠AFC=90°∵,在线段FC上截取FH=AF,∴∠FAE>∠FAH=45°∴∠BAE>45°+30°>60°=∠ABC>∠ABE∴AE≠BE.综上所述,当△ABE是等腰三角形时,或20.解:(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长分别是35cm和14cm∴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为:5:2∴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为:5:2∵他们的周长相差60cm∴设较大的三角形的周长为5xcm,较小的三角形的周长为2xcm∴3x=60∴x=20cm∴5x=5×20=100cm,2x=2×20=40cm∴较大的三角形的周长为100cm,较小的三角形的周长为40cm(2)∵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为:5:2∴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25:4∵他们的面积相差588cm2∴设较大的三角形的面积为25xcm2,较小的三角形的面积为4xcm2∴(25﹣4)x=588,∴x=28cm2∴25x=25×28=700cm2,4x=4×28=112cm2∴较大的三角形的面积为700cm2,较小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12cm221.解:(1)∵△ACE∽△BDE,∠A=117°,∠C=37°,∴∠B=∠A=117°,∠C=∠D=37°;(2)∵△ACE∽△BDE,AC=6,BD=3,AB=12,CD=18,∴设AE=x,DE=y,则BE=12﹣x,CE=18﹣y,∴==,即==,解得x=8,y=6,∴AE=8,DE=622.解:①当把30厘米的钢筋作为最长边,把50厘米的钢筋按10厘米与25厘米两部分截,则有;②当30厘米的钢筋作为中长边,把50厘米分截出12厘米和36厘米两部分,则有.③当30cm作为最短边:则另两边都会超过50cm,此时不合题意,∴一共有两种截法.23.解:题中没有指明边长为2的边与原三角形的哪条边对应,所以应分别讨论:(1)若边长为2的边与边长为4的边相对应,则另两边为和3;(2)若边长为2的边与边长为5的边相对应,则另两边为和;(3)若边长为2的边与边长为6的边相对应,则另两边为和.故三角形框架的两边长可以是:和3或和或和.24.解:设BP=x,∵等边△ABC的边长为8,∴CP=8﹣x,∵E为AC中点,∴CE=AC=×8=4,①BD和PC是对应边时,△BDP∽△CPE,∴=,即=,整理得,x2﹣8x+12=0,解得x1=2,x2=6,即BP的长为2或6,②BD和CE是对应边时,△BDP∽△CEP,∴=,即=,解得x=,即BP=,综上所述,BP的值是2或6或.25.证明:∵△ABC∽△A′B′C′,∴===K.又∵AD、A′D′分别是边BC、B′C′上的中线,∴==.∴,∵∠B=∠B′,∴△ABD∽△A′B′D′.∴.26.解:∵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同理,∴.答:EF的长是cm,AC的长是cm.27.解:存在t=3秒或4.8秒,使以点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无此过程不扣分)设经过t秒时,△AMN与△ABC相似,此时,AM=t,CN=2t,AN=12﹣2t(0≤t≤6),(1)当MN∥BC时,△AMN∽△ABC,(1分)则,即,(3分)解得t=3;(5分)(2)当∠AMN=∠C时,△ANM∽△ABC,(6分)则,即,(8分)解得t=4.8;(10分)故所求t的值为3秒或4.8秒.(11分)28.解:(1)用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AQ=2t,AP=6﹣t;(2分)(2)设△APQ的面积为S,①△APQ的面积S与t的关系式为:S=AQ•AP=×2t×(6﹣t)=6t﹣t2,即S=6t﹣t2,②当t=2s时,△APQ的面积S=×AQ•AP=×[2×2×(6﹣2)]=8(cm2);(6分)(3)当t为多少秒时,以点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①当=时=,∴t=2.4(s);②当=时=,∴t=(s);综上所述,当t为2.4秒或时,以点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29.解:∵∠C=90°,BC=8cm,AC:AB=3:5,∴设AC=3xcm,AB=5xcm,则BC==4x(cm),即4x=8,解得:x=2,∴AC=6cm,AB=10cm,∴BC=8cm,设过t秒时,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恰与△ABC相似,则BP=2tcm,CP=BC﹣BP=8﹣2t(cm),CQ=tcm,∵∠C是公共角,∴①当,即时,△CPQ∽△CBA,解得:t=2.4,②当,即时,△CPQ∽△CAB,解得:t=,∴过2.4或秒时,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恰与△ABC相似.30.(1)证明:∵△ABC∽△A1B1C1,且相似比为k(k>1),∴=k,a=ka1;又∵c=a1,∴a=kc;(2)解:取a=8,b=6,c=4,同时取a1=4,b1=3,c1=2;此时=2,∴△ABC∽△A1B1C1且c=a1;(3)解:不存在这样的△ABC和△A1B1C1,理由如下:若k=2,则a=2a1,b=2b1,c=2c1;又∵b=a1,c=b1,∴a=2a1=2b=4b1=4c;∴b=2c;∴b+c=2c+c<4c,4c=a,b+c<a,而应该是b+c>a;故不存在这样的△ABC和△A1B1C1,使得k=2.。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3.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3.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练习题-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已知△ABC∽△A′B′C′且ABA′B′=12,则S△ABC∶S△A′B′C′为( )A.1∶2B.2∶1C.1∶4D.4∶12.如图,△ABC与△DE F相似,相似比为1∶2,BC的对应边是EF,若BC=1,则EF的长是( )A.1B.2C.3D.43.已知△ABC∽△DEF,且AB∶DE=1∶2,则△ABC的面积与△DEF的面积之比为( )A.1∶2B.1∶4C.2∶1D.4∶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CD上一点,连接AE、BE、BD,且AE、BD交于点F,S△DEF :S△ABF=4:25,则DE:EC=()A.2:3 B.2:5 C.3:5 D.3:25.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A.1对B.2对C.3对D.4对6.如图,P是Rt△ABC的斜边BC上异于B、C的一点,过P点作直线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共有( )A.1条B.2条C.3条D.4条7.如图,点P是△ABC的边AB上的一点,过点P作直线(不与直线AB重合)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最多有( )A.2条B.3条C.4条D.5条8.如图,在方格纸中,△ABC和△EPD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要使△ABC∽△EPD,则点P所在格点为( )A.P1 B.P2C.P3D.P49.要做甲、乙两个形状相同(相似)的三角形框架,已知三角形框架甲的三边分别为50cm,60cm,80cm,三角形框架乙的一边长为20cm,那么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框架乙共有( )A.1种B.2种C.3种D.4种10.如图,在△ABC中,CD⊥AB,且CD2=AD•DB,AE平分∠CAB交CD于F,∠EAB=∠B,CN=BE.①CF=BN;②∠ACB=90°;③FN∥AB;④AD2=DF•D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二、填空题11.若△ABC∽△DEF,且△ABC与△DEF的相似比为1:2,则△ABC与△DEF的面积比值为.12.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2:3,则它们的面积比是.13.若△ABC∽△A′B′C′,且AB:A′B′=3:4,△ABC的周长为12 cm,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____.14.下图中的每个点(包括△ABC的各个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在P、Q、G、H中找一个点,使它与点D、E构成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这个点可以是.(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的点)1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BC边延长线上一点,AE交CD于F,则图中相似三角形有对.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直线l经过原点,且与y轴正半轴所夹的锐角为60°,过点A(0,1)作y轴的垂线l于点B,过点B1作直线l的垂线交y轴于点A1,以A1B.BA为邻边作▱ABA1C1;过点A1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1,过点B1作直线l的垂线交y轴于点A2,以A2B1.B1A1为邻边作▱A1B1A2C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则Cn的坐标是.三、解答题17.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BC,AB上,且∠ADE=60°. 求证:△ADC∽△DEB.18.如图,A、B、C、P四点均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格点上.(1)判断△PBA与△ABC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2)求∠BAC的度数.19.如图所示,已知AB∥CD,AD,BC相交于点E,F为BC上一点,且∠EAF=∠C.求证:(1) ∠EAF=∠B;(2) AF2=FE·FB.20.如图,在△ABC中,AD和BG是△ABC的高,连接GD.(1)求证△ADC∽△BGC;(2)求证CG·AB=CB·DG.21.如图,已知P是正方形ABCD边BC上一点,BP=3PC,Q是CD的中点(1)求证:△ADQ∽△QCP;(2)若AB=10,连接BD交AP于点M,交AQ于点N,求BM,QN的长.22.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D是AB延长线上一点,E是AC上一点,DE交BC于点F.(1)如图①,若BD=CE,求证:DF=EF.(2)如图②,若BD=1nCE,试写出DF和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如图③,在(2)的条件下,若点E在CA的延长线上,那么(2)中结论还成立吗?试证明.答案1.C2.B3.B4.A5.C.6.C7.C.8.B9.C.10.C.11.答案为:1:4.12.答案为:4:9.13.答案为:16cm.14.答案为:Q.15.答案为:4.16.答案为(﹣3×4n﹣1,4n).17.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B=∠C=60°∴∠ADB=∠CAD+∠C=∠CAD+60°∵∠ADE=60°∴∠ADB=∠BDE+60°∴∠CAD=∠BDE∴△ADC∽△DEB.18.解:(1)△PBA与△ABC相似,理由如下:∵AB=5,BC=5,BP=1∴∵∠PBA=∠ABC∴△PBA∽△ABC;(2)∵△PBA∽△ABC∴∠BAC=∠BPA∵∠BPA=90°+45°=135°∴∠BAC=135°.19.证明:(1)∵AB∥CD∴∠B=∠C又∠C=∠EAF∴∠EAF=∠B(2)∵∠EAF=∠B,∠AFE=∠BFA ∴△AFE∽△BFA则AFBF=FEFA∴AF2=FE·FB20.解:(1) ∵在△ABC中,AD和BG是△ABC的高∴∠BGC=∠ADC=90°.又∠C=∠C∴△ADC∽△BGC.(2)∵△ADC∽△BGC∴CGDC=BCAC.∴CGBC=DCAC.又∠C=∠C∴△GDC∽△BAC.∴CGBC=DGAB.∴CG·AB=CB·DG.21.证明:(1)∵正方形ABCD中,BP=3PC,Q是CD的中点∴PC=14﹣BC,CQ=DQ=12CD,且BC=CD=AD∴PC :DQ =CQ :AD =1:2 ∵∠PCQ =∠ADQ =90° ∴△PCQ ∽△ADQ (2)∵△BMP ∽△AMD ∴BM :DM =BP :AD =3:4 ∵AB =10 ∴BD =10 2 ∴BM =同理QN =53 5.22.证明:(1)在题图①中作EG ∥AB 交BC 于点G 则∠ABC =∠EGC ,∠D =∠FEG. ∵AB =AC ,∴∠ABC =∠C. ∴∠EGC =∠C.∴EG =EC. ∵BD =CE ,∴BD =EG. ∵∠D =∠FEG ,∠BFD =∠GFE ∴△BFD ≌△GFE. ∴DF =EF. (2)解:DF =1nEF.证明:在题图②中作EG ∥AB 交BC 于点G ,则∠D =∠FEG.由(1)得EG =EC. ∵∠D =∠FEG ,∠BFD =∠EFG ∴△BFD ∽△GFE.∴BD EG =DF EF. ∵BD =1n CE =1n EG∴DF =1n EF.(3)解:成立.证明:在题图③中作EG ∥AB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G则仍有EG=EC,△BFD∽△GFE.∴BDEG=DFEF.∵BD=1nCE=1nEG,∴DF=1nEF.。
第二十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含答案)-
第二十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边之比称为它们的相似比,可以想到这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其他一些对应元素也与相似比有一定的关系.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以上诸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丰富了与角、面积等相关的知识方法,开阔了研究角、面积等问题的视野.例题求解 【例1】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AD<BC),AC 、BD 交于点O ,若S △OAB =256S 梯形ABCD ,则△AOD与△BOC 的周长之比是 .(2001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题)思路点拨 只需求BCAD的值,而题设条件与面积相关,应求出BOC AOD S S ∆∆的值,注意图形中隐含的丰富的面积关系.注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比例线段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人类第一次运用相似原理进行测量,是2000多年前泰勒斯测金字塔的高度,泰勒斯是古希腊著名学者,有“科学之父”的美称.他把逻辑论证引进了数学,确保了数学命题的正确 性.使教学具有不可动摇的说明力.【例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为CD 上一点,DE :CE=2:3,连结AE 、BE 、BD ,且AE 、BD 交于点F ,则S △DEF :S △EBF :S △ABF =( )A .4:10:25B .4:9:25C .2:3:5D .2:5:25 (2001年黑龙江省中考题)思路点拨 运用与面积相关知识,把面积比转化为线段比. 【例3】如图,有一批形状大小相同的不锈钢片,呈直角三角形,已知∠C=90°,AB=5cm ,BC=3㎝,试设计一种方案,用这批不锈钢片裁出面积达最大的正方形不锈钢片,并求出这种正方形不锈钢片的边长.思路点拨 要在三角形内裁出面积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正方形所有顶点应落在△ABC 的边上,先画出不同方案,把每种方案中的正方形边长求出.注 本例是一道有实际应用背景的开放性题型,通过分析、推理、构思可能的方案,再通过比较、鉴别、筛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问题虽简单,但基本呈现了现实的生产中产生最佳设计方案的基本思路.【例4】 如图.在△ABC 的内部选取一点P ,过P 点作3条分别与△ABC 的三边平行的直线,这样所得的3个三角形1t 、2t 、3t 的面积分别为4、9和49,求△ABC 的面积.(美国数学邀请赛试题)思路点拔 图中有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相似三角形性质建立面积关系式,关键是恰当选择相似比,注意等线段的代换.追求形式上的统一.【例5】 如图,△ABC 中.D 、E 分别是边BC 、AB 上的点,且∠l =∠2=∠3,如果△ABC 、△EBD 、△ADC 的周长依次是m 、m 1、m 2,证明:4521≤+m m m .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思路点拨 把周长的比用相应线段比表示,力求统一,得到同—线段比的代数式,通过代数变形证明.注 例4还隐舍着下列重要结论: (1)△FDP ∽△IPE ∽△PHG ∽△ABC ; (2)1=++BCHGAC IE AB DF ; (3) 2=++ACFGAB HI BC DE .学历训练1.如图,已知DE ∥BC ,CD 和BE 相交于O ,若S △DOE :S △COB =9:16,则AD :DB= . 2.如图,把正方形ABCD 沿着对角线AC 的方向移动到正方形A'B'C'D'的位置,它们的重叠部分(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 面积的一半,若AC=2,则正方形移动的距离AA'是 . (2003年江西省中考题)(第1题) (第2题) (第4题)3.若正方形的4个顶点分别在直角三角形的3条边上,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cm 和4cm ,则此正方形的边长为 . (2000年武汉市中考题) 4.阅读下面的短文,并解答下列问题: 我们把相似形的概念推广到空间:如果两个几何体大小不一定相等,但形状完全相同.就把它们叫做相似体.如图,甲、乙是两个不同的正方体,正方体都是相似体,它们的一切对应线段之比都等于相似比:a :b ,设S 甲:S 乙分别表示这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则222)(66b a ba S S ==乙甲,又设V 甲、V 乙分别表示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则333)(b a b a V V ==乙甲. (1)下列几何体中,一定属于相似体的是( )A .两个球体B .两个圆锥体C .两个圆柱体D .两个长方体 (2)请归纳出相似体的3条主要性质:①相似体的一切对应线段(或弧)长的比等于 ;②相似体表面积的比等于 ;③相似体体积的比等于 . (2001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题)5.如图,一张矩形报纸ABCD 的长AB=acm ,宽BC=b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将这张报纸沿着直线EF 对折后,矩形AEFD 的长与宽之比等于矩形ABCD 的长与宽之比,则a :b 于( )A .2:1B .1:2C .3:1D .1:3 (2004年南京市中考题)(第5题) (第6题) (第7题)6.如图,D 为△ABC 的边AC 上的一点,∠DBC=∠A ,已知BC=2,△BCD 与△ABC 的面积的比是2:3,则CD 的长是( ) A.34 B.3 C .232 D .334 7.如图,在正三角形ABC 中,D 、E 分别在AC 、AB 上,且31=AC AD ,AE=BE ,则有( ) A .△AED ∽△BED; B .△AED ∽△CBD;C .△AED ∽△ABD; D .△BAD ∽△BCD. (2001年杭州市中考题) 8.如图,已知△ABC 中,DE ∥FG ∥BC ,且AD :FD :FB=1:2:3,则S △ADE :S 四边形DFGE :S 四边形FBCG 等于( )A .1:9:36B .l :4:9C .1:8:27D .1:8:36(第8题) (第9题) 9.如图,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 ,∠ACD=∠B ,求证:ADBCCD AB =22. 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过点B 作BE ⊥CD 于E ,连结AE ,F 为AE 上一点,且∠BFE=∠C .(1)求证:△ABF ∽△EAD ;(2)若AB=4,∠BAE=30°,求AE 的长;(3)在(1)、(2)的条件下,若AD=3,求BF 的长. (2003年长沙市中考题)11.如图,在△ABC 中,AB =5,BC=3,AC=4,PQ ∥AB ,P 点在AC 上(与点A 、C 不重合),Q 点在BC 上.(1)当△PQC 的面积与四边形PABQ 的面积相等时,求CP 的长; (2)当△PQC 的周长与四边形PABQ 的周长相等时,求CP 的长;(3)试问:在AB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PQ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PQ 的长. (2002年厦门市中考题)12.如图,在△ABC 中,AB =AC =5,BC=2,在BC 上有100个不同的点P l 、P 2、…P 100,过这100个点分别作△ABC 的内接矩形P 1E 1F 1G 1,P 2E 2F 2G 2…P 100E 100F 100G 100,设每个内接矩形的周长分别为L 1、L 2,…L 100,则L 1+L 2+…+L 100= . (安徽省竞赛题) 13.如图,在△ABC 中,DE ∥FG ∥BC ,GI ∥EF ∥AB ,若△ADE 、△EFG 、△GIC 的面积分别为20cm 2、45cm 2、80cm 2,则△ABC 的面积为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14.如图,一个边长为3、4、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正方形的顶点B 重合,另两个顶点分别在正方形的两条边AD 、DC 上,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厘米2. (第11届“希望杯”邀请赛试题)15.如图,正方形ABCD 中,AE =EF=FB ,BG=2CG ,DE ,DF 分别交AG 于P 、Q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G ⊥FDB .AQ :QG =6,7C .EP :PD=2 : 11D .S 四边形GCDQ :S 四边形BGQF =17:9 (2002年重庆市竞赛题) 16.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且CD=3AB ,EF ∥CD ,EF 将梯形ABCD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AE :ED 等于( )A .2B .23 C .215+ D .215-(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17.如图,正方形OPQR 内接于△ABC ,已知△AOR 、△BOP 和△CRQ 的面积分别是S 1=1,S 2=3和S 3=1,那么正方形OPQR 的边长是( ) A .2 B .3 C .2 D .318.在一块锐角三角形的余料上,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4个顶点都在三角形边上,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a 、b 、c ,且a >b >c d ,问正方形的2个顶点放在哪条边上可使加工出来的正方形零件面积最大?19.如图,△PQR 和△P ′Q ′R ′,是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它们的重叠部分是一个六边形ABCDEF ,设这个六边形的边长为AB= a 1,BC =b 1,CD= a 2,DE= b 2,EF= a 3,FA =b 3 .求证:a 1 +a 2 +a 3= b 1+ b 2 +b 3.20.如图,在△ABC 中,AB=4,D 在AB 边上移动(不与A 、B 重合),DE ∥BC 交AC 于E ,连结CD ,设S △ABC = S ,S △DEC =S 1. (1)当D 为AB 中点时,求SS 1的值; (2)若AD= x ,y SS =1,求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并指出x 的取值范围; (3)是否存在点D ,使得S S 411>成立?若存在,求出D 点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02年福州市中考题)21.已知∠AOB=90°,OM 是∠AOB 的平分线,按以下要求解答问题:(1)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P 在射线OM 上移动,两直角边分别与边OA ,OB 交于点C ,D . ①在图甲中,证明:PC=PD ;②在图乙中,点G 是CD 与OP 的交点,且PG=23PD ,求△POD 与△PDG 的面积之比. (2)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P 在射线OM 上移动,一直角边与边OB 交于点D ,OD=1,另一直角边与直线OA ,直线OB 分别交于点C 、E ,使以P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CD 相似,在图丙中作出图形,试求OP 的长.(2003年绍兴市中考题)。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知识讲解(提高)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知识讲解(提高)【学习目标】1、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性质进行有关计算;2、通过典型实例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似,能运用图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高清课程名称: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高清ID 号:394500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相似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2. 相似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要点诠释:要特别注意“对应”两个字,在应用时,要注意找准对应线段.3.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则由比例性质可得:4.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则分别作出与的高和,则21122=1122ABCA B C BC AD k B C k A D S k S B C A D B C A D '''''''⋅⋅⋅⋅=='''''''''⋅⋅△△要点诠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通过比例线段的性质推证出来的.要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测量高度测量不能到达顶部的物体的高度,通常使用“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的比例相等”的原理解决.【高清课程名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高清ID 号:394500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应用举例及总结】要点诠释:测量旗杆的高度的几种方法:平面镜测量法影子测量法手臂测量法标杆测量法2.测量距离测量不能直接到达的两点间的距离,常构造如下两种相似三角形求解。
1.如甲图所示,通常可先测量图中的线段DC、BD、CE的距离(长度),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的长.2.如乙图所示,可先测AC、DC及DE的长,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AB的长.要点诠释: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2.太阳离我们非常遥远,因此可以把太阳光近似看成平行光线.在同一时刻,两物体影子之比等于其对应高的比;3.视点:观察事物的着眼点(一般指观察者眼睛的位置);4. 仰(俯)角:观察者向上(下)看时,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典型例题】类型一、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按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为DE,则S△BCE:S△BDE等于()A. 2:5 B.14:25 C.16:25 D. 4:21【思路点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但是一定要注意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答案】B.【解析】由已知可得AB=10,AD=BD=5,设AE=BE=x, 则CE=8-x,在Rt △BCE 中,x 2-(8-x)2=62,x=,由△ADE ∽△ACB 得,S △BCE :S △BDE =(64-25-25):25=14:25,所以选B.【总结升华】关键是要确定哪两个是相似三角形.举一反三【变式】在锐角△ABC 中,AD,CE 分别为BC,AB 边上的高,△ABC 和△BDE 的面积分别等于18和2,DE=2,求AC 边上的高.【答案】过点B 做BF ⊥AC,垂足为点F ,∵AD,CE 分别为BC,AB 边上的高,∴∠ADB=∠CEB=90°,又∵∠B=∠B ,∴Rt △ADB ∽Rt △CEB, ∴,BD AB BD BE BE CB AB CB==即, 且∠B=∠B ,∴△EBD ∽△CBA, ∴221189BEDBCA DE AC S S ⎛⎫=== ⎪⎝⎭△△, ∴13DE AC =, 又∵DE=2,∴AC=6, ∴11862ABC AC BF S =⋅=∴△,BF=.2.已知:如图,在△ABC与△CAD中,DA∥BC,CD与AB相交于E点,且AE︰EB=1︰2,EF∥BC交AC于F点,△ADE的面积为1,求△BCE和△AEF的面积.【答案与解析】∵DA∥BC,∴△ADE∽△BCE.∴S△ADE:S△BCE=AE2:BE2.∵AE︰BE=1:2,∴S△ADE:S△BCE=1:4.∵S△ADE=1,∴S△BCE=4.∵S△ABC:S△BCE=AB:BE=3:2,∴S△ABC=6.∵EF∥BC,∴△AEF∽△ABC.∵AE:AB=1:3,∴S△AEF:S△ABC=AE2:AB2=1:9.∴S△AEF==.【总结升华】注意,同底(或等底)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该底上的高的比;同高(或等高)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底边的比.当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它们的面积比等于对应线段比的平方,即相似比的平方.举一反三:【高清课程名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高清ID号:394500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例题分析2】【变式】如图,已知中,,,,,点在上,(与点不重合),点在上.(1)当的面积与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时,求的长.(2)当的周长与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时,求的长.【答案】(1)∵,∽.(2)∵的周长与四边形的周长相等.=6,∽.类型二、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答案与解析】解:过E作EH⊥CD交CD于H点,交AB于点G,如下图所示:由已知得,EF⊥FD,AB⊥FD,CD⊥FD,∵EH⊥CD,EH⊥AB,∴四边形EFDH为矩形,∴EF=GB=DH=1.5米,EG=FB=2.5米,GH=BD=8米,∴AG=AB﹣GB=2.4﹣1.5=0.9米,∵EH⊥CD,EH⊥AB,∴AG∥CH,∴△AEG∽△CEH,∴=,∴=,解得:CH=3.78米,∴DC=CH+DH=3.78+1.5=5.28米.答:故树高DC为5.2米.【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相似三角形.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阳光通过窗口照射到室内,在地面上留下1.5m宽的亮区DE.亮区一边到窗下的墙脚距离CE=1.2m,窗口高AB=1.8m,求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度BC.【答案】作EF⊥DC交AD于F.∵AD∥BE,∴又∵,∴,∴.∵AB∥EF, AD∥BE,∴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EF=AB=1.8m.∴m.【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正方形的性质,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1B1=,AA1=2,同理:A2A3=2()2,A3A4=2()3,从而找出规律答案即可求出.【答案与解析】2()2014解:∵四边形ABCB1是正方形,∴AB=AB1,AB∥CB1,∴AB∥A1C,∴∠CA1A=30°,∴A1B1=,AA1=2,∴A1B2=A1B1=,∴A1A2=2,同理:A2A3=2()2,A3A4=2()3,…∴A n A n+1=2()n,∴A2014A2015=2()2014,故答案为:2()2014.【总结升华】本题是相似性质的运用与找规律相结合的一道题,要注意从特殊到一般形式的变换规律.。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巩固练习基础--带答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知识讲解(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判定方法;2、进一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应用,提高运用“类比”思想的自觉性,提高推理能力.【要点梳理】要点一、相似三角形在和中,如果我们就说与相似,记作∽.k就是它们的相似比,“∽”读作“相似于”.要点诠释:(1)书写两个三角形相似时,要注意对应点的位置要一致,即∽,则说明点A的对应点是A′,点B的对应点是B′,点C的对应点是C′;(2)对于相似比,要注意顺序和对应的问题,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第一个三角形的一边和第二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第一个三角形和第二个三角形的相似比.当相似比为1时,两个三角形全等.要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判定方法(一):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2.判定方法(二):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判定方法(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要点诠释:此方法要求用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应用时必须注意这个角必需是两边的夹角,否则,判断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4.判定方法(四):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要点诠释:要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只需找到这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角相等即可,对于直角三角形而言,若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要点三、相似三角形的常见图形及其变换:【典型例题】类型一、相似三角形 1. 下列能够相似的一组三角形为( ).A.所有的直角三角形B.所有的等腰三角形C.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D.所有的一边和这边上的高相等的三角形【答案】C【解析】A中只有一组直角相等,其他的角是否对应相等不可知;B中什么条件都不满足;D中只有一条对应边的比相等;C中所有三角形都是由90°、45°、45°角组成的三角形,且对应边的比也相等.答案选C.【总结升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判定三角形是否相似,一定要满足三个角对应相等,三条对应边的比相等.举一反三:【变式】下列图形中,必是相似形的是().A.都有一个角是4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都有一个角为50°的两个等腰梯形C.都有一个角是30°的两个菱形 D.邻边之比为2:3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答案】C 类型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 如图所示,已知中,E为AB延长线上的一点,AB=3BE,DE与BC相交于F,请找出图中各对相似三角形,并求出相应的相似比.2变式3【思路点拨】充分利用平行寻找等角,以确定相似三角形的个数.【答案与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BEF∽△CDF,△BEF∽△AED. ∴△BEF∽△CDF∽△AED. ∴当△BEF∽△CDF时,相似比;当△BEF∽△AED时,相似比;当△CDF∽△AED时,相似比.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D、CE是△ABC的高,AD和CE相交于点F,求证:AF·FD=CF·FE.答∵ AD、CE是△ABC的高,∴∠AEF=∠CDF=90°, 又∵∠AFE=∠CFE, ∴△AEF∽△CDF.∴AF EFCF FD, 即AF·FD=CF·FE. 3. 梯形ABCD中,AB∥CD,AB=2CD,E、F分别为AB、BC的中点,EF与BD交于M.(1)求证:△EDM?∽△FBM;(2)若DB=9,求MB的长.【答案与解析】(1)证明:为AB中点,,.又,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EDM?∽△FBM.(2)解:由(1)知,.又, ?.【总结升华】本题可以考虑利用平行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关键在于分解图形中的基本结构,在梯形中包含了“8”字形.再根据相似的结论,可以得出含有第(2)问中线段的比例式.4. 已知:如图,△ABC中,AB=AC,AD是中线,P是AD上一点,过C作CF∥AB,延长BP交AC于E,交CF于F.求证:BP2=PE·PF.【思路点拨】从求证可以判断是运用相似,再根据BP 2=PE ·PF ,可以判定所给的线段不能组成相似三角形,这就需要考虑线段的等量转移了.【答案与解析】连接, ,, 是的中垂线,, ,,. , . 又, ∽, , .【总结升华】根据求证确定相似三角形,是解决此类题型的捷径.举一反三:【变式】如图,F 是△ABC 的AC 边上一点,D 为CB 延长线一点,且AF=BD,连接DF, 交AB 于E. 求证:DE AC EF BC=. 【答案】过点F 作FG ∥BC,交AB 于G.则△DBE ∽△FGE △AGF ∽△ABC ∵DE DB EF GF=, 又∵AF=BD, ∴.DE AF EF GF =∵△AGF ∽△ABC ∴AF AC GF BC =,即DE AC EF BC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巩固练习(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不一定是相似三角形B.不全等的三角形一定不是相似三角形C.不相似的三角形一定不全等D.相似三角形一定不是全等三角形2.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 2, △A′B′C′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 如果△ABC与△A′B′C′ 相似, 那么△A′B′C′ 的第三边长应该是 ( ). A.?B.?C.??D.?3.如图,在大小为4×4的正方形网格中,是相似三角形的是().①②③④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③?D.②和④4.在△ABC和△DEF中,①∠A=35°,∠B=100°,∠D=35°,∠F=45°;②AB=3cm,BC=5cm,∠B=50°,DE=6cm,DF=10cm,∠D=50°;其中能使△ABC与以D、E、F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A.只有①B.只有②C.①和②分别都是D.①和②都不是5.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CD、BC上的点,若∠AEF=90°,则一定有().A.ΔADE∽ΔAEF?B.ΔECF∽ΔAEF? ?C.ΔADE∽ΔECF? D.ΔAEF∽ΔABF6. 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AB,DE:EA=2:3,EF=4,则CD的长为( ).A.?B.8C.10D.16二、填空题7.如图所示,D、E两点分别在AB、AC上,且DE和BC不平行,请你填上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条件_______使△ADE∽△ACB.78910118如图所示,∠C=∠E=90°,AD=10,DE=8,AB=5,则AC=________.9.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4,0),B(0,2),如果点C在x轴上(C与A不重合),当点C的坐标为________或________时,使得由点B、O、C组成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至少找出两个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10.如图,已知AB⊥BD,ED⊥BD,C是线段BD的中点,且AC⊥CE,ED=1,BD=4,那么AB=__________.11.如图,CD∥AB,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在AC、BD上,且EF∥AB,则图中与△OEF相似的三角形为_________.12.如图,点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E交CD于点F,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________对.三.解答题13. 如图,在△ABC中,DE∥BC,AD=3,AE=2,BD=4,求的值及AC、EC的长度.12131414.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90°,且,求证:BD⊥CD.15. 已知在Rt△ABC中,∠C=90°,AB=10,BC=6.在Rt△EDF中,∠F=90°,DF=3,EF=4,则△ABC和△EDF相似吗为什么【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2.【答案】A.【解析】根据三边对应成比例,可以确定3==226第三边,所以第三边是 3.【答案】C.【解析】设方格边长为1,求出每个三角形的各边长,运用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来确定相似三角形.4.【答案】C.5.【答案】C.【解析】∵∠AEF =90°, ∴∠1+∠2=90°,又∵∠D=∠C=90°,∴∠3+∠2=90°,即∠1=∠3,∴△ADE∽△ECF.6.【答案】C.【解析】∵ EF∥AB,∴?,∵?,∴?,,∴ CD=10,故选C.二. 填空题7.【答案】∠ADE=∠C或∠AED=∠B或?.【解析】据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来找条件.8.【答案】?3 .【解析】∵∠C=∠E,∠CAB=∠EAD,∴△ACB∽△AED,∴?,BC=4,在Rt△ABC中,.9.【答案】;?.10.【答案】4.【解析】∵AB⊥BD,ED⊥BD,∴∠B=∠D=90°,又∵AC⊥CE,∴∠BCA+∠DCE=90°,∴∠BCA=∠E,∴△ABC∽△CDE.∵C是线段BD的中点,ED=1,BD=4∴BC=CD=2∴AB CDCD DE,即AB=4.11.【答案】△OAB,△OCD.12.【答案】3.【解析】∵平行四边形ABCD,∴AD∥BE.AB∥CD∴△EFC∽△EAB; △EFC ∽△AFD; △AFD∽△EAB.三综合题13.【解析】∵DE∥BC,∴△ADE∽△ABC,∵,,∴,∴AC=,∴EC=AC-AE=.14.【解析】∵AD∥BC,∴∠ADB=∠DBC,又∵,∴△ABD∽△DCB,∴∠A=∠BDC,∵∠A=90°,∴∠BDC=90°,∴BD⊥CD?.15.【解析】已知△ABC和△EDF都是直角三角形,且已知两边长,所以可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第三边AC和DE,再看三边是否对应成比例.在Rt△ABC中,AB=10,BC=6,∠C=90°.由勾股定理得.在Rt△DEF中,DF=3,EF=4,∠F=90°.由勾股定理,得.在△ABC和△EDF中,,,,∴?,∴△ABC∽△EDF(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应用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应用题及答案相似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我们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相似三角形应用题,并给出详细的解答。
1. 题目:甲地点的高楼上立有一块长度为6厘米的广告牌,乙地点的高楼上立有一块长度为8厘米的广告牌。
测得甲地点的高楼到乙地点的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米。
求甲地点的高楼到乙地点的高楼的实际距离。
解答:我们可以构建两个相似三角形,分别是甲地点的高楼到广告牌的距离和甲地点的高楼到乙地点的高楼的距离。
设甲地点的高楼到广告牌的距离为x米,则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x/6 = 12/8通过交叉相乘得到6x = 12*8,化简得到x = 16米。
因此,甲地点的高楼到乙地点的高楼的实际距离为16米。
2. 题目: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
已知甲地点的高楼高度为80米,乙地点的高楼高度为60米。
测得甲地点的高楼顶与乙地点的高楼顶的仰角为30度。
求甲地点的高楼底与乙地点的高楼底的水平距离。
解答:我们可以构建两个相似三角形,分别是甲地点的高楼到乙地点的高楼的距离和甲地点高楼的高度与乙地点高楼的高度的距离。
设甲地点的高楼底与乙地点的高楼底的水平距离为x米,则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x/120 = 80/60通过交叉相乘得到60x = 120*80,化简得到x = 160米。
因此,甲地点的高楼底与乙地点的高楼底的水平距离为160米。
3. 题目:已知一艘船从A地点出发,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顺水行驶,到达B地点。
然后从B地点回到A地点,以每小时16公里的速度逆水行驶。
整个行程共花费10小时。
求从A地点到B地点的距离。
解答:我们可以构建两个相似三角形,分别是从A地点到B地点的距离与船行驶的时间。
设从A地点到B地点的距离为x公里,则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x/(20-16) = (10-10)/10通过交叉相乘得到4x = 0,化简得到x = 0公里。
因此,从A地点到B地点的距离为0公里。
相似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应用练习题(含答案)
专题8:相似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典例引领】例: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5,E是AD上的一个动点.(1)如图1,连接BD,O是对角线BD的中点,连接OE.当OE=DE时,求AE的长;(2)如图2,连接BE,EC,过点E作EF⊥EC交AB于点F,连接CF,与BE交于点G.当BE平分∠ABC时,求BG的长;(3)如图3,连接EC,点H在CD上,将矩形ABCD沿直线EH折叠,折叠后点D落在EC上的点D'处,过点D′作D′N⊥AD于点N,与EH交于点M,且AE=1.的值;①求SΔED′MSΔEMN②连接BE,△D'MH与△CBE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强化训练】1.如图1,以□ABCD的较短边CD为一边作菱形CDEF,使点F落在边AD上,连接BE,交AF于点G.(1)猜想BG与EG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延长DE,BA交于点H,其他条件不变,的值;①如图2,若∠ADC=60°,求DGBH的值.(用含α的三角函数表示)②如图3,若∠ADC=α(0°<α<90°),直接写出DGBH2.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CA=CB,0°<∠ACB≤90°.点M在边AC上,点N在边BC上(点M、点N不与所在线段端点重合),BN=AM,连接AN,BM,射线AG∥BC,延长BM交射线AG于点D,点E在直线AN上,且AE=DE.(1)如图,当∠ACB=90°时①求证:△BCM≌△ACN;②求∠BDE的度数;(2)当∠ACB=α,其它多件不变时,∠BDE的度数是(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若△ABC是等边三角形,AB=3√3,点N是BC边上的三等分点,直线ED与直线BC交于点F,请直接写出线段CF的长.3.如图,△ABC中,∠BAC为钝角,∠B=45°,点P是边BC延长线上一点,以点C为顶点,CP为边,在射线BP下方作∠PCF=∠B.(1)在射线CF上取点E,连接AE交线段BC于点D.①如图1,若AD=DE,请直接写出线段AB与CE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②如图2,若AD DE,判断线段AB与CE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3,反向延长射线CF,交射线BA于点C′,将∠PCF沿CC′方向平移,使顶点C落在点C′处,记平移后的∠PCF为∠P′C′F′,将∠P′C′F′绕点C′顺时针旋转角α(0°<α<45°),C′F′交线段BC于点M,C′P′交射线BP于点N,请直接写出线段BM,MN与CN之间的数量关系.4.(2016辽宁省大连市)阅读下面材料: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ABC中,AB=AC,点D在BC边上,∠DAB=∠ABD,BE⊥AD,垂足为E,求证:B C=2AE.小明经探究发现,过点A作AF⊥BC,垂足为F,得到∠AFB=∠BEA,从而可证△ABF≌△BAE(如图2),使问题得到解决.(1)根据阅读材料回答:△ABF与△BAE全等的条件是A AS(填“SSS”、“SAS”、“ASA”、“AAS”或“HL”中的一个)参考小明思考问题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2)如图3,△ABC 中,AB =AC ,∠BAC =90°,D 为BC 的中点,E 为DC 的中点,点F 在AC 的延长线上,且∠CDF =∠EAC ,若CF =2,求AB 的长;(3)如图4,△ABC 中,AB =AC ,∠BAC =120°,点D 、E 分别在AB 、AC 边上,且AD =kDB (其中0<k <√33),∠AED =∠BCD ,求AE EC的值(用含k 的式子表示).5.我们把两条中线互相垂直的三角形称为“中垂三角形”.例如图1,图2,图3中,AF ,BE 是△ABC 的中线,AF ⊥BE ,垂足为P ,像△ABC 这样的三角形均为“中垂三角形”.设BC =a ,AC =b ,AB =c . 特例探索(1)如图1,当∠ABE =45°,c =2√2时,a = ,b = ; 如图2,当∠ABE =30°,c =4时,a = ,b = ;归纳证明(2)请你观察(1)中的计算结果,猜想a2,b2,c2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请利用图3证明你发现的关系式;拓展应用(3)如图4,在□ABCD中,点E,F,G分别是AD,BC,CD的中点,BE⊥EG,AD=2√5,AB=3.求AF的长.专题8:相似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典例引领】例: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3,BC=5,E 是AD 上的一个动点.(1)如图1,连接BD ,O 是对角线BD 的中点,连接OE .当OE=DE 时,求AE 的长;(2)如图2,连接BE ,EC ,过点E 作EF ⊥EC 交AB 于点F ,连接CF ,与BE 交于点G .当BE 平分∠ABC 时,求BG 的长;(3)如图3,连接EC ,点H 在CD 上,将矩形ABCD 沿直线EH 折叠,折叠后点D 落在EC 上的点D'处,过点D′作D′N ⊥AD 于点N ,与EH 交于点M ,且AE=1. ①求SΔED ′M S ΔEMN的值;②连接BE ,△D'MH 与△CBE 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答案】(1)AE=3310;(2)BG=5√26;(3)①54;②相似,理由见解析. 【分析】(1)先求出BD ,进而求出OD=OB=OA ,再判断出△ODE ∽△ADO ,即可得出结论;(2)先判断出△AEF ≌△DCE ,进而求出BF=1,再判断出△CHG ∽△CBF ,进而求出BK=GK=56,最后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3)①先求出EC=5,再求出D'C=1,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H=43,CH=53,再判断出△EMN ∽△EHD ,得出MNHD=EM EH ,△ED'M ∽△ECH ,得出D′M CH =EM EH ,进而得出D′M MN =CH HD =54,即可得出结论;②先判断出∠MD'H=∠NED',进而判断出∠MD'H=∠ECB ,即可得出D′M CB=D′H CE,即可.【解答】(1)如图1,连接OA ,在矩形ABCD 中,CD=AB=3,AD=BC=5,∠BAD=90° 在Rt △AB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34, ∵O 是BD 中点,∴OD=OB=OA=√342,∴∠OAD=∠ODA,∵OE=DE,∴∠EOD=∠ODE,∴∠EOD=∠ODE=∠OAD,∴△ODE∽△ADO,∴DOAD =DEDO,∴DO2=DE•DA,∴设AE=x,∴DE=5﹣x,∴(√342)2=5(5﹣x),∴x=3310,即:AE=3310;(2)如图2,在矩形ABCD中,∵BE平分∠ABC,∴∠ABE=∠EBC=45°,∵AD∥BC,∴∠AEB=∠EBC,∴∠ABE=∠AEB,∴AE=AB=3,∴AE=CD=3,∵EF⊥EC,∴∠FEC=90°,∴∠AEF+∠CED=90°,∵∠A=90°,∴∠AEF+∠AFE=90°,∴∠CED=∠AFE,∴△AEF ≌△DCE , ∴AF=DE=2, ∴BF=AB ﹣AF=1, 过点G 作GK ⊥BC 于K , ∴∠EBC=∠BGK=45°,∴BK=GK ,∠ABC=∠GKC=90°, ∵∠KCG=∠BCF , ∴△CHG ∽△CBF , ∴GK FB=CK CB,设BK=GK=y , ∴CK=5﹣y , ∴y=56, ∴BK=GK=56,在Rt △GKB 中,BG=5√26; (3)①在矩形ABCD 中,∠D=90°, ∵AE=1,AD=5, ∴DE=4, ∵DC=3, ∴EC=5,由折叠知,ED'=ED=4,D'H=DH ,∠ED'H=∠D=90°, ∴D'C=1, 设D'H=DH=z , ∴HC=3﹣z ,根据勾股定理得,(3﹣z )2=1+z 2, ∴z=43,∴DH=43,CH=53,∵D'N ⊥AD , ∴∠AND'=∠D=90°, ∴D'N ∥DC , ∴△EMN ∽△EHD , ∴MNHD =EMEH , ∵D'N ∥DC ,∵∠MED'=∠HEC,∴△ED'M∽△ECH,∴D′MCH =EMEH,∴MNHD =D′MCH,∴D′MMN =CHHD=54,∴S△ED′MS△EMN =54;②相似,理由:由折叠知,∠EHD'=∠EHD,∠ED'H=∠D=90°,∴∠MD'H+∠ED'N=90°,∵∠END'=90°,∴∠ED'N+∠NED'=90°,∴∠MD'H=∠NED',∵D'N∥DC,∴∠EHD=∠D'MH,∴∠EHD'=∠D'MH,∴D'M=D'H,∵AD∥BC,∴∠NED'=∠ECB,∴∠MD'H=∠ECB,∵CE=CB=5,∴D′MCB =D′HCE∴△D'MH∽△CBE.【强化训练】1.如图1,以□ABCD的较短边CD为一边作菱形CDEF,使点F落在边AD上,连接BE,交AF于点G.(1)猜想BG与EG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延长DE,BA交于点H,其他条件不变,①如图2,若∠ADC=60°,求DGBH的值;②如图3,若∠ADC=α(0°<α<90°),直接写出DGBH的值.(用含α的三角函数表示)【答案】(1)BG=EG,理由见解析;(2)12;(3)cosα.【分析】(1)BG=EG,根据已知条件易证△BAG≌△EFG,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结论;(2)①方法一:过点G作GM∥BH,交DH于点M,证明ΔGME∽ΔBHE,即可得GMBH =GEBE=12,再证明ΔMGD是等边三角形,可得DG=MG,由此可得DGBH =MGBH=12;方法二:延长ED,BC交于点M,证明ΔHBM为等边三角形,再证明ΔEDG∽ΔEMB,即可得结论;②如图3,连接EC交DF于O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得cosα=OEEF,则OF=bcosα,DG=a+2bcosα,同理表示AH的长,代入DGBH计算即可.【解答】(1)BG=EG,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四边形CDEF是菱形,∴CD∥EF,CD=EF.∴AB∥EF,AB=EF.∴∠ABG=∠FEG.又∵∠AGB=∠FGE,∴ΔABG≌ΔFEG(AAS).∴BG=EG.(2)方法1:过点G作GM∥BH,交DH于点M,∴∠EMG=∠EHA.∵∠GEM=∠BEH,∴ΔGME∽ΔBHE.∴GMBH =GEBE.由(1)结论知BG=EG.∴EG=12BE.∴GMBH =GEBE=12.∵四边形CDEF为菱形,∴∠ADC=∠EDF=60°.∵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CDF=∠HAD=60°.∵GM∥AH,∴∠MGD=∠HAD=60°.∴∠GMD=180°−∠MGD−∠MDG=60°,即∠GMD=∠MGD=∠MGD=60°.∴ΔMGD是等边三角形。
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4-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解答题专题训练(附答案)
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4.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解答题专题训练(附答案)1.如图,BE为△ABC的高,请用尺规作图法在BC边上求作一点F,使得△ACF∽△BC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如图,在△ABC中,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B边上找一点D,使△ACD∽△ABC.(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3.如图,在△ABC中,AB=AC,在BC边上利用尺规求作一点P使得△APB∽△BAC(不必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4.如图,∠ACB=∠CDB=90°,在线段CD上求作一点P,使△APC∽△CD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5.如图,△ABC中,P是线段AB上一点,尺规作图:在BC边上找一点D,使以P、D、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6.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M是BC边上一定点,连接AM.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M上作一点P,使△DP A∽△ABM.(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7.如图,已知△ABC,∠BAC=90°,请用尺规过点A作一条直线,使其将△ABC分成两个相似的三角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8.如图,已知锐角△ABC,点D是AB边上的一定点,请用尺规在AC边上求作一点E,使△ADE与△ABC相似.(作出符合题意的一个点即可,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9.“创新实践”小组想利用镜子与皮尺测量大树AB的高度,因大树底部有障碍物,无法直接测量到大树底部的距离.聪明的小颖借鉴《海岛算经》的测量方法设计出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案:测量者站在点F处,将镜子放在点M处时,刚好看到大树的顶端,沿大树方向向前走2.8米,到达点D处,将镜子放在点N处时,刚好看到大树的顶端(点F,M,D,N,B在同一条直线上).若测得FM=1.5米,DN=1.1米,测量者眼睛到地面的距离为1.6米,求大树AB的高度.10.如图,小明家窗外有一堵围墙AB,由于围墙的遮挡,清晨太阳光恰好从窗户的最高点C射进房间的地板F处,中午太阳光恰好能从窗户的最低点D射进房间的地板E处,小明测得窗子距地面的高度OD=1m,窗高CD=1.5m,并测得OE=1m,OF=5m,求围墙AB的高度.11.《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在“勾股”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邑方二百步,各中开门,出东门十五步有木,问:出南门几步而见木?”用今天的话说,大意是:如图,DEFG是一座边长为200步(“步”是古代的长度单位)的正方形小城,东门H位于GD的中点,南门K位于ED的中点,出东门15步的A处有一树木,求出南门多少步恰好看一到位于A处的树木(即点D在直线AC上).12.如图,小华和同伴在春游期间,发现在某地小山坡的点E处有一棵盛开的桃花的小桃树,他想利用平面镜测量的方式计算一下小桃树到山脚下的距离,即DE的长度,小华站在点B的位置,让同伴移动平面镜至点C处,此时小华在平面镜内可以看到点E,且BC=2.7米,CD=11.5米,∠CDE=120°,已知小华的身高为1.8米,请你利用以上的数据求出DE的长度.(结果保留根号)13.小明想利用太阳光测量楼高.他带着皮尺来到一栋楼下,发现对面墙上有这栋楼的影子,针对这种情况,他设计了一种测量方案,具体测量情况如下:如示意图,小明边移动边观察,发现站到点E处时,可以使自己落在墙上的影子与这栋楼落在墙上的影子重叠,且高度恰好相同.此时,测得小明落在墙上的影子高度CD=1.2m,CE=0.8m,CA=30m(点A、E、C在同一直线上).已知小明的身高EF是1.7m,请你帮小明求出楼高AB.(结果精确到0.1m)14.周末,小华和小亮想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测量家门前小河的宽.测量时,他们选择了河对岸岸边的一棵大树,将其底部作为点A,在他们所在的岸边选择了点B,使得AB与河岸垂直,并在B点竖起标杆BC,再在AB的延长线上选择点D,竖起标杆DE,使得点E 与点C、A共线.已知:CB⊥AD,ED⊥AD,测得BC=1m,DE=1.5m,BD=8.5m.测量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根据相关测量信息,求河宽AB.15.某市为了打造森林城市,树立城市新地标,实现绿色、共享发展理念,在城南建起了“望月阁”及环阁公园.小亮、小芳等同学想用一些测量工具和所学的几何知识测量“望月阁”的高度,来检验自己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他们经过观察发现,观测点与“望月阁”底部间的距离不易测得,因此经过研究需要两次测量,于是他们首先用平面镜进行测量.方法如下:如图,小芳在小亮和“望月阁”之间的直线BM上平放一平面镜,在镜面上做了一个标记,这个标记在直线BM上的对应位置为点C,镜子不动,小亮看着镜面上的标记,他来回走动,走到点D时,看到“望月阁”顶端点A在镜面中的像与镜面上的标记重合,这时,测得小亮眼睛与地面的高度ED=1.5米,CD=2米,然后,在阳光下,他们用测影长的方法进行了第二次测量,方法如下:如图,小亮从D点沿DM 方向走了16米,到达“望月阁”影子的末端F点处,此时,测得小亮身高FG的影长FH=2.5米,FG=1.65米.如图,已知AB⊥BM,ED⊥BM,GF⊥BM,其中,测量时所使用的平面镜的厚度忽略不计,请你根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求出“望月阁”的高AB的长度.16.周末,小凯和同学带着皮尺,去测量杨大爷家露台遮阳篷的宽度.如图,由于无法直接测量,小凯便在楼前地面上选择了一条直线EF,通过在直线EF上选点观测,发现当他位于N点时,他的视线从M点通过露台D点正好落在遮阳篷A点处;当他位于N′点时,视线从M′点通过D点正好落在遮阳篷B点处,这样观测到的两个点A、B间的距离即为遮阳篷的宽.已知AB∥CD∥EF,点C在AG上,AG、DE、MN、M′N′均垂直于EF,MN=M′N′,露台的宽CD=GE.测得GE=5米,EN=12.3米,NN′=6.2米.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求出遮阳篷的宽AB是多少米?(结果精确到0.01米)17.晚饭后,小聪和小军在社区广场散步,小聪问小军:“你有多高?”小军一时语塞.小聪思考片刻,提议用广场照明灯下的影长及地砖长来测量小军的身高.于是,两人在灯下沿直线NQ移动,如图,当小聪正好站在广场的A点(距N点5块地砖长)时,其影长AD恰好为1块地砖长;当小军正好站在广场的B点(距N点9块地砖长)时,其影长BF恰好为2块地砖长.已知广场地面由边长为0.8米的正方形地砖铺成,小聪的身高AC为1.6米,MN⊥NQ,AC⊥NQ,BE⊥NQ.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求出小军身高BE的长.(结果精确到0.01米)18.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硬纸板DEF来测量操场旗杆AB的高度,他们通过调整测量位置,使斜边DF与地面保持平行,并使边DE与旗杆顶点A在同一直线上,已知DE=0.5米,EF=0.25米,目测点D到地面的距离DG=1.5米,到旗杆的水平距离DC=20米,求旗杆的高度.19.某一天,小明和小亮来到一河边,想用遮阳帽和皮尺测量这条河的大致宽度,两人在确保无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先在河岸边选择了一点B(点B与河对岸岸边上的一棵树的底部点D所确定的直线垂直于河岸).①小明在B点面向树的方向站好,调整帽檐,使视线通过帽檐正好落在树的底部点D处,如图所示,这时小亮测得小明眼睛距地面的距离AB=1.7米;②小明站在原地转动180°后蹲下,并保持原来的观察姿态(除身体重心下移外,其他姿态均不变),这时视线通过帽檐落在了DB延长线上的点E处,此时小亮测得BE=9.6米,小明的眼睛距地面的距离CB=1.2米.根据以上测量过程及测量数据,请你求出河宽BD是多少米?20.一天晚上,李明和张龙利用灯光下的影子长来测量一路灯CD的高度.如图,当李明走到点A处时,张龙测得李明直立时身高AM与影子长AE正好相等;接着李明沿AC方向继续向前走,走到点B处时,李明直立时身高BN的影子恰好是线段AB,并测得AB=1.25m,已知李明直立时的身高为1.75m,求路灯的高CD的长.(结果精确到0.1m).21.在一次数学测验活动中,小明到操场测量旗杆AB的高度.他手拿一支铅笔MN,边观察边移动(铅笔MN始终与地面垂直).如示意图,当小明移动到D点时,眼睛C与铅笔、旗杆的顶端M、A共线,同时,眼睛C与它们的底端N、B也恰好共线.此时,测得DB=50m,小明的眼睛C到铅笔的距离为0.65m,铅笔MN的长为0.16m,请你帮助小明计算出旗杆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参考答案1.解:如图,△ACF即为所求.2.解:如图,△ACD即为所求.3.解:如图所示:△APB∽△BAC,点P即为所求.4.解: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5.解:如图所示:6.解: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DP⊥AM,∴∠APD=∠ABM=90°,∵∠BAM+∠P AD=90°,∠P AD+∠ADP=90°,∴∠BAM=∠ADP,∴△DP A∽△ABM.7.解:如图,AD为所作.8.解:如图,点E即为所求作的点.9.解:设NB的长为x米,则MB=x+1.1+2.8﹣1.5=(x+2.4)米.由题意,得∠CND=∠ANB,∠CDN=∠ABN=90°,∴△CND∽△ANB,∴.同理,△EMF∽△AMB,∴.∵EF=CD,∴,即.解得x=6.6,∵,∴.解得AB=9.6.答:大树AB的高度为9.6米.10.解:延长OD,∵DO⊥BF,∴∠DOE=90°,∵OD=1m,OE=1m,∴∠DEB=45°,∵AB⊥BF,∴∠BAE=45°,∴AB=BE,设AB=EB=xm,∵AB⊥BF,CO⊥BF,∴AB∥CO,∴△ABF∽△COF,∴=,∴=,解得:x=4.经检验:x=4是原方程的解.答:围墙AB的高度是4m.11.解:DH=100,DK=100,AH=15,∵AH∥DK,∴∠CDK=∠A,而∠CKD=∠AHD,∴△CDK∽△DAH,∴=,即=,∴CK=.答:出南门步恰好看一到位于A处的树木.12.解:过E作EF⊥BC,∵∠CDE=120°,∴∠EDF=60°,设EF为x,DF=x,∵∠B=∠EFC=90°,∵∠ACB=∠ECD,∴△ABC∽△EFC,∴,即,解得:x=9+2,∴DE=(米),答:DE的长度为(6+4)米.13.解:过点D作DG⊥AB,分别交AB、EF于点G、H,∵AB∥CD,DG⊥AB,AB⊥AC,∴四边形ACDG是矩形,∴EH=AG=CD=1.2,DH=CE=0.8,DG=CA=30,∵EF∥AB,∴,由题意,知FH=EF﹣EH=1.7﹣1.2=0.5,∴,解得,BG=18.75,∴AB=BG+AG=18.75+1.2=19.95≈20.0.∴楼高AB约为20.0米.14.解:∵BC∥DE,∴△ABC∽△ADE,∴=,∴=,∴AB=17(m),经检验:AB=17是分式方程的解,答:河宽AB的长为17米.15.解:由题意可得:∠ABC=∠EDC=∠GFH=90°,∠ACB=∠ECD,∠AFB=∠GHF,故△ABC∽△EDC,△ABF∽△GFH,则=,=,即=,=,解得:AB=99,答:“望月阁”的高AB的长度为99m.16.解:延长MM′交DE于H,如图,则HM=EN=12.3米,CD=GE=5米,MM′=NN′=6.2米,∵CD∥HM,∴∠ADC=∠DMH,∴Rt△ACD∽Rt△DHM,∴==,∵AB∥MM′,∴△ABD∽△MM′D,∴==,即=,解得AB≈2.52(米).答:遮阳篷的宽AB是2.52米.17.解:由题意得:∠CAD=∠MND=90°,∠CDA=∠MDN,∴△CAD∽△MND,∴,∴,∴MN=9.6(米),又∵∠EBF=∠MNF=90°,∠EFB=∠MFN,∴△EFB∽△MFN,∴,∴∴EB≈1.75(米),∴小军身高约为1.75米.18.解:由题意可得:△DEF∽△DCA,则=,∵DE=0.5米,EF=0.25米,DG=1.5m,DC=20m,∴=,解得:AC=10,故AB=AC+BC=10+1.5=11.5(m),答:旗杆的高度为11.5m.19.解:由题意得,∠BAD=∠BCE,∵∠ABD=∠CBE=90°,∴△BAD∽△BCE,∴=,∴=,解得BD=13.6.答:河宽BD是13.6米.20.方法一:解:设CD长为x米,∵AM⊥EC,CD⊥EC,BN⊥EC,EA=MA∴MA∥CD∥BN∴EC=CD=x∴△ABN∽△ACD,∴即解得:x=6.125≈6.1.经检验,x=6.125是原方程的解,∴路灯高CD约为6.1米.方法二:解:连接MN,并延长交CD于点F,设DF=xm,则MN∥AB,AB=MN=1.25m,MF=AC,∵AM⊥EC,CD⊥EC,BN⊥EC,EA=MA∴∠EMA=∠MDF=45°∴DF=MF=AC=xm,DC=DF+AM=x+1.75m,∵MF∥AC∴==,即=,解得:x=4.375m,∴DC=4.375+1.75=6.125m≈6.1m,∴路灯高CD约为6.1米.21.解:过点C作CF⊥AB,垂足为F,交MN于点E.则CF=DB=50,CE=0.65,(2分)∵MN∥AB,∴△CMN∽△CAB.∴=,(5分)∴AB==≈12.3.∴旗杆AB的高度约为12.3米.(8分)。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练习题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副标题题号—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分)1.如图,在△ ABC中,点P在边SB上,则在下列四个条件中^ :①ZACP 二NB;②ZAPC = ZACB;@AC2 = AP・AB;④AB・CP二AP・CB,能满足△ APC与△ ACB相似的条件是()A. B. C. D.①②③【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对①©进行判断;根据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对③(④ 进行判断.【解答】解:当ZACP = ZB, T ZA = ZA,所以△ APC" △ ACB;当ZAPC = ZACB, T ZA 二NA,所以△ APC" △ ACB;当AC2 = AP ・ AB,即AC\ AB = AP-人G T “ 二ZA所以△ APC" △ ACB;当AB ・ CP = AP ・ CB,即PS BC = AP:妙而ZPAC = ZCAB,CEAC 2-xX AB =^所以不能判断△ APC 和△ ACB 相似• 故选Q ・2.如图,在矩形中,AB = n BC 二2,将其折叠使力落在对角线加上,得到折痕力仁那么滋的长度为()3.A. 0-1B. Qi22 【答案】c 【解析】【分析】D.毎1 ~2-根据对称性可知:BE = FE, ZAFE 二ZABE 二90 °,又ZC = ZC ,所以△ CEFS △ CAB ,根据相似的性质可得出:兰=些,BE = EF =些X AB ,在△ ABC AB ACAC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4C 的值,AB = b CE = 2-BE ,将这些值代入该式求出处的值.【解答】 解:设8F 的长为匕贝l 〕BE 二FE 二x 、CE 二2-x 在毗△ ABC 中,AC 二 X ;AB 2 + BC 2 = <5T ZC 二 NO ZAFE 二 ZABE = 90CEF°° △ CAB 〈两对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故选:c. 4.如图,数学兴趣小组的小颖想测量教学楼前的一棵树的树高,下午课外活动时她测 得一根长为的竹竿的影长是0.8m ,但当她马上测量树高时,发现树的影子不全 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如图),他先测得留在墙壁上的影 高为1.2m ,又测得地面的影长为2.伽,请你帮她算一下,树高是()■ 竺—些 • * AB = ACBE xV5. 丄而CB 二126.如图,△ A,B ,C ,是△ ABC 在以点0为位似中心经 过位似变换得A. 4: 3B. 3: 4C. 9: 16根据竹竿的高与其影子的比值和树高与其影子的比值相同豐・'• BD = 0. 96,树在地面的实际影子长是0. 96 + 2. 6 = 3.56,再竹竿的高与其影子的比值和树高与其影子的比值相同得亠_丄3.56 ~ C.8・'• x = 4. 45»树高是4. 45m- 故选C.此题首先要知道在同一时刻任何物体的高与其影子的比值是相同的,所以竹竿的高与其 影子的比值和树高与其影子的比值相同,利用这个结论可以求出树高.解题的关键要知道竹竿的高与其影子的比值和树高与其影子的比值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位似变换、位似图形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知识点,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 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先求出位似比,根据位似比等于相似比,再由相似三 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A ・ 3.25m B. 4.25m C - 4.45mD. 16:【解答】解:由位似变换的性质可知,A' B z //AB,A' C‘ //AC,/-A A' B‘ C‘ s △ ABC,ABC的面积与△ A z B r C‘的面积比是16: 9,.*.A ABC与△ AV C‘的相似比为4: 3,,OA 4故选A.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0/中,矩形的顶点0在坐标原点,边〃在x轴上, 0C在y轴上,如果矩形OA,B zC z与矩形关于点0位似,且矩形OA,B7 C z 的面积等于矩形少%面积的1,那么点B,的坐标是()Ay10. A ---------------- ■-4 0■ AA. (-2. 3)B. (2. -3)C. (3. -2)或(-2. 3)D. (-2. 3)或(2, •-3)【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位似图形的性质有关知识,由矩形OA,B,L与矩形关于点0位似,且矩形OA,B,L的面积等于矩形〃%面积的1,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4的平方,即可求得矩形OA,B,L与矩形少%的位似比为1: 2,又由点0的坐标为「4.6),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T矩形OA,B,L与矩形关于点0位似,0A'A. 4: 9【解析】四边形「A 是以点00A z =2: 3, /. DA-=0A- 0A z = 2: 3,四边形力她?与四边形A ,B z C z D z 的面积比为:(?)2 = S/.矩形OA ,B z C z s 矩形 OABC,•/矩形OA ,B z C z 的面积等于矩形OS%面积的],4.・.位似比为:1: 2,•.•点3的坐标为(・4.6),/.点B"的坐标是:(-2, 3)或(2.-3).故选Q ・门・如图,四边形朋〃和屮B z C z D z 是以点0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若加则四边形与四边形“ B Z C z D z 的面积比为()【答案】A故选:A.根据题意求出两个相似多边形的相似比,根据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答.本题考查的是位似变换的性质,掌握位似图形与相似图形的关系、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是 解题的关键.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正方形人BCD 与正方形BEFG yGF£在“轴上,若正方形昭%的边长为6,则C点坐标为( )13.14.A・(3.2) B. (3. 1) C. (2.2) D. (4.2)【答案】A【解析】解:正方形力%•。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基础讲解与巩固练习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基础讲解与巩固练习【学习目标】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判定方法;2、进一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应用,提高运用“类比”思想的自觉性,提高推理能力.【要点梳理】要点一、相似三角形在和中,如果我们就说与相似,记作∽.k就是它们的相似比,“∽”读作“相似于”.要点诠释:(1)书写两个三角形相似时,要注意对应点的位置要一致,即∽,则说明点A 的对应点是A′,点B的对应点是B′,点C的对应点是C′;(2)对于相似比,要注意顺序和对应的问题,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第一个三角形的一边和第二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第一个三角形和第二个三角形的相似比.当相似比为1时,两个三角形全等.要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判定方法(一):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2.判定方法(二):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3.判定方法(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要点诠释:此方法要求用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应用时必须注意这个角必需是两边的夹角,否则,判断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4.判定方法(四):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要点诠释:要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只需找到这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角相等即可,对于直角三角形而言,若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要点三、相似三角形的常见图形及其变换:【典型例题】类型一、相似三角形1. 下列能够相似的一组三角形为( ).A.所有的直角三角形B.所有的等腰三角形C.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D.所有的一边和这边上的高相等的三角形【答案】C【解析】A中只有一组直角相等,其他的角是否对应相等不可知;B中什么条件都不满足;D中只有一条对应边的比相等;C中所有三角形都是由90°、45°、45°角组成的三角形,且对应边的比也相等.答案选C.【总结升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判定三角形是否相似,一定要满足三个角对应相等,三条对应边的比相等.举一反三:【变式】给出下列几何图形:①两个圆;②两个正方形;③两个矩形;④两个正六边形;⑤两个等边三角形;⑥两个直角三角形;⑦两个菱形.其中,一定相似的有(填序号).【答案】①②④⑤.类型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 如图所示,已知中,E为AB延长线上的一点,AB=3BE,DE与BC相交于F,请找出图中各对相似三角形,并求出相应的相似比.【思路点拨】充分利用平行寻找等角,以确定相似三角形的个数.【答案与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BEF∽△CDF,△BEF∽△AED.∴△BEF∽△CDF∽△AED.∴当△BEF∽△CDF时,相似比;当△BEF∽△AED时,相似比;当△CDF∽△AED时,相似比.【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解题的关键是要仔细识图,灵活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D、CE是△ABC的高,AD和CE相交于点F,求证:AF·FD=CF·FE.【答案】∵ AD、CE是△ABC的高,∴∠AEF=∠CDF=90°, 又∵∠AFE=∠CFE,∴△AEF∽△CDF.∴AF EFCF FD, 即AF·FD=CF·FE.3.如图,在△ABC中,AB=AC=1,BC=,在AC边上截取AD=BC,连接BD.(1)通过计算,判断AD2与AC•CD的大小关系;(2)求∠ABD的度数.【思路点拨】(1)先求得AD、CD的长,然后再计算出AD2与AC•CD的值,从而可得到AD2与AC•CD的关系;(2)由(1)可得到BD2=AC•CD,然后依据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证明△BCD∽△ABC,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DBC=∠A,DB=CB,然后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ABD 的度数.【答案与解析】解:(1)∵AD=BC=1,BC=,∴AD=,DC=1﹣=.∴AD2==,AC•CD=1×=.∴AD2=AC•CD.(2)∵AD=BC,AD2=AC•CD,∴BC2=AC•CD,即.又∵∠C=∠C,∴△BCD∽△ACB.∴,∠DBC=∠A.∴DB=CB=AD.∴∠A=∠ABD,∠C=∠BDC.设∠A=x,则∠ABD=x,∠DBC=x,∠C=2x.∵∠A+∠ABC+∠C=180°,∴x+2x+2x=180°.解得:x=36°.∴∠ABD=36°.【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证得△BCD∽△ABC是解题的关键.4. 已知:如图,△ABC中,AB=AC,AD是中线,P是AD上一点,过C作CF∥AB,延长BP交AC于E,交CF 于F .求证:BP 2=PE ·PF .【思路点拨】从求证可以判断是运用相似,再根据BP 2=PE ·PF ,可以判定所给的线段不能组成相似三角形,这就需要考虑线段的等量转移了. 【答案与解析】连接, ,,是的中垂线,,,, .,.又,∽,,.【总结升华】根据求证确定相似三角形,是解决此类题型的捷径.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F 是△ABC 的AC 边上一点,D 为CB 延长线一点,且AF=BD,连接DF,交AB 于 E. 求证:DE ACEF BC=.【答案】过点F 作FG ∥BC,交AB 于G.则△DBE ∽△FGE △AGF ∽△ABC∵DE DBEF GF=, 又∵AF=BD,∴.DE AFEF GF=∵△AGF∽△ABC∴AF AC GF BC=,即DE AC EF BC=.【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不一定是相似三角形B.不全等的三角形一定不是相似三角形C.不相似的三角形一定不全等D.相似三角形一定不是全等三角形2.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 2, △A′B′C′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 如果△ABC与△A′B′C′ 相似, 那么△A′B′C′ 的第三边长应该是 ( ).A. B. C. D.3.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形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A.B.C.D.4. 如图,点F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上,射线CF交DA的延长线于点E,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与△AEF相似的三角形有()A.0个B.1个C.2个D.3个5.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CD、BC上的点,若∠AEF=90°,则一定有().A.ΔADE∽ΔAEF B.ΔECF∽ΔAEF C.ΔADE∽ΔECF D.ΔAEF∽ΔABF6. 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AB,DE:EA=2:3,EF=4,则CD的长为( ).A. B.8 C.10 D.16二、填空题7.如图,已知∠A=∠D,要使△ABC∽△DEF,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你添加的条件是.(只需写一个条件,不添加辅助线和字母)8如图所示,∠C=∠E=90°,AD=10,DE=8,AB=5,则AC=________.9.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4,0),B(0,2),如果点C在x轴上(C与A不重合),当点C的坐标为________或________时,使得由点B、O、C组成的三角形与△AOB相似(至少找出两个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10.如图,已知AB⊥BD,ED⊥BD,C是线段BD的中点,且AC⊥CE,ED=1,BD=4,那么AB=__________.11.如图,CD∥AB,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在AC、BD上,且EF∥AB,则图中与△OEF相似的三角形为_________.12.如图,点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E交CD于点F,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_________对.三.解答题13. 如图,在△ABC中,DE∥BC,AD=3,AE=2,BD=4,求的值及AC、EC的长度.14.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90°,且,求证:BD⊥CD.15.如图,在△ABC中,已知∠BAC=90°,AD⊥BC于D,E是AB上一点,AF⊥CE于F,AD交CE于G点,(1)求证:AC2=CE•CF;(2)若∠B=38°,求∠CFD的度数.【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2.【答案】A.【解析】根据三边对应成比例,可以确定3==226第三边,所以第三边是3.【答案】B.【解析】已知给出的三角形的各边AB、CB、AC分别为、2、、只有选项B的各边为1、、与它的各边对应成比例.故选B.4.【答案】C.【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DC,∴△AEF∽△CBF,△AEF∽△DEC,∴与△AEF相似的三角形有2个.5.【答案】C.【解析】∵∠AEF=90°, ∴∠1+∠2=90°,又∵∠D=∠C=90°,∴∠3+∠2=90°,即∠1=∠3,∴△ADE∽△ECF.6.【答案】C.【解析】∵ EF∥AB,∴,∵,∴,,∴ CD=10,故选C.二. 填空题7.【答案】AB∥DE.【解析】∵∠A=∠D,∴当∠B=∠DEF时,△ABC∽△DEF,∵AB∥DE时,∠B=∠DEF,∴添加AB∥DE时,使△ABC∽△DEF.8.【答案】 3 .【解析】∵∠C=∠E,∠CAB=∠EAD,∴△ACB∽△AED,∴,BC=4,在Rt△ABC中,.9.【答案】;.10.【答案】4.【解析】∵AB⊥BD,ED⊥BD,∴∠B=∠D=90°,又∵AC⊥CE,∴∠BCA+∠DCE=90°,∴∠BCA=∠E,∴△ABC∽△CDE.∵C是线段BD的中点,ED=1,BD=4 ∴BC=CD=2∴AB CDCD DE,即AB=4.11.【答案】△OAB,△OCD.12.【答案】3.【解析】∵平行四边形ABCD,∴AD∥BE.AB∥CD∴△EFC∽△EAB; △EFC∽△AFD; △AFD∽△EAB.三综合题13.【解析】∵DE∥BC,∴△ADE∽△ABC,∵,,∴,∴AC=,∴EC=AC-AE=.14.【解析】∵AD∥BC,∴∠ADB=∠DBC,又∵,∴△ABD∽△DCB,∴∠A=∠BDC,∵∠A=90°,∴∠BDC=90°,∴BD⊥CD .15.【解析】解:(1)∵AD⊥BC,∴∠CFA=90°,∵∠BAC=90°,∴∠CFA=∠BAC,∵∠ACF=∠FCA,∴△CAF∽△CEA,∴=,∴CA2=CE•CF;(2)∵∠CAB=∠CDA,∠ACD=∠BCA,∴△CAD∽△CBA,∴=,∴CA2=CB×CD,同理可得:CA2=CF×CE,∴CD•BC=CF•CE,∴=,∵∠DCF=∠ECB,∴△CDF∽△CEB,∴∠CFD=∠B,∵∠B=38°,∴∠CFD=38°.。
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练习题(带答案)
【答案】 D
【解析】 ∵
,
∴
,
∴
,
∴
∵Hale Waihona Puke ,∴,即甲与乙与丙均相似.
【标注】【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角对应相等
D. 甲与乙与丙
3
6. 给定条件能判断
A.
B.
,
C.
,
D.
和 ,
, , ,
相似的是( ). ,
,
,
,
,
,
,
,
,
,
【答案】 D
【解析】 .不相似:∵
∴
,
∴不相似;
.不相似:∵
, ,
,
,
∴ 不是边 , ∴不相似;
, 交 于 ,则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
,
∴
,
又∵平行四边形
中,
,
,
∴
,
,
∴
.
【标注】【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
14. 要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发现同一时刻一根 米长的竹竿在地面上的影长为 米,此刻树的影子不全 落在地上,有一部分落在了教学楼第一级的台阶水平面上,测得台阶水平面上的影长为 米,一级 台阶的垂直高度为 米,若,此时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 米,则树高( ).
∵
,
∴
.
【标注】【知识点】相似反A字型
1
3. 已知:如图,
,求证:
.
【答案】 证明见解析.
【解析】 ∵ ∴ 又∵ ∴
, ,
, .
【标注】【知识点】相似反8字型
4. 如图,在
中,点 、 分别在边 、 上,如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知识讲解(提高)【学习目标】1、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性质进行有关计算;2、通过典型实例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似,能运用图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2. 相似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要点诠释:要特别注意“对应”两个字,在应用时,要注意找准对应线段.3.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则由比例性质可得:4.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则分别作出与的高和,则21122=1122ABCA B C BC AD k B C k A D S k S B C A D B C A D '''''''⋅⋅⋅⋅=='''''''''⋅⋅△△要点诠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通过比例线段的性质推证出来的.要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测量高度测量不能到达顶部的物体的高度,通常使用“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的比例相等”的原理解决. 要点诠释:测量旗杆的高度的几种方法:平面镜测量法 影子测量法 手臂测量法 标杆测量法 2测量距离2.测量距离测量不能直接到达的两点间的距离,常构造如下两种相似三角形求解。
1.如甲图所示,通常可先测量图中的线段DC 、BD 、CE 的距离(长度),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 的长.2.如乙图所示,可先测AC 、DC 及DE 的长,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AB 的长.要点诠释: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2.太阳离我们非常遥远,因此可以把太阳光近似看成平行光线.在同一时刻,两物体影子之比等于其对应高的比;3.视点:观察事物的着眼点(一般指观察者眼睛的位置);4. 仰(俯)角:观察者向上(下)看时,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典型例题】类型一、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按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折痕为DE ,则S △BCE :S △BDE 等于( ) A. 2:5 B .14:25 C .16:25 D. 4:21【思路点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但是一定要注意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答案】B.【解析】由已知可得AB=10,AD=BD=5,设AE=BE=x, 则CE=8-x, 在Rt △BCE 中,x 2-(8-x)2=62,x=, 由△ADE ∽△ACB 得, S △BCE :S △BDE =(64-25-25):25=14:25,所以选B.【总结升华】关键是要确定哪两个是相似三角形.举一反三【变式】在锐角△ABC 中,AD,CE 分别为BC,AB 边上的高,△ABC 和△BDE 的面积分别等于18和2,DE=2,求AC 边上的高.【答案】过点B 做BF ⊥AC,垂足为点F , ∵AD,CE 分别为BC,AB 边上的高,∴∠ADB=∠CEB=90°,又∵∠B=∠B ,∴Rt △ADB ∽Rt △CEB,∴,BD AB BD BE BE CB AB CB ==即,且∠B=∠B , ∴△EBD ∽△CBA,∴221189BED BCA DE AC S S⎛⎫=== ⎪⎝⎭△△,∴13DE AC =,又∵DE=2, ∴AC=6,∴11862ABC AC BF S =⋅=∴△,BF=. 2.已知:如图,在△ABC 与△CAD 中,DA ∥BC ,CD 与AB 相交于E 点,且AE ︰EB=1︰2,EF ∥BC 交AC 于F 点,△ADE 的面积为1,求△BCE 和△AEF 的面积.【答案与解析】∵DA ∥BC , ∴△ADE ∽△BCE . ∴S △ADE :S △BCE =AE 2:BE 2. ∵AE ︰BE=1:2, ∴S △ADE :S △BCE =1:4. ∵S △ADE =1, ∴S △BCE =4. ∵S △ABC :S △BCE =AB:BE=3:2, ∴S △ABC =6.∵EF ∥BC , ∴△AEF ∽△ABC . ∵AE:AB=1:3, ∴S △AEF :S △ABC =AE 2:AB 2=1:9. ∴S △AEF ==.【总结升华】注意,同底(或等底)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该底上的高的比;同高(或等高)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底边的比.当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它们的面积比等于对应线段比的平方,即相似比的平方.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中,,,,,点在上, (与点不重合),点在上.(1)当的面积与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时,求的长. (2)当的周长与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时,求的长.【答案】(1)∵,∽.(2)∵的周长与四边形的周长相等.=6,∽.类型二、相似三角形的应用3. 在斜坡的顶部有一铁塔AB,B是CD的中点,CD是水平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塔影DE留在坡面上。
已知铁塔底座宽CD=12m,塔影长DE=18m,小明和小华的身高都是1.6m,同一时刻,小明站在点E处,影子在坡面上,小华站在平地上,影子也在平地上,两人的影长分别为2m和1m,那么塔高AB为()A.24mB.22mC.20mD.18m【答案】 A.【解析】过点D做DN⊥CD交光线AE于点N,则1.60.82DNDE==,DN=14.4,又∵AM:MN=1.6:1,∴AM=1.6MN=1.6BD=1.6×6=9.6∴塔高AB=AM+DN=14.4+9.6=24,所以选A.【总结升华】解决本题的难点是把塔高的影长分为在平地和斜坡上两部分;关键是利用平地和斜坡上的物高与影长的比得到相应的部分塔高的长度.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阳光通过窗口照射到室内,在地面上留下1.5m宽的亮区DE.亮区一边到窗下的墙脚距离CE=1.2m,窗口高AB=1.8m,求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度BC.【答案】作EF⊥DC交AD于F.∵AD∥BE,∴又∵,∴,∴. ∵AB∥EF, AD∥BE,∴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EF=AB=1.8m. ∴m.4.学习投影后,小明、小颖利用灯光下自己的影子长度来测量一路灯的高度,并探究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如图,在同一时间,身高为的小明的影子长是,而小颖刚好在路灯灯泡的正下方点,并测得.(1)请在图中画出形成影子的光线,交确定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2)求路灯灯泡的垂直高度;(3)如果小明沿线段向小颖(点)走去,当小明走到中点处时,求其影子的长;当小明继续走剩下路程的到处时,求其影子的长;当小明继续走剩下路程的到处,…按此规律继续走下去,当小明走剩下路程的到处时,其影子的长为m(直接用的代数式表示).【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借助相似三角形确定比例线段是本题的关键.【答案与解析】(1)(2)由题意得:,,,(m).(3),,设长为,则,解得:(m),即(m).同理,解得(m),.【总结升华】本题是相似性质的运用与找规律相结合的一道题,要注意从特殊到一般形式的变换规律.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巩固练习(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和8,另一个与它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是3和4及x,那么x的值()A.只有1个 B.可以有2个C.有2个以上,但有限 D.有无数个2. 若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0,AD=6,E是AD的中点,在AB上取一点F,使△CBF∽△CDE,则BF的长为().A.1.8 B.5 C.6或4 D.8或23. 如图,已知D、E分别是的AB、 AC边上的点,且那么等于()A.1:9 B.1:3 C.1:8 D.1:23454.如图G是△ABC的重心,直线过A点与BC平行.若直线CG分别与AB、交于D、E两点,直线BG与AC交于 F 点,则△AED的面积:四边形ADGF的面积=( ) A.1:2 B.2:1 C.2:3 D.3:25. 如图,将△ABC的高AD四等分,过每一个分点作底边的平行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分成四部分S1、S2、S3、S4,则S1︰S2︰S3︰S4等于()A.1︰2︰3︰4B.2︰3︰4︰5C.1︰3︰5︰7D.3︰5︰7︰96..如图,在□ABCD中,E为CD上一点,DE:CE=2:3,连结AE、BE、BD,且AE、BD交于点F,则S△DEF:S△EBF:S△ABF等于( )A.4:10:25B.4:9:25C.2:3:5D.2:5:256789二、填空题7.如图,梯形ABCD中,AB∥CD,AC、BD相交于点E,1,2DECSS△△CEBDECSS△△AEB=___________.8.如图,△ABC中,点D在边AB上,满足∠ADC=∠ACB,若AC=2,AD=1,则DB=_________.9.如图,在△PAB中,M、N是AB上两点,且△PMN是等边三角形,△BPM∽△PAN,则∠APB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10.如图,△ABC中,DE∥BC,BE,CD交于点F,且S△EFC=3S△EFD,则S△ADE:S△ABC=______________.10111211. 如图,丁轩同学在晚上由路灯AC走向路灯BD,当他走到点P时,发现身后他影子的顶部刚好接触到路灯AC的底部,当他向前再步行20m到达Q点时,发现身前他影子的顶部刚好接触到路灯BD的底部,已知丁轩同学的身高是1.5m,两个路灯的高度都是9m,则两路灯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锐角△ABC中,AD,CE分别为BC,AB边上的高,△ABC和△BDE的面积分别等于18和2,DE=2,则AC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3. 为了测量图(1)和图(2)中的树高,在同一时刻某人进行了如下操作:图(1):测得竹竿CD的长为0.8米,其影CE长1米,树影AE长2.4米.图(2):测得落在地面的树影长2.8米,落在墙上的树影高1.2米,请问图(1)和图(2)中的树高各是多少?131414.(1)阅读下列材料,补全证明过程: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OE⊥BC于E,连结DE 交OC于点F,作FG⊥BC于G.求证:点G是线段BC的一个三等分点.证明:在矩形ABCD中,OE⊥BC,DC⊥BC,∴OE∥DC.∵=,∴==.∴=.(2)请你仿照(1)的画法,在原图上画出BC 的一个四等分点(要求保留画图痕迹,可不写画法及证明过程).15. 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12cm ,BC=6cm ,点E 自A 点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向D 点前进,同时点F 从D 点以每秒2cm 的速度向C 点前进,若移动的时间为t ,且0≤t ≤6.(1)当t 为多少时,DE=2DF ;(2)四边形DEBF 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请求出定值;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3)以点D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能否与△BCD 相似?若能,请求出所有可能的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x 可能是斜边,也可能是直角边. 2.【答案】A.3.【答案】B.4.【答案】D.5.【答案】C.【解析】本题要求运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