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高中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高中化学实验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da556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c.png)
高中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引言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高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框架,以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活动。
一、实验目标知识理解: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安全意识。
二、实验内容选择2.1 实验主题基础实验:如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酸碱滴定等。
探究性实验:如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物质的制备等。
2.2 实验难易度入门级:适合初学者,操作简便,安全风险低。
提高级: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需要一定的实验技巧和理论知识。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3.1 材料清单化学试剂:列出所需的所有化学试剂及其浓度、纯度等信息。
实验器材:包括试管、烧杯、酒精灯、天平等基本实验器材。
3.2 设备需求安全设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
测量工具:如pH计、温度计、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4.1 实验准备安全教育:向学生介绍实验安全规则和紧急处理措施。
器材检查:确保所有器材完好无损,可以正常使用。
4.2 实验操作步骤1:按照实验指南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步骤2:在教师的监督下,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步骤3: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4.3 实验结束清理现场:实验结束后,学生需清理实验台,清洗器材。
废物处理:按照规定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五、实验结果分析5.1 数据处理数据记录: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处理:运用图表、曲线等形式对数据进行展示和分析。
5.2 结果讨论现象解释:对实验现象进行科学解释,与化学理论相联系。
问题探讨: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
六、实验报告撰写6.1 报告结构标题:准确反映实验内容。
摘要:简要介绍实验目的、方法和主要结果。
正文:包括实验材料、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0a754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11.png)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教案(精选3篇)教案一:酸碱滴定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滴定管和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滴定实验;2. 熟悉酸碱滴定反应的特点及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3. 掌握实际应用中酸碱滴定分析的方法及技巧。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滴定管、烧杯、容量瓶等;2. 试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氨水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洗实验器材,保持清洁;b. 使用滴定管精确地量取指定体积的试剂。
2. 确定滴定前找到试剂的适量取样点,并装入滴定瓶中。
3. 酸溶液的滴定:a. 用滴定瓶从底部滴加盐酸到溶液中,同时轻轻摇动容器,使试剂均匀混合;b. 滴加过程中,每滴1-2滴,摇动的幅度适度,注意加滴速度;c. 当滴定剂滴加到一定程度时,即滴定终点。
4. 确定滴定终点的判定:a. 通过颜色变化来判定滴定终点,使用酸碱指示剂;b. 一般滴定终点为溶液中颜色的明显改变。
5. 滴定计算:a. 根据滴定初始值和体积计算出滴定的一定的体积;b. 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含量。
四、注意事项:1. 滴定过程中要保持试剂均匀混合,发现溶液不均匀时,应加以调节。
2. 滴定定量时要用干燥的试剂,并精确地读数。
3. 滴定终点的判定要准确,避免过滴和欠滴的情况。
教案二:制备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1. 学习氢氧化钠的制备方法;2. 了解氧化反应的特点;3. 掌握实际应用中氢氧化钠制备的方法及技巧。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量筒、容量瓶、玻璃棒等;2. 试剂:氧化铝、金属钠、水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洗实验器材,保持清洁;b. 准备容量瓶并标定,使其准确度为0.01mol/L。
2. 氧化铝的制备:a. 称取一定质量铝粉放入坩埚中,并在热板上加热燃烧一段时间,得到氧化铝;b. 冷却后,将氧化铝转移到密封瓶中。
3. 氢氧化钠的制备:a. 在准备好的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注入一定质量的氧化铝,摇晃溶解;b. 当溶液温度降低到室温时,过滤溶液,得到氢氧化钠溶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80575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9.png)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用热效应测定酸碱中和反应的方法;3.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通常以酸和碱的溶液进行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伴随着一定的热效应。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器材:热量计、电子天平、玻璃棒、百口烧杯、分注管等。
试剂:已知浓度的强酸、强碱溶液。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将电子天平置于实验台上,待其稳定后,调零;b.将热量计和分注管清洗干净。
2.实验操作:a.在百口烧杯中分别取定量的已知浓度的酸溶液和碱溶液,称量分别为m_1和m_2;b.将酸溶液投入热量计中,将其体积调整为V_1;c.在玻璃棒的帮助下,将碱溶液缓慢地、以几滴为单位地滴入酸溶液中,同时,用热量计测定过程中溶液的最高温度;d.重复上述步骤至少3次,记录下每次反应温度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3.数据处理:a.计算酸溶液的摩尔质量:M_1=m_1/V_1b.计算酸和碱的摩尔数:n_1=m_1/M_1n_2=m_2/M_2c.计算反应的摩尔数:n = min(n_1, n_2)d.计算反应放热的热量:q=C×ΔT其中,C为热量计的热容量,ΔT为反应溶液温度的变化量。
e.计算摩尔焓变:ΔH=q/nf.计算平均摩尔焓变:ΔH_avg = (ΔH_1 + ΔH_2 + ΔH_3) / 3g.计算实际反应的摩尔焓变:ΔH_r = ΔH_avg / n五、安全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佩戴防护眼镜,避免实验液体溅入眼睛;2.注意使用酸碱溶液时的安全操作,避免溶液溅洒;3.小心操作实验仪器,避免热伤害;4.确保通风良好的实验环境,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反应的摩尔焓变以及反应的放热量。
通过比较实验结果与已知的标准值,可以评估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cd62617fd5360cba1adb78.png)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1.概念: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和方法所进行的一种规划。
2.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科学合理。
(2)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保护人身安全,保护仪器。
(3)可行性:实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条件下能满足要求。
(4)简约性:方案简单易行,尽可能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较少的实验步骤和药品。
还应遵循完成实验所用时间较短,副反应少,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5)经济性:综合考虑原料的用量和价格。
3.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4)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5)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6)实验注意事项;(7)实验现象的记录及结果处理;(8)问题与讨论。
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及温度是否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等),合理选择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汁装置、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既完整又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得出正确的结论。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分类:1.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97ec8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e.png)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清晨的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洒在整洁的实验台上,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而有序。
我坐在椅子上,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始一场关于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考之旅。
实验材料包括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碘化钾、硫酸铜溶液,还有用来测量反应速率的秒表和量筒。
这些材料都是基础的,但每一个都有其独特的用途。
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四个试管,分别标记为A、B、C、D。
2.在每个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比如5毫升。
3.向试管A中加入0.1克的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4.向试管B中加入0.1克的碘化钾,作为催化剂。
5.向试管C中加入0.1克的硫酸铜溶液,作为催化剂。
6.试管D作为对照组,不加入任何催化剂。
7.同时启动秒表,观察每个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并记录下来。
这个实验的关键在于观察和记录,我们要确保每个试管的实验条件都相同,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气泡产生的速率可以通过秒表和量筒来测量,具体操作如下:1.在每个试管旁边放一个量筒,用来收集气泡产生的气体。
2.当气泡开始产生时,启动秒表。
3.每隔一定时间,比如30秒,记录一次量筒中气体的体积。
4.持续记录,直到每个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
实验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催化剂的加入量不够,或者实验条件控制得不够严格。
这时候,我们要及时调整,比如增加催化剂的加入量,或者更加仔细地控制实验条件。
实验结束后,我们就要开始数据分析。
将每个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绘制成图表,比较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个催化剂的效果最好。
是实验的讨论部分。
我们要分析为什么不同的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有不同的影响。
这可能涉及到催化剂的活性、催化剂与反应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这时候,我们需要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的解释。
是实验的结论。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得出了哪个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最大的结论。
同时,我们也要指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改进实验方法。
化学实验探究方案
![化学实验探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92abf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4.png)
化学实验探究方案导语: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物质的变化、探究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通过探究方案的设计,介绍三个不同且有趣的化学实验培养方案。
实验一:颜色的魔法实验目的:探究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是否会发生颜色的变化。
实验材料: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水溶性染料。
实验步骤:1. 准备几个试管,分别倒入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水溶性染料。
2. 注意观察不同溶液在试管中的颜色。
3. 尝试将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进行混合,观察是否会发生颜色变化。
4. 将水溶性染料倒入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观察是否会发生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1. 酸性溶液通常呈红色或黄色,而碱性溶液呈蓝色或绿色。
2. 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混合后,可能会出现颜色的变化,并形成中性溶液。
3. 水溶性染料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可能会有所不同。
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物质的酸碱性质和溶解性对颜色有着重要影响。
酸性溶液带有红色或黄色,而碱性溶液呈现蓝色或绿色,这是由于不同物质分子结构的差异导致的。
当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混合时,可能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生中性溶液。
水溶性染料的颜色受其溶剂的pH值影响,因此在不同溶液中颜色可能会有所不同。
实验二:气体的生成实验目的:探究化学反应中气体的生成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醋酸、小苏打粉、饮用纸吸管、洗涤液。
实验步骤:1. 在一个试管中倒入少量醋酸。
2. 加入适量的小苏打粉。
3. 立即用饮用纸吸管捏住试管口,并将吸管另一端浸入装有洗涤液的容器中。
4. 观察试管中是否产生气泡并观察洗涤液的变化。
实验结果:1. 在加入小苏打粉后,试管中会产生大量气泡。
2. 洗涤液中的气泡会增多,并且洗涤液可能会产生泡沫。
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醋酸和小苏打粉反应中,产生了大量的气体。
小苏打粉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醋酸与小苏打粉反应生成了醋酸钠和水,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5e6e4a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0.png)
实验原理
有机合成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简单化合物转 化为复杂化合物的过程。本实验以制备乙酸 乙酯为例,通过酯化反应将乙醇和乙酸转化 为乙酸乙酯的过程,探究有机合成的原理和 应用。
实验三:有机合成实验方案设计
01 实验步骤
02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乙醇、乙酸、硫酸、蒸馏装
置、导管等。
03
2. 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的硫酸催化。
实验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方案设计
01
实验步骤
02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氧化铜、氢气、酒精灯、烧杯、导 管等。
03
2. 将氧化铜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溶解。
实验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方案设计
01
Hale Waihona Puke 3. 将氢气通入烧杯中,加热至沸腾状态。
02
4. 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03 5.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提高实验安全性和环保性的建议
安全防护措施
确保实验人员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化学防护眼镜、实验服、化学防护手套等。
废弃物处理
合理处理实验废弃物,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危险品管理
对危险化学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可能发生的化学事故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实验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一个可靠的实验方 案应该能够产生一致、稳定的实验数据,以支持科学结论的 可靠性。
实验成本和资源利用效率
成本
实验成本是指完成实验所需的经费、人 力和物力等资源的总和。在设计和评价 实验方案时,需要考虑其实验成本的高 低,以评估其实验的经济效益。
化学实验室设计方案
![化学实验室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2e7b7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1f.png)
化学实验室设计方案一、实验室的布局规划1、实验区应设置多个实验台,以满足不同实验的需求。
实验台的材质应具备耐酸碱、耐高温、防火等特性。
每个实验台应配备充足的电源插座、水龙头和水槽,方便实验操作和清洗。
考虑设置通风橱,用于进行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操作,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2、仪器设备区放置大型仪器设备,如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
仪器设备区应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精度。
3、药品储存区分为普通药品储存区和危险药品储存区。
普通药品储存区应保持干燥、通风,按照药品的类别进行分类存放。
危险药品储存区应具备防火、防爆、防盗等安全设施,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4、办公区供实验人员进行数据处理、撰写报告等工作。
配备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设备。
二、通风系统设计1、全面通风安装排风扇或通风管道,确保实验室整体的空气流通。
通风设备的风量应根据实验室的面积和实验操作的类型进行计算,以保证足够的换气次数。
2、局部通风通风橱是局部通风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
通风橱的操作面风速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有效排出有害气体。
3、废气处理实验产生的废气应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可以采用活性炭吸附、化学吸收等方法对废气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给排水系统设计1、给水实验室应保证有稳定的自来水供应,并根据需要设置纯水制备设备,以满足实验对水质的不同要求。
2、排水实验室内应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避免与其他区域的排水系统混淆。
排水管道应采用耐酸碱的材料,如 PVC 管。
对于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应先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四、电气系统设计1、电源提供稳定的 220V 和 380V 电源,满足实验设备和照明的需求。
配备应急电源,以应对突发停电情况,保证实验的安全和数据的保存。
2、电线布局电线应采用暗线敷设,避免暴露在外造成安全隐患。
电线的截面积应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电路的安全运行。
化学实验课程建设方案
![化学实验课程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3de08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5.png)
化学实验课程建设方案一、目标与定位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通过系统的化学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1. 基础实验技能培训:包括实验安全、实验器材使用、基本实验操作等内容,为后续实验打下基础。
2. 基础化学实验: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领域的实验,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素养。
3. 综合化学实验:结合实际应用和研究前沿,设计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新性实验:学生自主选题,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实验安全教育:强化实验安全意识,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2. 互动式教学:采用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4. 网络教学:建立网络课程平台,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和讨论的场所。
四、教学资源与保障1. 实验室建设:建立设备齐全、管理规范的化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2. 教师团队:组建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背景的教师团队,保障教学质量。
3. 教材建设:编写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的教材和实验指导书。
4. 实验考核:建立完善的实验考核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持续改进与展望1. 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学生和教师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学术交流: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术素养。
3. 师资培训: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4. 未来展望:紧跟化学学科发展动态,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课程建设方案,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优秀化学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化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化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2c9f1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d.png)
化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以下是 7 条化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请注意,实际实验需在专业指导
和安全条件下进行。
1. 设计一个探究不同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实验怎么样?拿镁条和锌粒举例,把它们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盐酸中,你就会惊讶地发现它们产生气泡的速度大有不同!这就像两个小伙伴比赛跑步,谁跑得快一目了然啊。
2. 来试试制作一个彩色喷泉实验吧。
将装有氨气的烧瓶倒置在装有酚酞试液的水槽中,氨气溶于水后,水槽里的溶液就会像喷泉一样喷出来,而且还是漂亮的红色呢!这多像一场绚丽的魔法表演呀!
3. 做一个自制叶脉书签的实验吧。
把树叶放在碱液里煮一煮,然后小心地刷去叶肉,最后留下的叶脉简直太精美啦!就好像从茂密的森林中找到了独一无二的宝藏。
4. 搞一个自制电池的实验呀。
用一个柠檬,插上铜片和锌片,嘿,还真能产生电流呢!这不就像是水果也有了超能力,能给我们带来能量。
5. 可以设计一个关于沉淀反应的实验嘛。
把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哇哦,马上就会有蓝色的沉淀生成,那感觉就像天空突然飘下了蓝色的雪花。
6. 试试进行一个简单的油水分离实验呗。
把油水混合物摇匀,静置一会儿,你会神奇地发现它们自动分层啦!这就好像混乱的局面最终恢复了秩序。
7. 还可以弄一个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哟。
分别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眼睁睁看着酒精的那团燃烧起来而水的没事,这多么直观地让我们明白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呀!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嘛。
我觉得这些化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都超级有趣,能够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化学的奇妙,激发对化学的热爱!。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类型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a7d2bd4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c.png)
1.将铝屑分为两份,分别与稀硫酸、浓NaOH溶液反应: 2Al+3H2SO4===Al2(SO4)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然后,将得到的两种铝盐溶液混合: Al2(SO4)3+6NaAlO2+12H2O===8Al(OH)3 ↓+3Na2SO4
设计实验方案的一般思路:
拟定步骤 (周密严谨)
可能途径 (科学合理)
具体方案 (全面细致)
优化选择 (综合评价)
1.先用 稀硫酸与铝屑反应: 2Al+3H2SO4===Al2(SO4)3+3H2↑ 2.再用NaOH溶液(或氨水)与所得溶液反应: 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或Al2(SO4)3+6NH3H2O== 2Al(OH)3↓+3(NH4)2SO4} 离子方程式:2Al+6H+====2Al3++3H2 ↑ Al3++3OH-=== Al(OH)3↓ { 或: Al3++ 6NH3H2O==== Al(OH)3↓+3 NH4+}
制备硫酸亚铁的实验步骤如下:
习题参考方案:
将多股细铜丝缠绕在一根长约40cm的粗铜丝一端,形成螺旋状。在试管中加入4ml乙醇,将铜丝加热到变黑并且下端呈红热状时,迅速伸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看到附有黑色氧化铜的热铜丝在沸腾的乙醇中又变成光亮的铜后取出。重复2—3次,充分振荡试液。将上述溶液3ml倒入盛有3ml新配制的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水浴加热,即可观察到有银镜析出。
应选用方案三来制备Al(OH)3,反应流程可设计如下: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1d1af514791711cc7917f7.png)
必画出.如需加热,在需加热的仪器下方,标以“ ”表示。
9 2021/6/1
(2)请写出在图上A、B、C……各玻璃容器中盛放物质的化学 式或名称。
(3)利用本题所提供的实验用品,如何判断得到的产品是碳酸 氢钠的结晶,而不是碳酸氢铵或食盐的结晶
10 2021/6/1
A:CaCO3和6mol·L-1的盐酸 B:蒸馏水 C:冰水 D:被氯化钠饱和的浓氨水 E: 6mol·L-1硫酸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饱和)=NaHCO3 +NH4Cl 以上反应的总结果是放热反应。请设计一个实验,用最简单的实验装置模
拟实现这一过程,获得碳酸氢钠结晶。 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有:6mol •L-1盐 酸、6mol •L-1硫酸、浓氨水、氢氧化钠、消石灰、石灰石、氯化铵、食盐、
蒸馏水和冰,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包括反应时容器中的物质),并在图中玻璃容器 旁自左至右分别用A、B、C……符号标明(见题后说明)。 说明:①本题装置示意图中仪器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表示。
敞口玻璃容器
有塞玻璃容器
玻璃漏斗
分液漏斗
玻璃导管
(但应标示在液面上或液面下)
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玻璃导管之间的连接胶管等,在示意图中不
2 2021/6/1
一、回顾已学习的知识规律
1、装置连接顺序 2、操作顺序一般包括: 仪器连接 查气密性 装药品 实验 3、装置的气密性的检查
(1)微热法
防倒吸防氧化措施
仪器拆卸等。
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中 用手握住烧瓶
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
松开手后导管末端又有一段水密性的简便方法: 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 从球形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 使漏斗中的水面高于容器中
化学实验方案
![化学实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a1e4741711cc7931b716c0.png)
检验Na2SO3试样是否变质的方案:
将固体试样溶于水,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 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 说明Na2SO3试样已变质。 问题一:能否将盐酸换成硫酸或硝酸? 为什么? 问题二:能否将BaCl2溶液换成Ba(NO3)2? 为什么?
方案甲、将试样溶于足量盐酸,再加入足 量BaCl2 溶液,通过测定沉淀的质量来测 定Na2SO3 的质量分数
④有的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 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上设计 装置 ⑤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吸收时要防止 。 ⑥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如为使分液漏斗中的 液体能顺利流出,用橡皮管连接成连通装置;为防止气 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可在发生装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住 一只小试管等。
化学实验设计的要求 ①实验原理、操作程序和方法正确---------科学性 ②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步骤少 ---------简约性 ③安全防污---------------------------------------安全性 ④满足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可行性
实验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四个方面: 1、原理设计
2、装置设计
3、步骤设计 4、操作设计
例一、实验室用浓盐酸和MnO2加热制Cl2并用 Cl2和Ca(OH)2反应制少量漂白粉,现已知反应: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 Cl2+2Ca(OH)2=5CaCl2+Ca(ClO3)2+6H2O 甲、乙、丙三人分别设计三各实验装置,如下 图,思考这三套装置合理吗?
化学实验方案 的设计和评价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内容: (1)实验名称 (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 (4)实验用品(药品、仪器) 及规格 (5)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操作方法 和注意事项 (6)实验现象及结论处理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a5264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d.png)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一、引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指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合理安排实验步骤、选用适当的试剂和设备,并制定实验操作方法的过程。
合理的实验方案设计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提高实验效率,保障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并以某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生成实验为例,详细阐述实验方案设计的过程。
二、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1. 实验目的明确:明确实验的目的和预期结果,以确定实验方案的选择和设计。
2. 试剂和设备的选择: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试剂和设备,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3. 实验步骤的合理排列:按照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合理排列实验步骤,以确保实验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4. 操作步骤的清晰简明:准确描述实验操作方法,以便实验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操作。
5. 实验条件的控制:确定实验的环境条件、温度、压力等控制要素,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6. 安全措施的考虑:考虑实验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
三、实验方案设计的步骤1. 确定实验目的和要求:明确实验目的,例如通过气体生成实验观察气体的化学性质。
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要求,如收集一定量的产物气体并进行性质分析。
2. 选择试剂和设备: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试剂和设备。
例如在气体生成实验中,可以选择酸和碱反应产生气体,试剂可以选择盐酸和氢氧化钠,设备可以选择酸碱中和装置和气体采集装置。
3. 确定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按照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合理排列实验步骤。
例如:(1) 准备试剂和设备;(2) 将适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加入反应容器中;(3) 开始反应并观察气体生成情况;(4)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进行性质分析。
4. 测试实验条件和参数:确定实验的环境条件、温度、压力等控制要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化学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模板
![化学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e5be82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b.png)
化学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模板化学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模板引言:化学实验设计方案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指导实验操作的详细步骤,也是保障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化学实验设计方案的模板,包括六个标题: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仪器与试剂、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实验注意事项与安全。
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明确实验的目标和预期结果,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
在写实验目的时,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以及预期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实验结果。
同时,还要考虑实验目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实验目的应该简明扼要,能够清晰表达实验者的意图。
二、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对实验的基本原理进行解释和阐述。
在写实验原理时,需要对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物理现象和理论知识进行详细的介绍。
同时,还要说明实验原理与实验目的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实验原理的写作要求准确、简洁,能够清晰传达实验所涉及的科学知识。
三、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和操作指导。
在写实验步骤时,需要考虑实验者的操作能力和实验设备的具体情况,确保实验步骤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
实验步骤应该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清晰地描述每一步的操作内容和操作顺序。
同时,还要注意对操作要点的描述,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仪器与试剂是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和化学药品。
在写实验仪器与试剂时,需要列举所使用的主要设备和试剂,并对其性质、用途等进行简要介绍。
同时,还要注意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试剂的储存条件进行说明。
实验仪器与试剂的描述要准确、全面,能够清楚指导实验者正确选择和使用。
五、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是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步骤。
在写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时,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计算相应的数据指标,并进行合理的结果解释和分析。
同时,还要注意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要求准确、客观,能够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化学实验设计方案题目(十篇)
![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化学实验设计方案题目(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3b511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e.png)
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化学实验设计方案题目(十篇)化学试验设计方案化学试验设计方案题目篇一二、试验目标:让学生经过独立自主的制作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方法来感知细胞的形态和构造,从而使学生对细胞到达必需的熟悉,为以后的教学作下铺垫。
制作临时装片的胜利,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样熬炼了学生的动手本领,也培育了学生的自我动脑思索的本领。
三、试验方法及步骤:(一)试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解剖针、毛笔、滴管、擦镜纸;清水、碘酒溶液;西红柿、空心莲子草、洋葱;创可贴(切片时可能会有人受伤)(二)试验步骤:1、临时装片的制作⑴预备擦用擦镜纸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洁净改善:将干净的纱布改为擦镜纸,擦拭玻片时要留意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玻片的两端,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衬垫上干净的纱布后,夹在玻片两面,同时擦拭,以防将玻片损坏,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心滴1-2滴清水改善:在制片时至少滴2滴清水,这样加盖玻片时,盖玻片下的空间中水较充盈,气泡就少,细胞的活性也较好取用刀片在洋葱外表上划“井”字(大约0.5cm2),用镊子撕取外表皮问题:由于叶表皮皱缩、学生不娴熟等,导致撕下的表皮薄膜过厚,在显微镜视野中难以找到幻想的观看对象,致使试验效果较差。
改善:首先将洋葱鳞片叶切成宽1.0-1.5cm的纵向窄条,再用刀片将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划成小块(切忌划透),然后用镊子夹住宅划表皮的边缘,将其轻轻取下(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易与叶肉分别,操作简便)即可。
这一改善降低了试验操作难度,提高了制片质量。
放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⑵盖盖玻片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看的材料上⑶染色染:将玻片倾斜10度左右,从高的一侧滴入碘液,让其自我流入玻片。
问题:染色时书中要求是把1-2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然后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49c92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1.png)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达到的效果。
例如,验证某个化学原理、观察某个化学
现象、合成某个化合物等。
2. 材料与设备: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包括化学品、试剂、试管、容器、仪器等,要求材料的质量、浓度和设备的精确度等。
3. 方法与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包括常规的实验操作(称量、混合、加热、冷却等),以及特殊的操作(过滤、结晶、蒸馏等)。
4. 安全考虑:列出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包括使用防护设备(实验手套、护目镜、实验服等),避免接触有害化学品、注意操作过程中的防护措施等。
5. 结果与分析:列出实验中需要观察、测量和记录的数据,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处理和
结果分析方法。
6. 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得出结论。
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
的差异,提出可能的原因和改进方法。
7. 参考文献:列出实验方案设计过程中参考的文献和资料,包括相关的化学原理、实
验方法和研究结果等。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科学、安全、可行和可重复的原则,严格
遵循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经过专业人员的评审和批准。
化学实验设计方案
![化学实验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db21d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2.png)
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验中可以通过亲身感受实验现象,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科学设计并安排化学实验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整体流程和详细描述两个方面介绍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希望能够为化学教学的实践提供参考。
一、整体流程1、确定实验目标和任务化学实验的目标和任务是需要提前确定的,它们包括实验的主题、所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实验要求的能力等。
通过确定实验目标和任务,可以明确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并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便进行实验安排。
2、选择实验内容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是化学实验设计的重要环节,选定实验内容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教学内容的紧凑程度、教学环境的安全性、实验材料的可获得性等。
实验内容必须具有实验性、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以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实验现象,进一步掌握化学知识。
3、制定实验计划实验计划是化学实验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实验的时间安排、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操作方法的讲解、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等方面,而制定实验计划是为了达成实验目标,提高实验效率和效果。
实验计划必须考虑到实验时间和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保证实验单位时间内可以做到充分而有效地实验。
4、准备实验材料实验材料的准备是化学实验的前提条件,实验材料的准备必须把材料准备充分和准确指导结合起来。
而对于化学教学实验,由于其实验条件、细节和要求较为特殊,因此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辅助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准备实验材料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实验操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实验操作过程中依法需要遵守的各种规章制度。
5、实验操作和掌握要求实验操作和掌握要求是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重中之重,其准确的实验操作和掌握要求能够有效地保证实验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提高化学教学实验的实验效果。
在实验操作中,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依照指导要求进行操作,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6、实验记录与分析实验分析是化学实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化学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文
![化学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15a03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6b.png)
化学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文化学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文一、引言:化学实验设计方案是指在进行实验前为实验设计者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操作步骤和实验目的的详细计划。
一个完善的实验设计方案能够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并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本文将通过对六个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从而提供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设计方案的范例。
二、标题一:酸碱中和反应的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1. 实验目的:通过酸碱中和反应的测定,了解该反应的基本原理,探究影响中和反应速率的因素。
2. 实验步骤:(1)准备标准酸和标准碱溶液;(2)分别取不同体积的酸和碱溶液,并混合;(3)使用指示剂进行酸碱滴定,并记录滴定终点的体积;(4)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3. 实验结果与分析:记录每次实验的滴定终点体积,绘制曲线图,分析不同体积的酸与碱溶液对中和反应速率的影响。
4. 实验结论:酸碱中和反应速率与酸与碱溶液的体积成正比,通过滴定的方法可以准确测定酸碱中和反应的终点。
三、标题二: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鉴定与结构分析1. 实验目的:通过测定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熔点和沸点等,进一步确定该化合物的结构。
2. 实验步骤:(1)测定化合物的密度:使用比重瓶测定化合物的密度;(2)测定化合物的熔点:使用熔点仪测定化合物的熔点;(3)测定化合物的沸点:使用沸点仪测定化合物的沸点。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化合物的密度、熔点和沸点的测定,与已知数据进行比对,判断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
4. 实验结论:通过测定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可以初步判断该化合物的结构,并进一步验证其化学性质。
四、标题三: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测定及浓度与电导率的关系分析1. 实验目的: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研究溶液中电离质浓度与电导率的关系。
2. 实验步骤:(1)准备不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2)使用电导仪测定不同浓度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3)绘制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曲线。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分析电离质浓度与电导率的关系,并绘制曲线加以说明。
化学实验实施方案模板
![化学实验实施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fc60c1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7.png)
化学实验实施方案模板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以某种化学反应为基础,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探究其反应机理和特性。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
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盐酸、硫酸等。
四、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检查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无损坏和过期。
2. 实验操作:(1) 将氢氧化钠溶解于水中,制备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2) 将盐酸稀释,制备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
(3) 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试管中。
(4) 在另一试管中取一定量的盐酸溶液。
(5) 将盐酸溶液缓慢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反应过程。
(6) 记录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
3.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反应机理和特性。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化学品接触皮肤和眼睛。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台面整洁。
六、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分析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探究反应机理和特性。
七、实验拓展。
可以根据本实验结果,设计相关的实验拓展内容,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认识。
八、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
以上为化学实验实施方案模板,可根据具体实验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实验方案设计谱,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前来查阅。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1 ⑴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⑵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⑶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⑷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⑸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⑹能根据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
⑺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①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②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③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④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⑻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
㈠、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⑴科学性: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正确。
例如,在操作程序的设计上,应取少量固体先溶解,然后再取少量配成的溶液并再加入试剂,而不能将样品全部溶解或在溶解后的全部溶液中加入试剂。
⑵安全性: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
⑶可行性:实验设计应切实可行,所选用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
⑷简约性:实验设计应尽可能简单易行,应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药品,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
⑸经济性: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常见、容易得到的、低价格的仪器和药品。
㈡、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⑴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⑵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和橡皮、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范围等,从而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⑶设计装置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完整而又简明。
⑷记录现象数据: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全面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⑸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试题主要的类型有:实验设计,实验方案的优劣评价,仪器和试剂的选择及仪器的组装,物质的制备及性质验证,实验现象描述与数据结果处理等,综合性强、立意高、隐蔽性强。
㈢、实验方案设计的解题方法1、中学化学常用见气体制备的三种基本装置:⑴固一固加热制气装置:制O2、NH3等。
⑵固一液常温制气装置:制H2、CO2、H2S等。
⑶固一液加热制气装置:制Cl2、SO2等。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以及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来选择制气装置,把气体制备的化学反应与气体制备的装置相联系,有利于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2、药品选择的知识⑴检验水蒸气的有无用无水硫酸铜粉末,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常用浓硫酸,有时也用碱石灰或氯化钙。
⑵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除去二氧化碳气体常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⑶检验氯化氢气体用硝酸银溶液,除氯化氢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也可用碱溶液或水。
⑷检验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因为它们的性质非常相似,需要灼热的氧化铜把它们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通过生成物加以验证。
3、思考问题的顺序⑴围绕主要问题思考。
例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⑵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有关问题。
例如:制取在空气中易水解的物质及易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⑶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地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课本实验比较、联想。
例如涉及气体的制取和处理,对这类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装置的连接顺序大体可概括为: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4、仪器连接的顺序⑴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
⑵仪器是否齐全。
例如,制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吸收装置。
⑶安装顺序是否合理。
例如:是否遵循“自下而上,从左到右”;气体净化装置中应先经过水溶液洗气,后干燥。
⑷仪器连接顺序是否正确。
例如:洗气时“进气管长,出气管短”;干燥管除杂质时“大进小出”等。
5、实验操作的顺序⑴连接仪器。
按“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⑵检查气密性。
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要依装置而定。
⑶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⑷在通过水溶液之前,需先检验有无水蒸气,因为气体通过水溶液时必然带出水蒸气,此时已经无法判断水蒸气的准确来源。
⑸验证气体时,应先排除相应杂质的干扰,当水蒸气和其他气体杂质都需要除掉时,应先除其他杂质后干燥。
设计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⑴提出假设,求证假设。
①假设: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的一种可检测的解释。
提出假设——寻找证据符合事实——假设成立;不符合事实——假设不成立。
②预期:即在检测一个假设之前,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
如果预期没有实现,则说明假设不成立;如果预期得到实验,则假设成立。
③实验:根据提出的假设确定实验的目的,具体设计和实施实验的方法步骤。
⑵观察记录和收集数据:在设计一个实验时一定要事先考虑好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如何收集数据。
如:采用多长的时间间隔观察或记录一次,采用哪些指标作为变化的标志等。
⑶设立对照:空白对照: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条件对照:给对照组所作的处理与实验组相同,但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
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前后对照:观察记录实验材料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
⑷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经济成本、危害等。
⑸分析、推论。
对实验观察记录下来的现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就可以得到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事实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注意事项:1、药品和装置是部分给出或刚好还是有多余。
若药品和装置只部分给出,则应需要作必要的补充,若有多余,则应进行筛选和淘汰。
2、题设条件有无特殊要求。
如采用最简单或最合理的实验步骤,这些要求对我们考虑反应原理、选择药品和装置及确定操作步骤都做了限定,必须高度重视。
3、实验过程中的隐蔽性操作。
如某些必要的干燥除杂、冷凝等,这些都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但容易被忽略。
4、药品的规格。
有些题目要求指出药品的名称,这类问题最难答准确,如一些药品的准确描述为:硫酸铜粉末、澄清石灰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等。
5、设计实验时还要考虑因素:⑴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液体倒吸;⑵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⑶防氧化;⑷防吸水。
㈤、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常见题型分析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题型主要分为两大类型:1、识别与分析评价实验方案。
即对实验法加以评价,或解释某步操作的目的,或推测实验现象等。
解这类题目的思路是:紧扣题意,明确试题考查的意图,要对题目所给的信息认真进行分析、理解,并将其与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形成相应的新知识网络,然后用于对实验方案的分析、验证。
2、设计化学实验方案。
所谓设计实验,是用多种装置和仪器按某种目的进行串联组合完成某项实验,其类型较多,考查形式多样。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物质的性质、制备和净化,常用仪器和装置的作用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知识融会贯通,要善于吸收新信息并且能加以灵活运用,故这类题目难度较大,是高考的重点题型。
解这类题的思路是:抓住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理解各仪器与装置的作用,联想化学原理与物质的有关性质。
㈥、中学化学实验设计常用典例1、气体物质的实验室制备根据中学化学和高考要求,应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⑴原料的选择:以实验室常用药品为原料,方便、经济、安全,尽量做到有适宜的反应速率,且所得气体惟一。
⑵装置的选择:由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所制备气体的性质、量的多少决定。
装置从左到右组装顺序为: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吸收装置。
⑶仪器的装配:在装配仪器时,应从下而上,从左到右,先塞好后固定;加入试剂时,先固后液;实验开始时,先检验仪器的气密性,后点燃酒精灯;在连接导管后,应长进短出;量气装置的异管应短进长出;干燥管应大口进,小口出。
⑷气体的除杂:先除杂,后除水,加热除氧放末尾。
常用的除杂试剂有:硫酸铜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加热氧化铜粉末、浓NaOH溶液、加热铜网、浓H2SO4或无水氯化钙。
⑸尾气的处理:燃烧法;碱液吸收法;水溶解法。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2 1、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实验方案的选择首先根据原料和产品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案,然后根据原料的用量、原料的价格、反应的条件、设备的要求、操作的可行性、对环境的污染等因素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分析,选择较为合理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的设计根据选定的实验方案,确定实验名称、目的、原理、用品、步骤,必要的实验现象的记录或对实验结果的处理等,来完成制备实验的设计。
2、某些有机物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由于大多数有机反应,副反应较多,且为可逆反应,因此设计有机物制备实验方案时,尽可能选择步骤少、副产物少的反应的有机反应。
若两种有机物参加的可逆反应,应考虑多加一些价廉的有机物,以提高另一种有机物的转化率和产率,另外有机物的制备实验,控制反应条件尤为重要。
如实验室欲制备苯甲酸甲酯,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可这样考虑:用甲醇与苯甲酸进行酯化反应,以浓H2SO4作催化剂。
因为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反应物如甲醇的浓度,可以使平衡向有利苯甲酸甲酯生成的方向移动。
在设计性质实验方案时,要充分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与制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根据物质的结构特点来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或验证物质所具有的一些性质。
推测物质的性质基本思路是:根据物质的结构,推出该物质所属类别,推测其基本的化学性质;然后进一步分析该物质的特殊性,推测其独有的化学性质。
【典型例题分析】例1、实验室现有:未知浓度的烧碱溶液100mL;能随时提供CO2的发生装置;50mL量筒;200mL烧杯。
请仅利用上述药品和仪器制备纯碱溶液。
解析:CO2气体和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Na2CO3或NaHCO3要制备纯碱溶液。
CO2的量不易控制。
可根据NaOH+NaHCO3=Na2CO3+H2O的反应原理,将100mLNaOH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中通入过量的CO2后再和另一份混合即可。
答:用500mL量筒50mL的NaOH溶液;将量筒里的NaOH 溶液倒入200mL烧杯中,通入过量CO2;将剩余的NaOH溶液倒入烧杯中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