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骨科下肢手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骨科下肢手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镇痛方法在骨科下肢手术后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
骨科中进行过下肢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人。对A组
的患者进行静脉自控镇痛;对B组患者进行硬模外单次小剂量的吗啡注射;对C
组患者进行静脉自控镇痛与单次小剂量的吗啡注射结合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镇痛。并对这三组患者在手术后的不良反应、镇静评分以及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
手术后C组的VAS评分明显高于A、B两组,且C组的药剂量以及PCA按压次数
均比A组少,B组的镇静效果明显比A、C两组的镇静效果低,其术后的恶心症
状的发生率也明显比A、C两组的高。结论对下肢骨科手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
与单次小剂量的吗啡注射结合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镇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
它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关键词】骨科下肢手术镇痛方法静脉自控吗啡注射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149-02
静脉自控镇痛(即PCIA),该镇痛方式具有效果可靠、起效快的特点,因此
在骨科手术后的镇痛治疗过程中,该方式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不过,这种方法
的针对性相对较差,对全身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大,且治疗的效果要比硬膜外自控
镇痛(即PCEA)低。本研究将对PCIA与硬膜外的单次小剂量吗啡注射联合、硬膜外的单次小剂量吗啡注射与PCEA联合这两种方式在治疗骨科下肢手术后的不良反
应以及镇痛效果进行分析,现简述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骨科中进行过下肢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
30人。这些患者进行了胫腓骨骨折复位手术、股骨骨折复位手术以及股骨头置换术,ASA主要为1到2级,他们的年龄在32—62岁之间,在手术的过程中,务必要将那些需要使用辅助药物的患者排除在外。在这三组患者中,对A组的患者进
行静脉自控镇痛;对B组患者进行硬模外单次小剂量的吗啡注射;对C组患者进
行静脉自控镇痛与单次小剂量的吗啡注射结合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镇痛。
1.2方法
(1)所有患者的手术均是在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情况下完成的,它的穿刺间隙主要是L3—4或L2—3。在治疗的过程中,还必须在患者的蛛网膜下注射
15毫克的布比卡因(其质量分数为0.75%),此外,还必须根据手术的实际需要
对患者的硬外膜注射左旋布比卡因(0.5%)。
(2)在A组患者完成手术后,就必须立即对其进行PCIA处理,在此过程中
所用到的药品主要有5毫克托烷司琼、100毫克氟比洛芬酯、0.4毫克芬太尼以及
1毫克芬太尼。
(3)对于B组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的40分钟内,就必须对其进行硬膜外
的吗啡单次注射。
(4)在C组患者的手术结束前的40分钟内对其进行硬膜外的吗啡单次注射,并在手术结束时,对患者进行PCIA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于本研究中计量指标的标准差利
用(x-±s)来对其进行表示,并利用方差来对本研究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对于组
间的数据利用t来检验,用X2来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它们之间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观察内容
对三组患者在术后进行定期视觉模拟评分(即VAS),当其结果为10时表示
剧痛,当其结果小于或等于3时表示患者对镇痛的效果较为满意,当评分结果为
零时,表示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无痛。其具体的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三组患者的镇静以及镇痛评分(x-±s)
组别 4小时 8小时 24小时 32小时
镇静评分镇痛评分镇静评分镇痛评分镇痛评分镇痛评分
C组 4.2±0.4 1.0±0.7 4.0±1.2 0.8±0.5 1.0±0.6 1.0±1.1
B组 1.6±1.0# 2.0±0.6 2.2±0.5# 2.0±1.0 5.0±1.3^ 6.0±1.4^
A组 3.6±1.1 5.0±1.4* 3.8±1.1 3.0±0.9* 2.0±0.7 2.0±1.0
在A、B、C三组的比较过程中,*P<0.05;#P<0.05;^P<0.05,它们之间的比
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三组患者的其它内容的比较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这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种类、ASA分级、身高、体重、年龄以及性别进行比较,它们之间的比较差异都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对进行过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镇痛时,其首选的方式为进行硬膜外单次吗
啡注射,对于我国的患者,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手术后所使用的药品剂量大概在1.6—2.0毫克之间。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少量的吗啡具有较强的止痛效果,在
对硬膜外进行吗啡注射时,吗啡含量的多少并不能决定最终的镇痛质量,相反,
吗啡含量的增加会使得药物的副作用随之加大。
有研究数据表明,利用吗啡来对患者进行镇痛治疗时,10毫升的吗啡溶液中,最好只含有1.5克吗啡。一般情况下,对于进行过骨科下肢手术的患者,利用硬
膜外吗啡注射的方式来对其进行镇痛具有较好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选用了
0.5mg/ml的吗啡溶液来对进行过下肢手术的患者进行镇痛,该药物的起效时间大
概在30分钟左右,因此,在手术结束前的40分钟内就必须对患者进行给药,该
药物的作用时间在12小时—24小时之间。B组患者在48小时、32小时以及24
小时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其在前面的各个时间段内的相应评分,这就表明本研究
的相关结果与其它的一些报道的结果相吻合。
参考文献
[1] 肖建芳,魏秀吾,吴善苏等.三种镇痛方法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比较[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9,5(5):352-354.
[2] 刘振明,丁蒙,吴彦奇等.罗哌卡因加小剂量氯胺酮用于骨科下肢手术后硬膜外镇
痛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2):36-37.
[3] 梁桂婵,李玉琼,冯玉等.不同教育方法对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4):131-132.
[4] 王世英,孔玲,毕光焰等.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对老年下肢关节置换及植入物内
固定治疗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
复,2011,15(35):6514-6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