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及策略思考(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及策略思考

【内容摘要】城乡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所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笔者就农村城镇化问题予以解析,并就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字】农村城镇化;农村人口;城镇化建设

中央十八大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把城镇化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加以布署。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的城镇化,本质就是提高经济在空间分布的密度,使人能够有效的生活生产。

一、我国城镇化现状分析

我国城镇化进程起步于建国初期。回顾近50年的城镇化历程,人为“抑制”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各个时期的共同特征。传统时期自上而下的城镇化通过城乡隔离的二元制度构建来强制阻断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进程,结果使得我国城镇化在建国以后的30年中发展十分缓慢,人口城镇化率仅从1952年的12.5%上升到1978年的17.9%,年均只提高0.2%。抑制城镇化把农村人口限制在有限的农村土地上而把农业资金大量抽出,造成了城镇化发展受阻而工业化和非农化却快速推进的不均衡局面。1952-1978年,我国的人口城镇化率只提高了5.4%,但同期的工业化率和非农化率却上升了26.7%和22.4%。改革以来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把我国城镇化带入了快速推进的轨道,从一定程度

上加速了我国整体的城镇化进程,并逐渐缩小了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非农化进程的差距。1978-201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上升了35.45%。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局面并未根本扭转,滞后程度仍然较为严重。

我国城镇化长期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国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只要求农业提供稳定的农产品供给,提供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确定了低价征收农产品的统派购销制度,以确保工业能从农业吸取最大数量的低价农产品和农业剩余;同时确立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由此派生的住房、粮食供给、医疗、教育、就业等制度,将农村人口禁锢于土地,限制流动,确保工业化的高积累。近年来我国对城镇化缺乏积极有序的政策引导,尽管对城乡分割的制度有所调整,但由于强调农民离乡不离土,加上农村工业发展分散、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城镇建设无序发展,客观上都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二、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和含义解析

(一)城镇化的定义

所谓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不断集中聚集的过程,它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标志。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数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人口也将急剧增加。城镇化水平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具体计算时,一般用2万或2万以上居民聚居点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来测算,这个比例越高,城镇化水平就越高。城镇化水平除了用人口比例表示外,还可以用城镇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比例,城镇房屋面积占全

社会住房面积的比例等指标反映。

(二)农村人口居住现状

人口的定居形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出现了2种基本的定居形态:一是分散定居、独门独户;二是集中定居。农村人口属分散居住,不利于公共设施的建设,单位投入的利用率极低,不能得到分工带来的利益,不利于信息交流,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抑制了服务产业的发展。

总之,人口分散而居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困难,教育难以推进,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各种生产要素难以产生聚集效应,这一切反过来又制约了农村的城镇化发展。

(三)农村城镇化的含义解析

城镇不仅是经济现代化的地域载体,也是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载体。农村城镇化包涵了人口、经济、技术、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变化。其中,农民职业转换、非农产业聚集和农村人口空间转换,成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特征。非农职能在农村空间地域的扩展和不同程度的集聚,带来农村人口就业空间结构的转变。现代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的技术变革,农业与工业联系的加强,现代工业与服务业在农村地区的渗透,使农村经济已成为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综合经济。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它包含了人口、经济活动和空间地域3个主体内容的演变与转换。在实际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职业转换、非农产业聚集和农村人口空间转换3者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

1、农民职业转换。由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农业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空间聚集,农村人口逐步由经营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聚集,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农村居民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对农村经济发展、地域空间体系重组产生影响。

2、农村产业转换。农村经济活动由单一的农业向三产业综合方向转化,且第二、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农村工业及其人口向城镇集中,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现代化的服务设施和生活环境。非农产业在农村地区不同规模发展、集聚,促进了地域职能转化与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民的职业转换一般经历“农业—兼业—非农业”的过程,而且农户家庭的劳动力也不是一次全部转移。只有等到一部分农民的资本积累到一定地步,就业地点转到城镇,才有可能在城镇落户,实现产业转移。

3、农村人口空间转换。农村城镇化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在农村地区形成和扩散的过程,即农村地区人口及其经济活动的非农化和聚集过程。因此,空间地域转换是农村劳动力职业转换和产业转换的结果,同时也是城镇化这一社会空间地域转换过程的结果。

三、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城镇化的发展,使城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据统计:目前我国工业产值和GDP总值的70%、税收的80%都来自城市。这不仅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且用事实证明城镇化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

(一)城镇化发展对解决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问题的作用

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越高。上海城镇化水平最高,2013年上海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位居全国第1为19595元,2013年全国标准为8896元;而甘肃的城镇化水平全国最低,农民收入也全国最低,只有5108元。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有所下降,问题在于农村工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农产品市场相对过剩。恰恰是城镇化发展加快,相应地加快了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许多农民从进城务工经商、从事二、三产业中增加了收入,才使得收入增长保持一定的比例。

(二)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农村的发展的作用

城镇的发展将大量农民从低生产率的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近20多年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和数量空前。1987-2001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由70.16%下降到44.1%,年平均下降1.3%: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数量从1980年的916.3万,增加到2014年第三季度的17561万人。城镇化使大量农民转为城镇居民,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相应地增加了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

(三)城镇化发展对经济持续增长的作用

研究表明,每1%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将使全国居民消费额提高0.19%-0.34%;每1%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将使GDP增加0.5%-0.85%。由此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就可想而知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得到保障一定程度上要看城镇化的发展。中国被世界看好的重要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