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
性格特征:过于自信和自尊。
外貌特征:干瘦却特别有精神, 眼光尖利明亮。
情节
夜里护送;孩子受伤。 第二天,智斗日寇,报仇血恨。
整体感知
学习与探究
一、人物性格的探究。
1、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其言行
2、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点出老英雄性格的核心。
3、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二 “字过?于”有非常之意。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有非常 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他的全部功 过,都由这一点生发出来。
❖ ⑵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 破安庆、芙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狄港、 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 答:⑵句好,“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 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战斗 经过。“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 达两层意思。“24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 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 些意思。
❖ 参考:[新华社长江前线22 日22时电]中”新华社“是 通讯社的名称,交代了稿子 的来源;”长江前线“交代 了发稿的地点,说明稿子的 真实性;”22日22时“交 代了发稿的时间,说明了新 闻的及时性;”电“说明了 发稿所采用的形式。
❖ 2、新闻特点:真实、及时、准确、重大。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理解新闻各结构的作用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军横渡长江
❖ 标题:用一句话或一句 短语概括文章的中心内 容
理解新闻各结构的作用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 线上,冲破敌阵,横渡 长江。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 放军的渡江区域。
❖ 导语:用几句话或者是 一小段话,简要、概括 地要把报道内容的梗概, 在开头部分告诉人们。
细地写出来。
❖《芦花荡》
文
体 常
小说,以 会刻生画活人的物一形种象文为学中体心裁来。反映社
识
积 累
虚构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卡 片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刻画人物的方法: 肖像、行动、语言、心理
描写;侧面描写。
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小说的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代背景,
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孙犁,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 派代表作家。
《芦花荡》与《荷花淀》为“姊妹篇”。
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的集 子是《白洋淀纪事》。
语言风格:细腻优美,富有浓郁 的诗情画意,有“小说的 诗”“诗的小说”美称。
❖ 生字生词:寒噤(jìn) ❖ 仄(zè)歪 ❖ 张皇失措
问:三路军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 序来安排?
❖“20日夜起”“21日下午五时起” 和“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等表明日期、时间的词语,显示 了三个层次所叙事实在时间上的 先后相承、紧密衔接。
课堂问题
❖ 课文中插入了几句 ❖ 分析:两方面的议论一略一详,
简要的议论,分析 敌人毫无斗志的两
是因为“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锐不可当”,这一方面,在当 时已是众所周知,广大读者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复习
1、《新闻两则》
新闻结构图
❖ 1、标题 ❖ 2、导语 ❖ 3、主体 ❖ 4、背景 ❖ 5、结语 ❖ 提示: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不可缺少的
三个部分
1、新闻的广义与狭义。
❖ 广义: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真实情况 报道的文章,如消息、通讯、特写、社论、 报告文学等。
狭义:专指消息:指简要和迅速的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的一种新闻问题。
小知识:电头
❖ 电头就是在报道开头用括号 或黑体字表示,交代槁子的 来源和发稿的时间
❖ 1、在报道的开头
❖ 2、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
❖ 3、交代稿子的来源和发稿 时间
❖ 练习:分析[新华社长江前 线22日22时电]这电头 所含的信息量
9、“过于自尊和自信”这句话在全 文中起什么作用
❖ 答: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
10、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 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
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 答:这里的景物描写意在表明美丽的荷花淀 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 下场。
环境
险恶。(诗情画意)
老 人物 头
个方面的原因。这 两方面议论为什么
经形成共识,可以一笔带过; 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 平协定”使敌军官兵“都很泄
一略一详?两方面 的顺序颠倒一下好
气”这一方面,在当时还是一 个新出现的情况,有较大的新 闻价值,也充分反映了国民党
不好?为什么?
反动阵营内部分崩离析、士气 低落的虚弱本质,值得较为详
❖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4月22日22时 ❖ 地点:九江—安庆 ❖ 人物:人民解放军 ❖ 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横渡”一词 表现出胜利的豪情。题目明确、 简练、突出,转递了全文最主要的信息。
❖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5、本文为什么不仅报道南阳的消息, 而且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
7、“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的 含义是什么?
❖ 答:展现我军所向披靡的气势,并且也露出 喜悦之情。
8、“占领”“控制”“封锁”三个 词能够互换吗?为什么?
❖ 答:这三个不能互换。因为作者是按照事情 的反战顺序来用的词,没有占领,就没有控 制的区域,没有控制的区域就不能封锁区域。
❖ 生字生词:鄂(è) ❖ 豫(yù) ❖ 绥(suí)靖(jìnɡ)
主体部分
❖ 解放军渡江情况:
❖ 主体:用一大段话或是几段
❖ 1、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
话,较具体地、较翔实地把
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 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
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
港、鲁港地区。
❖ 2、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 点在九江、安庆段。
wenku.baidu.com
❖ 3、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 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不料正
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的战绩?
❖ 答:一方面,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 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 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 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 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6、比较两句话,说出谁的好,好在 哪里,为什么?
❖ ⑴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 破安庆、芙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狄港、 鲁港地区,共渡过30万人。
性格特征:过于自信和自尊。
外貌特征:干瘦却特别有精神, 眼光尖利明亮。
情节
夜里护送;孩子受伤。 第二天,智斗日寇,报仇血恨。
整体感知
学习与探究
一、人物性格的探究。
1、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其言行
2、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点出老英雄性格的核心。
3、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二 “字过?于”有非常之意。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有非常 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他的全部功 过,都由这一点生发出来。
❖ ⑵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 破安庆、芙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狄港、 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 答:⑵句好,“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 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战斗 经过。“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 达两层意思。“24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 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 些意思。
❖ 参考:[新华社长江前线22 日22时电]中”新华社“是 通讯社的名称,交代了稿子 的来源;”长江前线“交代 了发稿的地点,说明稿子的 真实性;”22日22时“交 代了发稿的时间,说明了新 闻的及时性;”电“说明了 发稿所采用的形式。
❖ 2、新闻特点:真实、及时、准确、重大。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理解新闻各结构的作用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军横渡长江
❖ 标题:用一句话或一句 短语概括文章的中心内 容
理解新闻各结构的作用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 线上,冲破敌阵,横渡 长江。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 放军的渡江区域。
❖ 导语:用几句话或者是 一小段话,简要、概括 地要把报道内容的梗概, 在开头部分告诉人们。
细地写出来。
❖《芦花荡》
文
体 常
小说,以 会刻生画活人的物一形种象文为学中体心裁来。反映社
识
积 累
虚构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卡 片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刻画人物的方法: 肖像、行动、语言、心理
描写;侧面描写。
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小说的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代背景,
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孙犁,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 派代表作家。
《芦花荡》与《荷花淀》为“姊妹篇”。
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的集 子是《白洋淀纪事》。
语言风格:细腻优美,富有浓郁 的诗情画意,有“小说的 诗”“诗的小说”美称。
❖ 生字生词:寒噤(jìn) ❖ 仄(zè)歪 ❖ 张皇失措
问:三路军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 序来安排?
❖“20日夜起”“21日下午五时起” 和“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等表明日期、时间的词语,显示 了三个层次所叙事实在时间上的 先后相承、紧密衔接。
课堂问题
❖ 课文中插入了几句 ❖ 分析:两方面的议论一略一详,
简要的议论,分析 敌人毫无斗志的两
是因为“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锐不可当”,这一方面,在当 时已是众所周知,广大读者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复习
1、《新闻两则》
新闻结构图
❖ 1、标题 ❖ 2、导语 ❖ 3、主体 ❖ 4、背景 ❖ 5、结语 ❖ 提示: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不可缺少的
三个部分
1、新闻的广义与狭义。
❖ 广义: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真实情况 报道的文章,如消息、通讯、特写、社论、 报告文学等。
狭义:专指消息:指简要和迅速的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的一种新闻问题。
小知识:电头
❖ 电头就是在报道开头用括号 或黑体字表示,交代槁子的 来源和发稿的时间
❖ 1、在报道的开头
❖ 2、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
❖ 3、交代稿子的来源和发稿 时间
❖ 练习:分析[新华社长江前 线22日22时电]这电头 所含的信息量
9、“过于自尊和自信”这句话在全 文中起什么作用
❖ 答: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
10、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 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
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 答:这里的景物描写意在表明美丽的荷花淀 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 下场。
环境
险恶。(诗情画意)
老 人物 头
个方面的原因。这 两方面议论为什么
经形成共识,可以一笔带过; 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 平协定”使敌军官兵“都很泄
一略一详?两方面 的顺序颠倒一下好
气”这一方面,在当时还是一 个新出现的情况,有较大的新 闻价值,也充分反映了国民党
不好?为什么?
反动阵营内部分崩离析、士气 低落的虚弱本质,值得较为详
❖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4月22日22时 ❖ 地点:九江—安庆 ❖ 人物:人民解放军 ❖ 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横渡”一词 表现出胜利的豪情。题目明确、 简练、突出,转递了全文最主要的信息。
❖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5、本文为什么不仅报道南阳的消息, 而且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
7、“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的 含义是什么?
❖ 答:展现我军所向披靡的气势,并且也露出 喜悦之情。
8、“占领”“控制”“封锁”三个 词能够互换吗?为什么?
❖ 答:这三个不能互换。因为作者是按照事情 的反战顺序来用的词,没有占领,就没有控 制的区域,没有控制的区域就不能封锁区域。
❖ 生字生词:鄂(è) ❖ 豫(yù) ❖ 绥(suí)靖(jìnɡ)
主体部分
❖ 解放军渡江情况:
❖ 主体:用一大段话或是几段
❖ 1、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
话,较具体地、较翔实地把
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 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
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
港、鲁港地区。
❖ 2、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 点在九江、安庆段。
wenku.baidu.com
❖ 3、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 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不料正
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的战绩?
❖ 答:一方面,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 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 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 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 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6、比较两句话,说出谁的好,好在 哪里,为什么?
❖ ⑴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 破安庆、芙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狄港、 鲁港地区,共渡过3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