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环境保护技术年会论文集
《汽车外饰件用PVD涂层技术条件》编制说明
《汽车外饰件用PVD涂层技术条件》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汽车外饰件用PVD涂层技术条件》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立项。
文件号中汽学函【2020】93号,任务号为2020-35。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防腐蚀老化分会提出,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常州市武进晨光金属涂料有限公司、吉利集团、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热带汽车试验有限公司、九熙(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安伯来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松润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现有外饰件的表面处理工艺主要是水电镀,涂装,阳极氧化。
其中水电镀工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等无机物和有机溶剂,会严重污染土壤和水源,且该工艺无法满足透光、透波等功能性的外饰件要求。
因此急需一种可替代水电镀表面处理的工艺,既可以达到外饰件的性能要求,又能满足功能性需求。
PVD涂层工艺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金属膜,其抗腐蚀能力,耐磨损性,装饰效果,远远超过传统的表面处理工艺,已成为当今最先进的表面处理方式之一。
为了更好的推广PVD涂层在汽车外饰件上的应用,满足外饰件的服役寿命,我们认为有必要制定行业统一的“汽车外饰件用PVD涂层技术条件”。
这样有利于国内汽车企业相互竞争与对标,合作与提升,共同促进PVD涂层在汽车外饰件的推广应用。
1.3主要工作过程本标准于2018年7月开始标准学习;2019年3月到2020年5月份进行了标准相关的试验操作工作;2019年3月至8月进行了标准编写工作;2019年5月份至2020年7月份对标准进行了专家组讨论、修改及评议。
2020年10月底之前完成了标准的送审稿。
首先调研、收集并分析各主机厂的汽车外饰件用PVD涂层技术标准,结合实际汽车的使用工况,分析其参考价值。
基于RMU终端的车辆远程升级系统应用研究
Industry Focus基于RMU终端的车辆远程升级系统应用研究卢超1,朱晓丽2,施茂浩2,胡世东1,李豪1,沙雪莹1(1.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湖北武汉430000;2.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上海201201)摘要:随着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OTA已经成为汽车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提出一种基于外接RMU 终端的被动式远程升级方案%通过在车辆OBD端口外接RMU终端设备,建立车端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远程数据通信,利用脚本文件实现对车辆CAN总线ECU软件的自动刷写控制,通过Web端网页和移动端APP实现对车辆升级的实控%对于传统主机厂,在其OTA技术还未发展成熟和大范围应用的背景下,基于RMU终端的车辆远程升级方案具有特殊实用%关键词:RMU终端;刷写脚本控制;云端管理平台;可视化监控中图分类号:U46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8639(2021)03-0001-04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Vehicle OTA Technology Based on Remote Monitor Unit LU Chao1,ZHU Xiao-li2,SHI Mao-hao2,HU Shi-Tong1,LI Hao1,SHA Xue-ying1(1.SAIC General Motors Co.,Ltd.,Wuhan Branch,Wuhan430000;2.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Ltd.,Shanghai201201,China)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intelligent network technology,OTA becomes a trend in the future.This paper presents a RMU-based OTA technology solution for vehicle ECU date files update.The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vehicle and the cloud server is established by connecting RMU device with the OBD port of vehicle.The script is used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flash of vehicle ECU software.The real-time visual monitoring of the vehicle upgrading progress and status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web page and the mobile app.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OTA technology of vehicle is not mature and widely used,RMU-based OTA technology solution has speci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raditional OEM.Key words:remote monitor unit;flash control by script;cloud servers management platform;visual monitoring卢超,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汽车电子系统的设计开发研究工作。
某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24阶振动噪声的分析与优化
6 52
8-
7 60
8
-8
8 68
'-8 0 '
9 76
h 0 8.
10 84 11 92 12 100
8
-8
"-8
亠
040
1 12 8
16
2 20
"16 24 '1
3 28
”24 32( J
4 36 5 44
32
40
卩40 48 '
6 52
>48 56.
7 60 8 68 9 76
56
64
*64 72”
在变频器供电时定子的高时间谐电流在气隙磁场
频率与变频器开关频率相关的空间气隙磁场谐波-其振动噪
声频率主要分布在开关频率及其倍数附近。
1.1来源 当前纯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地米用水冷驱动电机系统,取
消散热风扇,也就没 由于风扇转动 空气流动、撞击、
摩擦而 的空气噪声,主要现在以下几个 :①驱动
电机电磁噪声,驱动电机作为声源,电磁噪声是由电机本身
驱动电机电 力 频率 车辆动力总成 频率共振引起
的。驱动电机和减速器连在
成的模态(74Hz),
驱动电机电力的频率着转速变,在蠕行步加速的
过程 着驱动电机转速、扭的上,新的模态 频率
电力波频率 ,
振。
综上所述,结合整车振动噪声测试数据和整车动力总成 频响、模态测试结果,车辆在130〜200r/min转速范围内,在 74Hz频率附近局部强 的24振动噪声是由驱动电机激励、
矩、优化扭矩阶跃强度的 ,有效地减弱了蠕行模式驱动电机系统24阶振动噪? %
关键词:驱动电机系统;振动噪?;共振;扭矩阶跃;预置扭矩
汽车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保护策略
汽车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保护策略作者:杨帆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12期【摘要】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交通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建设网络不断完善,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
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发展为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汽车行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策略,为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汽车行业;环境污染;环保策略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大气污染与噪音污染。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日益增加。
中国大气污染已逐渐由工业废物向光化学烟雾型转变。
据统计,大城市中汽车排放物中的CO含量占比63%。
美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中的CO占比66%。
自上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大气环境污染治理。
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多。
汽车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公害的重要来源,汽车道路扬尘占总扬尘量的50%以上,据统计,我国8.9%的城市噪声污染较严重。
汽车发言对环境造成了多方面的污染,加强对汽车发展环保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汽车发展现状环境问题指因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环境保护要构建好环境执法监督与监测预警体系。
有利于巩固环境管理工作,是环保工作的根本保证,有利于重点突破贯彻全面推进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环保工作的历史性转变。
将环境目标责任制作为龙头,以总量控制为切实可行的调控手段,是全面提升环境管理的必经之路。
环境污染与污染物排放紧密相关,要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必须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及资源高效利用型社会生产活动,循环经济要求在生产与再生产各环节中充分利用资源,按物质共生与代谢关系延伸产业链[1]。
用发展的思路解决环境污染与资源约束间的矛盾。
汽车保有量是地区拥有的汽车数量,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
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本标准,旨在提升产品研发、制造等的水平。
标准的采用完全自愿,其对于任何特定用途的可用性和适用性,包括可能的其他风险,由采用者自行负责。
T/CSAE ××-2017目 次前言 (Ⅲ)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 (1)3.1 GB/T 4122.1、GB/T 4122.3确立的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1)3.2 防潮包装 (1)3.3 防锈包装 (2)3.4 干燥空气封存 (2)3.5 防锈期 (2)4 防锈包装等级 (2)4.1 车身冲压件在产品技术文件中应规定防锈包装等级要求。
(2)4.2 防锈包装分为三级,见表1 。
(2)5 一般要求 (2)5.1 环境要求 (2)5.1.1 防锈包装环境要求 (2)5.1.2 仓储环境要求 (3)5.2 防锈包装操作要求 (3)5.3 防锈材料技术要求 (3)5.3.1 气相防锈包装材料选用技术要求应符合GB/T 14188的规定。
(3)5.3.2 内防护包装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GB/T 12339的规定。
(3)5.3.3 干燥剂技术要求应符合GJB 2714 的规定,用量应符合GB/T 5048的规定。
(3)5.3.4 气相缓蚀剂,气相缓蚀能力应符合GB/T 16267的规定。
(3)5.3.5 压拉延油防锈性能按照GB/T 2361实验方法进行,10#钢试片72 h无锈。
(3)5.3.6 防锈油,应符合SH/T 0692的规定。
(3)5.3.7 防锈纸,应符合QB/T 1319的规定。
(3)5.3.8 防锈膜,应符合GB/T 19532的规定。
(3)5.3.9 湿度指示卡应符合GJB 2494的有关规定。
(3)6 车身冲压件的防锈包装 (4)6.1 防锈材料使用方法 (4)6.1.1 防锈油 (4)6.1.2 气相防锈剂 (4)6.1.3 防锈纸 (4)6.1.4 防锈膜 (4)6.1.5 干燥剂 (4)6.1.6 冲压拉延油 (4)6.2 防锈包装等级对应的包装方法 (4)6.2.1 根据车身冲压件的实际储运情况,确定防锈包装等级,按照表2要求进行 防锈包装。
《汽车高寒地区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汽车高寒地区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我国是汽车使用环境最严酷的国家之一,高寒、高原、高热(简称“三高”)不同的环境地区,其不同的气候特点造成汽车不同类别的问题影响,在应对这些问题时,就需要开展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
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是贯穿于汽车研制、定型、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环境适应性试验,可以发现汽车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并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防护措施,提高汽车的环境适应能力。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汽车企业为了拓展国际市场,使汽车能够适应全球各种气候环境条件,针对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正大力的开展汽车环境适应性研究,现在我国在环境适应性试验技术和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各车企对环境地区适应性的试验开展程度参差不齐,与国外成熟企业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如试验检测技术和应用水平不高,主要试验设备依赖进口,尤其是环境适应性试验标准化体系尚不完善。
鉴于国内目前尚无完善的整车高寒地区适应性试验方法体系,针对整车高寒起动性能、采暖性能、通过性能、密封性能以及可靠性等试验方法进行研究,旨在整合国内企业当前多样的试验方法,建立统一的试验规程,填补当前高寒地区适应性测试规程的空白,为新兴整车企业高寒地区适应性试验提供指导依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于2019年10月18日批准该项目立项,并将《整车高寒地区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团体标准制定列入2019年计划,标准任务书号为2019-33。
2、工作过程2018年6月29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测试技术分会整车测试工作组在昆明召开,同时CSAE团标整车高寒测试规范编制项目启动,参会人员来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测试技术分会各会员单位及国内知名整车企业、检测机构和零部件企业,会议中整车工作组长对之后几年整车测试技术工作组“三高”测试规程研究议题的规划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测试技术分会整车测试技术工作组拟于2018年开展高寒测试规程的研究制定工作,目的是将高寒地区试验测试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团体测试规范。
中国科协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分类索引(依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编排)
G
G 2 7. 3 5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第 7届中 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 术研讨会 暨中国科技期刊 的经营与发展论坛文集:
编 辑 学 报 20 0 7年 增 刊
KL. 7. 328 0 0
N
N N N N
自然科学总论
创新与发展 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 :新观点新学说学术 沙龙文集 3 高科技 的未来——正面与负面影响 :新观 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 5
KL。 7 0 5 0 .3 6
KL. 7. 34 0 0 2 KL. 7. 33 0 0 4
S1 6 2
S4
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2 0 0 7年学术年会
T
T6 -5
工业技术
第五届 中国标准化论坛暨 “ 施耐德 电气杯 ”全国标准化优秀论 文选集 ( 上册 ) : 中国标准化 2 0 07年专刊
KL. 7 0 3 0 .3 9 KL. 7 0 4 0 .3 6
电工技术
风力与潮汐发 电专 业委员会 2 0 0 7年年会暨技术 交流会论文集
KL. 7 0 5 0 .3 8 KL. 7 0 6 0 .3 1 KL. 7 0 6 0 .3 2
中国 电机工程 学会 高电压专委会学术年会 论文集 ( 上册 ) 中国 电机工程学会 高电压专委会学术年会 论文集 ( 下册 ) 化学工业
水 利 工程
KL. 7 0 6 0 .3 3 KL. 7 0 31 0 .3 KL. 7 0 5 0 .3 9
中国水利 学会 第三届青年科技 论坛 论文集
KL. 7 0 5 0 3 5
U
U2
乘用车电驱系统NVH综合性能研究
总第 204 期7公路与 汽运Highways C Automotive Applications乘用车电驱系统NVH 综合性能研究陈建明,冯勤龙,沈丁建,朱咸强,毛鸿锋,黄明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湖南株洲 412005)摘要:以某乘用车电驱系统(电机、电控、减速箱)为研究对象,对电驱系统NVH (噪声、振动与 声振粗糙度)综合性能进行优化。
首先通过分析电机单体、减速器单体主要激励源,确定引起电驱 系统声品质恶化的主要激励源;然后通过仿真和试验对备选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到较为理想的声品质优化方案,并对整车进行NVH 试验验证;最后总结电驱系统NVH 优化方法和流程$关键词:汽车;乘用车;电驱系统;NVH (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中图分类号:U469.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 —2668(2021)03 —0007 —05随着人类进入电气智能时代及电动汽车的普 及,主机厂对电驱总成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动汽车的NVH "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作为 重要驾驶性能之一,受到零部件供应商及主机厂的重点关注$与传统燃油车及其他新能源车相比,纯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结构更简单、紧凑,输出扭矩及在整车上表现的加速性能更优秀。
驱动电机普遍采用 永磁同步电机,变速箱则简化为减速器及差速器的 集成,结构大为简化,但同时带来NVH 性能挑战$驱动电机朝着宽调速区间、高转速及轻量化方向发 展,尤其是电机带来的高频电磁噪声机理较复杂,声品质较差,噪声污染性较严重$同时,电机控制器IGBT 器件引入的开关频率使进入电机的电流发生“锯齿状”畸变,从而引入带有开关频率的电磁噪声$ 减速器的一级齿轮与电机一般采用花键等硬链接方 式,相对于传统变速箱其结构更简化、紧凑,但失去 了能降低扭矩波动、转速波动的中间连接部件(如离合器),导致电机输出的扭矩、转速波动被直接传递至车轮,造成车身纵向抖动严重$综上,驱动电机、 减速箱、电机控制器集成之后的结构构型及振动噪 声特点的不同导致纯电动汽车开发中对动力总成NVH 性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驱动电机激励原理及振动特征目前市面上大多采用永磁同步电机作为车用驱 动电机(也有少数采用异步电机),其特点是损耗小、功率高、效率高、调速区间宽及定位准确$其振动噪 声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PWM 频率、极槽比配合、定转子特征模态、壳体固有特性等$电机振动噪声主 要是电机的电磁力,可分为电机径向力和切向力$电机径向力是电机径向振动的主要激励源,电机切 向力主要输出电机扭矩$尽管电机本体振动幅值较小,但由于其频率较高,主观感受为“滋滋”的高频电 磁噪声,长期处于该环境中,容易使人产生烦躁、头痛等生理反应,严重影响驾驶安全及乘车舒适性$其中电机控制器IGBT 器件引起的伞状阶次噪声f 可用式(1)表示:f = f 0±kp;:v (=0,1,2,…) (1)60式中:f 。
车辆道路行驶阻力国六测试方法分析比对
Keywords: vehicle road resistance;fixed anemometer coast-down method;vehicle-mounted anemometer
coast-down method;default road load calculation method based on vehicle parameters
洁、干燥且纵向坡度在±1% 以内。 滑行阻力的测试
力较小,基于车辆参数计算默认道路载荷法的行驶
在中国汽研大足试验基地的直线性能道路上进行。
阻力较大,固定式风速仪滑行法的测试结果在两者
横向风速应小于 4 m / s。 试验道路表面应平坦、清
该性 能 道 路 全 长 5 593 m, 其 中 0% 纵 坡 直 线
车辆道路行驶阻力国六测试方法分析比对
严金霞, 陈雄, 邓高攀, 周海红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 401122)
摘
要: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 GB 18352. 6—2016《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中国第六
阶段) 》 的规定要求,通过三种方法( 固定式风速仪滑行法、车载风速仪滑行法、基于车辆参数计算
长 2 550 m,全沥青路面,滑行试验在坡度为 0% 的
路段进行测试。 固定式风速仪滑行法是通过安装在
车内的汽车性能仪 VBOX3i 来测试车辆道路滑行阻
力,车载风速仪滑行法是在测试过程中引入车载风
速仪 ActiveVT 滑行设备来测试滑行阻力。
对测试样车进行道路滑行法( 固定式风速仪滑
行法、车载风速仪滑行法) 试验,分别对样车进行最
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中国第六阶段) 》
[2]
中有相应的
微型汽车发动机整车热平衡试验设计及试验结果分析
微型汽车发动机整车热平衡试验设计及试验结果分析作者:黄旭陈楠马东元张伟许伟利来源:《时代汽车》2022年第15期摘要:汽车发动机运行时,各零部件会承载一定的热负荷,利用冷却系统的散热功能将温度控制在最佳区间,维持整车热平衡,才能避免发动机零部件出现热损伤。
本文首先介绍了发动机整车热平衡试验的基本条件、试验方法,以及试验中所用传感器的类型和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法,随后根据热平衡试验结果,提出了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优化建议,为增强整车散热能力和改进发动机性能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整车热平衡试验传感器冷却系统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Test Results for the Heat Balance Test of the Micro-vehicle Engine Huang Xu,Chen Nan,Ma Dongyuan,Zhang Wei,Xu WeiliAbstract:When the automobile engine is running, each component will carry a certain heat load. Only by using the heat dissipation function of the cooling system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in the optimal range and maintain the thermal balance of the vehicle can thermal damage to the engine components be avoided.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ditions and test methods of the heat balance test of the whole engine vehicle, as well as the types of sensors used in the test 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providing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heat dissipation capacity of the car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ngine performance.Key words:automobile engine, vehicle thermal balance test, sensor, cooling system汽車冷却系统是调控发动机温度、实现整车热平衡的关键。
FSEC方程式赛车安全回路的设计与仿真
DOI :10.15913/ki.kjycx.2024.02.003FSEC方程式赛车安全回路的设计与仿真*秦建宇(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摘 要:根据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Formula Student Electric China ,FSEC )制定的规则,以大连民族大学民族之魂赛车队方程式赛车低压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套适用于赛事并且能够使赛车安全稳定运行的安全回路,利用Multisim 软件对赛车安全回路中3个关键电路模块,即制动系统可靠性检测装置(Break System Plausibility Device ,BSPD )、绝缘检测装置(Insalution Manage Device ,IMD )、电池管理系统(Battary Manage System ,BMS )进行原理设计,并仿真分析验证的过程。
关键词:FSEC ;安全回路;电路仿真;优化设计中图分类号:U469.6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24)02-0010-04——————————————————————————*[基金项目]辽宁省大连市2022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FSEC 安全控制回路的设计与优化”(编号:202212026016)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汽车大赛(FSEC )首届大赛于2015-11-03—07在上海FI 赛道举办。
FSEC 比赛项目包括静态赛与动态赛[1],在车队参加动态赛之前,需要通过严格的电气检查,合理稳定的安全回路不仅能够助力车队快速通过电气检查参加动态赛,而且能够保障赛车高压系统在动态赛项目中稳定运行,为车队完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基础。
赛车安全回路囊括了所有赛车可能出现的异常问题,能够在赛车出现异常问题后第一时间断开高压系统保护车手,并通过驱动系统指示灯向动态裁判与其他赛车传递异常信号,保障赛事安全。
对此,本文设计了一套能够保障赛车稳定运行的安全回路,主要讲述了其中故障率较高模块的设计仿真[2]。
某纯电动轿车空调压缩机振动噪声分析及改进
AUTO TIME165AUTO PARTS | 汽车零部件1 引言传统汽油车,压缩机与发动机转速比1~1.2之间,怠速压缩机转速较低、并且转速范围较窄;发动机常用工作转速700~3000rpm 及压缩机转速840~3600rpm ;同时还有发动机掩蔽,压缩机噪声问题通常不是很明显抱怨问题。
纯电动汽车电动压缩机的转速是根据制冷、制热需求进行转速调整。
电动车的制冷、制热需求量比传统汽油车需求更大,不仅包含车内乘客的需求,还包含电池制冷或保温等需求。
夏天怠速工况、原地充电工况下,压缩机可以达到4000~8000rpm 。
另一方面,电动车压缩机噪声没有发动机进行掩蔽,噪声变得更单纯、清晰。
电动压缩机常用工作转速及负载都高于传统汽油车压缩机。
如果噪声处理不好,非常容易引起客户抱怨。
电动压缩机噪声、振动成为电动车NVH 开发中一个关键课题。
2 问题描述某一电动车在开发阶段,压缩机转速扫频,其中经过2400rpm 产生了明显的轰鸣声和方向盘抖动;经过4800rpm 车内产生轰鸣;经过6000rpm 车内产生轰鸣等问题。
以上转速也是常用转速,因此以上问题极易引起客户抱怨,需分析解决。
此论文针对以上问题,从源、路径、响应等环节详细分析、研究,最终得到完美解决。
3 压缩机台架本体振动、噪声此压缩机在零部件台架上进行零部件本体全转速段800~8000rpm 升速扫描测试时,支架主动端振动线性增加,近场噪声也是随转速升高线性增加。
初步判断该问题不是压缩机本体振动、噪声导致车内噪声的不线性变化。
车内压缩机扫频引起的多个转速段轰鸣问题,可能是压缩机系统和整车集成不匹配引起。
于是针对该问题从压缩机安装结构、压缩机安装点传函以及车内声腔模态耦合等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
4 压缩机支架弹性体模态的研究压缩机常用转速800~8000rpm ,为避免压缩机本体振动引起与支架共振问题,压缩机某纯电动轿车空调压缩机振动噪声分析及改进朱志文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 上海市 201616摘 要: 纯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制冷和制热需要不仅包含车内需求,还需冷却或加热电池,压缩机负载增大。
低比例甲醇汽油的挥发性研究
低比例甲醇汽油的挥发性研究张娟利;杨天华;张新庄;黄勇【摘要】通过对低比例甲醇汽油馏程和蒸气压特性的研究,找出了甲醇汽油挥发性增大的原因,一是低沸点组分含量增加,二是甲醇与汽油中的某些烃类形成了低沸点的共沸物。
利用添加剂改善其挥发性,选择的添加剂能够降低甲醇汽油饱和蒸气压约10 kPa ,大大降低了油品的蒸发损失,并有效减少发动机产生气阻的可能性。
%The distillation range and vapor pressure of low-proportion methanol gasoline were analyzed and its volatile reasons were foundout .One of the reasons was the content increase of low boiling point constituent and the other was the formation of low boiling point azeotrope of methanol and gasoline hydrocarbon .The additive was used to improve the volatility of methanol gasoline .The selected additive could probably decrease the saturation vapor pressure of methanol gasoline by 10 kPa ,which greatly reduced the evaporation loss of fuel and the possibility of gas lock .【期刊名称】《车用发动机》【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78-81)【关键词】甲醇汽油;挥发性;馏程;蒸气压;添加剂【作者】张娟利;杨天华;张新庄;黄勇【作者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73.14我国汽车产量和保有量逐年增加,对车用燃料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油门误踩智能纠正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测试方法
油门误踩智能纠正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测试方法摘要:油门误踩智能纠正系统(emergency assist for pedal misapplication),简称EAPM。
EAPM系统会监控车辆行驶路径上障碍物的距离与实时车速,当存在碰撞风险时,系统将执行制动以避免安全事故。
系统主要用于低速场合,主要包含智能低速刹车控制和油门踏板自动控制两个功能,这个系统的开发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本文对EAPM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测试方法作详细介绍,希望能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启发作用。
关键词:油门误踩智能纠正;工作原理;测试方法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人拥有了自己的汽车。
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发生数的上涨,据统计,我国交通事故年均死亡人数为6.3万,交通事故发生数为23.19万次。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错将油门当刹车酿成车祸”的报道不在少数,特别容易出现在新手上路的车主上,由于开车时过分紧张,操作失误,把油门当成刹车,造成交通事故。
为了减少此类交通事故,工程师们开始研发油门误踩智能纠正系统(以下简称EAPM)。
EAPM系统的开发、完善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率,被誉为新手车主的福音。
一、系统功能EAPM系统功能包括智能低速刹车控制及油门踏板自动控制功能两大功能。
1.1、智能低速刹车控制系统在低速前进或倒退时,当超声波雷达检测到车辆即将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实现自动刹车避免碰撞,当车速低于10km/h,根据碰撞时间TTC(本车与目标物之间的距离除以二者此时刻的相对速度,为此时的碰撞时间)判断,在碰撞时间达到阈值而驾驶员没有刹车动作,则系统协助驾驶员自动刹车。
1.2、油门踏板自动控制当超声波雷达检测到车辆前后与障碍物有碰撞风险,而驾驶员误踩到油门踏板时,系统能抑制发动机转速飙升。
[1](车辆起步,系统检测到车辆行驶方向有障碍物,且驾驶员猛踩油门加速时(油门开度变化率和最终油门开度超过阈值),系统会执行制动并抑制发动机转速。
《轻型汽车道路行驶工况》编制说明
《轻型汽车道路行驶工况》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轻型汽车道路行驶工况》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立项。
文件号中汽学函【2018】号,任务号为:2018-27。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环境保护技术分会提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我国GB18352-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标准中引入了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Real Driving Emission)测试,简称RDE,用以监控车辆实际行驶过程的排放水平。
RDE试验复杂、受边界条件影响较大,标定周期长,给企业车型的开发标定造成了较大困难。
标致、博世、本田、丰田等公司为了增加RDE测试通过率,利用欧洲的激烈行驶工况RTS95在转毂上进行RDE试验研究,从而减少由天气、交通、驾驶性等带来的试验失效,达到了降低RDE标定的成本和周期的效果。
RTS95工况基于欧洲行驶工况数据开发,与我国实际道路有较大差异,对比我国和欧洲道路行驶片段的相对正加速度(Relative positive acceleration,RPA)80%分位线可以看出,在低速区间存在显著差异,依据RTS95工况进行标定开发时存在过度设计,导致开发难度很大。
目前我国缺乏类似RTS95工况的道路行驶工况。
基于此,本标准提出构建一套能够基本覆盖国六RDE实际道路工况的轻型汽车道路行驶工况,为企业的RDE 开发和标定提供支撑。
图1.我国和欧洲RPA80%分位线1.3主要工作过程本标准起草组于2018年3月启动预研工作,2018年6月27日在昆明召开了“中国工况”系列标准立项审查会,会议上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对本标准的任务来源、技术内容、编制说明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宣布成立标准起草组。
2019年1月组织环保分会专家对标准的技术路线进行了讨论和确定;2020年3月至5月进行了标准编写工作;2020年5月至6月对标准进行了申报、修改及讨论。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矿用汽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征文启事
他 ★
中 国汽 车 工程 学会 矿 用汽 车分 会 第 十 五 届 学 术 年 会
征 文 启 事
中国汽 车工程 学会 矿用 汽 车分会 第 十五届 学术 年会 将 在 2 0 1 4年 下半 年 召 开 ( 两年 一 次 ) 。学 术 年会 旨
在非 公路 自卸车行 业 内进行 深入 广泛 的学 术交 流 和探讨 , 推 动 非公 路 自卸 车 行业 的技 术 进 步 , 促 进行 业 发 展 。为做 好会 议 的筹备 工作 , 现 开始 征 集论 文 。热诚 欢 迎 全 行 业及 有 关 科 研 院所 、 高 等 院校 和 用 户单 位 的 广 大专 家 、 教授 、 科 技人 员 、 使用 维修 人员 及管 理 干部等 相关 人士 踊跃投 稿 。
后正 常 。正 常状 态 下 加 速踏 板 投 入 比例 为 1 0 0 9 / 6 和 发动机 需求转速 为 1 9 0 0的卡车运行 曲线 如 图 5 。
理现 场故 障 时不局 限于 数 据分 析 法 或 曲线 图法 , 需 要我 们不 断 总 结 故 障处 理 要 点 , 为更 及 时 、 更 高 效 地判 断故 障点 打下 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 1 ]GE公 司 . OHV 驱 动 系统 ( S t a t e x I l l S y s t e m wi t h Mi —
c r o p r o e e s s o r Co n t r o l An d GE7 8 8 / GTA2 2 P r o p u l s i o n E— q u i p me n t ) , 1 9 9 0 .
地址 : 北 京市 东城 区 ( 原 崇文 区) 夕照 寺街 东玖 大厦 B座 5 0 9 B室 , 邮编 : 1 0 0 0 6 1 。
毕业论文汽车
摘要关键词:汽车行业;发展现状;问题;趋势;政策建议一、引言汽车作为现代工业的象征,自诞生以来就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我国汽车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汽车行业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据统计,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2572.1万辆,同比增长7.5%。
2. 产业布局我国汽车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汽车制造、零部件生产、汽车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
3. 技术创新我国汽车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
三、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1. 产能过剩我国汽车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部分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2. 环境污染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总量逐年上升。
3. 安全问题部分汽车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如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4. 国际竞争力我国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有待提高,部分高端产品市场份额较低。
四、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1. 新能源汽车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2.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将实现人、车、路、云的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3. 汽车共享汽车共享模式将改变传统的汽车消费模式,降低汽车拥有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五、政策建议1. 优化产业布局合理规划汽车产业布局,避免产能过剩,提高产业集中度。
2. 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治理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3. 提升产品质量加强汽车产品质量监管,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4. 提升国际竞争力鼓励汽车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升国际竞争力。
六、结论[1] ,.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汽车工程,2018,35(2):15.[2] ,赵六.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J]. 中国汽车工业,2019,36(3):1015.[3] 陈七,刘八. 汽车共享模式研究[J]. 交通科技,2017,34(4):2024.摘要关键词:汽车行业;发展现状;问题;趋势;政策建议一、引言汽车作为现代工业的象征,自诞生以来就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对整车方向盘振动问题的改善研究
10.16638/ki.1671-7988.2017.22.022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对整车方向盘振动问题的改善研究万里,郑勇(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52)摘要:国内某车企将某款商用车的变速箱由MT变更为A T后,进行整车NVH性能主观评价时,发现在怠速开空调、D档的工况下方向盘振动过大影响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
针对此问题,分析方向盘振动的来源和机理,通过优化转向系统的结构来改善方向盘振动问题,并运用试验来验证其有效性。
关键词:方向盘;振动;转向系统;优化设计中图分类号:U4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7)22-65-02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of steering system design to improve the vehiclesteering wheel vibration issueWan Li, Zheng Yong( Jiangling Motors Corporation, Ltd., Jiangxi Nanchang 330052 )Abstract: An automobile company changed manual transmission (MT) to auto transmission (A T) on a commercial vehicle in domestic, when evaluated the vehicle NVH performance subjectively, finding that steering wheel had too much vibration which would lead bad driving comfort in idle and air conditioning on, or forward gear. By analyzing the source and mechanism of the steering wheel vibration, optimizing the structural of the steering system can improve this issue, and using the experiment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new design at last.Keywords: steering wheel; vibration; steering system; optimizingCLC NO.: U468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1671-7988(2017)22-65-02前言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汽车驾驶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永磁同步发电机的NVH优化方法
永磁同步发电机的NVH优化方法摘要:近几年中国市场由燃油车到新能源车有了很大的转换,新能源车的研发和销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相应的永磁同步电机的应用增加,其中的电机NVH性能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密切关注,电机NVH性能已经成为评价电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影响电机NVH方面有很多,电机的激励源是电磁力,共振的模态,电机传递路径等方面进行管控设计。
市面上主流的驱动电机为永磁同步电机,原因是为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密度和效率比较高,安全可靠性好。
NVH性能对整车驾驶感受和舒适性非常重要,电机“阶次啸叫”将使车内的噪声表现变差,引起客户抱怨。
因此驱动电机NVH的仿真优化和测试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一款永磁同步发电机进行转子极槽优化谐波抑制,增加声学包裹措施进行NVH优化和测试。
关键词:永磁同步发电机,电磁力,声学包裹,声压级1永磁同步电机NVH的影响因素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来源主要为机械振动和电磁力的激励两部分。
机械方面激励包括轴承激振,转子的动平衡较差、电机A端的与减速器花键匹配不良导致的振动,转矩的控制精度不准导致转矩波动的激振以及结构共振;电磁激励主要由于气隙磁场产生的电磁力,电磁力波产生的径向力会导致定子发生变形产生振动,进而放大噪声,产生电磁振动和噪声的主要来源是电磁力,切向分量会导致转矩波动,径向分量会激励定子模态。
1.1轴承激振轴承是电机的关键部件,目前永磁同步电机使用的轴承主要是深沟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电机运行整体性能,保证在电机的高转速运转时,在振动噪声方面表现良好。
滚动轴承的制造工艺需严格把控,粗糙度,圆周度等指标严格要求供应商,轴承的润滑以及预紧力等都会直接影响轴承的激振力。
轴承的损坏会导致车内出现异响,影响电机运行的安全性。
轴承激振引导致的振动噪声频谱多、频谱范围广,与转速成正比。
1.2转子动不平衡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或者转轴由于质量不均、加工产生误差及安装的偏差会产生偏心,这就需要严格控制转子轴的加工工艺,并且每个轴都需要进行检测测试。
全铝车身自冲铆接设备自动化应用
汽车工艺与材料AT&M2018年第10期摘要:针对自冲铆接设备在全铝车身连接生产中的应用,阐述了当前铆接设备的应用前景,通过对铆接过程的分析,验证铆接质量的过程监控对于自动化生产的重要意义。
结果表明,保证铆钉铆接质量是汽车生产高节拍、高质量,以及自冲铆接工艺大量投入汽车生产过程的前提。
关键词:轻量化自冲铆柔性化过程质量切换工艺分料中图分类号:U466文献标识码:BDOI :10.19710/ki.1003-8817.20180241全铝车身自冲铆接设备自动化应用张勇1胡峥楠2(1.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宁波315336;2.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宁波315336)作者简介:张勇(1987—),男,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自动化设备开发、智能工厂电气自动化开发、先进制造工艺。
1前言随着国内对于能耗和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汽车的节能减排标准在当前政策推动下不断提高,为改善燃油经济性、排放性能以及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汽车制造的轻量化越来越为各大汽车制造商所重视。
研究表明,约75%的油耗与整车质量有关,车身每减少100kg ,燃料消耗量减少0.3~0.5L/100km ,CO 2排放量减少0.8~1kg/100km [1]。
铝合金材料对汽车轻量化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它也成为了汽车材料的发展方向。
目前,全世界耗铝量的15%以上用于汽车工业,有些工业发达国家已超过18%[2]。
未来,轻量化材料如铝材、碳纤维等超轻材料将逐渐取代传统钢材的工业地位。
汽车轻量化材料有很多种,这些材料的连接是最终形成车身的关键,目前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焊接、黏胶、锁铆铆接,连接工艺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
2自冲铆接技术2.1技术特点自冲铆接是一项航天工艺技术,它通过电机提供的动力将铆钉直接压入待铆接板材,当铆接板材在铆钉的压力下与铆钉发生塑性形变并成形后,充盈于铆模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板材连接技术。
它可以更广泛地应用到制造业的各个方面,打破了焊接技术对于材料的局限性,解决了车身轻量化过程中不同材料连接的技术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环境保护技术年会
论文集》作者投稿须知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环境保护技术年会”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测试技术分会(SAE-C/EPTC)、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承办的行业会议,会议同期举办征文活动,并编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环境保护技术年会论文集》。
投稿论文经行业专家成员遴选,将安排在大会上宣读,优秀论文将进行颁奖并推荐到《汽车工程》等核心期刊发表,其它论文将在会议论文集上刊登。
作者在向本刊投稿时,应了解本刊对稿件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稿件的质量。
1 稿件的组成及要求
稿件须是未以任何形式发表过的原创论文,篇幅控制在6000~8000字(包括图表),稿件的结构组成按次序排列为:中文题目、作者署名、作者单位信息(包括: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文题、作者英文署名、作者单位信息英文翻译、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前言、正文、参考文献。
1.1题目
题目应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具体、简单明了。
中文题目2号宋体通栏。
以不超过20个汉字为宜。
英文题目应符合英文表达方法,不要轻易使用未得到业界公认的缩略词语。
论文如有基金项目资助,在题目末尾用上标“*”注出,并把注释语列于首页地脚处。
1.2作者及单位
作者数以不超过6人为宜,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为宜。
作者署名按照先后次序从左至右列于题目下方。
所有作者单位按照作者顺序在署名下方用一个括号注出,每个单位信息应包括序号(多于1个单位时标注)、单位全称(写至二级单位,如院、所或系)、所在城市名称、邮编。
国外单位应标明所在国家。
每个作者名字后用上标标出所对应的单位序号,多于一个单位时,序号间用逗号隔开。
1.3摘要
小5号宋体通栏,200字左右。
要求:论文的基本信息和要点都应该出现在摘要里;使用标准精确的词汇和语言,清晰紧凑地概述客观事实;摘要的整体结构严谨、思路清楚,基本素材组织合理。
论文的中、英文摘要是国内外数据库收录的主要内容,所以摘要的内容直接影响到该论文能否被收录及收录后被引用的情况,作者应给予高度重视。
1.4关键词
3~7个为宜。
关键词为经过规范化处理的词语或短语,数量一般为3~7个。
同一篇文章的中英文关键词的内容和顺序应一致。
1.5正文
正文双栏排。
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基本理论、试验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导,不必赘述。
除前言外,正文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左顶格书写,序码之后空一个汉字
间距接写标题。
1.51前言
前言应简要说明所做研究工作的背景和意义,介绍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以及本文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概述。
行文应言简意赅,不要重复摘要和解释摘要,防止吹嘘自己和贬低别人,避免宣传性的用语,尽量不要出现图表。
1.5.2结论
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归纳总结使用的方法以及研究结果,突出研究的独创性。
1.5.3 文中的插图、表和公式
(1)插图插图全文顺序编号。
插图内容应与正文内容密切结合,每幅图前都应有相应的引出或介绍文字。
图形应保证线条清晰,图形大小应适应版面要求,合理布局,图内如有标注或说明性文字时应清晰可辨。
图中除了物理量符号及单位外一律用中文,同一图中的不同曲线应用不同线型表示。
插图分辨率要大于600PPI。
(2)表格推荐使用标准“三线表”,内容易混淆时可加辅助线进行辅助说明。
按表格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对其进行编号,全文顺序编号。
应有相应的表题且每个表格前都应有相应的引出或介绍文字。
(3)数学公式数学公式全文顺序编号,后文不再提及的,可以不编号。
对于公式中首次出现的量的符号,按照其在式中出现的顺序,用准确、简洁的语句对其进行逐一解释。
公式中变量应尽量避免复合上下角标的使用;尽量少用3层关系的上下标,同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公式推导。
1.6参考文献
采用顺序编码制,双栏排。
应列出6篇以上参考文献,未正式发表的文献不能列入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多位作者只列出前三名,后面用“等”或“et al”。
文后的参考文献列表按照各文献在论文中被引用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顺序排列。
1.7作者简介
请填写论文最后的论文作者信息表,这样便于组委会和作者联系。
2应遵循的标准
2.1名词术语
应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自然科学名词术语;
应按有关的标准或规定使用工程技术名词术语;
对尚无标准或规定的名词术语应使用同行共认共知的表达。
作者自拟的名词术语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须加以注释说明。
表示同一概念或概念组合的名词术语,全文中应前后一致。
外国人名可使用原文,不必译出。
一般的机关、团体、学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的名称,在论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必须写全称。
2.2物理量及其单位的名称和符号
(1)GB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2)GB310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规则;
(3)GB3102.1~13-1993量和单位。
2.3标点符号
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
2.4数字
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使用的规定。
2.5外文字母
要严格区分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黑体及非黑体(如表示矢量、张量和矩阵的符号用黑斜体)
2.5.1斜体外文字母用于表示量的符号,主要用于下列场合
(1)变量符号、变动附标及函数。
(2)用字母表示的数及代表点、线、面、体和图形的字母。
(3)特征数符号,如Re (雷诺数)、Fo (傅里叶数)、Al (阿尔芬数) 等。
(4)在特定场合中视为常数的参数。
2.5.2正体外文字母用于表示名称及与其有关的代号,主要用于下列场合
(1)有定义的已知函数(例如sin, exp, ln等)。
(2)其值不变的数学常数(例如e = 2.718 281 8…)及已定义的算子。
(3)法定计量单位、词头和量纲符号。
(4)数学符号。
(5)化学元素符号。
(6)机具、仪器、设备和产品等的型号、代号及材料牌号。
(7)硬度符号。
(8)不表示量的外文缩写字。
(9)表示序号的拉丁字母。
(10)量符号中为区别其他量而加的具有特定含义的非量符号下角标。
2.6参考文献
著录格式要求见GB7714-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