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游山西村》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课件
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 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 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 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 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 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苏轼 《蝶恋花· 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 入农桑社。”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 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 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第一、二句赞美庐山景色的雄奇壮观。 地三、四句寓理:要想对某事物有全 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 各管的立场上,来观察分析事物。
返回
横
看——成岭 看——成峰 变幻莫测
写景
侧
远近高低——不同
题西 林壁
不 识——真面目
寄意深远
明理
只 缘——此山中
赞 美 庐 山 奇 景
对偶的巧妙运用
对偶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使用字相等、 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成的一对短语后句 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语言方式。
古诗二首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题 西 林 壁
认识生字
莫 腊 浑 疑 豚
学习生字
莫 腊 浑 疑 豚
学习词语
闲人莫入
腊梅
浑浊
怀疑
豚鼠
学习词语
山岭
侧面
缘故
重叠
重量
理解字词
岭:高大山脉。
峰:高而尖的山头。 识:认识,知道。
缘:因为。
诗句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 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 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 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 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 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 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 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 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 老学庵笔记》等。
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林壁》《游山西村》.ppt
课文网络图
游 山 西 村
先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大山重重 溪流迂回 好像无路
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荫深深 鲜花丛丛 农家留客 腊酒鸡豚
哲理: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 但不要灰心丧气,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 一定会有新的希望。
汪桥镇中心小学横看
山岭林立如波浪
汪桥镇中心小学· 朱书扬
侧看
群峰一线似独峰
汪桥镇中心小学· 朱书扬
崇山峻岭连绵起
汪桥镇中心小学· 朱书扬
悬崖陡壁瀑布悬
汪桥镇中心小学· 朱书扬
悠悠云雾山头锁
汪桥镇中心小学· 朱书扬
泉水叮咚花满溪
汪桥镇中心小学· 朱书扬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要想对 某个事物有全 面的符合实际 的认识,就必 须站在客观的 立场上,全面 的看。
汪桥镇中心小学· 朱书扬
游山西村
【宋】陆游
汪桥镇中心小学· 朱书扬
陆游 ,号放翁, 南宋爱国诗人,平生 作诗近万首,是古代 诗人中创作作品最多 的,有《渭南文集》, 《剑南诗稿》。
汪桥镇中心小学· 朱书扬
陆游到山西村遇到了什么了呢?
意思: 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 因为自己在庐山里。
汪桥镇中心小学· 朱书扬
思考:要想看清
庐山的真面目应该怎 么办?
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
汪桥镇中心小学· 朱书扬
欣赏了刚才几组庐山的图片,同 学们认为庐山怎样? 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中哪句话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它的理解吗? 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题 西 林 壁
苏轼
汪桥镇中心小学· 朱书扬
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北 宋著名文学家、 书画家,是“唐 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其 弟苏辙被合称为 “三苏”。 苏轼
课标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PPT课件
22.11.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为什么不能看清庐山的真实 面目呢?因为置身在此山之 中。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游览庐山以后,在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诗人认为要认识庐山真实的山景,必须要正面、侧面、远 望、近看、高俯、低仰等全方位视角的观察才行。如果你 只看了庐山的一角、一面、一个方向,那你就不能认识庐 山的整体形象。认识庐山是这样,那么认识一个事物、一 22.个11.2人020难道不也是这样该课吗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22.11.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22.11.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22.11.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22.11.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22.11.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 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22.11.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句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走过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 怀疑无路可走,忽见柳色浓 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 现在眼前。
22.11.2020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合
成“三苏”。
22.11.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历史悠久, 宋代盛行,是因为当时印刷能力有 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 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 径之一。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 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 可以传播开来。
22.11.2020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二首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教学PPT课件
2019/1/24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题西林壁》 7
庐山介绍
2019/1/24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题西林壁》
8
6
评析
这是一首通过描写山水,来表现哲理的诗篇。 诗人以庐山的形态难以认识,说明认识事物形态 的困难。诗的前两名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 的角度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 在庐山中”。 最后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 识事物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 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 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
苏轼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019/1/24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题西林壁》
朗读课文
2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 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 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 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 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 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 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 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 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2019/1/24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题西林壁》 3
横远 看近 成高 岭低 侧各 成不 峰同
2019/1/24
题:题写。 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 横看:从正面看。 远近高低:指从远处、近处、高处 低处不同的角度看。
庐山介绍
2019/1/24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题西林壁》
8
6
评析
这是一首通过描写山水,来表现哲理的诗篇。 诗人以庐山的形态难以认识,说明认识事物形态 的困难。诗的前两名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 的角度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 在庐山中”。 最后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 识事物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 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 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
苏轼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019/1/24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题西林壁》
朗读课文
2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 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 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 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 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 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 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 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 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2019/1/24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题西林壁》 3
横远 看近 成高 岭低 侧各 成不 峰同
2019/1/24
题:题写。 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 横看:从正面看。 远近高低:指从远处、近处、高处 低处不同的角度看。
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精品完美PPT课件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34
诗中哪句话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它的理解吗? 诗句的意思是:山峦重重,水道弯弯, 正以为无路可走。突然发现柳荫深深, 鲜花明艳,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35
这句话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 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
对偶的巧妙运用 对偶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使用字相等、
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成的一对短语后句 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语言方式。
返回
40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37
主要内容:
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 和乡间的风俗。 表达情感 : 刻画了农民的淳朴、好客的品性, 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人生哲理:
面对困难,我们不要轻易退缩,因为曲
折之后才是坦途。要记住:“阳光总在
风雨后!”
38
俗语: 1“阳光总在风雨后”
2“不经历风雨,怎能见
彩虹?”
39
7
书写、题写
题西林壁
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题西林壁”: 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
8
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历史悠久, 宋代盛行,是因为当时印刷能力有 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 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 径之一。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 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 可以传播开来。
9
10
11
横看
12
侧看
13
远看
14
近看
34
诗中哪句话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它的理解吗? 诗句的意思是:山峦重重,水道弯弯, 正以为无路可走。突然发现柳荫深深, 鲜花明艳,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35
这句话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 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
对偶的巧妙运用 对偶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使用字相等、
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成的一对短语后句 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语言方式。
返回
40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37
主要内容:
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 和乡间的风俗。 表达情感 : 刻画了农民的淳朴、好客的品性, 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人生哲理:
面对困难,我们不要轻易退缩,因为曲
折之后才是坦途。要记住:“阳光总在
风雨后!”
38
俗语: 1“阳光总在风雨后”
2“不经历风雨,怎能见
彩虹?”
39
7
书写、题写
题西林壁
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题西林壁”: 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
8
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历史悠久, 宋代盛行,是因为当时印刷能力有 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 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 径之一。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 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 可以传播开来。
9
10
11
横看
12
侧看
13
远看
14
近看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PPT文档共44页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PPT课件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人教版)
5
《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第一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体会诗人在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记录旅游见闻的诗,这节课学习陆游 的《游山西村》,看看作者又写了哪些见闻。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 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 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的诗歌中, 总的主题是抗金复过和同情人民苦难。这 首诗是诗人罢官闲居,住在绍兴市的三山 乡时写的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 的村落。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 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 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 为“三苏”。
题西林壁
苏轼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
林壁》。但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
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这首诗作者究竟是在哪里写的,请同学 仔细听解读。
1、诗的前两句写的什么内容?
描绘了庐山的千姿百态、移步换形的美丽风光。
2、后两句告诉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已经陷入困境,看起来已经绝望了,而忽然又绝处逢生,出现新的
5
《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第一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体会诗人在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记录旅游见闻的诗,这节课学习陆游 的《游山西村》,看看作者又写了哪些见闻。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 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 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的诗歌中, 总的主题是抗金复过和同情人民苦难。这 首诗是诗人罢官闲居,住在绍兴市的三山 乡时写的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 的村落。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 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 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 为“三苏”。
题西林壁
苏轼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
林壁》。但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
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这首诗作者究竟是在哪里写的,请同学 仔细听解读。
1、诗的前两句写的什么内容?
描绘了庐山的千姿百态、移步换形的美丽风光。
2、后两句告诉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已经陷入困境,看起来已经绝望了,而忽然又绝处逢生,出现新的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ppt课件2新人教版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清晨一场如酥 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 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 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
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 地点 、 时间 和 环境气氛 。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劝 君 更 进 一 杯 酒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 人。(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 襄阳。他的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 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 和隐逸、行旅等内容。不事雕饰, 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 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
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
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 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 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浩然 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忙来 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 “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诗名天下,特来求 教啊!”“哪里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 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27、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 生命才真正开始。 28、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
《题西林壁》及《游山西村》 课件
返回
《题西林壁》中心: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 )、 ( )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涵 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的认识, 就必须( )。正如俗 语所说“( )”。
返回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 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 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在他的诗歌中, 总的主题是抗金复国和同情人民苦难, 他的诗艺术风格雄浑豪放、激情洋溢, 间或质朴清新。修辞炼句精致工整,在 律诗绝句中善于组织对偶,浑然一体, 别开生面。
思考: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
水
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你能举个例子吗?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题西林壁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书写,题写
题西林壁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题西林壁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要嘲笑农民家里腊月的酒 浑浊,丰收之年有很多的鸡、 猪来招待客人。山峦重重,水 道弯弯,正以为无路可走,突 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 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游山西村》中心: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丰 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 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 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 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 感情。
《题西林壁》中心: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 )、 ( )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涵 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的认识, 就必须( )。正如俗 语所说“( )”。
返回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 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 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在他的诗歌中, 总的主题是抗金复国和同情人民苦难, 他的诗艺术风格雄浑豪放、激情洋溢, 间或质朴清新。修辞炼句精致工整,在 律诗绝句中善于组织对偶,浑然一体, 别开生面。
思考: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
水
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你能举个例子吗?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题西林壁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书写,题写
题西林壁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题西林壁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要嘲笑农民家里腊月的酒 浑浊,丰收之年有很多的鸡、 猪来招待客人。山峦重重,水 道弯弯,正以为无路可走,突 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 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游山西村》中心: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丰 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 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 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 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 感情。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ppt课件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课件
• 引言 • 题西林壁 • 游山西村 • 对比分析 • 课堂互动与讨论 • 作业与延伸阅读
01
引言
课程背景
语文教育中的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地位
《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对于提高学生的 古诗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游山西村这首诗中,诗人陆游描绘了哪些乡村景象?
提问
两首诗在表达手法和主题上有何异同?
学生分享心得
学生分享
01
读题西林壁让我感受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他提醒我们要
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学生分享
02
游山西村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陆游描绘的
乡村生活让我向往。
学生分享
03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两首古诗的 诗意,掌握相关的文学知 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 方式,培养学生的古诗鉴 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的美 妙,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 爱和敬意。
02
题西林壁
诗词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庐山时所作, 通过对庐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人生哲理的 感悟。
文化内涵
这首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 仅代表了苏轼的文学风格和思想 观念,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和价值观念。
03
游山西村
诗词背景
创作背景
陆游在乾道年间(1165-1173)被 免官后回到了故乡山阴(今浙江绍 兴),时年47岁,正值人生失意之 际。
• 引言 • 题西林壁 • 游山西村 • 对比分析 • 课堂互动与讨论 • 作业与延伸阅读
01
引言
课程背景
语文教育中的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地位
《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对于提高学生的 古诗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游山西村这首诗中,诗人陆游描绘了哪些乡村景象?
提问
两首诗在表达手法和主题上有何异同?
学生分享心得
学生分享
01
读题西林壁让我感受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他提醒我们要
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学生分享
02
游山西村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陆游描绘的
乡村生活让我向往。
学生分享
03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两首古诗的 诗意,掌握相关的文学知 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 方式,培养学生的古诗鉴 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的美 妙,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 爱和敬意。
02
题西林壁
诗词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庐山时所作, 通过对庐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人生哲理的 感悟。
文化内涵
这首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 仅代表了苏轼的文学风格和思想 观念,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和价值观念。
03
游山西村
诗词背景
创作背景
陆游在乾道年间(1165-1173)被 免官后回到了故乡山阴(今浙江绍 兴),时年47岁,正值人生失意之 际。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PPT课件人教最新版
1.我会辨别下面形近字,还会组词呢! 腊( 腊月 ) 浑( 浑水 ) 疑问 ) 指挥 ) 凝视 )
莫( 莫笑
蜡( 蜡烛 幕( 开幕
)
) )
疑(
挥( 凝(
2.我能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题西林壁 ( ▪ a.题目 (2)只缘身在此山中(
▪
b )
b.书写,题写 c ) c.古指额头
a.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沿,顺着
c.因为
(3)山重水复疑无路( b ) a.疑问 定的 b.怀疑 c.不能解决的,不能断
3.我能发现加点字的规律,还能照例子写词语呢!(写 两个) (1)山重水复 窗明几净 人杰地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柳暗花明 说东道西 街头巷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歌创作里。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 思考核心问题。 同时认准字音, 理解词语意思。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想一想:两首古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我会认
hǎi
tún
海
易读错字
豚
腊(là
√
nà )酒
浑( hún
√
hùn )水摸鱼 tén )
莫( mò
√
mè )笑
海豚( tún
là
腊
结构:左右 音序:L 部首:月 腊月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 一笔撇为竖撇。 组词:腊酒 造句:我和爸爸都是腊月的 生日。
hún
浑
结构:左右 音序:H 部首:氵 浑然一体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冖 稍宽,盖住下部。 组词:浑浊 造句:我们要保护环境,让 浑浊的河水变清澈。
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课件(共14张PPT)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知人论世
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1037年1 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 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 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 法家、画家
作者介绍
创作背景
知人论世
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五 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 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 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
远近高低各不同。 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不识庐山真面目, 侧:侧面。 只缘身在此山中。 各不同:各不相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 远近高低各不同。 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 同观感的。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
解题
《题西林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01 注意生词 02 注意语音语调 03 感受诗人的情感
朗读指导
目录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谢谢观看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 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横看成岭侧成峰,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 远近高低各不同。 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不识庐山真面目, 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 只缘身在此山中。 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宋代·苏轼
知人论世
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1037年1 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 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 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 法家、画家
作者介绍
创作背景
知人论世
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五 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 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 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
远近高低各不同。 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不识庐山真面目, 侧:侧面。 只缘身在此山中。 各不同:各不相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 远近高低各不同。 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 同观感的。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
解题
《题西林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01 注意生词 02 注意语音语调 03 感受诗人的情感
朗读指导
目录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谢谢观看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 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横看成岭侧成峰,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 远近高低各不同。 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不识庐山真面目, 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 只缘身在此山中。 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露了重来作客的主观心境和 愿望。
感激之情—喜爱 之情—赞美之情
—羡慕之情
小结
陆游在人生的低潮期寄情乡间,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包含的人生哲理更是我们每个人值得 借鉴和学习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面对困难,挫折、困惑,要锲而不舍, 坚持前行,不懈努力,黑暗和迷茫之后 会是一个光明和前所未见的崭新天地。
题西林壁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早年中进士,以文章知名。他 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 高造诣,作品大都挥洒自如, 明快豪放。他以诗为词,扩展 了词的领域和表现手法,对词 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 坡全集》。
三苏:苏轼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 苏洵、其第苏辙合称为“三苏”。
完
不识庐山 真面目
只缘身在
此山中
测一测: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
句诗启示人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
题,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
诗中蕴含的道理: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 客观地、 冷静地、多角度的进行 调查分析,就容易局部的事物迷 惑,不能全面、正确地、客观的 对这个事物作出合理的判断。
注释:
不识:看不清、认不清 只缘:只因为
面目:面貌 ,这里指庐山的风景。
身 :自己
此 :这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看,这首 诗中写到的方向词:
横侧远近高低
横看 成 岭
侧看
侧看 成 峰
远看
近看
抬 头 仰 望
低 头 俯 视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 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 山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 ,有“小李白”之称。陆游出 生的第二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 汴京,他于襁褓中随家人颠沛 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的 影响,自幼立志杀金兵报国在 仕途上不断受当权派打击,爱 国主义精神仍始终贯穿于他的 诗词文中。
游山西村 游:游玩
山西村:山西面的村庄
译文: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 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1、分析诗句,从中我们感受到怎样的意境美?
第一句:农家以自己特有的饭菜招待客人表现出的 是特有的热情和淳朴。
第二句:对村子美丽景物的描写。它是千古传诵的 名句,后面我们要专门分析。
第三句:咚咚腊鼓之声,萧笙悠悠之韵,从村庄里 传送出来,一年一度的春社近了,村民循俗准备,以 传统的衣着、礼数忙于迎接这个欢乐的节日,多么古 朴可爱的民风啊!
<游山西村>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 移展开记叙,层次清晰,语言生动.
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
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小路上,“山重水复疑 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疑无而实有,景 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绕 ,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两句诗 蕴涵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涵着 希望.
写作背景:
作者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赞同张 浚北伐被迫罢官还乡,对照伪诈的官 场作者对家乡淳朴自然的生活产生了 欣慰之情。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 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莫:否定副词,译为“不,不要”
腊酒:腊本指年终的祭祀,也指夏历的十二 月份,腊酒就是十二月前后酿的酒。
柳暗花明又一村
明暗::百指花柳明树艳繁的茂样的子样子
译文:杨柳深处百花丛中 一个村庄赫然出现在眼前
关于颔联作者单纯是写景这么简单吗?
作者并不是单纯写景,他是通过所看到 的景色展开想象,把自己那种苦闷复杂的 心情寄予山水,鼓励自己不要对未来丧失 信心,表达自己心里深深的爱国之情。
(颈联)
习
箫鼓追随春社近,
俗
衣冠简朴古风存。
美
箫 鼓: 吹箫打鼓。
春 社: 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 的日子叫做春社日。
古风存: 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译文: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 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 保存。
(尾联)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若 许: 如果允许。
闲乘月: 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无 时: 随时。 叩 门: 敲门。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 )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途径 江西游庐山,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总结庐 山之游的绝唱。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临长江,东临鄱阳湖, 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 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此而得名。自古享 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声誉。
诗的意思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 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向远处、 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的景色 却各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 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岑峦叠翠的深山 之中。
小组讨论:
1、怎样才能够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从这首 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人情美——山水美——习俗美
2、细读每一句,句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写农家做客,流露出对主人热情 好客的感激。 ◇写景色,精彩的描绘,表达的是 诗人对山村美丽山水 的赞美与羡慕。
◇ 写 习 俗 , 对 农 村 田 园 生 活 的 喜爱,依恋和陶醉。
◇ 结 尾 的 总 结 , 诗 人 沉 醉 在 农 家作客的愉悦气氛之中,
1、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客观全面的 看待问题,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得到的结论 也不同。 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放想象:
横看,庐山 侧看,庐山 远望,庐山 近看,庐山 俯视,庐山 仰望,庐山
绵延不绝 高耸入云 云遮雾涌 悬崖峭壁 深沟幽壑(hè) 重峦叠嶂
千姿百态 变化万千
背一背:
横看 成岭 侧成峰 远近 高低各不同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独立识字学词。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文中所
蕴含的道理。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自学提示:
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 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 反复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画。
丰年:丰收的年景
足:动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丰足(充 足)
大意:不要讥笑农家人酿的腊酒浑浊。丰收 的年景使鸡猪等荤菜充足来留客人吃饭。
1、农家人是拿什么来招待陆游的呢? 腊酒 鸡和猪
2、表现农家人怎样的特点? 热情好客 质朴
山重水复疑无路 山重水复: 群山重叠水山环绕 大意:群山重叠水山环绕让人怀疑没有去路
游山西村
陆游
学习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背诵全 诗。
2、了解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
3、着重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 意境美、语言美。
自学指导
1 了解作者 2 了解写作背景 3 了解诗中蕴含的感情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庐山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以 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 、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 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历 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 篇佳作。
题西林壁 题:写 壁:石壁
西林:西林寺
学习生字: 莫 ( ) 腊( ) 浑( ) 疑( ) 豚( )
感激之情—喜爱 之情—赞美之情
—羡慕之情
小结
陆游在人生的低潮期寄情乡间,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包含的人生哲理更是我们每个人值得 借鉴和学习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面对困难,挫折、困惑,要锲而不舍, 坚持前行,不懈努力,黑暗和迷茫之后 会是一个光明和前所未见的崭新天地。
题西林壁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早年中进士,以文章知名。他 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 高造诣,作品大都挥洒自如, 明快豪放。他以诗为词,扩展 了词的领域和表现手法,对词 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 坡全集》。
三苏:苏轼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 苏洵、其第苏辙合称为“三苏”。
完
不识庐山 真面目
只缘身在
此山中
测一测: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
句诗启示人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
题,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
诗中蕴含的道理: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 客观地、 冷静地、多角度的进行 调查分析,就容易局部的事物迷 惑,不能全面、正确地、客观的 对这个事物作出合理的判断。
注释:
不识:看不清、认不清 只缘:只因为
面目:面貌 ,这里指庐山的风景。
身 :自己
此 :这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看,这首 诗中写到的方向词:
横侧远近高低
横看 成 岭
侧看
侧看 成 峰
远看
近看
抬 头 仰 望
低 头 俯 视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 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 山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 ,有“小李白”之称。陆游出 生的第二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 汴京,他于襁褓中随家人颠沛 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的 影响,自幼立志杀金兵报国在 仕途上不断受当权派打击,爱 国主义精神仍始终贯穿于他的 诗词文中。
游山西村 游:游玩
山西村:山西面的村庄
译文: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 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1、分析诗句,从中我们感受到怎样的意境美?
第一句:农家以自己特有的饭菜招待客人表现出的 是特有的热情和淳朴。
第二句:对村子美丽景物的描写。它是千古传诵的 名句,后面我们要专门分析。
第三句:咚咚腊鼓之声,萧笙悠悠之韵,从村庄里 传送出来,一年一度的春社近了,村民循俗准备,以 传统的衣着、礼数忙于迎接这个欢乐的节日,多么古 朴可爱的民风啊!
<游山西村>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 移展开记叙,层次清晰,语言生动.
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
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小路上,“山重水复疑 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疑无而实有,景 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绕 ,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两句诗 蕴涵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涵着 希望.
写作背景:
作者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赞同张 浚北伐被迫罢官还乡,对照伪诈的官 场作者对家乡淳朴自然的生活产生了 欣慰之情。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 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莫:否定副词,译为“不,不要”
腊酒:腊本指年终的祭祀,也指夏历的十二 月份,腊酒就是十二月前后酿的酒。
柳暗花明又一村
明暗::百指花柳明树艳繁的茂样的子样子
译文:杨柳深处百花丛中 一个村庄赫然出现在眼前
关于颔联作者单纯是写景这么简单吗?
作者并不是单纯写景,他是通过所看到 的景色展开想象,把自己那种苦闷复杂的 心情寄予山水,鼓励自己不要对未来丧失 信心,表达自己心里深深的爱国之情。
(颈联)
习
箫鼓追随春社近,
俗
衣冠简朴古风存。
美
箫 鼓: 吹箫打鼓。
春 社: 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 的日子叫做春社日。
古风存: 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译文: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 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 保存。
(尾联)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若 许: 如果允许。
闲乘月: 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无 时: 随时。 叩 门: 敲门。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 )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途径 江西游庐山,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总结庐 山之游的绝唱。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临长江,东临鄱阳湖, 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 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此而得名。自古享 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声誉。
诗的意思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 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向远处、 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的景色 却各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 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岑峦叠翠的深山 之中。
小组讨论:
1、怎样才能够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从这首 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人情美——山水美——习俗美
2、细读每一句,句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写农家做客,流露出对主人热情 好客的感激。 ◇写景色,精彩的描绘,表达的是 诗人对山村美丽山水 的赞美与羡慕。
◇ 写 习 俗 , 对 农 村 田 园 生 活 的 喜爱,依恋和陶醉。
◇ 结 尾 的 总 结 , 诗 人 沉 醉 在 农 家作客的愉悦气氛之中,
1、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客观全面的 看待问题,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得到的结论 也不同。 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放想象:
横看,庐山 侧看,庐山 远望,庐山 近看,庐山 俯视,庐山 仰望,庐山
绵延不绝 高耸入云 云遮雾涌 悬崖峭壁 深沟幽壑(hè) 重峦叠嶂
千姿百态 变化万千
背一背:
横看 成岭 侧成峰 远近 高低各不同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独立识字学词。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文中所
蕴含的道理。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自学提示:
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 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 反复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画。
丰年:丰收的年景
足:动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丰足(充 足)
大意:不要讥笑农家人酿的腊酒浑浊。丰收 的年景使鸡猪等荤菜充足来留客人吃饭。
1、农家人是拿什么来招待陆游的呢? 腊酒 鸡和猪
2、表现农家人怎样的特点? 热情好客 质朴
山重水复疑无路 山重水复: 群山重叠水山环绕 大意:群山重叠水山环绕让人怀疑没有去路
游山西村
陆游
学习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背诵全 诗。
2、了解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
3、着重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 意境美、语言美。
自学指导
1 了解作者 2 了解写作背景 3 了解诗中蕴含的感情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庐山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以 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 、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 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历 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 篇佳作。
题西林壁 题:写 壁:石壁
西林:西林寺
学习生字: 莫 ( ) 腊( ) 浑( ) 疑( ) 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