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最新范文
出入井口管理制度范文
![出入井口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fcc75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f.png)
出入井口管理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确保井口的安全,防止发生事故,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该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井口工作的员工。
三、出入井口管理责任1.公司全体员工有义务遵守该制度,并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自觉遵守井口安全规定。
2.井口管理人员是井口安全的责任人,要负责监督井口进出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指导、纠正和记录。
3.所有员工都有义务向井口管理人员举报发现的违章行为和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员工出入井口规定1.完成下井前必须进行人员确认。
员工进入井口前,必须进行人员确认,井口管理人员核对人员名单和出入口记录,确认身份后方可进入井口。
2.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员工进入井口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帽、防护鞋、防护手套等。
必要时要佩戴呼吸器、防毒面具等器材,确保个人的安全防护。
3.接受安全教育培训。
员工在进入井口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解井口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能正确使用相关安全设备和应急装备。
4.遵守井口安全规定。
员工在进入井口前必须了解井口安全规定,包括禁止吸烟、禁止带易燃易爆物品、禁止随地吐痰等。
严禁违反规定行为,如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劝阻和纠正。
5.井口检查。
员工在出入井口时应配合井口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按照规定进行检查,在确保安全后方可出入井口。
五、井口管理人员职责1.监督井口进出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
井口管理人员负责监督井口进出的员工是否符合规定,并对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及时指导、纠正。
2.记录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
井口管理人员应记录员工的违规行为和井口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
3.安全教育培训。
井口管理人员负责对进入井口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员工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和应急装备,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六、责任追究对违反该制度的员工,将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等,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处分。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67a6f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6.png)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为了确保井口安全、有效管理井下作业人员和设备,保障生产安全,我公司特制定了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井下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出入井流程,强化安全管理,并明确责任和权限,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和救援措施,保障生产安全。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的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和井下设备。
二、出入井登记管理流程1. 出井登记流程:(1)井下作业人员在进入井下之前,必须向井口管理人员进行出井登记。
(2)出井登记内容应包括:姓名、工种、工作单位、随行人员(如有)。
(3)井口管理人员应核实出井登记的人员身份和工作单位,确保其具备进入井下的资质。
(4)井口管理人员应向出井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滑鞋等。
(5)出井人员须在工作前将个人防护用品佩戴齐全,并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
2. 入井登记流程:(1)入井登记应由井口管理人员进行,记录入井人员的姓名、工种、工作单位。
(2)井口管理人员应核实入井人员的身份和工作单位,并确认其佩戴的个人防护用品齐全。
(3)入井人员应按照已制定的作业计划前往指定的工作区域。
(4)井口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入井现场巡视,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三、责任和权限1. 井口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限:(1)核实出入井人员的身份和工作单位,并确认其佩戴的个人防护用品。
(2)向出井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其佩戴齐全。
(3)定期巡视井口现场,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2. 出入井人员的责任:(1)接受井口管理人员的核实和登记,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
(2)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配合井口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巡视和检查。
四、应急措施和救援措施1. 一旦发生井下事故或风险事件,出入井人员应立即向井口管理人员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执行。
2. 井口管理人员应及时调动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并协调相关部门参与事故处理。
3.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对出入井登记制度和应急措施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并不断改进。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2]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2]](https://img.taocdn.com/s3/m/a65ca49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e.png)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员工在出入公司井区域时的行为,并对出入井登记进行管理和监控。
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及外来人员进入井区域的情况。
2. 定义•井区域:指公司所属的开采井、探矿井或其他与矿井相关的设施地点。
•出入井登记:指员工在进入或离开井区域时的相关信息记录,包括姓名、工号、进入/离开时间等。
3. 出入井登记管理流程3.1 出入井登记的要求•所有员工和外来人员进入井区域都必须进行出入井登记,无论是临时进入还是常规工作。
•井区域的进出必须通过指定的出入口进行核实和登记,不得擅自进出。
•进入井区域前,员工须佩戴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无合理事由,拒绝或逃避出入井登记的行为是严重违规,并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3.2 出入井登记管理的责任3.2.1 管理者责任•管理者对员工在进入井区域的出入井登记进行审核和监督,并确保登记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管理者应定期检查出入井登记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3.2.2 员工责任•所有员工有责任遵守公司的出入井登记制度,并如实填写相关信息。
•在进入或离开井区域时,员工应主动向管理者报告,并经过核实后进行出入井登记。
3.3 出入井登记管理的考核标准•准确性:出入井登记信息的填写应真实、准确,涉及到的时间、地点和身份信息等必须一一对应。
•完整性:每一次出入井都必须进行登记,任何一次遗漏或疏忽都将被视为不合规行为。
•及时性:员工进入或离开井区域后,应立即进行出入井登记,不得延迟或遗漏。
3.4 出入井登记记录保存和保密•所有出入井登记记录应保存一定的时间,在必要时可以作为监督、审计和调查的依据。
•出入井登记记录应妥善保管,禁止外部人员未经授权查阅或披露。
4. 处罚与奖励措施•对于未按要求进行出入井登记的员工,将根据《员工违纪处分规定》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对于积极遵守出入井登记制度的员工,将享受相应的奖励措施,如表彰、奖金等。
出入井人员登记管理制度
![出入井人员登记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ecb646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1.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矿井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矿井所有从事井下作业的人员及其相关人员。
第三条出入井人员登记制度是矿井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严格执行。
第二章登记范围及职责第四条登记范围:1. 所有进入矿井井下作业的人员;2. 井下作业人员的随行人员;3. 临时进入井下的相关人员。
第五条职责:1. 安全生产部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出入井人员登记制度;2. 井口管理站负责组织实施出入井人员登记工作;3. 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出入井人员登记工作负总责;4. 井下作业人员及其随行人员应自觉遵守登记制度,配合登记工作。
第三章登记内容及程序第六条登记内容:1. 人员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所属单位、职务、工种;2. 入井时间、出井时间、去向;3. 安全教育培训情况;4. 井下作业人员身体状况、健康状况;5. 井下作业人员及随行人员携带的物品。
第七条登记程序:1. 人员入井前,由井口管理站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所属单位、职务、工种等;2. 人员入井后,各单位负责人负责对本单位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进行登记;3. 人员出井后,由井口管理站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出井时间、去向等;4. 临时进入井下的相关人员,由井口管理站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单位、职务、工种、进入时间、去向等。
第四章监督与处罚第八条各级领导应加强对出入井人员登记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第九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罚:1. 未经登记进入井下的,责令立即退出,并处以500元罚款;2. 伪造、涂改、冒用出入井登记证明的,责令退出,并处以1000元罚款;3. 故意隐瞒、谎报登记信息的,责令退出,并处以1500元罚款;4. 拒不配合登记工作的,责令退出,并处以2000元罚款。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范文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19ee4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8.png)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范文
一、目的与依据
为加强对出入井人员的管理,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建立健全出
入井登记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制定遵循《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范围适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井下工作岗位的人员和外来人员。
三、登记管理流程
1.井下作业人员出入井登记
(1)井下作业人员在进入或离开井下作业区域前,必须由所在班组
负责人进行登记。
(2)登记需填写登记表,包括姓名、工作单位、工号、井下作业区域、进入时间、离开时间等信息,并由班组负责人签字确认。
(3)登记表必须及时报送给值班员进行备案存档。
2.外来人员出入井登记
(1)外来人员进入或离开井下工作岗位前,必须有相关申请,并由
矿方进行安全培训,并进行出入井登记。
(3)登记表必须及时报送给值班员进行备案存档。
四、值班员的职责
1.接收并审核出入井登记表,检查表中的信息是否完整合规。
2.对登记表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存档备案。
3.在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事态时,及时提供相关登记信息,便于井下救援工作的开展。
五、注意事项
1.井下作业人员和外来人员在进入井下作业前,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并具备相关证照要求,才能获得出入井许可。
2.登记表必须真实填写,不得擅自更改或篡改登记信息。
3.登记表的存档保管必须严格,确保登记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4.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必须定期回顾和更新,以适应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煤矿安全管理的需要。
以上即是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的范文,旨在加强对出入井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与顺利工作。
出入井口管理制度(3篇)
![出入井口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c59a7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1.png)
出入井口管理制度一、上岗前不准喝酒,要睡眠充足,保持充沛精力。
二、劳保用品穿戴不全,严禁上岗作业(安全帽、工作服、水鞋、照明灯具等)。
三、上岗后非机电人员,不准随便触摸电器设备。
四、禁止在电线上挂任何东西。
五、禁止进入已封闭的地方和不熟悉的没有指派的工作地点。
六、不准损坏安全设施。
七、不准从高处往下投掷东西。
八、不准在硐内取暖睡觉,休息时不准坐安全帽。
九、不准随地大便,保持硐内卫生。
十、不准在工作场地内拥挤和打闹。
十一、斜井提升时,不准与矿车同行,禁止手扶矿车。
十二、下列人员严禁进入工作区域内:耳聋;精神病;高血压;严重心脏病;四肢有残疾;高度近视;孕妇;职业病。
出入井口管理制度(2)是指为了保障井口区域的安全,有效控制人员出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下面是一个出入井口管理制度的例子:1. 出入井口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和培训。
2. 出入井口必须持有有效的许可证件,包括工作证、入井证等,进行登记和验证。
3. 出入井口必须经过安全检查,包括身体检查、工具设备检查等,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
4. 出入井口必须按规定的通道和时间进行,不得私自进入井口或绕过检查程序。
5. 出入井口必须按照指定的路线和交通规则进行,不得擅自穿越或改变原有通行路线。
6. 出入井口必须按照规定的人数限制进行,不得超员或携带不符合规定的物品进入。
7. 出入井口必须进行钥匙管理,钥匙严格控制和记录,确保井口的安全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8. 出入井口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工作流程、操作规范等,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9. 出入井口必须按照安全信号和指示进行,包括警示标识、指示灯等,确保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
10. 出入井口必须及时报告和记录相关情况,包括工作进展、安全隐患等,确保管理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通过实施出入井口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控制人员出入井口的数量、频次和时间,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风险,保障井口区域的安全和人员的身体健康。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e5ead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13.png)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公司人员出入井工作,加强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管理,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登记管理第二条【登记内容】出入井的人员须在进出井口处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姓名、单位、编号、进/出井时间等。
第三条【登记方式】井下作业人员进入或离开井下时,须主动向值班人员登记。
第四条【登记监督】值班监督员要负责对登记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所有人员进出井口都如实登记。
第五条【登记记录】值班人员要按照规定将井下作业人员的进出井登记记录及时汇总,并保留至少三个月。
第六条【违规处罚】未按规定进行出入井登记的人员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工整顿等。
第七条【保密措施】所有的出入井登记信息都属于公司机密,不得外泄。
第八条【检查评估】公司定期对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整改。
第三章附则第九条【制度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的变化,公司可对本管理制度进行适当修订。
第十条【实施细则】根据本管理制度的要求,公司可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以便更好地管理出入井工作。
第十一条【生效日期】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十二条【解释权】本管理制度解释权属于公司。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范文(二)是指监管井下工作人员出入井的登记和管理规定。
其目的是维护井下工作场所的安全,确保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中的内容:1. 出入井登记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2. 井下工作人员出入井的条件和要求。
3. 井下工作人员出入井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4. 出入井登记的要求和流程,包括填写必要的个人信息和健康状况等。
5. 出入井登记记录的保存和保密要求。
6. 出入井前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要求。
7. 出入井人员的出入井顺序和时间安排。
8. 出入井前的安全装备和工具检查要求。
9. 出入井的监督和管理责任的界定,包括工作负责人和监督人员的职责。
2024年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登记制度(二篇)
![2024年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登记制度(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0eec3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3.png)
2024年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登记制度1.检身人员必须对每一个下井人员检身,防止入井人员携带违禁物品或不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入井。
2.入井人员必须自觉接受入井检身,不论何职务的人员下井前都必须接受检身,入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受检身。
3.不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或携带违禁物品的人员不准入井,不听劝阻强行入井的,检身工应向项目部领导汇报。
检身人员应尊重接受检身的入井人员,不得以检身为名侮辱入井人员。
4.检身人员应做好出、入井签名登记记录工作。
发现有不按规定时间出井人员,应向项目部值班领导汇报,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2024年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登记制度(二)(____字)1.引言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登记制度是指在矿井、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需要进行出入井操作的场所,为确保人员安全,规范管理,制定的一系列规程和制度。
通过对人员进行入井检身,确保其身体健康状况,符合井下作业要求,以及出入井人员的清点登记,及时了解井下人员情况,保证人数的准确性和人员的安全。
2.入井检身制度2.1 具体内容2.1.1 人员分级管理根据井下作业的特殊性,对入井的人员进行分级管理。
根据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工作经验、身体状况等进行评估,划分为A级、B 级、C级等不同等级。
不同等级的人员在入井检身的内容和标准上有所不同。
2.1.2 入井检身程序2.1.2.1 入井检身前准备入井前,所有人员必须进行入井前准备。
包括人员的合格证件、工作服、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的准备。
2.1.2.2 入井检身流程入井前,必须经过检身设备的检测。
检测内容包括身体健康状况的检查、便士及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的物品的清除等。
其中,身体健康状况的检查包括血压、心电图等。
2.1.2.3 入井检身记录对入井检身的结果进行记录。
记录包括个人信息、检身时间、检测项目及结果等。
2.1.3 入井检身设施建立完善的入井检身设施,包括检身仪器设备、检身记录系统等。
煤矿出入井人员登记制度
![煤矿出入井人员登记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750047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5.png)
煤矿出入井人员登记制度煤矿出入井人员登记制度(通用10篇)在现在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
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煤矿出入井人员登记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煤矿出入井人员登记制度篇1为加强XXX矿上、下井人员的管理,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矿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1、井口考勤员要建立出入井人员清点管理台帐,并设专人负责。
2、出入井人员清点管理台帐必须按单位统计,随时掌握井下各单位人数。
3、所有员工下井前必须到井口考勤室进行入井登记,上井后继续进行出井登记。
4、凡是有外来人员入井,由调度室统一指挥管理,并统计。
5、在规定上下井人时间过后,灯房、自救器管理室要详细清点当班发出的矿灯、自救器数量,详细做好记录,并同井口考勤员逐一核对,发现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调度室。
6、考勤值班人员,必须认真核对出入井人数,按要求填入台帐,并将入井人员报表送交有关单位。
7、因工作不认真,出现出、入井填写人数不祥,或错填、漏填,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将追究考勤值班人员的责任。
8、发现有延迟升井又没有向本单位汇报的,及时汇报调度室,调度室要立即采取措施或派救护队员入井查找。
煤矿出入井人员登记制度篇2为保障我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杜绝各类事故发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十条之规定,特制定。
具体规定如下:一、井口把罐工负责入井检身工作,把罐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知识培训和入井须知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入井人员必须严格接受入井检身,积极配合井口把罐工的工作。
三、把罐工必须严格检查入井人员是否戴安全帽、随身携带人员定位识别卡、携带矿灯、毛巾及自救器。
四、把罐工对入井人员要严格执行“入井四严禁”:1、严禁酒后入井;2、严禁携带烟草及点火物品入井;3、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4、严禁戴电子表入井。
五、井下进行电焊、气割作业需携带点火物品入井时,必须持有经过审批的《井下使用电焊、气割安全技术措施》或特定地点专门编制的井下使用电焊、气割安全技术措施及便携式瓦检仪方可入井。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范本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45d288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1.png)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包括井下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检修人员等。
三、登记管理2.对于新入职的井下作业人员,需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填写《井下作业人员登记表》,并由医生审核后方可进行井下作业。
3.井下作业人员需定期进行体检,并持续更新《井下作业人员登记表》,确保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4.井下作业人员每天下井前必须登记在册,井下管理人员有权对登记信息进行核对和监督。
5.井下作业人员在井下作业结束后,须将《井下作业登记表》交还井下管理人员,并签字确认井下作业结束。
四、监督管理1.井下管理人员有权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随机抽查,查看《井下作业登记表》是否填写完整准确,并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检查。
2.对于违反《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的井下作业人员,将根据规定给予相应的惩罚,并通报相关部门。
3.对于井下作业人员在井下工作期间出现身体不适情况,应立即上报井下管理人员,并安排相关医疗救治措施。
五、安全意识培训1.井下作业人员在井下作业前,应接受必要的安全技能培训,了解井下作业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
2.定期组织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演练,提高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及时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促使井下作业人员始终具备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安全意识。
六、制度执行1.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井下作业登记表》的登记管理工作由井下管理人员负责。
2.对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检查及相关工作由医务人员负责。
3.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及相关工作由安全教育培训部门负责。
4.对井下作业人员的违规行为及相关处罚工作由安全监督部门负责。
七、附则1.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公司相关管理制度执行。
2.本制度自颁行之日起实施。
3.违反《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的井下作业人员,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4.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本《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希望全体井下作业人员严格遵守,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566ec4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1.png)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背景随着煤矿井下作业的日益频繁,在井下的工作,成为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危险因素。
为了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煤矿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在井下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排查人数和人员身份,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生命安全。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煤矿企业出入井的管理行为,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在井下人员的身份、数量、时段、出入口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方便统计井下人数,及时发现井下人员异常情况,加强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煤矿企业所有出入井人员,包括井下作业工人、值班人员、来回车、运输人员等。
主要内容出入井人员管理1.出入井人员应按规定的通道和时间出入井下。
2.入井前应按要求进行安全教育,并签署安全责任书。
3.出入井应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出入井人员的姓名、工号、所在单位、上下井时间、车号(车数)、进入井下区域等。
4.当日计划外有人进入井下时,须提前向值班员汇报情况,经批准后方可进入,在进入时按照规定进行登记。
出入井口管理1.出入井口设有看守室或者岗亭。
2.井口岗守应经过专门安全教育,了解岗位职责,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3.出入井人员进入岗室前,应配戴好安全帽、防护鞋、防护眼镜等必要防护装备。
4.出入井进口处应设置物品检查、人员检查、直接出口3个通道,并采取相应的物理隔离措施,禁止车辆滞留。
5.当出入井通道发生异常情况时(如塌方、漏水等),岗室值班员应立即停止出入井,并第一时间向现场指挥中心报告,同时进行现场安全应急处理。
责任与制度执行1.管理部门应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制度,并定期进行修订、完善。
2.岗位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操作,未经批准禁止在不符合规定的时间及通道进出井下区域。
3.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出入井人员,一经查实,将由安全管理部门按照公司规定进行相应的惩戒处理。
4.相关人员对于未履行该制度被发现后所引发的安全事故,将由管理部门和公司主管领导进行相应的追责和处罚。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范文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a4ae96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0.png)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范文一、背景与目的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我们公司决定制定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通过规范出入井的登记流程和管理方式,确保每个进入井下作业区域的人员都能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同时对出入井的人员进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井下作业区域的人员,包括公司员工、合作单位人员和访客等。
三、管理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安全,应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操作。
2.责任追究原则:每个进入井下作业区域的人员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严禁违反制度规定。
3.协作原则:井下人员应相互合作,共同促进作业的顺利进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登记要求1.登记时间:每位进入井下作业区域的人员都必须在进入前进行登记,包括进入时间和离开时间。
2.登记内容:登记内容应包括人员姓名、工作单位、进入作业区域、联系电话等信息。
3.登记方式:登记可以通过填写纸质登记表格或使用电子登记系统进行,确保登记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登记责任:进入井下作业区域的人员应自行负责登记,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
五、登记流程1.进入前准备:进入井下作业区域前,人员应确认自己具备相应的工作资质,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准备好所需工具和材料。
2.登记手续:进入井下作业区域前,人员应前往指定的登记点,填写登记表格或使用电子登记系统进行登记。
3.登记审核:负责登记的相关人员应核实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并进行审核确认。
4.进入作业区域:登记信息确认无误后,人员可以进入井下作业区域开始工作。
5.离开登记:每位人员离开井下作业区域后,应及时在登记点进行离开登记,包括离开时间和所在位置。
六、管理责任1.公司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执行本制度,并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登记点的工作人员负责接待和登记进入井下作业区域的人员,并核实登记信息的准确性。
3.每个进入井下作业区域的人员应自觉遵守本制度,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024年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登记制度范文(二篇)
![2024年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登记制度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e5546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2.png)
2024年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登记制度范文1.检身人员必须对每一个下井人员检身,防止入井人员携带违禁物品或不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入井。
2.入井人员必须自觉接受入井检身,不论何职务的人员下井前都必须接受检身,入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受检身。
3.不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或携带违禁物品的人员不准入井,不听劝阻强行入井的,检身工应向项目部领导汇报。
检身人员应尊重接受检身的入井人员,不得以检身为名侮辱入井人员。
4.检身人员应做好出、入井签名登记记录工作。
发现有不按规定时间出井人员,应向项目部值班领导汇报,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2024年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登记制度范文(二)【导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业的安全监管也日益重要。
尤其是在矿山行业,作为一项高风险的行业,必须加强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登记的制度,以保障工人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3年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登记制度。
【一、背景】矿山是一个危险且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确保工人的安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矿山行业因为安全事故而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必须完善井下人员管理制度,特别是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登记制度。
【二、制度的目的】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登记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在井下工作的人员的身体状况良好,并且及时了解每位工人的位置信息,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找到失踪的人员。
同时,该制度还可以提供给井下工作人员一个安全感,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安全得到重视。
【三、制度的内容】1. 入井检身:每位工人在入井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包括身体状况、体重等指标的测量。
这可以确保工人的身体状况良好,能够适应井下的工作环境,并且减少因为身体问题导致的事故发生。
2. 出入井登记:每位工人在入井和出井时都必须进行登记,记录他们的身份信息、入井或出井的时间以及目的地。
这些登记信息将被保存到一个中心数据库中,以便日后的查询和审计。
2024年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3篇)
![2024年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0aaca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d.png)
2024年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1、禁止在酒精或麻醉剂影响的状态下进入矿山工作区域,特别是井下作业,不允许携带酒精饮料和非医疗用麻醉剂进入作业点;2、在开始作业前,应对工作区域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检查。
如发现可能对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迹象,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并设置警戒和临时照明,禁止人员和车辆进入,同时应立即报告并采取处理措施,处理结果应记录并存档;3、井下掘进作业的检查应包括以下方面:(1)确认作业点的炮烟浓度是否超过规定;(2)检查作业点的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定,是否存在冒顶或片帮的危险;(3)核实作业面是否存在透水的预警迹象;(4)确认支护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或工作面的支护是否存在损坏;(5)确保作业通道的安全畅通;(6)检查供电、供风、供水管线的敷设是否符合安全规定;(7)验证设备、工具及防护设施是否达到安全标准;(8)排查作业面是否存在未处理的炮眼或盲炮;(9)确认作业地点的照明是否符合相关规范;(10)以及其他必要的检查项目。
4、应建立并执行人员进出井的登记制度,以实时准确地掌握井下人员的情况。
2024年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二)1、禁止在酒精或麻醉剂影响的状态下进入矿山工作区域,特别是井下作业,不允许携带酒精饮料和非医疗用麻醉剂进入作业点;2、在开始作业前,应对工作区域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检查。
如发现可能对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迹象,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并设置警戒和临时照明,禁止人员和车辆进入,同时应立即报告并采取处理措施,处理结果应记录并存档;3、井下掘进作业的检查应包括以下方面:(1)确认作业点的炮烟浓度是否超过规定;(2)检查作业点的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定,是否存在冒顶或片帮的危险;(3)核实作业面是否存在透水的预警迹象;(4)确认支护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或工作面的支护是否受损;(5)确保作业通道的安全畅通;(6)检查供电、供风、供水线路的敷设是否符合安全标准;(7)验证设备、工具及安全设施是否符合规定;(8)排查作业面是否存在未处理的炮眼或盲炮;(9)确认作业地点的照明是否满足安全规定;(10)以及其他相关检查项目。
出、入井人员管理制度范文(4篇)
![出、入井人员管理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4ed88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e.png)
出、入井人员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管理和保障井下工作环境安全,保护井下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井下作业场所的人员。
第三条安全管理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第四条井下工作人员分类及责任划分:井下工作人员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作业人员,每个人员在井下工作时都应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
第二章出、入井人员管理流程第五条出、入井人员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管理:(一)申请:井下作业人员在进入井下工作之前,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并填写申请表格,明确井口、时间和工作内容。
(二)审批:主管部门根据井口的状况、工作内容和人员素质等情况,对申请进行审批。
(三)培训:进入井下工作的人员必须参加安全培训,明确工作风险、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等知识。
(四)签订安全承诺书:井下作业人员在接受培训后,应签订安全承诺书,承诺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进入井下作业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鞋等。
(六)验收:井下工作结束后,主管部门对工作结果进行验收,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
第三章井下作业安全措施第六条井下作业人员在进入井下工作之前,必须检查井口安全状况,并确保无危险存在。
第七条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作业规程和操作要求进行工作,严禁擅自改变工作程序和操作方式。
第八条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井下通风要求,严禁在没有通风设备保护的情况下从事作业。
第九条井下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吸烟、使用明火或其他易燃物品。
第十条井下作业人员必须随时保持身体健康状况,如有身体不适或疾病等情况,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章应急处理第十一条井下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如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自救措施并向井下负责人报告。
第十二条井下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应急疏散程序,如发生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应立即疏散,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出入井口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出入井口管理制度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318cc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e.png)
出入井口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对井口出入管理,确保生产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出入井口管理制度。
第二章准入条件1. 已完成相关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人员方可准入井口。
2. 身体健康,不存在影响井下作业的疾病和伤残,需要进行定期体检并保持健康状况良好。
3. 具备必要的工作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根据作业需要,还可能需要佩戴特定的防护装备。
4. 持有有效的工作证件,如工作证、身份证等,随身携带。
第三章出入登记1. 凡进入井口和离开井口的人员,都必须在指定的登记处进行出入登记。
2. 出入登记要求登记人员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并进行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以确保身份准确。
3. 记录人员姓名、工作单位、进出时间以及相关联系方式等信息,并领取相应的出入证。
第四章出入证管理1. 出入证应统一制作,并配备防伪标识,以确保其真实性和有效性。
2. 出入证由管理员或有关负责人签发,并定期更换,已失效的出入证应立即收回。
3. 出入证严禁借用、转让或者无故擅自挂失,如有违反者将被严肃处理。
第五章管理责任1. 井口管理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并接受专业培训。
2. 井口管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本管理制度的内容,并严格执行,确保井口出入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井口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井口出入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六章安全警示1. 井口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包括禁止入口、安全警示语等,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 井口附近应设置充足的照明设备,确保人员能清晰地看到井口情况。
3. 井口处应设置防护栏杆或警示带,禁止未经许可擅自靠近井口,确保人员的安全。
第七章突发事件处理1. 发生井下事故、突发事件时,人员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或紧急救援人员报告,按指定路线撤离井口。
2. 紧急情况下,应按照预设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配合现场负责人或救援人员组织撤离和救援工作。
出入井口管理制度范文(3篇)
![出入井口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a9cad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4.png)
出入井口管理制度范文一、上岗前不准喝酒,要睡眠充足,保持充沛精力。
二、劳保用品穿戴不全,严禁上岗作业(安全帽、工作服、水鞋、照明灯具等)。
三、上岗后非机电人员,不准随便触摸电器设备。
四、禁止在电线上挂任何东西。
五、禁止进入已封闭的地方和不熟悉的没有指派的工作地点。
六、不准损坏安全设施。
七、不准从高处往下投掷东西。
八、不准在硐内取暖睡觉,休息时不准坐安全帽。
九、不准随地大便,保持硐内卫生。
十、不准在工作场地内拥挤和打闹。
十一、斜井提升时,不准与矿车同行,禁止手扶矿车。
十二、下列人员严禁进入工作区域内:耳聋;精神病;高血压;严重心脏病;四肢有残疾;高度近视;孕妇;职业病。
出入井口管理制度范文(2)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出入井口的管理,确保所有人员在进入和离开井口时的安全,并适用于所有涉及井口作业的人员。
二、定义与术语1. 井口:指矿井、石油井、水井等垂直开掘或开采工作的入口。
2. 出入井口:指人员进入或离开井口的过程。
3. 井口管理人员:指负责井口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
三、管理要求1. 出入井口前的准备1.1 出入井口前,必须预先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防护眼镜等。
1.2 出入井口前,应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并记录检查结果。
1.3 出入井口前,必须接受相关安全教育和培训,并掌握出入井口的基本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出入井口的程序与要求2.1 在进入井口前,必须事先向井口管理人员登记,并取得准入许可。
2.2 出入井口时,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按照指定的路线、通道和时间进行,不得擅自穿越作业区域。
2.3 离开井口时,必须主动向井口管理人员报告,并进行资料登记,包括出入时间、人员信息等。
3. 井口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3.1 井口管理人员负责井口出入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安排人员进出、监督井口作业等。
3.2 井口管理人员有权对未经准许的人员进行劝离,并向上级报告违规行为。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模版(2篇)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模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dd4e2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8.png)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模版1、任何人不应酒后进入矿山作业场所,受酒精或麻醉剂影响的人员不应从事井下作业,不应将酒类饮料和麻醉剂带入作业场所(医疗用麻醉剂除外);2、作业前应认真检查作业地点的安全情况,发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征兆时,应迅速撤出危险区,同时设置警戒和照明,禁止人员和车辆通行,并及时报告、处理,处理结果应记录存档;3、井下掘进作业检查的内容包括:(1)作业地点炮烟浓度是否超标;(2)作业地点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固,是否有冒顶片帮危险;(3)作业面是否有发生透水的征兆;(4)支护规格是否与支护说明书的规定相符或工作面支护是否损坏;(5)作业通道是否安全畅通;(6)供电、供风、供水管线的敷设是否符合安全要求;(7)设备、工具和防护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8)作业面是否有残炮、盲炮;(9)作业地点照明是否符合规定;(10)其他。
4、建立人员出入井登记制度,及时准确掌握井下人员情况。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模版(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出入井管理工作,确保员工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出入井管理工作。
第三条凡进入井下工作的人员,必须执行本制度。
第四条在井下工作必须执行本制度。
第五条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出入井登记管理细则,以明确出入井登记的具体流程和要求。
第六条凡涉及本制度所属范围内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对其相关培训情况做好记录。
第二章出入井登记的基本规定第七条凡需要进入井下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出入井登记,并持相关证件及工具。
第八条出入井登记必须在接近井口的出入井记录点进行,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九条出入井登记必须及时更新,凡涉及人员变动的,必须及时通知工作负责人并更改登记记录。
第十条凡涉及出入井登记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井下工作安全培训,并持有效资格证。
第十一条井下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相关规定,严禁违规行为。
第三章出入井登记的具体流程第十二条出入井登记流程如下:1. 井下工作人员向工作负责人提出申请。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228e68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6.png)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1、任何人不应酒后进入矿山作业场所,受酒精或麻醉剂影响的人员不应从事井下作业,不应将酒类饮料和麻醉剂带入作业场所(医疗用麻醉剂除外);2、作业前应认真检查作业地点的安全情况,发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征兆时,应迅速撤出危险区,同时设置警戒和照明,禁止人员和车辆通行,并及时报告、处理,处理结果应记录存档;3、井下掘进作业检查的内容包括:(1)作业地点炮烟浓度是否超标;(2)作业地点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固,是否有冒顶片帮危险;(3)作业面是否有发生透水的征兆;(4)支护规格是否与支护说明书的规定相符或工作面支护是否损坏;(5)作业通道是否安全畅通;(6)供电、供风、供水管线的敷设是否符合安全要求;(7)设备、工具和防护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8)作业面是否有残炮、盲炮;(9)作业地点照明是否符合规定;(10)其他。
出入井检身登记制度范文
![出入井检身登记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864cac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4.png)
出入井检身登记制度范文版本号:V1.0生效日期:2022年5月1日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出入井检身登记制度旨在确保企业员工在进入和离开井区时,进行身体检查并做好准入和出门手续,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井区的工作秩序。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井区、全部员工及相关管理人员。
二、定义和缩写词解释2.1 定义•井区:指企业内部划定的特定区域,包括生产井、检修井等。
•出入井检身登记:指员工进入或离开井区时,进行的身体检查,并在出入登记簿上进行相应的记录。
•管理标准:指企业在执行出入井检身登记制度时应遵从的规定和要求。
•考核标准:指对员工依照管理标准执行出入井检身登记制度进行评估的标准。
2.2 缩写词解释•PPE:个人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EHS:环境健康安全(Environment, Health, and Safety)三、出入井检身登记流程3.1 入井登记流程1.员工在进入井区前,应准备好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2.员工在到达井口前,应到指定地点进行身体检查。
3.身体检查包括测量体温、瞳孔检查、呼吸道检查等,以确保身体情形符合入井要求。
4.检查合格后,员工应在出入登记簿上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工号、部门等。
5.员工完成登记后,可佩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并依照指定路径进入井区。
3.2 出井登记流程1.员工离开井区前,应到指定地点进行身体检查。
2.身体检查内容同入井登记流程中的要求。
3.检查合格后,员工应在出入登记簿上填写个人信息,并写明离开井区的时间。
4.离开井区后,员工应移除个人防护装备,并依照指定路径离开井区。
3.3 特别情况处理流程1.假如员工因特别原因无法进行身体检查,需要向就近的安全主管汇报并供给相关情况说明。
2.安全主管会依据情况决议是否允许员工进入或离开井区,并在出入登记簿上进行记录。
四、管理标准4.1 身体检查标准1.体温不得超过正常体温范围 (36℃-37.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
1、任何人不应酒后进入矿山作业场所,受酒精或麻醉剂影响的人员不应从事井下作业,不应将酒类饮料和麻醉剂带入作业场所(医疗用麻醉剂除外);
2、作业前应认真检查作业地点的安全情况,发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征兆时,应迅速撤出危险区,同时设置警戒和照明,禁止人员和车辆通行,并及时报告、处理,处理结果应记录存档;
3、井下掘进作业检查的内容包括:
(1)作业地点炮烟浓度是否超标;
(2)作业地点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固,是否有冒顶片帮危险;
(3)作业面是否有发生透水的征兆;
(4)支护规格是否与支护说明书的规定相符或工作面支护是否损坏;
(5)作业通道是否安全畅通;
(6)供电、供风、供水管线的敷设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7)设备、工具和防护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8)作业面是否有残炮、盲炮;
(9)作业地点照明是否符合规定;
(10)其他。
4、建立人员出入井登记制度,及时准确掌握井下人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