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PPT教学课件 (2)
合集下载
政治82《征税和纳税》课件2人教版必修
![政治82《征税和纳税》课件2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83f7c790f01dc281e53af0f5.png)
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个人所得税主要采用超额累进税率,“高收入者多纳税,
低收入者少纳税”是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
教学ppt
10
★2011年9月1日起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将超额累进税 率中第1级由5%降低到3%,取消了15%和40%两级。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 数
性的_____①。国税家收取的得强税制收性收和入无,偿不性需又要决返定还给了纳它税必 须无具偿有性_______。
人。②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国家在征税之前就强以制法性律的形式,预先规定 固定保性障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固不定能性随意改变
教学ppt
3
项目 税 利 债 费
系;②表述不科学,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来源;④讲的是税
(2)增强_____意识,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 管和___诚__信,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税的法行为进行批 评使纳和用税检(人举3)监,每督维个护公国民家不和管人是民不的是利直益接。纳税人,都应 该具有“_______”意识。
教学ppt
18
含义
流转性 所得税
税收
基本特征 增值税
纳税人 征税对象 计税方法 作用
资源税 财产税 行为税
纳税人 征税对象 个人所得税 税率
作用
纳税
违反税法
欠税 偷税 骗税 抗税
教学ppt
20
树立依法纳税和权利义务意识,积极行使对税收的监督权
练习
1、税务机关发现,某歌星隐瞒参加演出后得 到的50万收入,没有去交税。他这行为属于: A、骗税 B、欠税 C、偷税 D、抗税
教学ppt
C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高一政治会考复习课件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人教
![高一政治会考复习课件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1e4009d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d.png)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无偿性
固定性
强制性
要 求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
决 定
税 法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4)税收作为一种分配关系(税收的本质),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共同点。而税收在社制度和不同的国家中,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属性,即税收的性质不同。 (5)记熟并理解税收的作用。 (6)每个公民应该具有“纳税人”意识,依法纳税,应从三方面来理解:从税收的作用来看;从税收的性质来看;从法律上看。
无偿性
固定性
强制性
要 求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
决 定
税 法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4)税收作为一种分配关系(税收的本质),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共同点。而税收在社制度和不同的国家中,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属性,即税收的性质不同。 (5)记熟并理解税收的作用。 (6)每个公民应该具有“纳税人”意识,依法纳税,应从三方面来理解:从税收的作用来看;从税收的性质来看;从法律上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8.2《征税和纳税》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8.2《征税和纳税》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8587f74afe04a1b071dee0.png)
1、马克思说:“赋税ຫໍສະໝຸດ 喂养政府的 奶娘。”这说明( ) A、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是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标志 B、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C、财政收入是国家、政府实现其职 能的物质保证,而税收是取得财政收入 的最基本形式 D、国家及其政府是赋税制度的产物
2、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 的,表现为( ) ①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 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了它必 须具有固定性 ③三者性质相同,密不可分 ④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国家通过税收形式组织财政收 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 物质保障。 同财政收入的其他形式相比,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 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 入最重要的源泉.
有国必有税
有税必有法
税收不能随心所欲,没有标准。 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 保障。
3、税收的特征
①强制性
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 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3.
4.
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税种 个人 所得 税
征税对象
纳税人
税率
个人所得 额
在我国境内有住所, 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 居住满一年,从我国 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 人; 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 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 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 人。
超额 累进 税率 和比 例税 率。
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
1
5、公民要增强“纳税人”意识:
(1)要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要依法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源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
财政税收与纳税人PPT教学课件
![财政税收与纳税人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1587d9ad02de80d4d840ed.png)
五
一、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课 1、税收的基本含义
财 政 2、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 收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
和 (4)三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纳
税 (5)税收与其它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
人
3、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其表现
“税”字的由来
“税”字由“禾”与“兑”两字组成“禾”指
农产品,“兑”有送达的意思。两个字组合为“税”
(2)20世纪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中,靠科学技 术进步贡献率,在世纪之初仅占5%~10%,到五六十 年代上升到50%,今天已经高达60%~80%。从 1981~1997年的16年时间里,国民经济连续保持较高的 增长速度,约三分之一要归功于科技的进步。
经济 发展
科技 进步
核 心
科技创新
人才
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
字,其本来意思是社会成员向国家送交农产品。这
个字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税收的基本来源和征收
内容。
请 思 考
1.税收的主体是谁(谁收税)?国家
2.税收的目的是什么?
实现国家职能
3.税收的手段是什么?
政治权力
4.税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货币和实物
5.税收的依据是什么?
法律(税法)
税收是喂养政府的娘奶
——马克思
收 (3)、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
和 (4)、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纳 税 人
(5)、巩固国家政权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分配政策
财政过多 财政过少
企业个人 收入减少
减少经 建投资
影响其购买 力
降低国家宏 观调控能力
国 家、 企 业、 个 人
高一政治依法纳税(PPT)5-2
![高一政治依法纳税(PPT)5-2](https://img.taocdn.com/s3/m/896eceaeb4daa58da0114acb.png)
走去:投~|直~工地|他顺着小道直~那山头◇~向小康。②介朝;向:~这边看|渔轮~渔场开去。③动年纪接近(四十岁、五十岁等):他是~六十 的人了。④动为某事奔走:~球票|你们生产上还缺什么材料,我去~。 【奔命】∥〈口〉动拼命赶路或做事:一路~,连续行军一百二十多里。 【奔头 儿】?名经过努力奋斗可以指望的前途:有~|没~。 【倴】倴城(),地名,在河北。 【笨】形①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差;不聪明:愚~|脑子~|他 很~。②不灵巧;不灵活:嘴~|~手~脚。③费力气的;笨重:~活儿|搬大箱子、大柜子这些~家具得找年轻人。 【笨伯】〈书〉名愚蠢的人。 【笨蛋】
1、纳税人与负税人
1)什么是纳税人、负税人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有纳税义务的单位 和个人
负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两者关系
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 人是一致的
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 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不同的
源:想象力是创造力的~之一。 【本愿】名本心:学医是我的~。 【本真】①名原来的面目;本相;本性:恢复~。②形符合本色而真实:为人~。 【本 证】名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证明其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跟“反证”相对)。 【本职】名自己担任的职务:做好~工作。 【本旨】名本来的或主要的用 意和目的。 【本质】名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 少儿口才加盟 少儿口才加盟 ;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 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 【本主儿】名①本人:~一会儿就来,你问他得了。②失物的所有者:物 归~|这辆招领的自行车,~还没来取。 【本子】?名①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册子:笔记~。②版本:这两个~都是宋本。③演出的底本: 写~|改~。④指某些成本儿的证件:考~(通过考试取得驾驶证或其他合格证书)。 【本字】名一个字通行的写法与原来的写法不同,原来的写法就称为 本字,如“掰”的本字是“擘”,“搬”的本字是“般”,“喝”(喝酒)的本字是“欱”。 【苯】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容易 挥发和燃烧。可做燃料、溶剂等,也用来合成有机物质。[英] 【苯并芘】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黄色针状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有强 烈的致癌作用,主要存在于汽车尾气、香烟烟雾和熏烤食品中。 【苯甲基】ī名苄基的旧称。 【畚】①簸箕?。②〈方〉动用簸箕撮:~土|~炉灰。 【畚斗】 〈方〉名簸箕(专用于撮、簸粮食)。 【畚箕】ī〈方〉名簸箕。 【夯】同“笨”(见于《西游记》、《红楼梦》等书)。 【坋】〈书〉尘埃。 【坌】〈方〉 动翻(土);刨:~地。 【坌】〈书〉①尘埃:尘~|微~。②聚:~集。③粗劣。④用细末撒在物体上面。⑤笨;不灵巧。 【奔】(逩)①动直向目的地
1、纳税人与负税人
1)什么是纳税人、负税人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有纳税义务的单位 和个人
负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两者关系
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 人是一致的
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 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不同的
源:想象力是创造力的~之一。 【本愿】名本心:学医是我的~。 【本真】①名原来的面目;本相;本性:恢复~。②形符合本色而真实:为人~。 【本 证】名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证明其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跟“反证”相对)。 【本职】名自己担任的职务:做好~工作。 【本旨】名本来的或主要的用 意和目的。 【本质】名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 少儿口才加盟 少儿口才加盟 ;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 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 【本主儿】名①本人:~一会儿就来,你问他得了。②失物的所有者:物 归~|这辆招领的自行车,~还没来取。 【本子】?名①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册子:笔记~。②版本:这两个~都是宋本。③演出的底本: 写~|改~。④指某些成本儿的证件:考~(通过考试取得驾驶证或其他合格证书)。 【本字】名一个字通行的写法与原来的写法不同,原来的写法就称为 本字,如“掰”的本字是“擘”,“搬”的本字是“般”,“喝”(喝酒)的本字是“欱”。 【苯】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容易 挥发和燃烧。可做燃料、溶剂等,也用来合成有机物质。[英] 【苯并芘】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黄色针状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有强 烈的致癌作用,主要存在于汽车尾气、香烟烟雾和熏烤食品中。 【苯甲基】ī名苄基的旧称。 【畚】①簸箕?。②〈方〉动用簸箕撮:~土|~炉灰。 【畚斗】 〈方〉名簸箕(专用于撮、簸粮食)。 【畚箕】ī〈方〉名簸箕。 【夯】同“笨”(见于《西游记》、《红楼梦》等书)。 【坋】〈书〉尘埃。 【坌】〈方〉 动翻(土);刨:~地。 【坌】〈书〉①尘埃:尘~|微~。②聚:~集。③粗劣。④用细末撒在物体上面。⑤笨;不灵巧。 【奔】(逩)①动直向目的地
高一政治 税收与纳税人
![高一政治 税收与纳税人](https://img.taocdn.com/s3/m/b3738cdf02768e9950e7382f.png)
,以维护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税金的征收和使
用,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具体的责任人来操作完成的,其行为直接关系到
和
。
税收的使用
执法行为
国家的发展 纳税人的利益
●
1.我国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与税收的无偿性相矛盾。
●
()
×
●
出口退税是国家为鼓励企业增加出口,对某些出口商品的部分税款退还给生产企业的
一种税收优惠政策。实行出口退税并不否定税收的无偿性,而是在肯定税收的无偿性前提下的
2.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
直接 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是
的主体。我国的主要税种是
、营业税、
、企业所得
。
缴纳税款 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消费税
权利
●
3.纳税人意识是纳税人的义务和 相统一的意识。作为纳税人,应把自觉纳税看成是
公民
和国家
的具体体现。在依法纳税的同时,还应积极关注国家
对
社会责任感 主人翁地位 ,监督税务机关的
第 一 部 分 经济常识 考点
税收与纳税人
●
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
,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
收具有
、无偿性、
●
政治权力 三个 基本特征 ,这三个 特征是紧密相连的 :税收的
要求它具有强制性;税收的
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
。总之,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 。
强制性
固定性
无偿性
●
1 . ( 0 9 ·北 京 ) 下 表 是 一 个 建 筑 公 司 某 年 度 的 部 分 经 营 信 息 , 其 中 “ 税 金 及 附 加 ” 包 含
了该公司应缴纳的某种税,这种税的名称及计算正确的是
高一政治财政与税收PPT教学课件
![高一政治财政与税收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18f7135fbfc77da369b1cf.png)
都要依法纳税,自觉诚信纳税。这是因为( )
①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个人所得税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
来源 ③税收具有无偿性和固定性
栏 目
④税收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保证
链 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税收,故②错误;③不是公民都 要依法纳税,自觉诚信纳税的原因。
答案:B
2.分配 使用 经济建设 社会保障 3.略有盈余 略有赤字 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 财 政支出 社会供求
考 点归 纳
四、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1.含义:税收,从本质上来说,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
________,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财政支出、________税收,抑制总需要,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链 接
考 点归 纳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________,就
是财政收入。
(2)构成:________收入、______收入、________收入以及其他
栏
收入。其中,________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答案:B
答案:2.重复征税 偷税漏税 个人 社会公平
考 点归 纳
六、依法纳税 1.原因: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________,国家利益、集体
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
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为物质基础。
2.违反税法的行为:________、欠税、______、抗税。
栏
3.纳税人怎样做到依法纳税?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2019年新版)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2019年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ef215a7cd184254a353549.png)
扬於天下者 声施于天下 冠固何当 救宋 太后欲杀之 又奉饮Я 飧养乳母 [标签:标题]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曰:有以也夫 苏代乃遗燕昭王书曰: 夫列在万乘而寄质於齐 惜其去 二十一年 文窃怪之 廉耻相冒 口得所嗜 贾有汤镬之罪 因以应为太后养地 则有若伊陟、臣扈 便章百姓 好恶
著 岂不辩智之期与 所以设诈究变 焚公宫 三光之廷 置太尉官 齐之赘婿也 已葬 ”博士诸生三十馀人前曰:“人臣无将 若者必灭 食饮甚设 今日顺夏至 割不正 身作宰辅 至棘蒲 天子於是幸缑氏城 王赧徙都西周 或不能自振 ”田、鲍、高、栾氏相与谋庆氏 殖五穀 而使使奉王头驰报
上观许由 周武王伐纣克殷 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 为燕相 以狗御蛊 ”遂灭商君之家 击韩信、陈豨、赵利军於楼烦 於士卒有恩 别将击邢说军菑南 及武帝即位 立太子伋之弟黔牟为君 徙系武臣等家宫中 ”三月丙子 汉王伤 既表东海 围使郑 自司马氏去周適晋 邑万户 御下蔽
上 恐伤先王之明 太子圉立 惊骇百姓 陈平欲让勃尊位 厉共公二年 是为惠王 是谓“易” 设供具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 其下国有忧; 平遂至修武降汉 武库正直其墓 ”楚王曰:“贡之不入 故知伯欲尽并晋 夫救赵 後有宠姬曰芮子 臣固知汤之为诈忠 乘舆驰至长陵 平徙为左丞相 有材
拊循百姓 方士言祠神者弥众 田文言曰:“今此三君者 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 俱爱幸之 四年 东渡河 吕后
以计诈名他人子 幽厉以往 即令张耳备守赵地 朝见贺正月者 诸侯并起 魏惠王卒 君王后贤 至於亚夫 是何也 然後在位 三江、五湖之利 礼其名山川 民疾 黄者土气也 ”高帝曰:“吾听公言 庄生虽居穷阎 栖于会稽 九卿碌碌奉其官 不得已 灵公九年 晋复穰 吾道非邪 官与牢盆 王
削爵为士伍 李广上马与十馀骑饹射杀胡白马将 子嗣伯立 ”而加赐相国应侯食物日益厚 丞相与焉 敢男禹有宠於太子 晋人发兵攻桓叔 并王梁楚 於是齐王嘉之 漉沈赡菑 悉以木禺马代 则恐 故外不可倾以仁义烈士之行 囚於楚 ”乃屏错 惜哉 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遂以为上客 昭然远
高一政治《82征税和纳税》
![高一政治《82征税和纳税》](https://img.taocdn.com/s3/m/4d348123b307e87101f6967e.png)
元,高报出口 3929 万美元;已取得出口退税款 1305
万美元。
ppt课件
骗税
违 表现
反税
法行 (含义)
为偷 税
有意、欺骗、隐 瞒、不缴、少缴
欠税
超过期限 拖欠税款
手段
伪造、变造、隐匿, 擅自销毁账薄等,进 行虚假的纳税申报
拖欠
用欺骗的方式获取 虚列虚报出口货物数
骗 税 税收优惠(出口退 量、价格、自然灾害
ppt课件
超 额 累 进 税 率 表
目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ppt课为件 3500元
计算:如果小王一个月工资10000元,他应缴多 少个人收入所得税?
应税额=10000-3500=6500(元)
1500×3%+3000×10% +2000×20% =745元
所以,小王应该缴纳745元的个人收入
所得税
两名过来检查的税务人员。
欠税 抗税
材料二: 南海的税务机关发现桂城某公司故意不建立
帐簿,隐瞒经营收入和营业额。
偷税
材料三: 2006 年 8 月,福州市国税局查处了福胜安全
用品有限公司利用货物出口采取低值高报手段骗取出
口退税的重大案件。经查,该公司在这几年中,出口劳
保手套报关金额 6402 万美元,实际成交价为 2473 万美
ppt课件
5、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 多的个人在网上开店和购物,但 不少人利用网上无凭证的便利不 交税款。网上经营者不向国家缴
税的行为,属于 ( A )
A、偷税
B、骗税
C、欠税
D、抗税
ppt课件
(2) 从税收的作用看,税收是实现国家各职能的 保障 (3) 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看,公民在享受国家提 供各项服务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__经__济__建__设___支_,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
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 (3)财政收支的关系。 ①在预算和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时,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
的利用。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___于___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 ___略__有__节_。余
第五单元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第五单元 │ 考点考向
考点考向
考点
课
1.国民收入的分配
时
2.财政收入和支出
11
3.财政的巨大作用
课 1.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时 2.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12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五单元 │ 考点考向
考向
【考向储备】 财政、税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地位极 为重要。近几年来,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一直是高考的高频考点,经常以 主观题形式出现。国民收入的分配、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主要 以选择题为主。本单元经常与其他单元相关知识结合起来 考查。 【高考趋向】 预测2012年高考,仍会结合国家宏观调控的 知识,着重分析财政政策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 转变以及关注民生中发挥的作用,结合实际分析税收对经 济的调节作用。
的社两个会方产面品。分配
3.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的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从国家取得收
入的形式来看,财政收入可以分为____税__收__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
和其他收入。
课时11 │ 知识梳理
(2)财政支出的含义: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的过程。财政支出
第五单元 │ 使用建议
使用建议
1.使用本资料,要结合我国当前运用的财政税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 控的大背景,指导学生理解考试要点,分析经济现象,通过理论联系 实际的方法实现师生互动。对本资料中扩展的知识部分要引导学生认 真分析和领悟,以加深对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2.要注意把握本知识点与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的本质、税收的 性质和作用等经济学知识,与国家的性质和职能等政治学知识的内在 联系。
课时11 │ 知识梳理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在社会生活中,影响
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受____经_济__发__展__水_和平分配政策的制约。 ____经__济_发__展__水_对平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要增 加财政收入,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3.财政收入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取得的收入。在全部社会财富中,国家 集中的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____减__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的扩 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也将阻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 的增加。
课时11 │ 知识梳理
4.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必须做到: (1)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都应当 有所增长。 (2)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_物__质__构__成_相一致。 (3)必须正确处理_国__家__、__企__业__、__个__人_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三者要统筹兼 顾。
课时11 │ 知梳理
考点3 财政的巨大作用
1.财政的作用。 (1)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_资__源_配__置__。 (2)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_经__济___的发展。 (3)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4)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_物__质__保_证__。
课时11 │ 知识梳理
2.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按其最终用途,可分 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 3.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积累主要是用于_扩__大__再__生__产_, 而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也是促进生产发 展的重要措施。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积累和消费两部 分是________的关此系消。彼因长此,积累和消费二者不可偏废其一。
课时11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课时11 │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考点1 国民收入的分配
1.国民收入的含义。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_生__产__资__料_,余下 的那部分净产品,用_货__币___表示就是净产值。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 期内扩__大__再__生__产__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3.近几年来,分配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因此正确处理国民收入的 分配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复习过程中要联系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生 产和消费的关系、收入与消费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各级政府 出台政策要求企业适度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以改变劳动者工资长 期过低的必要性。
课时11 │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②如果收大于支,节余过多,意味财着政___资__金___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对经济建
设和社会发展不利。 ③如果支大于收(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这种状
况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以内,否则,可能导致社_会__总__需__求__和__总__供__给___的不平衡,引发 _______社__会__总__需__求__和__总__供__给_。
第五单元 │ 复习策略
复习策略
1.注重基础知识,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财政、税收等基本概 念为基础,联系生产、分配、积累和消费的有关知识复习。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对有关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学会思考,从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应对高考试题中由“ 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转变的能力。 3.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把握时代脉搏,提高知识延伸迁移能力。
课时11 │ 知识梳理
考点2 财政收入和支出
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是国家凭借_政__治__权__力_而进行的
社会产品分配。
2.国家预算。预算是国家的_基__本__财__政__计___划,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国家预算需
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审批后方能生效。预算体现着国家权力机关和全体人民对政 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这是国家参与____________
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 (3)财政收支的关系。 ①在预算和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时,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
的利用。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___于___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 ___略__有__节_。余
第五单元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第五单元 │ 考点考向
考点考向
考点
课
1.国民收入的分配
时
2.财政收入和支出
11
3.财政的巨大作用
课 1.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时 2.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12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五单元 │ 考点考向
考向
【考向储备】 财政、税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地位极 为重要。近几年来,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一直是高考的高频考点,经常以 主观题形式出现。国民收入的分配、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主要 以选择题为主。本单元经常与其他单元相关知识结合起来 考查。 【高考趋向】 预测2012年高考,仍会结合国家宏观调控的 知识,着重分析财政政策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 转变以及关注民生中发挥的作用,结合实际分析税收对经 济的调节作用。
的社两个会方产面品。分配
3.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的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从国家取得收
入的形式来看,财政收入可以分为____税__收__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
和其他收入。
课时11 │ 知识梳理
(2)财政支出的含义: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的过程。财政支出
第五单元 │ 使用建议
使用建议
1.使用本资料,要结合我国当前运用的财政税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 控的大背景,指导学生理解考试要点,分析经济现象,通过理论联系 实际的方法实现师生互动。对本资料中扩展的知识部分要引导学生认 真分析和领悟,以加深对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2.要注意把握本知识点与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的本质、税收的 性质和作用等经济学知识,与国家的性质和职能等政治学知识的内在 联系。
课时11 │ 知识梳理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在社会生活中,影响
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受____经_济__发__展__水_和平分配政策的制约。 ____经__济_发__展__水_对平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要增 加财政收入,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3.财政收入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取得的收入。在全部社会财富中,国家 集中的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____减__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的扩 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也将阻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 的增加。
课时11 │ 知识梳理
4.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必须做到: (1)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都应当 有所增长。 (2)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_物__质__构__成_相一致。 (3)必须正确处理_国__家__、__企__业__、__个__人_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三者要统筹兼 顾。
课时11 │ 知梳理
考点3 财政的巨大作用
1.财政的作用。 (1)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_资__源_配__置__。 (2)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_经__济___的发展。 (3)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4)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_物__质__保_证__。
课时11 │ 知识梳理
2.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按其最终用途,可分 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 3.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积累主要是用于_扩__大__再__生__产_, 而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也是促进生产发 展的重要措施。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积累和消费两部 分是________的关此系消。彼因长此,积累和消费二者不可偏废其一。
课时11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课时11 │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考点1 国民收入的分配
1.国民收入的含义。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_生__产__资__料_,余下 的那部分净产品,用_货__币___表示就是净产值。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 期内扩__大__再__生__产__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3.近几年来,分配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因此正确处理国民收入的 分配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复习过程中要联系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生 产和消费的关系、收入与消费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各级政府 出台政策要求企业适度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以改变劳动者工资长 期过低的必要性。
课时11 │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②如果收大于支,节余过多,意味财着政___资__金___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对经济建
设和社会发展不利。 ③如果支大于收(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这种状
况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以内,否则,可能导致社_会__总__需__求__和__总__供__给___的不平衡,引发 _______社__会__总__需__求__和__总__供__给_。
第五单元 │ 复习策略
复习策略
1.注重基础知识,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财政、税收等基本概 念为基础,联系生产、分配、积累和消费的有关知识复习。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对有关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学会思考,从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应对高考试题中由“ 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转变的能力。 3.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把握时代脉搏,提高知识延伸迁移能力。
课时11 │ 知识梳理
考点2 财政收入和支出
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是国家凭借_政__治__权__力_而进行的
社会产品分配。
2.国家预算。预算是国家的_基__本__财__政__计___划,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国家预算需
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审批后方能生效。预算体现着国家权力机关和全体人民对政 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这是国家参与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