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关铜器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起西关铜器,人们可能一下便想到了凉茶铺里的大铜壶。事实上,西关铜器曾是广州人家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但是自从佃58年全国搜刮铜铁之后,铜器地位一落千丈,它不再有销路,许多老街的铜器店关门,老师傅或转行或退休,而今广州的铜器铺就剩下一间一一天程铜艺。苏家三代都以制铜器为生。苏英敏是如今的掌门人”店中的一件镇店之宝”是类似烟灰缸形状的铜器。它是由一张A4纸大小的铜皮经过8000锤打造而成的。但它的贵重之处不仅在于工艺,更在于一份世代相传的感情及封存其中的历史。

日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布了广州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荔湾区的西关打铜”和西关正骨”榜上有名。铜水煲、铜碗、铜筷子、铜锅……在现代人家里,这些铜器已不被列入日常用品,但在旧时西关,这些都是大户人家几乎家家必备的镇宅”生活器皿。随着时代变迁,西关打铜”经历了从一派盛况的打铜街”到几近绝迹的历程,日前得知西关打铜”有望入选市非遗”,广州城内仅存的铜器铺老板铜煲佬”苏叔激动不已、甚是安慰。

学自江浙家家都有(历史兴衰)

在即将拆迁的恩宁路上,一家铺面都不到4平方米的旧铜器铺几乎成了街坊无人不识的

地标”,这家铜器铺的老板苏叔是在恩宁路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西关”。

苏叔回忆,西关人家之所以盛行用铜器,其实与十三行”的商贸生意越做越大很有渊源。

以前鬼佬”到十三行经商并在附近安家后,就开始在周边找平时他们用惯的铜器皿。但由于当时西关人根本不懂打铜技术,于是就从江浙一带请来师傅学着制作,根据鬼佬”的要求制作铜器生活用品,就是当时谚语称的苏州样,广州匠”

渐渐地,越来越多人喜欢用这种传热快、耐用兼保值”的铜碗、铜筷等铜器具,这个行

当越来越兴旺。当时,西关的大户人家家里都有整套铜制的锅碗瓢盆镇宅”小康人家也都

有几件铜器傍身。后来,当学徒的西关人逐渐当上老板经营铜器铺,光复路、人民中、人民

北一带在1958年前曾是非常旺”的打铜街”

文革”之后几乎绝迹

1958年的大跃进”使西关打铜”从盛况突然变得几近绝迹”

苏叔回忆,进入大炼钢”,很多西关人家都无条件捐出铜器具,到了后来文革”除四旧”,再一次对西关人家的铜器进行大清理”,此后西关铜器几近绝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再无铺头公开售卖铜器,保存下来的铜器也多数残旧不堪。

个人情感经营店铺少人问津

在经营铜器铺之前,苏叔是冶金机械厂的一名技术工人,后生仔时他就对打铜”很感兴趣,经常在工厂用破铜烂铁仿制旧式西关铜器的款式打出铜器。1999年,他所在的厂倒闭,

他就将多年收藏并重新仿制的一些铜煲、铜壶等铜器拿出来,放到他在恩宁路那间不到4平方米的老房子卖。

不过,曾在老西关风靡上百年的铜器到了现代却不再时兴”,苏叔的档口营业数年来极少人问津。

现在家家户户都用又便宜又耐用的不锈钢器皿,价钱相对较高的铜器慢慢被人遗忘

了。”苏叔说,从1999年到2006年,他的铜器铺生意淡得凄凉,经常守一天都卖不出1件铜器,他平时生活靠退休金,之所以坚持经营这个没钱赚的铺,全凭他对铜器的兴趣和特殊

感情。

收藏旧器情有独钟

尽管早期生意惨淡,但苏叔看着店内的那些西关打铜”器皿时却一脸满足。这个提樑煲是去年一名恩宁路八十几岁的老街坊临迁走时送来的,他说这是他妈妈的嫁妆,让我们好

好保管。”苏叔指着一个提樑煲说,这个煲送来时煲身已有四五处破裂,但他还是如获至宝地收下了,随后他不仅精心翻新,还用钢笔在上面刻上了西关老街坊与这破煲的故事。这个煲我不会卖给任何人,留下自己收藏。”苏叔笑笑说。

目前,苏叔的儿子小苏接了爸爸的衣钵打理铜器铺,并在旧铺对面租下更大的铺面经营,

延续苏叔这个西关打铜”梦。

粤派特点手工打制接口厚实

“西关打铜'勺传统是全手工原始打制铜器。”苏叔说,西关打铜”区别于京派、苏派的铜器,制成后不打磨接口,虽然样貌不及打磨过的铜器圆滑,但由于接口厚实,所以很耐用,后来自成一派,叫粤派”。

西关铜器诉沧桑手工紫铜造”市价涨至一万多(价值所在)

这里的老铜器,并非指宫廷使用的青铜器皿、高贵大鼎,而是指广州老西关民间以纯铜或黄铜制成的日用器物或小型工艺品。老铜器,或赤或黄,沉重坠手。也许它并不比黄金价

高金贵,也不如珠宝张扬夺目,但却以自己平和内敛、不卑不亢的姿态吸引着喜爱它的人,在收藏者的玻璃柜中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海桑田。

心得

收藏不仅仅是为了升值。我收藏铜器,就没怎么管升值不升值的问题,收藏看重的是文化、底蕴。所谓物似人形,来我们铺子里的人,我们通过看他们喜欢什么样的铜器就知道他们是什么性格的人了。我之所以收藏铜器,关键还是在于想传承这份文化,关注其中的文化

价值。------ 西关黄师傅

以手工、紫铜为好”

在恩宁路开着老西关百艺轩铜店的黄师傅收藏了大半辈子的铜器,在他的店里和家里,收藏着不下几百件的铜器。

黄师傅收藏的铜器按照材质来分,主要有紫铜和黄铜两大类。紫铜,即铜含量达90%以

上的材质,制作出来的器物颜色略显赤红;黄铜,即在铜的基础上还加入了锌以及其他金属

的材质,制作出的器物颜色金黄明亮。若按制造工艺来分,黄师傅的铜器可以分为手工制作、铸造和冲压制造三大类。手工制作的铜器上可见明显的鳞片状的锤印,铸造的器物表面则光

滑些,机器冲压的则最为光滑。

但是按照收藏价值来说,当然是手工制造的铜器最有价值,其次是铸造,最次为机器

冲压。”黄师傅指了指自己的铜器,我自己收藏的95%以上都是手工制作的铜器。总的来说,

我是喜欢手工的、紫铜制的铜器。不过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的人就觉得又光黄又明亮的机器冲压的黄铜器好。”

花多眼乱,那怎样才谓之好铜器呢?其实也不难看出。首先第一感觉要饱满。”黄师傅说,饱满、圆润,焊接位平整的、打磨抛光得亮的、顺眼的,就是好铜器了。并不一定说铜器上浑身都是花纹的就是好。现在的花纹要弄也很简单,但都是用电笔刻的,没有多大价

值,反而过去有好手艺的师傅用烧红的金属条精心雕刻的花纹有点价值。”

民国老铜壶见证历史

在黄师傅店铺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挂着的,就是那个街坊邻里都知道的镇店之宝”了。

那是一个民国时期的老铜壶。由于民国时期的金属提炼技术不高,因此当时民间的铜制

品大多是以黄铜为材质的,这个铜壶也不例外。与旁边新近打制的铜壶相比,乍一眼这个民

国老壶其实还挺丑的:由于年月过久,本是金黄的壶身像是掉了漆一样的黑黄相间、黯淡无光,手柄上还长了铜绿。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老铜壶,见证了文化大革命”、知青上山

下乡的沧桑历史。按照文革'勺观念来看,这些铜器是四旧,要被毁掉的,不过那时漏掉处理这个铜壶了,后来是我们在床底下翻出来的。”黄师傅回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