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发酵工程制药_生物技术制药
生物技术制药概论
![生物技术制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f2637f776a20029bd642dc9.png)
生物技术制药概论教学大纲(药学专业)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生物技术药物学系2015年9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物技术制药Biotechnological Pharmaceutics课程号(代码):505013020L课程类别:限选学时:32 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门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由多学科综合而形成的崭新学科,而生物技术制药则是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要手段来研究制造药物。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现代生物制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21实际生物制药工业的发展及药物生物技术的新进展,为学生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新药和从事生物药物的研究开发及生产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3学时)1.生物技术的定义和组成2.生物技术制药的概念和研究范围3.生物技术制药在药学中的重要性。
4.生物药物的概念与生物医药产业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4学时)1.基因工程的概念与原理2.基因工程药物的概念及基本过程3.基因工程制药的关键技术第三章蛋白质工程制药(2学时)1.蛋白质工程的定义与研究内容2.蛋白质工程基本特征3.蛋白质工程实施的主要条件4.蛋白质工程药物第四章动物细胞工程制药(4学时)1.动细胞的培养和融合的基本原理及方法2.干细胞技术3.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第五章植物细胞工程制药(4学时)1.植物细胞工程的产生和发展2.植物细胞工程原理3.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4.转基因动植物技术与植物细胞工程制药第六章发酵工程技术(4学时)1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2发酵工程的基本过程与工艺控制的关键因素2发酵工程技术的应用第七章酶工程技术(4学时)1.酶工程概述与发展2.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生物反应器的制备3.生物反应工程的设计及生物反应器4.酶工程技术在制药工业的应用第八章抗体工程与抗体药物(3学时)1. 抗体工程与抗体药物2. 单克隆抗体技术第九章合成生物学(2学时)1.合成生物学的概念与发展2合成生物学技术与在医药领域应用第十章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2学时)1. 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控制2. 生物技术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复习、考试(3学时)四、教材姚文兵主编.生物技术制药概论. 第3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五、主要参考资料1.夏焕章熊宗贵主编《生物技术制药》(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王凤山主编《生物技术药物》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4.4Nature biotechnology六、成绩评定理论考核70% 平时考察30%。
生物制药-发酵工程
![生物制药-发酵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dd26e5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a.png)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破碎细胞,释放细胞内含物。
分离纯化
利用各种分离纯化技术,如离心、过滤、萃取、层析等,将目标产物从细胞破碎 液中分离出来并进行纯化。
04
生物制药的未来发展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创新药物研发
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 发现和验证新药靶点,开发出针对特 定疾病的新药物。
临床试验
生物制药-发酵工程
• 生物制药概述 • 发酵工程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 发酵工程的关键技术 • 生物制药的未来发展 • 案例分析
01
生物制药概述
生物制药的定义与特点
生物制药的定义
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微生物发酵、细胞培 养、酶反应等过程,从生物体中提取、分离、纯化出具有药 用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或其衍生物,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 人类疾病的一类药品。
02
发酵工程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微生物发酵
微生物发酵是生物制药中常用的技术 手段,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各种药物, 如抗生素、疫苗、生长因子等。
微生物发酵的过程需要经过菌种筛选、 培养基配制、发酵过程控制等环节, 这些环节都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微生物发酵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大 规模生产等优点,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重组蛋白药物的生产涉及基因克隆、载体构 建、转化、表达及纯化等多个环节。目前市 场上已有多种重组蛋白药物,如胰岛素、人 生长激素、干扰素等。
案例三: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与生产
总结词
基因工程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疫苗,通过将病原体的抗原基因导入微生物或 细胞中,实现病原体的抗原表达,从而激发人体免疫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知识点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e9a57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f.png)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生物制药的研究内容包括基因工程制药, 细胞工程制药, 酶工程制药和发酵工程制药。
2.生物技术制药, 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 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
3.生物技术药物, 是采用DNA 重组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其它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治疗性抗体或核酸类药物。
4.生物药物, 指包括生物制品在内的生物体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或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 甚至整个生物体用作诊断和治疗的医药品。
5.现代生物药物四种类型: ①应用DNA重组技术制造的基因重组多肽、蛋白质类治疗剂。
②基因药物, 如基因治疗剂、基因疫苗、反义药物和核酶等。
③来自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天然生物药物。
④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
6.生物药物按功能用途分为三类: 治疗药物, 预防药物和诊断药物。
7.生物技术药物的特性:分子结构复杂, 具种属特异性, 治疗针对性强、疗效高, 稳定性差, 基因稳定性, 免疫原性、重复给药会产生抗体, 体内半衰期短, 受体效应, 多效性和网络效应, 质量控制的特殊性, 生产系统的复杂性。
8.生物技术制药特征:高技术, 高投入, 长周期, 高风险, 高收益。
9.基因诊断: 指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在DNA水平或RNA水平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从而对特定的疾病进行诊断。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1.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药品的优点: (1)可以大量生产过去难以获得的生理活性蛋白和多肽(如胰岛素、干扰素、细胞因子等), 为临床使用提供有效的保障;(2)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生理活性物质, 以便对其生理、生化和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 从而扩大这些物质的应用范围;(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发现、挖掘更多的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4)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在作为药物使用时存在的不足之处, 可通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进行改造和去除;(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获得新型化合物, 扩大药物筛选来源。
吉大《药学导论》第七章 生物制药 课堂笔记
![吉大《药学导论》第七章 生物制药 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8fdeb1452d380eb62946d9b.png)
吉大《药学导论》第七章生物制药课堂笔记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或用于调节机体生理功能、促进机体康复、保健的物质。
药物根据用途可分为:预防药物治疗药物诊断药物保健药物三大药源:——化学药物——中草药——生物药物一、生物学简介二、生物药物概论三、生物制药技术四、生物制药的发展趋势一、生物学简介(一)细胞学说: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Matthias Jakob Schleiden和动物学家Thelder Schwann共同创立了生物科学的理论基础——细胞学说。
指出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有机体,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动植物体内。
(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1859年,英国的生物学家Charles Darwin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确立了进化论的概念。
Darwin认为世界上的生物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在漫长的时期里,由于大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生物群体的生存竞争造成的压力迫使物种发生遗传上的改变。
在这种选择的环境中,新的物种不断产生,而不再适应生活环境老的物种则被淘汰。
(三)经典遗传学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2.Morgan创立了遗传的染色体理论:将代表某一定特定性状的基因,同某一特定的染色体联系起来,创立了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四)分子生物学1953年Watson和Crick创立DNA双螺旋模型;从此,遗传学和生物学的历史从细胞阶段进入了分子阶段。
1958年Crick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和中心法则;1961年Crick和Nirenberg发现DNA携带的遗传密码是由3个碱基组成的三联体;1967年Khorana和Nirenberg破译了遗传密码;1970年,Smith,Wilcox和Kelly分离了第一个核酸限制性内切酶;1972年,Jackson和Berg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得到了第一个体外重组的DNA分子,从此建立了重组DNA技术。
1975年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问世;JD Watson HK Crick1976年世界上第一家应用生物技术开发新药的公司—Genetech 公司建立;(五)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并与工程学相结合,对新物种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技术体系。
生物技术制药-总复习
![生物技术制药-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4b2f0bedaef5ef7ba0d3c6b.png)
②生化和生物学方法:欲确定生物大分子的分子 质量、特定的空间立体结构和特定的生理功能还 需要结合生化和生物学方法加以确定。包括电泳 方法、受体结合试验、免疫学分析方法等。 (2)安全性评价 通过动物试验来鉴定其安全性。 ①一般安全性要求:无菌、无病毒、无热原、无 致敏原等。 ②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研究。 ③致突变、致癌和致畸等遗传毒理性质的考察。
(3)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ose chain reaction)技术,简称PCR技术,是一种用 于在体外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 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该技术可在很短的时间 内得到数百供体生物的细胞或组织 中提纯获得高质量的基因组DNA。 ②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将含有目的基因的供体 基因组DNA切割成许多片段。 ③用能产生互补粘性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将载体 (噬菌体)DNA切开并去除其中的填充片段。
5、简述RT-PCR技术合成目的基因的基本 步骤。 ①从供体生物特定分化型组织或细胞中提取纯化 总RNA,其中目的mRNA为高丰度mRNA。 ②以Oligo(dT)为引物,以总RNA中的总mRNA为 模板,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合成互补的总cDNA。 ③变性:升温至94~95℃加热5min,使总mRNA ﹕ cDNA的杂交链由于热变性而分开成单链。 ④退火:降温至40~60℃,加入“上游”寡核苷 酸引物和“下游”寡核苷酸引物,进行退火,使 引物与单链mRNA和cDNA结合。 引物应是与目的基因3‵端互补的核苷酸序列。
(6)基因载体:在细胞内具有能进行自我复制的独 立DNA分子作为外源DNA片段的运载体,简称基因 载体,又称分子克隆载体或无性繁殖载体。 (7)粘粒:是一种有λ噬菌体粘性末端的杂种质粒, 由λDNA的cos区段与质粒DNA重组构建而成。 2、基因工程技术的优点。 (1)它能从极其复杂的各种生物细胞内获得所需的 目的基因,并将此目的基因在体外进行剪切、拼接、 重组,并转入到受体细胞中,从而合成出人们所需 的新产物。
生物技术制药试题及重点(最新整理)
![生物技术制药试题及重点(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427c1d6b7360b4c2f3f649e.png)
第一章绪论填空题1. 生物技术制药的特征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
2. 生物药物广泛应用于医学各领域,按功能用途可分为三类,分别是治疗药物、预防药物、诊断药物。
3.现代生物药物已形成四大类型:一是应用DNA重组技术制造的基因重组多肽、蛋白质类治疗剂;二是基因药物;三是来自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天然生物药物;四是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4.生物技术的发展按其技术特征来看,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传统生物技术阶段;近代生物技术阶段;现代生物技术阶段。
5.生物技术所含的主要技术范畴有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核酸工程和生化工程;选择题1.生物技术的核心和关键是(A )A 细胞工程B 蛋白质工程C 酶工程D基因工程2. 第三代生物技术( A )的出现,大大扩大了现在生物技术的研究范围A 基因工程技术B 蛋白质工程技术C 海洋生物技术D细胞工程技术3.下列哪个产品不是用生物技术生产的(D )A 青霉素B 淀粉酶C 乙醇D 氯化钠4. 下列哪组描述(A )符合是生物技术制药的特征A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B高技术、高投入、低风险、高收益、长周期C高技术、低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D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低收益、短周期5. 我国科学家承担了人类基因组计划(C )的测序工作A10% B5% C 1% D7%名词解释1.生物技术制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人为的创造一些条件,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学药品,称为生物技术制药。
2.生物技术药物一般说来,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它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来药物称为生物技术药物。
3.生物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是重组产品概念在医药领域的扩大应用,并与天然药物、微生物药物、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一起归类为生物生物药物。
简答题1.生物技术药物的特性是什么?生物技术药物的特征是:(1)分子结构复杂(2)具有种属差异特异性(3)治疗针对性强、疗效高(4)稳定性差(5)免疫原性(6)基因稳定性(7)体内半衰期短(8)受体效应(9)多效应和网络效应(10)检验特殊性2.简述生物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技术特征和代表产品?(1)传统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是酿造技术,所得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属于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
生物制药复习题
![生物制药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5afb2cbcd126fff7050be6.png)
第一章绪论1、生物药物广泛应用于医学各领域,按功能用途可分为三类,分别是()、()、()2、生物技术制药发展历程经历了飞速发展的四个十年,分别是()、()、()、()。
3、生物技术所含的主要技术范畴有()、()、()、()、()、()、()、()和()。
4、下列哪个产品不是用生物技术生产的()A 青霉素B 淀粉酶C 乙醇D 氯化钠5、我国科学家承担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工作A 10%B 5%C 1%D 7%6、生物技术7、生物技术药物8、生物技术制药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1、基因工程药物制造的主要步骤是:()、()、()、()、()、()。
2、目的基因获得的主要方法是()、()、()、()。
3、基因表达的微生物宿主细胞分为2大类。
第一类为(),目前常用的主要有();第二类为(),常用的主要有()。
4、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一般不应超过5个步骤,包括()、()、()、()和()。
5、在基因工程药物分离纯化过程中,基因重组蛋白的分离比较困难,可用()、()、()、()的方法,达到初步分离的目的。
6、人工化学合成DNA新形成的核苷酸链的合成方向是(),合成的DNA 5’末端是(),3’末端是()。
7、凝胶过滤法是依赖()来分离蛋白组分A、分子大小B、带电状态C、分子质量D、解离状态8、可用于医药目的的蛋白质和多肽药物都是由相应的()合成的A RNAB 基因C 氨基酸D 激素9、用反转录法获得目的基因,首先必须获得() P13cDNA文库法A tRNAB cDNAC rRNAD mRNA10、那一类细菌不属于原核细胞()A 大肠杆菌B 枯草芽孢杆菌C 酵母D 链霉菌11、基因工程菌的生长代谢与()无关A 碳源B RNA聚合酶C 核糖体 D产物的分子量12、基因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过程中,目前普遍采用()作为发酵培养基的碳源A 葡萄糖B 蔗糖C 甘油 D甘露醇13、下列那种色谱方法是依据分子筛作用来纯化基因工程药物()A 离子交换色谱B 亲和色谱C 凝胶色谱 D气相色谱简答:1、基因工程制药的概念?2、什么是载体?载体主要有哪几种?3、质粒载体的三种构型是什么?质粒载体的性质?用于克隆表达质粒载体的三个要素是什么?4、目的基因常用的制备方法有哪四种?这四种方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5、影响目的基因与载体之间的连接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常用的四种方法是什么?7、什么是重组子?重组子删选与鉴定的5种方法是什么?8、重组蛋白的四种主要的分离技术?重组蛋白四种主要的纯化技术?9、分离纯化工艺应遵循的原则?10、基因工程药物的改造目的及改造思路是什么?11、定点突变的三种类型?12、基因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13、蛋白质含量测定的5种方法?14、什么是蛋白质的等电点?等电聚焦法的原理?15、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优缺点。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知识点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45cbeceb8f67c1cfad6b8db.png)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生物制药的研究内容包括基因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酶工程制药和发酵工程制药。
2.生物技术制药,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
3.生物技术药物,是采用DNA 重组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其它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治疗性抗体或核酸类药物。
4.生物药物,指包括生物制品在内的生物体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或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甚至整个生物体用作诊断和治疗的医药品。
5.现代生物药物四种类型:①应用DNA重组技术制造的基因重组多肽、蛋白质类治疗剂。
②基因药物,如基因治疗剂、基因疫苗、反义药物和核酶等。
③来自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天然生物药物。
④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
6.生物药物按功能用途分为三类:治疗药物,预防药物和诊断药物。
7.生物技术药物的特性:分子结构复杂,具种属特异性,治疗针对性强、疗效高,稳定性差,基因稳定性,免疫原性、重复给药会产生抗体,体内半衰期短,受体效应,多效性和网络效应,质量控制的特殊性,生产系统的复杂性。
8.生物技术制药特征: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
9.基因诊断:指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在DNA水平或RNA水平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从而对特定的疾病进行诊断。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1.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药品的优点:(1)可以大量生产过去难以获得的生理活性蛋白和多肽(如胰岛素、干扰素、细胞因子等),为临床使用提供有效的保障;(2)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生理活性物质,以便对其生理、生化和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扩大这些物质的应用范围;(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发现、挖掘更多的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4)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在作为药物使用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可通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进行改造和去除;(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获得新型化合物,扩大药物筛选来源。
2.基因工程技术就是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拼接后转入新的宿主细胞,构建工程菌(或细胞),实现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并使目的基因在工程菌内进行复制和表达的技术。
生物技术制药第七章发酵工程技术ppt课件
![生物技术制药第七章发酵工程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542b9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b.png)
第四节 发酵方式
第六节 发酵产物的提取
吸附法、沉淀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
第七章 发酵工程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发酵工程 的概念
发酵工程又成为微生物工程,是利用微生物制造工业原料与工业产品
并提供服务的技术 微生物发酵工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自催化工程,是生物技术的基础工程,用
于: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都与发酵工程相关
二、发酵工程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20C以前时期,利用传统的微生物发酵技术(酿造技术)生产酒、 醋、酱、奶酪等食品
制造原料)等
第三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至1953年,本阶段是发酵工业的大发 展时期,青霉素实现工业化生产推动了发酵工业的发展;特点是: 纯菌培养、大规模、产品多为抗生素、氨基酸、核酸、甾体等次级 代谢产物
第四阶段 1953年至今,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应用阶段;如DNA双螺 旋结构模型的提出、质粒载体的发现及成功应用、分子杂交、克隆 技术等
并置于0-4℃冰箱(库)中
二、种子的制备
种子制备在在摇瓶或小罐内进行,种子要经过两次扩大培养才能进入 发酵罐
三、发酵
注意:通气(一般0.3-1m3/m3)、搅拌(一般搅拌消耗功率12KW/m3)、温度(26-37℃)、罐压(一般0.3-0.5kg/cm3);发酵 时间因不同品种而异,大多数微生物的发酵周期为2-8d
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并首次观察到了微生物体, 为人类对微生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
19C中叶,法国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出现问题,巴斯德经研究发现时由 于传统“酿造”技术环境中的杂菌(乳酸杆菌)干扰了酿酒的正常生化反应 过程;指出对酿造原料进行灭菌,可解决问题
第二阶段 1900—1940年,准“纯菌培养”阶段,规模增大,产品主要 有酵母、甘油、乳酸、柠檬酸、丁醇、丙酮(第一次世界大战弹药
生物技术制药课后习题答案
![生物技术制药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10b4f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8.png)
第一章绪论1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组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并与工程相结合,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
2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P1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运用基因工程全套技术改变蛋白质结构的技术。
染色体工程:探索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异源基因导入、染色体结构改变。
生化工程:生物反应器及产品的分离、提纯技术。
3生物技术制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创造条件,借助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过程被称为4生物技术药物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它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才能被称为5生物药物生物技术药物与天然生化药物、微生物药物、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一起归类为PPT复习题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1、简述基因工程制药的基本程序。
P162、说明基因工程技术用于制药的三个重要意义。
P15第一段第一行3、采用哪两种方法来确定目的cDNA克隆?P18(7目的基因c DN A的分离和鉴定)①核酸探针杂交法用层析法或高分辨率电泳技术(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或质谱技术)分离出确定为药物的蛋白质,氨基酸测序,按照密码子对应原则合成出单链寡聚核苷酸,用做探针,与cDNA文库中的每一个克隆杂交。
这个方法的关键是分离目的蛋白,②免疫反应鉴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4、说明用大肠杆菌做宿主生产基因工程药物必须克服的6个困难。
①原核基因表达产物多为胞内产物,必须破胞分离,受胞内其它蛋白的干扰,纯化困难;②原核基因表达产物在细胞内多为不溶性(包含体, inclusi on body),必须经过变性、复性处理以恢复药物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工艺复杂;③没有翻译后的加工机制,如糖基化,应用上受到限制;④产物的第一个氨基酸必然是甲酰甲硫氨酸,因无加工机制,常造成N-Met冗余,做为药物,容易引起免疫反应;⑤细菌的内毒素不容易清除;⑥细菌的蛋白酶常常把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消化;5、用蓝藻做宿主生产基因工程药物有什么优越性?蓝藻:很有前途的药物基因的宿主细胞①有内源质粒,美国Wolk实验室已构建1200种人工质粒,可用做基因载体。
生物技术制药第七讲 发酵工程技术
![生物技术制药第七讲 发酵工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ad61bd85fbfc77da269b15d.png)
原生质体融合的一半程序
溶壁
促融
培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挑选融合重组子
溶壁:细菌用溶菌酶;酵母用蜗牛酶;霉菌用纤维素酶和蜗牛酶
第三节
发酵的基本过程
发酵的基本过程
菌种
种子制备
发酵
发酵液预处理
提取精制
一、菌种
1.要求 产量高、生长快、性能稳定、容易培养 2.储存 为防止菌种衰退,菌种必须以休眠状态保存于砂土管或 冷冻干燥管中, 并置于0-4℃冰箱(库)中
第七章 发酵工程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发酵工程 的概念
发酵工程又成为微生物工程,是利用微生物制造工业原料与工业产品
并提供服务的技术 微生物发酵工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自催化工程,是生物技术的基础工程, 用于: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都与发酵工程相关
二、发酵工程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20C以前时期,利用传统的微生物发酵技术(酿造技术)生产酒、 醋、酱、奶酪等食品 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并首次观察到了微生物体, 为人类对微生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 19C中叶,法国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出现问题,巴斯德经研究发现时由 于传统“酿造”技术环境中的杂菌(乳酸杆菌)干扰了酿酒的正常生化反 应过程;指出对酿造原料进行灭菌,可解决问题
三、发酵工程的研究内容
菌种的培养和选育、菌的代替与调节、培养基的灭菌、通气搅拌、
溶氧、发酵条件的优化、发酵过程各参数与动力学、发酵反应器的设计
和自动控制、产品的分离纯化与精制等 决定发酵工业生产水平的三要素:生产菌种、发酵工艺和发酵设备
第二节 优良菌种的选育
发酵工程产品开发的关键是筛选新的有用物质的产生菌
2.诱变育种
《生物技术制药》理论课教案
![《生物技术制药》理论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c734b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b.png)
《生物技术制药》理论课教案第一章:生物技术制药简介1.1 生物技术制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生物技术制药的分类及特点1.3 生物技术制药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1.4 案例分析:我国生物技术制药的现状与展望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技术2.1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2 基因克隆与表达2.3 重组蛋白药物的制备与纯化2.4 基因工程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实例第三章:细胞工程制药技术3.1 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3.2 细胞培养技术3.3 细胞融合与杂交瘤技术3.4 细胞工程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实例第四章:蛋白质工程制药技术4.1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4.2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3 蛋白质工程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4.4 蛋白质工程制药技术的应用实例第五章:抗体工程制药技术5.1 抗体概述5.2 抗体的结构与分类5.3 抗体工程的基本原理5.4 抗体工程制药技术的应用实例第六章:发酵工程制药技术6.1 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6.2 微生物培养与发酵过程优化6.3 发酵工程在制药中的应用实例6.4 现代发酵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七章:酶工程制药技术7.1 酶工程的基本原理7.2 酶的分离、纯化与改性7.3 酶工程在制药中的应用实例7.4 酶工程制药技术的发展趋势第八章:生物信息学在制药中的应用8.1 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8.2 生物信息学在药物发现与设计中的应用8.3 生物信息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8.4 案例分析:生物信息学在生物技术制药中的应用实例第九章:生物技术制药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9.1 生物技术制药的质量控制要点9.2 生物制品的安全性评价9.3 生物技术制药的监管政策与法规9.4 案例分析:生物技术制药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的实际操作第十章:生物技术制药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10.1 生物技术制药产业的现状10.2 生物技术制药产业链的发展10.3 我国生物技术制药产业的挑战与机遇10.4 未来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第十一章:生物药物的临床应用与治疗策略11.1 生物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领域11.2 生物药物的治疗策略与给药方式11.3 生物药物的临床疗效评估与监测11.4 案例分析:生物药物在特定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第十二章:生物技术制药的知识产权与商业化12.1 生物技术制药的知识产权保护12.2 生物技术制药的商业化过程12.3 生物技术制药企业的商业模式与战略12.4 案例分析:生物技术制药知识产权与商业化的成功案例第十三章:生物药物的研发与注册13.1 生物药物研发的流程与关键环节13.2 生物药物的临床试验设计与实施13.3 生物药物注册审批的过程与要求13.4 案例分析:生物药物研发与注册的实际操作第十四章:生物药物的储存与运输14.1 生物药物的稳定性要求14.2 生物药物的储存条件与技术14.3 生物药物的运输管理与风险控制14.4 案例分析:生物药物储存与运输的最佳实践第十五章:未来生物技术制药的挑战与机遇15.1 生物技术制药的技术挑战与创新方向15.2 生物技术制药的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15.3 生物技术制药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15.4 案例分析:未来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生物技术制药》理论课的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涵盖了生物技术制药的概述、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质量控制、安全性评价、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生物制药技术知识点
![生物制药技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5bbb52336c1eb91a375d3d.png)
第一章:绪论生物技术制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动物生产药品。
生物技术药物一般来说,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
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等。
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的核心和关键,是主导技术;细胞工程是生物技术的基础;酶工程是生物技术的条件;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获得最终产品的手段。
生物技术:从广义角度来看,是人类对生物资源(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的利用、改造并为人类服务的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包括:⑴重组DNA技术⑵细胞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⑶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⑷植物脱毒和快速繁殖技术⑸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技术⑹动物胚胎工程技术⑺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⑻现代生物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技术⑼蛋白质工程技术⑽海洋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①基因操作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完善。
②新技术、新方法一经产生便迅速地通过商业渠道出售专项技术,并在市场上加以应用。
③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的研究和开发突发猛进。
④新的生物治疗制剂的产业化前景十分光明,21世纪整个医药工业将面临全面的更新改造。
⑤转基因植物和动物取得重大突破⑥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将给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带来新的飞跃。
⑦阐明生物体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是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⑧基因治疗取得重大进展,有可能革新整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领域。
⑨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的发展,它将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
⑩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渗透到生命科学领域中,形成形成引人注目、用途广泛的生物信息学。
新型生物反应器有:1.气升式生物反应器2.流化床式生物反应器3.固定床式生物反应器4.袋式或膜式生物反应器5.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一、生物技术药物分类1.重组DNA技术制造的多肽、蛋白类药物2.基因药物,包括基因治疗药、基因疫苗、反义药物、核酶3.来自动、植物、微生物的天然药物4.合成与半合成的生物药物按照医学用途分类:1.治疗药物,治疗疾病是生物药物的主要功能。
(完整版)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
![(完整版)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837b21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4.png)
(完整版)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Biotechnological Pharmaceutics)第一章绪论一、概述1.概念:生物药物(生物制药)是泛指包括生物制品在内的生物体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或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甚至整个生物体用作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药品。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叫做生物技术制药。
2.技术范畴: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以及后来衍生出来的第二代、第三代的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糖链工程和海洋生物技术等。
3.相关学科:有生物学(含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化学、工程学(化学工程、电子工程等)、医学、药学、农学等。
但从基础学科来讲,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是其主要的学科。
4.应用范围:(1)医药;(2)农业;(3)食品;(4)工业;(5)环境净化;(6)能源。
二、生物技术的发展简史1.传统生物技术阶段主要产品:乳酸、酒精、丙酮、丁酸、柠檬酸、淀粉酶。
生产的特点:过程简单,大多属兼气发酵或表面培养,生产设备要求不高,产品化学结构简单,属初级代谢产物。
2.近代生物技术阶段主要产品:抗生素、维生素、甾体、氨基酸;食品工业的工业酶制剂、食用氨基酸、酵母、啤酒;化工业的酒精、丙酮、丁醇、沼气;农林业的农药;环境保护业的生物治理污染。
生物技术的特点:(1)产品类型多,初级(氨基酸、酶、有机酸)、次级(抗生素)、生物转化(甾体);(2)生物技术要求高,纯种、无菌、通气,产品质量要求也高;(3)生产设备规模大;(4)技术发展速度快。
3.现代生物技术主要产品: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等。
生物技术的内容包括:(1)重组DNA技术及其它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2)细胞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细胞工程);(3)酶或细胞的固定化技术(酶工程);(4)植物脱毒和快速繁殖技术;(5)动物细胞大量培养技术;(6)动物胚胎工程技术;(7)现代发酵技术;(8)现代生物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技术;(9)蛋白质工程技术;(10)海洋生物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变体
结构类似物:在化学和空间结构上和代谢的中间 物(终产物)相似,因而在代谢调节方面可以代 替代谢中间物(终产物)的功能,但细胞不能以 其作为自身的营养物质。
筛选抗性株,可成为高产株
抗性突变株的筛选
直接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菌株为野生型菌株。 往往低产甚至不产所需的产物,只有经过进一 步的人工改造才能真正用于工业生产
一些产芽孢的细菌 植物或动物来源
链霉菌
(三)真菌
抗生素
维生素
酶制剂
有机酸等
药用真菌(大型真菌)
1.藻状菌纲:根霉;犁头霉 2.子囊菌纲:酵母 3.担子菌纲:牛肝菌,灵芝 4.半知菌纲:曲霉;青霉;头孢酶
二、生产菌种的选育
工业化菌种的要求
1.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
2、微生物的酶
目前的酶多数来源于微生物发酵
医用酶制剂的生产
医药工业用酶
酶的特点:易于工业化生产,便于改善工艺提高 产量。 生物合成特点:需要诱导作用,或遭受阻遏、抑 制等调控作用的影响,在菌种选育、培养基配制 以及发酵条件等方面需给予注意。
3、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
包括初级代谢产物、中间代谢产物和次级代 谢产物。 对数生长期形成的产物是细胞自身生长所必 需的,称为初级代谢产物或中间代谢产物。 各种次级代谢产物都是在微生物生长缓慢或 停止生长时期即稳定期所
(四)维生素类
维生素C的原料药2-酮基-古龙酸,维生素A的前体
B-类胡萝卜素,维生素D2的前体麦角甾醇,维生
素B2,B12等
(四)甾体类激素
甾体类激素的生产过程中,一些特异反应需借
助微生物的反应。
(五)治疗酶及酶抑制剂
药用酶
酶抑制剂
四、发酵工程制药特点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发酵工程制药
第一节 概述
一、发酵工程
微生物工程:自催化
过程 完整的工业体系
(一)发酵的定义
1、传统发酵
最初发酵是用来描述酵母菌 作用于果汁或麦芽汁产生气 泡的现象,或者是指酒的生 产过程。
2、生化和生理学意义的发酵
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 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或者更严格地说,发 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 反应。 如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利用产生酒 精并放出CO2。
指示剂直接掺入或喷洒固 体培养基,菌落周围形成 变色圈。如淀粉的平皿上 喷上稀碘液
待筛选的菌株能 分泌产生某些能 利用一些有特别营养要 抑制工具菌生长 求的微生物作为工具菌, 的物质 如待筛选菌具有该营养 物的前体转化成营养物 能力,工具菌就能围绕 该菌生长
三、菌种保藏
在生产发酵中,具有高产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某一期 待代谢产物主能力的微生物菌种的保存和长期保藏,
(1)传统生物技术
发酵食品 有机酸 氨基酸 核酸类物质 酶制剂 医药工业(抗生素…)
饲料工业(单细胞蛋白
环境工程(废物处理) 其它 (冶金工业…)
抗生素、生物制药、氨基酸、核苷酸、 有机酸、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 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
(2)现代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菌发酵
1采样
2.分离菌株
自然选育操作步骤: 一般习惯上将自然选育称为菌种的分离纯化。 单细胞(孢子)悬液的制备
礼来公司花了 10年的时间从 40万株微生物 中,发现了三 种有潜力的新 抗生素。
平板分离
挑选单菌落 发酵试验
(注意形态的观察)
(2)自发突变与定向育种
一定情况下,长期处理微生物并移种,累积自发
发酵工程所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放线菌,
酵母菌和霉菌
细菌
放线菌
(一)细菌
主要生产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等
(二)放线菌
产抗生素最多的一类微生物
另外生产B12,酶,甾体转化
抗生素是次级代谢产物,需要生物体进行复杂的 代谢,目前发现的生物来源如下:
真菌(青霉素、头孢等)
放线菌(链霉素;四 环素;红霉素等)
二、发酵类型
1、微生物菌体发酵
定义:是以获得具有多种用途的微生物菌体细胞为 目的的产品的发酵工业,包括单细胞的酵母和藻类、 担子菌,生物防治的苏云金杆菌以及人、畜防治疾 病用的疫苗等。药用微生物制剂等。
特点:细胞的生长与产物积累成平行关系, 生长速率最大时期也是产物合成速率最高 阶段,生长稳定期产量最高。
N=10-3
高空取气管是远离地面几十米
的管子。
地面附近空气中所含的微生物 和灰尘等均比高空空气中含的
多,每升高10米,空气中杂菌
可降低一个数量级
因此从高空取气要比从低空取 气有利得多。
油水分离器
其内部同时采用直接拦截,
惯性碰撞,布朗扩散及凝聚
等机理,能有效地去除空气 中的水、油雾、尘埃,内部 不锈钢丝网可清洗,使用寿 命长。
3)搅拌通风装臵
4)足够的冷却面积
5)罐内要减少死角
6)搅拌器的轴封要严密,以减少泄露
罐体:
培养微生物的巨大容器,密闭式的,在发酵过
程中要保持一定的罐压,通常灭菌的压力约为 2.5×105 Pa
形状,圆柱形,两端椭圆形, 受力均匀,减少 死角,物料容易排除, 高度与直径比1.7-4:1,有力空气利用率
对于一成功的工业发酵过程极为重要。
斜面低温法:短期保存 石蜡油封存法:中期保存 沙土管:产孢子和芽孢的 麸皮保存法:产孢子的霉菌和放线菌,工厂用 甘油悬液法:基因工程菌
冻干保藏 :最广泛使用的方法。大部分菌种可以
在冻干状态下保藏10年之久。且经冻干后的菌株 无需进行冷冻保藏,便于运输 液氮法:最为有效,保藏15年以上, 宿主保藏法:活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
发酵车间的空气过滤器
二、培养基和灭菌
(一)培养基
C源:
N源:
无机盐:
前体,促进剂,抑制剂
2.培养基的类型
孢子培养基:一般用固体培养基,N源不能丰富如:
小米或麸皮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速效的C,N源,与发酵培养基过渡 发酵培养基:迟效与速效的C,N源搭配,加前体等
(二)灭菌方法
的筛选。如结构类似物抗性、营养缺陷型等,筛
选而产生的这些特性,称为遗传标记。
1.自身耐药突变株 2.结构类似物或前体类似物的耐受突变株 3.营养缺陷及其回复突变株
饱浸含某种指示 剂的固体培养基 的滤纸片变色圈
固体培养基中渗入溶解性 差、可被特定菌利用的营 养成分,造成不透明的培 养基背景。菌落利用此物 质形成透明圈。
(1)菌种是根本
(2)理论产量存在“生物学变量”
(3)常温常压下反应,安全,条件简单
(4)纯种培养,防污染
(5)可制备复杂高分子化合物 (6)分子水平,定向发酵,组合生物合成等 (7)发酵工业成本低
发酵工程基本流程
菌种选育
自然界选种、诱变育种、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分离纯化
菌体:过滤、沉淀;代谢产物: 蒸馏、萃取、离子交换
2.生长速度快,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 3.目标产物产量接近理论转化值 4.目标产物分泌到胞外 5.尽可能减少类似物产量
6.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 效地合成产物
(1)自然选育
自然状态下,碱基对发生自然突变的机率为10-8~10-9 一种是我们生产上所不希望看到的,表现为菌 株的衰退和生产质量的下降,这种突变成为负 突变。 另一种是我们生产上希望看到的,对生产有利, 这种突变成为正突变。
DNA Shuffling与常规定向进化的比较
项目 常规定向 进化 DNA Shuffling 进化速度 缓慢进化 快速进化 进化对象 整个基因组 特定基因/ 操纵子/病毒 进化 周期 多年 几天 影响对象 完整基因组 部分基因组 突变效率 低 高
筛选
从产物形成的生理生化途径着手,进行有的放矢
1.空罐灭菌:高压水
蒸气,消灭死角
当培养基(或物料) 尚未进罐前对罐进行 预先灭菌
罐身接管:冷却水进出管、空气进管、温度计 管和测控仪器接口
(二)发酵辅助设备
无菌空气系统:过滤除
菌(使用活性炭,石棉
滤板,多孔合成树脂等)
灭菌系统 发酵车间的管道阀门等
发酵对无菌空气的要求是 :无菌,无灰尘,无杂
质,无水,无油,正压等几项指标;
发酵对无菌空气的无菌程度要求是:只要在发酵 过程中不因无菌空气染菌,而造成损失即可。 在工程设计中一般要求1000次使用周期中只允许 有一个菌通过,即经过滤后空气的无菌程度为
第三节、发酵设备及消毒灭菌
一、发酵设备
发酵罐是发酵工程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一个优良的培养装臵应 具有:
严密的结构
良好的液体混合性能
高的传质和传热速率
灵敏的检测和控制仪 表
1、搅拌釜式反应器:目前使用
最广泛的发酵反应器
机械搅拌发酵罐
1)适宜的径高比,罐身较长,氧利用率较高
2)能耐受一定的压力
搅拌器
档板
克服搅拌器运转时液体产生的涡流,将径向流动
改变为轴向流动,促使液体激烈翻动,增加溶氧 速率
消泡器 锯齿式、梳状式及孔板式
装于搅拌轴上,齿面略高于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