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物理 (人教大纲版)第二册 第十三章 电场 一、电荷、库仑定律(第一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二物理(人教大纲版)第二册第十三章电场一、电
荷、库仑定律(第一课时)
从容说课
本节在回顾复习初中已经学过的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摩擦起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静电感应现象和库仑定律.
本节教材的特点如下:
1.基本概念多且基础性强,是整章甚至整个电学部分的基石.
2.实验性强.对于静电感应现象和库仑定律都需要通过实验演示引入探究.
3.定性研究和定量讨论相结合.
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及其地位,现定位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回顾复习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摩擦起电.
2.元电荷的了解.
3.了解静电感应现象及其实质.
4.深入理解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并能应用定律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本节的教学重点定位于对静电感应现象和库仑定律的理解上.
本节的教学难点定位于对物体带电的实质以及电荷守恒的理解上.
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层层递进、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表入里的思路认识现象、理解规律,使学生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主动积极地探究知识点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
本节的教学程序如下:
回顾引入→问题提出→探究猜想→实验验证→规律总结→教师点拨→拓展应用→知识小结.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2.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4.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公式表达,知道静电力常量,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运算.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大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学习,培养大家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正、负电荷及电荷守恒定律的学习渗透客观事物对立统一的观点及守恒的思想升华. 2.库仑定律的得出使学生体会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常用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库仑定律,静电感应.
教学难点
电荷的守恒,物体带电的实质.
教学方法
实验归纳法、问题解决法、互动探究法.
教学用具
枕形导体两个,带电的球形导体(均带绝缘柄)多个,验电器、丝线、铁架台、投影仪、投影片、CAI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投影本节学习目标和学法指导]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2.知道事实表明电荷守恒.
(1)知道一个电子或离子的电荷量e叫做元电荷.
(2)知道使物体带电就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离.
3.掌握真空中的库仑定律.
(1)知道点电荷概念.
(2)知道库仑定律的文字表述.
(3)会用库仑定律求解和判断点电荷静电力的大小和方向.
(二)学法指导
1.用实验探究法去了解静电感应现象和理解(定性)库仑定律.
2.对比归纳法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请大家回顾以下知识点:
①怎样就说明一个物体带电了?
②我们已知的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哪些?
③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
④大家所述带电方法称之为摩擦起电对吗?
[学生活动]
回顾解答,教师适当激励点拨
[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可以通过摩擦起电的方法使物体带电,那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呢?带电的实质是什么?起电的过程又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本节课来学习.[板书]电荷库仑定律
二、新课教学
(一)电荷守恒定律
[介绍验电器]
1.检验物体带电的仪器(判断方法:使物体与验电器接触、箔片张开说明物体带电,不张开说明物体不带电.原理:两箔片带同性电荷,排斥作用).
2.判定物体带电的电性.
若原来验电器已由于带电张开一定角度,把与之带同种电荷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箔片张角变大,异种电荷则箔片张角变小(甚至闭合后再张开).其中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演示实验]
取一对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A和B,使它们相互接触,且导体A和B的下边都有一对金属箔片.
把一带正电的导体球C移近导体A,观察A和B上箔片张角的变化.
[学生活动]
观察实验现象.
[抽查学生描述现象]
开始时箔片闭合,把导体C移近后箔片张开,说明A、B都带上了电.
[设疑]请同学们思考A、B、C三个导体所带电的电性关系.如何验证你的结论?
[学生探究活动1]
结合验电器的特点及已有的知识结构独立思考,提出验证方法.
[学生探究活动2]
小组互动探究,统一方法.
[抽查学生叙述本组方法并实践验证]
[教师点拨拓展方法]
(1)取一带正电的验电器,用A和B分别与之接触,发现导体A使验电器张角变小,表明它带负电,导体B使验电器的箔片张角变大,表明它带正电.
(2)可以用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接触A和B,通过观察张角变化即可判定A、B的带电电性(变大带正电,变小带负电).
[师生互动归纳]
结合同学们的猜想并实践可知:
(1)A带负电
(2)B带负电
(3)A、B、C三者电性关系为CA相反、CB相同、AB相反.
[引申思考]
请大家来判定A、B所带电的电荷量关系.
[学生探究活动1]
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猜想.
[学生探究活动2]
小组讨论,确定统一猜想并实践验证.
[抽查代表描述验证方法及结论]
[教师点拨归纳]
1.验证方法:把C移走,A和B箔片仍张开,把A、B接触,观察A、B的张角变化即可判定A、B所带电荷量的关系(可能情况:某箔片张角先变小至闭合后再张开,说明它所带电荷量不相同,若都闭合则说明带电荷量相同).
2.实验现象:接触后A、B箔片均闭合.
3.实验结论:A、B带电荷量相等.
[师生互动归纳]
1.这种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而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现象.
2.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感应起电.
[类比探究]
请大家分析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异同之处是什么.
[学生活动]
结合分析提示讨论归纳.
[抽查激励评价]
[教师点拨拓展]CAI课件模拟
1.摩擦起电使物体中的自由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感应起电使自由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