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案设计说明书
设计一个环境水样中生物毒性的测 定”实验方案
![设计一个环境水样中生物毒性的测 定”实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9f22e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4.png)
设计一个环境水样中生物毒性的测定”实验方案1.一种生物毒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步骤一,样品处理:按照标准取样方法采取污水样,并对样品进行如下处理:(1)依次将7mL的二氯甲烷、7 mL的甲醇、7mL的纯水通过C18固相萃取小柱对柱子进行润湿活化,(2)取500 mL经0.45μm滤膜过滤后的污水样上柱,使污水样连续通过C18固相萃取小柱,并调节真空泵使流出液流速为3mL/min,(3)待污水样全部流出柱后用5 mL纯水过洗柱子,接着继续真空抽气干燥15 min,而后将C18固相萃取小柱放入离心机中离心,(4)用二氯甲烷洗脱柱子,收集洗脱液,并将所得洗脱液用高纯氮气吹干,然后用5mL体积分数为0.5%的二甲基亚砜溶解所得吹干物,得到浓缩样品溶液,(5)将浓缩样品溶液用0.9%的生理盐水配制成系列浓度梯度的待检测样品溶液,步骤二,青海弧菌Q67菌悬液的制备:(1)将青海弧菌Q67菌种转接到50 mL液体培养基中,22℃条件下,培养10~12 h,(2)将得到的菌体培养液在12000 rmp条件下离心10 min后弃去上清液,接着对沉淀的菌体细胞进行3次洗涤:即用10 mL 0.9%的生理盐水重悬、12000 rmp离心10 min,然后将经洗涤的菌体细胞用10 mL 0.9%的生理盐水重悬,得到青海弧菌Q67菌悬液,步骤三,污水样急性生物毒性的检测:对步骤一中所得到的每个待检测样品溶液进行如下检测:(1)在1.5 mL样品检测管中加入100μL待检测样品溶液,并取100μL 0.9%的生理盐水加入1.5 mL对照检测管中作为空白对照样,其中样品及空白对照样均有3~5个平行样,(2)上述各检测管中分别加入100μL青海弧菌Q67菌悬液,且各检测管之间加菌悬液的时间间隔为15 s,(3)菌悬液加入完900 s后,采用发光细菌检测仪,按照加青海弧菌Q67菌悬液的检测管的顺序,依次对各样品及对照样进行发光强度检测,读取其相对发光值,步骤四,结果计算:(1)计算出对照样的相对发光值平均值I0和不同浓度待检测样品的相对发光值平均值I,按(式A)计算出不同浓度待检测样品对发光细菌的相对抑制率E,(式A)(2)以待检测样品的浓度为纵坐标,以不同浓度待检测样品的相对抑制率E为横坐标作定量标准曲线,并从该曲线上读取出相对抑制率为50%时所对应的浓度,即半数发光抑制率浓度EC50,EC50值越大,毒性越小,(3)用(式B)计算总影响指数TII50,并以此来反映污水样品的生物毒性,TII50值越大,毒性越大,(式B)。
教学设计1:1.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1:1.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2938ce9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9.png)
1.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掌握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
2.会用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教学重难点】会用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教学过程】一、实验思路教师:两个物体在发生碰撞时,作用时间很短。
根据动量定理,它们的相互作用力很大。
如果把这两个物体看作一个系统,那么,虽然物体还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外力的作用,但是有些力的矢量和为0,有些力与系统内两物体的相互作用力相比很小。
因此,在可以忽略这些外力的情况下,碰撞满足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
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使两个碰撞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近似为0?学生思考,教师总结。
我们研究最简单的情况: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这条直线运动。
应该尽量创造实验条件,使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近似为0。
二、物理量的测量研究对象确定后,还需要明确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和实验器材。
问题:想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学生思考,教师总结:根据动量的定义,很自然地想到,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发生碰撞前后各自的速度。
教师:那么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直接用天平测量,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呢?学生回忆之前我们学习了哪些测量物体速度的方法。
最后教师总结可行的方法进行实验的设计。
(一)方案一: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本案例中,我们利用气垫导轨来减小摩擦力,利用光电计时器测量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可以通过在滑块上添加已知质量的物块来改变碰撞物体的质量。
本实验可以研究以下几种情况:①选取两个质量不同的滑块,在两个滑块相互碰撞的端面装上弹性碰撞架,滑块碰撞后随即分开。
②在两个滑块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使两个滑块连成一体运动。
如果在两个滑块的碰撞端分别贴上尼龙拉扣,碰撞时它们也会连成一体。
③原来连在一起的两个物体,由于相互之间具有排斥的力而分开,这也可视为一种碰撞。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实现。
陶瓷厂总平面设计说明书
![陶瓷厂总平面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98e24e0f78a6529657d5365.png)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总平Auto CAD设计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序号
2020— 2021学年第2 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总平Auto CAD设计
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吴建峰,徐晓红等
2. 《建筑卫生陶瓷工厂设计规划》(GB 50560-2010)
六、致谢
感谢吴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倾囊相授,您的鼓励和指正是我不断学习工厂设计知识、认真完成课设作业的动力!感谢助教章学长的精彩的CAD使用的授课!感谢龚若龙同学在CAD操作方面上的耐心教学!
七、Auto CAD设计图
八、草图。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83b71e52ea551810a687ab.png)
第I 页课程设计说明书数字显示温度控制器设计制作摘要在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
在工业生产的很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本次设计一个数字显示温度的测量与控制装置.应用温度敏感元件和二次仪表的组合,对温度进行调节、控制,且能直接读数.经实验验证此控制器的性能指标达到要求,为温度测量与控制的工业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数字电压表温度控制执行机构。
第II 页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设计任务及要求 (1)2数字温度控制器设计方案 (1)3温度控制器电路的设计 (3)3.1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3)3.2采样电路及校准电路 (4)3.3上下限采集电路 (5)3.4温度比较电路 (6)3.5 温度控制电路 (7)3.7 显示温度电路 (10)3.8 直流电源电路 (12)3.8.1稳压电源设计 (12)3.8.2 电路设计 (14)4整机工作原理 (14)5整体电路图 (16)致谢 (18)参考文献 (18)课程设计说明书1 设计任务及要求采用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电压变化,在利用比较运算放大器与设置的温度值对应的电压进行比较,输出高或低电平从而对控制对象加热器进行控制。
其电路可分为三部分:测温电路,比较/显示电路,控制电路。
设计要求:(1):实现题目要求的内容(2):电路在功能相当的情况下越简单越好(3):要求输入电压为5V,红绿发光二极管为负载(4):调节电位器,使红,绿发光二极管交替点亮2 数字温度控制器设计方案方案1:此电路是一种数字温度控制器的参考设计方案图1 方案流程图原理:温度检测电路通过热敏电阻检测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转化成电压信号,时钟发生器产生的脉冲启动A/D转换电路。
通过A/D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利用4课程设计说明书线——7段显示译码器/驱动器将得到的BCD码送至LED数码显示管显示。
《实验》作业设计方案
![《实验》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dae09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d.png)
《实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将探究光合作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学生将通过测量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氧气释放量,来研究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植物(如水稻、小麦等)2. 高光照灯3. 水槽4. 水5. 实验管6. 氢氧化钠溶液四、实验步骤1. 将水槽装满水,放置于高光照灯下,使植物处于高光照条件下。
2. 将植物放置于水槽中,确保植物完全浸泡在水中。
3. 将实验管中装满氢氧化钠溶液,倒入水槽中,使实验管底部封闭。
4. 将水槽放置于高光照灯下,观察实验管内气泡的释放情况。
5. 按照同样的步骤,将植物置于无光照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气泡释放情况。
6. 记录每组实验的气泡释放量,进行比较分析。
五、实验要求1. 学生需认真阅读实验步骤,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 学生需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注意实验安全。
3. 学生需主动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六、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的重要生命活动之一,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会释放氧气,而在无光照条件下,氧气释放量会减少。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观察到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情况,从而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植物在高光照条件下释放的氧气量明显高于无光照条件下的释放量。
八、实验拓展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探究不同光照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或者设计其他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加深对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规律的理解。
以上是本次实验的设计方案,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执行实验步骤,积极思考与讨论,并从中获得知识的提升和成长。
祝实验顺利!第二课时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学会如何设计和进行实验,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实验的设计和执行能力。
《实验室检查作业设计方案》
![《实验室检查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567f8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7.png)
《实验室检查》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实验室检查是医学生进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室检查的理解,提高实验室检查的技能。
二、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实验室检查的常见项目及其意义;2. 提高学生的实验室检查技能,包括标本采集、操作规范等;3. 培养学生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实验室检查常见项目介绍:- 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 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 免疫学检查:包括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等;- 微生物学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真菌检测等。
2. 实验室检查操作演示:- 血常规标本采集及操作演示;- 生化指标检测方法演示;- 免疫学检查操作规范演示;- 微生物学检查实验室操作演示。
3.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对于不同检查项目标正常值范围进行介绍;- 分析不同检查项目异常结果的可能原因;- 探讨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的干系。
四、设计方法1. 理论进修:通过教室讲解、教材阅读等方式,进修实验室检查的基本知识;2.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验室检查操作演示,熟练掌握实验室检查的操作技能;3.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评判方法1. 实验室检查操作技能评判:通过学生操作演示,评估学生的操作技能是否规范、熟练;2.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评判:根据学生对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分析,评估学生对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进修实验室检查相关知识,按时完成实验室检查作业设计方案;2. 学生需参与实验室检查操作演示,并按要求完成实验室检查操作;3. 学生需对给定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撰写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报告。
七、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室检查作业设计方案的进修,置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验室检查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分离乙醇—水板式精馏塔设计设计说明书
![分离乙醇—水板式精馏塔设计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5c2fbdfd15abe23482f4d4c.png)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化工原理题目名称:分离乙醇—水板式精馏塔设计学生学院:轻工化工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0 年 6月20 日2.工艺流程图 (8)3.设计方案 (8)3.1设计方案的确定 (8)3.1.1塔型的选择 (8)3.1.2操作压力 (8)3.1.3进料方式 (9)3.1.4加热方式 (9)3.1.5热能的利用 (9)3.1.6回流方式 (10)3.2实验方案的说明 (10)4、板式塔的工艺计算 (11)4.1物料衡算 (11)4.2最小回流比RMIN和操作回流比R的确定 (12)4.3操作线的确定 (14)4.3.1精馏段操作曲线方程 (14)4.3.2提馏段操作曲线方程 (14)4.4确定理论板层数NT (15)4.5确定全塔效率ET 和实际塔板层数NP (15)4.5.1相对挥发度 (15)4.5.2物系黏度 (16)4.5.3全塔效率和实际塔板数 (16)4.6操作压强的计算 (17)4.7平均分子量的计算 (18)4.8平均密度的计算 (18)4.9表面张力的计算 (20)4.10平均流量的计算 (21)5、塔体和塔板的工艺尺寸计算 (22)5.1塔径 (22)5.2溢流装置 (25)5.3塔板布置及筛板塔的主要结构参数 (30)5.4塔板流体力学验算 (32)5.4.2降液管泡沫层高度 (34)5.4.3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 (35)5.4.4雾沫夹带量校核 (35)5.4.5漏液点 (37)5.5操作负荷性能图 (38)5.6设计结果 (43)6、辅助设备的计算与选型 (45)6.1料液储罐的选型 (45)6.2换热器的选型 (46)6.2.1预热器 (47)6.2.2再沸器 (48)6.2.3全凝器热负荷及冷却水消耗量 (49)6.2.4产品冷却器 (50)6.3各接管尺寸的确定 (51)6.3.1进料管 (51)6.3.2釜残液出料管 (51)6.3.3回流液管 (51)6.3.4塔顶上升蒸汽管 (52)6.3.5水蒸汽进口管 (52)6.4塔高 (53)6.5法兰 (54)6.6人孔 (56)6.7视镜 (56)6.8塔顶吊柱 (56)6.9泵的计算及选型 (57)7、经济横算 (58)7.1成产成本 (58)7.2水蒸汽费用CS (58)7.3冷却水费用CW (58)7.4设备投资费CD (59)7.5总费用 (59)7.6利润 (59)8心得体会 (60)符号说明:英文字母Aa---- 塔板的开孔区面积,m2Af---- 降液管的截面积, m2Ao---- 筛孔区面积, m2A T----塔的截面积m2△P P----气体通过每层筛板的压降C----负荷因子无因次t----筛孔的中心距C20----表面张力为20mN/m的负荷因子do----筛孔直径u’o----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速度D----塔径m Wc----边缘无效区宽度e v----液沫夹带量kg液/kg气Wd----弓形降液管的宽度E T----总板效率Ws----破沫区宽度R----回流比Rmin----最小回流比M----平均摩尔质量kg/kmolt m----平均温度℃g----重力加速度9.81m/s2Z----板式塔的有效高度Fo----筛孔气相动能因子kg1/2/(s.m1/2)hl----进口堰与降液管间的水平距离m θ----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h c----与干板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υ----粘度hd----与液体流过降液管的压降相当的液注高度m ρ----密度hf----塔板上鼓层高度m σ----表面张力h L----板上清液层高度mΨ----液体密度校正系数h1----与板上液层阻力相当的液注高度m 下标ho----降液管的义底隙高度m max----最大的h ow----堰上液层高度m min----最小的h W----出口堰高度m L----液相的h’W----进口堰高度m V----气相的hσ----与克服表面张力的压降相当的液注高度mH----板式塔高度mH B----塔底空间高度mHd----降液管内清液层高度mH D----塔顶空间高度mH F----进料板处塔板间距mH P----人孔处塔板间距mH T----塔板间距mH1----封头高度mH2----裙座高度mK----稳定系数l W----堰长mLh----液体体积流量m3/hLs----液体体积流量m3/sn----筛孔数目P----操作压力KPa△P---压力降KPa△Pp---气体通过每层筛的压降KPaT----理论板层数u----空塔气速m/su0,min----漏夜点气速m/su o’ ----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速度m/s V h----气体体积流量m3/hV s----气体体积流量m3/sW c----边缘无效区宽度mW d----弓形降液管宽度mW s ----破沫区宽度mZ ---- 板式塔的有效高度m希腊字母δ----筛板的厚度mθ----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的时间sυ----粘度mPa.sρ----密度kg/m3σ----表面张力N/mφ----开孔率无因次α----质量分率无因次下标Max---- 最大的Min ---- 最小的L---- 液相的V---- 气相的1.设计任务1.1题目:分离乙醇—水板式塔精馏塔设计1.2生产原始数据:1)原料:乙醇—水混合物,含乙醇35%(质量分数),温度35℃;2)产品:馏出液含乙醇93%(质量分数),温度38℃,残液中含酒精浓度≤0.5%;3)生产能力:原料液处理量55000t/年,每年实际生产天数330t,一年中有一个月检修;4)热源条件:加热蒸汽为饱和蒸汽,其表压为2.5Kgf/cm2;5)当地冷却水水温25℃;6)操作压力:常压101.325kp a;1.3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方案的选定,包括塔型的选择及操作条件确定等;2)确定该精馏的流程,绘出带控制点的生产工艺流程图,标明所需的设备、管线及其有关观测或控制所必需的仪表和装置;3)精馏塔的有关工艺计算计算产品量、釜残液量及其组成;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的确定;计算所需理论塔板层数及实际板层数;确定进料板位置。
年产万吨苹果汁工厂设计实验说明书
![年产万吨苹果汁工厂设计实验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af8d3f8d1f34693daef3e6d.png)
年产2万吨苹果汁工厂设计实验说明书1 绪论1.1果汁饮料综述果汁饮料是以水果为原料经过物理方法如压榨、离心、萃取等得到的汁液产品。
果汁饮料可以细分为果汁、果浆、浓缩果浆、果肉饮料、果汁饮料、果粒果汁饮料、水果饮料浓浆、水果饮料等9种类型,其大都采用打浆工艺将水果或水果的可食部分加工制成未发酵但能发酵的浆液或在浓缩果浆中加入果浆在浓缩时失去的天然水分等量的水,制成的具有原水果果肉的色泽、风味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品。
果汁中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果糖等易于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和维生素。
一些果汁中的有机酸也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如柠檬酸能提高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
因而果汁除了能补充人体需要的水分,起到消暑解渴的作用外,对人体还有着一定的营养意义。
1.2国内外果汁饮料发展状况据权威部门统计,国外发达国家果汁人均年消费量约20升,发展中国家人均年消费量约为10.8升,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果汁的占有量却只有1升,差距十分明显。
目前全球果汁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同时俄罗斯、南非、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市s场已经启动,将成为未来果汁市场需求的新增长点,果汁成为畅销的产品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和追捧。
调查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更加关注健康,果汁饮料以补充维生素、低糖的健康形象出现,自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近年来我国果汁饮料迅速发展,果汁饮料更是备受欢迎。
目前,我国果汁加工业仍以生产带肉果汁为主,近10多年来,国内有些加工企业花费大量的资金引进国外浓缩果汁生产设备,生产浓缩果汁以供出口。
但由于设备投资昂贵,只有少数工厂效益较好。
利用国产设备生产具有中国特色的澄清果汁,在国内外具有广阔的市场。
随着果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大力发展果汁加工工业,对于稳定果品生产的发展,促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3苹果汁饮料营养价值和市场前景苹果中含有的“苹果酚”不仅可以抑制黑色素、酵素的产生,还可以抑制血压上升,预防高血压,抑制过敏反应,有一定的抗敏作用;苹果中含有“果胶”是一种水溶性食物纤维,能够减少肠内的不良细菌数量,帮助有益细菌繁殖;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是心血管的保护神、心脏病患者的健康元素。
毕业设计 分离乙醇—水板式精馏塔设计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 分离乙醇—水板式精馏塔设计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4ff5f954b73f242326c5f3a.png)
毕业设计分离乙醇—水板式精馏塔设计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化工原理题目名称:分离乙醇—水板式精馏塔设计学生学院:轻工化工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0 年 6月20 日1.设计任务 (5)2.工艺流程图 (8)3.设计方案 (8)3.1设计方案的确定 (8)3.1.1塔型的选择 (8)3.1.2操作压力 (8)3.1.3进料方式 (9)3.1.4加热方式 (9)3.1.5热能的利用 (9)3.1.6回流方式 (10)3.2实验方案的说明 (10)4、板式塔的工艺计算 (11)4.1物料衡算 (11)4.2最小回流比RMIN和操作回流比R的确定 (12)4.3操作线的确定 (14)4.3.1精馏段操作曲线方程 (14)4.3.2提馏段操作曲线方程 (14)4.4确定理论板层数NT (15)4.5确定全塔效率ET 和实际塔板层数NP (15)4.5.1相对挥发度 (15)4.5.2物系黏度 (16)4.5.3全塔效率和实际塔板数 (16)4.6操作压强的计算 (17)4.7平均分子量的计算 (18)4.8平均密度的计算 (18)4.9表面张力的计算 (20)4.10平均流量的计算 (21)5、塔体和塔板的工艺尺寸计算 (22)5.1塔径 (22)5.2溢流装置 (25)5.3塔板布置及筛板塔的主要结构参数 (30)5.4塔板流体力学验算 (32)5.4.1塔板阻力HP (32)5.4.2降液管泡沫层高度 (34)5.4.3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 (35)5.4.4雾沫夹带量校核 (35)5.4.5漏液点 (37)5.5操作负荷性能图 (38)5.6设计结果 (43)6、辅助设备的计算与选型 (45)6.1料液储罐的选型 (45)6.2换热器的选型 (46)6.2.1预热器 (47)6.2.2再沸器 (48)6.2.3全凝器热负荷及冷却水消耗量 (49)6.2.4产品冷却器 (50)6.3各接管尺寸的确定 (51)6.3.1进料管 (51)6.3.2釜残液出料管 (51)6.3.3回流液管 (51)6.3.4塔顶上升蒸汽管 (52)6.3.5水蒸汽进口管 (52)6.4塔高 (53)6.5法兰 (54)6.6人孔 (56)6.7视镜 (56)6.8塔顶吊柱 (56)6.9泵的计算及选型 (57)7、经济横算 (58)7.1成产成本 (58)7.2水蒸汽费用CS (58)7.3冷却水费用CW (58)7.4设备投资费CD (59)7.5总费用 (59)7.6利润 (59)8心得体会 (60)符号说明:英文字母Aa---- 塔板的开孔区面积,m2Af---- 降液管的截面积, m2Ao---- 筛孔区面积, m2A T----塔的截面积m2△P P----气体通过每层筛板的压降C----负荷因子无因次t----筛孔的中心距C20----表面张力为20mN/m的负荷因子do----筛孔直径u’o----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速度D----塔径m Wc----边缘无效区宽度e v----液沫夹带量kg液/kg气Wd----弓形降液管的宽度E T----总板效率Ws----破沫区宽度R----回流比Rmin----最小回流比M----平均摩尔质量kg/kmolt m----平均温度℃g----重力加速度9.81m/s2Z----板式塔的有效高度Fo----筛孔气相动能因子kg1/2/(s.m1/2)hl----进口堰与降液管间的水平距离m θ----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h c----与干板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υ----粘度hd----与液体流过降液管的压降相当的液注高度m ρ----密度hf----塔板上鼓层高度m σ----表面张力h L----板上清液层高度mΨ----液体密度校正系数h1----与板上液层阻力相当的液注高度m 下标ho----降液管的义底隙高度m max----最大的h ow----堰上液层高度m min----最小的h W----出口堰高度m L----液相的h’W----进口堰高度m V----气相的hσ----与克服表面张力的压降相当的液注高度mH----板式塔高度mH B----塔底空间高度mHd----降液管内清液层高度mH D----塔顶空间高度mH F----进料板处塔板间距mH P----人孔处塔板间距mH T----塔板间距mH1----封头高度mH2----裙座高度mK----稳定系数l W----堰长mLh----液体体积流量m3/hLs----液体体积流量m3/sn----筛孔数目P----操作压力KPa△P---压力降KPa△Pp---气体通过每层筛的压降KPaT----理论板层数u----空塔气速m/su0,min----漏夜点气速m/su o’ ----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速度m/s V h----气体体积流量m3/hV s----气体体积流量m3/sW c----边缘无效区宽度mW d----弓形降液管宽度mW s ----破沫区宽度mZ ---- 板式塔的有效高度m希腊字母δ----筛板的厚度mθ----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的时间sυ----粘度mPa.sρ----密度kg/m3σ----表面张力N/mφ----开孔率无因次α----质量分率无因次下标Max---- 最大的Min ---- 最小的L---- 液相的V---- 气相的1.设计任务1.1题目:分离乙醇—水板式塔精馏塔设计1.2生产原始数据:1)原料:乙醇—水混合物,含乙醇35%(质量分数),温度35℃;2)产品:馏出液含乙醇93%(质量分数),温度38℃,残液中含酒精浓度≤0.5%;3)生产能力:原料液处理量55000t/年,每年实际生产天数330t,一年中有一个月检修;4)热源条件:加热蒸汽为饱和蒸汽,其表压为2.5Kgf/cm2;5)当地冷却水水温25℃;6)操作压力:常压101.325kp a;1.3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方案的选定,包括塔型的选择及操作条件确定等;2)确定该精馏的流程,绘出带控制点的生产工艺流程图,标明所需的设备、管线及其有关观测或控制所必需的仪表和装置;3)精馏塔的有关工艺计算计算产品量、釜残液量及其组成;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的确定;计算所需理论塔板层数及实际板层数;确定进料板位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f73bc0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5.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机械原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内容。
1. 课程设计主题,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通过该装置实现特定的功能。
2. 设计要求,装置的设计要求符合机械原理相关知识,能够有效地完成所规定的功能,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 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零部件选型、装配调试等具体步骤。
4. 设计报告,撰写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设计过程、关键技术参数、实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三、设计流程。
1. 需求分析,明确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分析设计对象的特点和工作环境,为后续的方案设计奠定基础。
2.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并进行比较和评估,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
3. 零部件选型,根据所选方案,选择合适的零部件和材料,确保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装配调试,按照设计要求,将各个零部件进行装配,并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5. 设计报告,撰写完整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的整个过程和结果,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
四、设计要求。
1. 设计的装置功能明确,能够有效地完成所规定的任务。
2. 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能够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
3. 设计报告内容完整,结构清晰,语言流畅,符合学术规范。
4. 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实验过程中不会造成人身和设备的损害。
五、设计评分标准。
1. 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占20%。
2. 设计装置的功能和性能占30%。
3. 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占30%。
4. 设计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占20%。
六、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机械原理相关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大肠杆菌高细胞密度发酵
![大肠杆菌高细胞密度发酵](https://img.taocdn.com/s3/m/ac59178bbceb19e8b8f6ba99.png)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发酵工程设计题目:大肠杆菌的高细胞密度发酵院系: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学生姓名:郑帅超学号:201106040030专业班级:11 生物技术指导教师:李安华2014年5月26日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枯草芽孢杆菌产淀粉酶发酵工艺的优化学生姓名郑帅超所在院系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专业、年级、班11生物技术设计要求:1、树立正确的设计指导思想,严谨负责、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作风和学风。
2、根据所给资料,按照任务书中提出的范围和要求按时独立完成,不得延误,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3、说明书应字迹清楚文字通顺,并附有各项设计成果表,摘引其他书籍或杂志的材料必须注明出处。
4、设计标准要求规范、实用、切合实际。
5、设计应严格按有关设计规范进行。
6、设计结束后,以个人为单位提交设计说明书一份(后附流程图)。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1、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题目设计。
2、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制定实验路线,并有指导老师检查实验路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实验方案。
4、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初稿,由指导老师帮助修改,最后定稿。
参考文献阅读:[1]李寅等著,高细胞密度发酵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0-01,177~288.[2]陈坚,李寅,毛英鹰,等. 生物工程学报,1998 ,14(4) :452~455.[3]李民,陈常庆,朴勤,等. 生物工程学报,1998 ,14(3) :270~275.[4]杨汝燕,李民,陈常庆. 工业微生物,1998 ,28(3) :30~33.[5 ]李民,陈常庆,朴勤等,生物工程学报,1998 ,14 (3) :270~275.[6]杨汝燕,李民,陈常庆,工业微生物,1999 ,29(1) :25~28.[7]徐皓,李民,阮长庚,等. 工业微生物,1998 ,28(2) :20~25.[8]刘社际,葛永红,杨立明.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9 ,12 (1) :29 ~31.工作计划:2013.5.11分组并确认指导老师,在老师指导下查阅文献,确定题目。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全面完整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全面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630582f242336c1fb95e39.png)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全面完整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乐山市县街小学安琥【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摩擦力的秘密》一、实验名称: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二、实验设计思路:通过本实验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当物体的接触面的状态不同时产生的摩擦力也不同。
因此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大小也可以以改变物体接触面的不同状态开始。
使物体接触面变光滑和变粗糙,通过测量小车的运动(平行拉动和下降运动)形成数据,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当接触面不同的时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也会不同,物体运动的状态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认识改变接触面的状态,可以增大或减小物体间的摩擦力。
三、实验目标: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改变物体的接触面状况,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四、实验器具小车,木板,测力计,砂纸,尺子,书五、实验操作:小组活动一:探究如何减小摩擦力材料:小车、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木板(在木板一面粘上粗砂纸)操作指南:把小车翻过来,连接上测力计,在木板的中间画上一条线,固定小车和测力计,拖动木板,让翻过来的小车分别在光滑板表面上,粗糙的表面上拖动,匀速拖到白线时读测力计的数字,并记录,再把小车放正(轮子朝下)再做一做。
相同的条件:小车测力计不同的条件:光滑的表面粗糙的表面小车的正反面实验结论:1、接触面越粗糙,拉动小车所用的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越光滑,拉动小车所用的力越小,(摩擦力越小)3、接触面能滚动时,所用的拉力更小(滚动摩擦时摩擦力更小)小组活动二:改变小车的状况探究摩擦力。
(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的比较)材料:小车、斜面。
操作指南:搭一个斜面,第一次让小车轮子朝上沿着斜面滑下去,第二次让小车轮子朝下沿着斜面滚下去,比较两次小车行驶的速度,说明什么道理?相同的条件:斜面高度、长度不同的条件:小车的正、反面实验结论:小车轮子朝上滑动摩擦力要比轮子朝下滚动时要大得多、因此摩擦力越大小车向下速度越慢,摩擦力越小小车向下速度越快。
《技术试验作业设计方案》
![《技术试验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a5821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a.png)
《技术试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其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1.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影响2. 实验材料:水培盆、水培液、水培植物、不同光照条件的灯具、计时器3. 实验步骤:a. 将水培盆填满水培液,放入水培植物;b. 将不同光照条件的灯具放置在一定距离内,如高亮度灯、低亮度灯以及无光照条件下;c. 设定计时器,记录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生长速度、叶片颜色等;d. 每天固定时间浇水、记录生长情况,持续观察一周以上;e. 结果分析和总结。
三、实验要求1. 学生需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保持实验环境整洁;2. 学生需在实验中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并及时总结和分析;3. 学生应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四、实验评价1. 实验报告占总分的30%,包括实验目的、材料、步骤、结果、总结等内容;2. 实验操作占总分的40%,包括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观察、记录等方面;3. 实验分析占总分的30%,包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提出新问题等方面。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还能培养其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同时,本实验也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技能。
希望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中能够充分发挥这些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
第二课时一、设计目的本次《技术试验》作业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其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学会如何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工具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二、设计内容1.实验主题:测量水的沸点2.实验目的:掌握水的沸点测量方法,了解温度计的使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初中化学原创实验教案模板
![初中化学原创实验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c37168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1.png)
初中化学原创实验教案模板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实验材料: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玻璃棒、试管、试管夹等。
实验步骤:
1. 将试管架起来,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2. 使用PH试纸测试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记录下来。
3. 将玻璃棒取出盐酸溶液试管中的液体,搅拌均匀。
4. 将玻璃棒沾满盐酸溶液后,缓慢地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试管中,同时用PH试纸测试液体的PH值。
5. 持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PH值接近7,即为中和反应完成。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需细心谨慎,避免溶液飞溅造成伤害。
2. 注意控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速度,避免过量导致反应失控。
3. 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处理干净,试管清洗干净并归还实验室管理员。
实验结果:盐酸和氢氧化钠经过中和反应后,PH值接近7,产生氯化钠和水。
实验拓展: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其他酸碱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比较不同酸碱溶液中和反应的速度和结果。
实验评价:本实验设计简单易操作,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设计说明书格式
![设计说明书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a1ae0fe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e.png)
设计说明书格式在各类设计项目中,设计说明书是一份至关重要的文件,它详细阐述了设计的思路、过程、方法以及最终成果。
一份清晰、完整、规范的设计说明书能够有效地传达设计意图,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设计说明书的格式。
一、封面封面是设计说明书的“门面”,通常应包含以下信息:1、项目名称:简洁明了地反映设计的主题。
2、设计单位:注明负责设计的单位或团队名称。
3、日期:完成设计说明书的时间。
此外,封面的设计应简洁大方,具有一定的视觉吸引力。
二、目录目录是设计说明书的“导航图”,方便读者快速查找所需内容。
目录应包括各个章节的标题以及对应的页码。
章节标题应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三、前言前言部分主要介绍设计项目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个设计,以及它预期能够带来的效果和价值。
四、设计概述这一部分对设计项目进行总体性的描述,包括:1、设计对象:明确设计所针对的产品、系统或服务等。
2、设计要求:列举出设计必须满足的各项条件和限制,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使用环境要求等。
五、设计方案详细阐述所采用的设计方案,这是设计说明书的核心内容。
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方案选择:说明为什么选择了当前的设计方案,对比分析其他可能的方案及其优缺点。
2、设计原理:解释设计方案所依据的原理和理论,让读者了解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结构设计:描述设计对象的结构组成,包括各个部件的形状、尺寸、材料等。
4、功能设计:介绍设计对象所具备的各项功能,以及如何实现这些功能。
六、设计计算如果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相关的计算,应在这一部分详细列出。
包括但不限于强度计算、稳定性计算、动力计算等。
计算过程应清晰明了,所采用的公式和参数应注明来源。
七、技术经济分析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评估其在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方面的表现。
可以比较不同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投资回报率等指标。
八、实验与测试如果设计进行了实验或测试,应在这里介绍实验和测试的方法、过程和结果。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设计模板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bc68db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5.png)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设计模板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力,掌握测量摩擦力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原理:在物体表面接触时,由于表面不光滑,会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积、物体之间的表面粗糙程度以及物体间受力情况有关。
实验器材:平面倾斜板、测力计、不同材料的木块等。
实验步骤:
1. 将平面倾斜板固定在桌边上,调整倾斜角度。
2. 在倾斜板上放置一个小木块,观察木块在倾斜板上滑动的情况。
3. 使用测力计测量木块在倾斜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4. 更换不同材料的木块,重复步骤2和步骤3,记录实验数据。
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保持测力计的正常使用状态,避免出现误差。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平稳,防止物体滑落或受伤。
3. 数据记录要准确,实验结果需要经过多次重复实验来验证。
实验结果分析:
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分析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的差异。
2. 探讨摩擦力与物体表面特性、压力大小等因素的关系。
拓展实验:
1. 通过改变木块的重量、平面倾斜角度等条件,研究摩擦力的变化规律。
2. 利用不同材料的板子模拟不同路面条件,研究摩擦力对车辆行驶的影响。
教学意义:
通过这次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丁二烯制己二腈初步设计说明书
![丁二烯制己二腈初步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74d79f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1.png)
丁二烯制己二腈初步设计说明书丁二烯制己二腈初步设计说明书一、背景介绍己二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广泛应用于涂料、染料、药物等领域。
目前,己二腈的生产大多采用丁腈为原料经过氢化反应得到。
然而,丁腈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且丁腈产量有限。
为了满足己二腈的稳定供应需求,本设计拟采用丁二烯为原料制备己二腈。
二、设计方案1. 原料准备本设计将采用纯度高、含量稳定的丁二烯作为原料。
丁二烯是一种常见的烯烃类化合物,可通过汽油和液化石油气分馏获得。
2. 反应步骤(1)氢化反应:将丁二烯与一定浓度的氢气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生成丁腈。
催化剂的选择需考虑活性高、寿命长及无毒性等因素。
(2)分离纯化:反应后得到的反应液中含有丁腈、副产物及未反应的丁二烯等。
通过适当的分离纯化工艺,可将目标产物纯化至一定纯度,同时回收未反应的丁二烯供后续反应使用。
3. 反应条件(1)氢化反应温度:根据实验数据和反应动力学参数,确定适宜的反应温度,保证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2)氢化反应压力:通过调节反应压力,控制氢气在反应体系中的溶解度,提高氢化反应的效果。
4. 设备选择(1)反应器:根据反应规模和反应条件选用适当的反应器。
需考虑反应器的密封性、耐腐蚀性,以及对反应物和产物的传质、传热性能。
(2)分离装置:采用适当的分离装置,如蒸馏柱、萃取塔等,实现目标产物的分离纯化。
5. 安全环保在实施反应过程中,需注意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
采用催化剂催化反应,可以减少反应温度和压力,降低能耗。
同时,对废水、废气进行合理处理,确保环保要求得到满足。
三、实施建议1. 实验验证:在正式生产之前,进行小试小批量试验,验证丁二烯制己二腈的可行性,以便调整设计方案。
2. 工艺优化:通过不断优化反应条件和纯化工艺,提高产物纯度和产率。
3. 资源利用:充分利用未反应的丁二烯,避免浪费。
在分离纯化过程中,采取合理的回收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
4. 安全生产:设置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应急预案,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实验室系列教学设计方案
![实验室系列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a0dca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8.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基本规则和安全知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2.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实验室规则与安全知识2. 常用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3. 基本实验操作技能4. 典型实验案例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实验室系列教学的意义和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室规则与安全知识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室规则、安全知识,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3. 常用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常用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直观了解操作步骤。
4. 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训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如:取样、加热、冷却、滴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验技能。
5. 典型实验案例讲解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案例,讲解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整个过程。
6. 学生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验案例进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次实验室系列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实验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安全意识、团队合作等方面。
2. 实验报告: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室规则与安全知识手册2. 常用实验仪器和设备使用说明书3. 实验案例教材4. 实验室安全知识PPT5. 实验室操作视频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实验室系列教学,学生掌握了实验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