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三章 现代教育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现代教育目的
本章教学要求
⏹理解和掌握教育目的含义
⏹理解和掌握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问题
⏹能够联系实际认识我国教育目的及素质教育的问题。
重点
教育目的的含义
难点
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涵义
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人才的总要求,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与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教育方针是指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它规定教育的性质、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等。
培养目标,广义上说就是教育目的,即全社会的总的培养目标;狭义上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的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是教育目的在一定教育机构中的具体化。
(三)教育目的的意义
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
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技术人员、专家,数以千万计的管理干部。
二、现代教育目的的结构
第一层次
国家的人才培养规格目的。它是国家对教育所要造就个体在质量规格上的总的规定和对教育培养的个体在从事社会职业时的各种基本素质的规定。
第二层次
学校培养目标。由于各类型学校的性质及各个教育层次中的需求和任务是不同的,学校教育要因校制宜。第三层次
课程目标。这是微观层次的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具体化的培养目标,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课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通过上述多个层次的、逐层向下的结构,把总方向的教育方针、总体的教育目的贯彻到学校,贯彻到课程、教材,贯彻到课堂,从而在具体措施上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
三、教育目的的内容与功能
通过上述多个层次的、逐层向下的结构,把总方向的教育方针、总体的教育目的贯彻到学校,贯彻到课程、教材,贯彻到课堂,从而在具体措施上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
定性——指明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提示教育目的的本质;
定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作出凝练概括;
定位——确定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要求;
定点——对受教育者的人才规格作出简洁明确的具体规定。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性
质和方向),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定位、定点)”。
㈡教育目的的功能
第一,激励功能
教育目的蕴含着观念价值与期望,形成了一种吸引力,促进教育为达到理想目的而努力工作,直至成为现
第二,评价功能
第三,为教育活动指明方向,是检验、评价、衡量全部教育活动最终结果的依据和标准。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一、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1. 生产力的影响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教育目的的提出必然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而且一定的生产力总是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对劳动者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要求。
2.生产关系的影响
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和思想关系对教育目的的规定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教育目的必定由一定条件下的物质生活需要或物质经济利益所决定。
3.受教育者身心的制约
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如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发展速度的不均匀性和个别差异性)和受教育者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不同环境、不同时代下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动机)。
二、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
教育目的的确定也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不同时期和背景下,人们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不同,因此产生不同的观点和取舍。
(一)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观
卢梭提出教育的目标“不是别的,它就是自然的目标”,即培养“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有独立的价值,其人格特点是:自爱、自主、自立、自制。
(二)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教育目的取向旨在弘扬更加纯正的古希腊文化,发扬古希腊文化的自由精神,其核心理念集中体现为后来长期流行的口号:“一切潜在能力的和谐发展。”
(三)完满生活的教育目的观
斯宾塞提出带有功利色彩的所谓“个人完满生活准备”说的教育目的论,其出发点为“个人生活”,只是在个人生活中注入社会内容
(四)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
涂尔干认为,教育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都得到某种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可见,不论个人或社会具有不同的反映教育价值追求的教育目的观。
当然,后现代主义就教育目的又进一步提出:谁对谁的教育目的。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理论
(一)全面发展的涵义—人的内在要求
人的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统一的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志趣和才能、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是人的片面发展的历史根源
现代大工业生产不仅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要求,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社会生产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是人的片面发展的历史根源
生产力社会分工私有制和剥削
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开始分离和对立,形成了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片面的发展
这种分工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工场手工业中达到了高度的发展,工人经常重复做同一种有限的单调动作,成了机器的奴隶和附属品。
现代大工业生产不仅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要求,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历史条件:现代大工业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社会分工的变革人员的流动职业变更
要求全面了解生产系统
创造条件:缩短劳动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
社会生产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因为机器就其本身来说缩短劳动时间,而它的资本应用延长工作日;因为机器本身减轻劳动,而它的资本应用提高劳动强度;因为机器本身是人对自然力的胜利,而它的资本应用使人受自然力的奴役;因为机器本身增加生产者的财富,而它的资本应用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如此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第483页)
消灭了剥削制,才能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根本对立,才给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生产发展教育发展劳动力
科学技术
物质、精神财富
节约了劳动时间
第三节我国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方针的演变
㈠解放前的教育方针
清末,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以“中体西用”为指导,中学以忠孝为本、以经史之学为基;西学以西方科学和艺能为主,以培养所需实用人才。
民国初,教育部决定以“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为宗旨。
㈡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第一阶段
解放初至1956年。在改造旧的教育基础上,国家多次提出有关教育目的,但还没有形成指导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统一的教育目的
第二阶段
1957-1966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第三阶段
“文革”期间。虽仍用毛泽东在1957年的提法,但实际工作中已背离了这一要求。
第四阶段
1978年以来,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论述,以及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与生产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