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时代

合集下载

二战的法国总统——戴高乐

二战的法国总统——戴高乐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 永远的利益。当英国政 府摇摆不定,企图重新 寻找法国新的代理பைடு நூலகம்时, 戴高乐未通知英国在非 洲建立了新基地;未通 知英国写信给美国总统 罗斯福,通告“帝国防 务委员会”的成立,并 在信中契商合作,向英 国表明,帝国防务委员 会是完全独立的,有权 不向任何人汇报而独立 自主地同任何大国谈判。



在美国看来,戴高乐既缺乏合法的地位,又没 钱没地兵少,抱歧视态度,而一直维持与维希 政府的外交关系。而戴高乐一直是讨好的,多 次派出得力助手或知名人士前往华盛顿拉关系。 但当美国侵犯了法国的利益时,他又果敢地采 取强硬行动。 美国卷入战争后,为了利益,罗斯福向维希政 府保证维持法属安的那斯和北非的现状,这一 保证剥夺了戴高乐在这两个地区行动的权利, 与戴高乐要团结法属属地的目标发生了严重冲 突。这是一个外国干涉法国领土的问题,戴高 乐立即命令自由法国的军队武力占领了美国的 两个岛,这一强硬行动在美国激起了一场风暴, 政府称其为一个专横的违背各方协定的行动, 可他却赢得了美国公众舆论的广泛支持。这揭 露了亲维希的政策即便是在美国也是多么地不 得人心,也大大提高了自由法国的威望。

在这种形势下,法国国内的投降派占了上风,主战派的总 理雷诺辞职,贝当任总理。17日,贝当在电台公开发出停 战号召,之后,除少部分部队不执行停战命令外,整团整 团的法军都停止了军事行动。法国政府签署了停战协定, 规定,德国占领法国总面积3/5的西北部工业发达地区, 非占领地区建立以维希为首都的贝当傀儡政府。 时任国防部部长的戴高乐流亡到英国,用英国广播公司对 法国发出继续战斗的召唤:“法国只是输掉了一场战役, 而不是一场战争!” 7月,在英国支持帮助下,在英国土 地上检阅了当时仅有300人的“自由法国战士” 。 寄人篱下并非长久之计,10月,戴高乐在法国殖民地刚果 成立“法国帝国防务委员会”,把反攻欧洲的基地迁到了 非洲,在那里与英军协同作战;曾数百人奇袭意大利军大 获全胜;克服炎热和缺水顶住隆美尔的猛攻;在解放北非 的战争中以一个旅的兵力牵制了德军一个坦克 师······为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戴高乐

戴高乐
4/15/2012
家庭生活
• 戴高乐夫人将要分娩,不幸遇到了车祸,当场昏死过去, 经医生的抢救才转危为安。不久,女儿小安娜便诞生了, 遗憾的是,由于夫人的治疗过程中服用大量的的药物,致 使小安娜生下来就是一个迟钝弱智的孩子。面对这样的现 实,戴高乐夫人没有一点厌烦的表示,她对丈夫说,宁可 放弃自己所有的地位和金钱,也要让安娜享受一个正常孩 子的欢乐。戴高乐十分同意妻子的解释, • 他激动地说:“不是安娜自己要求到人间的,我们两个人 的责任,就是让孩子获得真正的幸福。”为了使安娜生活 在一个更祥和、无人打扰的环境里,戴高乐夫妇购买了一 处环境优美的住宅,使安娜既可以避开众人的目光,又可 以安静地与父母在一起。
4/15/2012
“自由法国”运动 自由法国”
• 1940年6月17日当天晚上传来消息, 贝当已经向德国入侵者求降。第二 天下午6时,戴高乐在英国对法国发 表广播演说: • “我是戴高乐,我现在在伦敦。 我向目前正在英国领土上和将来可 能来到英国领土上的持有武器或没 有武器的法国官兵发出号召,向目 前正在英国领土上和将来可能来到 英国领土上的一切军人工厂的工程 师和技术工人发出号召,请你们和 我取得联系。无论发生什么情况, 法兰西抵抗的火焰决不应该熄灭, 也决不会熄灭。 ” • 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时刻, 它标志着由戴高乐领导的反对法西 斯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的“自由法 国”运动开始了。
4/15/2012
•谢谢欣赏,再见
4/15辞,一位伟人的遗嘱
• 戴高乐的遗嘱早在1952年就写好并密封起来,要求在他去世后才许 启封。遗嘱写道: • “我希望在科龙贝教堂举行我的葬礼。如果我死于别处,我的遗 体务必运回家乡,不必举行任何公祭。我的坟墓必须是我女儿安娜安 葬的地方,日后我的夫人也要安息在那里,墓碑上只写:夏尔·戴高 乐。 • “葬礼要由我儿子、女儿和儿媳在我私人助手们的帮助下安排, 仪式必须极其简单。我不希望举行国葬,不要总统、部长、议会代表 团和公共团体代表参加。只有武装部队可以以其身份正式参加,但人 数不必很多。不要乐队吹奏,也不要军号。不要在教堂或其他地方发 表演讲,国会不要致悼词,举行葬礼时,除我的家庭成员、我的解放 功勋团战友和科龙贝市议会成员外,不要留别的位子。法国的男女同 胞如果愿意的话,可以陪送我的遗体到达它的最后安息之地,以给我 的身后遗名增光,但我希望要默默地把我的遗体送到墓地。 • “我声明,我事先拒绝接受给予我的任何称号、晋升、荣誉、表 彰和勋章,不论是法国的还是外国的。授予我上述任何一项,将违背 我的最后愿望。”

《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1927—2012)

《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1927—2012)

《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1927—2012)时代年度风云人物(英语:Person of the Year)是美国《时代》于每年年底评选出的当年度对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事物。

获选对象可以是个人、夫妇、一群人、概念、地方甚至是机器,只要在过去一年具有最深远的影响力,无论是好的或是坏的影响。

1927年:查尔斯·林白——5月21日完成了第一次独自一人从纽约到巴黎的直达飞行。

1928年:华特·克莱斯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创始人,公司以其名字命名。

1929年:欧文·扬——通用电气的董事会主席,成功企业家的代表。

1930年:圣雄甘地——印度民族主义者和精神领袖。

他还印度人民以合法的身份以及唤醒了印度长期被殖民后的民族意识。

这一年,他率领志愿队员开始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序幕,或许这是他入选的理由。

1931年:皮埃尔·赖伐尔——有名的“法奸”。

曾两次任法国总理组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沦亡后,任维希政府副总理,在希特勒支持下,1942年4月出任总理,此后一直左右贝当政府。

法国光复后,在奥地利被捕。

1945年10月9日被巴黎高等法院以叛国罪判处死刑,15日被处决。

1932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美国第32、33、34任总统(1933-1944年),唯一连任三届的美国总统,死于任上。

他早年不幸染上疾病,导致腰部以下永久瘫痪,终身只能坐轮椅。

他最大的功绩主要有两个:二战三巨头之一,领导并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实施新政,使美国成功走出了建国乃至现今最大的经济危机。

与华盛顿和林肯并称为美国最伟大三位总统。

1933年:休·塞缪尔·约翰逊——美国军事家,西点军校毕业。

1934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再次当选。

这一年罗斯福的新政收到明显效果,经济开始复苏,初步摆脱了这一世界经济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1935年:海尔·塞拉西一世——埃塞俄比亚末代皇帝。

戴高乐主义的名词解释

戴高乐主义的名词解释

戴高乐主义的名词解释戴高乐主义是指法国战后时期以夏尔·戴高乐为代表的一种政治思想和实践。

戴高乐主义深受法国人民的尊敬和追捧,以其特有的风格和政策,塑造了法国政治格局,并对欧洲及国际事务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解释戴高乐主义的内涵和影响。

一、回顾戴高乐主义的历史背景戴高乐主义兴起于二战后的法国。

当时法国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创伤,社会和政治氛围严重动荡。

戴高乐上将身份的突出以及他在二战中的杰出表现,为他赢得了民众的敬重。

在战后恢复期,戴高乐致力于重建国家,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展现了强大的领导力。

这种风格以及戴高乐主义的原则在战后的法国形成,并日益得到国内外的关注。

二、特点和核心价值观戴高乐主义的核心是民族主义和集权主义。

戴高乐认为法国必须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保持政治上的强大地位。

他反对外来势力对法国事务的干涉,并坚决主张加强国内政府的权力。

这种集权思想在法国政府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戴高乐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战略独立性。

戴高乐鼓励法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中立,坚决维护自己的利益,并通过发展军事实力来确保国家的安全。

三、戴高乐主义对法国政治的影响戴高乐主义对法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的领导风格以及对国民团结的呼吁,使法国人民在困难时期感到安慰和支持。

他号召法国人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繁荣的国家。

其次,戴高乐主义的特点使法国政府在特殊时期能够迅速决策,并有效地应对外部压力。

尤其是在冷战时期,戴高乐主义使法国保持了相对独立的地位,成为欧洲的影响力国家之一。

此外,戴高乐主义也强调了法国作为大国的角色,通过发展核武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投资,加强了法国的国际地位。

四、戴高乐主义对欧洲的影响戴高乐主义对欧洲事务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法国,还扩展到了整个欧洲。

他积极倡导欧洲各国之间的和谐合作,并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联盟。

戴高乐认为欧洲国家间的合作对于维护欧洲的繁荣和和平至关重要。

他在法国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并积极参与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如今的欧盟)的建设。

戴高乐

戴高乐
法国国父—戴高乐将军
1890年11月22日-1970年11月9日
他是自由法国的旗手 他拯救了法国的荣誉 他领导法国走向了解放和胜利 他使法国避免了内战 他显示了法国的世界性作用 他使欧洲真正独立 他就是拒绝任何荣耀的法国领 袖他是自由法国的旗手 ——戴高乐
名言
像法兰西这样伟大的民族,决不能让这 些怀疑和焦虑吓倒。尽管路途艰难,但 是我们前进的脚步不能颤抖,否则既有 损于我们的尊严,也会带来致命的危险。 奴隶可以呻吟,弱者可以胆怯,但我们 是自由的人民,能够坦然面对现实。 每当历史最恶劣的时候,我的义务就是把 法国的责任担当起来。 当法国人之间发生争论的时候,你要和 他们谈谈法兰西。
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不 容许法兰西抗战的烽火被扑灭, 法兰西抗战烽火也永不会被扑 灭。
投降的狙击手 1944年巴黎光复,将军回到巴黎,他 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去巴黎圣母院做 弥撒,感谢上帝拯救了法国。当他进 入巴黎圣母院的时候,钟楼里面,藏 着德国的狙击手。那名狙击手瞄准了 戴高乐将军,已经把他的头部套在了 瞄准镜的十字线上。如果这个狙击手 扣动扳机,法国的历史肯定要被改写。 但是,狙击手在瞄准之后,被戴高乐 将军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感召,不但没 有开枪,相反热泪盈眶,泣不成声, 从塔楼上下来投降了。
法国沦陷后,他以一名法军准 将的身份在伦敦发表了著名的 “六一八”讲话,号召法兰西 人民继续战斗。一夜之间,戴 高乐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准将变 成了自由法兰西之魂,成了生 活在纳粹德国铁蹄下的法兰西 人民的精神支柱!
正是有了这一讲话以及后来 几年的坚持,古老的法兰西 民族才洗去战败的耻辱,从 而跻身于战胜国的行列。也 正是由于他的坚持与斗争, 才使得法兰西在美英两大强 国的夹缝中获得了大国地位。 他,居功至伟。

《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时代年度风云人物(英语:Person of the Year)是美国《时代》于每年年底评选出的当年度对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事物。

获选对象可以是个人、夫妇、一群人、概念、地方甚至是机器,只要在过去一年具有最深远的影响力,无论是好的或是坏的影响。

1927年:查尔斯·林白——5月21日完成了第一次独自一人从纽约到巴黎的直达飞行。

1928年:华特·克莱斯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创始人,公司以其名字命名。

1929年:欧文·扬——通用电气的董事会主席,成功企业家的代表。

1930年:圣雄甘地——印度民族主义者和精神领袖。

他还印度人民以合法的身份以及唤醒了印度长期被殖民后的民族意识。

这一年,他率领志愿队员开始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序幕,或许这是他入选的理由。

1931年:皮埃尔·赖伐尔——有名的“法奸”。

曾两次任法国总理组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沦亡后,任维希政府副总理,在希特勒支持下,1942年4月出任总理,此后一直左右贝当政府。

法国光复后,在奥地利被捕。

1945年10月9日被巴黎高等法院以叛国罪判处死刑,15日被处决。

1932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美国第32、33、34任总统(1933-1944年),唯一连任三届的美国总统,死于任上。

他早年不幸染上疾病,导致腰部以下永久瘫痪,终身只能坐轮椅。

他最大的功绩主要有两个:二战三巨头之一,领导并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实施新政,使美国成功走出了建国乃至现今最大的经济危机。

与华盛顿和林肯并称为美国最伟大三位总统。

1933年:休·塞缪尔·约翰逊——美国军事家,西点军校毕业。

1934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再次当选。

这一年罗斯福的新政收到明显效果,经济开始复苏,初步摆脱了这一世界经济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1935年:海尔·塞拉西一世——埃塞俄比亚末代皇帝。

(四)法国的天赋人权

(四)法国的天赋人权

(四)法国的天赋人权、大革命、拿破仑的民法典、戴高乐的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主张法国从1661年国王易十四实行君主专制,并伴随着文化、艺术的繁荣,到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市民攻打巴士底监狱,发动法国大革命,并通过人人生而自由、平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17条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到1804年,拿破伦做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颁布实施了沉淀了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精神的法国民法典,又称为《拿破仑法典》,再到戴高乐将军带领法国人民战胜纳粹德国,主要独立自主,国与国之间互相尊重、和平共处,自由和平等的国际事务中实践途径,直至今日,法国仍然活跃在世界的舞台。

让我们沿着法国发展的轨迹,去看看法国成长的道路以及它对世界的贡献。

今天我们学习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专制和其对文化思想的大发展是其去世74年后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巴黎西南郊的凡尔赛宫登基,他亲政后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废除首相,一切国家事务的决定权都集中到他一个人手中,政府中一共只有六名由他本人亲自选定的大臣,大臣们每周开会讨论国家大事,但做决定的人永远只有一个——就是国王自己。

路易十四说认为“朕即国家”,即他代表国家,然后他统治国家,最后他是国家精神具体化的表现。

跟当时的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因为法国不仅有君主专制的政体,更有一套强大的国家机器,这套国家机器允许法国首先可以深入地发展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同时建筑了很多要塞、城堡,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一场战争。

但路易十四在亲政的54年间,打了31年的仗,旷日持久的战火逐渐掏空了法国的国库。

而当时法国社会的三个等级,贵族、教士和平民中,贵族和教士有着优越的条件,不需要纳税,但却享受平民缴纳税金和其他的特权,平民只有工作的权利,而且还要纳税。

战争造成的赋税的重担压在了平民的身上。

一个人表面上看死于感冒,实际上他早已有病,身体已经很虚弱,所以一得感冒就死了。

当时的法国实际上已经被很多矛盾所困扰。

民族英雄戴高乐

民族英雄戴高乐

民族英雄戴高乐夏尔·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1890—1970),法国将军、政治家,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自由法国运动并在战后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担任第一任总统。

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戴高乐,1890年11月出生于法国一个贵族家庭。

1912年毕业于圣西尔军事学校,1924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军事学院。

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任军队指挥官和参谋职务,并担任军事教员。

1932年至1936年,戴高乐任国防常设委员会最高军事会议秘书。

此间,他出版了几部军事理论著作,阐述在法国建立能实施积极进攻行动的、职业的机械化军队的必要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戴高乐在阿尔萨斯指挥第5集团军的坦克部队,建议组建强大的坦克预备队,以便消灭可能在正面突破的德军,可惜未被法国统帅部采纳。

1940年5月,戴高乐在索姆河战役中指挥坦克第4师。

在法国军队已经明显要遭到失败的情况下,于6月5日就任国防部次长。

6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当时的法国总理享利·菲利浦·贝当向德国投降议和,贝当政府于6月16日上台,戴高乐离法赴英。

6月18日,戴高乐在英国通过广播,号召法国人民继续进行反抗德国法西斯的斗争,并在伦敦发起“自由法国”运动。

贝当政府指责戴高乐叛国,法国第17军区军事法庭缺席判决他死刑。

戴高乐着手组建“自由法国”武装力量,并以司令的名义宣称接受英国统帅部的统一命令。

到1940年11月,“自由法国”的军队已颇具规模。

戴高乐努力使法国各殖民地参加“自由法国”运动,以便提高运动的声望,扩大补充兵员和物质保障的基地。

1940年至1942年,“自由法国”部队在近东和非洲对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部队作战。

英美国部队在北非登陆后,驻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的法国部队与盟国军队会合。

试论戴高乐主义

试论戴高乐主义

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戴高乐主义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世界现代史指导教师:***20050510摘要戴高乐主义是一个传统强国衰弱后的民族主义,曾为法国在二战后的复兴及重振大国地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坚持独立的外交与防务;积极促进欧洲建设,充当美苏之间的仲裁者;对苏联既抗衡又保持对话;强调法国同第三世界的联系,这些都是戴高乐主义的主要内容。

戴高乐主义并未因戴高乐本人的逝世而消失,反而在国际政治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直至今日,类似戴高乐主义的政策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研究戴高乐主义对于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的和平崛起战略是有借鉴意义的。

目前国内对于戴高乐主义的研究不算充分,对于它的评价也多不够全面细致。

本文试图分三部分来研究戴高乐主义问题:首先指出戴高乐主义的内涵及实质,并分析了它的思想基础;第二部分则集中探讨它的主要表现,其中包括对美斗争问题、欧洲建设问题、东方政策问题以及非殖民化问题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上对戴高乐主义作出总体评价,分析了它的进步影响,也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关键词:戴高乐戴高乐主义欧洲建设非殖民化法国AbstractDe Gaulle’s doctrine is the nationalism after the declination of a traditional powerful country, it once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rejuvenation of France after World War Ⅱ and regeneration of big country’s status. To insist the independent diplomatic and defense, to promote European construction actively, and serve as the arbitrator between America and the Soviet Union; to resist as well as keep talking to the Soviet Union; to emphasiz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hird world and France, all these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De Gaulle’s doctrine.De Gaulle’s doctrine hasn’t disappeared with the passing away of De Gaulle, it has been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stead. Until nowadays, the policy that similar to De Gaulle’s doctrine still plays a unique role o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To study De Gaulle’s doctrine has a borrowed meaning to the peaceful rising strategy of our country under present complicate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Till nowadays, to study the De Gaulle’s doctrine is not abundant in our country, and the evaluation to it is not overall and meticulou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o study De Gaulle’s doctrine: at first, it point out the intension and essence of De Gaulle’s doctrine, and analyses it’s foundation of thought; second part concentrate on probing into its main behavior, which includes four aspects: the struggle to America, the European construction, eastern policy and decolonization; on this basis, it makes overall appraisal on De Gaulle’s doctrine theoretically further, to analyze the progressive influence and also point out its limitation.Key words: De Gaulle; De Gaulle's doctrine;European construction; Decolonization; France引言“戴高乐与戴高乐主义,是二战以来在国际和法国国内客观形势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出现的人和事。

戴高乐读后感5篇600字

戴高乐读后感5篇600字

戴高乐读后感5篇600字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法语: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1890年11月22日-1970年11月9日),法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作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

法国人民尊称他为“戴高乐将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戴高乐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戴高乐读后感1战争是人类所能参加的最惊2113险、最激烈5261、最残酷的较量,而将帅可谓战4102争的灵魂。

本书引用1653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内幕资料,将二战将帅的生平进行详实的回顾,是最客观、最全面、最生动的著作。

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血腥、雄伟悲壮的历史画面,将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有人说,法国历史上出现过两人真正的伟人。

一位是众所周知的拿破仑·波拿巴,他凭借一把剑征服西方世界,几乎统一了欧洲,为法兰西帝国拓展了疆土,树立了威望;另一位是本书的主人公夏尔·戴高乐,他以其坚忍的性格和灵活的手腕,保卫了法兰西的尊严和利益,并为法国在战后取得大国地位立下了赫赫功勋。

没有拿破仑,也许法兰西不会被后人称道;但没有戴高乐,也许法兰西将不再被后人记忆。

1890年11月22日黄昏,在法国里尔市公主街一幢高大而毫无修饰的房子里,一个男孩诞生了。

他就是夏尔·约瑟夫·玛丽·戴高乐。

家里人都称他夏尔·戴高乐。

夏尔·戴高乐的祖先属于法国北方的市民或下层贵族。

他的亲属中有些人属于佩剑贵族(小贵族),有些属于穿袍资产阶级。

戴高乐的祖父叫朱利安·菲利普,是位史学家,热心研究中世纪的证书和巴黎教堂的铭文,著有《巴黎及其近郊新史》。

他是正统天主教徒,主张法国人应当团结一致。

戴高乐的祖母是位颇有名气的作家,她叫约瑟芬·戴高乐,奶名玛约。

著有《贝尔伽特尔的阿黛玛尔》《爱尔兰解放者奥康内尔》以及法国作家夏多勃里昂传记。

戴高乐是因成立“自由法国”而被英国人承认是法国领袖吗?

戴高乐是因成立“自由法国”而被英国人承认是法国领袖吗?

戴高乐是因成立“自由法国”而被英国人承认是法国领袖吗?革命之后,戴高乐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法国领袖之一,被英国人当做法国的领袖而得到认可,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戴高乐为何因成立“自由法国”而成为法国领袖而进行探讨。

一、戴高乐的开创性成就戴高乐最重要的成就就是为绍兴法国革命而做出的杰出贡献。

他凭借出色的政治手腕和无私的思想,成功地带领法国百姓维护了自由和平等社会,把独裁政府拔除恨根。

在他的统治期间,他重新完善了法国的宪法,建立了自由法国,铸就了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并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二、英国人如何评价戴高乐英国作为一个讲求自由的大国,自然对戴高乐的开创性事业存有着高度的敬意。

在戴高乐管治期间,英国与法国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融洽。

英国人对戴高乐的评价也更高于现今,他们认为戴高乐是法国革命最成功的领导人之一。

此外,英国还主动同他进行外交活动,允许戴高乐传播自由思想于英国,赞美他为义人的道德品质,以及倡导自然自由的原则,表达出最大限度的尊重和认可。

三、“自由法国”的意义“自由法国”除了有戴高乐的巨大功绩,还有更大的深刻的意义。

自由法国不仅为法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是英国走向现代民主政治的起点。

此外,“自由法国”还在此之后发生的浪潮之中彰显出了他们“自由,平等,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与实现,这也促使英国向其奋勇进取、追求自由之路,最终取得现代民主政治环境的开拓和实现。

四、结论由此可见,戴高乐因为创办了“自由法国”而被英国人认可为法国领袖是非常合理的。

他的创办使法国步入自由的时代,也开启了英国朝向民主政治的时代,这是一件值得歌颂的伟大事业,也是未来发展的积极源泉。

因此,戴高乐的成就也无异,其作为领导人的表现,也必然考取英国高度的认可。

戴高乐的故事:想当国王的孩子

戴高乐的故事:想当国王的孩子

戴高乐的故事:想当国王的孩子想当国王的孩子戴高乐,著名政治家,1890年生,法国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领导法国流亡政一府,开展抵抗运动,为挽救国家危亡,恢复国家荣誉做了贡献。

二战胜利以后,他曾任法国总理和总统。

戴高乐是20世纪的风云人物之一。

他不但是法国的民族英雄,而且是现代世界历史的伟人。

他的预见能力、领导艺术、政治品格和他在军事和政治、外一交一诸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众所周知的。

戴高乐的祖父是一位历史学家,对法国的历史十分熟悉。

父亲原是一位教员,后来为了保卫祖国,在普法战争期间志愿参军,与来犯的敌人英勇作战,光荣地获得了军功章。

祖母和母亲也都是很有文化见地的人,她们经常给小戴高乐讲历史故事,教育他要热一爱一法兰西民族,要敢于为法国的荣誉而献身。

一天,母亲给小戴高乐讲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

讲了普鲁士军队侵入法国,他祖父听说有个不争气的法国元帅向敌军投降时,伤心地大哭起来;他父亲听说前线吃紧,法兰西民族处于危难之时,毅然投笔从戎,志愿参军上了前线。

小戴高乐当即向一妈一妈一表示:“我长大了,一定要当个军人,为国家荣誉而战!”戴高乐在童年时代,有两大一爱一好:一是喜欢看书,二是喜欢玩打仗游戏。

戴高乐小小年纪就博览群书。

他读诗人罗斯丹的作品,读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作品,他还读历史小说和名人传记。

他阅读了大量的历史作品,尤其对战斗英雄故事十分感兴趣。

戴高乐喜欢玩打仗游戏,而且总是玩得特别认真。

有一次,小一弟一弟皮埃尔哭着回家来。

一妈一妈一问他出了什么事,他说哥哥打他了。

一妈一妈一追问原因,弟弟皮埃尔说:“我们玩打仗游戏,我扮情报员,哥哥扮司令官。

司令官命令我送一份情报到前线去,我被敌人发现了。

被俘后,我没有听从司令官先前的嘱咐,不但没有把写着情报的纸条吞进肚里,反而把纸条一交一给了敌人。

哥哥恼火极了,大骂我是叛徒,把我狠狠教训了一顿!”还有一次,戴高乐气急败坏的从外面冲进家门,大喊大叫:“法兰西是我的,法国是我的,谁也别想从我手里抢走它!”在楼上的母亲闻声走下楼来,惊讶地问:“嗨,我的孩子,你在这里大喊大叫什么呀?发生了什么事?”“哥哥要跟我抢法国,我决不会让步的!”原来,在玩打仗游戏时,哥哥格扎维埃一向扮演德国皇帝,而小戴高乐扮成法国国王。

法国政治家:戴高乐人物简介

法国政治家:戴高乐人物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戴高乐在战场上表现英勇
• 担任炮兵指挥官,成功指挥部队击退德军进攻
• 在战争中多次负伤,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二战后,戴高乐担任法国军事代表团团长
• 与盟军讨论战后法国的军事部署和政治安排
• 为法国争取到更多的军事援助和资源
戴高乐在二战中的贡献与荣誉
戴高乐在二战期间担任法国抵抗运动的领导人
• 加强国家主权,推行内部改革,提高法国的经济实力和
• 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反对美国对欧洲的控制,主张欧
军事实力
洲国家独立发展
• 强调民族文化,支持法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 与苏联建立友好关系,平衡东西方势力,维护法国在国
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戴高乐主义与现代法国政治的关系
戴高乐主义对现代法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戴高乐家族与法国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
• 戴高乐的父亲曾在法国政府中担任高级职务
• 戴高乐的侄子皮埃尔·戴高乐也成为法国著名政治家,曾任法国国防部长
戴高乐家族传承了戴高乐的政治理念和精神
• 强调民族自豪感和独立自主,捍卫法国的国家利益
• 支持欧洲一体化,主张欧洲国家独立发展
谢谢观看
T H A N K Y O U F O R WATC H I N G
戴高乐的个性特点与领导风格
戴高乐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领导才能
戴高乐的领导风格独树一帜
• 在战争中表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成为法国抵
• 强调民族自豪感和独立自主,主张法国在国际事务中发
抗运动的领导人
挥更大作用
• 作为总统,成功地领导法国度过了内外困境,提高了法
• 能够果断地作出决策,对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保持高度
戴高乐对法国社会与文化的影响与传承

戴高乐背景

戴高乐背景

戴高乐将军生平戴高乐法国总统,将军,政治家,军事家。

生于里尔一教师家庭。

1912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三次负伤。

1916年最后一次受伤后被俘,五次逃跑未遂。

1918年停战后获释。

1919年应募到波兰军队任职,次年被授予波军少校军衔。

其间,提出步兵和坦克在空军配合下协同作战的思想,被聘为波兰朗贝托夫军事学院战术教官。

1921年回国后,任圣西尔军校战争史讲师。

1922年考入军事学院。

1924年毕业后到美因茨莱茵区法军司令部任职。

1925年调任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H.P.贝当元帅办公室参谋。

1927年受命指挥第19轻步兵营。

1929年调往驻近东部队。

1931年底回国后,在最高国防委员会秘书处任职。

其间,出版几部军事理论著作,强调机械化部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主张建立规模小、、机动性强的职业军队,在步兵、空军协同下大量集中使用坦克(见戴高乐的军事思想)。

然而,他的建议没有受到法国军事当局重视。

1937年任第507坦克团团长,晋上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受命组建第4装甲师。

1940年5月率部抗击德军入侵,晋准将。

6月出任雷诺内阁负责国防事务的副国务秘书和陆军部副部长,曾建议将法军部分兵力撤往北非继续战斗,但未被采纳。

6月17日法军停止抵抗后飞往英国。

次日在伦敦通过无线电广播发表公告,号召法国人民继续抵抗德意法西斯的侵略。

从此,他成为法国抵抗运动领袖,积极争取法国殖民地参加抵抗运动,并组建“自由法国”武装力量,配合盟军作战。

1943年6月在阿尔及尔任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

1944年6月出任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

8月25日作为解放者率部进入巴黎。

在关系国家存亡的历史关头,他站到斗争最前列,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法国的解放做出重要贡献。

1945年11月当选为政府总理。

翌年1月因未能建立凌驾于一切党派之上的总统制而辞职。

1947年4月宣布成立“法兰西人民联盟”并担任主席。

1953年5月宣布退出政界后,回到家乡科隆贝双教堂村隐居,著手撰写《战争回忆录》。

戴高乐的政体改革

戴高乐的政体改革

且 还剥夺了 总统 解散议会的权 力。 这 种政治设计带 来了立法权和 行
政 权的不平衡 , 导 致第三共和国历届 政府内阁无法应 对议 会提 出的 不信 任案 , 经 常倒 台重组 。 据 统计 , 从1 8 7 0年到 1 9 4 0年 , 法兰西第 三 共和国一 共更换了 1 0 8届 内阁 , 每届 内阁平 均存在时间约 为 8个
和 总 理 两 职 进行 个 人 独 裁 , 再次 激发了法国人 对强势国家元首的怀
可 甚坦等 地 从而 占据了从英 吉利海 峡至比利牛 斯山的半 个法 塞 块土 地 的经 济 、 人 口和重 要性都 要高于 英格兰 。金雀花 王朝
『 立围 王 的主 要 注 意 力 都 集 中 于 欧 陆 , 去 世后也都 0 = ] 葬 于 王 国 的 安茹地 区 。 可以说 , 此 时 金 雀花 王 朝 实 际 上 是 一 个 以 法 国 安 茹
月 、 行 政权 弱 小 影 响 法 国 政 府 处 理 危 机 的 效 率 . 比如 1 93 6年 左 翼 联
原因是 金雀花 千朝通过继 承和联姻 等手段吞 并了安茹 、布洛
合组建的人 民阵线政府就因为和右 派议员互相 掣肘 , 让法国对纳 粹 德 围的崛起 无法 有效应叉 寸。 1 9 4 4年 法国解放之后 , 第四共和国成立 法国社会各界对政 治 体 制有了新的看法 、 一方面 , 维希法国时代 , 贝当元帅兼任 法国总 统
1 3 世纪初 , 金雀花王朝出现 了一位 好战 却又屡 战屡败的国王约
王 连年 的对外战 争中 , 他失 去了金雀 花王朝在 大陆的大 部分土 此, 他 又被称 为 “ 失地 王 ” , 这才不得 不将英格 兰定 为统治中
大宪章 》 就是 英格兰各界拒绝支 持国王出兵收复 大陆领地的宣

戴高乐

戴高乐

个人权威与国家 的伟大
a 定期召开内阁会议 b 推行总统普选制
(1)政治体制的巩固
(2)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进一步繁荣,居民生 活质量明显提高,并发展 大型高科技工程,重视发 展核武器。
(3)外交政策的变化: 戴高乐主义的出现
a抵制美国霸权 b主张多级政治 c建立法德轴心
(4)思想新潮与文化 爆炸:法国的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个哲学, 而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流行于 西方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60 年代兴起于法国和美国)。
取得了三大标志性果: a哲学上的结构主义 b文学上的新小说 c电影上的新浪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哲学上的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列 维-斯特劳斯,1958年出版《结构 人类学》,他认为,野蛮人之间 以及野蛮人与文明人之间在心理 和文化上具有同构性,而且这种 同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
高潮:
5月12日,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 生的斗争。 5月14日戴高乐访问罗马 尼亚,这给下层群众发起进攻打开方 便之门。
应对:5月29日,戴高乐与 马絮将军达成交易,以军队 为后盾。5月30日,再次发 布电视讲话,戴高乐成功地 用语言而不是流血平复了风 暴。
戴高乐的下台:
戴高乐认为,五月风暴已将他 的权威形象打破,因此,他决意 要再搞一次公民投票来重建自己 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形象。
文学上的新小说。又称为“反 小说”。“新小说”作家们力 图展示的是世界的不确定性和 不可知性。代表人物是萨洛特, 作品《陌生人的肖像》。
电影上的新浪潮。首创者是特 吕弗,他认为,应当更自由地 选择拍摄场地,电影应当表现 出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代表人物戈达尔,作品《电影 史》。
五月风暴:1968年5月,法国

法国总统戴高乐

法国总统戴高乐

自由法国

这时,戴高乐还对留在法国的魏刚将军抱有一线希 望,写信希望他离开法国本土,领导抵抗运动,可 是魏刚甘当傀儡政府的 “国防部长”,并且以军事 法庭的名义缺席宣判戴高乐死刑。戴高乐义无反顾 地举起了抵抗的旗帜,着手把流落在国外的散兵游 勇集合并组织起来,建立起一支7000人的武装部队, 并开始引起国际的重视。1943年他把自由法国总部 从伦敦迁到阿尔及尔,就任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主 席。法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和其他抵抗力量统一 为“法国内地军”,拥有50万战士,在国内开展了 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斗争。戴高乐设法和国内的“法 国内地军”取得联系,并且千方百计地把最高领导 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戴高乐生平
1912年,戴高乐毕业于法国著名的圣西耳军校,开始 了他的军事生涯。他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的凡尔登战役中,他曾三次负伤。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5月他任第4装甲师准将,6月 任内阁陆军部副部长。当法国的贝当组阁并准备和德 国媾和时,他毅然机智地脱身离开法国前往英国,组 织了反对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独立的“自由法国” 运动。 戴高乐于6月18日通过广播发表了著名的《六一八宣 言》,号召法国人民拿起武器,继续战斗。当时的法 国贝当傀儡政府曾组织军事法庭缺席判处他死刑。在 他的领导下,抵抗力量不断壮大并赢得人民的支持。
早年生涯
1921年10月,戴高乐回国,先后在圣西尔军校当战 争史讲师;在法国军事学院学习;在特列尔的猎兵 第19营当营长;在东地中海地区参谋总部和国防部 总秘书处任职。 1937年底,他晋升上校,任坦克团团长。30年代, 戴高乐发表了一系列军事理论著述,论述了在未来 战争中大量使用坦克以及机械化部队与空军、步兵 协同作战的必要性,竭力主张在法国组建有高度机 动性的机械化部队。可惜这些战略思想没有被法国 军事统帅机关所重视和采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史讲稿-
戴高乐时代
专业:世界史
姓名:侯壮丽
学号:1313030135
一简介
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法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作家,于1913年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法国战败后,创建并领导自由法国政府(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抗击德国的侵略,法国人民尊称他为“戴高乐将军”。

1946年因政治斗争辞去职务.在战后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担任第一任共和国总统。

二第五共和国的建立
内阁的不稳定和第四共和国面临阿尔及利亚问题的束手无策导致法国政体面临严重的危机。

来自各界的许多政治要人都希望戴高乐复出,救国家于水火。

1958年9月28日举行的公民投票中,新宪法在法国本土以79.2%的压倒多数被通过,并在法兰西帝国(除圭亚那决定立即独立)也得以通过。

12月21日,戴高乐总统当选为总统,于1959年1月8日宣布就职。

三阿尔及利亚问题
1959年9月,他宣布阿尔及利亚人民享有自决权(自决意味着独立)。

1961年1月8日,在有关公民自决原则的全民投票中他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得到75%的赞成票,但是在阿尔及利亚,欧源人和驻军却激烈反对,4月23日晚,戴高乐再次身着将军服发表电视讲话,戴高乐的演说果真发挥了作用,驻阿士兵开始拒绝执行上司的命令,24日,叛乱也崩溃了。

1961年5月。

法阿双方开始谈判。

1962年3月18日,法阿双方签署《埃维昂协议》。

根据协议,阿尔及利亚可以独立,但两国仍将保持合作关系。

四个人权威与国家的伟大
1) 政治体制的巩固
a 定期召开内阁会议。

与第三、第四共和国时期的总统不同,戴高乐会主持召开每周一次的内阁会议,在一些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上,他通常会要求在座的每位部长都要发表看法,而且是“顺桌子挨个发言”,戴高乐明确规定:部长们的任务就是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戴高乐较为充分地控制了决断权。

b推行总统普选制。

在起早1958年宪法时,他就主张总统由全民普选产生。

阿尔及利亚问题解决之后,议会制的苗头重新显露,戴高乐感觉议会有可能操作大选举团请他下台。

1962年9月12日,他提出一份宪法修正案,建议实行总统普选制。

10月
29日,宪法修正案在公民投票中以62.2%的支持率而获得通过。

1965年12月,法国举行了首届总统普选,第一个七年任期结束后,他以54.8%的选票击败密特朗,再度当选共和国总统。

2)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进一步繁荣,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发展大型高科技工程,发展卫星计划,第一颗卫星于1965年上天法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航天大国,且重视发展核武器,1960年,法国原子弹成功爆炸。

3)外交政策的变化:戴高乐主义的出现
戴高乐制订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戴高乐主义大致表述为:维护民族独立,争取和维护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建立以法德为核心,以法国为领导的“欧洲人的欧洲”,逐渐打破美苏两极格局,具体体现是法国在国际事务中执行独立于美国的政策。

a抵制美国霸权。

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一体化军事指挥系统。

b主张多级政治。

主张多级政治取代美苏两极格局,在他总统任期间,提倡东西方“缓和与合作”,主张与苏联以及东欧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

他还主张美军退出越南,并周游许多国家以加强法国国际地位。

c建立法德轴心。

1963年1月22日签订的《法德合作条约》,集中体现了法德的全面和解。

加强与德国的联系,推动欧洲共同体的发展。

4)思想新潮与文化爆炸;法国的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个哲学,而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流行于西方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60年代兴起于法国和美国)。

它广泛涉及建筑、文学、艺术、历史、社会、政治以及女权运动等众多学科和领域,其核心是哲学思潮。

从表面上看,后现代思潮不仅是反传统主义的,而且还是反现代主义的。

现代主义所包含的主体原则,理性原则和表象原则,均受到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和批判。

然而从实质上看,后现代主义不过是延续和深化了现代主义的某些观点,并将其推向了思想的极端。

换言之,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主义的否定和攻击,并不意味着现代主义的结束。

它实际上是一种现代主义的发展。

法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取得了三大标志性成果:
a哲学上的结构主义。

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1958年出版《结构人类学》,1962年又发表了《野蛮人的思想》,他认为,野蛮人之间以及野蛮人与文明人
之间在心理和文化上具有同构性,有一个最终的共同结构,而且这种同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

在他的影响下,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众多学科领域先后掀起了“结构狂潮”。

b文学上的新小说。

又称为“反小说”。

“新小说”作家们力图展示的是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

他们的作品并没有告诉读者究竟发生了什么,而是让读者去揣摩发生了什么;并没有着意地去刻画人物,而是让读者在“这个人物是否存在”这样一种迷茫中永远徘徊下去,代表人物是萨洛特,作品《陌生人的肖像》。

c电影上的新浪潮。

指那些以“名导演理论”为基础的新潮电影,首创者是特吕弗,他认为,应当更自由地选择拍摄场地,让演员有更大的空间发挥发展,电影应当表现出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代表人物戈达尔,作品《电影史》。

此外,戈达尔一直自认为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社会变革具有其必然性。

1968年5月,当法国社会乱作一团时,戈达尔强烈抗议关闭电影节,他说:“当我们的同志在巴黎的街垒前倒下时,我们不能在继续过节了。


五五月风暴:1968年5月,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经济贫富差距大、失业人口增多,由大学生首先发起,中学生、工人、农民以及公务员随后加入其中,各方面力量趁机介入而引发的五月风暴。

背景:第一,经济危机动摇了法国的“繁荣”。

1964~1965年,法国经历了战后第三次经济危机,工业生产指数比危机前下降了5.5%。

法国政府力图通过增加政府投资和放宽信贷等措施来刺激生产,结果却进一步造成了通货膨胀,1968年的物价比1967年增长66%以上。

同时,法国为了发展独立的核力量及防务力量,花费巨额款项,给法国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经济危机使法国经济繁荣的表象破灭,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问题,导致了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激化。

第二,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首先,工人阶级的生存受到最严重的威胁。

在经济危机影响下,法国工人失业现象日趋严重,大批工厂倒闭,失业队伍中不仅有一般的熟练工人,而且也有大批技术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这对于社会的稳定极为不利,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失业青年,对社会一系列问题充满了不满情绪,因而工人的游行示威事件时有发生。

其次,经济危机也损害了中间阶层的利益。

中间阶层的民众从收入上讲,他们明显高于普通工人的收入,但他们也深受失业、通货膨
胀之苦。

为了改变恶劣的处境,他们不满现状,提出“改革税制”和政治制度等一系列要求。

加之当时加速资本集中、兼并的措施,也促使中间阶层、小商、小农的破产,加剧了社会矛盾。

再次,农民对法国现状极为不满。

在经济危机袭击下,法国农业缩减,由于财政危机,政府实行财政紧缩政策,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价格低廉,甚至入不敷出。

第三,戴高乐体制的反对派力量加强。

60年代,左翼党派在一致反对戴高乐的基础上相互开始靠拢,法国政治社会又出现向左转的倾向,左翼政党又逐渐联合起来,成为戴派势力强有力的挑战者。

过程:大学生的不满首先是从楠泰尔大学开始爆发的,3月出现了学生运动,要求改革学校的教育制度,5月3日,为抗议大学当局开除学生运动领导人,巴黎大学学生罢课并占领了大学校舍。

戴高乐不予理睬。

警察封闭了弄泰尔分院,学生筑起街垒同警察对峙。

高潮:5月中旬运动进入高潮。

5月12日,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斗争。

5月14日戴高乐访问罗马尼亚,这给下层群众发起进攻打开方便之门。

学生占领学校,工人占领工厂,水陆空交通停顿,工厂停工,商店关门,整个巴黎限于瘫痪。

罢课罢工还席卷了法国90多个省,农民也要求提高农产品收购家和降低税收。

应对:5月29日,戴高乐与马絮将军达成交易,以军队为后盾,同工会和企业住代表谈判,5月30日,再次发布电视讲话,戴高乐成功地用语言而不是流血平复了风暴。

六戴高乐的下台
1968年五月之危机虽然在戴高乐总统的领导之下得以顺利化解,甚至还稳定了法国右派政府之政权,但是人民的支持并没有转化成对戴高乐总统的支持。

戴高乐认为,五月风暴已将他的权威形象打破,因此,他决意要再搞一次公民投票重建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形象。

公民投票与1969年4月27日举行,投票结果是:47%的人赞成。

28日零点,带高乐发布了一则简短的公告:“我停止行使共和国总统之职。

本决定自今天中午起生效。

”戴高乐时代由此结束,法国随即进入另一个时代。

戴高乐总统于1970年11月9日因突发心脏病而去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