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管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课件
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应用与实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企业的应用与实践
确保产品质量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 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减少食品 安全事故对企业品牌和声誉的影
响。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企 业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员工意识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培训和宣传 可以增强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 责任感,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
目标
确保食品的安全性,保护消费者 的健康,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 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提高食品安全性
通过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可 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减少食源性疾 病的发生,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提升企业形象
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可 以提升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 品的品质和可靠性,从而增强市场竞 争力。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概述
介绍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 规、部门规章等。
主要法律法规介绍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 安全法》等主要法律法规进行详细解读。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订
阐述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过程,以及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 规的发展变化。
对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与权限进行 明确规定,确保各项工作有人负责 、有人监督。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框架和要素
01
02
03
资源管理
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 力等资源,确保食品安全 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前提方案
制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 前提方案,确保生产、加 工、储存等环节的卫生和 安全。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及食物中毒预防PPT课件
维护社会稳定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一 旦发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 将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食品安全管理的法规与政策
1 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对食品生产、加工、 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针对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具体规定,要求学校建 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采购、加 工、储存等方面的管理。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及食物中毒预防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概述 • 学校食品供应链管理 • 学校食堂卫生与安全管理 • 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 • 学校食品安全教育与实践
01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是指对学校食 堂、食品供应商、食品加工环节 等进行的全面监督和管理,旨在 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加工人员
对加工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 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03 学校食堂卫生与安全管理
食堂环境卫生
食堂整体环境
保持食堂内部环境整洁,无杂物、无积水,定期 清扫和消毒。
厨房用具
确保厨房用具清洁卫生,无污渍、无油渍,分类 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垃圾处理
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垃圾桶清洁,防止异味和细 菌滋生。
消毒方法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餐具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效果。
清洁与存放
餐具应彻底清洗干净后进行消毒,存放时应避免二次污染。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预案制定
01
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信息报告
02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保留好相关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一 旦发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 将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食品安全管理的法规与政策
1 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对食品生产、加工、 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针对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具体规定,要求学校建 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采购、加 工、储存等方面的管理。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及食物中毒预防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概述 • 学校食品供应链管理 • 学校食堂卫生与安全管理 • 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 • 学校食品安全教育与实践
01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是指对学校食 堂、食品供应商、食品加工环节 等进行的全面监督和管理,旨在 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加工人员
对加工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 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03 学校食堂卫生与安全管理
食堂环境卫生
食堂整体环境
保持食堂内部环境整洁,无杂物、无积水,定期 清扫和消毒。
厨房用具
确保厨房用具清洁卫生,无污渍、无油渍,分类 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垃圾处理
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垃圾桶清洁,防止异味和细 菌滋生。
消毒方法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餐具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效果。
清洁与存放
餐具应彻底清洗干净后进行消毒,存放时应避免二次污染。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预案制定
01
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信息报告
02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保留好相关
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 PPT课件
12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概念与分类
26
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 品的关系
13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
27 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和种类
第一节 概述
• 概念
• 1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 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不包括以治疗目的的物品)
• 2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 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 3 食品卫生:是指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应性,在食物链 的所有阶段必须利用的一切条件和必须采取的一切措施。
• 4 食品污染:指食物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袭,造成食品安全 性、营养性或感官形状发生改变的过程。分生物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
• 5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 、中毒性疾病
青霉菌属(扩展青霉等)
展青霉素
镰刀菌属(雪腐镰刀菌、禾谷 镰刀菌等)
二氢雪腐镰刀菌烯酮、 T-2毒素等
12
2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剧毒物和强致癌物,花生和玉米污染最严重。
1)危害:损害最大的是肝脏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致癌性:最强的致癌物-----三大致癌物之首 2)预防 食品防霉 去除毒素:剔除霉粒法、碾扎加工、加碱去毒、吸附去毒、加水搓洗 加强监督
• 3)非致病菌:与食品腐败变质有关,能引起食品腐败变 质的细菌叫腐败菌。
• 5 食品细菌污染指标及其卫生学意义
• 1)、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被检测样品单位重量(g)、 单位容积(ml)或单位表面积(cm2)内,所含能在严格规 定的条件下培养所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
• 卫生学意义:一是可作为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即清洁状态 的标志,另一是可以用来预测食品耐存放程度或期限。
2024年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培训课件(精)
相关部门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及时组织调查处 理,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
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实施
应急预案制定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根据可能发生的 食品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程度,制 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的 组织、指挥、通讯、交通、医疗救护 等方面的措施。
应急演练实施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制定的法 律,对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等各环节进行 了详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
济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其他相关法规和标准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 。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 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 系到社会和谐稳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期待和 需求也不断提高。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1 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加强人员培训
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 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 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水
平。
强化过程控制
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原 料采购、加工制作、储 存运输等各环节进行严 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
安全。
THANKS
指食品在加工、运输过程中混入的 杂质或异物,如玻璃碎片、金属屑 等,可能对消费者造成直接伤害。
食品污染预防措施
01
02
03
严格原料控制
选用优质原料,加强供应 商管理,确保原料安全无 污染。
强化生产过程监控
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实施
应急预案制定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根据可能发生的 食品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程度,制 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的 组织、指挥、通讯、交通、医疗救护 等方面的措施。
应急演练实施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制定的法 律,对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等各环节进行 了详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
济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其他相关法规和标准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 。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 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 系到社会和谐稳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期待和 需求也不断提高。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1 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加强人员培训
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 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 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水
平。
强化过程控制
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原 料采购、加工制作、储 存运输等各环节进行严 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
安全。
THANKS
指食品在加工、运输过程中混入的 杂质或异物,如玻璃碎片、金属屑 等,可能对消费者造成直接伤害。
食品污染预防措施
01
02
03
严格原料控制
选用优质原料,加强供应 商管理,确保原料安全无 污染。
强化生产过程监控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范规定PPT
17
学校应当根据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发布的学生餐营养指南等标准,针对不同年龄
段在校学生营养健康需求,因地制宜引导学生科学营养用餐。
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应当每周公布学生餐带量食谱和营养素供给量。
18
学校应当加强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宣传教育,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全民
营养周、中国学生营养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相关科
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 品添加剂以及消毒剂、洗涤剂等食品 相关产品;
36
学校食堂提供蔬菜、水果以及按照国际惯例或者民族习惯需要提供的食品应当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学校食堂不得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
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不得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
位订餐)等形式,集中向学生和教职工提供食品的行为。
3
学校集中用餐实行预防为主、全程监控、属地管理、学校落实的原则,建立
教育、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卫生健康等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
学校集中用餐应当坚持公益便利的原则,围绕采购、贮存、加工、配送、
4
供餐等关键环节,健全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保障食品安全,促进
追溯。鼓励食堂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食品经营信息。
29
学校食堂应当具有与所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供餐人数相适应的场所并保持环境整洁,与有毒、有害
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30
学校食堂应当根据所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供餐人数,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并配备消毒、更衣、盥洗、
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
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制售冷食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现榨果蔬汁等,
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ppt课件
食品安全管理员的专业技能
食品科学知识
掌握食品科学基本理论, 了解食品成分、营养、加 工等方面的知识。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食品 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确保企业合规经营。
食品检验技术
具备基本的食品检验技能 ,能够使用相关仪器对食 品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
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培训与考核
培训内容
供应商管理
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确保其 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合规性,要求供 应商提供合格的证明文件和检测报 告。
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加工场所卫生
保持加工场所的清洁和卫生,定 期清洗和消毒设备、工具和容器
,避免交叉污染。
员工个人卫生
员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穿戴清洁的工作服 和帽子等,避免将污染物带入加
食品分类储存
不同种类的食品应分类储 存,避免交叉污染。
食品运输的安全措施
01
02
03
运输工具选择
选择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 运输工具,如专用车辆或 密封包装,确保食品在运 输过程中不受污染。
运输温度控制
根据食品的性质和储存要 求,合理控制运输过程中 的温度,避免食品变质。
食品防护
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必 要的防护措施,如防震、 防压、防破损等,确保食 品完好无损。
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食品安全重要性
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01
规定了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等各环节的食品
安全要求和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02
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措施
食品安全规范与风险管理培训课件
物理性有害因素及其控制
杂质污染
食品中混入的异物,如金属屑、玻璃碎片等,会对人体造 成伤害。控制措施包括加强原料筛选、使用过滤网等设备 去除杂质、加强员工培训等。
放射性污染
某些食品可能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如核辐射地区的食 品。控制措施包括加强原料检测、避免采购来自受污染地 区的食品、加强储存和运输管理等。
数据收集与分析
按照监测计划,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及时发现潜在的食品安 全问题。
风险报告
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为食品安全决策提供支持,同时向 公众发布食品安全信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
1 2
风险预警
通过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对可能引发食 品安全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社会组织和媒体监督力量
社会组织参与
鼓励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发 挥其在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媒体舆论监督
媒体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报道,揭露食品安全问题,引导公 众关注食品安全,推动问题的解决。
公众举报机制
建立食品安全公众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举 报,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强化员工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方式,引导员工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员工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管理
建立员工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机制,鼓励员工积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内部食 品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和持续改进
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
企业应定期组织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02 国外食品安全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2.特征: (1) 食物传播 (2) 爆发性 (3) 散发性 (4) 流行性 (5) 地区性 (6) 季节性
5
3. 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食物被致病菌污染 △保存不当 △带菌者污染 △存放容器被污染 △误把有毒物质当作食品 △卫生状况差,交叉污染 △烹调后离食用时间过长 △食用前加热时间不够
病。
基本要素: 传播疾病的媒介: 病原物: 临床表现:
食物 食物中的致病因子 急性感染或中毒为特征
3
(二)范畴与特征 1.范 畴
• 食物中毒—细菌性、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 食传性疾病—细菌性及病毒性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甲肝
等)及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旋毛虫病、猪绦虫病、溶组织阿米巴 等)。 • 其他— 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胃肠炎、酒精中毒及高血压、糖尿病、心 血管疾病、肿瘤和某些污染物所致的慢性中毒。
中毒样品的采样:
可疑食品(剩余食品、半成品);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血液尿液;餐 食具、容器、刀、板;从业人员的健康、带菌者、肛试、分泌物;尸体解剖标本。
21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基本条件 (1)食品被细菌污染 (2)保存不当使细菌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 (3)食用前未充分加热或交叉污染。 (4)夏、秋季发病较多。 (5)中毒食物主要是动物性食品。
22
(一)沙门菌食物中毒
1. 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菌:沙门氏菌(革兰阴性杆菌) 鼠伤寒、猪霍乱、肠炎沙门菌等。 季 节: 以夏季多见 中毒食品: 主要是动物性食品 中毒原因: 主要是食用前未充分加热 或交叉污染。
23
家禽、家畜( 生前感染 , 宰后污染 )
【确定中毒食物及中毒原因】
现场、检验、动物急性毒性实验 食品来源、保存、加工、销售、食用.
17
食物中毒诊断和处理
(1)诊断机构:《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规定: ▲食物中毒患者的诊断由食品卫生医师确定。 ▲食物中毒事件的确定由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确定。 (2)诊断依据:食物中毒调查资料(其中:与进食关系、中毒特征及临床表现、实验
15
【调查方法】:
㈠.中毒病人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登记表,监督员、被调查人签字
㈡.现场调查笔录:
监督员、被调查人签字
㈢.共同调查:
如中毒不是单一单位、特别是中毒的食品生产、销售、食用不是同一单位, 必须由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部门联合组织调查。
16
【调查结果资料分析】
绘制流行曲线: 潜伏期计算: 确定中毒餐次:
3.病人在某时间内吃过同种食物,当 停止该食物则无新病人出现。(食物的 局限性)
4.健康人与病人无接触传染。(无传 染性)
10
(三)分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 物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2.真菌毒素及霉变食品中毒 3.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室检查资料)18源自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技术性处理:救治病人 现场处理(清洁、消毒)
行政性处理:行政控制措施 行政处罚
19
细菌性食物中毒
概 念: 是指吃了含有大量细菌或细菌毒
素所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 性疾病。
分为: 感染型(细菌) 毒素型(细菌毒素)
20
【调查内容】:
对中毒人数的调查; 对可疑食品生产经营卫生学调查。
6
预防
1.建立食源性疾病爆发监测系统: 流行病学监测、食品污染监测、干预措施
2.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生产者、食用者、监督者) 3.在食品生产各个环节防止被污染 4.对饮食服务从业人员的卫生培训、监督 5.加强个人卫生防护,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7
WHO推荐的家庭食品制作的10条规则
• 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 • 彻底烹调食品; • 立即食用煮熟的食品; • 精心储存食品; • 彻底再加热熟食; • 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 • 反复洗手; • 精心保持厨房所有表面的清洁; • 避免昆虫、鼠类及其他动物接触食物; • 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水。
8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一)概念: 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 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 食物食用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或亚 急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
9
(二)特征:
1.潜伏期短,起病急,短时间内有大量 病人同时出现。(潜伏期短)
2.患者症状相同或基本相同,多有急 性胃肠炎症状。(症状的一致性)
食品安全与管理
1
《食品安全与管理》内容
• 食源性疾病
• 食品污染分类
• 防污染的有效措 施
• 常用食品保藏方 法
• 食品腐败原因及 控制
• 使用添加剂的原则
• 食物中毒及其分类
•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 与调查
• 食品安全监督与食 品卫生法
2
关于食源性疾病
(一)食源性疾病的定义 通过食物而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导致的,通常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的一类疾
有毒动物食物中毒 有毒植物食物中毒 ⒋化学性食物中毒
11
食物中毒的报告
【目的意义】:掌握情况、控制扩大、查明 原因、预防措施,调查取证、追究法律责 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法定报告人】: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 接收病人治疗的单位、
受害者、知情者举报都可以。
12
【食物中毒报告时限】: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食物中毒事故实施紧急报告制度。 (1)中毒人数超过30人的,6小时内必需向同
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者死亡1人以上的,
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向同级人民 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3
(3)中毒事故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者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应当于6小时
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 不得干涉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或调查取证。
【食物中毒报告的内容】
包括:中毒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品、主要症状、病人所在医 疗机构名称、、地址等详细资料。
14
食物中毒的调查和原因分析 【调查目的】:
1.确定诊断:是否是食物中毒和何种类型的食物中毒 2.查明原因: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防止中毒继续发
生。 3.查明应承担食物中毒后果的责任人。 4.对病人的急救治疗提供可靠根据,以便对已采取的急救治疗措施给予补充或纠正。
2.特征: (1) 食物传播 (2) 爆发性 (3) 散发性 (4) 流行性 (5) 地区性 (6) 季节性
5
3. 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食物被致病菌污染 △保存不当 △带菌者污染 △存放容器被污染 △误把有毒物质当作食品 △卫生状况差,交叉污染 △烹调后离食用时间过长 △食用前加热时间不够
病。
基本要素: 传播疾病的媒介: 病原物: 临床表现:
食物 食物中的致病因子 急性感染或中毒为特征
3
(二)范畴与特征 1.范 畴
• 食物中毒—细菌性、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 食传性疾病—细菌性及病毒性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甲肝
等)及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旋毛虫病、猪绦虫病、溶组织阿米巴 等)。 • 其他— 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胃肠炎、酒精中毒及高血压、糖尿病、心 血管疾病、肿瘤和某些污染物所致的慢性中毒。
中毒样品的采样:
可疑食品(剩余食品、半成品);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血液尿液;餐 食具、容器、刀、板;从业人员的健康、带菌者、肛试、分泌物;尸体解剖标本。
21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基本条件 (1)食品被细菌污染 (2)保存不当使细菌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 (3)食用前未充分加热或交叉污染。 (4)夏、秋季发病较多。 (5)中毒食物主要是动物性食品。
22
(一)沙门菌食物中毒
1. 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菌:沙门氏菌(革兰阴性杆菌) 鼠伤寒、猪霍乱、肠炎沙门菌等。 季 节: 以夏季多见 中毒食品: 主要是动物性食品 中毒原因: 主要是食用前未充分加热 或交叉污染。
23
家禽、家畜( 生前感染 , 宰后污染 )
【确定中毒食物及中毒原因】
现场、检验、动物急性毒性实验 食品来源、保存、加工、销售、食用.
17
食物中毒诊断和处理
(1)诊断机构:《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规定: ▲食物中毒患者的诊断由食品卫生医师确定。 ▲食物中毒事件的确定由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确定。 (2)诊断依据:食物中毒调查资料(其中:与进食关系、中毒特征及临床表现、实验
15
【调查方法】:
㈠.中毒病人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登记表,监督员、被调查人签字
㈡.现场调查笔录:
监督员、被调查人签字
㈢.共同调查:
如中毒不是单一单位、特别是中毒的食品生产、销售、食用不是同一单位, 必须由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部门联合组织调查。
16
【调查结果资料分析】
绘制流行曲线: 潜伏期计算: 确定中毒餐次:
3.病人在某时间内吃过同种食物,当 停止该食物则无新病人出现。(食物的 局限性)
4.健康人与病人无接触传染。(无传 染性)
10
(三)分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 物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2.真菌毒素及霉变食品中毒 3.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室检查资料)18源自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技术性处理:救治病人 现场处理(清洁、消毒)
行政性处理:行政控制措施 行政处罚
19
细菌性食物中毒
概 念: 是指吃了含有大量细菌或细菌毒
素所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 性疾病。
分为: 感染型(细菌) 毒素型(细菌毒素)
20
【调查内容】:
对中毒人数的调查; 对可疑食品生产经营卫生学调查。
6
预防
1.建立食源性疾病爆发监测系统: 流行病学监测、食品污染监测、干预措施
2.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生产者、食用者、监督者) 3.在食品生产各个环节防止被污染 4.对饮食服务从业人员的卫生培训、监督 5.加强个人卫生防护,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7
WHO推荐的家庭食品制作的10条规则
• 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 • 彻底烹调食品; • 立即食用煮熟的食品; • 精心储存食品; • 彻底再加热熟食; • 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 • 反复洗手; • 精心保持厨房所有表面的清洁; • 避免昆虫、鼠类及其他动物接触食物; • 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水。
8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一)概念: 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 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 食物食用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或亚 急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
9
(二)特征:
1.潜伏期短,起病急,短时间内有大量 病人同时出现。(潜伏期短)
2.患者症状相同或基本相同,多有急 性胃肠炎症状。(症状的一致性)
食品安全与管理
1
《食品安全与管理》内容
• 食源性疾病
• 食品污染分类
• 防污染的有效措 施
• 常用食品保藏方 法
• 食品腐败原因及 控制
• 使用添加剂的原则
• 食物中毒及其分类
•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 与调查
• 食品安全监督与食 品卫生法
2
关于食源性疾病
(一)食源性疾病的定义 通过食物而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导致的,通常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的一类疾
有毒动物食物中毒 有毒植物食物中毒 ⒋化学性食物中毒
11
食物中毒的报告
【目的意义】:掌握情况、控制扩大、查明 原因、预防措施,调查取证、追究法律责 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法定报告人】: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 接收病人治疗的单位、
受害者、知情者举报都可以。
12
【食物中毒报告时限】: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食物中毒事故实施紧急报告制度。 (1)中毒人数超过30人的,6小时内必需向同
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者死亡1人以上的,
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向同级人民 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3
(3)中毒事故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者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应当于6小时
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 不得干涉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或调查取证。
【食物中毒报告的内容】
包括:中毒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品、主要症状、病人所在医 疗机构名称、、地址等详细资料。
14
食物中毒的调查和原因分析 【调查目的】:
1.确定诊断:是否是食物中毒和何种类型的食物中毒 2.查明原因: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防止中毒继续发
生。 3.查明应承担食物中毒后果的责任人。 4.对病人的急救治疗提供可靠根据,以便对已采取的急救治疗措施给予补充或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