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对比密集构成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9b46f47804a1b0717ed5dd34.png)
2.非规律性骨骼的基 本形密集:不受骨骼 所局限,只求画面的 对比及均衡。基本形 在构成中或疏或密, 自由散布,多与寡的 数量对比是主要的原 则。
散布可以是均匀的或 不均匀的,也可以略 带节奏性或稍有渐变 意味。
密集构成形式
3.趋近点的密集:所有的基本形向一点聚集,或 从一点扩散,基本形越接近此点越密集,越远离 此点越稀疏。基本形的组织不要过于规律,否则 会有发射的感觉。
采用重复的形式构成物象,能加强人对形象的 视觉记忆。
重复构成形式
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如建筑的窗格、楼梯的 台阶、地板上的方砖格子、衣服上的纽扣等, 都能产生整齐的美感效果。
重复构成形式
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 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 本形宜,过 于复杂易造成画面的混 乱,所以基本形的选择 以几何形为主。
任何黏附在设计表面上的物质都可做成触觉肌 理,方法有钉、钻、凿、焊、接、皱褶及一切 雕塑手段。
在创作近似构成时,注意基本形在设计中的排 列,切勿造成形状上循序渐进的感觉,否则便 成为渐变构成。
渐变构成形式
渐变是指逐渐变化, 是一种运动变化的 规律。
渐变有缓急快慢之 分,即由缓转急或 由快转慢,在排列 上有由上而下、由 左至右和多元化渐 变等。
渐变构成形式
形象的大小,色彩的 浓淡冷暖,以及位置、 方向、肌理等都可成 为渐变的因素。
对比构成形式
空间对比: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形成的对比
对比构成形式
作业: 绘制一幅对比构成形式的作业 作业大小:15cm*15cm(小纸)
发射构成形式
发射构成是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向周边发射、 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韵律 感。
在日常生活中,发射构成的例子随处可见。
发射构成形式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c52d9be26f1aff00bed51e7c.png)
复构成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
、富有整体感的视觉效果。
二、重复构成的形式
1、基本形重复构成、骨格重复构成、重复骨格与重复基本形的关系
、群化构成
a、基本形重复构成:在构成设计中连续不断地使用同一基本形,这种构 成形式就是基本形重复构成。
(1)方向的变化:重复的基本形在一定方向上依次变换位置排列。 (2)位置的变化:重复基本形正负交替排列。 (3)大小的重复:大小相同,形状、色彩、方向可以变化。 (4)形象的重复:基本形形状一样,可有色彩、方向的变化。
对称:1、轴对称 2、中心对称 3、旋转对称 4、移动对称 5、扩大对称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和平衡
把对称比作天平,那么平衡可理解为一杆秤。 指一个版面上两块形的面积不等,但它们在量上却是近似或相等的
例:天平
一件好的构成作品,平衡关系是首先要求解决的因素之一; 不平衡状态是不安定的,在视觉上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节奏和韵律
节奏: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韵律: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 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 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 富于变化的起伏的节奏.(如大自然起伏的山峦、奔腾的波 涛、悠扬的乐曲等等) 版面中图形、字组、线都能创造性地组合,从而产生节奏 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变化和统一
统一的原理: 1、接近原则:使各种不同有变化的各部分,以时间和空间的观点来 观察,距离接近的物体较容易产生结合感。 2、连续原则:把各种不用的形态和各种不同的色彩的物体,用一根 直线、曲线或者折线不断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也能够得到统 一。 3、闭合原则:将同一个造型要素的形态,隔开一定的距离相互向内 闭合,从视觉上得到的是另外一个整体而பைடு நூலகம்一的形态,原来闭合前 的单一的造型要素则被忽视了。
7平面构成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7平面构成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https://img.taocdn.com/s3/m/8009a775caaedd3383c4d3a3.png)
图6-68 发射构成
二、发射构成的形式 根据发射线方向的不同,发射构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但在实际设计应用中, 各种类型往往互相兼用、互相协助、互相分割、互相穿插。 1. 离心式发射 这是一种发射点在中心部位,其发射线向外发射的构成形式,它是发射骨格中 应用较多的一种形式。在离心式发射构成中,由于基本形的不同,又有直线发射和 曲线发射等不同的表现形式。直线发射就是由发射中心以直线向外放射扩散的构成, 其中包括单纯性构成和复合式构成。 直线发射呈现出直线所具有的情感特征,其射线使人感到强而有力,有闪电般 的效果。曲线发射由于发射线方向的渐次变化,能表现出曲线所具有的特征,线的 变化使人感到柔和而变化多样,并且还具有一种旋转运动的效果(图6-69至图672)。
近似是指基本形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它表现了在统 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 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也就是说,近似构成是重复构成的轻度变化,即同中求异, 是基本形产生局部的变化,但又不失大型相似的特点。
二、近似构成的形式 1. 形状的近似 两个形象如果属同一族类,它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同人类的形象一样。
以下作品利用基础形、排列形式、色彩的有机统一,使整个画面稳定、流畅的感觉。
在整个画面的统一中,加入了一些变化元素,例如点绘的局部表现、基础形方向 的改变等,使得画面效果生动活泼。
近似构成
一、近似构成的概念 近似构成指有相似之处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 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5. 多心式发射 多心式发射构成即以整个点进行发射构成,其中有的发射线是互相衔接的, 它们组成了单纯性的发射构成。这种构成效果具有明显的起伏感,空间感也很强, 使作品具有明确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图6-79、图6-80)。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https://img.taocdn.com/s3/m/e7d24965a216147916112866.png)
在标志和其他设计中,应用了特异的 手法,既可在统一的形态中形成变化,也 可惜此特异的元素表现对象的内容和特 性。
3 、构图上的整齐和统一,加上局 部的变化,画面既可以控制稳妥, 也不会沉闷单调。
第二章 基础构成
第三节 视平衡构成
视平衡构成
利用视平衡原理组织编排构成即视觉平 衡构成,可称为视平衡构成。
1、骨骼不变,单元形微变,单元形的应 用形式变化,这有时也叫近似构成。
这三张图使用了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 文字作近似构成。
(四).渐变构成
一、渐变构成的形式和构成方法 形态产生连续的有规律的变
化,这就是渐变。渐变着重表现 变化的过程,还有其中包含着的 节奏和韵律。像钢琴上划过的音 阶,渐变给人流畅生动的感受。
•面集结
单元形趋向某一形状聚集,其形状可以是任何 形。
•自由集结
自由安排单元形,没有任何形态的引力目标。要善于 控制流动性的画面。
1 、特异构成中的变化部分会成为视觉的中心焦 点,视觉传达上经常用这种方法引起人们的注意 和重视。
视觉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几个事物具有 相同的特征,人们的视觉倾向于将它们归 入一类,只注意总体而不注意单个,而其 中不同的一个会突现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就是特异的心理基础。
2、特异的方式多种多样,为创 意和想像留下了空间。在寻常的 视觉中,假如一些荒诞的、反常 规的元素出现。势必带来观者心 理的强烈变化,达到四两拨千斤 的功效。
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 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 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 自由性。
单元形 非规则骨架
(二). 重复重复是一种非常见的视觉 形式,也是很多自然物、人造物 的存在方式。从自然物讲,鱼鳞、 树叶、花瓣、动植物内部的组织 结构都存在重复的现象,矿石等 无机物内部分子结构也表现为重 复的形式。
平面设计构成形式——重复、渐变
![平面设计构成形式——重复、渐变](https://img.taocdn.com/s3/m/ad29164869eae009581bec30.png)
整个画面成为扁圆形交错构成。
(5)、重复基本形单元空格反复排列。
这种构成方法,能使画面中间产生一定的空间对比,效果较为活泼。有秩 序的空格,是在一个单元与一个单元之间,空出一格,增强其空间疏密对, 并可形成有规则的空间分布。
(6)、重复基本形的错位排列。 为了增强重复基本形的构成变化,有时在行次 上,进行有秩序的错位排列。错位的幅度可按照构 成意图和画面效果,可错位半格、一格或者更多。 错位构成所产生的画面效果,是基本形排列有穿插 而且整齐,斜向成行,秩序感较强。
3、重复骨格重复基本形:在设计中将同一基本形反复
使用,而且其排列格式,也采取重复的形式。强调秩序性和统一感。 • 重复骨格重复基本形的排列方法: (1)基本形的重复排列
(2)重复基本形正、负交替排列
(3 )重复基本形在方向上,进行横竖或上下变换位置,有些作品同时结合 正负交替变化。
图形更丰富,有较强的秩序感。
(2)基本形大小和疏密 关系的变化形成了明暗 对比
(3)、在带有一定韵律感的画面中,塑造出一些具象形体
(4)、用点的疏密变化,表现出带有装饰效果的人 物形象,可用于装璜美术设计作品。
(5)、动用无 作用性骨格的构 成方法,表现出 带有一定情节或
主题性画面,给
人以比较完整的 印象,也可作为
一些起配合作用
•骨骼可分为规律性骨骼和非规律性骨骼两种
规律性骨骼:是按照数学方式,有秩序的排列。如:重复、近似、
渐变、发射等构成方法,都属于规律性骨骼; 规律性骨骼又分为作用性骨骼和无作用性骨骼
作用性骨骼:即每个单元的基本形,必须控制在骨骼线内,在固定的 空间中,按整体形象的需要,去安排基本形。
无作用性骨格:将基本形单位安排在骨线的交点上。
《平面构成》第六章
![《平面构成》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3844d2c5b8f67c1cfad6b8d8.png)
14
三、骨格的近似
近似构成
骨格的近似是指骨格线在形状、大小上有着相似的变化,基本形随着骨格的变 化而变化,从而形成新的表现形式。这种骨格的形式比较自由,富有艺术气质。
15
四、近似构成的应用实例
近似构成
近似构成使画面有序、统一而不失灵活性和自由性,赋予设计作品更多 的创意和生动感。近似构成在平面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7
二、基本形的重复
重复构成
在构成设计中,连续不断地使用同一 个基本形构成的画面称为基本形的重复。
基本形的重复分为绝对重复和相对重 复。绝对重复是指基本形始终不变的反复 使用,具有严谨、统一的观感,但易产生 平淡、呆板之感;相对重复则是指在整体 重复的前提下,部分要素产生规律性的变 化,于严谨中求变化,使画面更加灵活、 丰富。
27
二、发射构成的形式
(二)发射构成的形式
发射构成
发射构成根据发射点、发射方向、发射轨迹及发射物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以发射点进行分类 以发射点进行分类,发射构成可分为一点式和多点式发射。 一点式发射:发射点只有一个,呈现离心式或向心式分布。 多点式发射:发射点有多个,发射方向可以任意设定和变换。
平面设计
Plane Formation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第六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
重复构成 近似构成
第二节 第三节
渐变构成
2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第四节
发射构成 特异构成 密集构成
3
第五节 第六节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第七节
对比构成 肌理构成
第八节 第九节
8
平面构成基本知识
![平面构成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12d6fd7a1c7aa00b52acb6f.png)
愉悦趣味
紧张急促
(3)、平面构成具有规律性
▪ 平面构成由两部分组成(基本型和骨骼),
他的规律性包括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特异、密集、对比等)
结运在 构用符 ,一合 构定形 成的式 一基美 组本规 创型律 意,和 图套法 案用则 。一的
定基 的础 骨上 骼,
(4)平面构成以抽象形态训 练为特征
《构成第七号》
《Untitled》
《Untitled》
《White Sound》, 1908
保罗·克利( Paul Klee 1879-1940 ),
——瑞士籍,是使包豪斯从表现主义走进纯 粹抽象造型教育的又一大师,1920年进入包 豪斯,克利和康丁斯基一起尝试用各种新的 造型教育法,从有意识和无意识两个方面分 析创造的基本要素,由他们首创的这种基础 造型教学方式,不仅为包豪斯开了先河,也 成为20世纪设计基础教育的最高典范。
平面构成
薛倩 第十讲
学习目标
1. 了解平面构成在在设计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初步明确平面构成的学习内容、目的和方法
重点难点
1. 平面构成的学习内容和目的 2. 平面构成的学习方法
平面构成在设计课程中的地位和作 用
▪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 ▪ 平面设计中基本要素的构成、形成规律与应
用
▪ 二维空间的构成 ▪ 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 ▪ 培养自身对『形』的敏感性和创造性 ▪ 在各种艺术设计中广泛应用 ▪ 扩大了传统团的表现手段和领域,极大的丰
(5)平面构成具有三围立体 空间的表现性
▪ 平面构成突破传统几何图案中
的二维视觉空间,增强画面的 起伏错觉效果,在构成中利用 数量等级增长,位置的远近聚 散、方向的正反转折、图片的 正负变化等手段,表现具有超 越时间和空间的图像,就是平 面构成所追求的空间效果。
平面构成骨骼
![平面构成骨骼](https://img.taocdn.com/s3/m/1adfbba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0.png)
作用性骨格:作用性骨格是使基本形彼此分成各自 单位的界线,骨格给形象准确的空间,基本形在骨格 单位内可自由改变位置、方向、正负,甚至越出骨格 线。
非作用性骨格:非作用性骨格是概念性的,非作用 性骨格线有助于基本形的排列组织,但不会影响它们 的形状,也不会将空间分割为相对独立的骨格单位。
骨格作用 1. 将形象在空间或框架里作各种不同的编排,使形象 有秩序地排列,构成不同的形状与空间感。 2.骨格线通过与单位形之间关系的变化球的丰富的图形 变化,可以用来对单位形进行切割、取舍、联合等处 理。
发射与特异构成 尺寸:25cm x 25cm 36cm x 36cm白卡纸上完成
5.5cm 5.5cm
2cm
7cm
骨格线切割,正负形变动
有作用性骨格
渐变
无作用性骨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构成
异
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排列、组织 、构造个不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软硬感。
作业 基本形的构成 发射与特异构成
基本形的构成 作9种基本形练习 尺寸:7cm x 7cm 在36cm x 36cm白卡纸上完成
)
重复骨格
渐变骨格
近似骨格
重复骨格
重叠骨格
重叠骨格
非规律性骨格
密集构成
特异构成
有作性骨格基本形骨格严格控制在骨格线内, 可以在骨格单位内作上下,左右移动,可以形 象间正负形变动,可以形象受骨格线切割等。
无作用性骨格即基本形骨格安排在骨格线的交 叉点上,不得移动。基本形可以有大小,方向 及疏密等变化,基本形定位后,原骨格线就不 存在了。(骨骼只决定基本形的位置,骨骼线 不构成独立的骨骼单位。完成后的画面不会显 示出骨骼线。)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对比、密集构成课件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对比、密集构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e255f08bd63186bcebbc58.png)
图6-35 位置渐变
图6-36 位置渐变
3. 大小渐变 基本形逐渐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最终会给人以空间移动的深远之感(图637、图6-38)。
图6-37 大小渐变
图6-38 大小渐变
4. 形状渐变 形状渐变分为具象的形状渐变和抽象的形状渐变两种形式。在一系列图形的构 成中,为了增强人们的欣赏情趣,可采用从一种形象逐渐过渡到另一种形象的手法。只 要消除双方的个性,取其共性,造成一个中和的过程或过渡区,就可以得到形状渐变。 形状渐变也可以通过形状排列的疏密、黑白的转换达到(图6-39、图6-40)。
图6-13 重复构成作品
图6-14 重复构成作品
以下作品在整个画面的统一中,加入了一些变化元素,例如点绘的局部表现、 基础形方向的改变等,使得画面效果生动活泼(图6-15、图6-16)。
图6-15 重复构成作品
图6-16 重复构成作品
第二节 近似构成
一、近似构成的概念 近似构成指有相似之处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 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图 6-17、图6-18)。
图6-47 渐变构成作品
图6-48 渐变构成作品
第四节 特异构成
一、特异构成的概念 特异是在一种在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 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 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图6-49至图6-52)。
称的图形。有时也可重叠、透叠或交错,形式灵活多变(图6-8)。
图6-8 基本形的平行对称排列
(3)多方向的自由排列 这种构成形式比前两种形式更加灵活多变,它既可以采用对称、回转、移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8341606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b.png)
4.情感特征
发射会让人想到光 产生闪 烁不定的视觉
使人联想到能量的集聚和 爆发蕴含了无限的力量或 无名的危机感这也许是地 震和类似的自然现象给人 的心理暗示
发射构成作品
5 在设计中的应用
结构匀称而稳定 在标志设计中发射的形 式使图形紧凑凝聚在一 起;
在版面设计中发
第二节、渐变构成
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 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它会产生节奏、韵律、空间、层次 感在人的视线内马路由大变小、两边的树木由高到矮以及 生命的历程等这些都是有序的渐变现象渐变是缓和的发生 变化而不是强烈的
1.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 整的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
分割是按照一定严格比例和秩序进行切割或划分的 构成形式分割也是一种常用的构成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室 内的空间分割、书报的版面分割、平面设计上的空间分 割都是根据分割原则而设计的
分割的形式: ——等形分割:要求分割后空间的各部分形态相同面积相同
形式较为严谨 ——等量分割:不要求形态相同只要求各部分面积比例一样 ——自由分割:特点灵活、自由
重 复 构 成 相 同 形 象 方 向 上 的 变 化 基 本 形 重 复
两
个
几
何
图
形 的 重 复 构 成 注 意 黑 白 灰 整 体 组 织 画 面
四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所 产生的纹样这种纹样节奏均匀韵律统一整体感强
重复构成
几何形重复构成
鱼的重复构成
射的形式显得更 有爆发力
第五节、特异构成 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 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如自然界中明月群星、鹤立 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等都是特异的例子在设计中常用特异 的手法来突出重点传达信息
平面构成名词和简答题
![平面构成名词和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e0ca10b7360b4c2e3f6421.png)
平面构成(一)、平面构成名词解释.1、平面构成:就是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将造型要素(点、线、面)进行理性的组合排列,主要二维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
2、骨骼:即组织纹样的基架。
3、倾侧渐变:基本形以正面逐渐倾侧到侧面及反面的过程就是倾侧渐变。
4、发射构成形式(发射):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向周边放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韵律感。
5、特异:是规律性的突破和秩序的轻度对比,是在有规律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
6、单形:是指一个形象,一般理解为视觉效果单一的形象。
7、复形:指两个形以上较为复杂的视觉形象。
8、正形:是图形着色,背景空白。
9、负形;是图形空白,背景着色。
10、独立形:指视觉中所具有独立与完整这两个特性的形象。
11、连续形:指视觉中具有反复和连续性的图形,包括上下、左右的关系。
12、比例:是决定事物整体美的重要元素,也是构成各单位之间匀称,和谐的主要因素,完美的构成设计都有着适度的比例尺度。
14、黄金分割:是按黄金比例的量进行分割。
15、等份分割:是把整体分成几个等形等量的部分。
16、等差分割;是把整体按等差级数给的量进行分割。
17、自由分割:是指不按比例进行的分割,是不设规则,只将画面自由分割的方法。
18、对称:又叫“均齐”,是以“中轴线”为基础,两侧的形象同形、同量又同色。
19、平衡:指在同量、异形、异色,无中轴线的支配下构成的一种形式。
20、几何形的面:是抽象的、单纯的,一般运用工具描绘,表现出来的效果是规则、平稳、理性。
21、有机形的面:指有机体的形态,具有生命的韵律。
22、自然形的面:指大自然中固有的可见形态。
23、人造形的面:指人们将创造出来的各种物体以面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其具有较为理性的特点。
24、意外形的面:也称“偶然形”,是采用特殊手段和特殊工具,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况下获得的意外形。
25、徒手的面:是在无任何仪器的辅助下,随手描绘的图形。
任务二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对比、特异、密集
![任务二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对比、特异、密集](https://img.taocdn.com/s3/m/a8687717964bcf84b9d57b30.png)
任务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2任务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第一节重复构成第二节渐变构成第三节特异构成第四节对比构成第五节密集构成看图思考:什么是特异?第三节特异构成2.3.1特异概念1、概念:特异又称变异,是在重复、近似、渐变等构成形式规律中,有意识的出现一个或数个不合规律的基本形或骨格单位,从而突破规律性的单调感,产生强烈的对比。
2、特点:特异往往造成视觉的中心点,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2.3.2特异基本形特异基本形分类:(1)规律转移:特异基本形彼此之间构成一种新的规律,与原整体规律的基本形有机地配合在一起,形成规律的转移。
2.3.2特异基本形特异基本形分类:(2)破坏规律:特异基本形彼此无新规律,无论从形状、大小、方向或位置等方面都无自身规律,但又融于整体规律之中,这就是破坏规律。
2.3.2 特异基本形1、特异基本形的形式⑴表状的特异⑵大小的特异⑶色彩的特异⑷位置和方向的特异⑸肌理的特异(6)空间特异2.3.3 特异的骨格1、规律的转移在规律性的骨格中,部分骨格单位在形状、大小、方向或位置方面产生变动,即特异骨格。
2、规律的破坏特异构成作品范例特异构成作品范例2.3.4 特异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特异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特异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特异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看图思考什么是对比构成?第四节对比构成2.4.1.对比构成概念:通过比较,使画面中各相同元素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
对比是一种自由构成的形式,它不以骨骼线为限制,而是依据形态本身的大小、疏密、虚实、显隐、形状、色彩和肌理等方面的对比而构成的。
对比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对比的参照系。
对比其实就是一种比较,可以是显著的、强烈的,也可以是模糊的、轻微的;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
2.4.2 对比基本形的协调(对比与统一)任何基本形只要处于相异的状况都可以发生对比。
有以下几个因素:1、保留一个相近或相似的因素;2、使对比双方的某些要素相互渗透;3、利用过度形,在对比双方中设立兼有双方特点的中间形态,使对比在视觉上得到过渡,也可以取得协调。
平面构成基本形式特异对比密集肌理空间分割平衡
![平面构成基本形式特异对比密集肌理空间分割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ed6b30086c85ec3a87c2c565.png)
主要构成形式
渐变 发射 肌理 重复 特异 空间 近似 对比 分割 骨格 密集 平衡
五、特异构成
定义:特异是指构成要素在有次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次序, 使少数个别的要素显得突出,以打破规律性。
特异构成的特征 1、特异部分产生凝聚力,吸引观众注意力,形成焦聚。 2、突变部分能带来视觉惊喜和刺激,引起观众兴趣,产生幽默感。 3、打破规律,使画面生动,丰富。
分割的效果欣赏
十一、 十一、平衡构成
在造型的时候,平衡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在造型的时候,平衡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平 衡造成的视觉满足, 衡造成的视觉满足,使人的眼睛能够在观察对象时产 生一种平衡、安稳的感受。 生一种平衡、安稳的感受。 平衡主要分为: 平衡主要分为: 1.对称平衡:如人、蝴蝶, 1.对称平衡:如人、蝴蝶,一些以中轴线为中 对称平衡 心 左右对称的形状。 左右对称的形状。 2.非对称平衡:虽然没有中轴线, 2.非对称平衡:虽然没有中轴线,不是对称的 非对称平衡 关 系,却有很端正的平衡美感。 却有很端正的平衡美感。
注意:在对比的使用中,要求统一的整体感, 注意:在对比的使用中,要求统一的整体感, 视觉要素的各方面要有一定总的趋势,有一个重点, 视觉要素的各方面要有一定总的趋势,有一个重点,相互烘托 如果处处对比,反而强调不出对比的因素。 如果处处对比,反而强调不出对比的因素。
对比的类型: 对比的类型:
1.形状:完全不同的形状,固然产生一定的对比,但应该注意统一感。 1.形状:完全不同的形状,固然产生一定的对比,但应该注意统一感。 形状 2.大小:形状在画面的面积大小不同,线的长短不同所形成的对比。 2.大小:形状在画面的面积大小不同,线的长短不同所形成的对比。 大小 3.色彩:色彩由于色相、明暗、浓淡、冷暖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3.色彩:色彩由于色相、明暗、浓淡、冷暖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色彩 4.肌理:不同的肌理感觉,如粗细、光滑、纹理的凹凸感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4.肌理:不同的肌理感觉,如粗细、光滑、纹理的凹凸感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肌理 5.位置:画面中形状的位置不同,如上下、左右、高低等不同位置所产生的对比。 5.位置:画面中形状的位置不同,如上下、左右、高低等不同位置所产生的对比。 位置 6.重心:重心的稳定、不稳定、轻重感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6.重心:重心的稳定、不稳定、轻重感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重心 7.空间:平面中的正负、图底、远近及前后感所产生的对比。 7.空间:平面中的正负、图底、远近及前后感所产生的对比。 空间 8.虚实:画面中有实感的图形称之为实,空间是虚,虚的地方大多是底。 8.虚实:画面中有实感的图形称之为实,空间是虚,虚的地方大多是底。 虚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6-22 骨格的近似
图6-23 骨格的近似
三、近似构成作品例释 图面选用设计元素要有新意,通过不同的圆形物品、不同的福字字体,使得画面在 统一中求得变化(图6-24、图6-25)。
图6-24 近似构成作品
图6-25
作品利用单纯的手绘形式,近似卡通的造型,将画面中的变化表现得丰富多彩。 若图面细节再能多加考虑,效果会更好(图6-26、图6-27)。
上述各种形式的重复构成,还必须遵守相关条件:基本形必须邻近排列,有两个 以上相同的基本形集中排列在一起并相互发生联系;基本形的特征必须具有共同因素, 能产生同一性;基本形排列的方向必须具有规律性和一致性(图6-10)。
图6-10 重复构成
在设计重复构成的过程中,由于选择的范围比较宽泛,我们很难在头脑中预想出最 后的图形效果。为了求得最佳的方案和更多的比较机会,我们不妨将设计好的基本形剪 下若干个,然后进行实际的排列比较和排列试验,以选取最佳的组合关系,设计出理想 的构成作品。
四、重复构成作品例释 以下两幅作品利用简单的基础形,简单的排列,只改变了色彩在其中的位置,即设 计出不错的视觉效果(图6-11、图6-12)。
图6-11 重复构成作品
图6-12 重复构成作品
以下作品利用基础形、排列形式、色彩的有机统一,使整个画面稳定、流畅,表 现出认真的心态(图6-13、图6-14)。
图6-13 重复构成作品
图6-14 重复构成作品
以下作品在整个画面的统一中,加入了一些变化元素,例如点绘的局部表现、基 础形方向的改变等,使得画面效果生动活泼(图6-15、图6-16)。
图6-15 重复构成作品
图6-16 重复构成作品
第二节 近似构成
一、近似构成的概念 近似构成指有相似之处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 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图617、图6-18)。
图6-1 重复构成
图6-2 重复构成
图6-3 重复构成
通过重复的基本形在重复骨格作不同角度、方向的组合,可产生新的形态。 组合中可以是以4个单位组合成的一个完整形式,也可以是6个单位或8个单位以上 组合而成的。重复基本形,不论在方向上怎样进行上下、左右、横竖变换位置, 其变化的图形都具有一定的秩序感。
二、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要求 重复基本形的构成,不仅可以像四方连续式那样四面连续发展,还可以有多种存 在的方式。这也是标志、符号等设计的一种有效方法。重复基本形与单位形的群 化构成意义相同(图6-4)。
图6-4 重复基本形的构成
例如日本“三菱”公司的商标,其构成形式就是典型的重复群化构成。又如国际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以五个圆环联扣在一起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也是对重复群 化构成的成功应用。平面设计中基本形的群化构成,正显示出其设计的精炼、有力,具 有符号性(图6-5)。
图6-6 重复基本形的构成
三、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形式 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基本形的对称式或旋转放射式排列这种构成形式可以选用两个、三个或 数个基本形进行交错或放射排列,形成一种环形旋转或放射对称的图形(图67)。
图6-7 基本形的对称式或旋转放射式排列
(2)基本形的平行对称排列 这种排列可在方向和位置上采取反射、移动或回转的形式,构成一种对称的
一、重复构成的概念 重复构成是指在一个画面中使用一个形象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基本形进行平均的、 有规律的排列组合,基本形在构成中连续排列,反复出现、反复运用。重复的基本形, 一般情况下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是相同的,在构成中表现为形的一致性 和相同性。一般在重复骨格中才会出现重复的基本形。变化性的重复构成可称为相对 重复。形态空间因素不变的重复,称为绝对重复。另外,重复基本形在构成中的正负 图形交替排列,可增强画面的黑 白对比效果。如果基本形排列大而少,其效果简单有力,如果小而繁密,其效果 表现为由无数细小单位构成的肌理(图6-1至图6-3)。
图6-19 近似构成
二、近似构成的形式 1. 形状的近似 两个形象如果属同一族类,它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同人类的形象一样(图6-20、 图6-21)。
图6-20 形状的近似
图6-21 形状的近似
2. 骨格的近似 骨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格单位的形状、大小可有一定变化, 是近似的(图6-22、图6-23)。
图6-17 近似构成
图6-18 近似构成
近似是指基本形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它表现了在统 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 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也就是说,近似构成是重复构成的轻度变化,即同中求异, 是基本形产生局部的变化,但又不失大型相似的特点(图6-19)。
图形。有时也可重叠、透叠或交错,形式灵活多变(图6-8)。
图6-8 基本形的平行对称排列
(3)多方向的自由排列 这种构成形式比前两种形式更加灵活多变,它既可以采用对称、回转、移动
的形式,也可以采用不对称的自由排列,但必须注意其平衡关系,使图形效果完 美而又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图6-9)。
图6-9 多方向的自由排列
图6-5 “三菱”公司商标
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几点: (1) 要求构成简练、醒目,设计基本形时数量不宜太多、太复杂。 (2) 基本形的构成要紧凑、严密,相互之间可以交错、重叠或透叠,避免松散。 (3) 图形结构要完整、美观,应注重外形的整体效果。 (4) 注意构图中的平衡和稳定。 (5) 基本形要简练、概括、粗壮而有力,避免纤细和琐碎(图6-6)。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构成形式的种类,分
别掌握各种构成的形式,并能熟练应用。 重点难点
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对比、密集构成的定义和形式。
第一节 重复构成
重复构成形式是规律性骨格形式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所谓重复是将同一形态 有规律地反复排列,如中国古代染织图案、建筑窗格等。重复构成形式是把视觉形象 秩序化、规律化,具有统一、整齐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