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010-2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方案》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方案》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基本设计和规定1.1.8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1.2..1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表表3.2.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1.1.3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ƒck、ƒtk应按表表4.1.3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c t表4.1.4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2)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0.8;当构件质量(如混凝土成型、截面和轴线尺寸等)确有保证时,可不受此限制;2.离心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按专门标准取用。

1.2.2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热轧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屈服强度确定,用ƒyk表示。

预应力钢绞线、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极限抗拉强度确定,用ƒptk表示。

普通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各种直径钢筋、钢绞线和钢丝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应按附录B采用。

表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N/mm2)2 当采用直径大于40mm的钢筋时,应有可靠的工程经验。

表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N/mm2)称直径Dg,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直径d均指公称直径;2 消除应力光面钢丝直径d为4~9mm,消除应力螺旋肋钢丝直径d为4~8mm。

;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ƒpy及抗压强度设计值ƒ′py应按表当构件中配有不同种类的钢筋时,每种钢筋应采用各自的强度设计值。

表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300 N/mm2取用。

表预应力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要求,除应根据使用条件进行承载力计算及变形、抗裂、裂缝宽度和应力验算外,尚应按具体情况对制作、运输及安装等施工阶段进行验算。

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其设计值在本规范有关章节计算公式中给出。

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应取1.0;不利时应取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5712
17676
15.42
注:表中直径d=8.2mm旳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仅合用于有纵肋旳热解决钢筋。
表B.2钢绞线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种 类
公称直径( mm )
公称截面面积( mm2)
理论重量( kg/m )
1×3
8.6
37.4
0.295
10.8
59.3
0.465
12.9
85.4
2827
2.47
22
380.1
760
1140
1520
1900
2281
2661
3041
3421
2.98
25
490.9
982
1473
1964
2454
2945
3436
3927
4418
3.85
28
615.8
1232
1847
2463
3079
3695
4310
4926
5542
4.83
32
804.2
1609
2413
0.671
1×7原则型
9.5
54.8
0.432
11.1
74.2
0.580
12.7
98.7
0.774
15.2
139
1.101
B.3钢丝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公称直径( mm )
公称截面面积( mm2)
理论重量( kg/m )
4.0
12.57
0.099
5.0
19.63
0.154
6.0
28.27
附录B钢筋旳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保护层 8.2.1 构件中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 2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8.2.1的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8.2.1中数值的倍。

表8.2.1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C 环境类别一二a 二b 三a 三b 板、墙、壳 15 20 25 30 40 梁、柱、杆 20 25 35 40 5 注: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mm;注:2 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点这下载施工技术资料 8.2.2 当有充分依据并采取下列措施时,可适当减小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1 构件表面有可靠的防护层; 2 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构件; 3 在混凝土中掺加阻锈剂或采用阴极保护处理等防锈措施; 4 当对地下室墙体采取可靠的建筑防水做法或防护措施时,与土层接触一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25mm。

8.2.3 当梁、柱、墙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宜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当在保护层内配置防裂、防剥落的钢筋网片时,网片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20XX-12-31日志:《深度解析钢筋平法11G101 系列[附高清图集》有详細讲解。

现行规范不仅对钢筋验收时钢筋保护层厚度做出了具体要求,并且对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提出了检测的要求。

通过这些年的技术发展和检测方法的进步,钢筋保护层的无损检测已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并成为常规检测方法之一,各地质量监督站也把对钢筋保护层的检测作为工程主体质量验收前实体抽检的一个重要内容。

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要求规范GB50010-2018-(29279)

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要求规范GB50010-2018-(2927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引用标准名录1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93 基本设计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 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结构选型、传力途径和构件布置;2 作用及作用效应分析;3 结构构件截面配筋计算或验算;4 结构及构件的构造、连接措施;5 对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6 满足特殊要求结构的专门性能设计。

3.1.2 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3.1.3 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应包括: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出现疲劳破坏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结构的连续倒塌;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3.1.4 结构上的直接作用(荷载)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及相关标准确定;地震作用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确定。

间接作用和偶然作用应根据有关的标准或具体条件确定。

直接承受吊车荷载的结构构件应考虑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

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及安装时应考虑相应的动力系数。

对现结构,必要时应考虑施工阶段的荷载。

3.1.5 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 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对其中部分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根据其重要程度适当调整。

对于结构中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宜适当提高其安全等级。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方案》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方案》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基本设计和规定1.1.8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1.2..1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表表3.2.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1.1.3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ƒck、ƒtk应按表表4.1.3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c t表4.1.4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2)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0.8;当构件质量(如混凝土成型、截面和轴线尺寸等)确有保证时,可不受此限制;2.离心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按专门标准取用。

1.2.2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热轧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屈服强度确定,用ƒyk表示。

预应力钢绞线、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极限抗拉强度确定,用ƒptk表示。

普通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各种直径钢筋、钢绞线和钢丝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应按附录B采用。

表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N/mm2)2 当采用直径大于40mm的钢筋时,应有可靠的工程经验。

表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N/mm2)称直径Dg,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直径d均指公称直径;2 消除应力光面钢丝直径d为4~9mm,消除应力螺旋肋钢丝直径d为4~8mm。

;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ƒpy及抗压强度设计值ƒ′py应按表当构件中配有不同种类的钢筋时,每种钢筋应采用各自的强度设计值。

表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300 N/mm2取用。

表预应力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要求,除应根据使用条件进行承载力计算及变形、抗裂、裂缝宽度和应力验算外,尚应按具体情况对制作、运输及安装等施工阶段进行验算。

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其设计值在本规范有关章节计算公式中给出。

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应取1.0;不利时应取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三、基本设计规定
3.1 一般规定
1.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内容(3.1.1新增条文): (1)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结构选型、传力途径和构件布置; (2)作用及作用效应分析; (3)结构构件截面配筋计算或验算; (4)结构及构件的构造、连接措施; (5)对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 (6)满足特殊要求结构的专门性能设计。 设计应明确结构的用途,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 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二、术语与符号
2.1 术语
规范给出22个专用术语。
(1)结构缝 structural joint 为实现结构功能而主动设置用以分割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间隔。 (2)混凝土保护层 concrete cover 构件中钢筋外缘至构件表面的混凝土层,简称保护层。
3.2.3 结构构件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连接部位的承载力不应小于被连接构件的承载力,并应保证被连接构 件之间的传力性能; 2 当混凝土构件与其他材料构件连接时,应采取可靠的连接措施; 3 应考虑构件变形对连接节点及相邻结构或构件造成的影响。 3.2.4 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符合节省材料、方便施工、降低能耗与保护环境 的要求。
γRd——结构构件的抗力模型不确定性分项系数
2 对二维、三维混凝土结构构件,当按弹性或弹塑性方法分析并以 应力的形式表达时,可将混凝土应力按区域等代成内力设计值,按 3.3.2条进行计算;也可直接采用多轴强度准则进行设计验算。 (3.3.3条)
上述表达式能适应多轴强度计算、应力设计、既有结构设计以 及结构防连续倒塌设计等情况。
11/342
1.3 试设计分析
1) 试设计的工程 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9年7月开始进行试设计。试设 计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提供设计软件,7个单位对7种结构 形式的10个工程进行设计及分析、对比。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框架-筒体结构(办公楼)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框架-剪力墙结构(办公楼)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框架结构(办公楼)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框架- 剪力墙结构(多层厂 房)、排架结构(单层厂房)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板柱结构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框架结构(教学楼)、框架-剪力墙结 构(商住楼)、剪力墙结构(商住楼)。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订)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订)
轴压比 0.8 N/kN 1830.40 e01/mm 108 Cm 1.00
hns
1.135
x
0.674
As=As′/mm2 1599.67
实配As/mm2 1599.67
N0400/kN 3146.74
0.8
0.8 0.8 0.9 0.9 0.9 0.9 0.95 0.95 0.95 0.95
1830.40
◆ 用300MPa级光圆钢筋取代235MPa级光圆钢筋,将其规 格限于直径6mm~14mm,主要用于小规格梁柱的箍筋 与其他混凝土构件的构造配筋。对既有结构进行再设计 时, 235MPa级光圆钢筋的设计值仍可按原规范取值; ◆ 取消HRBF335牌号钢筋; ◆ 箍筋用于抗剪、抗扭及抗冲切设计时,其抗拉强度设计 值发挥受到限制(360MPa),不宜采用强度高于400MPa 级的钢筋。当用于约束混凝土的间接配筋(如连续螺旋 配箍或封闭焊接箍等)时,钢筋的高强度可以得到充分 发挥,采用500MPa级钢筋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牌号 HPB300 HRB335 HRB400、HRBF400、RRB400 HRB500、HRBF500 抗拉强度设计值f y 270 300 360 435 抗压强度设计值f y′ 270 300 360 435(原410)
◆局部修订中将500MPa级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从
410N/mm2调整到435N/mm2,保持与抗拉强度设计值一致; 对轴心受压构件,由于受混凝土极限压应变0.002的限制, 当采用500MPa级钢筋时,其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取为 400N/mm2。
1.911
2.731 1.256 1.443 1.863 2.640
0.809
0.897 0.690 0.748 0.821 0.908

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要求规范GB50010-2018-(29279)

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要求规范GB50010-2018-(2927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引用标准名录1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93 基本设计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 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结构选型、传力途径和构件布置;2 作用及作用效应分析;3 结构构件截面配筋计算或验算;4 结构及构件的构造、连接措施;5 对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6 满足特殊要求结构的专门性能设计。

3.1.2 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3.1.3 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应包括: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出现疲劳破坏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结构的连续倒塌;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3.1.4 结构上的直接作用(荷载)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及相关标准确定;地震作用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确定。

间接作用和偶然作用应根据有关的标准或具体条件确定。

直接承受吊车荷载的结构构件应考虑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

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及安装时应考虑相应的动力系数。

对现结构,必要时应考虑施工阶段的荷载。

3.1.5 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 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对其中部分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根据其重要程度适当调整。

对于结构中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宜适当提高其安全等级。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修订简介B50010-2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修订简介B50010-2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宣贯
● 耐久性设计内容
1. 确定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 2. 提出对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基本要求; 3. 确定构件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4.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技术措施; 5. 提出结构使用阶段的检测与维护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宣贯
● 准永久值 = 准永久值×活荷载标准值 准永久值×
—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 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 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 准永久值系数0.3~0.8 准永久值系数0.3~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宣贯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等级一、二、三级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宣贯
● 构件制作时的起拱值和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 不宜超过构件在相应荷载组合作用下的计算挠度值; ●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可考虑采用施工预先起拱等方式 控制挠度; ● 对永久荷载相对于可变荷载较小的预应力混凝土构 件,应考虑反拱过大对正常使用的不利影响。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宣贯
● 纵筋最小配筋率
1. 板类受弯构件(不包括悬臂板)的受拉钢筋, 当采用HRB400、HRB500级钢筋时,最小 配筋率采用0.15%和45ft/fy中的较大值; 例:板 C30 HRB400级钢, ρmin =45×1.43/360=0.18% ρmin =0.2%→0.15% 取ρmin =0.1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宣贯
● p-δ效应——偏心受压构件在挠曲方向产生的 二阶效应(附加弯矩)
附加弯矩计算: ① 不再考虑水荷载产生弯矩的影响(原7.3.11-3) ② 柱计算长度按第6.2.20条取值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订)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订)

轴压比 0.8 0.8 0.8 0.8 0.9 0.9 0.9 0.9 0.95 0.95 0.95 0.95
N/kN 1830.40 1830.40 1830.40 1830.40 2059.20 2059.20 2059.20 2059.20 2173.60 2173.60 2173.60 2173.60
RRB400 5.0
预应力筋 3.5
4.2.5 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Es可(原应)按表4.2.5采用。
◆局部修订中,刪除了HRBF335钢筋脾牌号,取消了原表注, 正文中的”应”改为”可”。
◆由于制作偏差、基圆面积不同以及钢绞线捻紧程度差异的影 响,实际受力后的变形模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通常不同程 度地偏小。因此,必要时可通过试验测定钢筋的实际弹性模量, 用于设计计算。
实配As/mm2 1599.67 772.73 320.00 320.00 2037.98 1123.06 452.66 320.00 2260.99 1302.45 605.38 320.00
N0400/kN 3146.74 2563.25 2243.81 2243.81 3456.01 2810.45 2337.41 2243.81 3613.37 2937.02 2445.17 2243.81
4.2.4 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在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δgt不应小 于表4.2.4规定的数值。
表4.2.4 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在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限值
钢筋 品种
δgt(%)
HPB300 10.0
普通钢筋
HRB335、(删去HRBF335) HRB400、HRBF400、 HRB500、HRBF500
7.5
1630.07
1630.07

混凝土结构设计 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 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GB50010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标准GBJ107-8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标准方法GB5008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2现用标准有:I. 水泥:•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GB/T1345—2005•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419—2005•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 •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94• 如果资金允许想更进一步的做水泥试验可以买:• 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JC/T738—2004•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1996II. 砂石:•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III. 掺和料:•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0•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IV. 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定义、分类、命名与术语GB/T8075—2005• 混凝土外加剂GB/T8076—1997• 混凝土泵送剂JC473—2001•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4—1999• 混凝土防冻剂JC475—2004• 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00•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18588—2001•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V. 混凝土相关标准:• 混凝土结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04—200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现在正在修定新标准)•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04:99•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 203:2006。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修订的主要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修订的主要

四、修订的主要内容(3)
——完善设计计算方法
1.应力设计及非线性分析 2.本构关系及混凝士多轴强度准则 3.简化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P-δ二阶效应计算 5.调整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6.复合受力计算 7.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8.调整裂缝宽度—挠度的验算
四、修订的主要内容(4)
——完善基本构造要求
1.放宽伸缩缝间距控制 2.调整钢筋保护层厚度 3.控制钢筋锚固长度 4.钢筋连接设计 5.最小配筋率调整 6.特厚构件的最小配筋率
9.规范管理体制有待改革,垃圾专利及广告性标准 对科技创新及规范应用的影响。
三、本次修订的原则(1)
1.适当增加结构的安全储备以及抗灾性能,注重结构 的整体稳定性;
2.规范从以截面配筋计算为主扩展到结构体系的设计, 强调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3.淘汰低强材料采用高强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落实“四节一环保”;
六、既有结构再设计
1.适用范围
• 安全复核、改变用途、延长年限按原规范执行 • 改建、扩建、加固、改造须重新设计
2.既有结构的检测
• 须全面检测既有结构,确定既有部分的设计参数 • 既有材料设计强度按实测分析取值 • 反映既有几何参数及已有缺陷。
3.后浇结构及设计
• 后加部分与时俱进,取现行规范值 • 进行整体分析,加强结构整体稳固性 • 按两阶段成形的叠合结构设计
八、构造规定(2)
——钢筋的锚固
1.锚固设计的原则 • 锚固的意义:实现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传力及变形协调,是
钢筋受力和两种材料构成的结构构件承载受力的基础。 • 矛盾和难度:太短难以满足受力要求,太长不经济且不易施
工。 • 形式变化:多种机械锚固的开发和应用。 • 修订原则:依托技术进步,挖掘锚固潜力。 2.锚固设计方法: • 增加了机械锚固的形式 • 最小锚固长度:不小于0.6倍基本锚固长度、15d及200mm。 • 锚固长度修正系数的细化。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订)参考文档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订)参考文档
5.00 0.00
0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混凝土应变e c
素混凝 土试件
◆以往教科书:
e 纵筋配
筋率
f y′ =Es× 0
0.89% =200000×0.002
纵筋配 筋率
=400MPa
2.5%
◆混凝土内配有纵向钢筋也可使混凝土的变形能力有一定提高, 随着纵筋配筋率的增大,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变化不大,但峰值 应变有较明显增大,由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很好的粘结,当 混凝土应力接近或达到峰值时,纵筋起到了一定的卸载和约束 作用。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徐变,变形增大(1.25) ◆欧美等国的规范取 f y′ = f y
HRBF400、HRBF500、HRB335、RRB400、HPB300钢筋; 梁、柱和斜撑构件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 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
2 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RB335、HPB300、 HRB500、HRBF500钢筋。
3 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 筋。 (原4款合并为3款)
极限强度标准值 f ptk 800 970 1270 1470 1570 1860 1570 1720 1860 1960 980 1080 1230
抗拉强度设计值 f py 510 650 810 1040
1110 1320 1110 1220 1320 1390 650 770 900
抗压强度设计值 f py′ 410
410N/mm2调整到435N/mm2,保持与抗拉强度设计值一致; 对轴心受压构件,由于受混凝土极限压应变0.002的限制, 当采用500MPa级钢筋时,其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取为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0)中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0)中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规范8.2.3 当梁、柱、墙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宜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当在保护层内配置防裂、防剥落的钢筋网片时,网片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2011-12-31日志:《深度解析钢筋平法11G101 系列[附高清图集》有详細讲解。

现行规范不仅对钢筋验收时钢筋保护层厚度做出了具体要求,并且对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提出了检测的要求。

通过这些年的技术发展和检测方法的进步,钢筋保护层的无损检测已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并成为常规检测方法之一,各地质量监督站也把对钢筋保护层的检测作为工程主体质量验收前实体抽检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认真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特别是施工单位对施工班组的交底。

在有的设计图纸中,对保护层的厚度会根据情况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现浇楼板和梁的保护层厚度,当混凝土强度不同时,其要求的厚度是不一样的。

而基础的迎水面保护层厚度通常为5cm,有时甚至要求达到10cm,这都要根据图纸的要求来绑扎钢筋。

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钢筋操作工不看结构图纸总说明而仅凭经验操作。

不使用相应的标准垫块,有时为图省事乱用垫块或少用垫块而导致保护层偏差。

这些现象都与施工单位不重视技术交底、施工管理不严有关。

这些都是人为因素,应该可以完全堵绝的。

2、注重钢筋的翻样工作。

施工单位的翻样人员应熟悉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翻样时箍筋的翻样尺寸要正确。

对一些钢筋密集,复杂的梁、柱交接处,主梁与次梁的交接处必须放实样,合理安排各方向的主筋与副筋位置。

同时确保钢筋在制作时的尺寸正确,给施工现场钢筋安装、绑扎节点创造条件。

避免由于交接点处钢筋密集无法安装而造成钢筋挤占保护层位置,从而发生露筋的情况。

3、模板制作的尺寸偏差也会导致保护层的超标,所以还要注意模板工程的制作和安装。

制作要规范、尺寸要精确,特别是缩模现象很容易导致钢筋保护层偏小甚至发生露筋现象。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新内容有关调整部分:新规范于2002年4月1日启用,原规范(GBJ10-89)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新规范规定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共17条,具体分配为:第3章有2条、第4章有4条、第6章有1条、第9章有2条、第10章有2条、第11章有6条;新规范第1.0.2条中明确规定: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承重结构的设计,而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以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新规范第3.1.1条、第3.1.2条之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在设计时,荷载分项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取用;对极限状态的分类,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规定确定。

强制性条文部分:第3章“基本设计规定”之强制性条文:第3.1.8条: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第3.2.1条: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表3.2.1的规定选用相应的安全等级。

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表3.2.1)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一级很严重重要的建筑物二级严重一般的建筑物三级不严重次要的建筑物注: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第4章“材料”之强制性条文:第4.1.3条: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ck、ftk应按表4.1.3采用。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强度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C20 C25 C30 C35 C40fck 10.0 13.4 16.7 20.1 23.4 26.8ftk 1.27 1.54 1.78 2.01 2.20 2.39第4.1.4条: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c、ft应按表4.1.4采用。

注:1。

计算现浇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及偏心受压构件时,如截面的长变或直径<300mm,则表中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0.8,当构件质量确有保证时,可不受此限制。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_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_50010-
分活载; 结构抗震时抗侧力构件是主要的, 楼板通常按刚性楼板假定考虑, 而倒塌分
析中应考虑楼板的准确建模和薄膜效应机制;
地震作用下构件反复受力而出现严重的强度与刚度退化, 延性较差, 倒塌设 计时不必对这类参数作过多的折减。 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有益作用并不能使它可以取代抗倒塌设计, 而应立足于 结构连续性倒塌控制的自身特点, 建立合适的评价方法和设计体系。
3
1 增加结构方案设计内容—设计方案
3.2.1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案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选用合理的结构体系、构件型式和布置;
2 结构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各部分的质量和刚度宜均 匀、连续; 3 结构传力途径应简捷、明确,竖向构件宜连续贯通、对 齐; 4 宜采用超静定结构,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应增加冗余 约束或有多条传力途径。 5 宜减小偶然作用的影响范围,避免发生因局部破坏引起的
结构连续倒塌。
4
b
Bmax
B
l
L (a) b b b
l
L
(b)
b (c)
l
Bmax
l
L (e)
L (d)
B Bmax
Bmax
B
5
K K
i + 1
i
= V
u
V
i i
u
i i
i 层 i 层
i + 1
剪 力 层 间


K
i
K
i
< 0 .7 K
K K K
i + 3 i + 2 i + 1
K
K
i
< 0 .8
22
2 防连续倒塌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规范8.2.3 当梁、柱、墙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宜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当在保护层内配置防裂、防剥落的钢筋网片时,网片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2011-12-31日志:《深度解析钢筋平法11G101 系列[附高清图集》有详細讲解。

现行规范不仅对钢筋验收时钢筋保护层厚度做出了具体要求,并且对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提出了检测的要求。

通过这些年的技术发展和检测方法的进步,钢筋保护层的无损检测已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并成为常规检测方法之一,各地质量监督站也把对钢筋保护层的检测作为工程主体质量验收前实体抽检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认真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特别是施工单位对施工班组的交底。

在有的设计图纸中,对保护层的厚度会根据情况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现浇楼板和梁的保护层厚度,当混凝土强度不同时,其要求的厚度是不一样的。

而基础的迎水面保护层厚度通常为5cm,有时甚至要求达到10cm,这都要根据图纸的要求来绑扎钢筋。

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钢筋操作工不看结构图纸总说明而仅凭经验操作。

不使用相应的标准垫块,有时为图省事乱用垫块或少用垫块而导致保护层偏差。

这些现象都与施工单位不重视技术交底、施工管理不严有关。

这些都是人为因素,应该可以完全堵绝的。

2、注重钢筋的翻样工作。

施工单位的翻样人员应熟悉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翻样时箍筋的翻样尺寸要正确。

对一些钢筋密集,复杂的梁、柱交接处,主梁与次梁的交接处必须放实样,合理安排各方向的主筋与副筋位置。

同时确保钢筋在制作时的尺寸正确,给施工现场钢筋安装、绑扎节点创造条件。

避免由于交接点处钢筋密集无法安装而造成钢筋挤占保护层位置,从而发生露筋的情况。

3、模板制作的尺寸偏差也会导致保护层的超标,所以还要注意模板工程的制作和安装。

制作要规范、尺寸要精确,特别是缩模现象很容易导致钢筋保护层偏小甚至发生露筋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修改了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 14.修改了钢筋锚固长度的有关规定; 15.调整了混凝土结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
要求; 16.补充了双向受剪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设计相关
规定。
10/பைடு நூலகம்42
17.调整了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增加了四级抗震等级 的轴压比要求。
18.补充筒体及剪力墙洞口连梁的受弯承载力及小跨高 比连梁、特殊配筋连梁的设计规定。
数的简化考虑方法;
9.完善了钢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以及混凝土多轴 强度准则的有关内容,适应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要求; 10.统一了一般受弯构件与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梁的斜截面受剪 承载力计算公式;
11.修改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计算方 法;
12.补充了拉、弯、剪、扭复合受力钢筋混凝土矩形截 面框架柱设计计算的相关规定;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框架-筒体结构(办公楼)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框架-剪力墙结构(办公楼)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框架结构(办公楼)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框架- 剪力墙结构(多层厂 房)、排架结构(单层厂房)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板柱结构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框架结构(教学楼)、框架-剪力墙结 构(商住楼)、剪力墙结构(商住楼)。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主要修订内容介绍
东南大学 张志强
目录
一、修订概况 二、术语与符号 三、基本设计规定 四、混凝土结构的材料 五、结构分析 六、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七、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八、构造规定 九、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 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十一、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6.抗震柱中箍筋体积配箍率改以抗拉强度计算后,采用 高强箍筋的效果也很明显,省钢可达20%以上,但应 解决高强箍筋弯折加工等工艺问题。
7.高强钢筋带来锚固、搭接长度等问题,通过采用机械 锚固、机械连接等手段解决,并未明显引起用钢量增 加,但还应加强浆锚等新施工工艺、技术的开发应 用。
8.对于荷载、内力不大,由最小配筋率确定截面配筋 的情况,采用更高强的500MPa钢筋效果并不明显。 因此中高强的400MPa级钢筋可能成为未来的主力钢 筋。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一、修订概况
1.1 修订原则
1、适当增加结构的安全储备以及抗灾性能,注重结构的整体稳固 性。 2、规范从以截面配筋计算为主扩展到结构体系的设计,强调概念 设计的重要性。 3、淘汰低强材料采用高强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落实“四节 一环保”。 4、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完善耐久性设计,补充既有结构 设计的原则。 5、拓展结构分析的内容,系统提出各种分析方法,包括间接作用 分析的原则。
19.修改了剪力墙边缘构件的有关设计要求,增加了三 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相关规定。
20.补充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抗震设计的相关要求。 21.增加了冲切及板柱节点抗震设计的相关规定。
11/342
1.3 试设计分析
1) 试设计的工程
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9年7月开始进行试设计。试设 计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提供设计软件,7个单位对7种结构 形式的10个工程进行设计及分析、对比。
1.2 主要修订技术要点
1.补充了“结构方案”和“结构抗倒塌”的设计原则; 2.增加了既有结构改造设计的原则的规定; 3.修改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
状态设计的有关规定; 4.增加了楼盖舒适度的设计要求; 5.修订了环境等级划分,完善了耐久性设计;适当调整
了钢筋保护层厚度;
6.淘汰了235MPa级低强钢筋,增加500MPa级高强钢筋; 7. 提出了并筋(钢筋束)的配筋方式、等效直径的概念及设 计方法。 8.对结构侧移的二阶效应(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增 大系
9.板柱结构在限制高度24m的情况下,采取必要的措施
后,可以满足抗震的基本要求。在钢筋等级不变的 情况下用钢量增加10~15%,但采用高强钢筋后, 可以持平或减少。这种结构形式作为车库、商场、 仓储等结构有一定的优势。
10.综上所述,修订规范的工程适用性较好。在适当提
高安全储备、抗灾能力、耐久性能的情况下,通过 技术进步和采用高强材料等措施,有效地落实了节 材、减耗、环保的目标。
(2)试设计总结
1. 修订规范与原规范比较,混凝土用量无明显变化,在钢筋 等级不变情况下,钢筋用量稍有波动,但基本持平。
2. 受弯构件(梁)因计算公式修改,裂缝宽度控制大幅度减 少(10~40%),受力纵筋用量明显减少,可达10%左右。
3. 受弯构件的箍筋因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修改,用钢量增 加。加上由于保护层厚度加大对垂直截面承载力的影响 (约1~4%),故配筋量能够基本保持不变。
6、补充、完善构件斜截面受剪、冲切、拉弯剪扭复合受力等 的 承载力计算。 7、修改、完善正常使用状态验算,调整裂缝宽度及挠度计算, 增加舒适度要求。 8、改进钢筋保护层、锚固、连接、最小配筋率及各类构件连 接 构造措施的有关内容。
9、补充、完善并集中表达预应力构件设计的有关内容,包括 无 粘结预应力。 10、加强与抗震规范的协调,补充、完善结构抗震的有关内容。 11、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实现与相关标准及土木工程其它专业 规范的合理分工、协调。
二、术语与符号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1 术语
规范给出22个专用术语。
(1)结构缝 structural joint 为实现结构功能而主动设置用以分割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间隔。 (2)混凝土保护层 concrete cover 构件中钢筋外缘至构件表面的混凝土层,简称保护层。
4. 用300MPa级钢筋取代235MPa级钢筋;用400、500MPa级钢 筋取代335MPa级钢筋,可以明显减少钢筋用量,对于不同 情况差异较大,平均可减少用钢量约15%左右。
5.对于荷载及内力很大,由承载力确定配筋的情况(例 如梁),由于适当放松了裂缝控制的制约,应用高强 钢筋的效果明显,省钢可达1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